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1任務來源本項目是根據2024年度國家標準計劃,計劃編號20242546-T-604,項目名稱“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本項目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制定周期18個月,項目由南方電網數字電網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2主要工作過程(1)起草階段本標準工作組于2021年8月17日成立,由南方電網數字電網集團有限公司周尚禮、張樂平兩位專家、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仕途專家、浙江正泰儀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黃林弟專家、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蔡春雷專家、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趙巖專家、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楊紅衛專家、威勝集團有限公司陳紅芳專家、珠海中慧微電子有限公司趙海波專家、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魏靈坤專家、河南許繼儀表有限公司張鵬專家構成起草工作組共同執筆編寫。自成立以來,按照術語標準編制要求,標準工作組、起草工作組針對本標準的標準化對象、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國內外標準體系及術語概念體系、術語定義的精簡協調及自主制定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具體情況如下:2021年8月完成工作組草案1.0版,術語規模約420個,該版本以等同采用方式翻譯了IEC62051:1999技術報告,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1年12月完成工作組草案2.0版,主體部分共9個章節、術語規模約2200個,該版本按照自主制定方式,在研究分析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的基礎上,收錄并自主制定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及其強相關子領域的術語定義,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2年8月完成工作組草案2.1版,主體部分共9個章節、術語規模約700個,該版本優化了章節結構,按照《GB/T10112-201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等標準要求,開展了各章節術語集的概念梳理、協調及精簡工作,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2年10月完成工作組草案3.0版,主體部分共9個章節、術語規模約500個,明確了標準范圍及草案章節結構,細化了各章節內部邏輯關系、增補重要術語定義、精簡非關鍵內容、開展術語協調、更新完善術語定義等,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標準化對象限定在一分委(TC104/SC1)業務范圍內,適當增大自主制定術語定義的比例,調整各章節名稱及對應內容,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3年7月開展第1次立項工作,完成立項答辯,評審專家要求提升術語定義自主制定的比例。2024年4月完成工作組草案4.0版,主體部分共9個章節、術語規模約480個。該版本在收集600余項與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以及行業、團體、企業標準的基礎上,逐個分析3700余個術語及其定義后,形成各章節概念體系,協調了不同標準體系之間的關系,明顯增大了術語定義的自主制定比例,形成更加精簡、清晰的術語體系及規模,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4年5月開展第2次立項工作,完成立項答辯,評審專家要求協調好與電工術語之間的關系。2024年8月,本項目正式批復,計劃編號20242546-T-604。2024年10月完成工作組草案4.1版,協調了與電工術語之間的關系,逐條分析討論草案,修改完善了部分術語定義,并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4年11月7日-8日在廣東珠海組織召開《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第一次工作組會議,對標準化對象、范圍、章節結構、主要編寫要素、專家反饋建議等進行討論,達成如下共識:1、標準名稱確定為《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2、標準范圍確定為“本文件界定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還界定了與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的設備、設備安全和信息安全、可信性、驗收、數據交換、采集系統、負荷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3、明確草案章節結構如下:2)范圍3)規范性引用文件4)基本術語5)電能測量設備安全6)電能測量信息安全7)電能測量設備驗收檢驗8)電能測量可信性9)電能測量數據交換10)電能測量設備11)電能信息采集系統12)負荷控制13)參考文獻4、按照規范性、科學性、精簡性、適用性等原則,根據征集建議及研討情況,繼續修訂完善標準草案;5、根據以上原則,適當收錄IEEE1459中與“電功率”強相關的術語定義;6、在保持現有章節結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將11.3小節內容調整至3.3.1;7、采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術語定義應標注來源,如對采用的術語定義有實質性修改,應采用注釋形式對修改情況、修改原因進行簡要說明;8、“Electricenergymeasurementandcontrol—Vocabulary”修改為“Electricalenergymeasurementandcontrol—Terminology”,“電能表”統一翻譯為“energymeter”,“終端”統一翻譯為“terminal”;9、全文應刪除方括號“[]”,定義中不應出現“應”等強制性要求;10、全文術語定義的書寫格式應符合現行國標要求,并同步更新索引、目錄、參考文獻。2024年12月完成工作組草案4.2版,主要是根據第一次工作組會議紀要(珠海會議)以及專家反饋建議完善了工作組草案,其中征求建議(含會議紀要內容)共226條,采納/部分采納132條,不采納94條。2025年2月,針對工作組草案4.2版,再次征求工作組專家意見。2025年3月11日-12日在海南海口組織召開《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第二次工作組會議,對專家反饋建議等進行討論,達成如下共識:1、在確認IEEE1459-2010相關術語定義滿足“《GBT10112-201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6定義”相關要求且無爭議后,可適當收錄基礎通用內容;2、當IEV、GB/T2900與OIML都有針對同一概念的術語定義時,優先采用IEV、GB/T2900的術語定義;3、對于來源于IEV、國標的術語定義,有明顯錯誤的,應修改其術語定義,并將修改建議反饋至秘書處,若無明顯錯誤,不宜修改其術語定義;4、按照“欠壓事件電壓低于規定電壓的下限,且持續時間大于設置時間的事件”的定義形式完善“9.3運行狀態、異常及事件”相關內容;5、以“電能信息采集終端”為上位概念,體現其下位概念的區別特征,完善“10.3信息采集終端”相關內容;6、全文術語定義的書寫格式應符合現行國標要求,并同步更新索引、目錄、參考文獻。2025年3月完成工作組草案4.3版,主要是根據第二次工作組會議紀要(海口會議)以及專家反饋建議完善了工作組草案,其中征求建議(含會議紀要內容)共159條,采納/部分采納65條,不采納94條。2025年5月13-14日在山東研討組織《電能測量和控制術語》第三次工作組會議,對專家反饋建議等進行討論,達成如下共識:1.3.1章節標題“與基礎電氣量相關”修改為“與基礎電路相關”,同時把“有功電能、無功電能、視在電能”調整到3.3.1章節、“基波分量、諧波分量、諧波次數”調整到3.3.2章節;2.對于“與基礎電路相關”部分內容,IEEE1459新版本即將發布,且內容變化較大,故“IEEE1459-2010”不宜作為來源,可將GB/T2900相關術語定義作為來源,也可以作為“自主制定”,同時精簡相關術語的定義及注;3.“6.3無負載條件試驗”調整到到“3.5與試驗相關”,中文指稱中的“條件”改“狀態”,英文指稱不變;4.“電能表自動化檢定系統”修改為“電能表自動化檢驗系統”。5.第7章標題“電能測量可信性”改為“電能測量設備可信性”。6.調整9.1章節術語順序,“儀表”相關、“電能表”相關的術語定義放在一起,“雙向儀表”修改為“雙向電能表”,同時同時7.“電能計量裝置、數字化電能計量裝置”調整到“變送器”前面,同時刪除“低壓計量箱”;8.9.2章節標題“軟件及關鍵部件”修改為“關鍵部件”,同時將“電流電路、電壓電路、電網電源電路”調整到到“9.2關鍵部件”;9.考慮增加“電能計量芯片、基準源、指示顯示器、嵌入式軟件”術語定義,刪除“無極性RS-485收發器”,同時再完善本小節術語定義;10.9.3章節標題“運行狀態、異常及事件”改為“運行狀態及事件”;11.第10章標題“電能信息采集系統”修改為“電能量信息采集系統”;12.11.3小節調整到本章最前面,同時重點分析GB/T2900、IEC62055,適當充實本小節的術語定義;13.因不適用于我國實際應用場景,需刪除“電源控制開關”,同時根據我國實際應用場景修改“負荷控制開關”的定義。14.“IEC62052-11:2025CD”還不是正式出版的標準文本,不宜作為來源,考慮將來源更新為“IEC62052-31:2024”;15.全文術語定義的書寫格式應符合現行國標要求,并同步更新來源、索引、目錄、參考文獻。第三次工作組會后,5月完成工作組草案4.4版,主要是根據第三次工作組會議紀要(煙臺會議)以及專家反饋建議完善了工作組草案,其中征求建議(含會議紀要內容)共47條,采納/部分采納39條,不采納8條,并于2024年5月30日完成征求意見稿并提交標委會秘書處,標準修訂工作進入征求意見階段。3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等本文件由南方電網數字電網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儀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勝集團有限公司、珠海中慧微電子有限公司、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河南許繼儀表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負責起草。主要起草人:周尚禮、張樂平、張立華、曾仕途、黃林弟、蔡春雷、趙巖、楊紅衛、陳紅芳、趙海波、魏靈坤、張鵬等。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1編制原則按照“體系完整、概念準確、反應本質、與時俱進”的指導原則,以及規范、科學、精簡、適用的工作原則,本文件的制定與標準體系、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本文件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10112-201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GB/T20001.1-2024標準編寫規則第1部分術語》、《GB/T16785-2012術語工作概念和術語的協調》等要求進行結構和內容編制,初步建立起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對全面、系統、科學的概念體系,協調了不同標準體系高度相關或相似的術語定義之間的關系,形成精簡、清晰的術語體系及規模。2主要內容(1)解決的主要問題隨著社會各個領域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融合多領域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于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術語定義的體系化、規范化使用越來越重要。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現有的術語定義體系不完整、概念定義不準確及不規范問題突出,且存在與相關國際、國家標準術語定義之間的沖突問題,難以滿足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產學研用各環節的需求。另外,我國智能電網、數字電網建設領域經過多年實踐應用,形成了全新一代電能測量和控制的行業、團體及企業技術標準體系,但這些最新標準化文件所形成的術語定義尚未上升到國家標準中來,未能發揮國家標準的引領作用。本文件在制定過程中,收集分析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關的國際、國家、行業、團體及企業標準中的3700余個術語及定義,建立起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對全面、系統、科學的概念體系,并開展了術語定義的協調、精簡、改寫及自主制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以上問題。(2)確定技術內容的依據本文件界定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還界定了與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的設備、設備安全和信息安全、可信性、驗收、數據交換、采集系統、負荷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本文件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9個章節,按照基本術語、通用術語、產品術語3個部分,整體呈現出層次鮮明、耦合關系明確的章節結構。在保障基本術語、通用術語較為穩定的前提下,通過簡單擴展產品術語的部分來適應電能測量和控制技術及產品快速更新迭代的現實需求,標準版本擴展性良好。圖1本文件章節結構各章節主要技術內容說明如下:1)第3章基本術語,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相關的基礎物理量、與測量相關的電氣量、電能測量、影響量、試驗等;2)第4章電能測量設備安全,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強相關的電氣安全防護、絕緣安全防護、機械結構安全防護等內容;3)第5章電能測量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設備及信息采集系統信息安全強相關內容;4)第6章電能測量設備驗收檢驗,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設備驗收檢驗強相關內容;5)第7章電能測量可信性,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可信性強相關的基本概念、失效和故障的可信性概念等內容;6)第8章電能測量數據交換,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數據交換強相關的基本術語定義;7)第9章電能測量設備,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設備強相關的電能測量儀表等內容;8)第10章電能測量信息采集系統,主要包括與電能測量信息采集系統強相關的信息采集系統、通信網絡、信息采集終端等內容;9)第11章負荷控制,主要包括負荷控制系統、需求響應、費率和負荷控制強相關的內本文件主要技術內容的依據如下:a)本文件規定了適用范圍,其確定依據如下:本文件對比了《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同時參考了IEC6205X、GB/T17215標準體系結構。首先分析發現了《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過于陳舊、無法涵蓋現今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成果等現實問題,以及分析發現了GB/T17215系列標準的各個技術子領域的術語定義碎片化特征顯著、交叉子領域的術語定義協調不足等問題;其次,針對以上問題收集分析了600余項技術標準,逐個分析了3700余個術語及其定義,建立起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對全面、系統、科學的概念體系;最后,研究提出了本文件的適用范圍,并形成了本文件的章節結構。b)本文件完成了大量術語定義的梳理、協調、精簡、改寫及自主制定,其確定依據如本文件按照《GB/T10112-201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GB/T20001.1-2001標準編寫規則第1部分術語》、《GB/T16785-2012術語工作概念和術語的協調》等文件要求,首先開展了術語集的概念梳理、協調及精簡工作。術語的梳理及協調達到了消除或減少密切相關或相互重疊的兩個或多個概念之間的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差異,術語的精簡使得本文件的術語規模適度、重點突出且概念層次相對聚合;然后開展了定義的改寫,按照規范性、科學性、精簡性等原則,依據以上文件要求,逐個分析了本文件擬收錄的術語定義,并針對表述不規范、冗余、本質特征不突出、翻譯不統一或錯誤的部分術語定義完成了改寫;最后開展了術語定義的自主制定,按照規范性、科學性、精簡性、適用性等原則,依據以上文件要求,面向我國智能電網、數字電網建設領域的實踐應用成果,以全新一代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行業、團體及企業技術標準所形成的術語定義為基礎,自主制定了少量通用術語定義、大量產品相關術語定義。(3)與參考標準的比對情況a)本文件參考了國家標準體系GB/T17215的結構,依據《GB/T10112-201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等術語制定標準文件,首次建立起我國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術語概念體系,構成本標準的章節結構。另外,本文件還針對術語定義的協調、精簡、改寫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并根據我國最新的行業、團體及企業標準化文件的術語定義進行了大量術語定義的自主制定。b)本文件參考了國際標準體系IEC6205X的結構,采用了IEC6205X標準化文件所涉及的術語定義及電工詞匯網站最新的術語定義。另外,本標準還分析采納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IEEE1459等國際最新的與“電功率”強相關的基礎性術語標準化成果。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本標準無需試驗(或驗證)。四、標準中涉及專利的情況本標準不涉及知識產權問題五、預期達到的社會效益、對產業發展的作用等情況(1)預期達到的社會效益本文件首次系統、全面、規范地建立起我國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術語概念體系,對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關的國際、國家、行業、團體、企業等標準涉及的術語定義進行梳理、分析、協調、完善,并自主制定了大量與時俱進的術語定義,達到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概念體系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總體目標。預計本文件實施后,可進一步推動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技術標準的體系化建設,大力促進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術語定義的規范化使用,增進對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領域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推動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以及該領域的科學研究、教育及國內外交流。總體來看,本文件實施后預計會產生重大社會效益。(2)對產業發展的作用本文件不僅界定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還界定了與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的設備、設備安全和信息安全、可信性、驗收、數據交換、采集系統、負荷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面向電能測量和控制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本文件預計可推動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新理論的研究與建立,可有效推動電能測量和控制產業融合多領域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我國電能測量和控制產業的貿易往來,支持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科技成果、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支撐“產-學-研-用”等電能測量和控制產業鏈長足發展。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情況,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國內外關鍵指標對比分析或與測試的國外樣品、樣機的相關數據對比情況(1)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情況本文件參考了國際標準體系IEC6205X的結構,采用了IEC6205X標準化文件所涉及的術語定義及電工詞匯網站最新的術語定義,依據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等術語制定標準文件,首次建立起我國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的術語概念體系,構成本標準的章節結構。另外,本文件還分析采納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IEEE1459等國際最新的與“電功率”強相關的基礎性術語標準化成果。(2)與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情況本文件重點分析了《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是國際標準IEC6205X系列標準的一項基礎標準化文件,但目前該文件尚未轉化為國家標準,且長期未予以更新,未能覆蓋IEC6205X系列標準化文件以及其他相關國際標準的最新標準化成果。本標準與《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具有明顯差別,簡要說明如下:圖4本文件章節結構圖5《IECTR62051:1999電能測量術語》章節結構--第1章“范圍”,本文件界定了電能測量和控制領域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還界定了與電能測量和控制相關的設備、設備安全和信息安全、可信性、驗收、數據交換、采集系統、負荷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或通用概念的術語及定義。適用于對電能測量和控制及其相關領域概念的理解、其他電能測量和控制技術標準的制定。IECTR62051:1999僅規定了用于電能測量、費率和負荷控制以及用戶/公用事業公司信息交換系統標準的專用術語及其定義。范圍存在明顯差異。--增加第3章“基本術語”,內容涵蓋“與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山西省呂梁市蘊華國際雙語學校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江蘇省溧水區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高陽縣2025屆物理八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內經選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山東省青島市四區聯考數學九上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非虛構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環保材料認證材料員聘用合同30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零部件車輛運輸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教育用品采購合同智慧錦集
- 二零二五年高端辦公區廠房租賃服務協議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試數學真題試卷(真題+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員放射防護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南陽農業職業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發展對象培訓結業考試真題
- 肺結節中醫課件
- 醫院安全生產包括哪些方面
- 護理核心制度考試試卷(附答案)
- 汽車之夜活動方案
- 電氣識圖與CAD制圖課件:常用電氣元件的識圖與制圖
- DB 3707∕ T 6-2019 濰坊市醫療衛生行業基層黨建工作標準
- 主持稿怎么寫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