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1頁
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2頁
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3頁
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4頁
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清朝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史實,了解清朝前期的興盛。清·徐揚·《盛世滋生圖》(局部)有山川、城郭、街巷、橋梁、河道、碼頭、寺院、廟壇、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學塾、戲臺、招牌,還有婚娶、宴飲、雅集、授業、科考、出巡、演藝、田作、買賣、造屋以及命相、測字、化緣等場面,是蘇州作為江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一個真實的再現。課堂導入1.知道明清時期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人口的增長等基本內容,了解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認識生產力發展對社會變革的推動作用;2.了解明清時期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認識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因和外因;3.分析清朝前期人口增長的原因,初步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重點:明清農業、商業發展表現難點:生產力發展對社會變革的推動作用學習目標壹丨精耕細作,糧豐物阜——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閱讀課本及材料,歸納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表現材料二自明朝中期起,高產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馬鈴薯(土豆)自海外傳入中國,它們不僅單位畝產量大,而且適應性強,不與五谷爭地。明清時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種植日益廣泛,產品大量流入市場。——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一清初荒地極多,隨處可見,而到康熙末年,則大都被開墾耕種。因而耕地面積由1645年的400余萬頃,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萬頃。——摘編自張傳璽主編《簡明中國古代史》耕地面積不斷擴大美洲作物引入經濟作物大量種植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大片土地得到開墾,邊遠地區得到開發。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明朝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表現:耕地方面表現:作物方面明清時期農業的發展清朝以前,江南盛產稻米,養魚業很發達,被譽為魚米之鄉。到了清中期,江漢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區,糧食產量有較大提高。當時的湖廣地區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相關史事湖廣地區成為主要產糧區清朝南方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清朝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清朝—“湖廣熟,天下足”湖北、湖南兩省清朝南方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湖廣地區成為主要產糧區。農業明朝清朝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大片土地得到開墾,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興修水利方面,對黃河、淮河以及大運河進行治理,還組織人力修建堤壩、渠堰、海塘;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表現:水利方面材料三康熙十七年開始治黃河,歷經三十年,黃淮水患終于得以根治,農業連年豐收。乾隆時繼續大規模興修水利,總計“河工、海塘,以億萬計”。——《中國古代經濟》顯著成效:解決水患問題,促進農業生產,推動了經濟發展。政府重視興修水利閱讀課本歸納促進清朝前期農業發展的因素政府的重視清代開荒執照耕作技術的提高安定的社會環境根據教材,說一說明清時期農業發展的影響?①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②農業產品品種和產量的增加,推動了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原料提供商品提供商品農業手工業商業推動促進促進貳丨百工興盛,商賈輻輳——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閱讀教材P117,歸納明清時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完成下表。手工業明朝清朝棉紡織業逐漸從南方向北方推廣。當時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工場,其中有些頗具規模。絲織、棉織、印染、制瓷等行業,品種繁多,產品精良。松江是棉紡織業中心,蘇州是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制瓷中心。手工業制品暢銷海內外。明朝花樓機示意圖閱讀課本,說一說清代手工業有何新發展?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頗具規模材料一

乾隆十年奏準,江寧現設機六百張,機匠一千七百八十名。蘇州現設機六百六十三張,機匠一千九百三十二名。杭州現設機六百張,機匠一千八百名。

——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材料二

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機戶),計日受值。

——《蘇州府志》

根據材料,說一說手工業工場的特點?規模大,人數多分工明確出現雇傭關系(資本主義萌芽)材料一明清時期我國的商品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全國性的統一市場已經趨于形成,大宗商品被長途販運而廣泛流通,各種農作物和手工業品的地區性生產基地出現。因鈔易為政府濫用,又在中西方貿易中,中國是出超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而大量的商品流通需要有一種穩定的貨幣,于是民間漸棄鈔不用,改用貴金屬作為一般等價物,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摘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根據材料并結合課本P118頁,概括明清時期商業貿易發展的表現材料二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各地出現了一批聞名全國的大商幫,最著名的有安徽徽州商幫和山西的晉商。同時,在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了一大批工商業市鎮。如棉紡業發達的松江、冶鐵業發達的佛山、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這些市鎮的商品生產推動了商業發展,進而促進了區域性市場網絡的形成。——摘編自彭雨新《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全國性的統一市場已經趨于形成;中西方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大商幫;形成區域性市場網絡;白銀成為主要貨幣;商業明清時期一方面,國內外商品貿易興盛。在國內形成了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商業網絡。在對外貿易中,中國大量出口瓷器、茶葉、絲綢,流入白銀,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晉商和徽商等大型商幫興起。商幫是以地域為中心,以血緣、地緣為紐帶,自發形成的商人群體。閱讀教材P118,歸納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完成下表。商幫興起流入中國的墨西哥銀元流入中國的西班牙銀元歐洲美洲知識拓展天下四聚

明清時期,城市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全國較大的工商業城市有北京、江寧、蘇州、杭州、揚州等。其中北京和蘇州工商業繁榮,新興起的漢口鎮主要從事米糧鹽油等大宗商品貿易,佛山鎮主要從事手工業。它們是當時全國四個重要的商品集聚地,合稱“天下四聚”。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內因外因繼承前朝經濟基礎;社會相對安定;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統治者推行一系列發展生產的措施(如墾荒政策、張居正改革推行一條鞭法);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經濟交流;新航路開辟促進了全球性經濟互動,引入美洲高產農作物。合作探究:結合所學,歸納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叁丨人丁興旺,社會變遷——人口的增長4億人口線中國歷代人口發展趨勢圖清在不到200年的時間里,人口暴漲近40倍。康熙年間,中國人口首次突破1億,乾隆年間又分別突破了2億和3億,清道光年間突破4億。結合材料,分析人口快速增長帶來哪些問題?①人地矛盾逐漸突出時間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統計數順治十八年(1661年)6.88畝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畝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51畝②開荒墾田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生態破壞材料2:在人口膨脹的壓力下…流徙城市的人群因無業可就,沉淀形成一個由流氓、乞丐、小偷、賭徒、娼妓、迷信職業者和殺人越貨者等組成的次生社會群。……人口膨脹實際上也是醞釀大小農民起義的潛在原因之一。——《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脹》材料1: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積簡表③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思考:人口增長和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人口增長提供了前提條件;人口的快速增長影響了(不利于)經濟的持續發展。

從中國歷史的縱向發展看,康乾盛世是值得稱頌和自豪的,它在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上都有顯著發展,其盛世局面超過前代任何一次,確實值得贊揚。

但從世界歷史橫向發展來看,卻不宜夸大評價。在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與西方國家相比,這種盛世已顯得暗淡無光了。

隨堂練習1.清朝前期,耕地面積得到顯著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A.統治者重視農業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B.南方經濟得到初步開發C.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的廣泛種植 D.曲轅犁、筒車開始使用2.吳琦教授在《明清社會群體的新趨向》中提到“明中期以后,出現了以十大商幫為核心的商人集團,……正是這些商人群體,通過各自經營,推動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空前繁榮……成為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材料顯示商幫的出現()A.實現了社會經濟轉型 B.取代了小農經濟C.促使明朝取消了重農抑商政策D.推動了明朝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AD3.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不過1億多。到康熙時期,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膨脹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導致清朝前期,人口迅速膨脹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發展,社會安定 B.政治清明,法制健全C.國家倡導,計劃生育 D.外患嚴重,國防需要4.明代無錫農村,鄉民日常則種田為生,每逢雨季則“機杼之聲又遍村落,報布貿米以食矣”。這表明()A.江南出現大量工商業市鎮 B.專業作坊的生產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