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閱讀(寓言類)卷:文言文閱讀技巧提升試題_第1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閱讀(寓言類)卷:文言文閱讀技巧提升試題_第2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閱讀(寓言類)卷:文言文閱讀技巧提升試題_第3頁
2025年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閱讀(寓言類)卷:文言文閱讀技巧提升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七年級語文期末文言文閱讀(寓言類)卷:文言文閱讀技巧提升試題一、文言文斷句閱讀下列文言文,正確斷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二、一詞多義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B.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C.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D.滿招損,謙受益。(《論語》)三、翻譯句子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四、文言文翻譯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翻譯。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五、文言文理解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子曰:“君子不器。”何為“君子不器”?請結合文意,談談你的理解。六、文學常識下列關于《論語》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論語》是孔子自己編寫的。B.《論語》主要記錄了孔子的言行。C.《論語》是一部詩歌集。D.《論語》是孔子弟子編寫的。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斷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解析思路:根據文言文的斷句規則,注意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固定結構、對仗句式等,以及句子的意思進行斷句。二、一詞多義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之”的用法,A項中“之”是代詞,指代前面提到的內容;B項中“之”是助詞,表示所屬關系;C項中“之”是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中“之”是代詞,指代前面提到的內容。根據用法,選擇C項。三、翻譯句子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答案: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溫習所學的知識,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解析思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學而”是固定結構,表示學習并且,“時習之”表示按時溫習,“說”表示愉快。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答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解析思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有朋”表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遠方來”表示從遠方來,“樂”表示快樂。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答案: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嗎?解析思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人不知”表示別人不了解我,“而”表示轉折,“慍”表示生氣,“不亦君子乎”表示這不是君子嗎。四、文言文翻譯答案: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翻譯: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了。”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對于他們的缺點,我加以改正。”五、文言文理解答案: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應該像器物那樣只有一種用途。這里強調君子應該具有廣泛的學識和才能,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情況,而不是像器物那樣固定不變。解析思路:結合“君子不器”這個成語的含義,理解其比喻意義,即君子應該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智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領域。六、文學常識答案:B解析思路:根據《論語》的內容和特點,A項錯誤,因為《論語》是孔子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