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概論(中)_第1頁
世界經濟概論(中)_第2頁
世界經濟概論(中)_第3頁
世界經濟概論(中)_第4頁
世界經濟概論(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經濟概論〔中〕

張幼文、屠啟豪、李綱編著:?世界經濟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定價:26元主講教師:劉運頂世界經濟概論〔中〕--經濟制度、增長、開展與均衡貿易自由化與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與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世界經濟的增長世界經濟的開展世界經濟的均衡經濟全球的結構及其不平等性質第七章貿易自由化與關稅貿易總協定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根底和先導。第一節貿易自由化的趨勢與形成什么是貿易自由化?貿易自由化趨勢的出現:1948年關貿總協定生效。貿易自由化進入新階段的標志:1995年WTO的成立。二、貿易自由化浪潮貿易自由化的出現與開展關貿總協定與19世紀某些西歐國家推動的自由貿易在方式上的區別;貿易保護措施對貿易自由化趨勢產生了沖擊,但無法中斷貿易自由化的進程;有管理的自由貿易。二、貿易自由化的推動者關貿總協定與WTO其它相關國際組織:UNCTAD〔聯合國貿發會議〕CustomsCo-operationCoucil〔CCC〕關稅合作理事會IMF區域性經濟組織第二節貿易自由化的表現和特點

一、貿易自由化的表現進出口關稅大幅度降低;非關稅壁壘受到削弱;各種貿易歧視被限制在一定限度內;開展中國家和最不興旺國家得到優惠待遇;貿易自由化組織的管轄范圍擴大。二、貿易自由化的特點貿易自由化領域拓寬,參與者增加;貿易自由化受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雙重影響;貿易自由化的全球性力量和制度性保障得到加強;貿易自由化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節關貿總協定及其作用和局限1947年關貿總協定的產生三、關貿總協定的局限性地位不明確規那么不夠嚴密爭端解決機制不完善;第二節世界貿易組織的結構與運行機制一、WTO的結構WTO的組織結構圖第八章WTO與經濟全球化第一節WTO的主要原那么與職能一、WTO的成立二、WTO的宗旨與原那么〔▲〕非歧視原那么,貿易自由化原那么,允許正當保護原那么,穩定貿易開展原那么,公平競爭原那么,鼓勵開展和經濟改革原那么,地區貿易原那么,例外與免責原那么,透明度原那么。

WTO原那么對關貿總協定原那么的繼承與開展非歧視原那么非歧視待遇又稱無差異待遇,是針對歧視待遇的一項締約原那么,它要求締約雙方在實施某種優惠和限制措施時,不要對締約對方實施歧視待遇。根據非歧視待遇原那么,世貿組織一成員方對另一成員不采用任何其他所同樣不適用的優惠和限制措施。在世貿組織中,非歧視原那么由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表達出來。貿易自由化原那么穩定貿易開展原那么公平競爭原那么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公平競爭原那么是指成員方應防止采取扭曲市場競爭的措施,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在貨物貿易、效勞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創造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公平競爭原那么的表現:1、通過反取消和反補貼等防止因取消和出口補貼二形成的不公平競爭。2、在效勞貿易領域,世界貿易組織鼓勵各成員通過相互開放效勞貿易市場,逐步為外國的效勞或效勞提供者創造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的時機。3、在知識產權領域,公平競爭原那么主要表達為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和反不正當競爭。4、約束政府采購金額,擴大公平競爭時機。5、為防止國營貿易企業的經營活動對貿易造成扭曲影響,世界貿易組織要求成員方的國營貿易企業按非歧視原那么,以價格等商業因素作為經營活動的依據,并定期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國營貿易企業情況。對國營貿易企業的貿易行為作了標準,防止出現與其它貿易企業競爭不公平的現象。鼓勵開展和經濟改革的原那么地區貿易原那么地區性貿易安排是指一些國家通過協議組成經貿集團,成員內部相互廢除或減少進口貿易壁壘。WTO具體要求:第一,確定關稅同盟或自由貿易區臨時協定的“合理期間〞一般為10年,如超過10年,那么要向貨物貿易理事會作出解釋。第二,兩者成立的所有通知要接受世貿組織工作組的檢查。第三,二者要定期向世貿組織理事會作出活動報告。例外與免責原那么含義:世界貿易組織要求成員方切實履行其所承擔的各項義務,但也允許成員方在考慮歷史傳統、平安和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有所例外,即不實施非歧視原那么。透明度原那么三、WTO的主要職能:第二節世界貿易組織的結構與運行機制一、WTO的結構WTO組織結構圖部長級會議總理事會總理事會由世界貿易組織全體成員的代表組成,主要是在部長級會議休會期間履行部長會議的職責。總理事會為除部長級會議之外的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日常對世界貿易組織的領導與管理。

總理事會下設專門理事會總理事會下設秘書處專門負責處理世界貿易組織的日常事務。秘書處設一名秘書長,由總理事會委任的總干事擔任。再由秘書長根據總理事會所批準的規那么任免其他工作人員組成秘書處。總干事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監護人,他可以奉勸各成員方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規定。總理事會設立的臨時性機構:工作組總理事會還設立一些臨時性機構,即工作組,處理一些重要的專門問題。其職權范圍也由總理事會決定,工作組向總理事會提交工作報告。例如:中國參加WTO工作組二、世界貿易組織的運行機制爭端解決機制〔▲〕形成背景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是從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有關條款及其40多年爭端解決的實踐開展而來的。?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包括27個條款、4個附件。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同時作為負責爭端解決的機構,履行成員方之間爭端解決的職責。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特點鼓勵成員通過雙邊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以保證世界貿易組織規那么的有效實施為優先目標爭端解決機制的目的是使爭端得到積極有效的解決。爭端各方可通過磋商,尋求均可接受并與世界貿易組織有關協定或協議相一致的解決方法。在未能達成各方滿意的解決方法時,爭端解決機制的首要目標是確保成員撤銷被認定違反世界貿易組織有關協定或協議的措施。如該措施暫時未能撤銷,應申訴方要求,被訴方應與之進行補償談判,但補償只能作為一項臨時性措施加以援用。如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達成滿意的補償方案,經爭端解決機構授權,申訴方可采取報復措施。嚴格規定爭端解決的時限迅速解決爭端是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一項重要原那么,為此,爭端解決程序的各個環節均被規定了嚴格、明確的時間表。這既有利于及時糾正成員違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或協議的行為,使受害方得到及時的救濟,也有助于增強各成員對多邊爭端解決機制的信心。實行“反向協商一致〞的決策原那么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引入了“反向協商一致〞的決策原那么。在爭端解決機構審議專家組報告或上訴機構報告時,只要不是所有的參加方都反對,那么視為通過,從而排除了敗訴方單方面阻撓報告通過的可能。禁止未經授權的單邊報復世界貿易組織要求,爭端當事方應按照?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的規定妥善解決爭端,禁止采取任何單邊的、未經授權的報復性措施。允許交叉報復如果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某一領域的措施被裁定違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或協議,且該成員未在合理期限內糾正,經爭端解決機構授權,利益受到損害的成員可以進行報復。報復應優先在被裁定違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或協議的措施的相同領域進行,稱為平行報復;如不可行,報復可以在同一協定或協議下跨領域進行,稱為跨領域報復;如仍不可行,報復可以跨協定或協議進行,稱為跨協議報復。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的根本程序〔一〕磋商?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規定,一成員方向另一成員方提出磋商要求后,被要求方應在接到請求后的10天內作出答復。如同意舉行磋商,那么磋商應在接到請求后30天內開始。如果被要求方在接到請求后10天內沒有作出反響,或在30天內或相互同意的其他時間內未進行磋商,那么要求進行磋商的成員方可以直接向爭端解決機構要求成立專家組。如果在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后60天內磋商未能解決爭端,要求磋商方〔申訴方〕可以請求設立專家組。在緊急情況下〔如涉及容易變質的貨物〕,各成員方應在接到請求之日后10天內進行磋商。如果在接到請求之日后20天內磋商未能解決爭端,那么申訴方可以請求成立專家組。〔二〕專家組審理爭端1.專家組的成立和授權〔1〕專家組的成立〔2〕專家組的組成:專家組通常由3人組成,除非爭端當事方在專家組設立之日起10天內同意設立5人專家組〔3〕專家組的職權范圍:?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第7條第1款,用標準格式規定了專家組的職權范圍2.專家組的審理程序3.專家組報告的通過?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酌諒解?第16條規定,為使各成員有足夠時間審議專家組最終報告,只有在報告散發給各成員方20天后,爭端解決機構方可考慮審議通過。對報告有反對意見的成員方,應至少在召開審議報告會議10天前,提交供散發的書面反對理由。在最終報告散發給各成員方的60天內,除非爭端當事方正式通知爭端解決機構他們的上訴決定,或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該報告,否那么該報告應在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予以通過。〔三〕上訴機構審理〔四〕爭端解決機構裁決的執行及其監督1.裁決的執行?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第21條規定,在專家組或上訴機構報告通過后30天內舉行的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有關成員應將執行爭端解決機構建議和裁決的意愿通知該機構。有關建議和裁決應該迅速執行,如果不能迅速執行,那么應該確定一個合理的執行期限2.授權報復如申訴方和被訴方在合理期限屆滿后20天內未能就補償問題達成一致,申訴方可以要求爭端解決機構授權對被訴方進行報復,即中止對被訴方承擔的減讓或其他義務。爭端解決機構應該在合理期限屆滿后30天內給予相應的授權,除非爭端解決機構經協商一致拒絕授權。根據所涉及的不同范圍,報復可分為平行報復、跨部門報復和跨協議報復三種。被訴方可以就報復水平的適當性問題提請爭端解決機構進行仲裁。報復措施也是臨時性的。只要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報復措施就應終止:〔1〕被認定違反世界貿易組織有關協定或協議的措施已被撤銷;〔2〕被訴方對申訴方所受的利益損害提供了解決方法;〔3〕爭端當事各方達成了相互滿意的解決方法。3.監督執行爭端解決機構應該監督已通過的建議和裁決的執行情況。在建議和裁決通過后,任何成員都可隨時向爭端解決機構提出與執行有關的問題,以監督建議和裁決的執行。仲裁、斡旋、調解和調停(一)仲裁?關于爭端解決規那么與程序的諒解?第25條規定,仲裁可以作為爭端解決的另一種方式。如果爭端當事方同意以仲裁方式解決,那么可在共同指定仲裁員并議定相應的程序后,由仲裁員審理當事方提出的爭端。〔二〕斡旋、調解和調停決策機制協商一致世界貿易組織以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所遵循的決定、程序和慣例作為指導,在決策中繼續沿用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所遵循的“經協商一致作出決定〞的習慣做法。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決策慣例是,討論一項提議或擬議中的決定時,應首先尋求協商一致。所有締約方都表示支持,或者沒有締約方反對,即為協商一致通過,只有在無法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進行投票表決。投票表決在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或總理事會表決時,每一成員擁有一票。總的原那么是,部長級會議和總理事會依據成員所投票數的多數作出決定,除非?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或有關多邊貿易協定另有規定。1.關于條款解釋的投票表決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或總理事會擁有解釋?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的專有權。對多邊貿易協定和協議條款的解釋,部長級會議或總理事會應根據監督實施協定的相應理事會的建議進行表決,并獲得成員的四分之三多數支持才能通過2.關于義務豁免的投票表決按照?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和協議的規定,任何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既享受一定的權利,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但在特殊情況下,對某一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應承擔的某項義務,部長級會議可決定給予豁免。三、WTO協議的根本結構四、WTO與關貿總協定的區別第三節WTO的作用及開展趨勢一、WTO的作用二、WTO的運行情況三、WTO的開展方向補充: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多哈會議2001年11月9日至14日,世貿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共142個世貿組織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有二:一是接受中國和中國臺北參加世貿組織。二是啟動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11月10日,會議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了中國參加世貿組織的決定,正式接納中國為其第143位成員。11月11日,會議通過了中國臺北以“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單獨關稅區〞的名義參加世貿組織的決定,接受臺灣為其第144位成員。11月14日,會議通過了?多哈部長宣言?,一致同意開始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并規定應在2005年1月1日之前結束所有談判。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被命名為“多哈開展回合〞,以強調對開展問題的重視。會議還通過了?關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與公共衛生的宣言?和?關于與實施有關的問題和關注的決定?。多哈開展回合啟動原因第三,糾正世界貿易組織原有協定與協議實施上的失衡,由于開展不平衡和競爭力的強弱差距等原因,世貿組織成員在實施原有的貿易協定與協議中出現了不平衡,有的協議執行的較好,有的較差。如興旺成員對自己自由化的承諾,如紡織品與服裝協議上的義務的履行,一再拖延。眾多規定仍然扭曲著農產品貿易的自由化,如出口補貼、國內支持、關稅頂峰。在食品進口方面出現了新壁壘。開展中成員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權利未能充分享受,一局部開展中國家出現了邊緣化的趨勢。它們都影響了世界貿易組織作用的發揮。第四,修復世界貿易組織的形象。自1999年世界貿易組織第三屆局部級會議無果而終以來,世界貿易組織的形象受到很大傷害,甚至成為反經濟全球化的口實。第五,世界貿易組織本身為新回合談判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世貿組織第二任總干事穆爾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游說工作。第六、從世界貿易大局出發,在著眼于共同利益的根底上,成員方尤其是興旺成員與開展中成員相互作出讓步。興旺國家認識到,西雅圖新回合發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談判議題上的不妥協立場。開展中成員也感到需要一定的妥協,才能發起新的多邊貿易談判,解決貿易與經濟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在多哈回合談判議題上,既考慮到興旺成員方的要求,更照顧到開展中成員的利益。多哈開展回合的目標與特點〔一〕目標2001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會議在卡塔爾多哈通過?部長宣言?,決定從2002年起,到2005年底以前舉行多哈開展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多哈開展回合談判的目標主要有:抑制全球經濟減緩下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大貿易在促進經濟開展和解除貧困方面的作用,處理最不興旺國家出現的邊緣化問題,理順與區域貿易協定之間的關系,把多邊貿易體制的目標與可持續開展有機底結合起來,改善世界貿易組織外部形象,實現?馬拉喀什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的原那么和目標。(二〕談判議題的特點第三、開展中成員和最不興旺成員的貿易開展和利益受到空前關注。首先,在?部長宣言?前言中,公然聲明“大多數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屬于開展中國家,我們尋求將它們的利益和需要放在本宣言所通過的工作方案的中心位置〞“我們致力于處理最不興旺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被邊緣化的問題,提高它們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有效參與。〞其次,在?部長宣言?中,涉及開展中成員和最不興旺國家內容幾乎占了—半。再次,在19個議題中,有13個議題中涉及對開展中成員和最不興旺國家的談判,其中6個議題使專門針對開展中成員和最不興旺國家。這些內容為開展中成員和最不興旺國家通過多哈回合取得更多的差異待遇和落實這些待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第九章區域經濟一體化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完全經濟一體化三、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現代關稅同盟理論一體化的靜態效應--貿易創造、貿易轉移貿易創造具有“正生產效應〞和“正消費效應〞,而貿易轉移具有“負生產效應〞和“正消費效應〞。進一步考慮貿易轉移對進口國關稅收入的負面影響,那么貿易轉移不僅引起整個世界生產效率的下降,而且對消費國總體也會形成負的經濟效應。外部貿易創造、貿易重整和貿易抑制效應“外部貿易創造〞是指在關稅同盟成立后,由于各成員國對外統一關稅,那些原先單邊關稅稅率高于關稅同盟統一關稅稅率的成員國因降低關稅而與非成員國產生的貿易。“貿易重整〞是指由“同盟認同〞以及成員國相互免費提供信息所增進的“親近〞而引起的成員國之間貿易商品結構及貿易地理方向的調整。“貿易抑制〞那么是指由于關稅同盟對外統一關稅壁壘的作用,促使那些原先單邊關稅較低的成員國從國外進口的廉價商品被國內商品所替代的貿易減少效應。對成員國來說,外部貿易創造與貿易重整的靜態福利效應為“正〞,而貿易抑制的靜態福利效應那么為“負〞。一體化的貿易條件效應區域經濟一體化主要通過貿易轉移、對外談判實力變化、貿易規模大小、對外開放程度上下、勞動生產率和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等途徑影響貿易條件。一體化的動態效應〔這里的一體化并非只針對關稅同盟,還包括程度更高的一體化形式〕規模經濟效應競爭效應--大市場理論資本聚集效應“交易本錢〞效應資源配置效應四、區域經濟一體化開展的原因微觀:實現規模經濟,增強競爭實力;要素自由流動,提高經濟效率。宏觀〔關鍵因素〕:經濟全球化的開展是20世紀世界經濟開展的主要特征。但經濟全球化與主權國家對國民經濟控制和管理權之間存在的沖突、不同經濟開展水平國家間合作的障礙、更深層次的文化和意識形態障礙等等,都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展。為此,經濟開展水平接近、文化背景相似、社會政治體制相融的特定地區就率先嘗試區域性經濟一體化,以充當經濟全球化的階段性準備和局部性實踐。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實模式“北北合作型〞以產業內局部工為特征,主要出現在興旺回家之間。例如:歐盟“南南合作型〞以開展民族工業為動因,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在開展中國家之間。例如:中美洲共同市場、中非經濟關稅同盟“南北合作型〞興旺國家與開展中國家間的經濟聯合。突破了傳統的區域一體化模式。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第二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開展階段及其特點〔▲〕一、20世紀50年代:初創時期經互會“煤鋼聯營〞(1951.4.18)“舒曼方案〞歐共體成立〔〕?羅馬條約?,即?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的合稱。

二、20世紀60年代-80年代:蓬勃開展時期三、20世紀80年代中期:內涵深化時期北美自由貿易區〔南北合作型〕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1992年12月,美、加、墨三國簽署協議,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設想及其挫折。拉美新的一體化組織

亞太國家的動態梯度分工格局〔1〕美、日為上層〔2〕港、韓、新、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居中〔3〕泰、馬、菲、印尼和中國等為第三層

東、中歐地區傳統經濟紐帶的復歸

獨聯體經濟一體經濟化進程四、世紀之交及21世紀初:與經濟全球化同步開展時期

以務實的態度步步為營推進一體化開展;摒棄簡單模仿注重兼收并蓄;呈現交叉重疊、跨區域網絡化開展態勢;區域貿易協定呈現便于化開展態勢;區域貿易協定與多邊貿易體系同步推進,互補開展。雙邊FTA〔▲〕中國簽訂的幾個雙邊FTA:第三節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世界經濟全球化一、區域經濟一體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對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北北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南北差距擴大南北模式使南北關系的解決有可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南北對抗走向南北合作〕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的影響對全球貿易格局的影響對全球要素流動格局的影響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大作業3亞太經合組織對中國的意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意義CEPA的實施對大陸、香港和澳門的經濟影響中國簽訂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對中國的意義北美自由貿易區對美、加、墨三國經濟各自的影響非洲經濟一體化的現狀第十章世界經濟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周期性波動可持續增長第一節世界經濟的增長與可持續增長一、世界經濟增長的涵義及歷史回憶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經濟的增長三、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涵義及影響要素第二節世界經濟增長中的周期問題〔▲〕四、經濟長周期及其特征長波理論〔▲〕從西方經濟史看,美國的批發物價指數二百多年來的經濟數據可代表經濟盛衰的周期,由1780年至今,美國經濟大致上可劃分為四個長波周期〔參見圖〕。五、經濟長周期與其它經濟周期的聯系與區別〔▲〕美國經濟的長波周期第三節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中的全球性重大問題--可持續增長一、全球性問題的出現環境惡化、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二、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協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地球峰會:可持續開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1992年里約熱內盧2002年約翰內斯堡21世紀議程、京都議定書第十一章世界經濟的開展第一節世界經濟開展的不平衡性一、開展的涵義二、世界經濟開展不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