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11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新人教版_第1頁
山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11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新人教版_第2頁
山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11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新人教版_第3頁
山東省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規范練11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新人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規范練11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一、選擇題1.(2024清華高校高三學生標準學術實力診斷性測試,28)(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對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繼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這旨在強調拜上帝教()A.是引進西方文化的先驅 B.強調發展對象的民間性C.中西文化畸形結合產物 D.深植中國傳統文化土壤答案C解析基督教的傳入已有多年的歷史,故A項錯誤;由材料“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繼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不能得出其發展對象的民間性,故B項錯誤;由材料“既對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繼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得出中西文化的結合,但不是正常的結合,故C項正確;“對基督教有依靠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強調對外來文化的借鑒,故D項錯誤。2.(2024江西贛州期末,9)1858年,英國侵華軍司令額爾金率艦隊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軍與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國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條件下英國船艦可在長江航行。由此可見,太平天國()A.受《北京條約》影響較深 B.通曉國際水路交往規則C.迫切學習西方的劇烈愿望 D.沒有認清列強侵華本質答案D解析太平天國運動反對清政府統治,不會承認清政府所簽條約,故A項錯誤;材料中“太平天國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條件下英國船艦可在長江航行”,不能有效維護國家內河航運權,故B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太平天國向西方學習的愿望,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太平天國向英方致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條件下英國船艦可在長江航行”可知,太平天國沒有認清英國的侵略本質并予以有效地還擊,故D項正確。3.洪仁玕《資政新篇》記述:“懇自今而后,可斷則斷,不宜斷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議定再獻,不致自負其咎,皆所以重尊嚴之圣體也。或更立一無情面之諫議在側,以輔圣聰不逮。”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是天國早期的施政綱領 B.帶有明顯的空想色調C.嚴厲指責天王獨斷專行 D.包含肯定的民辦法識答案D解析太平天國早期的施政綱領是《天朝田畝制度》,故A項錯誤;帶有明顯空想色調的是《天朝田畝制度》,故B項錯誤;材料中“不宜斷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議定再獻,不致自負其咎,皆所以重尊嚴之圣體也”表明洪仁玕對天王的敬重,不是嚴厲指責,故C項錯誤;材料“不宜斷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議定再獻,不致自負其咎”體現了肯定的民主性,故D項正確。4.(2024河南洛陽期末,14)武昌起義后,由于立憲派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他們的轉向擴大了革命的陣營和力氣;而舊官僚在革命到來之時,則選擇了反正、獨立或是逃亡。這些現象()A.使資產階級革命派駕馭地方政權B.加速了清朝統治的土崩瓦解C.說明辛亥革命具有廣泛群眾基礎D.說明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答案B解析據材料立憲派“轉向擴大了革命的陣營和力氣”可知武昌起義擴大了革命的社會基礎,并非革命派駕馭地方政權,故A項錯誤;材料“他們的轉向擴大了革命的陣營和力氣;而舊官僚在革命到來之時,則選擇了反正、獨立或是逃亡”說明立憲派與舊官僚投身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加速清王朝的瓦解而非群眾基礎廣泛,故C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辛亥革命對清王朝的影響,并非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影響,故D項錯誤。5.(2024新疆二模,30)1911年12月,南京臨時政府組建時,革命軍所用的旗幟,湖北方面是共進會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廣東方面是“青天白日旗”。這反映出()A.革命軍內部缺乏權威領導 B.全國的革命形勢如火燎原C.清王朝統治已經土崩瓦解 D.革命黨人防止袁世凱奪權答案A解析臨時政府建立時期,各區域旗幟不一樣,各自為政,說明革命軍內部缺乏統一權威,故A項正確;辛亥革命勝利后在南方地區影響較大,故B項錯誤;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形成與清政府南北對峙的政權,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了革命軍內部問題,而非對袁世凱的政策,故D項錯誤。6.(2024遼寧六校協作體期中,35)1912年2月12日頒布《清帝遜位詔書》曰:“……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政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圣天下為公之義。”該詔書()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B.體現了清帝對君主立憲政體的憧憬C.標記著中國封建制度的結束D.為中華民國成立創建了有利條件答案A解析據材料“《清帝遜位詔書》”和“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可知這是以和平方式宣告清政府滅亡,故A項正確;據材料“是外觀大勢,內審輿情”可知清帝不是主動退位,材料中“定為共和立憲政體”也表明是共和政體而不是君主立憲,故B項錯誤;清帝退位后中國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C項錯誤;中華民國成立于1912年1月1日,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7.(2024河北滄州質量監測,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為了維護滿洲貴族的利益和特權,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心集權體制,清廷注意提高地方督撫中滿員的比例,出任總督的旗員比例尤高。以1837年為例,先后任總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撫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軍取代八旗、綠營兵成為清軍主力,各地的軍政大權多落入湘淮系勢力手中。據統計,僅湘系集團,官至總督、巡撫、尚書、侍郎、提督者即有數十人之多;官至道員、總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總督中,旗員只有3人,占30%,在擔當過巡撫的19人中,則是清一色的漢員。其勢力從長江中下游各省擴展至華南、西南及直隸、山東、河南、陜西等北方省份。自湘軍起,兵歸國有一變而為兵為將有,同時湘淮軍的餉需也由將帥“就地籌劃”得來,而非由清廷戶部調撥,總督、巡撫就利用手中的兵權,獨攬地方上的民政、財政、司法諸大權。——摘編自鄭師渠《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清王朝的覆滅,當然因革命的沖擊所致,但須要進一步追問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義后快速土崩瓦解?宣統年間,攝政王載灃極力集權于皇族親貴,將中心集權推至極致。然而,清廷的實際主政者攝政王載灃與隆裕太后都不是強有力的核心人物,通過新政所企求的中心集權,并沒有真正地強化中心政權,同時還失去了對地方的實際限制力。在清廷中心集權的過程中,地方督撫權力相應地大為減弱,事實上是一種“內外皆輕”的權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軍的指揮權、調遣權統歸軍諮府、陸軍部,削去地方督撫的兵權,是最為致命的。地方督撫面對革命,除少數順應世變潮流以外,多數督撫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無力而已。當清廷中心與地方督撫權威一并衰落之時,軍人勢力乘勢而起,出現軍人干政,袁世凱正是依靠其北洋系軍人的支持,而順當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國大總統職位。——摘編自李細珠《辛亥鼎革之際地方督撫的出處選擇》(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改變,并分析其緣由及影響。(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清王朝快速垮臺的緣由。綜上所述,談談晚清政府處理中心與地方關系的教訓。參考答案(1)改變:在地方權力結構中,滿漢勢力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滿洲官員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漢族官員的比例快速上升。緣由: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湘淮軍成為清軍主力;清廷政策調整,重用漢族地主階級;洋務運動興起。影響:短期來看有助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維護清王朝統治;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