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歷史試卷·第頁)芒市勐戛鎮中學八年級歷史下冊測試題第Ⅰ卷選擇題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澤東B.朱德C.周恩來D.劉少奇2.升國旗、唱國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1949年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國歌是A.《義勇軍進行曲》B.《黃河大合唱》C.《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D.《國際歌》3.下列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容的是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 ②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 ④采用公元紀年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不包括A.制定《共同綱領》B.確定國旗國歌C.選拳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D.制定憲法5.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光輝而偉大的日子,被永遠載入史冊。下列節日與此有關A.建軍節B.國慶節C.青年節D.建黨節6.國家主席習近平勉勵大家,“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回首往昔,中華民族擺脫屈辱,終于站起來了,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始于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C.新中國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7. A.青海和平解放 B.新疆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云南和平解放8.標志著除臺灣和少數沿海島嶼外,中國領土全部獲得解放的歷史事件是A.新酬解放B.西藏和平解放C.南京解放D.北平解放9.由于特殊的地理、歷史原因,西藏解放推遲至1951年。其解放的方式是A.“一國兩制”B.民族區域自治C.武力攻克D.和平解放10.唇亡齒寒,中國人民深諳此中的道理,為此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戰爭。它是A.抗日戰爭B.北伐戰爭C.抗美援朝戰爭D.解放戰爭11.彭德懷在一次戰爭后指出:“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這次戰爭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抗美援朝戰爭12.下列對抗美援朝戰爭歷史意義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捍衛了亞洲與世界和平,保衛了國家的獨立 B.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C.使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3.新中國成立后,為完成對舊鄉村的改造,徹底廢除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 B.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掀起“大躍進”運動 D.引導農民走集體化道路14.對土地改革的意義理解不正確的是A.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鞏固了人民政權D.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15.毛澤東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泉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為了改變這一落后現象,一五計劃期間,主要集中發展A.重工業 B.手工業 C.輕工業 D.農業文教7.2%農林其它運輸58.2%7.6%7.8%文教7.2%農林其它運輸58.2%7.6%7.8%19.2%工業圖1 A.優先發展重工業B.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均衡發展 C.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7.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8.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一國兩制19.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是A.行省制度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科舉制度20.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計劃”的完成 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1.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表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22.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我們取得光輝的成就,也曾出現過嚴重的失誤。以下是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曾經出現的嚴重失誤是 A.土地改革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三大改造 D.中蘇關系惡化23.關于圖一宣傳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重視了客觀經濟規律B.具有“左”傾冒進的思想C.反映了廣大人民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良好愿望D.片面追求經濟建設的發展速度24.“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為實現“畢生的夢想,讓所有人遠離饑餓”而培育出“東方魔稻”,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A.錢學森 B.華羅庚 C.鄧稼先 D.袁隆平25.50年前,一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他被譽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人民的好干部。50年后,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蘭考,號召全體黨員干部向他學習,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他是王進喜 B.鄧稼先 C.焦裕祿 D.雷鋒26.一些歷史名詞往往被打上時代的烙印。“大串聯”、“紅衛兵”、“停課鬧革命”發生在 A.土地改革時期 B.三大改造時期C.“大躍進”時期 D.“文化大革命”時期27.1966—1976年,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的運動是四五運動 B.“文化大革命” C.十年內戰 D.反右斗爭擴大化28.有資料表明,十年“文革"時期國民收入損失了5000億元,這超過了建國后30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嚴重后果是A.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 B.各級政府機構癱瘓C.國民經濟遭受巨大破壞 D.科學文化教育事業遭到摧殘29.下列各項不屬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A.原子彈爆炸成功B.大慶油田建成C.人工合成牛胰島素D.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30.關丁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是一場關于哲學根本問題的學術討論B.開展于改革開放后C.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D.為黨的十三大奠定了思想基礎3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有人贊譽他是“東風第一枝”。這篇文章是針對當時哪一錯誤傾向而撰寫的? A.“浮夸風”現象 B.“共產風”現象C.“兩個凡是”的方針D.以階級斗爭為綱3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放在A.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 B.發展科學教育上C.精神文明建設上 D.民主與法制建設上33.一位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他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 A.國有企業改革 B.民主與法制建設 C.土地改革D.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34.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對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A.擴大企業自主權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
D.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35.鄧小平說:“特區是一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1980年,國家首先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站:①深圳②廈門③上海④汕頭⑤珠海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A.劃出一定范圍的區域 B.利用僑資外資進行建設 C.特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D.引進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37.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 A.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 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C.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 D.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38.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三大39.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觀點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40.黨的十三大指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概括起來就是A.“三步走的戰略”B.“一化三改造”C.“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41.1992年,鄧小平同薈“南方談話”發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開,大會明確提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42.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43.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44.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45.被譽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是A.馬克思主義B.毛澤東思想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鄧小平理論46.原蘇聯總理雷日科夫在評價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時說:“中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中國正在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秘步前進”。這條正確的道路是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B.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476.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顧歷史知識,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探索出的正確道路是 A.計劃經濟的道路 B.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C.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D.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道路48.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戰略目標地位的是A.全面從嚴治黨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49.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是指A.創新、平穩、綠色、開放、共享B.創新、綠色、開放、持續、共享C.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D.創新、平穩、開放、持續、共享50.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區域自治B.各民族共同發展C.大雜居、小聚居D.民族平等、民族團結51.我國憲法總綱第四條規定:“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為維護少數民族利益在制度上的做法是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C.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D.堅持民族平等和發展52.為了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中央提出的戰略是A.可持續發展戰略B.西部大開發戰略C.放寬政策D.搞活經濟政策53.2000年以來,西部地區加快了發展步伐,出現了大發展的新氣象。這主要得益于A.民主改革的推行B.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C.改革開放的推動D.新中國的成立54.香港媒體在評論中國收回香港時說:“收回香港這簫文章,是鄧小平天才創造。”這里的“天才創造”指的是'A.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利益 B.尊重歷史和現實C.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D.香港的順利回歸55.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轄B.與英國仍有緊密的政治聯系C.香港成為經濟特區,原經濟地位不變D.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權,原有社會制度不變56.新形勢下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B.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來實現統一C.長期保持現狀D.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57.臺灣問題不同于港澳問題。就其性質而言,臺灣問題屬于A.我國的外交問題B.中美關系問題C.我國的內政問題D.我國的民族問題58.毛澤東曾說:“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中國人民海軍誕生的標志是 A.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的籌建 B.華東軍區海軍的建立 C.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機關成立 D.東海、南海和北海艦隊的建立59.總結、歸類、提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班歷史興趣小組在自主學習時從網絡上收集了以下幾幅圖片,下列符合這組圖片主題的是圖2圖2原子彈爆炸成功圖3人民空軍嚴陣以待圖4潛艇待命出航圖5遼寧號航母試航 A.新中國的工業化歷程 B.外交事業的發展 C.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D.現代的社會生活60.李俊同學在學習了《國防建設》一課后在筆記上寫下了這樣的感想,你認為正確的一項是要想在現代戰爭中取勝,必需在人數上占優勢軍隊的發展必需走科技強軍之路中國海軍、空軍發展較晚,因此,必需集中力拭發展海軍和空軍當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并不太瘋,因此,中國的軍事裝備最好依靠進口61.建國初期,我國在外交領域取得許多重大成就。由中國政府提出并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基本準則的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反對霸權主義C.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打擊恐怖主義62.47年前的4月23日,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神舟五號 B.東方紅一號 C.神舟六號 D.嫦娥一號63.2003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人實現了飛向太空歷史性的跨越。這艘飛船是 A.“東方紅一號” B.“亞洲一號” C.“神州”五號 D.“天宮”一號64.一位美國學者在《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一書中寫道:“他使饑餓的威脅在退卻,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這位美國學者評價的是 A.鄧稼先 B.錢學森 C.袁隆平 D.孔繁森6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數風流是此翁”。這里的“翁”是指 A.鄧稼先 B.屠呦呦 C.袁隆平 D.莫言66.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下列領域中出現了嶄新局面的 A.文化藝術 B.體育 C.科學技術 D.教育67.中國從當年外國人蔑視的“東亞病夫”逐漸成為體育強國,并于2008年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本屆奧運會的舉辦地點是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廣州68.中國從當年外國人蔑視的“東亞病夫”到逐漸成為體育大國,并在2008年成功的舉辦了奧運會,主要是因為 A.中國綜合國力提高 B.運動健兒的努力拼搏 C.全民健身計劃推行 D.中國人民重視體育69.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方向,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國政府提出了 A.“科教興國”戰略
B.“希望工程”C.“一五計劃”
D.“863計劃”70.“凡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這一規定依據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D.《國家教育中長期規劃》71.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鄉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跳槽”“炒魷魚”“創客”等新鮮詞匯頻繁出現,這實際上反映了 A.我國失業率居高不下 B.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證 C.人們的就業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D.我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7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就業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項對我國目前的就業模式描述不正確的是 A.勞動者自主就業 B.國家統一分配 C.市場調節就業 D.政府促進就業73. A.養老保險 B.失業保險 C.醫療保險 D.勞動保險74.下圖是一張在職人員工資條,其中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欄目主要反映出我國改革開放以后 A.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 B.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 C.國有企業改革的新突破 D.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75. ①馬文革②李躍進③譚援朝④王開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76.口號、標語不僅是濃縮的歷史,還是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引導人們行為取向的有效的鼓動方式之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下列口號標語,按提出時間的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②“上山下鄉…停課鬧革命” 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第Ⅱ卷非選擇題1.(14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二圖6農民報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圖6農民報名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圖7手工業者踴躍入社圖8商店職工慶祝公私合營材料三1958年幾千萬人開始大煉鋼鐵,不僅鋼鐵廠開足馬力,土高爐也遍地開花,到了10月底就達到了幾百萬座。……1958年夏秋之際,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財產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公社還大辦公共食堂,實行吃飯不要錢,“鼓足干勁生產,放開肚皮吃飯”是當時流行的口號。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0世紀80年代歌謠(1)材料一出自新中國成立初期頒布的哪一部歷史文獻?據此開展了什么運動?(4分)(2)材料二中三幅圖片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2分)(3)材料三反映出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哪次嚴重失誤?從這一失誤中,應吸取哪些教訓?(4分)(4)2.(14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49年,毛澤東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說:“……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侮辱的民族了。”圖1農業圖1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走合作化道路創舉贖買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私有制公有制材料三建國初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制造。”材料四圖2王進喜圖3雷鋒圖2王進喜圖3雷鋒圖4鄧稼先圖5焦裕祿(1)材料一中“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2)材料二這個知識結構反映的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進行的一次重大經濟活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經濟活動的名稱及完成的時間。(4分)(3)為了改變材料三中狀況,我國政府編制了什么經濟發展計劃?請舉出在這一計劃實施過程中所取得的兩項建設成就(4分)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火熱年代,全國各條戰線涌現出許多英雄模范人物,材料四中被譽為“兩彈一星”元勛的人物是誰?在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體現了哪些時代精神?(4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2012年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材料一它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年,它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階段,標志著中國析民主主義蒸命的偉大勝利.從此,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私立自主的國家,人民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說自中華書局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材料二圖五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麟綠江材料三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司社會荃義改蓋?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辟了正確道路、英定了理論基礎,構建了制度架構,為后來實現中國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和條件.(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發生于何時?(4分)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是什么?列舉兩位抗美援朝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4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是誰?中國共產黨在什么會議上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4分)(4)育少年應如何承型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2分)4.(11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全會重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國歷史》八年級材1979年,這個城市還只是南方沿海地區一個貧窮的小鎮。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800多億,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3.5萬元。在建設特區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1979年,這個城市還只是南方沿海地區一個貧窮的小鎮。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800多億,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3.5萬元。在建設特區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如最早建立“勞務市場”、“原料市場”等。闖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圖9對外開放示意圖材料三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為24565元。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純收入134元,2012年為7917元。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摘自國家統計局統計報告材料一中的“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召開于哪一年?這次會議做出了哪一重大戰略決策?(3分)材料二中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個城市?請寫出1980年建立的除這個城市以外的其它三個經濟特區。(4分)根據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如何?(2分)(4)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改革開放的認識。(2分)5.(14分)黨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取得了光輝的業績,也幾經失誤和波折.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8年幾千萬人開始大煉鋼鐵,不僅鋼鐵廠開足馬力,土高爐也遍地開花,到了10月底就達到幾百萬座.……1958年頁秋之際,各地紛紛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財產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公社還大辦公共食堂,實行吃飯不要錢,“鼓足干勁生產,放開肚皮吃飯”是當時流行的口號.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明權屬于農民“在你們廣東劃出一塊地方來,也病一個特區……過去陜甘寧邊區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璃,要殺出一條血路來”材料三時間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糧食產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3643億元1607億元30477萬噸343元2007年246619億元107367億元50150萬噸13786元(1)材料一反映了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是什么?(4分)(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回答,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在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中國農村改革”指的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提到要建立“特區”,清你舉出兩個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的經濟特區。(4分)(4)材料三中數據的變化說明了什么?(2分)6.(14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是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轉折。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我國農民創造的責任制形式,使生產者在勞動和經營方面獲得了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們的責任、權利和權益緊密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中國農村經濟的大發展。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了“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層次、扇形輻射的對外開放大格局。圖6對外開放示意圖
材料四1978—2008年中國用了短短的三十年實現了一個從頹敗到中興的劃時代飛躍,迅速踏上了現代化道路。30年,經歷了歐洲用兩個世紀才完成的同樣程度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轉型;30年,經濟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1)中國共產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什么偉大決策?這次會議形成了以誰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在農村實行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對農村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2分)(4)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任舉兩例予以說明。(2分)(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2分)7.(12分)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國近3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了,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生產力得到解放,農業生產獲得了迅速發展。——選自中華書局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材料二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農業生產情況對比表項目1957年1960年下降(%)糧食(億公斤)1950.5?143626.4棉花(萬花)3280212435.2油料(萬擔)7542340554.9生豬存欄數(萬頭6材料四“鳳陽地多不打糧.破子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姓進鳳陽文革”時)“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擄。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被燒陳草.個人集體都能富,國家還要蓋倉庫.”(1979年)——選白安徵鳳陽花鼓唱詞(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國現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實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4分)(2) 材料二中圖六、圖七、圖八三幅圖片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2分)(3) 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材料中農業生產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4)材料四兩段唱詞反映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給農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分)(5)縱觀新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歷程,我們應吸取哪些經驗教訓?(2分)8.(11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德宏是我們的家鄉,在這片土地上聚居著傣族、景頗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簡稱德宏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在西部地區安排了許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包括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氣東輸等重點工程。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通車。材料二圖10香港回歸交接儀式圖10香港回歸交接儀式圖11澳門回歸交接儀式材料三“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材料四1993年10月,臺灣藝術家在北京演出舞劇《薪傳》。1995年至2000年間,海峽兩岸間接貿易額達1300多億美元,臺灣同胞到大陸達1200多萬次。(1)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設立體現了我國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一中青藏鐵路的通車得益于我國實施的什么戰略?(4分)(2)材料二中香港、澳門的回歸體現了哪一偉大構想的成功運用?我們能夠成功的收回這兩個地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根據材料三、四,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海峽兩岸交往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4)從以上材料和問題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9.(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制度的實行,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材料二圖7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圖8圖7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圖8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材料三被火燒斷為兩截的元朝名畫《富春山居圖》,分藏于浙江和臺灣。2011年5月,大陸將畫的前半卷移交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拉開序幕,這是該畫被分開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材料四我希望兩岸雙方共同努力,兩岸同胞攜手奮斗,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的政治基礎,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和平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習近平會見馬英九致辭》(2015年11月7日)(1)材料一體現了我國哪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請舉一項你所知道的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優惠政策?(4分)(2)材料二體現了哪一構想的成功運用?(2分)(3)材料三《富春山居圖》的歷史性合璧反映了海峽兩岸哪一方面的交流?(2分)(4)材料四“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什么?(2分)(5)請給以上內容確定一個主題。(2分)10.(14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期待著我們的會議能為擴大和平區域和建立集體和平有所貢獻……”材料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7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以及美國與蘇聯爭霸的需要,都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材料三圖12“圖12“喬的笑”圖13各國領導人在上海科技館前材料四各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情況表年代1949年20世紀50年代20世紀60年代20世紀80年代至今個數8個23個62個148個(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4分)(2)從材料二中找出美國考慮改善與中國關系的兩點原因。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3)結合所學知識,依次寫出材料三中兩幅圖片所反映的中國外交中的重大事件。(4分)(4)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起,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說明了什么?(2分)11.(10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并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圖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產權歸屬協議書
- 茶地種植合同協議書
- 配合申報工傷協議書
- 人工費調整補充協議書
- 辦公室家具供貨協議書
- 鄰居舊房拆建協議書
- 集體商鋪轉讓協議書
- 進京車輛租賃協議書
- 菜鳥驛站合伙協議書
- 餐飲海鮮合作協議書
- 意志力:關于自控、專注和效率的心理學
- 八下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 GRR表格MSA第四版完整版
- 陜西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 公路水運工程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考核大綱及模擬題庫
- 1KV送配電調試報告
- GB/T 5801-2020滾動軸承機制套圈滾針軸承外形尺寸、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和公差值
- FZ/T 93029-2016塑料粗紗筒管
- 2022年12月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仿真模擬試卷C(答題卡)
- 塑膠原料來料檢驗指導書
- 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知識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