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了解西方列強對亞非拉的殖民擴張、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目錄CONTENT0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02·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03·西方列強瓜分非洲04·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政治體系經濟體系殖民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的確立(資本主義政治秩序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確立)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的形成(資本主義殖民秩序確立)歷史解釋:概念解讀新航路開辟,特別是兩次工業革命使亞、非、拉美成為資本主義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資本的輸出場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超越了西歐和北美的范圍,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開展起來(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資本主義制度確立與鞏固)政治體系經濟體系殖民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確立)歷史解釋:概念解讀是指被資本主義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國。從15世紀新航路開辟起,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的擴張,到18世紀,拉丁美洲已經完成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19世紀晚期,非洲瓜分完畢;20世紀初,亞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狀態。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的形成開始形成階段最終形成階段0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時間殖民國家殖民范圍殖民方式15-16世紀中葉西班牙16世紀葡萄牙17-18世紀荷蘭英國法國1496年,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紀中,殖民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拉丁美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區。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建立總督轄區治理殖民地。經濟上:①農奴制,種植園經濟;②采礦業,掠巨額財富;③罪惡的黑奴貿易;④禁止殖民地與其他國家貿易。列強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紀晚期)1494年教皇子午線西葡早期擴張特點:封建性、野蠻的早期殖民擴張。政治:王室主導,直接控制,濃厚的封建半封建色彩。經濟:經濟結構單一,掠奪金銀為主,未轉化為資本。殖民者從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奪了巨額財富。據統計,16、17世紀時,西班牙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白銀超過當時世界總產量的2/3。1500——1650年間,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000噸。——《中外歷史綱要(下)》“學思之窗”歐洲列強海外殖民擴張的過程,也是殖民主義者瘋狂的掠奪、榨取殖民地人民的過程,他們通過掠奪和榨取,加速了歐洲國家的原始積累的過程,肥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從而加速了工業革命的到來。——劉祚昌、王覺非的《世界史?近代史編》“地獄的入口”思考1拉丁美洲現代化進程:步履維艱美洲西葡兩國的殖民掠奪分別給美洲、歐洲和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影響:
①中斷了傳統美洲文明,加劇了美洲的貧窮與落后;②拉丁美洲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③移植殖民宗主國政治經濟模式,造成拉美社會畸形發展。④客觀上加強了美洲與世界的聯系,沖擊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洲的開發與近代化。影響:①引發了價格革命,推動歐洲資本原始積累;②加速歐洲封建制度解體,推動社會轉型;③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歐洲世界影響:拉丁美洲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形成。02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時間殖民國家殖民地范圍殖民方式15-16世紀中葉西班牙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在亞洲建立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菲律賓直接統治,掠奪財富澳門組建貿易公司印度尼西亞入侵印度組建貿易公司,侵占土地、強征土地稅、種植和走私鴉片。時間殖民國家殖民地范圍殖民方式17世紀荷蘭英國17世紀的英國、荷蘭與之前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方式有何異同?為什么?思考2相同:都處于早期殖民擴張時期,主要方式都有掠奪財富、種族滅絕、黑奴貿易、壟斷貿易等不同:西班牙、葡萄牙主要通過直接野蠻掠奪的方式掠奪財富,而荷蘭、英國主要通過壟斷貿易的方式。原因:西班牙、葡萄牙當時仍然是封建帝國,而17世紀時荷蘭、英國已經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時間殖民國家殖民地范圍殖民方式18-20世紀兩次工業革命英國美國法國日本控制印度全境;將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變為殖民從西班牙手中奪取菲律賓侵占越南、柬埔寨、老撾吞并朝鮮武力侵略不平等條約劃分勢力范圍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列強在亞洲殖民地和勢力范圍(20世紀初)材料:它們都是以農業為基礎、具有內向性的社會。它們的變化速度緩慢,且局限在較早時代承襲下來的基本結構內。自相矛盾的是,正是這種富足和高度發達的水平使得他們自鳴得意、自我滿足,因而不能適應變化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一句話概括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原因?思考3原因:雖然中古時期亞洲文明程度較高,但落后的封建文明最終難以抵抗殖民者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社會。另一個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英國的機制棉紡織品把印度傳統的棉紡織工和家庭手工業一齊消滅了,破壞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組織的經濟基礎……給印度次大陸的農業文明社會造成結構性的破壞……英國人修建鐵路和興修水利,為印度現代社會奠定物質基礎。英國在印度開辦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語教育,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度禁止社會惡俗,立法制止殺嬰兒祭拜恒河河神的風俗和寡婦殉夫火葬風俗、廢除殘存的奴隸制度。
——摘編自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下》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摘編自弗蘭克《白銀資本》
對印度:打破了印度傳統的經濟結構,將其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成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給印度人民帶來了災難;但同時在客觀上沖擊了其落后的小農經濟體制,傳播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觀念,推動了印度社會的轉型。
對英國:加速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成為世界霸主。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給印度與英國分別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思考4經濟入侵、政治殖民(破壞)+客觀上促進社會轉型(建設)03西方列強瓜分非洲時間背景侵略活動進度15-19世紀中葉新航路開辟19世紀中后期工業革命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荷英國蘭國殖民活動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領重要港口和城鎮,進行奴隸貿易。英國使埃及變為其殖民地;英法控制蘇伊士運河;英國蘇丹進行武力擴張;歐洲探險者深入非洲腹地,為進一步侵略做準備。發動侵略戰爭,準備向腹地進軍。集中在沿海1884年,英、法、德等國召開柏林會議,達成“有效占領”原則。這也是一次在“地圖上作業”的會議。列強之間達成侵略協議;非洲幾乎被瓜分完畢。列強瓜分非洲(20世紀初)英:“2C”計劃—南北縱貫法:“2S”計劃—東西橫貫德:西南非—東非斜跨非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的殖民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思考51913年,英、法、德、美、荷、比及瑞士七國對外投資共計430億美元。世界各地區接受的投資額為:歐洲116億美元,北美103億美元,拉美82億美元,亞洲69億美元,非洲39億美元,大洋洲21億美元。大規模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實行經濟控制和加強剝削與掠奪的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手段,帝國主義得以霸占廣大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獲得巨額投資收入,并推動金融資本的世界性剝削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20世紀初的世界經濟格局》郭吳新侵略方式:瓜分土地、劃分勢力范圍;資本輸出為主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非洲國家分界線有什么特點?它反映了什么問題?特點:沿某條經線或緯線,也有沿直線或曲線的幾何分割方法問題:力量懸殊;不顧傳統;地圖作業后果:部落、民族分離,破壞傳統政治、經濟及人文結構,造成矛盾,長期戰亂。柏林會議“地圖上作業”“有效占領”原則思考6據統計,非洲的國界44%都由經線或緯線劃分,30%的國界是用直線或曲線的幾何方法劃分,僅26%的國界是自然邊界。劃分的這種隨意性嚴重損害了非洲的發展,不僅引發了極為復雜的民族問題,還釀成非洲國家間此起彼伏的邊界沖突與戰爭。在研究了尼日利亞東南沿海靠近喀麥隆邊境的克羅斯河流域后,英國學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眾多,卻“支離破碎”、“相當混亂”,這是“歐洲人的殘暴造成的”,是“分割邊界”的結果。——金點強王守望《非洲:幾何線邊界埋下禍根》04瓜分世界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開始:15世紀新航路開辟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開始早期殖民擴張“重商主義”暴力掠奪原始積累“自由主義”武力侵略商品輸出“自由主義”瓜分世界資本輸出工業時期殖民擴張壟斷時期殖民擴張初步形成: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完成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過程:1.15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如黑奴貿易與東印度公司成立),主要目標是掠奪黃金和白銀。2.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不斷發展,歐美國家進一步對外殖民擴張,尋找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如開放印度貿易、解散東印度公司),推動了世界聯系加強。3.19世紀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西方列強掀起了資本輸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如柏林會議與瓜分中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小結殖民體系形成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及其開放性、擴張性。侵略目的侵略方式第一次工業革命前資本原始積累直接搶掠、侵占土地、征收貢賦、壟斷性貿易公司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商品市場、原料產地擴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商品輸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進一步擴大市場和原料產地瓜分狂潮,資本輸出西方國家殖民世界進程圖(1492-1914)形成標志: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絕大部分成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特點:時間長、階段性強;殖民國家數量逐漸增多,并且以歐洲國家為主;殖民范圍日益廣闊,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有何特點?帶來了哪些影響?思考7·1880年時,我們所面對的不完全是一個單一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兩部分所合成的全球體系:一部分是已開發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賴的、貧窮的……19世紀80年代,歐洲不僅是支配和改變世界的資本主義發展核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和資本主義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霍布斯鮑姆著,賈士著譯《帝國的年代:1875一1914》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1898年,巴西建立共和國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度反英斗爭1905-1911年,伊朗立憲革命1898-1900年,中國義和團運動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1881年,蘇丹爆發反英大起義1894-1896年,埃塞俄比亞反抗意大利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這一格局有什么特點?思考8世界格局:以西方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資本主義殖民體系、資本主義政治體系)特點:以西方為主導;帝國主義國家內部政治經濟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矛盾加深;帶有不穩定性,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隱患。·
1519年墨西哥中部人口是2500萬,歐洲人侵入四年以后,只有1700萬美洲上著人活了下來。……1548年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平膜擠出生產線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家庭防溺水安全知識普及計劃
- 2025-2030中國家居生產行業市場發展前瞻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農業種植領域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 高中生地理實踐力培養策略研究-以黃石市為例
- 記憶中的冬天900字(9篇)
- 面向作物需求的設施光與CO2環境協同調控決策方法研究
- 鉛鉍快堆HCOTSG一、二次側耦合傳熱數值研究
- 員工綜合收入及獎金津貼補助證明書(6篇)
- 部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師培訓計劃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廣東省汕尾市九年級數學中考二模試卷(含部分答案)
- 【滬科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六章單元測試卷(一)含答案與解析
- 2025年(第一季度)電網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加密)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二模數學試卷(原卷版)
-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全國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庫及答案
- 戒毒醫療常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院感感染培訓試題及答案
- 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項目上市居間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