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原卷版)_第1頁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原卷版)_第2頁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原卷版)_第3頁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原卷版)_第4頁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分層作業(一)【夯基達標】1.我國疆域版圖是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觀察下面四幅疆域圖,為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概括一個最恰當的主題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與發展C.中外交往不斷擴大 D.友好交往成為民族關系的主流2.一位清朝皇帝曾賦詩言志:“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詩中壯志因何事而發(

)A.收復臺灣B.設置伊犁將軍C.平定準噶爾叛亂 D.抗擊沙俄入侵3.某校七年級歷史學習興趣小組擬辦一份歷史手抄報,準備了如表所示素材,據此推斷這份手抄報的主題是①清政府妥善安置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②順治帝冊封達賴五世為“達賴喇嘛”③康熙帝時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A.君主專制的強化B.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C.對外交往與沖突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4.某同學在寫歷史論文時,搜集了《雅克薩之戰》《駐藏大臣的設立》《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等歷史文章,據此推斷他的論文題目是()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B.民族之間的戰爭C.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 D.民族政權的并立5.如圖所示:下列表述符合這位清朝官員身份地位的是(

)①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②掌管西藏外交事務③與達賴、班禪地位平等

④掌管“廣州十三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培優促能】1.清雍正皇帝曾親撰《大義覺迷錄》刊印天下,指出“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猶,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雍正皇帝的上述主張A.為君主專制進行了辯護B.有利于民族與文化認同C.打擊和削弱了地方勢力 D.否定了儒學的統治地位2.清朝在邊疆地區實行朝覲制度。其中蒙、藏、維等邊疆民族上層逢年過節赴京覲見皇帝的制度稱“年班”;朝廷邀請邊疆民族上層至木蘭行圍狩獵,并于避暑山莊賜宴的制度稱“圍班”。這一制度的實施A.意在促進民族間的文化交流 B.體現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C.有利于鞏固國家大一統局面 D.保證了邊疆地區的政局穩定3.“清朝乾隆皇帝先后頒行了《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條和《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二十九條,并設立“金瓶掣簽”制度;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設伊犁將軍,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這表明(

)A.漢藏之間民族差異在不斷縮小 B.清朝時西藏開始成為中國領土C.清朝時君主專制統治達到頂峰 D.中央政府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4.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安定邊疆,清朝前期結合各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靈活制定管理制度,如設置伊犁將軍,駐藏大臣,參贊等。這表明其對少數民族管理的特點是(

)A.注重邊疆開發 B.提倡民族自治 C.注重因地制宜 D.提倡多元發展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修成的湖南省首部《湖南通志》中,只是書寫“各府州縣”,依次敘述了長沙府、衡州府等諸州府疆域。而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成書的《湖南通志》,聚焦全省四至八到及其疆域廣袤,對疆域認知走向清晰。這一變化(

)A.有助于強化省籍地域意識 B.極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體現湖南的超強經濟地位 D.表明修纂省志已成社會共識6.文物、遺址見證歷史。下圖中的文物、遺址見證了清代

達賴金印

新疆伊犁將軍府遺址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使用的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A.我國民族的團結 B.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C.我國邊境的危機 D.邊疆管理機構的設置7.(2023·廣東·模擬預測)邊疆治理是國家治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滅六國后,兵不解甲,繼而南擊越人,北伐匈奴;兩漢之時,也積極對周邊各民族進行征戰以開拓新的疆土。為了保障開疆拓土政策的順利進行,秦漢還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百越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漢在匈奴故地陸續設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等。秦從匈奴手中奪得河套地區后,將數以萬計的中原漢族軍民,“戍以充之”和遷去開墾土地。面對“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匈奴,漢王朝根據國勢的強弱情況,對匈奴又實行了頗具特色的和親政策。——摘編自徐杰舜《秦漢民族政策特點初論》(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漢時期處理邊疆民族關系的措施。材料二時期措施唐初東突厥多次南下進攻,唐軍大舉反擊,擊敗并俘獲東突厥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唐太宗時期在歸順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創建都護府與羈縻州,以本族首領為都督、刺史,并得以世襲唐中宗時期吐蕃派遣使者向唐中宗請求聯姻,中宗應允,下旨進封李奴奴為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唐玄宗時期東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強大起來,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唐穆宗時期與吐蕃會盟,盟約里寫道:“患難相恤,暴掠不作”(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朝穩定邊疆的方式。材料三清朝統一西域后,陸續從甘肅河西、隴東各府縣招募無業貧民遷往天山北路屯住。隨著沙俄等國對中國邊疆的覬覦,清廷在東北和西北設立黑龍江、伊犁等將軍,屯重兵于邊疆,定期巡邊。將軍管理轄區內的邊防、屯田、貿易和征稅諸事務等。清廷對邊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負責。——據馬大正《中國邊疆經略史》(3)根據材料三,概括清朝邊疆施政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邊疆治理對中華文明發展的影響。三、【核心素養】1.【史料實證】小華同學畫了一個思維導圖(如圖),其主題是A.清朝與少數民族的關系 B.清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C.清朝專制主義達到頂峰 D.清朝對外來侵略的反抗2.【時空觀念】以下為中國古代從秦到清疆域的變化,該變化體現了(

)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B.中華民族多元一體C.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和強化D.中國版圖不斷擴大3.【家國情懷】1662年,他率領軍隊收復臺灣。他在臺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派人向高山族人民傳播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加速了臺灣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他一直受到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崇敬,臺灣同胞尊稱他為“開臺圣王”。材料中的“他”是A.關天培 B.陳化成 C.康熙 D.鄭成功四、【挑戰真題】1.(2022年山東臨沂)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明確規定駐藏大臣政治上與達賴、班禪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駐藏大臣還掌管地方軍事、外交等事務。這表明A.清朝對西藏地區的管轄明顯強化 B.駐藏大臣的實權已變得越來越小C.駐藏大臣全權管理西藏政教事務 D.清朝政府重點掌管西藏地方軍務2.(2022年重慶A卷)下圖所示歷史人物率兵進軍臺灣時,正告荷蘭殖民者,臺灣和澎湖列島上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占有并耕種這一土地”,這些地區應由中國政府管轄。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鄭成功收復臺灣 B.康熙帝統一臺灣C.清朝設置臺灣府 D.清朝建立臺灣省3.(2022年浙江寧波)課堂上老師展示了一組圖片。根據這組圖片判斷該學習主題為A.漢朝對西域的管理 B.明清的“改土歸流”C.清朝對西藏的管轄 D.歷代印刷術的演變4.(2022年浙江紹興)1686年,康熙命前方將領曉諭俄軍:“爾羅剎外國人,貪利棄命,擾我邊疆,今大兵復至,當速降,如不降則盡誅之。”這次軍事行動的最后結果是A.設置臺灣府 B.冊封“達賴喇嘛” C.統一黃河流域 D.簽訂《尼布楚條約》5.(2022年遼寧盤錦)歷史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從文物和遺存中感受到歷史演進的脈搏。下列文物和遺存,可以反映的主題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6.(2022年福建)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歷史大事記(部分)時間事件元朝元政府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1943年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等,必須歸還中國1945年《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等材料二

臺灣的居民大都來自閩、粵兩省。隨著移民的大量入臺,清朝前期,臺灣逐步走向與大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