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講練測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一.單項選擇題(共10小題)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又邁上了新的臺階。英雄航天員湯洪波說:“10年的堅持,無數的汗水,只為國家航天夢的實現。我從一名普通的山村孩子,成長為一名飛行員、航天員,從而實現飛天夢想,是因為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材料說明()①只要個人的勤奮和努力就能成為航天英雄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個人是在社會中成長的③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個人只要依賴社會就能獲得發展④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在社會中成長。②④:“從一名普通的山村孩子,成長為一名飛行員、航天員,從而實現飛天夢想,是因為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說明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個人是在社會中成長的,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故②④符合題意;①③:“只要,就能”的說法太絕對,故①③錯誤;故本題選B。2.“雙減”背景下,全國各地學校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花樣層出不窮。下框是郴州市某中學給八年級學生設計的國慶假期作業清單。完成該作業有助于同學們()作業清單作業1: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業2:參加一次家庭大掃除作業3:到博物館參加學習作業4:到社區參加志愿者活動①深入生活實際,提高個人綜合實踐能力②參與社區治理,增強規則意識③參與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國家事務的能力④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了解社會、服務社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①④:依據教材知識,結合題文內容可知,完成該項作業有助于同學們深入生活實際,提高個人綜合實踐能力;有助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故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②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3.2023年8月28日,張家口市某鄉各村大學生志愿者積極響應鄉團委號召,宣傳反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將電信詐騙的危害類型、防范要領傳遞給群眾;走進大街小巷推廣“學習強國”APP和“冀時辦”APP下載,認真向村民介紹兩款平臺的功能與使用。下列對志愿者行為分析正確的有()①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熱心幫助他人②是一種敢于責任擔當的親社會行為③為了獲得他人認可,為自己將來做準備④只有參加反詐騙宣傳,才能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①②:分析題文,張家口市某鄉各村大學生志愿者積極響應鄉團委號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熱心幫助他人;是一種敢于責任擔當的親社會行為;故①②符合題意;③:這不是為了獲得他人認可,故③錯誤;④:只有,才能,觀點太絕對化;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4.青少年正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親近社會,關注社會,服務社會,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下列選項中的做法,能夠幫助我們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①主動幫媽媽做家務勞動②參與街頭垃圾分類活動③和同學群聊玩電腦游戲④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的表現。②④:謙讓、奉獻、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都是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參與街頭垃圾分類活動、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都屬于親社會行為,故②④說法正確;①:主動幫媽媽做家務勞動是構建和諧家庭的表現,不屬于親社會行為,故①不符合題意;③:和同學群聊玩電腦游戲是沒有親近社會、走入社會的表現,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5.對以下事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中國網絡零售百強的銷售規模持續增加,2023年網絡零售百強企業銷售額超1.67萬億元,比去年提升18.5%。——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許多專業藝術院團開設“云課堂”“云劇場”,一些知名藝術家直播“云練功”,中國民樂開辟網絡秀場。——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C.人民網啟動“2023我給省長捎句話”大型建言征集活動,誠邀網友書寫對家鄉發展的期盼。——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擴大了民主權利的范圍D.2023年我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88億人,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越來越多人喜歡利用網絡擴大自己的朋友圈。——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網絡的積極作用。A:中國網絡零售百強的銷售規模持續增加,表明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故A說法正確;B:許多專業藝術院團開設“云課堂”“云劇場”等,表明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故B說法正確;C:人民網啟動大型建言征集活動,表明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但民主權利由憲法和法律規定,不會隨意擴大,故C說法錯誤;D:未成年人網民的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利用網絡擴大自己的朋友圈,表明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故D說法正確;本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故本題選C。6.公安部將2024年作為“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年。某省公安機關迅速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在網絡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違法行為。網民岳某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間評論區發布關于甘肅地震等虛假不實消息和惡意言論,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這警示我們()①網絡無限,自由有界,切不可任性而為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③在網絡世界,人們的言論自由無法實現④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理性參與網絡生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①②④:網民岳某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間評論區發布關于甘肅地震等虛假不實消息和惡意言論,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警示我們網絡無限,自由有界,切不可任性而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參與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網絡世界,我們享有言論自由,但要遵守憲法和法律,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7.當今世界,網絡交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學會分辨并抵制不良誘惑,做到健康、文明上網。下列情形中,屬于健康、文明上網的有()①小剛應網友邀請,瞞著家長和老師,在網吧獨自與網友見面②小麗上網查閱資料時,頁面上忽然自動彈出一個網頁,網頁還提示:點擊有大獎贈送。小麗馬上關閉了這個網頁③小強周末玩游戲時發現電腦提示他“在線時間過長,建議休息”,他馬上退出了游戲④曉曉在網上用同學小花的名字發帖,說其他同學的壞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②③: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上網查閱資料時,忽然自動彈出一個不健康的網頁,網頁還提示:“點擊有大獎贈送”,馬上關閉了這個網頁;玩游戲時發現電腦提示“在線時間過長,建議休息”,馬上退出游戲,這些都是合理利用網絡的體現,屬于健康、文明上網,故②③符合題意;①:我們要慎重結交網友,不能獨自與網友見面,故①說法錯誤;④:在網上用同學的名字發帖,說其他同學的壞話,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沒有做到健康、文明上網,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本次授課活動分別在北京、內蒙古阿拉善盟、陜西延安、安徽桐城及浙江寧波設置了5個地面課堂,同時課堂向全球直播,其中網絡發揮了重要作用。可見()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④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對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認識和理解。③④: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天宮課堂”的開講,體現了網絡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故③④說法符合題意;①②:此二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故①②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9.東方甄選的一場文化直播,讓山西成為2023年5月全網爆火的“網紅省份”。東方甄選深度介紹云岡石窟、恒山、懸空寺、應縣木塔等山西文化瑰寶,并推薦山西文旅產品、農產品和特色好物,持續助力山西文化“出圈”。這體現了()A.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推動了山西文旅發展B.網絡大力促進民主政治進步,豐富了民主參與形式C.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應該學會趨利避害D.山西經濟發展是山西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結果【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網絡的作用。A:題文內容說明網絡推動社會進步,體現了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推動了山西文旅發展,A說法正確;BCD:說法正確但題干沒有體現,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0.2023年10月24日,國務院正式頒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條例》共7章60條,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政府部門對此曾在網絡上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網民積極建言獻策。這說明()A.網絡豐富了民主參與的形式 B.網絡擴大了公民的民主權利C.網民主導規則的制定與完善 D.原有的規則往往是不合理的【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網絡的積極作用。A:政府部門在網絡上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網民積極建言獻策,這說明網絡豐富了民主參與的形式,開辟了新途徑,故A符合題意;B:公民的民主權利不能隨意擴大,故B錯誤;C:“主導”的說法夸大了事實,故C錯誤;D:“往往是不合理”的說法太絕對,故D錯誤;故本題選A。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11.【揚志愿精神展青春風采】2023年12月5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授予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志愿者群體“小青芒”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在本屆學青會中,為運動員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主媒體中心的“小青芒”唐子涵和朋友們一起推介舉辦城市的風貌,宣傳廣西的特色美食。運用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分析“小青芒”的辛苦付出有何價值。(2)作為廣西小主人,我們應積極投入志愿服務中,為家鄉發展盡綿薄之力。請你結合自身實際填寫志愿服務踐行卡。志愿服務踐行卡我志愿參加的服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將為之做如下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了解,養成親社會行為,塑造健康的人格,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積極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偉人相比,用認真、善良、責任,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2)到敬老院幫助老人。我將為之做如下準備:我要主動了解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想他人之所想。【分析】考點考查:親社會行為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和闡述問題核心素養:道德修養、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親社會行為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小青芒”青年志愿者→可聯系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我志愿服務和準備,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12.材料一:互聯網是現代科技的標志之一,它就像點石成金的魔杖,不管加上什么,都會發生神奇的變化,比如:互聯網十傳統交通=滴滴打車;互聯網十醫療=遠程診療……材料二:截至2023年6月,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1億。互聯網在拓展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被濫采濫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互聯網+”帶來的神奇變化說明了互聯網具有怎樣的作用?(2)材料二警示我們青少年如何做網絡生活的主人?【答案】(1)豐富日常生活。讓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推動社會進步。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2)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傳播網絡正能量。【分析】考點考查:網絡的積極作用、合理利用網絡的要求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船員勞務派遣與船舶保險代理服務協議
- 小紅書店鋪品牌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合同
- 影視作品化妝造型團隊合作協議
- 生態河道護岸格賓網箱定制施工與后期保養協議
- 抖音網紅公益活動合作框架協議
- 礦產資源勘探技術環保監測與治理承包合同
- 抖音政務新媒體內容審核與安全監管合同
- 中泰農業技術引進與農產品研發合作協議
- 互聯網房產使用權租賃協議
- 分集護理制度
- 《全球各大郵輪公司》課件
- 【MOOC】創新與創業管理-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3月天津高考英語第一次高考真題(原卷版)
- 2024年度高端醫療服務合同for海外醫療咨詢與安排
- 池塘河道治理方案
- 華為HCIA-Transmission-H31-311v2試題及答案
- 活動板房制作安裝施工合同
- 登高車高空作業施工方案
- 2024版抗腫瘤藥物相關肝損傷診療指南解讀
- 2024年合肥市網約配送員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培訓-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