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題組1唯物史觀1.(2024·山西太原市三模,24)下表是不同時期和地區的“世界”觀念。這反映出歷史觀點()觀點出處天圓地方說:華夏中心,威服異邦,懷柔遠人。先秦:《尚書》、《國語》四大部洲說:中國只在其中一個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帝。南宋:志磐《佛祖統紀》地圓學說:地球圓形,中國很小,可能是“四夷”。明代:利瑪竇《輿地山海全圖》A.歷來都強調獨樹一幟 B.受時代及文化背景影響C.基于歷史敘述而形成 D.不能客觀呈現歷史事實2.(2024·山東青島二模,27)鄒衍曾提出“五德終始”學說,用當時流行的“五行”學說說明歷史的變遷和王朝的更替,認為歷史是所謂“五德”相繼更替、周而復始的循環。《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A.曲解了歷史演進的客觀規律B.說明白歷史按主觀意志改變C.印證了歷史從低級向高級發展D.反映了歷史循環論的正確觀點3.(2024·湖南長郡中學四模,26)“經濟發展和朝代更迭很難一樣,正如區域經濟并不完全受帝國行政單位影響一樣。”因為“行政區是封閉的、內向的,經濟區則是開放的、外向的,經濟區必定要突破行政區的框框”。在這一進程中起根本作用的是()A.政府管理政策是否合理B.當地生產力是否大發展C.地方行政區劃是否完善D.是否有便利的交通條件4.(2024·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5)《三國演義》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個特性格顯明。對此魯迅先生評論道:“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該評論體現了魯迅的()A.英雄史觀 B.唯物史觀C.正統史觀 D.階級史觀5.(2024·湖北武漢二月調研,26)晉朝官員陳壽所寫正史《三國志》視曹魏政權為正統,而成書于宋元時期的《三國演義》則以蜀漢為正統,至清代毛氏修訂后更突出了蜀漢的正統地位。對此說明合理的是()A.專制統治者干擾史學家的客觀記錄B.曹氏篡位事實漸漸被史家考證清楚C.社會主流思想影響大眾的歷史認知D.正史與文學相互印證才能確認史實6.(2024·湖南師大附中高考模擬卷二,28)晚清以前,鄭勝利至多是以“遺民忠義”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視之為“草寇”。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排滿驅荷開拓臺灣”而備受國人推崇。這種現象主要反映了()A.國人信仰推高了鄭勝利地位B.國人對民族歷史的重構以適應時代C.近代以來傳統儒家思想式微D.國人對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普遍認同7.(2024·山西晉城一模,13)1935年底,中國共產黨在對外政策方面放棄了“打倒一切帝國主義”的口號,制定了區分對待帝國主義國家的政策,打算“同一切和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賣國賊相對的國家、黨派、甚至個人,進行必要的諒解、妥協,建立國交,訂立同盟條約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外交政策的調整()A.旨在通過改善國際關系應付國民黨B.反映了中國社會主要沖突發生改變C.表明國共兩黨由對峙起先走向合作D.是對日本全面侵華作出的剛好反應
8.(2024·安徽宣城二模,30)讀下表1923年出版,社會評價很高,但對書中提出的“岳飛是軍閥”的觀點存在爭議1931年再版,社會輿論指責呂“貶低岳飛,為秦檜喊冤”1935年當局查禁此書,禁止學生閱讀,呂被以“外患罪”告上法庭呂思勉《白話國史》一書的遭受表明()A.史學觀點應有充分的實證材料支持B.政治嚴峻束縛學術探討的自由C.歷史人物的評價受時代需求的制約D.歷史真相隨時代變遷日益清楚9.(2024·重慶市第六調研卷,31)在中國近代史的探討中:20世紀30年頭形成了“近代化”和“革命”兩種話語模式,以前者為主導;1949年以后,革命話語從邊緣走向中心;20世紀八九十年頭以來,近代化(也稱現代化)又成為近代史探討的焦點。影響這一改變的主要因素是()A.史學家的相識差異 B.經濟發展程度改變C.國外史學潮流更迭 D.社會環境發展改變10.(2024·湖南懷化三模,32)聞名學者何新在其著作《希臘偽史考》(2013年出版)中提到一些好玩的觀點。如,古希臘只是一個地名而非一個殖民帝國;亞里士多德著作太多、范圍太廣,更像是集體才智的結晶。對這些觀點,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這說明()A.探討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說明B.著作越新越接近歷史真相C.歷史真相因年頭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D.歷史探討沒有可信的定論
答案精析1.B[材料強調的是不同時期地區的世界觀念而非獨樹一幟的觀點,故A項錯誤;由材料“不同時期和地區的世界觀念”可知“世界”觀念受到時間、地點、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故B項正確;材料中強調的是歷史觀念而非歷史敘述,故C項錯誤;材料中強調的是世界觀念而非歷史事實,故D項錯誤。]2.A[材料強調的是一種歷史循環論,這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故A項正確;歷史的發展有其客觀的規律,并不是主觀意志的產物,故B項錯誤;題干是歷史循環論而不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故C項錯誤;歷史循環論是一種錯誤的歷史觀,故D項錯誤。]3.B[材料“區域經濟并不完全受帝國行政單位影響”結合所學可知,北宋時期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南方經濟的發展突破了行政區的改變,因此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成為經濟區突破行政區的根本動力,故B項正確。]4.B5.C[從宋元以來,儒家思想漸漸得到強化,到明清時期變得僵化,反映在題干中就是“從尊曹魏為正統到尊蜀漢為正統的改變”,說明社會主流的思想影響到了文學家對文學作品的創作,故C項正確。]6.B[題干中兩個時間段都是國人信仰對鄭勝利的評價,故A項錯誤;題干中在晚清以前鄭勝利形象有褒有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鄭勝利形象以正面示國人,且備受推崇,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深重而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統治搖搖欲墜,故B項正確;題干未提及儒家思想式微,故C項錯誤;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在1905年時是一種狹隘的大漢族主義,且沒有被普遍認同,故D項錯誤。]7.B[由材料“1935年底”的時間信息,可知中日民族沖突加劇,中國共產黨對外政策的改善旨在應付日本侵華,故A項錯誤;由材料1935年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和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賣國賊相對的國家、黨派、甚至個人……訂立同盟條約的關系”結合所學,可知華北事變后民族沖突成為社會主要沖突,故B項正確;西安事變后國共兩黨由對峙走向合作,故C項錯誤;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起先的標記,故D項錯誤。]8.C[材料的主旨是不同時期,歷史看法的變遷,與實證材料是否充分無干脆關聯,故A項錯誤;材料說的是社會和當局對《白話國史》一書的不同看法,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1923年”、“1931年”、“1935年”,在不同的時事下,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隨之不同,故C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孰真孰偽,故D項錯誤。]9.D[20世紀30年頭“近代化”主導“革命”,因此時處于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國民政府致力于經濟建設與近代化;1949年以后,由于新中國政權面臨資本主義國家的敵視包圍和封鎖,急需鞏固政權,因而須要強調“革命”話語;20世紀八九十年頭以來,新中國改革開放,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因而現代化又成為焦點。由此可知,影響以上改變的因素是社會環境發展改變,故D項正確。]10.A[“古希臘只是一個地名而非一個殖民帝國;亞里士多德著作太多、范圍太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