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查房_第1頁
臨床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查房_第2頁
臨床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查房_第3頁
臨床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查房_第4頁
臨床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的

整體護理查房匯報人:

間:國內背景·髖部骨折常見于老年女性患者·

我國55歲以上人群髖部骨折的發病率為128.10/10萬,且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絕對數量呈逐

年上升趨勢中華骨科雜志,2022,42(24):1660-1668髖部骨折國際背景·

英國每年約進行80000次全髖關節置換術(THA),

計到2035年,將增至96000

例。目前,超過一半的患者

年齡在70歲以上·在美國,預計到2040年,每

年將進行約140萬次THABJAEducation,24(6):183-190(2024)查房背景髖骨骨折髖部骨折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護理診斷與措施術后康復的要點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疾病相關知識第一部分病例匯報第二部分疾病相關知識第一部分股骨頸骨折的概述◆股骨頸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s,FNF)是

指發生于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骨折,

最常見人群是老年患者,多由跌倒等低能量

損傷引起。◆中國人的股骨頸骨折的發生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髖部骨折的48%~54%。◆表現為患肢外旋畸形、疼痛、腫脹以及功能

障礙等。股骨頸骨折是一種一旦發現移位就強烈建議手術治療的骨折◆穩定型(無移位或外展嵌插)股骨頸骨折,首選內固定術。(說明:

一般情況下,<50歲無移位

或外展嵌插患者首選內固定治療。)◆不穩定型(移位)股骨頸骨折,首選關節置換術。(說明:

一般60-75歲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首選全

髖關節置換術;>75歲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首選根據體質選擇股骨頭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的治療病例匯報第二部分基本信息:患者×××,女,81歲入院情況:家中起床上廁所時突感頭暈,不慎摔倒左側肢體著地,傷后即出現左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

否認頭部、胸腹部外傷,否認頭痛、昏迷、憋氣等不適,后自行至我院急診。過敏史:酒精、鏈霉素既往史:頸椎病高脂血癥鬧尾切除術后處理:患者于2024年10月03日11時40分在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情況:

術后進行心電監測,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給予吸氧、補液、止痛等對癥治療·

患肢抬高以消腫,指導患者康復鍛煉,密切觀察傷口情況·

預防并發癥病例介紹入院評估評分壓瘡評分跌倒墜床評分日常生活活動疼痛評分

能力評分17分95分45分4分輕度風險高度危險中度依賴中度疼痛神清語利,對答切題,查體合作,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腹軟,無壓痛、反跳痛,左下肢無明顯短縮,左髖部局部可及壓痛,左髖關節活動受限,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雙下肢無水腫,巴氏征陰性

。·T:36.5℃·P:80

/

分·R:20

次·BP:120/75m

mHg入院查體入院評估●膽囊結石●十二指腸降部憩室●結腸多發宿便●左側髖關節置換術后●肛周偏右側患者主訴包塊處

皮下軟組織腫脹增厚影像學檢查入院

術前

手術

術后

術后一周擬出院9.30

10.03患者疼痛明顯伴排便不暢,擬邀

多學科會診,調整飲食,多流質

飲食,遵醫囑給予抗感染、鎮痛、

促進腸道蠕動的藥物,間斷灌腸、

溫水坐浴等對癥治療左髖部疼痛伴活動受限

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血、尿、心電圖、X

線檢查,術前禁飲食,家屬知情同意,醫療組

完善手術策略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留

置導尿,指導飲食及功

能鍛煉,遵醫囑給予抗

炎、鎮痛藥物患者準備出院,下床活

動,對患者進行康復指

導,并復診診療經過護理診斷與措施第三部分項目入院手術出院ADLCaprinlBraden導管Morse誤吸營養疼痛護理評估入院術前1日術后術后1日術后2日術后3日術后6日出院肌力疼痛末梢循環護理評估護理問題相關因素護理目標依據軀體移動障礙與患肢制動有關主訴活動耐力增強疼痛與骨折部位神經損傷、手

術傷口和用力排便有關主訴疼痛減輕或消失尿潴留與手術麻醉有關患者能夠自主排尿便秘與長期臥床、活動量減少有關患者便秘癥狀減輕,

排便通暢焦慮與反復疼痛有關焦慮癥狀減輕營養失調與營養攝入不足有關患者未發生營養不良/

營養狀態改善潛在并發癥壓瘡、尿路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住院期間未發生護理診斷次優中優首優護理目標患者活動能力較入院時改善護理措施·手術當天:鼓勵早期活動,麻醉消退后可進行踝關節主動伸屈

運動、股四頭肌收縮運動、秋千拉手抬臀·術后第1天:半坐臥位,床頭抬高<60度,但時間不亦過長,避

免患肢腫脹;床上肌力訓煉·術后第2-4天:繼續床上肌力訓煉,如曲膝運動、直腿抬高等,

同時做好離床前準備軀體移動障礙:與患肢制動有關護理措施下床四步曲·

床上坐:先將床頭搖高45~60度,練習坐位4~6次/d,

20~30min/

次·

床邊坐:雙腿下垂,練習坐位2~3次/d,5~10min/

次·

床邊站:使用助行器輔助或家人攙扶站立,原地踏步,

5~10min/次·

床邊走:使用助行器輔助行走,5~10min/首次,循序

漸進軀體移動障礙:與患肢制動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主訴疼痛減輕或消失護理措施·評估疼痛性質、部位、持續時間等·

告知患者及家屬鎮痛泵使用過程中注意事項,做好鎮痛泵交接工作:檢查鎮痛泵是否通暢牢固,是否在正常工作狀態,并妥善固定觀察已泵入液體量。·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鎮痛效果,鼓勵病人聽音樂或

看電視以分散注意力。·注意觀察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皮膚過

敏反應、神經系統反應等。根據文獻報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發生患髖疼痛率為32.4-46%疼痛:與骨折部位神經損傷、手術傷口和用力排便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可自行排尿護理措施·

遵醫囑留置導尿·記錄尿液的量和顏色、氣味,定期更換尿管與尿袋·

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受壓·

保持尿道口清潔·采用間歇性夾管方式夾閉導尿管,訓練患者的膀胱功能尿潴留:與手術麻醉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便秘癥狀減輕,排便通暢術前護理措施·

患者仰臥,雙腿屈曲(患肢除外),腹部放松,護理人或者患者將雙手疊放到右下腹回盲部,從而沿著結腸、橫結腸、降結腸解剖的位置走,順時針方向進

行輕緩的按摩,是腹部陷入1-2cm,每次保持10min左右,

一天兩次。·

進行床上排便的訓練,堅持10-20min。·

仰臥屈腿運動:雙腿(患肢除外)同時屈膝提起,使大腿貼近腹部,反復做10-15

;仰臥舉腿運動:兩腿(患肢除外)同時舉起,膝關節保持伸直,然后緩慢放下,

重復12-15次。以上運動每天1-2次。·

多攝入粗纖維和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飲水量要保持1500ml/日。排便困難:與長期臥床、活動量減少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便秘癥狀減輕,排便通暢術后護理措施·

結直腸肛門外科會診,建議口服香油潤滑腸道,同時給予肛門局部外用

紅霉素軟膏、多粘菌素軟膏、美辛唑酮紅古豆醇酯栓抗感染、鎮痛,可

予溫水坐浴,間斷灌腸通便等對癥治療,患者流質飲食,繼續觀察期排

便情況。排便困難:與長期臥床、活動量減少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焦慮癥狀減輕,心情愉悅評定項目沒有或很少有有時有大部分

時間有(經常有)絕大多數時間有護理措施·

評估焦慮程度·

主動傾聽,重視主訴·介紹成功案例及治療進展,幫助患者樹立自信

心·鼓勵患者適當發泄情緒,放松心情,同時家人

應給予積極的誘導·對有突出心理障礙的患者,心理會診+心理疏

導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種經過敏和焦慮12342、我無緣無故感到熱心12343.我容易心煩意亂或感到恐慌12344,我感到我的身體好像被分成凡絕,支離磁碎12345、我感到事事都很順利,不會有弱霉的事情發生43216、我的四肢擇動和莫顫12347、我因頭痛、頸痛、育痛而煥保12348.我感到無力且容易疲旁12349.我感到限平靜,般安靜坐下案432110.我感到我的心黑較快123411.我因路降的感暈高不野重123412.我有陣路警昏例的感堂1234“13.我呼吸時遞氣和出氣都不費力432114.我的手指和腳趾感到麻本和刺痛1234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商著惱123416.我必須時常排尿1234*17.我的手總是報溫暖而干縫432118.我覺得臉發燒發紅1234*19、我容易入蹄,晚上休懸猴好432I20.我做惡夢1234焦慮:與反復疼痛有關護理措施護理目標患者未發生營養不良/營養狀態改

善護理措施·應用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

進行營養評估●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禁食時

間不超過6-8h,禁水時間不超過2h)·

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

維素飲食,必要時補充白蛋白,電

解質及微量元素<5克

25-30克奶及奶制品

300-500克

大豆及堅果類25-35克動物性食物120-200克高鄉2次水“盒

一天一個挑流300-500克

200-150克普類

200-300克一命理

50-1508暑類

50-100克本

1500-1700毫升每天活站6000步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護理措施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

Chinese

Food

Guide

Pagoda(2022)是監類

果類鹽

施患者未發生靜脈血栓·嚴密觀察患肢皮溫、疼痛、腫脹、感覺及活動情況。·

踝泵運動及功能鍛煉,抬高患肢

肢體位置高于心臟水平20~30cm避免腘窩部墊枕或小腿單獨墊枕。·遵醫囑予那屈肝素鈣皮下注射并

觀察有無皮膚、黏膜、牙齦出血及傷口情況。健康宣教指導活動基

防保護靜脈術中保暖抗血栓襪(AES)分為機

預防

網歌充氣加壓裝置(IPC)足家加壓泵(VFP)藥

防通過口超盜算揚外孔藥地被潛在并發癥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措施護理措施護理目標膝長型脆長型連腰型預防術后康復要點第四部分直腿高舉動作:收縮大

腿肌肉,下肢在床上完

全伸直收縮肌肉的情況

下,從床上把下肢抬高

幾厘米,維持到5-10秒

鐘,重復做。貼床屈膝:把足貼在床

面上,滑動屈膝,把后

跟向臀部靠,可反復做,

但下肢不可內旋。足部動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鐘或10分

鐘做一個療程,可術后馬上做。踝旋轉動作:活動踝部

先向另一足轉,再

,每日數次,每次

5下。術后功能鍛煉直腿高舉動作踝旋轉動作足部動作貼床屈膝收縮大腿前方肌肉收縮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縮大腿肌肉,每次維持5到10秒鐘,在10分鐘內做10

次。臀部收縮臀部收縮:收緊臀部肌肉,維持從1數到5,再放松。外展動作外展動作:把下肢滑向外側,越遠越好,再收回。術后功能鍛煉①

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術側肢體

下可放置適當厚度軟墊,使髖、膝

關節稍屈曲;②

可在術側大轉子外下方填入軟墊,

以避免下肢外旋,并減輕疼痛。術后功能鍛煉術后當天①患肢踝關節的背屈和跖曲活動,股四頭肌、

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保持收縮6~10s,

休息6~10s,

重復10次/組,2~3組/

;②

上肢做屈伸、外展及深呼吸運動,預防并發

癥發生;③

指導病人三點支撐引體抬臀運動。術后功能鍛煉術后第1日肌肉等長收縮膝關節及髖關節的屈伸活動可搖床30~40°,髖關節屈曲5~10°,并由

被動逐漸向主動過度,運動時以不引起明顯

的疼痛為度,活動幅度逐漸增大。髖關節訓練患肢腳沿床面向上移動,使患肢髖、膝關節屈曲,但應保持髖關節屈曲不超過90°。術后功能鍛煉術后第2日開始外展練習-臥位到坐位的轉移①

利用雙上肢和健腿支撐力向側方移動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