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1T 134-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制作技藝_第1頁
DB4101T 134-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制作技藝_第2頁
DB4101T 134-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制作技藝_第3頁
DB4101T 134-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制作技藝_第4頁
DB4101T 134-2024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制作技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7.195CCSY884101IDB4101/T134—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烙畫分類 5烙畫技法 6烙畫制作工具 27烙畫制作 2附錄A(資料性)烙畫的烙制工具 4參考文獻 6DB4101/T13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提出。本文件由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ZZTC02)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鄭州更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鄭州藝術幼兒師范學校、鄭州市惠濟區師家河小學、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更順、任培培、宋志強、朱冬梅、王莉博、王倩妮。1法進行勾畫烘燙,在物體上留下深淺不同的黑、棕、茶、4.2平面烙畫4.3立體烙畫2用烙筆較窄的側面表現線條。5.1.4逆鋒用筆用烙筆頭較平的寬面表現較寬的點、線、面。在烙畫過程中,根據情況不斷轉換使用烙筆,利用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靈活手法,烙出濃、淡、厚、薄、澀、勻、輕、重等色彩。順著材質一筆一筆排列暈染,重復運行成面,畫面均勻細膩。在材質上螺旋畫圈,重復成面,使畫面渾厚生動。在材質上先頓后提,由重到輕,運筆要有過渡,重復成面,使畫面呈現節奏和韻律的變化。將以上三種暈染方法混合運用,使畫面生動豐富。6烙畫制作工具烙畫制作工具主要有火烙筆、電烙筆以及其他輔助具,見附錄A。7烙畫制作7.1制作流程烙畫制作工藝流程可分為:烙制烙畫選材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選材要求312絲絹選用專業烙畫絲絹,先使用兩層宣紙和一層皮紙對絲絹進行加厚裝裱,不能用膠膜裝裱,應使用34選用沒有涂層、無染色的植鞣皮。皮革是經脫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5羊毛氈選用蒙古族傳統工藝制作的烙畫專用羊毛氈,羊毛含量高、平67葫蘆7.3起稿根據所選材料的大小、特性,確定題材,繪制出線稿。7.4拓稿根據繪制好的線稿,拓制到所選材料上。7.5烙制7.5.1勾線用烙筆沿著畫稿上的線進行烙線,烙線時烙鐵溫度不易過高,烙痕順暢。烙制時應保持手的穩定,掌握好溫度、力度、速度,下筆準確。可采用勾、勒,皴,擦、染、點等技法進行暈染。烙制完畢后,進行細節修飾完善。落款內容包括畫題、創作時間、作者信息、創作地點等,與整體風格相適應,美觀大方。4(資料性)烙畫的烙制工具A.1主要工具A.1.1火烙筆把金屬加工成適合制作烙畫的工具,如鐵捍子、火鉤子等(見圖A.1)。圖A.1火烙鐵示意圖A.1.2電烙筆把電烙鐵焊頭加工成烙畫所需的形狀,以適應烙畫點、線、面的需要(見圖A.2、圖A.3)。圖A.2電烙鐵示意圖圖A.3電烙筆示意圖5DB4101/T134—2024A.2輔助工具常用的輔助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磨具、烙鐵支架、鎮尺、墊板、壁紙刀、鉛筆、噴燈。DB4101/T134—20246參考文獻[1]招赫,陶毓博,李鵬.傳統烙畫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