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四年級上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五彩民歌風
教學內容:1、聽:《花兒與少年》《月光下的鳳尾
竹》
2、唱:《我的祖家是歌鄉》、《跳柴歌》歌表演律
動
3、豎笛:《阿西里西》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樂句連接的練習,讓學生體驗音樂的流動與
終
2、能準確演唱《我的祖家是歌鄉》的樂譜和歌詞;
3、用清晰明亮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這首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發聲練習
1=C2/4
53|42|12|34|53|42|1—|
Ninoninoninoni
二、樂句連接k認唱旋律短句
1)請學生打好拍子,注意附點音符的節奏。
2)自己練唱,想一想如何連接比較好聽。學生以小
組為單位進行演唱。3)把排列好的樂句來唱一唱。
三、欣賞《花兒與少年》
《花兒與少年》(民樂合奏)由作曲家呂冰(1930
—)創作于1956年,系根據青海傳統歌舞《四季調》
改編而成。《四季調》又名《四季歌》,流傳于青海地
區。寫的是姑娘與阿哥去踏青及談情的故事。語言生動,
旋律優美而歡快,給人以美的享受。全曲為ABA三段式
結構。A段的旋律歡快活潑,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
六分音符交織而成;B段與A段形成對比,旋律優美抒
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現第一段的旋律。
欣賞多種表現形式的《花兒與少年》,學生感受歌
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變化,體會其變化帶來的韻律感,
為給去分段,并隨著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嘗試用歌
聲和動作表現出來。
四、新授課
(一)、情境創設
1、師:同學們喜歡聽歌嗎?喜歡聽什么樣的歌呢?
今天老師見到你們特別高興,所以我們來聽兩首歡快活
潑的歌,好嗎?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
祖家是歌鄉》
學生通過對比聆聽歌曲片斷,聽后交流感受。(歌曲
的情緒、流傳地域等)2、導入:中國地大物博,五十六
個民族繁衍生息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我們去過美麗的新
疆,也到過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一一西藏,今天,老
師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到祖國的東南沿海去看看,去領略
那里特有的椰風海韻,我們的第一站便是--臺灣。
(二)、感受體驗
1、欣賞: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鄉》音樂聲中,欣
賞臺灣風光。
2、師:我們剛才聽的兩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
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臺灣。你們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點
嗎?3、欣賞:高山族舞蹈《杵舞》
(三)、唱歌表現1、教師范唱
師: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們有首歌名字就叫
《我的祖家是歌鄉》,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來把這首
歌曲唱下。欣賞歌曲回答問題:
(1)、該歌曲表現了怎樣的內容?(2)、音樂的情緒如
何?
再次欣賞歌曲,思考:怎樣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聽?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3、視唱曲譜。
師:曲譜作為音樂的一種技能,我們還是要學習的,
雖然我們現在是會唱歌了再唱曲譜,但是,你學會唱曲
譜后,沒有老師你也能學會新歌。
(四人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類。其一為勞動歌。它
產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農耕、狩獵、捕魚等生產活
動。其二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兒歌等。
其三為儀式歌。它多用于婚禮、葬禮及各種祭祀活動。其
四為敘事歌。它多以傳說、故事為歌唱的內容。在上述
四類民歌中,除了單聲部歌曲外,還有豐富多彩的多聲部
歌曲。《我的祖家是歌鄉》是流傳在臺灣高雄、臺東一
帶的排灣支系民歌。它屬于舞歌類的“歡樂舞曲”。這首歌
通過贊美祖祖輩輩喜愛唱歌的風俗習慣來表現高山族人
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的祖家是歌鄉》為
C羽調、2/4拍,小快板速度,單樂段結構,由四個樂句
組成。歌曲的情緒歡快、活潑、帶有舞蹈性。
(五)、實踐表現
1、播放音樂,教師拍手為歌曲伴奏。
師:大家今天表現真不錯,我不禁要為大家鼓掌了,
可是我的掌聲可是有節奏的,
請大家聽好了!
2、請學生放慢速度練習拍手。
3、請一半學生唱歌,一般學生伴奏。然后調換。4、
自評,互評。5、集體演唱并伴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學唱《跳柴歌》,指導學生運用氣息
的控制,做有彈性的歌唱和力度與速度的變化,來表現歌
曲輕快、歡悅的情緒.
2、根據歌曲創編動作,跟著音樂跳一跳,感受海南
民族的風族特點。
3、學吹豎笛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教學重點、難點:獨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課的重
點也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曲入室,師生問好!
2、精彩三分鐘,模仿各地方言。
二、練一練,我的創造(p29)1、按不同的排列順
序唱一唱;2小學集體備課教案
3、哪一組旋律最通順、流暢?
三、教學新歌
1、談話:同學們,現在老師給大家聽賞一首海南民歌
《跳柴歌》,聽完后請告訴我你們想干什么?想跳一跳,
那我們先來學唱歌曲。
2、模唱全曲;用柯爾文手勢視唱旋律。
3、朗讀歌詞,注意咬字、吐字。
4、跟琴唱詞。
5、小組合作唱詞至熟練。
6、歌曲藝術處理。
1)小組交流意見;
2)小組練唱,在分組展示;
3)選擇打擊樂,自由創編節奏為全曲伴奏。
四、擴張延伸;
1、欣賞《百鳥朝鳳》;
2、介紹:這首樂曲曾獲第四屆青年聯歡節民間音樂
比;術家在國外演奏民族器樂作品時受到熱烈歡迎;
3、參與表現:1)展示你創作的動作,并教給大家;
2)分組活動表現歌曲;A、舞蹈組b、演唱組c、跳竹竿
組;
4、各組展示,評價;
五、小結:聽曲出室;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教學重點:欣賞葫蘆絲曲《月光下的風尾竹》。
教學難點:感受葫蘆絲的音色特點及樂曲所表達的情
緒。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利用網上資源自主探究,了解竹與人類的密切關
系,加深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2、通過欣賞培養學生熱愛少數民族音樂,增進民族
感情。
(二)認知目標:
1、初步認識部分樂譜。
2、了解葫蘆絲的構造,感受葫蘆絲特有的音色,并
能夠吹奏簡單樂曲。
(三)技能目標:
1、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感受樂曲情緒并能跟
著音樂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詞。
2、能根據音樂即興創編與樂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
蹈,并參與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說竹,交流課前研究成果,激發學習興趣
1、師:同學們在課前大家已經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竹
子的活動,我看到有的同學
從書上查找資料,有的同學到互聯網上查找資料,老
師很想看看,愿意向大家
展示并介紹一下嗎?請你們說一說竹與人類的密切
關系。
2、給同學們3分鐘的時間,并試著先介紹一下。
3、指名介紹,學生交流課前研究的竹與人類密切關
系的初步成果。3師:中國
是竹的故鄉,有毛竹、紫竹??從古至今,竹一直受到
人們的青睞,許多大畫家、
大詩人都以竹為題材作畫作詩呢!人們還用竹來比
喻那些具有高尚品質的君子。
(三)走進竹鄉一一西雙版納
師:走進這片如海的竹林,你聽到了什么?(生回答
初聽時感受。)
揭示課題: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樂曲一一《月
光下的鳳尾竹》的片段,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完整欣賞。
(四)完整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1、完整欣賞葫蘆絲演奏的《月光下的鳳尾竹》。(無
畫面)
(1)完整欣賞這首樂曲之后,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
幅什么樣的畫面?師簡介
樂曲:《月光下的風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
作的一首節奏舒緩、優美纏
綿、富有傣族風情的歌曲??
師:你能說出演奏的樂器嗎?
(2)葫蘆絲的由來
2學唱主要旋律。
出示《月光下的鳳尾竹》簡譜
3、欣賞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
4、再次聆聽
(五)知識拓展
讓學生搜集有關竹子的歌曲、樂曲,下節課分享。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了解民族音樂的特點,能聽出最具特色的民族音
樂
2、掌握圓滑線和延音線的區別
3、豎笛練習:彝族民歌《阿西阿里》
4、視唱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二、成長的足跡
1、聽一聽,下列音樂片段分別是哪個民族的?選擇
你喜歡的一首和同伴合作表
演一下。
2、下面兩句旋律中的連線分別屬于哪一種類型?選
一選,唱一唱,分清楚圓滑
線和延音線
三、豎笛練習-彝族民歌《阿西阿里》
1、師示范演奏
2、講解mi的演奏指法
3、學生練習,注意吸氣符。
第二單元豐收之歌
教學內容:1、聽:《豐收歌》《喜洋洋》
2、唱:《豐收之歌》、《打麥號子》
3、我的創編
4、豎笛練習:《豐收之歌》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唱:《豐收之歌》
2、聽賞:《豐收歌》
一、組織教學
A發聲練習
B復習歌曲
二、導入新課教學
1、師:同學們,你們還喜歡童話故事?認識安徒生
嗎?知道他的家鄉在哪嗎?
今天的音樂課老師就帶你們到安徒生的家鄉,素有童
話王國之稱的丹麥去走一
走,看一看。
2、欣賞丹麥風光圖。(多媒體)
3、師:丹麥的人民最喜歡秋天了,因為秋天是一個
豐收的季節,當麥田果園豐
收的時候,他們都在辛勤的勞動著,讓我們一起聽聽
他們勞動的歌聲吧。
4.播放《豐收之歌》。好聽嗎?請聽聽老師再唱一遍。
5.讓我們來學習這首歌曲。出示掌上五線譜,學習歌
旋律(板書中)
6.帶領學生反復視唱,幻燈出示全歌譜,找一找歌中
有無相同的旋律。
7.帶領學生跟鋼琴再唱主旋律。
8.帶領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9.說說2/4拍號的強弱規律及含義。
10.跟鋼琴學唱歌詞多遍。
11.再聽范唱歌帶,帶領學生輕聲模唱歌曲。
12.歌曲處理
(1你們覺得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歌曲?
(2幻燈出示用熱烈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3跟鋼琴再唱兩遍。
13.跟伴奏帶唱出豐收的喜悅。
三、拓展
師:這節課我們感受了豐收的歡樂,但在豐收的背后,
有讓人更加感動的場
面,那就是辛勤的勞動。有首詩我們都學過,讓我們
一起朗誦一遍。幻燈片出示
《鋤禾》。
學生有感情的朗誦。
師:同學們要熱愛勞動,珍惜每粒糧食,平常生活中
不能浪費,要學會感恩。
四、欣賞《豐收歌》
五、教師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聽:靖江民歌《打麥號子》《喜洋洋》
2、唱:《打麥號子》
教學目標:
1、欣賞靖江民歌《打麥號子》,感受一領眾和的熱
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2、能用一領眾和的形式,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打
麥號子》
3、能積極參與歌表演《打麥號子》的創編活動,并
能大膽地當眾表演。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難點:采用一領眾和演唱形式時,領與合的相互銜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生談談自己對“號子”的理解
2、師小結:“號子”是一種和勞動節奏密切結合的民歌,
它產生于人們的勞
二、欣賞
1、生聽賞靖江民歌<<打麥號子>>
思考: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給你怎樣的感受?
2、師小結:“號子”常見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領眾和。
這首《打麥號子》
采用的是一領眾和,這樣的演唱形式很有氣氛,能夠
很快引起聽眾共鳴。
三、學唱歌曲
1、再聽號子,感受一領眾和的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2、同學分析歌譜,找出相同的部分。
4、學唱中間八小節
分句跟琴唱,唱準相似樂句。教師示范下滑音的唱法;
注意唱準3/4拍這一小節。
5、學唱最后八小節
唱一唱與前八小節不同的地方。后十六分音符替代了
小附點節奏,吐字要清晰。
6、學生跟范唱完整默唱歌曲
7、學生跟琴完整唱歌曲。
8、教師問學生:號子中出現兩處三拍子的節奏,如
改成二拍子,會給人怎樣的感受?教師分別組織學生唱
唱兩種不同的拍子。
9、師:同學們,我們也來用一領眾和的形式唱唱歌
曲。
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
全冊教案
資料非常齊全!
第一單元東海漁歌(5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
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
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司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
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總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課我
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總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
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美、快速的
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
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滿載卡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
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
緒所引發的不同聯想,
3、根據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
網》,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
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教學反思: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
第四課時(總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教學目標:
1、能夠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
2、用圓潤、流暢的歌聲表達熱愛大海、熱愛家鄉的感情。
3、通過系列活動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三峽宜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是通過活動表達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教學準備:
有關大海、三峽的資料,鋼琴、繪畫用品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一說:形容大海的詞語,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關圖片。
二、學唱歌曲:
1、師介紹創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音樂,作于1983年。
2、初聽歌曲,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3、采用聽唱學唱歌由:
(1)跟錄音學唱。
(2)生試唱,老師糾正錯誤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學生點評。
4、討論:怎樣演唱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內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種形式演唱;齊唱;師評價。
三、引導創作:
1、提問:大家對自己家鄉了解多少?
2、欣賞有關“三峽”系列景色(圖片等)
3、提問:你能用哪些方式表達你對家鄉的愛?(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畫
三峽”、“頌三峽”、“唱三峽”的主題)
4、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主題,進行創作,師作適當指點。
5、分別展示作品,學生老師分別作簡單點評。
四、小結,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
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對祖國的真摯情感。
第五課時(總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小螺號》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歡用快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少年兒童熱愛生
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學習和正確運用波音、上滑音,充分發揮其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多變的節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現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教具準備:
鋼琴、網絡資源。海螺、小螺號、瓶罐等。
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業級渦流探傷設備租賃與檢測設備租賃及檢測報告審核協議
- 美團跑腿業務合作協議書(含配送技術支持)
- 生態農業租賃運營服務補充協議
- 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環境評估與治理協議
- 智能城市維護補充合同
- 跨國房地產項目投資風險管理及法律保障合同
- 商鋪招牌用電協議書
- 員工打架安全協議書
- 勞動合同承諾協議書
- 地毯鋪裝合同協議書
- 2025展覽館裝飾工程合同范本
- 2019-2025年房地產經紀協理之房地產經紀操作實務過關檢測試卷B卷附答案
- 初中歷史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年上半年發展對象題庫(含答案)
- 大連銀行招聘筆試真題2024
- 輸血管理制度
- 信息必刷卷04(廣東省卷專用)2025年中考數學(原卷版)
- 膝關節韌帶損傷護理查房
- 2025科技輔導員培訓
- GB/T 21196.2-2025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藝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石河子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