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學會用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策略分析數(shù)
量關系,探尋解題思路,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反思中,感受從條件出發(fā)思考對于解決實
際問題的價值,體會從條件出發(fā)思考是解決實際問題常用的策略之一,進一步發(fā)
展簡單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逐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
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前后知識聯(lián)系:
己學過的相關內容本單元內容:后續(xù)學習內容:
1.簡單的一步計算1.用條件出發(fā)思考1.用從問題出發(fā)思考的策略解決
實際問題的策略解決兩步兩步計算實際問題(三下)
2.簡單的兩步計算計算實際問題2.靈活運用從條件或問題出發(fā)思
教學重點:學會從條件出發(fā)思考,從而與問題建立聯(lián)系
教學難點:策略的體臉與形成
課時安排:共5課時
1.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策略(一)1課時
2.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策略(二)I課時
3.練習十2課時
4.間隔排列1課時
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策略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廣72頁的例題。完成第72?73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依據(jù)條件尋求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及回顧反思的過
程,了解從條件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策略,能用由條件想問題的策略尋找解題方
法,并正確解答。
2.使學生初步經(jīng)歷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實施解答及回顧反思的完整過
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初步的策略意識和成功體驗,提高學好
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策略的體驗與理解。
教學準備:課件、導學單。
教學過程:
直接揭題板書策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你知道什么是策略嗎?
生各抒己見。
師:策略實際上是一種解題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談話:小猴真愛勞動,它正在幫媽媽摘桃呢!
二、解決問題,體驗策略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
2.理解題意。
(1)說一說題中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想一想,哪個條件需要解釋一下它的意思?
(3)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5個”是什么意思嗎?
設計意圖:從關鍵信息理解題目的意思,幫助解決問題。
3.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1)根據(jù)題中數(shù)量間的關系,你打算怎樣解答?同桌相互說一說。
(2)交流反饋: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這樣想的依據(jù)是什么?
4.自主解答。
2
(1)選擇填表或列式(或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問題。
(2)反饋、小結:不同的解答方法,求出的結果都符合題意,解答都是正
確的。
變式:
(1)小猴第一天摘30個桃子,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少摘5個,第三天摘多少
個?第五天呢?
(2)小猴第一天摘30個桃子,以后每天摘的個數(shù)是前一天的2倍,第三天
摘多少個?第五天呢?
5.過程回顧。
回顧??下,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時?
設計意圖:解決問題后,及時回顧,厘清思路,明確在理解題目已知條件的
基礎上,分析條件,從而解決問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第1小題,說說知道什么條件?根據(jù)什么條件可以提出哪個問題?
能還能提什么問題?
(2)讀第2小題,想想能提哪些問題?你能根據(jù)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從兩個有直接關系的已知條件中,提出問題,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后
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這里的關鍵是找出有直接關系的已知條件。
2.想想做做第2題
讀題,理解題意(畫圖或用動作表示每次彈起的亮度是前一次的一半)
在表里填一填。
交流:填表的結果各是多少?你每次填寫的米數(shù)的依據(jù)是什么?
反饋、檢驗:每次彈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一半嗎?
3.想想做做第3題
根據(jù)題意在圖中做出標記。
交流:你是怎么確定芳芳和兵兵的位置、解決這個問題的?
設計意圖:從條件出發(fā)是幫助孩子審題,埋解題意來解決問題。該題目中,
畫出的示意圖也是條件的一部分,我們要仔細看圖,讀圖,用國,邊看邊想,就
能充分利用所有已知條件,順利解決問題。
變式:
3
18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從左往右數(shù),紅紅排在第12個;從右往左數(shù),軍軍
排在第16個。紅紅和軍軍之間站了多少人?(先嘗試畫圖,再列式計算)
4.想想做做第5題
讀題,了解題意。
猜一猜:畫到第幾個正方形就畫不下了?圓的大小要畫得一樣大。
動手畫一畫,看看剛才猜得怎樣?
算算看,第8個正方形要畫幾個?
四、課堂總結,交流攻獲
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
補充習題第68、69頁。
教后反思:
課上我讓學生借助解決問題的“階梯”自己拾級而上,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
問題再從學生的解題實際情況著手,講行針對性交流,順學而導,獲得了較好的
教學效果。同時借助一些變式對題目進行拓展,以打開學生的思維。
例題的教學中,我通過了解學情,發(fā)現(xiàn)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接觸解決實際問
題,積累了較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二年級下冊又學習了簡單的兩步計算的
實際問題。可謂經(jīng)驗豐富,例題也不難,我估計學牛.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可以
獨立完成。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解決,再進行針對性地引導。我先出示第三天摘了
幾個這個問題。根據(jù)我對孩子們的『解,他們在做題的時候,肯定是根據(jù)題目的
已知條件來分析,想到用第一天的30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的5個就是第二天
的。那么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將這樣的?種解題思路進行強化:“哦,原來我
們都是從題目的已知條件中找到信息,從而解決問題的。從已知條件出發(fā)思考,
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它幫助我們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后解題時,我們
還可以這樣,關注已知條件,從中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解決了第三天的之后,第五天這個問題的處理其實恰好就是運用到了剛才解
決第三天這個問題的經(jīng)驗了。
4
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策略(二)
教學內容:p74~75例題2,及“想想做做”練習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解答一些已知三個數(shù)量間的關系和其中一個
數(shù)量,求另一個數(shù)量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時間并體驗從條件出發(fā)思考
的策略,提高運用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第一步引導學生弄清題目意思,嘗試畫出線段圖進行分析,第二步
幫助學生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第三步獨立解決問題,第四步思考解決問題的價
值。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使學生經(jīng)歷依據(jù)條件尋求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過程,用線
段圖表示題意的方法,進一步學會從條件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策略,畫出線段圖,
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反思中,感受從條件想起對于解決實際問
題的價值,進一步體會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條件與問題的聯(lián)系,發(fā)展集合直觀,
培養(yǎng)分析、判斷、推理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價
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梢助學生掌握從條件想起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教學難點:從條件出發(fā)有序思考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回復
1.昨天我們學了什么?你覺得這個策略有什么好的地方?
指出: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從條件想起的策略”。板書課題。
2.結合題目的條件、問題和要求,補充條件。
(1)苗圃20棵楊樹苗,,柳樹有多少棵?
補充一個加法計算的條件。
補充一個減法計算的條件。
一般:比多少的條件,可以列加法或減法計算。
補充一個乘法計算的條件。
5
補充一個除法計算的條件。
一般:根據(jù)誰是誰的幾倍,可以列式乘法或除法計算的算式。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數(shù)量入手,理解數(shù)量關系,為畫線段圖做鋪墊。
二、探索策略,嘗試解決問題
1.出示例題2
學生獨立讀題。
說說題目有哪幾個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2.指導學生嘗試畫出線段圖。
學生獨立嘗試畫出線段圖。
指導畫圖:說說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結合線段圖來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在畫線段圖的過程中,注意細節(jié)的指導。比如:兩個事物寫的時候上下對齊,
冒號對齊,先畫一份的,耳畫幾份或者比多少的,標好已知條件和問題,大括號
的使用。
3.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先算什么?根據(jù)哪兩個條件來算的?
再算什么?根據(jù)哪兩個條件來算的?
綠花有12朵]
黃花的朵數(shù)r1
黃花的朵數(shù)是綠花的2倍零花的朵數(shù)r
紅花比黃花多7朵
找出有直接關系的兩個條件,求出第一個小問題。
4.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板書:黃花:12X2=24(朵)
紅花:24+7=31(朵)
5.想一想:如果“紅花比黃花少7朵”,應該怎樣解答?
想一想,圖應該怎么改?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改一改。
說說現(xiàn)在解題的思路是怎么樣的?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6.比較原來的題目與現(xiàn)在的題目,在解答過程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
6
同?
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變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意思,能夠看懂
線段圖,從中厘清數(shù)量關系,幫助解題。
三、鞏固練習
I.想想做做第1題
根據(jù)線段圖,說說題目中的已知條件。
想想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提問。
組織交流:
提一步計算的問題可以問題什么?提兩步計算的問題可以問什么?
一步計算的問題:排球有多少個?
二步計算的問題:足球有多少個?
籃球和排球一共有多少個?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回答。
說說你是怎么思考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
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堂課你有什么攻獲?
指出:現(xiàn)在我們的解決問題條件變多了,一定要確定解題思路,根據(jù)相關聯(lián)
的兩個條件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時,題目比較復雜,要學會畫出線段圖
幫助分析。
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70、71頁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從條件想起。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在于看
懂線段圖,從中理解數(shù)量關系,難點在于根據(jù)題目恰當?shù)禺嬀€段圖,從題目的已
知條件和問題中,提煉出相關信息,畫出線段圖,幫助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
決問題。教學中,學生對于線段圖有一定的理解,在之前的學習中接觸過很多線
段圖,有很多學習經(jīng)驗。但是,對于細節(jié)方面還要進一步的加深理解。本節(jié)課學
習效果較好。
8
練習十
教學內容:p76第1?5題
教材分析: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弄清根據(jù)哪幾個條件想到這一問題,相關問題之間有什么
聯(lián)系。結合具體題目說說,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圖表的題意,進一步掌握解決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
的策略,能從條件想起說明書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思路,能應用策略正確解
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步感受從條件想起求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體會解決兩步
講算問題的關鍵是確定先求什么樣,培養(yǎng)根據(jù)條件間的聯(lián)系分析、推理的思維能
力,發(fā)展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實際生活里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數(shù)學方法、策略。
教學重點:鞏固從條件想起的思考方法。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由下面每組條件按要求提出問題?
(1)讀一讀條件,說說你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①純牛奶有45箱,酸奶有15箱。
②男生有30人,女生比男生少12人。
③小芳買了8支鉛筆,王老師買的鉛筆支數(shù)是小明的4倍。
讓學生讀條件提出問題、口頭列式,并板書算式。
說明:如果兩個條件有聯(lián)系,就可以提出能解決的問題。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七第1題
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之后,要讓他們說清楚是根據(jù)哪些條件想到這些問題
的,相關的問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例如,根據(jù)第(1)題中的條件能夠提出的問題有:跳繩的有多少人,拔河
的有多少人,跳繩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其中,求出跳繩的人數(shù)后就能
接著求出拔河的人數(shù)了。
2.完成練習七第2題
根據(jù)圖意,獨立完成。
說說怎么比的?明確: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比小力矮15厘米,小
軍比小英高21厘米。
3.完成練習七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
請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4.完成練習七第4題
要適當幫助學生理解表中的信息,知道表中每一豎欄分別表示一個公交站點
的上、下車人數(shù)。其中,西門站由于是始發(fā)站,所以沒有下車人數(shù)的記錄,而只
有上車人數(shù)的記錄。計算公共汽車從每個站點開出時的總人數(shù)時,應考慮到汽車
從前一站開出時的總人數(shù)和本站上、下車的人數(shù)。例如,從建設路站開出時乘客
人數(shù),應等于從西門站開出的16人,加上本站上車的9人,減去本站下車的1
人,得24人。
5.完成練習七第5題
有哪些已知條件?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堂小結
今天練習了從條件想起的策略,你覺得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要怎樣想?用從條
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通過練習你還有哪些體
會?
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第72頁
10
練習十(二)
教學內容:p77第6~11題
教材分析:可以先讓學生看圖說說有哪些已知條件,從這些條件出發(fā)能想到
什么,然后讓他們各自解答教材所提出的問題。第8題可以指導學生用線段圖表
示幾種汽車數(shù)量間的關系,再啟發(fā)他們利用畫出的線段圖展開思考,進而列式解
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線段圖表示的數(shù)量
關系,能從條件想起分析兩步計算實際問題,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兩步計算實際問
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從條件想起求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培養(yǎng)根據(jù)條件
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幾何直觀和形象思維,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實際生活里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數(shù)學方法、策略的價值;
培養(yǎng)分析、推理和反里的意識。
教學重點:從條件想起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做練習第6題。
讓學生口算,寫出得數(shù)。
交流得數(shù),教師板書,結合交流,選擇乘法和除法說說怎樣算的。
2.看圖完成填空
28本
「一A——1嗽
文藝書
:陽小華到學校I-------------------------1多⑸木
科普書
小明到學校I_________I________II
童話書
出示,學生獨立思考,說說問題是什么?
列式解答,交流是怎么想的?
二、鞏固練習
1.學生完成第7題
II
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因為“蘋果比香蕉的2倍還多70千克”,因此算出280
千克的2倍后,再加上70千克,就是蘋果的千克數(shù)了,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解題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完成第8題
要通過討論幫助學生理解:“小汽車開走7輛就與大客車同樣多”,就是指
小汽車比大客車多7輛。
注意出示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3.學生完成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計算方法。
4.學生完成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
5.學生完成第11題
要重.點幫助學生理解“一律半價”這個條件的含義,知道所謂“一律半價”,
就是指每樣商品的售價都是原價的一半。而由此即可先算出每樣商品現(xiàn)在的價
錢。
6.思考題
左圖表示的意思是“一盒巧克力和4盒餅干共73元”,右圖表示的意思是
“一盒巧克力和2盒餅干共49元”。比較這兩組條件,則可發(fā)現(xiàn):2盒餅干共
24元。由此,一盒餅干的價錢就是24+2=12(元);一盒巧克力的價錢就是73
元與4盒餅干價錢的差,或49元與2盒餅干價錢的差c
三、課堂小結
想一想通過練習,你還存在哪些問題?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四、課堂作業(yè):完成樸充習題第73頁
復習和練習
教學內容: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決問題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能理解線段圖表示的數(shù)量
關系,能從條件想起分析兩步計算實際問題,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兩步計算實際問
題。
2.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從條件想起問題結果的分析推理過程,培養(yǎng)根據(jù)條件分
析、推理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幾何直觀和形象思維,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實際生活里的數(shù)學問題,體會數(shù)學方法、策略的價值;
培養(yǎng)分析、推理和反思的意識。
教學重點:
從條件想起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實物投影出示口算習題,讓學生口答。
讓學生口算,寫出得數(shù)。
二、策略練習
1、學校美術組有40人,合唱組的人數(shù)是美術組的3倍,合唱組有多少人?
(先在下圖中填出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工■工一.
()組I--------1
()組1---------------------------
k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
(1)引導畫出線段圖。
學生讀題,說明知道了什么條件,要求哪些問題。
引導:能不能畫線段圖表示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呢?想想看:按條件先畫什么,
再怎樣可以表示題里的意思?
指名學生看圖說說條件和問題。
(2)列式解答
讓學生獨立解答合唱組有多少人,并交流和板書算式、答句。
交流:這個問題是怎樣解答的,這里解答得對不對?
13
解決這個問題你用的什么策略,是怎樣想的?
2.小明重32千克,媽媽比小明重20千克,爸爸的體重比媽媽重25千克,
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先畫線段圖,再解答)
讓學生讀題。
提問:你是怎樣理解“媽媽比小明重20千克,爸爸的體重比媽媽重25千克”
這個條件的?
那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樣想?
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在自備本上先畫圖,再解答。
3.學校舉行隊列廣播操比賽,每排站18人,能站8排。如果每排站9人,
要站多少排?
讓學生讀題,說說條件和問題。
畫線段圖表示題意。
引導:這道題可以從哪里想起呢,怎樣想呢?說說你的想法。
這樣的想法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是怎樣的呢?為那線段圖怎樣畫呢?要求什么
問題?
分析解答。
引導:請小朋友再看著線段圖表示的條件和問題,說說可以怎樣想,怎樣算,
同桌互相交流想法。
交流;可以怎樣想?
讓學生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樣解答的?你能根據(jù)線段圖說說怎樣想到這樣算的嗎?
你覺得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有什么好處?
4.商店里一袋花生原價20元,活動期間一律半價,那么現(xiàn)在去買4袋花生
要多少元?
讓學生看圖說說已知條件。
提問:“一律半價”是什么意思、
根據(jù)條件,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樣想?
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三、練習小結
14
回顧小結。
提問:通過這堂課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課堂作業(yè)
完成補充的練習。
教后反思:
本單元的教學緊密結合著解決實際問題。布解決實際問題中,首先要根據(jù)題
目的已知條件進行理解和剖析,從中緊扣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分析出解題思路,這
個過程中主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個審題意識與能力。既突出從條件出發(fā)思考的特
點,又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熟悉這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問題的特點,合理適用列表畫圖等方法使題目
的信息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孩子們理解題意,輔助思考,使策略運用過程
更具有針對性。突出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對解決問題策略
的認識。
1.一個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安全教育日主題班會
- 水利水電工程新項目評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級經(jīng)濟師重要考點試題及回答
- 線護理工作總結與改進計劃
- 在c語言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孵化跳水測試題及答案
- 醫(yī)療機構考試試題及答案
- 釣螃蟹面試題及答案
- 主管工作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利用計劃
- 學校環(huán)境中的藝術裝置設計計劃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 牙科手機的清洗消毒、滅菌及保養(yǎng)課件
- 打印版醫(yī)師執(zhí)業(yè)注冊健康體檢表(新版)
- DB11-T339-2016工程測量技術規(guī)程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件 整理和復習6.5比和比例 人教版 (共14張PPT)
- 福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
- JHA及SCL風險評價方法講解(參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庫建立與運行規(guī)范
- 1.3.1動量守恒定律課件(共13張PPT)
- 國網(wǎng)北京市電力公司授權委托書(用電)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全文解讀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