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門有“三曹”曹操:建安文學開創者曹丕:擅長詩文和辭賦,以七言為主曹植:第一個大力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一門有“三班”班固:創作《漢書》班昭: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才女之一班超:投筆從戎,東漢外交家,出使西域一門有“三蘇”石鐘山記蘇軾走進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
,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東坡居士走進作者
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與辛棄疾齊名稱“蘇辛”,
屬于
派詞風;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畫——與黃庭堅、米芾【fú】、蔡襄
并稱“宋四家”。——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作品有《蘇東坡全集》。豪放寫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解題——“石鐘山”名字由來
關于它命名的由來歷來有三種意見。(一)風水聲如鐘。認為山下縫隙洞穴“與風水相吞吐”發出敲鐘的聲音。北魏酈道元與北宋蘇東坡持此說。(二)石聲如鐘。由于此山是石灰巖質,內有石鐘乳、石柱、石筍等,用槌敲打,也會發出聲音。唐代李渤持此說。(三)山形如鐘。《石鐘山志》記載:“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清代俞樾[yuè]持此說。了解文體——游記
古代游記作為古代散文的一種,前人多把它歸入“雜記體”。它是摹山范水、專門記游的文章,以描繪山川自然、風景名勝為內容,寫旅途的見聞和對大自然風光之美的感受。游記的分類: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游記,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游記,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游記;通過游記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游記。正音辨字彭蠡(lǐ)
酈元(lì)
鐘磬(qìng)桴止響騰(fú)
鏗然(kēnɡ)
硿硿(kōng)
棲鶻(qīhú)磔磔(zhé)
鸛鶴(guàn)
噌吰(chēnɡhónɡ)穴罅(xué
xià)無射(wúyì)窾坎(kuǎn)鏜鞳(tānɡtà)
識(zhì)之乎如樂(yuè)作焉聆(líng)學習第一段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兼詞,于此名作狀,在下面靠近名作動,激蕩,掀動撞擊,拍大這一直把放置即使使……發出聲音鐘
磬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才訪尋注7得到狀語后置句同“含糊”,聲音不清注9注10注11但是這更加定語后置句/判斷句惟獨名作動,命名慢傳播高揚
石鐘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來的呢?第一段寫了幾種說法?在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完成表格。人物得名由來作者態度作者依據研習與思考
石鐘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來的呢?第一段寫了幾種說法?在原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完成表格。人物得名由來作者態度作者依據研習與思考酈道元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李
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從蘇軾對前人說法的兩次質疑,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么精神?研習與思考不迷信古人,不盲目從眾,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mountmount石鐘山記--第一段理解性默寫1.酈道元的《水經注》里記載的石鐘山的位置是: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名字由來的原因是:
,
。水石相搏,聲如洪鐘。3.唐代的李渤在石鐘山敲擊石頭聽到的聲音是:
,
,
,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學習第二段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從名為狀,乘船到……去赴任,就職于是,因此能夠其中的相當于“然”,……的樣子本來,還是同“叩”,敲打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獨自名為狀,在旁邊注18抓、撲注20狀語后置句并且判斷句有的人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正要古:內心驚恐今:內心有所觸動狀語后置句名作動,擊鐘/敲鼓停止慢細看同“乃”,原來是注1注2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獨自在,處在注3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上窟窿注5先前,以前興起,翻譯為演奏兼詞,于此于是同“志”,記住,知道判斷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蘇軾的實地考察分幾個階段?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諷)兩個階段暮夜:夜泊絕壁――“笑”(自得)
夜游石鐘山,作者是怎樣描寫月夜絕壁下的情景的?為什么要著力描寫這絕壁之景?研習與思考大石――比喻繪形棲鶻――直接繪聲鸛鶴――比喻擬聲月夜絕壁特點:陰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作用:渲染陰森可怖的氛圍,突出親身探訪的不易
夜游石鐘山,作者是怎樣描寫月夜絕壁下的情景的?為什么要著力描寫這絕壁之景?研習與思考原因:①使議論不顯乏味,引人入勝,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②說明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長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為環境艱險。③營造陰森可怖的氣氛,和下文“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應。
經過實地考察,作者認為石鐘山得名的由來是什么?研習與思考水石相搏說聲源聲音
經過實地考察,作者認為石鐘山得名的由來是什么?研習與思考水石相搏說聲源聲音微波-山下石穴罅噌吰如鐘鼓不絕風水-中流之大石有窽坎鏜鞳之聲mountmount石鐘山記--第二段理解性默寫1.蘇軾描摹絕壁旁千尺高巨石樣子的句子是:
,
。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2.蘇軾探明的石鐘山鐘鼓聲音連綿不絕得原因是:
,
,
,
。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3.蘇軾將撞擊聲和鐘鼓聲相互呼應比作了:
。如樂作焉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學習第三段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名作狀,用眼睛/用耳朵主觀推斷大概終究名作狀,在夜里沒有人判斷句竟然斧頭敲打古:那件事情的真相今:實際上賓語前置句
作者認為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名字由來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對前人不同做法的態度又是什么?研習與思考主要原因:沒有耳聞目見就主觀臆斷具體原因:人物原因態度酈道元、漁夫水師講述太簡略、不會表達嘆惜李渤、士大夫、陋者主觀臆測、沒有實地考察譏笑mountmount石鐘山記--第三段理解性默寫1.蘇軾親自探訪石鐘山名字由來之后,由此引發他的感慨,不禁發問:
,
,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2.蘇軾寫這篇游記的目的是:
,
,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mountmount梳理層次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石鐘山記一、(議論)質疑二、(記敘)解疑三、(議論)事必耳聞目見,結論不可臆斷有無酈:水石相搏聲人常疑之李:擊石之聲余尤疑之1、訪問時間,同伴和機緣2、訪問寺僧3、親訪之見聞4、訪之所得
分析作者寫作本文的原因是什么?研習與思考酈道元:言之不詳→(簡者)士大夫:不肯實地考察→(惰者)漁公水師:知而不能言→(拙者)李渤:方法錯誤→(陋者)寫作主旨
《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性游記,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文言知識之通假字1、南聲函胡2、則山下皆石穴罅3、汝識之乎4、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函胡:同“含糊”,聲音不清則:同“乃”,原來是識:同“志”,記住,知道扣:同“叩”,敲打文言知識之古今異義1、余方心動欲還2、空中而多竅3、自以為得其實心動——古: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充電樁運營中的風險管理
- 工廠建設項目背景與行業發展需求分析
- 合作合同分紅協議書
- 危房瓦片更換協議書
- 各層安全生產協議書
- 勞務公司承包協議書
- 探究社會運動的社會學視角試題及答案
- 工程法規學習者的心理調適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技術趨勢試題及答案
- 逐個突破2025年工程法規考試難關試題及答案
- 門診口腔院培訓
-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 項目4 任務4.5行道樹整形修剪學習資料
- 房地產交易律師見證書范文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歌曲《世界贈予我的》
- 消費心理學-理論、案例與實踐-綜合練習題及答案
- 《深度解析張旭課程》課件
- 【重慶】2024年度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正式版
- 測繪設備投入計劃
- 2025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個人陳述范文分享
- 2025年度新能源充電樁建設運營合同意見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