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術基礎MeishuJichuCONTENT美術基礎知識造型藝術創作上篇——美術基礎知識第一章素描第二章簡筆畫第三章色彩第四章裝飾圖案第五章中國畫下篇——造型藝術創作第六章紙工第七章布藝第八章泥塑第九章綜合材料造型藝術創作素描是繪畫的基礎,是學前教師提高繪畫技能和審美素養的基礎課程。2.素描技法的掌握,為學前教師學好后續課程(簡筆畫、色彩、裝飾圖案、中國畫、兒童彩墨畫等)搭建了基礎技能平臺。3.素描學習中的以幾何形方式觀察萬物、用線與平面形概括表現及尊重個性的觀念的建立,將使學前教師的美術專業技能與學前教育的崗位特點零距離對接。【本課程在學前教師必備的美術知識體系中的位置】
第一章素描2015-8-1
第一章素描本著夠用、適度的原則,掌握素描基本的表現語言,具備就業所需的基本造型能力。2.通過訓練,促使學習者眼、腦、手三者協調統一。3.能將思維重于技術的現代觀念在素描實踐中得以實現。4.初步獲得感悟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的重要學習體驗。【獲取本課程知識的能力目標】2015-8-1第一節
素描概述本節學習目標1.掌握素描的概念,認識學習素描的重要意義。2.簡單了解素描藝術的發展與觀念的演變。3.了解素描的類別,明晰不同類別之間的特點。4.熟悉素描常用的工具和材料,并了解其各自特性。2015-8-1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是學習造型藝術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素”即樸素、單色的意思。所以,廣義上的素描,泛指一切單色的繪畫;而狹義上的素描,專指學習造型藝術、探索造型規律、培養良好的作畫習慣的訓練過程。素描是訓練造型能力的最好方法。造型即創造形體,是眼、腦、手三位一體的協作創造視覺形象的技能。掌握造型的規律和方法,需要科學的感知與系統的訓練,而素描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一、素描的概念與發展2015-8-1素描是人類最早的繪畫形式。作為最早的形象語言,素描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而自然生成的。它以其最樸實的態度,記錄著人類文明的生存體驗;它以自由、單純、真誠的特性釋放著獨具魅力的人性思考。在中國,原始社會的陶器紋飾(圖1–1–1)、春秋時期的壁畫和青銅器、先秦時期的帛畫等均以樸素的線描為載體創造了東方藝術之美,也形象說明了線描在很早以前就是中國繪畫的基本造型語言。在西方,從史前的洞穴巖畫的簡單線描(圖1–1–2),經中世紀時期典雅的線描,到文藝復興時期具有科學因素的立體刻畫,素描已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造型體系。圖1–1–1中國原始社會陶器紋飾圖1–1–2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巖畫素描的演變與發展總是伴隨著繪畫表現技巧的逐步成熟和觀念的不斷蛻變。在16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人文主義的復蘇,素描在文藝復興時期走向成熟。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造型優美寫實,結構嚴謹理性,被譽為文藝復興三杰的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這個時期的驕傲。他們以科學的認識致力于素描語言的研究,為素描獨立的藝術語言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圖1–1–3《少女頭像》達·
芬奇(意)
圖1–1–4《頭像》米開朗基羅(意)文藝復興至19世紀末,這一時期的素描逐漸出現多樣化,且更加注重個性素描語言的表現。魯本斯的素描狂野而富有激情;安格爾的素描古典而恬靜(圖1–1–5);倫勃朗的素描則盡顯空間與光的精神性表現。19世紀末的印象派運動,使畫家們開始重視觀察和發現自然,觀察方式的改變帶來了素描藝術的自由表現。米勒的素描質樸(圖1–1–6);德加的素描高貴;凡高的素描壓抑而神經??在經歷了短暫的情感抒發后,法國畫家塞尚發現了當時繪畫丟失了最本質的東西——結構。由此,他的幾何形結構學說,奠定了近代素描造型的科學基礎,在造型觀念上對現代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素描引入中國,源于近百年來的中西文化交流。“五四運動”后,隨著新文化思想的發展與傳播,西式藝術教育引進中國并逐漸普及。中國的素描教育主要有兩大體系:以徐悲鴻為代表的法國素描體系(圖1–1–7)和以馬克西莫夫為代表的俄羅斯契斯恰科夫素描體系。這兩大素描體系對中國近代素描的發展均做出了重要貢獻。圖1–1–5《男子肖像》安格爾(法)圖1–1–6《第一步》米勒(法)圖1–1–7《兒童素描》徐悲鴻二、素描的類別素描的類別多種多樣,從表現形式上,主要分為線描、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三類。1.線描線描是以線的粗細、輕重、疏密、虛實等變化來表現物體在三維空間中構成狀態的表現方式。線條是構筑視覺形象的最基本手段,生活中沒有純粹的線條,人們感受到的線只是物體體面轉折的邊界和輪廓,所以,線描可以鍛煉人們提煉、概括物體的能力。在古代繪畫中,線描也稱為白描(圖1–1–8、圖1–1–9)。圖1–1–8《天王送子圖》吳道子(唐代)圖1–1–9《裸女線描》馬蒂斯(法)2.結構素描結構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物體的形體結構為主要目的,以通透法為觀察物體的方法,并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畫法。結構素描注重物體內在的結構本質,表現方法較為理性,作畫時可以忽視對象的光影明暗因素。結構素描可以鍛煉人們對物體內在結構相互支撐穿插的理解剖析能力、空間表現能力及想象創造能力,是提高造型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圖1–1–10)。圖1–1–10《靜物結構素描》徐伯壽3.明暗素描
明暗素描是運用明暗色調的深淺、虛實等對比變化來塑造物體立體感的造型方式。它借助于光影的明暗變化來表現物體的體積、質感、色調感,以再現為基本目標,這是西方繪畫的精華所在,因為它能真實再現物體在光影中的自然狀態。明暗素描可以鍛煉人們建立黑、白、灰調子的層次意識及整體觀察和表現的意識,還能樹立與增強人們的立體觀念與空間意識(圖1–1–11、圖1–1–12)。圖1–1–11《靜物明暗素描》徐伯壽圖1–1–12《人像明暗素描》靳尚誼4.其他類別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等素描;素描從表現題材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物等素描;素描從目的和用途上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素描從作畫時間上分為:長期素描、速寫等素描;素描從藝術特征上分為:再現性(寫實)素描和表現性(抽象)素描。三、素描的工具材料1.筆鉛筆:鉛筆是炭和膠泥的混合物,它是素描最常用的作畫工具,性能穩定,易于擦拭修改。鉛筆分軟硬不同型號,軟類鉛筆為B型,數字越大畫出的顏色越深;硬類鉛筆為H型,數字越大畫出的顏色越淺;軟硬適中的鉛筆為HB型,適于起筆作畫時用。由于鉛筆的軟硬型號種類多,因此,鉛筆能很好地表現出層次細膩豐富的明暗深淺調子。炭筆:炭筆使用炭粉壓縮而成,色澤深黑,附著力強,不易擦拭修改。炭筆比鉛筆著色更強烈濃重,有很強的對比效果,適于快速、大面積涂抹,亦能深入細致地刻畫。鋼筆:包括一切自來水型硬質筆尖的筆。因筆尖粗細、扁圓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鋼筆墨水不易修改、擦拭,因此,用鋼筆素描時,要“胸有成竹”,再下筆作畫。畫素描時鉛筆或炭筆的執筆姿勢分為豎執法和橫執法。豎執法:筆桿握于掌下,筆尾指向掌心,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握筆,筆尖和手指應有一定距離。該姿勢以運筆靈活自如為度,可懸手腕運筆,適用于大面積快速鋪畫。橫執法:執筆姿勢如寫字狀態,常用于刻畫畫面局部細節,適合于對作品的精雕細刻(圖1–1–13)。8第一章素描
豎執法的運筆落筆要輕,收筆也要輕。畫長直線時,落筆要果斷、肯定和流暢。畫交叉線條時,運筆要連貫。排線重疊越多顏色越深,線條的重疊排列適于表現畫面的明暗塊面深淺層次變化(圖1–1–14)。
2.紙紙的品類很多,其厚薄、軟硬及韌性各不相同。鉛筆畫用紙不宜紙紋太粗,炭筆畫用紙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鋼筆畫用紙卻要較光滑的紙面,且有一定的吸水性。市場上有專用的素描紙,其他紙也可根據情況靈活選用。
3.橡皮橡皮、橡膠泥是素描常用的工具,它們不僅能修改畫面,更是一種作畫工具。用橡膠泥輕粘畫面,可以減弱明暗的深度;把橡皮削尖可以擦出畫面局部細節的亮面。橡皮的不同使用方法,會帶來不同的畫面效果。圖1–1–13執筆姿勢圖1–1–14線條的組織與排列4.輔助工具素描的輔助工具包括畫板(夾)、畫架、畫凳、紙筆(擦筆)、圖釘、定畫液等。【本節學習提示】1.素描是和色彩相對而言的,素描體現了用單色描繪對象的特性。2.素描的演變與發展直接受到藝術觀念的影響,不同時期的素描語言濃縮著當時時代特有的品性。3.多看多想比多練更重要,多欣賞素描佳作,提高自己的鑒賞力至關重要。【相關知識拓展】名家論素描:“除了色彩,素描是包羅萬象的!”———安格爾(法)“素描首先從點開始,其次是線,再次是面,最后是面規定著形體。"——達·芬奇(意)“素描是一切的基礎,是根基。”——契斯恰科夫(俄)“素描是所有繪畫種類的淵源和靈魂,是一切科學的根本。”——米開朗基羅(意)“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純凈無欺。”
——宗白華(中)【思考/討論/實踐】1.什么是素描?學習素描有什么重要意義?2.討論:結構素描與明暗素描的區別。3.實踐練習:分別用鉛筆與炭筆運用豎執法進行各種角度的直線及組合排線練習,以運筆熟練、自如為度。【練習的目的與要求】通過素描佳作鑒賞,提高學生全面的審美素養和主觀感悟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各抒己見;教師為引導,適時啟發,重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排線練習中,引導學生體會線條組織與排列的形式美感,強調熟練運用豎執法排線的相關技巧。第二節造型基礎本節學習目標1.
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構成要素,能充分認識造型能力對于美術初學者的重要作用。2.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樹立從整體到局部的作畫觀念。素描的造型是由形體、結構、比例、體積、透視、構圖、線條、明暗、質感、節奏等諸多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相互制約,有機聯系,在繪畫表現中缺一不可。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是美術初學者必備的基礎素質。造型能力的提高需要敏銳的整體觀察能力、分析和理解物體的剖析能力及想象與創造的表現能力。素描的造型是由形體、結構、比例、體積、透視、構圖、線條、明暗、質感、節奏等諸多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相互制約,有機聯系,在繪畫表現中缺一不可。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是美術初學者必備的基礎素質。造型能力的提高需要敏銳的整體觀察能力、分析和理解物體的剖析能力及想象與創造的表現能力。一形體形體是形狀與體積的綜合。“形”是二維平面概念,是物體某一角度的平面剪影形態。“體”是三維立體概念,是物體由無數個互成角度的面構成的具有遠近深度空間的立體形態。“形”可以脫離“體”單獨存在,但“體”不可以脫離“形”而存在。任何復雜的物體都可概括為幾種基本的幾何形,即三角形、圓形、方形等,概括物體的基本形就是造型的基本原理。這種觀察方法可以將復雜的物體簡單化,學會提煉物體的基本形就能準確概括物體的基本特征。初學者對形體的理解開始可以停留在基本形平面意義上的長與寬上,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過渡到認識物體自身的立體狀態與空間深度,從而最終樹立用立體的觀念去觀察和表現對象(圖1–2–1、圖1–2–2)。二結構素描中的形體主要指物體的外形特征,結構則主要指物體表面外部輪廓和內部構造及其相互連接的立體幾何組合形式。形體與結構是外觀與內在的關系。結構是理解體積的出發點,而體積是塊面的集合體。理解形體的結構,可以用通透法的觀察深入地對形體內在的各種塊面之間的構架關系進行剖析理解,提煉和歸納出它的基本幾何框架支撐結構,以此獲取對形體內在結構關系的正確認識(圖1–2–3)。三、比例素描中的形體與結構,在外觀形態上必然有一定的尺度關系,這種尺度關系則表現為一定的比例關系。比例是判斷形體是否準確的重要依據。觀察物體的比例關系,一定要有整體比較的觀念,而不局限于局部細節。先整體比較,然后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比較,只有在比較中才能獲取相對準確的比例關系。初學者可先借助鉛筆測量的方法,以求得形體整體與局部之間準確的比例關系,以后隨著觀察能力的提高,會逐步過渡到能運用感覺與眼力獲取形體準確的比例。四、透視
我們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現近大遠小的空間現象,就是透視現象,透視是表現對象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基本手段,是寫實造型的重要依據。學習透視的目的是為了在二維空間(長、寬)的平面上,表現出三維空間(長、寬、深)的物像在中國繪畫中的透視稱為散點透視,其視點是可移動的;西方繪畫中的透視為焦點透視,其視點是固定不變的。焦點透視分為:平行透視(一點透視)、成角透視(兩點透視)、傾斜透視(多點透視)及圓形透視。平行透視:立方體的正面與畫面平行,上下兩個面與基面平行,與畫面垂直的所有直線由近及遠消失于心點,這種透視稱為平行透視。平行透視只有一個消失點,故也稱為一點透視(圖1–2–5)。平行透視范圖圖1–2–5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立方體沒有面與畫面平行,左右兩個面形成的棱角與畫面相對,其上下邊界共八根線由近及遠消失于左右余點,這種透視稱為成角透視。成角透視有兩個消失點,故也稱為兩點透視(圖1–2–6)。成角透視范圖圖1–2–6成角透視傾斜透視:立方體沒有面與畫面平行和垂直,這種成傾斜放置的狀態稱為傾斜透視。傾斜透視有多個消失點,其中向上傾斜的線(仰視)消失于視平線以上的天滅點;向下傾斜的線(俯視)消失于視平線以下的地滅點(圖1–2–7)。傾斜透視范圖圖1–2–7傾斜透視圓形透視:圓形放置在空間里就會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圓形透視可以利用立方體的透視變化來增進理解。圓形透視的基本規律:前后的橢圓近處的圓弧弧度大,遠處的圓弧弧度小;上下的橢圓離視平線越遠,橢圓的短直徑越長,圓弧弧度越大(圖1–2–8)。圖1–2–8圓形透視圓形透視范圖五、明暗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繪物像立體與空間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呈現一定的明暗關系。物體的明暗層次可概括為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亮面(白)、中間面(灰)、暗面(黑)。五調子是:亮調子(亮面)、中間調子(灰面)、明暗交界線(明暗交界面)、暗調子(背光面)、反光(反光面)(圖1–2–9)。光潔物體的亮面有高光,高光可體現對象的質感。中間調子是一個過渡層次,它的大小體現了物體受光強弱的程度。明暗交界線是一個最暗的窄面,反光是暗面一個較亮層次的調子,但它的亮度不能超過物體的灰面。投影雖不是物體本身的調子,但也屬于暗面一部分,同樣具有暗面的色調層次,投影體現了物體與接觸面的關系,反映著物體的形體特征,投影本身具有近實遠虛的透明特點。三大面、五調子的應用,要注意明暗層次自然過渡的處理及明暗虛實強弱的對比。圖1–2–9明暗調子規律示意六、構圖按照形式美的原則(多樣統一),合理地安排畫面即是構圖。構圖也稱為“經營位置”。構圖的基本法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合理地搭配和組織形象,不能違背“多樣統一”和“均衡”的原則;二是要將組織好的形象合理地安排在畫面中,即整體形象在畫面里不能太大或太小,也不能太偏,而應該大小合適、疏密得當(圖1–2–10)。太分散太密集太死板合理(多樣統一)構圖不能太大構圖不能太小構圖不能太靠上或靠下構圖不能太偏左或偏右構圖的基本形式:(圖1–2–11)(1)水平線構圖:有平靜、安寧及開闊的特點。(2)垂直線構圖:有莊嚴肅穆的特點。(3)曲線構圖:有優美、柔和及流暢的特點。(4)三角形構圖:有穩定、永恒的特點。(5)倒三角形構圖:有不穩定、動蕩的特點。(6)環形構圖:有團聚、內向及緊密的特點。水平線構圖垂直線構圖曲線構圖三角形構圖倒三角形構圖環形構圖圖1–2–11構圖的基本形式【本節學習提示】1.
素描造型的諸要素相互依附和制約,在繪畫表現中缺一不可。理解和掌握了造型的諸要素,就為學好下一環節的知識奠定了基礎。2.觀察生活中的透視現象,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對透視知識的理解。3.知識源于生活,學習本節知識點要多與自己的生活體驗相聯系。【相關知識拓展】素描所包含的科學因素
素描是一門理性的學科,素描作為西方的一種繪畫形式,包含有大量的科學因素:整體意識(天文學)、比例(數學)、結構(解剖學)、空間深度(透視學)、感覺(心理學)、質感(現象學)等,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西方的藝術是科學的藝術。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素描時,多想、多分析,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應用諸要素。【思考/討論/實踐】1.素描的造型要素有哪些?談談這些要素相互之間有何關聯。2.討論:從平面的“形”到立體的“體”,討論形體對于素描造型的重要意義。3.實踐練習:繪制焦點透視的四種透視形式,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場景歸納總結各自透視形式的消失規律和特點。【練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練習,充分理解素描造型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和有機聯系的關系,且進一步認識到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是美術初學者必備的基礎素質。在透視形式應用練習中,注意要緊密結合生活體驗,多思多想,相互交流自我體驗。第三節平面造型【本節學習目標】1.學習平面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平面造型的基本方法。2.掌握素描造型的基本原理:即任何物像都可以概括為平面幾何形。3.掌握用直線快速而準確地概括和表現物體的基本形,為學好下一環節的立體造型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提煉基本形是素描造型的基本原理。基本形即幾何形,如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形是物體呈現給人們的最基本的平面形態。學習平面造型,重點研究幾何形平面意義上的長寬比例及關系,而忽略其三維深度。初學者理解和掌握了方形、圓形及三角形等這些基本的幾何形的平面造型畫法,就具備了最基本的平面造型能力,從而為進一步的素描造型訓練奠定基礎。點、線、面是平面造型的基本要素。定點畫線,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由線組成面,是畫準基本形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可以培養初學者養成整體的觀察習慣,可以鍛煉初學者對基本形的提煉概括、整體與局部的比較及比例與分割的運用等能力。一、基本幾何形的平面造型畫法1.觀察分析盡量選擇平視角度觀察其整體,概括出其幾何形態,并借助鉛筆工具測量其長寬比例。2.定點用鉛筆輕輕定出幾何形在畫面的上下位置,然后按照長寬比例定出左右位置。注意構圖大小要合理。3.畫線用長直線輕輕連接各點,并運用輔助線輕輕畫出幾何形的中軸線,用來檢查幾何形是否對稱。方形要輕輕畫出對角線,確定中心點。圓形的用線注意寧方勿圓,要用短直線切出圓弧。4.調整用流暢、肯定的線完成幾何體的平面造型(圖1–3–1)。圖1–3–1基本幾何體平面造型畫法二、單個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1.觀察分析選擇能體現靜物特點的平視角度,觀察和提煉分析靜物的基本形,并測量其長寬比例。2.定點確定構圖大小,用點輕輕定出靜物上下位置,然后按照長寬比例定出其左右位置。3.畫線用長直線畫出大的基本形,按比例分割出局部的大小和形體特征,并運用輔助線,進一步檢查和比較基本形的準確程度。4.調整用流暢、肯定的線完成靜物的平面造型(圖1–3–2)。圖1–3–2單個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三、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1.觀察分析整體觀察組合靜物的大基本形,測量整體與局部之間的比例關系。2.定點畫線確定構圖,按照比例關系定出大基本形的上下左右位置,用長直線輕輕畫出大基本形,用短直線分割出各局部的大小和形態。3.概括特征用橡皮擦掉遮擋部分的線,大膽概括和取舍,保留最能體現靜物特點的線條。4.調整刻畫用流暢、肯定的直線畫出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圖1–3–3)。圖1–3–3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四、水果類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1.觀察分析整體觀察水果組合的大基本形,測量水果相互之間的比例關系。2.定點畫線確定構圖,按照比例關系定出大基本形的上下左右位置,用長直線輕輕畫出大基本形,并用短直線分割出各水果的大小位置和形態。3.概括特征借助輔助線,在比較中用短直線分別畫出不同水果的基本平面形態,注意畫圓形輪廓時,用線要寧方勿圓。注意整體比較,大膽概括。4.調整刻畫運用直線和曲線流暢、肯定地畫出水果類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圖1–3–4)圖1–3–4水果類組合靜物的平面造型畫法【本節學習提示】1.平面造型是初學者畫好素描的第一步。具備了平面造型能力,就為掌握后續的立體造型課程奠定了基礎。2.養成用平面幾何形分析物體的習慣,就具備了將復雜的物體簡單化的概括能力。3.在平面造型中,總結運用直線概括物體的作畫技巧,體會直線作為素描基本造型語言的重要意義。【相關知識拓展】點、線、面平面造型是在二維空間(高、寬)上表現物體空間占有的一種方法,其基本造型要素為點、線、面。“點”在數學意義上只有位置而沒有大小,在繪畫造型中,點必須有大小,也有一定的面積與形態。“線”是點的延續和延長,具有直、曲、折的視覺特性。幾何學中“面”是“線移動的軌跡”,在繪畫造型中,稍大一些的“點”即是“面”,“面”通過連接、轉折、組合形成了空間中的視覺圖形。【思考/討論/實踐】1.思考:學習平面造型對于初學者有何重要意義?2.臨摹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幾何平面造型范圖。嘗試對單個樓房、籃球、雨傘等進行平面造型延伸練習。3.組合靜物的寫生實踐練習:選擇生活中的靜物進行分類組合平面造型練習。【練習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練習,使初學者認識到方形、圓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幾何形態,畫好了它們,就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從而畫好其他所有物體。在組合靜物寫生實踐練習前,注意鞏固復習構圖的相關知識及形式美的基本法則運用。課后可自己嘗試擺設靜物加以平面造型實踐,從而鍛煉綜合的構圖組織能力與平面造型的表現能力。第四節立體造型【本節學習目標】1.學習立體造型的基本方法,掌握立體造型的基本技能。2.養成從平面角度轉換成從立體角度觀察物體的習慣。3.能認識到學會了幾何體的立體造型畫法,就具備了畫好任何立體物像的基本技能與技巧。4.本著夠用、適度的原則,從結構到明暗的對比學習,到二者的綜合應用,從而快速地掌握學前教師所需的立體造型基本表現語言。
我們知道,從平面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可以概括為幾種簡單的幾何形,但從立體角度看,也可以將其概括為幾種最為基本的立體幾何形態,如箱子(立方體)、水桶(圓柱體)山(圓錐體)、蘋果(球體)等。按照素描造型的基本原理,對于復雜的物體都可以將其概括成簡單的幾何體。石膏幾何體就是物體最基本的幾何形態,學會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造型畫法,就能有助于初學者盡快地掌握寫實繪畫最基本的規律,從而能更進一步地去表現所有相對復雜的立體造型(圖1–4–1)。圖1–4–1石膏幾何體
立體性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只有創造了以下表現立體的條件,才能很好地表現立體造型。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角度。只要在某個角度能看到物體三個以上的面,就能感受到物體的立體感;其次,理解和歸納物體的幾何體結構。物體是由內在結構決定著立體形狀,有什么樣的幾何結構,就有什么樣的外形。所以,結構是立體外形的重要因素。再次,是具備有效的照明。光照下的物體,產生了明暗面及投影,使得人們視覺中的立體映像更為感性和直接。可見,對于立體造型,養成整體觀察和結構剖析的習慣十分重要。整體觀察包括:概括地看(歸納基本形)、立體地看(感受空間深度和結構)、聯系地看(相互比較)及想象地看(通透地解構)。觀察的基本手段是初學者可以借助鉛筆測量的方法去準確測量對象的形體特征及比例,隨著學習的深入,最終可以通過鍛煉用眼力去準確目測對象。立體造型技能的學習,就是綜合運用造型基礎的諸多構成要素:形體、結構、比例、明暗、透視及構圖等。立體造型的技法,主要有結構畫法、明暗畫法和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畫法。一、石膏幾何體的立體造型畫法1.結構畫法結構畫法是以研究和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為目的,以通透法為觀察物體的方法,并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畫法。作畫時,首先應注意對物體進行整體觀察,分析概括出物體的基本形,然后從提煉基本形入手,盡量忽略光線的干擾,借助輔助線,用輕重、粗細、虛實的線將物體的外部輪廓與內部構造通透地表現出來。畫面處理時,要注意各線之間的主次關系、空間關系、結構關系及虛實關系。在石膏幾何體中,立方體是最基礎、最易理解透視變化規律的形體。掌握了立方體的畫法,就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以后刻畫各類靜物奠定基礎。(1)立方體的結構畫法。①觀察分析:選定作畫角度,觀察在此角度下立方體是成角透視形式,分析成角透視的消失規律,測量立方體消失線的大致斜度及各寬窄面之間的比例關系。②起筆構圖:用長直線輕輕畫出立方體的外部輪廓,使其在畫紙上的位置大小合適。然后分割每個面的比例位置,畫準側面上下消失線的斜度,應用成角透視知識,整體比較中,畫出其他消失線的正確斜度,注意用近大遠小的透視基本規律檢查各面的邊線畫得是否正確。③表現結構:用長直線進一步畫出各個面的結構,遮擋部分的結構也要畫出來,可以應用透視消失規律檢查遮擋部分的結構是否表現得正確。④調整完成:運用輔助線,反復檢查透視關系是否準確,并運用輕重虛實的線刻畫立方體的主次和遠近關系:近處的線畫得要實、要強烈,遠處的線畫得要虛、要輕;主體輪廓線和結構線要實、要明確,輔助線要虛、要淡(圖1–4–2)。圖1–4–2立方體的畫法(2)圓柱體的結構畫法。①觀察分析:圓柱體可以理解為由四棱柱削切而成。觀察和測量其長寬比例關系,觀察圓柱體上下兩個圓面的透視弧度大小變化。②起筆構圖:用長直線輕輕畫出一個平行透視的四棱柱,使其在畫面上的位置大小合適。畫出四棱柱上下面的對角線,穿過對角線交點引出四棱柱的中垂線及水平線。③表現結構:以對角線交點為圓心,畫出上下兩個面的內切圓,從而形成兩個透視性的橢圓。用長直線連接上下兩個橢圓長直徑的交點,底面橢圓遮擋部分的弧線也要畫出來,同時注意檢查上下兩個橢圓短直徑中的半徑均應為近寬遠窄。④調整完成:用粗細、強弱不同的線對圓柱體內外輪廓、結構進行重點的虛實處理刻畫。四棱柱的輔助線旨在體現作畫者對結構的理解和分析,不必擦掉,但要處理得輕淡,避免喧賓奪主(圖1–4–3)。圖1–4–3圓柱體的畫法2.明暗畫法
明暗畫法是運用豐富的明暗過渡色調,客觀地再現物像在特定光線的照射下,所產生的一系列明暗色調變化,它的特點是在理解形體結構的基礎上,分析明暗變化規律,要求運用三大面、五調子的黑、白、灰色調層次,表現形體的立體感與空間變化,它強調畫面的整體層次感及明暗虛實感,注重物體的質感和量感的表現。圓球體的明暗畫法如下。①觀察分析:觀察對比光照下的球體“三大面、五調子”的明暗深淺變化關系。體會球體的體積感及空間層次感。②起筆構圖:根據構圖基本規律用長直線畫出一個正方形,輕輕畫出正方形對角線及十字線,以中心交點為圓心用短直線畫出正方形的內切圓。畫時注意用線“寧方勿圓”。并且可運用結構素描所學知識想象地畫出球體的立體框架及明暗交界線。③鋪大調子:從明暗交界線開始向暗部排線,用輕重、深淺、虛實變化的線條組織排列出“三大面、五調子”,一定要整體入手,由暗到明,層層深入。④調整刻畫:加強明暗層次過渡變化的對比,利用背景對比球體的亮面,進一步表現球體的體積感。控制好球體反光部分的虛實、深淺程度,刻畫投影近實遠虛的透明效果(圖1–4–4)。圖1–4–4圓球體的畫法3.幾何體:從結構到明暗對比實踐練習
對于畫好單個石膏幾何體,要建立在對其立體結構框架的理解上。結構是形體具備立體形態的重要因素,而明暗是依附在形體結構之上的,形體的外貌可以變化,而結構不能改變。從結構到明暗的對比實踐練習,可以幫助初學者在對比學習中樹立結構觀念,明確結構是理解立體形態的基本出發點,在光影的作用下,形體因結構關系而產生了不同的明暗色調。(1)圓球體:從結構到明暗對比練習(圖1–4–5)。(2)立方體:從結構到明暗對比練習(圖1–4–6)。(3)穿插體:從結構到明暗對比練習(圖1–4–7)。圖1–4–5圓球體圖1–4–6立方體圖1–4–7穿插體二、單個靜物的立體造型畫法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靜物素描則是基礎中的基礎。它是素描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不同靜物的形體、結構、色調、質地的多樣性與變化性,為靜物的立體造型訓練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課題與研究內容。靜物與石膏幾何體相比,結構更為復雜,初學者可運用所學的幾何體立體造型方法,選擇單個靜物從結構到明暗加以應用實踐,在對比學習中體會靜物在基本形基礎上的自身形體特征,防止靜物造型表現時的概念化,從而加強對靜物立體造型技能與技巧的本質性理解。1.單個靜物的結構畫法單個靜物的結構畫法,目的是了解單個物體的基本結構和用線造型的基本規律,初步學習和掌握簡單對象的作畫步驟與方法。(1)觀察分析:分析單個靜物是由哪個幾何體構成的,注意觀察它的透視、結構、比例關系及形體特征。(2)起筆構圖:用短直線定出單個靜物上下左右的位置,使其在畫面上的構圖大小合適、飽滿均衡。并用淡直線概括出靜物的基本外形特征。輔助線運用時要輕和虛。(3)表現結構:根據靜物的具體特征和比例關系進一步用線畫出立體結構,再用結構線分析出靜物內在的結構關系,遮擋部分也要想象地畫出來,注意運用輔助線檢查透視關系及結構的穿插關系是否正確。用線注意寧方勿圓,落筆要大膽、肯定。(4)調整刻畫:加強結構線的前實后虛與前粗后細對比,注意細節的刻畫及畫面整體用線的主次分明、虛實有致。最后用流暢的線條刻畫出靜物的立體造型(圖1–4–8至圖1–4–11)。圖1–4–8玻璃杯的結構畫法圖1–4–10陶罐的結構畫法圖1–4–11蘋果的結構畫法2.單個靜物的明暗畫法1)觀察分析:分析單個靜物的基本形特點,注意觀察它的透視、結構、明暗、比例關系及形體特征。2)起筆構圖:合理安排構圖,確定合適位置。運用輔助線,用淡淡的線條將靜物的大體輪廓與基本結構關系勾勒出來。注意找準明暗交界線及投影邊線的位置。3)鋪大調子:明暗素描中強調光影效果,根據靜物的結構關系,從明暗交界線畫起,畫出物體大的明暗關系。鋪大調子過程中,注意先畫暗部,后畫中間調子;先整體,后局部,注意表現物體暗部反光部分的深淺虛實變化及投影的透明特性。4)調整完成:加強整體明暗的對比,進一步豐富明暗層次過渡變化。同時注意靜物細節的刻畫,注意要深入地塑造靜物的質感,從而增強畫面的表現力(圖1–4–12)。圖1–4–12單個靜物的明暗畫法3.單個靜物:從結構到明暗對比實踐練習.
如圖1–4–13至圖1–4–15所示。圖1–4–13陶罐圖1–4–14香蕉圖1–4–15茶壺三、組合靜物立體造型綜合畫法:結構與明暗相結合
訓練表現組合靜物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運用構圖法則,理解物體的明暗調子與結構的關系,掌握透視變化的規律和作畫的方法,以提高表現對象諸因素的造型能力和整體控制畫面的處理能力。組合靜物的構圖,一定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則,即多樣統一。組合靜物因前后、遠近及疏密的擺放,使形體的相互間具備了豐富變化及視覺上的空間層次感。靜物組合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的幾何形,這就是它們的組合外形。初學者要用整體觀察的方法,概括和歸納出這種組合外形的基本形狀,以便于作畫時整體入手,從而正確地構圖與立體地表現。組合靜物的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的畫法,遵循科學認知的規律,可以幫助初學者在理解了不同靜物結構的基礎上,能運用簡單的明暗造型語言表現出靜物的體積感及質感和量感,是適合初學者在短時間里快速掌握寫實素描造型的基本方法。組合靜物的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畫法如下。(1)觀察分析:整體觀察靜物組合后形成的整體基本形,測量靜物相互之間的比例關系,觀察分析不同靜物的結構特征、明暗變化及透視規律。(2)起筆構圖:用長直線輕輕畫出組合靜物的整體外形,使其在畫紙上的構圖大小合適。然后用線分割出每個靜物的位置,并運用輔助線,在整體比較中畫出每個靜物的比例、結構、透視及輪廓,重點找出每個形體的明暗交界線。(3)表現結構:用長短直線進一步畫出每個靜物的內在結構,形體被遮擋部分的結構也要畫出來,可以應用透視消失規律檢查遮擋部分的結構是否表現得正確。(4)鋪大明暗:整體入手,從明暗交界線開始畫起,概括地鋪畫出各形體的暗面,并用少許的調子簡略地依次畫出各形體之間過渡的灰面,一定要整體地看、比較著畫,注意近實遠虛的空間效果。明暗調子的刻畫不必太深入,以能大致體現出形體的正確明暗關系為度。(5)調整完成:運用輔助線,反復檢查靜物相互間的位置、形體、比例及透視是否準確,檢查光影關系的表現是否自然。并運用輕重虛實的線刻畫出形體之間的遠近關系及明暗虛實:近處形體的用線及明暗畫得要實、要強烈,遠處形體的用線及明暗畫得要虛、要輕;主體輪廓線和結構線要實、要明確,被遮擋部分的用線及輔助線不必擦去,但一定要虛、要淡(圖1–4–16)。圖1–4–16組合靜物結構與明暗綜合畫法四、立體造型作品欣賞如圖1–4–17圖1–4–17結構素描徐伯壽圖1–4–19花瓶的明暗素描劉文芳圖1–4–21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素描1劉文芳【本節學習提示】1.與石膏幾何體相比,靜物在固有色、質感變化及特有的結構特征上更加體現了其復雜的多樣性,這就要求初學者在學習中多比較、多分析,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比較習慣。2.整體的觀察是畫好立體造型的前提,作畫時,注意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作畫順序。3.本著夠用、適度的原則,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的素描方法能使學前教師在短時間內掌握立體造型的表現技巧。實踐練習時,注意眼、腦、手要協調運作,把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表現結合起來是畫好立體造型的關鍵。4.臨摹是學習素描表現技巧的重要方法,寫生是應用素描表現技巧的重要環節。先臨摹后寫生,二者穿插進行,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相關知識拓展】素描“新七法”
我國現代素描教育的主要奠基人徐悲鴻先生曾對素描的基本訓練提出過“新七法”。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確;三、黑白分明;四、動態天然;五、輕重和諧;六、性格必現;七、傳神”。這七法十分全面地概括了畫好一張素描的基本要點,其中前三點是從構圖、造型和色調方面提的要求,對于初學者來說,這三點是最重要和必須把握好的。第四、五兩點是從審美角度提出的審美原則,即自然和諧。最后兩點又從精神和心理學高度要求在畫好、畫準外形的基礎上,還要體現性格及傳達內在精神。【思考/討論/實踐】1.思考:立體造型有哪些構成要素,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2.臨摹球體、立方體、穿插體,從結構到明暗對比實踐范圖。3.選擇生活中的單個靜物進行從結構到明暗對比寫生實踐練習。4.綜合實踐練習:完成一幅組合靜物立體造型素描,表現方法要求為結構與明暗畫法相結合。【練習的目的與要求】
理論結合實踐,是完成素描訓練的必由之路。從一定意義上講,素描有許多的技術含量,對初學者而言,實踐訓練更為重要。實踐練習中,多思、多想比多練更重要。在綜合應用實踐練習中,先臨摹組合靜物的結構與明暗相結合的畫法,當積累了一定的表現技巧后,再進行組合靜物的寫生練習。第五節速寫基礎【本節學習目標】1.掌握速寫的概念。明晰速寫基礎課程對于學前教師學好后續專業課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學習速寫的基本作畫方法,掌握用簡潔的線條語言表現人物和風景的技能。3.了解人像的基本比例關系和基本結構,學會用概括的手法提煉和表現人物的動態形體特征。4.掌握風景速寫的觀察方法及表現方法,培養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速寫是在較短時間內用線或塊面相對快速地記錄生活的一種繪畫形式,它具有收集繪畫素材、訓練造型能力兩大方面的功能。速寫最能表現出繪畫者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對物質世界的新鮮感受,畫面生動感人,是速寫的一個顯著特征。速寫因作畫時間短,在描繪對象時,放筆直取,可以隨時描繪我們周圍生活中的任何場景,尤其擅長描寫運動中的對象和轉瞬即逝的動態。速寫描繪的題材遠遠超出了課堂上素描練習內容的范圍。所以,常畫速寫能使人們養成注意觀察周圍生活的良好習慣。長期堅持畫速寫,也能為以后進行美術創編和教學準備積累下豐富的形象素材。速寫還是一種鍛煉動手能力的良好訓練方法,所以提倡從學畫階段開始就養成畫速寫的良好習慣。有些內容的速寫訓練又可以理解為素描的短期作業形式,在進行相對長時間的素描訓練的同時,多畫速寫,做到長、短期作業穿插進行,是繪畫基礎訓練的一種良好方法,因此,速寫又是一種對素描訓練的輔助練習形式。學習速寫只要多動腦筋、勤學苦練、方法得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學好速寫。速寫的表現題材有人物速寫、動物速寫、風景速寫和場景速寫等(圖1–5–1至圖1–5–3)。速寫的表現形式有以線為主的速寫、以明暗為主的速寫和線面結合的速寫。速寫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畫出所需要表現的對象。所以,以線條為主的速寫,是速寫表現中最直截了當的一種方法。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的職業特點,下面重點介紹以線為主的速寫。熟練掌握了線條造型的基本語言,就能為今后學好后續的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圖1–5–1風景速寫段志勤圖1–5–2人物速寫岳海波圖1–5–3頭像速寫衛列一、人物速寫
人物形象包含了諸多方面的造型因素,如比例、結構、動態、神情、形體體塊組合等。通過對人物諸多造型因素關系的把握,逐漸培養起整體觀察、整體描繪的良好習慣和能力,這對于描繪其他物體能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畫人物速寫要多研究人物的形體結構,了解比例關系,并應用所學的透視知識。1.人體的比例關系1)頭部比例關系。成人頭部的比例關系主要是:“三庭五眼”。成人頭高的一半在眼睛處,從眼睛到頭頂的1/5是眉毛,從眉毛到下巴的一半是鼻子底部,從鼻底到下巴的一半是下唇緣,口縫在鼻底到下巴的上1/3處。從眉毛往上一個鼻子的高度是發際線的位置,耳朵的高度正好是從眉毛到鼻底。從頭的寬度來看,頭部是五眼寬,嘴巴略寬于鼻子,整個臉頰大約有三個嘴寬。從側面看,最主要的比例就是從眼角到嘴角的長度和眼角到耳朵的長度相等。
兒童頭部的一半在眉毛處,整個頭部像一個蘋果,五官偏下而集中。兒童的眼睛大、鼻子和嘴略小,臉蛋圓而可愛(2)全身比例關系。成人的全身比例可分為8個頭高,青年人的全身比例可分為個頭高。成人男性的肩寬為2個頭寬,女性肩寬為1.5個頭寬。成人的手和臉(發際線到下頜底)長度相等,成人的鞋和頭的長度相等。1歲左右的兒童全身比例可分為4個頭高,3歲左右的兒童全身比例可分為5個頭高。這些比例關系,都是人物速寫中經常用到的比例,并且今后將在諸如兒童畫、中國畫等一些后續課程中反復用到(圖1–5–6)。圖1–5–6成人與兒童全身比例2.人體的結構與動態(1)頭部結構。頭部可以理解成一個立方體塊或球體,隨著角度的變化,立方體發生著相應的透視變化。頭部藝用的骨骼與肌肉需熟記其準確位置,比如:額骨、顳骨,顴骨、鼻骨、眉肌、咬肌、顴肌、眼輪匝肌、口輪匝肌等。理解了頭部這些結構,對于畫好頭部速寫至關重要(圖1–5–7至圖1–5–9)。圖1–5–8頭骨圖1–5–9頭部結構:骨骼與肌肉(2)人體的結構與動態。“一豎、兩橫、三體積、四肢”概括了人體結構的體塊特點(圖1–5–10)。“一豎”指脊柱線;“兩橫”指肩部橫線和臀部橫線;“三體積”指頭部、胸廓和骨盆。“四肢”指上肢和下肢。三體積和四肢之間通過頸部、腰部和各種關節相連接,從而使活動中的人體產生出豐富多樣的動態變化。理解人體各種動態的變化,對于畫好人物速寫至關重要,初學者可以多畫各種動態的骨線人的練習,以便盡快掌握人體的動態變化規律。圖1–5–10人體的體塊結構3.頭像速寫的畫法1)成人頭像速寫畫法。①安排構圖:用概括的直線在畫紙上確定好頭像的合適位置。②概括基本形:運用輔助線,畫準頭像的比例、透視及內外輪廓。③細節表現:進一步分割出頭像局部細節,反復比較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④調整完成:用流暢、變化的線條畫出頭像的整體形態(圖1–5–12)。圖1–5–12成人頭像速寫畫法段志勤(2)兒童頭像速寫畫法。①安排構圖:用概括的直線在畫紙上確定好頭像的合適位置。②概括基本形:運用輔助線,畫出頭像的五官位置,注意兒童頭部比例與成人的區別,畫出臉部的中軸線及頭部的內外輪廓。③細節表現:進一步分割出兒童頭部局部細節,在整體比較中,注意表現兒童的神態特征。④調整完成:用流暢、肯定、變化的線條畫出兒童頭像的整體形態(圖1–5–13)。圖1–5–13兒童頭像速寫畫法段志勤4.全身速寫的畫法(1)成人全身速寫畫法。①確定人物在紙面上的構圖位置,用長直線畫出大外形,確定人物基本比例。②畫出人物各部分的基本形,找出大的衣紋轉折關系,定出五官位置及手腳的基本形狀。③用肯定的線條,流暢地畫出各個部分的造型,注意用線的輕重虛實、疏密疊壓及穿插變化。④調整畫面,強調重點,五官、手、腳要適當刻畫,結構轉折處要著重強調,衣紋的用線要蓬松,注意整體畫面要完整(圖1–5–14)。圖1–5–14成人全身速寫畫法段志勤(2)兒童全身速寫畫法。①合理安排兒童在畫紙上的構圖,用長直線畫出大外形,確定兒童全身四個頭長的基本比例。②用短直線分割兒童全身各部分的基本形,畫出大的動態關系,定出五官位置及手腳的基本形狀。③用肯定而富有變化的線條,舒展地畫出兒童全身各個部分的造型,注意線的輕重虛實及疏密變化。④最后調整完成(圖1–5–15)。圖1–5–15兒童全身速寫畫法段志勤5.人物速寫作品欣賞。如圖1–5–16至圖1–5–19所示。圖1–5–16青年頭像速寫張望圖1–5–17兒童速寫李文靜二、風景速寫
風景速寫是一種簡練、快捷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所涵蓋的面很廣,自然景色、人文景觀、生活場景等都可以納入風景寫生的范疇。風景速寫所表現的對象往往積淀著厚厚的歷史、文化、風俗、信仰及時代的痕跡,學習風景速寫不但可以學到必備的專業知識,還可以通過風景寫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可提高學習者的造型能力,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