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3動蕩的中東地區同步教學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3動蕩的中東地區同步教學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3動蕩的中東地區同步教學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3動蕩的中東地區同步教學_第4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3動蕩的中東地區同步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獨立和振興第13課動蕩中東地域【講】第1頁【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從歷史淵源、20世紀40年代阿以最初沖突和20世紀50年代蘇伊士運河戰爭等角度,介紹了中東問題由來和發展。中東地域是一個特定政治地理概念,這里蘊藏極為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歷史上民族關系錯綜復雜,民族、宗教和領土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勢力和大國插手與介入,使這一地域自二戰以來,成為當今世界上矛盾集中,沖突頻發,動蕩多變熱點地域之一,至今依然備受世人關注。歷史上,造成中東地域情況復雜有很多原因:主要是不一樣民族在不一樣時期都統治過此地、宗教信仰之間差異、領土糾紛以及殖民統治者實施“分而治之”政策,這些原因造成主要矛盾阿以之間矛盾,巴以沖突成為中東問題關鍵。第2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1.戰火頻仍中東:知識鏈接:(1)中東地理位置:“中東”普通是指歐、亞、非三洲連接地域,主要是亞洲西部一帶,泛指地中海東岸和南岸。該名稱起源于過去人們以歐洲為中心,按距離遠近把東方各地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現在普通說“中東”包含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約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國家。總面積為七百萬平方千米,人口一億多。中東地域大多數是以阿拉伯民族為主、信仰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也包含在“中東”范圍之內。中東是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戰略位置非常主要。中東擁有極為豐富石油資源,石油蘊藏量約占整個西方世界百分之六十以上。第3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1.戰火頻仍中東:知識鏈接:(2)巴勒斯坦問題由來:巴勒斯坦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這一地域曾是古代猶太人棲息之地。公元1世紀,在外族侵入和迫害下,猶太國家滅亡,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7世紀,阿拉伯帝國占領巴勒斯坦,逐步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戰后,巴勒斯坦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域。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大規模興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猶太人紛紛返回巴勒斯坦地域定居,從此形成了阿猶兩族長達百年土地爭奪大戰。第4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1.戰火頻仍中東:知識鏈接:(2)巴勒斯坦問題由來:二戰后,在英、美、蘇等國操縱下,聯合國經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結束了英國在巴勒斯坦統治,并撤出軍隊,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猶太國。巴勒斯坦問題存在了相當長時間,成為當今世界上矛盾焦點之一。第5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1.戰火頻仍中東:知識鏈接:(3)四次中東戰爭:①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宣告建國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國家抵制以色列國建立,對它發動攻擊。②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而聯合向埃及發動進攻。③第三次中東戰爭(六天戰爭):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發動突然攻擊。④第四次中東戰爭(十月戰爭):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喪失土地而進攻以色列,美蘇兩國向雙方提供武器。第6頁【重點、難點講解】教師點撥:1.

巴以間爭端從較小規模爭斗演變成了流血沖突。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冤仇越積越深,巴以爭端成為世界上連續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爭端。因為以色列統治集團堅持其擴張政策,因為美、英、蘇等大國出于不一樣利益在此進行干涉,使得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處理,終于釀成了四次中東戰爭發生。2.中東戰爭使阿拉伯國家背上了沉重軍費負擔,債臺高筑,民生凋敝,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更為嚴重是威脅了中東地域乃至整個世界和平與穩定。第7頁第8頁第9頁戰爭時間

情況第一次1948年第二次1956年第三次1967年第四次1973年以色列建國,阿拉伯國家出兵進攻以色列(土地,草場)埃及宣告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后,英、法、以進攻埃及以色列突然攻擊阿拉伯國家(土地和耶路撒冷)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失地),進攻以色列中東戰爭簡表第10頁【重點、難點講解】【典例說明】例1.年11月14日,以色列國防軍發起代號“防務之柱”大規模軍事行動,“定點去除”了哈馬斯二號人物、“卡桑旅”領導人賈巴里,對哈馬斯目標實施了一系列空中打擊,并威脅發動地面攻擊。加沙武裝人員也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彈給予還擊。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暴發了近年來最為激烈交火。以下關于巴以沖突和中東戰爭說法,不正確是()A.巴以問題源于聯合國“分治”決議不公平B.影響中東和平原因有很多,如宗教、領土、資源、大國插手等C.1948年,英國結束在巴勒斯坦“委任統治”D.巴以問題能夠經過戰爭伎倆來處理D第11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2.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知識鏈接:(1)地理位置非常主要,大國爭奪“中東”地處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戰略位置非常主要。擁有極為豐富石油資源,蘊藏量約占整個西方世界60%以上。近代,中東地域受到歐洲殖民者重視,成為他們加強對東方殖民地控制最便捷紐帶,建立殖民帝國、爭奪世界霸權主要基地。二戰后,大國在這里爭霸更是變本加厲。第12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2.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知識鏈接:(2)宗教、歷史、種族矛盾中東地域是三大宗教發源地,是伊斯蘭教文化關鍵地帶以及阿拉伯人聚居區,而信仰猶太教以色列與周圍阿拉伯國家土地之爭、宗教之爭由來已久,愈演愈烈,成為中東問題關鍵。(3)水資源之爭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國,不停擴張領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家園。對水資源爭奪也加劇了沖突。第13頁【重點、難點講解】一、教學重點:戰火頻仍中東;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2.中東地域錯綜復雜矛盾:知識鏈接:(4)石油資源之爭蘊藏豐富石油資源使中東在世界經濟中含有主要影響。(5)以色列和阿拉伯領土之爭1948年,以色列建國后,不停擴張領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家園。第14頁【重點、難點講解】教師點撥: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中東地域一直動蕩不定。動蕩原因是錯綜復雜。中東地域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極為主要,石油資源十分豐富,是各個歷史時期世界列強必爭之地。列強從自己利益出發,在此進行了長久角逐。它們介入,使問題愈加復雜。歷史、宗教、種族等原因,使這一地域矛盾愈加復雜化。1948年,以色列國在此建國以后,不停擴張領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家園。對寶貴水源爭奪也加劇了沖突。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在這里留下眾多圣跡,各宗教信徒都把耶路撒冷城看作自己“圣城”。幾乎整個20世紀,他們不停地相互爭斗,以取得對城市控制權。宗教信仰不一樣加深了雙方裂痕。巴以沖突成為中東問題關鍵。第15頁【重點、難點講解】教師點撥:2.長久以來,巴以雙方和國際社會為中東問題處理,進行了長久努力,20世紀90年代中東和平出現轉機。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巴以沖突仍時有加劇,成為國際社會擔憂和關注焦點。巴勒斯坦地域各國間矛盾不能用武力處理,只有恢復安全與和平談判才能得以處理。對話而不是反抗,以民族寬容真正地挽回和平。第16頁戰略位置主要,并蘊藏豐富石油資源。第17頁豐富石油資源第18頁幾十年來陸續形成領土爭端、水資源問題及

巴勒斯坦難民是阿以沖突歷史原因。第19頁巴以沖突之

宗教紛爭文化差異猶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域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第20頁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積176平方公里,由東部舊城和西部新城組成。它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語和猶太語中,意思都為“和平之城”。耶路撒冷——沖突焦點,和平關鍵第21頁【重點、難點講解】【典例說明】例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猶太人成立以色列國。今后,以色列和中東地域阿拉伯國家之間屢次進行戰爭,史稱中東戰爭。中東地域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主要,石油資源豐富,是列強必爭之地。”該材料敘述內容中不包含()A.以色列建國 B.列強爭奪中東地域原因C.中東戰爭 D.印巴分治D第22頁【重點、難點講解】二、教學難點:巴勒斯坦問題由來;中東地域戰后頻仍原因。知識鏈接:1.

巴勒斯坦問題由來(1)巴勒斯坦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這一地域曾是古代猶太人棲息之地。公元1世紀,在外族侵入和迫害下,猶太國家滅亡,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7世紀,阿拉伯帝國占領巴勒斯坦,逐步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戰后,巴勒斯坦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域。19世紀,“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大規模興起,流落在世界各地猶太人紛紛返回巴勒斯坦地域定居,從此形成了阿猶兩族長達百年土地爭奪大戰。第23頁【重點、難點講解】二、教學難點:巴勒斯坦問題由來;中東地域戰后頻仍原因。知識鏈接:1.

巴勒斯坦問題由來(2)二戰后,在英、美、蘇等國操縱下,聯合國經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結束了英國在巴勒斯坦統治,并撤出軍隊,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了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猶太國。巴勒斯坦問題存在了相當長時間,成為當今世界上矛盾焦點之一。第24頁【重點、難點講解】二、教學難點:巴勒斯坦問題由來;中東地域戰后頻仍原因。知識鏈接:2.

中東地域戰后頻仍原因A.直接原因:爭奪土地或運河主權,爭奪水源等。B.主要原因:中東地處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戰略位置非常主要。這里擁有極為豐富石油資源,石油蘊藏量約占整個西方世界60%以上。C.根本原因:因為歷史上大國爭霸需要控制這個戰略要地,才使得這里戰爭頻仍;所以大國爭霸才是這里戰爭頻仍根本原因。D.其它原因:巴以之間領土爭端;寶貴水資源問題;耶路撒冷主權歸屬問題等。第25頁【重點、難點講解】教師點撥:1.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域居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巴勒斯坦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英國以約旦河為界將該地分為兩部分.世紀末興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使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與當地阿拉伯人發生屢次流血沖突。1947年11月,聯合國經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要求,在約旦河以西2.7萬平方千米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國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對決議未能誕生。今后,該地域戰火不停,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之間冤仇越積越深,巴以爭端成為世界上連續時間最長、最為復雜爭端。因為以色列統治集團堅持其擴張政策,因為美、英、蘇等大國出于不一樣利益在此進行干涉,使得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處理。第26頁【重點、難點講解】教師點撥:2.①大國爭奪是中東地域沖突不停主要根源。中東地域戰略地位主要,并蘊藏豐富石油資源,該地域成為各個歷史時期世界大國爭奪熱點。②幾十年中陸續形成領土爭端是阿以之間爭奪實責問題。③水資源問題在中東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圍繞著水資源問題,阿以進行著殊死斗爭。④耶路撒冷主權和歸屬問題,是巴以關系中最為棘手問題。第27頁埃及總統薩達特、美國總統卡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簽署了埃以《戴維營協議》第28頁1999年12月14日巴拿馬運河主權交接儀式

第29頁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之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已故領導人)高呼:“用土地換和平。”“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槍,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失落。”第30頁拉賓(以色列前總理)“我夢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第31頁1993年,在當初美國總統克林頓斡旋下,拉賓同阿拉法特簽署了“奧斯陸協定”,中東和平出現了曙光。第32頁阿拉法特、佩雷斯與拉賓同獲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第33頁1995年以色列數萬民眾集會紀念拉賓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第34頁以牙還牙,沖突加劇。第35頁國際社會進行著長久努力第36頁緊握橄欖枝,遠離硝煙!!!動蕩中東地域第37頁【重點、難點講解】【典例說明】例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各國都進行了維護民族主權斗爭,收回運河主權國家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