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七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1.下列血細胞中能運載氧氣的是()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紅細胞和白細胞2.如圖中的曲線表示某物質經過正常人腎小管的含量變化情況。據圖推斷,該物質是()A.尿素 B.水分 C.葡萄糖 D.無機鹽3.在大蒜收獲的季節,有些家庭愛腌制一種食中品——“糖醋蒜”,吃起來酸甜爽口。糖醋能進入細胞內部,這一現象主要與大蒜細胞中的()有關。A.細胞壁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核4.“低碳生活”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以下活動與之不相符合的是()A.建立森林保護區 B.多使用一次性物品C.植樹造林 D.提倡綠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5.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A.大猩猩 B.金絲猴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6.下列有關排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排出體內的廢物B.腎臟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排出體外C.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有重要作用D.有助于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7.血紅蛋白的特性是()A.易與氧結合,也易與氧分離 B.不易與氧結合,也不易與氧分離C.易與氧結合,不易與氧分離 D.不易與氧結合,易與氧分離8.如圖是截取人體某部位連通的三種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經()A.B→A→C B.B→C→A C.A→C→B D.A→B→C9.若所輸血液的血型不合,輸血后血液中的某種成分就會凝集成團,阻礙循環,造成嚴重后果,這種成分是()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10.PM2.5是指大氣中的可入肺顆粒,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PM2.5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 B.PM2.5指數越高說明空氣質量越好C.PM2.5由肺直接進入組織細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統11.脊髓的主要功能是()A.感覺反射 B.感覺和傳導 C.反射和運動 D.反射和傳導12.人體排尿的生理意義是()①調節體內水的含量②調節體內無機鹽的含量③排出組織細胞產生的廢物④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下列關于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B.運動方式相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D.腦的發育程度相同14.從聲波形成到形成聽覺需要經過()①聽小骨②鼓膜③耳蝸④外耳道⑤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A.聲波→①→②→③→④→⑤ B.聲波→④→③→①→②→⑤C.聲波→④→①→②→③→⑤ D.聲波→④→②→①→③→⑤15.家鴿具有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的特點的根本原因是()A.身體散熱過快 B.飛行時消耗的能量大C.食物中營養少 D.消化系統發達16.小明不愛吃蔬菜,最近幾天,每次刷牙時,牙齦都出血,他可能患了()A.壞血病 B.貧血 C.糖尿病 D.白化病17.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傳染病。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與艾滋病患者握手不易被傳染B.人類對艾滋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C.HIV侵犯免疫系統降低免疫功能D.HIV是艾滋病傳播的病原體和傳染源18.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 B.大猩猩 C.長臂猿 D.森林古猿19.做試卷的時候,先審題,認真思考,然后寫答案。完成這些活動的神經中樞在()A.大腦皮層 B.小腦 C.脊髓 D.腦干20.下列有關眼或耳的說法,正確的是()A.視覺感受器位于角膜 B.近視眼可配戴凸透鏡加以矯正C.聽覺形成于耳蝸 D.遇到巨大聲響時,應張口或閉嘴堵耳,避免損傷鼓膜21.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簡稱:ASFV)感染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病過程短,感染死亡率可高達100%。目前沒有研發出可以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但高溫、消毒劑可以有效殺滅病毒,所以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1)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分析,患非洲豬瘟的豬屬于_____________。(2)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對養殖場進行高溫和噴灑消毒劑消毒屬于____________。(3)若今后研發出非洲豬瘟疫苗,可通過給豬注射疫苗來提高對該病的免疫能力。此過程中,注射進入豬體內的疫苗作為______,刺激豬淋巴細胞產生特殊的蛋白質,叫______。22.請你結合下述資料,分析回答:今年春季,一種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疾病在我們濰坊部分縣市的中小學校園內出現。引起該類疾病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諾如病毒的微生物。該病毒屬于腸道類病毒,成人與兒童都可能感染,典型癥狀為高熱、嘔吐與拉肚子,發病初期的癥狀與流行性感冒類似,但是感染諾如病毒的兒童不會出現流鼻涕、咳嗽等癥狀。學校向衛生部門及時報告情況的同時,將出現上述癥狀的學生及時送醫檢查和治療,避免了該類疾病在校園中的蔓延。諾如病毒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徑傳播。本病免疫期短暫,可反復感染,但是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通常在1﹣3、天內好轉,大多數人可在一周內完全康復,而且不留后遺癥,所以如果不幸感染諾如病毒,也不必過于擔心。(1)從傳播途徑分析,由諾如病毒引起的非細菌性胃腸炎屬于_____傳染病。而普通病毒性感冒屬于_____傳染病;(2)從傳染病的發病原因分析,導致人患病的諾如病毒和流感病毒稱為_____。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學校方面采取的措施屬于_____。(3)從免疫學角度分析,當諾如病毒侵入人體以后,能夠刺激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種病毒的特殊蛋白質,叫做_____,而諾如病毒叫做_____。(4)請你寫出兩條日常生活中預防該類傳染病的措施:_____;_____。
參考答案1、A【解析】試題分析:人體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時候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作用,選項A符合題意。白細胞能吞噬侵入體內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護的功能;血小板能夠促進凝血和加速止血。考點:此題考查人體紅細胞的作用,以此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牢記情況和應用能力。2、C【解析】試題分析: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構成了尿液的成分.解: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葡萄糖的含量減少為0,.所以,如圖中的曲線表示某物質經過正常人腎小管的含量變化情況.據圖推斷,該物質是葡萄糖.故選C.考點:尿液的形成.3、C【解析】
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詳解】細胞壁與細胞的最外面,起到保護和支持的作用;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也有保護作用;細胞質中有細胞器,如液泡、葉綠體等,其中液泡里含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物質,如各種蔬菜果汁中含有味道的物質以及豐富的營養物質就是來自于細胞質中液泡的細胞液里;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糖醋蒜”有酸甜味,說明細胞已死,細胞膜失去控制能力。故選C。【點睛】考查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4、B【解析】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日益突出,已威脅到生物圈,如人類的亂砍亂伐等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保護植被刻不容緩。【詳解】建立森林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A不符合題意。
多使用一次性物品,造成資源浪費,B符合題意。
植樹造林,有利于保護環境;C不符合題意。
提倡綠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D不符合題意。【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5、D【解析】
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詳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后來由于環境的變化,森林古猿朝兩個方面進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樹棲生活為主,慢慢進化成了現代類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被迫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確。【點睛】掌握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即能正確答題。6、B【解析】分析:尿中含有尿素等廢物,尿素在人體內含量多了會引起人體中毒癥狀,因此需排出。詳解: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無機鹽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質,排尿是排出體內廢物,A正確;腎臟形成的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B錯誤;排尿可以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CD正確。點睛:掌握排尿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7、A【解析】血紅蛋白特性: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容易分離,因此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8、C【解析】
血管分為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三種,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詳解】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個部分去的血管,動脈的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快;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靜脈的管壁薄、彈性小、官腔大,管內血流速度慢;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根據以上特點可判定圖示中的三種血管:B是靜脈,A是動脈,C是毛細血管,其流動方向是:A→C→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三種血管的特點、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9、A【解析】
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否則會發生凝集反應,據此作答。【詳解】紅細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當含有A(或B)凝集原的紅細胞與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時,由于相對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與抗A)的相互作用,使紅細胞凝集成團。凝集成團的紅細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接著這些紅細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紅蛋白。當大量血紅蛋白從腎臟排出時,又可以堵塞腎小管而損傷腎功能,引起少尿或無尿。這一連串的反應可以引起下列癥狀:皮膚發青、四肢麻木、全身發抖、胸悶、腰疼、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嚴重時甚至死亡。因此,輸血時必須注意血型的選擇,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可見A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輸血的原則。10、A【解析】
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能夠對吸入氣體進行溫暖、濕潤和清潔,但是這種清潔能力是有限的。【詳解】PM2.5顆粒經過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然后進入肺,在肺泡中進行氣體交換,PM2.5顆粒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周圍血液,A正確;PM2.5指數越高說明空氣污染越嚴重,質量越差,B錯誤;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肺泡里的PM2.5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里的PM2.5再穿過毛細血管壁到達組織細胞。C錯誤;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誘發呼吸系統疾病,D錯誤。【點睛】掌握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題的關鍵。11、D【解析】
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里有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這些中樞的活動受大腦皮層的控制,脊髓的結構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質和位于周圍部的白質;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的聯系通路。【詳解】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脊髓是感覺和運動神經沖動傳導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淺感覺和大部分內臟感覺沖動,都經脊髓白質的上行纖維束才能傳到腦。由腦發出的沖動,也要通過脊髓白質的下行纖維束才能調節軀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內臟的活動;脊髓可執行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包括軀體反射和內臟反射,脊髓各種反射都是通過脊髓節內和節間的反射弧完成的。故選:D。【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脊髓的功能:反射和傳導。12、D【解析】試題分析: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無機鹽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積聚多了對人體會造成危害,因此必須排尿,可見排尿對于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排出廢物,而且還可以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考點:排尿的意義。13、A【解析】人與類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確。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不會直立行走;而人類的前肢解放出來,會直立行走,可見它們的運動方式不同,B錯誤。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在叢林中采摘果子等為食,不會制造工具;而人類會制造和使用工,C錯誤。由于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不會制造工具,手和腦得不到鍛煉,因此這種簡單的樹棲生活不利于腦的發育;而人類會制造和使用工具,促進了腦的發達,且知道用火燒烤食物來吃,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育,D錯誤。
故選A。14、D【解析】
耳的結構圖如下:【詳解】聽覺的形成過程如下:外界的聲波經過④外耳道傳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①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③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⑤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可見聽覺形成的正確順序是聲波→④→②→①→③→⑤。故選:D【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聽覺的形成過程。15、B【解析】
鳥類多數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前肢變成翼,有大型的正羽;身體呈流線型;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詳解】鳥類多數營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前肢變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適于飛行;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可以供給充足的氧氣;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因為飛行時消耗的能量很大,所以家鴿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強,能為飛行提供充足的食物。故選B。【點睛】掌握鳥類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結合題意,即可正確解答。16、A【解析】試題分析:維生素既不構成人體組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生命活動調節重要的物質。維生素C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傷口的愈合,增強抵抗力,缺乏引起壞血病;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缺乏引起貧血,預防的方法是補充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白化病屬于遺傳病。故選A。【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難度一般,屬于基礎題型。17、D【解析】
艾滋病是常見的傳染病,從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危害等分析作答。【詳解】A、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與艾滋病人的正常交往,比如握手,交談,一起進餐是不會被感染的,不符合題意。B、艾滋病被稱為免疫缺陷綜合征,人類對艾滋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不符合題意。C、HIV主要對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喪失免疫功能,不符合題意。D、病原體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且能傳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HIV是艾滋病傳播的病原體,不是傳染源,符合題意。【點睛】艾滋病是常見的傳染病,我們要正確對待艾滋病患者。18、D【解析】試題分析: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考點: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9、A【解析】
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與復雜反射(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復雜反射(條件反射)。【詳解】完成審題、思考等活動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復雜反射(條件反射)。因此完成審題、思考等活動的神經中樞存在于大腦皮層。A符合題意。【點睛】理解復雜反射與簡單反射的區別。20、D【解析】視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視覺感受器位于視網膜,故A錯誤;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如讀書、玩游戲機等,使眼睛長時間的調節緊張,導致晶狀體過度變凸,不能恢復成原狀;嚴重時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遠視眼,需要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故B錯誤;人的聽覺感受器位于耳蝸內,耳蝸內含有聽覺感受器,受振動刺激能產生神經沖動,故C錯誤;當聽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耳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因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這樣口腔內的氣壓即鼓室內的氣壓與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氣壓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故D正確。故選D。21、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抗原抗體【解析】
(1)傳染病: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叫傳染病。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廳臨時出租協議書
- 針灸推拿醫生協議書
- 裝修公司學徒協議書
- 營運車輛入股協議書
- 銀行貸款免還協議書
- 餐廳經營轉讓協議書
- 食品貨車司機協議書
- 閑置水廠合作協議書
- 音樂機構入股協議書
- 酒店投資合伙協議書
- 防雷日常管理制度
- DB23T 3711-2024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
- 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液冷散熱設計及仿真研究
- 2025年沈陽汽車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田徑理論考試復習題庫300題(含各題型)
- 泛海三江JB-QGL-9000、JB-QTL-9000、JB-QBL-9000火災報警控制器
- 員工團建就餐合同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畢業設計 基于PLC的噴涂機器人控制系統的設計
- 滑雪培訓服務合同
- 肌肉注射課件(共45張課件)
- 工程經濟學(青島理工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青島理工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