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教案_第1頁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教案_第2頁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教案_第3頁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教案_第4頁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電和我們的生活

【教材簡析】

本課是電路單元的第一課,雖然生活當中電隨處可見,學生真正對電的了解

卻是從本單元開始。電從哪里來,有什么作用,電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是學

生本節(jié)課需要整理歸納的問題。電的使用當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用電安全需要

了解,并在整個單元中貫徹。

【學情分析】

學生對電并不陌生,但這卻是學生第一次詳細了解有關電的知識,教學中,

我們要繼續(xù)堅持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逐漸養(yǎng)成尊重事實、

注重證據(jù)、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電是由電源提供的,電源分為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

2.知道電是我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驅動用電器做很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用電知識。

科學思維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表達要素之間的關系,找到它們之間重要的、共同

的特征。

探究實踐

用調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見的用電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電源類別。

態(tài)度責任

1.意識到電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2.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是我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

難點:了解家中常見的用電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電源類別。

【教學準備】

教師:一張“關于點的知識”班級記錄表和一張“家用電器記錄”班級記錄

表,關于電源(電廠、電池)和安全用電的PPT。

小組:一張“家用電器記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假如夏天里停電,你們的將會遇到什么麻煩?(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對,電和

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認識電,用好電,節(jié)約電,防止觸電。讓我

們一起走進電的王國,探索電的秘密。揭示課題:電與我們的生活(板書)

二、科學探索

(一)學習電的知識

L人人上網(wǎng)查閱、下載有關電的知識。

2.小組討論,相互說說你知道的關于電的知一只。

3.發(fā)現(xiàn)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用討論的方式記錄我們對電的認識

4文千電的加識(班級記,表表)

日*,

我們乙絲如迨的我們還患為通的

(二)認識常用的家用電器

1.調查家中的電器。個人統(tǒng)計:生活中常用的用電器有哪些?大的電器有哪

些?小的用電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電器有哪些?這些用電器分別是用哪些

電的?你統(tǒng)計的數(shù)量是多少?

2.電從哪里來?

家用電霧記錄(班級記錄表)

日期:

電霧名稱電源電霧的作用

電燈電廠照明

洗衣機電廠洗衣服

電池打電話、上網(wǎng)

3.認識直流電:手電筒的電池、汽車的電池、手機電池等。

4.認識交流電:家庭使用的交流電一般220V工業(yè)、農業(yè)使用的交流電一般

220V至380V。電壓高,人和動物觸到交流電都非常危險,所以我們要注意用電

的安全。

5.安全用電宣傳和觸電自救

活動:利用實驗材料感受人體是可以導電的。

不能帶電清潔電風扇,不能有高壓線的地方放風箏,不能在電線上曬衣服,

不能帶電和用濕布擦電燈泡。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時,要馬上拉下電閘。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如果離電制較遠,千萬不要用手拉,要用絕緣體把電線挑開。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節(jié)約用電辦法多。(自我調查,每人以一個月為標準,記錄每個月的用電情

況,分析浪費的情況,可節(jié)約的可能性,提出節(jié)約的辦法,并如何在家里推廣和

實施節(jié)約用電的措施。第二個月進行節(jié)約用電嘗試,看看節(jié)約了幾度電。請大家

互相介紹節(jié)約用電的好辦法,并推廣開去,堅持下去。將節(jié)約用電的好辦法到親

戚朋友家去宣傳,讓節(jié)約用電的好辦法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生活的習慣。)

四、課后拓展

電不但能發(fā)光、發(fā)熱,還能做很多事情,它是我們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重要的能

源,應該節(jié)約用電。你知道沒有了電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嗎?

【板書設計】

2.L電和我們的生活

生活中的電器:交流電

干電池:直流電

發(fā)電

安全用電節(jié)約用電

2.2點亮小燈泡

【教材簡析】

電燈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在這一課

中,學生將通過使用簡單的電池、導線使小燈泡發(fā)光,并且探究使小燈泡發(fā)光的

不同連接方式,激發(fā)探究電的興趣。電流動的路徑叫做電路。為了建立一個電路,

需要電池、導線以及用電器,例如燈泡。電從電池的一個極,經(jīng)過用電器和導線

流向電池的另一個極,才能建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電在電路中的流動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現(xiàn)象,如小燈泡的亮

與不亮來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通過。小燈泡亮了就說明有電流過小燈泡的燈絲,

電是怎樣流過燈絲的呢?學生對電路的探究就開始了。所以本課的教學目的不是

用多種方法點亮小燈泡,而是探索電在這個裝置中是怎樣流動的,也就是電流經(jīng)

的路線,這就是電路,讓學生初步建立電路的概念,并在后面的兒課中不斷去鞏

固這一概念。電池或電源,是電路中電流的“推動力”。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將

使用干電池來完成各種有關電的研究。電池有兩個極,一端標著“十”(正極),

另一端標著“一”(負極)。正極的那一端有一個小的突出的金屬帽,負極的一端

是扁平的。

【學情分析】

學生對電燈泡并不陌生,但是他們對人類發(fā)明小燈泡的意義,以及小燈泡的

結構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課鼓勵學生在帶著新的問題用小燈泡進行觀察1勺過

程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同時學習和了解一些關于小燈泡的簡單光學知識。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fā)光。

2.知道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閉合

回路。

3.了解一個完整的電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種方法建立起來。

4.了解電池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在一起,就會發(fā)生短路。

科學思維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對電流的流向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探究實踐

1.能用電源、導線和小燈泡連接簡單電路。

2.觀察、描述和記錄點亮小燈泡的實驗現(xiàn)象。

態(tài)度責任

1.體會對周圍事物進行有目的、細致地觀察的樂趣。

2.敢于根據(jù)現(xiàn)象做出大膽的想象與推測.

3.激發(fā)進一步探究電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掌握小燈泡的各個組成部分

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閉

合回路。

難點:1.掌握小燈泡的各個組成部分

2.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包括電池、導線在內的完整的

閉合回路。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1只小燈泡,1節(jié)1.5v的干電池,1根導線,《科學活

動手冊》。

教師準備:小燈泡的剖面圖或剖開的大燈泡的實物,電池和小燈泡的圖片,

雙面膠。

【教學過程】

一、聚焦:激趣引入(預設2分鐘)

L同學們,今天我們的主角是誰呢?(出示“小燈泡”的圖片)

2.它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小燈泡。但是今天用來點亮小燈泡的神秘嘉賓卻很特

殊,它是誰呢?

(出示“筆”的圖片)竟然是一支筆。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吧?

3.播放“一支筆點亮一座城的視頻

4.揭示課題:點亮小燈泡(板書)

5.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們得從從一顆小燈泡開始講起。

二、科學探索:(預設20分鐘)

1.初步了解小燈泡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并了解其作用

(1)燈絲:小燈泡中能夠發(fā)光發(fā)亮的部分就是我們的燈絲。點它是一種耐

高溫的金屬絲,多為細鴇絲,在通電以后能夠發(fā)光、發(fā)熱。

(2)金屬架:將燈絲架起來的部分就是我們的金屬架,點金屬架是由耐高

溫并且導電的金屬絲制成的,它在固定燈絲的同時能夠將電流導入燈絲。

(3)連接點:在金屬架的外部安裝了一個能夠導電的,帶有螺紋的金屬殼,

用來保護、固定我們的金屬架。細心的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金屬殼側面

和下端有兩個凸起的小圓點。為了區(qū)分,老師用紇色和藍色的圓點在圖中進行了

標注。這兩個小圓點就是小燈泡的連接點,用于分別連接電池的兩極。如果我們

將金屬殼剖開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兩個連接點就是我們金屬架的兩個端點。紅色

的連接點是金屬架A的端點,藍色的連接點是金屬架B的端點。(小燈泡發(fā)光時

電流會從一個連接點進入再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

(4)玻璃泡:我們的小燈泡還剩下最后一個結構,這個像宇航員的頭盔一

樣的玻璃罩子就是玻璃泡,它可是小燈泡的“頭盔”哦,它能夠很好的保護我們

的燈絲,同時又不影響它的發(fā)光。一般,在玻璃泡里充有氮氣、氮氣等氣體,用

于延長燈絲的壽命。

2.鞏固小燈泡的結構:畫一畫小燈泡,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1)好啦,小燈泡的結構你都掌握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小燈泡,并

標一標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吧。

(2)小燈泡的結溝圖你會畫了嗎?同學們可以打開科學書第5頁,對照上

面的結構圖,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畫完整。

3.介紹電池和導線的特點

(1)觀察電池,請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并總結:電池有正負兩極,有銅帽的那

極是正極,符號“+”;有鋅殼,稱為負極,符號“一”。

(2)觀察導線,請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并總結:導線內部是導電的金屬絲,外

部是絕緣的橡膠,可以將電流從電池引出到用電器。

4.實驗探究:

(1)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對小燈泡的結構了如指掌了,那么你覺得用導線、電池

和小燈泡怎么樣的連接可以使小燈泡發(fā)光嗎?請大家將你們的方案畫一畫吧!

(2)交流分享學生的連接方法后讓學生領取材料動手實驗:趕緊動手試一

試,并把你連接的方式都畫下來,看看哪些連接方式是能夠讓小燈泡發(fā)光的呢?

(3)學生實驗

(4)交流:

同學們,你們的哪些連接方法使得我們的小燈泡亮起來了呢?請大家到黑板

上來畫一畫連一連。

老師也嘗試著連接了我的小燈泡,這里是幾幅我的連接方式圖,哪幾幅能夠

發(fā)光呢?同學們可以用我們的材料進行檢驗。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18分鐘)

1.分析交流:

我們發(fā)現(xiàn),能夠使小燈泡發(fā)光的是這幾幅連接圖。請大家仔細觀察,能找找

他們之間的相同點嗎?

學生討論并發(fā)言。

2.總結:

原來這幾種連接,都是小燈泡的其中一個一個連接點和電池的正極相連,另

一個連接點通過用導線和電池的負極相連。這個時候我們的電流就能夠從電池的

正極出發(fā),進入其中一個連接點,流經(jīng)我們的燈絲,再從另一個連接點流出,最

后電流通過導線流回電池的負極。我們把這個叫做閉合的回路,小燈泡只有在閉

合的回路中才能夠發(fā)光。

出示定義:電流從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小燈泡,再回到負極,形成一個完整1勺回

路。(并播放PPT動畫)

3.在實驗過程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連接的困難,或者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要和

同學們分享的嗎?

4.出示短路和斷路的辨別。

四、課后拓展:做一個導電物體檢測器

1.準備:小燈泡、電池、導線、卡紙、彩鉛、鉛筆、膠布、剪刀、單面狡等

2.制作原理?(如果在電路中接入的是導電的物體,小燈泡就會發(fā)光。如果

在電路中接入的是絕緣體,小燈泡就無法發(fā)光)

五、作業(yè)設計或典型錯題記錄分析

1.下面這些小燈泡的連接圖中哪幾個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圈一圈

2.用線條連出小燈泡各部分的名稱

玻璃泡

燈絲

金屬架

連接點

3.哪些燈泡會發(fā)光?在相應的括號里打上“J”

哪些連接會短路?在相應的括號里打上

哪些連接是斷路?在相應的括號里打上“X"

【板書設計】

2.2點亮小燈泡

連接點

A

3.簡易電路

【教材簡析】

《簡易電路》是四年級下冊《電路》單元的第三課,本節(jié)課通過認識簡易電

路、了解簡易電路的工作原理、親手連接簡易電路等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形成電學印象。

教材共分3個部分。第一部分:組裝電路;第二部分:在電路中安裝開關;

第三部分:畫電路連接圖。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可以自己連接使小燈泡亮起來。在這一課中,學生們將學會使用新

的裝置一一小燈座和電池盒,用導線連接完整的電路,并能用開關來控制電珞的

通與斷。在使用這些裝置建立電路的過程中,學生將獲得更多的建立電路的經(jīng)驗。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電從能夠持續(xù)提供電能的電池的一端經(jīng)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

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2.可以在電路中安裝開關來控制電路的通與斷。

科學思維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能畫出簡易電路

圖。

探究實踐

1.觀察電池盒、燈座和開關的結構,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將電池盒、燈座和開關連接到電路中,讓小燈泡亮起來。

態(tài)度責任

1.樂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進。

2.激發(fā)對電探究的興趣。

3.體會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將電池盒、燈座和開關連接到電路中,讓小燈泡亮起來。

難點: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能畫出簡易電路圖。

【教學準備】

教師:小燈座I個、電池盒I個、1號電池1節(jié)、導線3根、小燈泡I

個。

小組:小燈座1個、電池盒1個、1號電池1節(jié)、導線3根、開關一個、

小燈泡1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連接比賽:每組一節(jié)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比一比誰最快把小

燈泡點亮。

(1)我們將這種白電池,導線以及小燈泡所構成的電路稱為簡易電路。(板

書課題:簡易電路)

(2)在這個電路中,電流從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小燈泡,再回到負極,形成一個

完整的回路。

2.討論:我們這樣用手按著來點亮小燈泡,一松手小燈泡就不亮了。怎樣更

方便地固定小燈泡和電池呢?

3.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提醒學生觀察或回憶學校和家里的電燈

是怎樣安裝的)

4.老師今天帶來了新的工具:電池盒與小燈座。

二、科學探索

[材料準備:每個小組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一個開關、1號電池1節(jié)、

導線3根、開關一個、小燈泡1個。]

1.活動1:組裝一個電路

(1)教師給每個小組一個小燈座、一個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

座。

(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

(預設:電池盒內的兩端分別裝有銅片,并連接外面的兩個接頭,應讓學生

注意觀察接頭的彈簧夾、小燈座的螺口,以及旁邊的兩個接線頭,想想這些構造

的用途。)

(3)你們能用這些元件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4)引導學生用三個步驟進行安裝。

①在電池盒的兩端各連接好一根導線,把電池安裝在電池盒里。②用連接電

池的兩根導線的另?端接觸小燈泡,確定能使小燈泡發(fā)光。③把小燈泡安裝在小

燈座上,再連接上導線,我們的小燈泡亮了!

2.活動2:在電路中安裝開關

(1)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把小燈泡點亮了,那我們就這樣一直放著么?(預沒:

不能,會浪費電。)

(2)怎樣更方便地控制小燈泡的亮暗呢?(預設:加一個開關)

(3)觀察小開關的結構,想一想怎樣把它連接在電路中?嘗試著把它連接

到電路中,使電路中的小燈泡亮起來,并嘗試用開關來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與斷。

3.活動3:畫電路連接圖

(1)老師看到很多小組都連接成功了,下面就請你們自己在書本上畫一畫

你們都是怎么連接的?

(2)很多同學都發(fā)現(xiàn)我們如果原模原樣畫下來會很浪費時間,所以引入一

種簡單的方法,即簡易電路圖。(ppt呈現(xiàn))

(3)請同學們來認一認,這些符號都代表什么?

(4)其實除了這一種簡單畫法,還有一種方式。

(5)下面我再來考一考你們,這些符號又代表什么呢?

(6)符號我們都認識了,下面我們再來學一學電路圖到底該怎么畫呢?有

以下注意點:

①導線用尺子畫,拐彎要直角。

②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

③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④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要橫平豎直。(尺規(guī)作圖)

⑤用線段連接的方法,并用小圓點標出連接點,用箭頭畫出電流方向。(科

學規(guī)定:電從電池的正極流出,回到負極。)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1.研討1:

(1)在電路中,電是持續(xù)流動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小燈泡在持續(xù)發(fā)光。

在你畫的電路圖中電是怎樣流動的?

2.研討2:

(1)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電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在電路中,哪些電路元件是必

備的?

(2)如果我們將小燈泡換成小風扇或小電機,會有什么現(xiàn)象?

【板書設計】

3.簡易電路

簡易電路:電池導線用電器

電池盒、小燈座、開關

簡易電路圖

4.電路出故障了

【教材簡析】

《電路出故障了》是教科版四下第二單元的第四節(jié)課。在連接電路的時候,

同學們經(jīng)常會遇到有時亮,有時又不亮的情況。本節(jié)課從“小燈泡不亮”這一問

題入手,引導學生分析整理可能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并學習新的方法來

檢測電路一一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材主要開展三個活動。第一部分:什么地方出故障了;第二部分:做個電

路檢測器;第二部分:檢測故障電路。

【學情分析】

前三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己經(jīng)初步建立了電路的概念。同時,四年級的學生

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制定并實施簡單的實驗設計。因此,讓他們

來討論小燈泡不亮的情況,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系列實踐活

動,有利于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閉合的電路。

2.知道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科學思維

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電路檢測器解釋電路的通斷。

探究實踐

1.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2.應用電路檢測器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態(tài)度責任

1.了解電路檢測器作為科學的檢測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2.體驗生活中的電現(xiàn)象,了解基本的安全用電知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并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查故

障。

難點: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教學準備】

教師:記錄表、教學課件等。

小組:每組2-3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

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簡單電路。畫一畫電路圖,并說說電流是怎

樣流動的。

2.提問:為什么合上開關,小燈泡會亮起來呢?(強調:電流流過燈絲,形

成了閉合的回路。)

3.學生活動: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教師準備多個好的、壞的小

燈泡,有電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4.提問: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

5.揭示課題:電路出故障了。

二、科學探索

1.提問:小燈泡為什么不亮呢?大家的連接方法正確嗎?

(引導學生先檢查連接方法,排除連接方法的原因。)

2.提問: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小燈泡卻不亮呢?電路的什么地方出故障

了?

3.學生討論: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

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小燈泡壞了;

2.電池沒電了;

3.小燈泡和燈座接觸不良;

4.電池盒沒連接好;

5.....

(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盡可能多地分析電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記

錄。)

4.討論:這些故障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連接問題,或者是某個元件出現(xiàn)故障。

怎樣才能確切地找出電路中的故障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預設:換一個小燈泡或電池,看小燈泡能否點亮;再次檢查電路中的連接

是否完好。)

5.強調:一般有下面幾種方法:

①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完好。比如電池盒兩端的導線是否夾緊,

電池是否放好了,小燈泡是否擰緊等。

②替換法:用另外的小燈泡、電池、導線等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燈

泡是否能亮。

③檢測法: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

6.介紹電路檢測器:將簡單電路中的開關拆除,就形成了一個電路檢測器,

開關兩邊的兩根導線是檢測頭。

7.講解:使用時?,將故障電路的某一部分電路或某一元件連接到檢測頭之間,

如果電路檢測器的小燈泡亮了,說明這部分電路或元件是暢通的、沒有故障的;

否則就證明有故障。

8.強調:(1)做好電路檢測器后,一定要先試試靈不靈,把兩個檢測頭接

觸下,看燈泡是否亮起來,即白檢;(2)在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

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3)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應采用取出電

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里,

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4)檢測2-3次。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電路檢測器自檢、檢測。)

9.做一個電路檢測器:利用實驗材料,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并進行自檢。

10.檢測故障電路:你能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chǎn)生的原因嗎?看看電路中

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引導學生先預測電路可能出現(xiàn)的故障,邊檢查邊做記錄。)

三、研討

1.交流:查找出電路中哪一部分出故障了嗎?你是用什么辦法排除的?

2.匯報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匯報電路中的故障。

3.排除故障:將檢測出來的故障元件進行替換,重新連接電路,使小燈泡重

新亮起來。

五、總結拓展

1.強調: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中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

的家庭電路哦。

2.除了用電路檢測器,你還有其他方法查找電路中的故障嗎?

【板書設計】

4.電路出故障了

電流中斷電路檢測器亮,無故障

王亮,有故障

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教材簡析】

很多的用電器其實就是一個〃黑匣子〃,我們只能看到它們外面的樣子,而難

以看到它的內部結構。但不管多么復雜的用電器,都是由一些簡單電路通過不同

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的。在本課,學生將用電路檢測器探究接線盒內部的電路是

怎樣連接的,并探究不同電路連接方法的區(qū)別,觀察、描述、發(fā)現(xiàn)不同電路的特

點。

【學情分析】

在前面兒課一直幫助學生建立電路的概念,而閉合的通路概念的核心。木課

將檢驗學生們對在一個真正的電路鏈路概念的理解,電路中各個部件都是以不同

的方式連接的。如果看不到電路,我們能知道各個部件是怎樣連接的嗎?學生將

懷抱著對此問題的疑問進行探究。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掌握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體連接,這兩點之間

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

2.知道不同電器的內部電路都是不一樣的,在看不見的情況下要用專業(yè)的方

法進行檢測。

科學思維

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不同連接方式的特點。

探究實踐

1.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并在反復觀察和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同連接方式的

特點。

態(tài)度責任

1.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態(tài)度、嚴密推測的能力。

2.樂于交流自己的觀點。

3.體驗生活中的電現(xiàn)象,了解基本的安全用電知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電路檢測器檢驗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教學難點:根據(jù)檢測的結果推測接線盒內電路的連接情況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暗盒、實驗記錄單;一節(jié)電池(配電池盒)、

一個小燈泡(帶燈座)、導線兒根。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

1.投影圖片出示:不同電器的內部電路,越精密的電器內部電路更加復雜

2.電器的電路連接一般由接線盒連接,不僅可以保護和連接電線,還可以方

便維修,一旦電路出現(xiàn)問題,該怎么查找里面的問題呢?

課題: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二、科學探索:(預設25分鐘)

活動一:

1.發(fā)給每組一個接線盒,觀察接線盒外面的四個接線頭及對應的數(shù)字標號

2.打開盒蓋,看到A和D接線頭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導線連接在一起的。

3.蓋上盒蓋,討論:如何用電路檢測器檢驗出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通路?哪

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斷路?

4.用電路檢測器實際檢測,看看檢測結果是不是和前面觀察到的一樣。

(提醒:檢測電路前,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接觸頭接觸一次,以檢測它是

否能正常工作;為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檢測兩次。)

活動二:

1.發(fā)給每組另外一個接線盒,說明盒子上面的四個接線頭在盒子里面是有導

線連接的。不打開盒子,直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驗,能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

通路嗎?

2.學生先討論檢測順序,然后再開始檢驗,并把檢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1-21-31-31-42-32-43-4

通路

斷路

3.檢驗完后,根據(jù)檢驗結果推測接線盒內的連接情況,把推測結果畫在記錄

紙上。

4.各小組匯報推測結果,并討論哪種推測是合理的。

5.打開接線盒,讓學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樣連接的。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13分鐘)

1.下表是一個接線盒的檢測記錄,你能用示意圖說明接線盒內部是怎樣連接

的嗎?

2.如果是5個或者6個接線柱的接線盒,怎樣才能亳無遺漏地檢測任意兩個

接線柱之間的通斷情況?

【板書設計】

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

通路斷路

里面是怎樣連接的(電路檢測器)

6.導體和絕緣體

【教材簡析】

《導體和絕緣體》是四年級下冊《電路》單元的第6課。在這一節(jié)課中學生將探究物體

導電性能,教學內容主要分2個部分,第一部分:檢測區(qū)分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第二部

分:使用電路檢測器規(guī)范地來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以及一些安全用電事項。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關于電、以及電是如何工作的知識。在這一

課中,他們會發(fā)現(xiàn)將身邊的物體連接到電路中時,情況是不一樣的。導體是一種允許電流通

過它們的物質,絕緣體是電流不容易通過的物質。導體和絕緣體在電路中是同樣重要的組成

部分。在這一課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有的物質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導體;有的物質不易導電,這樣的物質叫做絕

緣體。

2.知道導電性是材料的基本屬性之一。

科學思維

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設計簡單電路實驗比較不同材料的導電性。

探究實踐

1.根據(jù)任務要求制定一個小組的研究計劃,并完成設想的計劃。

2.實施有關檢測的必要步驟,并整理實驗記錄。

態(tài)度責任

1.學會與人合作。

2.培養(yǎng)尊重事實的實證精神。

3.認識到井然有序的實驗操作習慣和形成安全用電的意識是很重要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導體和絕濠體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使用電路檢測器規(guī)范地來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

【教學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鉛筆,長尾夾,鐵釘,鑰匙,橡皮筋,鐵勺等待檢測的物體,1個電

路檢測器,1份科學監(jiān)測記錄表。

教師準備:如何使用電路檢測器的微視頻、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

1.投影圖片出示:簡單電路,指著電路中剝開塑料包皮的導線,提問:為什么在連接電

路時,我們?yōu)槭裁匆褜Ь€兩端的塑料包皮剝開?

用導線的金屬頭和塑料皮作為接觸點連接到電路中,驗證學生的觀點。

追問:哪些物體容易讓電流通過,哪些不容易讓電流通過?

2.揭示課題:導體與絕緣體(板書)

二、科學探索:(預設20分鐘)

同學們列舉的物體到底能不能讓電流通過呢?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電路檢測器來檢測物

體的導電性。

1.怎樣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一個物體的導電性呢?請小組學生討論一下,制定出一個用

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導電性的研究計劃。

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計劃,并進行相互的不從和完善。形成一個規(guī)范而又完善的檢

測計劃。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取身邊的的若干種物體(教師準備一部分,學生自己選取一部分。)

步驟:1.出示電路檢測器裝置.,先檢查電路檢測器能否正常工作。

2.預測待檢測物體的導電性,記錄在記錄表的預測欄中。

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的導電性,每種物體要檢測2遍,并將檢測結果記

錄在同一記錄單的相應表格中。

4.將檢測結果與預測進行對比,通過分類來觀察能導電和不能導電的物體有

什么異同。

3.學生分組,按討論的研究計劃進行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

4.整理器材放回原處,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預設18分鐘)

1.整理檢測結果

學生分組匯報檢測結果,對于同一種物體的檢測,不同小組的檢測結果是否相同?若

有不同,可進行重復檢測,

對物體導電性的預測和實際檢測結果相同嗎?若不同,請說一說預測時是怎么想的,通

過檢測后,有什么新的認識。

2.揭示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

通過檢測,我們知道了有的物體容易導電,有的物體不容易導電。我們把容易導電的物

質叫做導體,不易導電的物質叫做絕緣體。那么在檢測的物體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

體?

請你按照導體和絕緣體來給剛剛檢測的物體分類。(導體通常是金屬的,絕緣體通常是非金

屬的。)

3.導體和絕緣體的應!IJ

把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簡單電器,如電池盒、開關、燈座、插頭、插座、螺絲刀等發(fā)給小

組,每組?種,讓學生觀察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使用導體材料r哪些部分使用的絕緣材料制

成的?為什么這樣選用材料?

我們通常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導體使電流流過。

四、拓展

導體和絕緣體并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絕緣體也可能變成導體,我們要好好保

護電器設備上的絕緣體部分,注意用電安全。

【板書設計】

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

絕緣體:不易導電的物質

注意:導體和絕緣體可以互相轉化

2.7《電路中的開關》

【教材簡析】

開關是所有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每天萄在使用各種各樣的開關控制著

電路。在這一課中,學生將首先觀察小開關都是月什么材料制作的,它們都起到

什么作用,再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一個開美,并月它來控制電路。在制作小開美

的過程中,學生把已形成的電路概念進一步發(fā)展為一個“可以控制的電路”,同

時也深化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教材共分3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小開關;第二部分:觀察生活中經(jīng)常

使用的電器的開關;第三部分:做一個小開關。

【學情分析】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對簡易電路及連接基本掌握,對導體與絕緣基本認識,

也為學生本課內容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只有了解了導體、絕緣體,才能去合理選

擇材料制作小開關;做個小開關需要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四年級學生也

具有一定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1.開關可以用來連接或斷開電路,控制電路中電器元件的工作狀態(tài)。

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

科學思維

根據(jù)對簡易電路的認知,推測論證適合制作開關的材料。

探究實踐

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態(tài)度責任

1.意識到電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2.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小開關是如何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與斷。

難點: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開關,并用它來控制電路。

【教學準備】

教師: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C

小組:軟木塊(橡皮)1塊、圖釘兩個、曲別針若干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

3個、電池盒1個、電池1節(jié),導線若干,紅色吸管、綠色吸管和黃色吸管各1

個。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

[材料準備:導線、小燈泡、電池和開關]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怎樣點亮小燈泡了,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連接成一個閉合電

路,使小燈泡發(fā)光嗎?

2.小組合作:利用導線、小燈泡、電池和開關連接出簡易電路。

3.提問:連接在電路中的小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板書揭示課

題:電路中的開關)

二、科學探索

活動1:觀察小開關

1.仔細觀察小開關,看看這個小開關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有什

么作用?

(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小開關每個部分的材料和相應的作用。思考:這些材料中,

有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

體?)

預設:塑料按鈕:絕緣體,手按

金屬片:導體相互接觸導電

接線柱:導體連接導線

塑料底座:絕緣體

2.在簡易電路中,觀察小開關是怎樣工作來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與斷的?

(引導學生觀察簡易開關如何變化才能控制電路中電流的通于斷)

預設:金屬片接觸:電流流通

金屬片分開:電流斷開

活動2:生活中的電器開關

1.出示圖片:生活中有很多開關,我們來認識一下。

2.這些開關是怎樣控制電器中電流的通與斷的。

3.學生觀察體驗教室里的電器開關(以電燈、電扇和廣播為主)

4.出示按壓開關和拉線開關的內部結構,解析工作原理。

活動3:做個回形針開關

[材料準備:軟木塊(橡皮)1塊、圖釘兩個、曲別針若干個]

1.利用出示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

(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么設計)

預設:小木塊室絕緣體作為底座

圖釘是導體作為接線柱

回形針是導體相當于金屬片

2.學生制作回形針小開關,并連接到電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燈泡

的亮與不亮。

三、研討:實驗發(fā)現(xiàn)

1.回形針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呢?

(圍繞問題,學生先進行小組內交流,再派弋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小結:回形針和圖釘?shù)膬啥硕冀佑|時,電流可以在電路中流通,形成閉合回

路,小燈泡亮;回形針和圖釘不接觸時,電流不能在電路中流通,沒有形成閉合

回路,小燈泡就不亮。

2.討論:你還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個小開關嗎?你是怎樣制作的,你

的小開關有什么特點?

出示幾組材料以供選擇,并說明理由。

四、拓展

1.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交又控制紅綠燈的電路。

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

2.思考:如果想在紅燈變綠燈或者綠燈變紅燈的中間,先亮起一盞黃燈,

那該怎么做呢?

【板書設計】

7.電路中的開關

連接或斷開電路

底座、按鈕:絕緣體

金屬片、接線柱:導體

控制紅綠燈

8.模擬安裝照明電路

【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第八課是《模擬安裝照明電路》,通過設計并安裝一個房間的照明

電路學習到的電路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并讓學生認識科學與技術的密切聯(lián)系。整

個單元的安排是一個嚴密的結構,課與課之間有著學生認識發(fā)展上的邏輯關系。

學生從認識電路、電流、開關、電路檢測器、導體、絕緣體,這一系列的探究活

動將最終指向對電的認識。

【學情分析】

通過木單元的學習,學生們已經(jīng)知道了怎樣連接一個電路和怎樣用開關來控

制電路的通與斷。學生們在本課中,將小組合作,為一個房間設計照明電路,并

把它安裝在一個小房子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