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_第1頁
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_第2頁
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_第3頁
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_第4頁
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2023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II目 次前言 Ⅱ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屏風 1單人辦公空間 1多人辦公空間 1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布局原則 1總體原則 1辦公空間布局 2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空氣環境 3空氣環境需考慮的因素 3空氣環境支撐設施 3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光環境 3光環境需考慮的因素 3光環境支撐設施 3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聲環境 4聲環境需考慮的因素 4聲環境支撐設施 4參考文獻 5PAGEPAGE5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3部分:辦公空間范圍本部分適用于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設計和使用。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792.1—2009辦公家具屏風第1部分:尺寸GB/T26189—2010室內工作場所的照明GB/T28202—2020家具工業術語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T/ZFAXXXX-XXXX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1部分:總則T/ZFAXXXX-XXXX智慧健康辦公指南第2部分:辦公工位術語和定義123.1屏風screen[來源:GB/T28202—2020,3.152]3.2單人辦公空間spaceforsingleoffice-working由隔墻或是隔斷所圍成的、專供單人辦公的獨立空間。3.3多人辦公空間spaceformulti-person提供給兩人及以上辦公的開放式空間。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布局原則總體原則((在滿足辦公需求的基礎上考慮健康需求(如提供恰當的辦公工位和室內活動空間分配比例);對辦公人員身體活動起到促進作用(如辦公工位之間保留充足的空間距離,保證辦公人員姿態與行動的靈活性(Activity-based空間布局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使辦公人員減少久坐、增加身體活動;宜滿足彈性辦公的需求(如固定辦公、共享辦公、遠程辦公),利用辦公工位的辦公姿態物聯網進行合理的辦公空間的使用率監測,可滿足員工辦公與健康的個性化需求;利用辦公工位的辦公環境物聯網收集特定時間段內的空氣環境和光環境數據,可為辦公空間的布局優化提供決策支持。辦公空間布局單人辦公空間布局單人辦公空間的布局宜考慮:建議辦公工位的放置遠離空調、通風設備的出風口,避免影響辦公人員的辦公狀態與身體健康;辦公工位宜盡量遠離釋放空氣污染物的辦公設備(如打印機、復印機);辦公工位宜靠近外窗并與外窗相垂直;建議預留一定的室內活動空間。多人辦公空間布局通則辦公工位排布考慮到辦公人員的行為活動對健康的影響,辦公工位排布宜注意以下幾點:建議為單個辦公工位的座位區域預留足夠的空間面積,以支持辦公人員靈活改變姿態;建議背靠背坐的兩排工位之間預留過道,兩個辦公桌之間的距離(即兩個辦公椅的尺寸加上過道的尺寸)1.4在疫情、流感期間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有利于健康,為防止辦公空間內病毒傳播,十分建議擴大辦公工位之間的距離;遵循基于活動的辦公布局原則,促進辦公人員身體健康,為辦公人員提供更多的起身走動、緩解疲勞的機會,建議辦公工位與茶水間、洗手間等公共區域的距離不宜太近;良好的交流氛圍可以促進辦公人員的心理健康,為促進辦公人員的交流與協作,建議辦公工位的布局形成兩人、四人等多人小組的形式,將工作交流頻繁的人員安排在兩個相鄰的辦公工位。考慮到辦公空間的空氣環境和光環境對健康的影響,辦公工位排布宜注意以下幾點:辦公工位所在的區域遠離釋放空氣污染物的辦公設備(如打印機、復印機),可通過關門或隔斷的方式進行污染源隔離;建議辦公工位放置的位置與開窗位置保持一定距離,以提高自然通風效果,達到促進空氣流通、減輕排放物的效果,滿足辦公人員健康辦公的要求;建議辦公工位的放置遠離空調、通風設備的出風口,避免影響辦公人員的辦公狀態與身體健康;辦公工位宜靠近外窗并與外窗相垂直,充分利用自然光給人的視覺和心理帶來舒適感,同時可避免自然光產生的眩光;照明燈是影響辦公工位光環境的重要因素,若同一個照明燈同時影響多個辦公工位的光環境時,建議盡可能減小對應范圍內共用同一個照明燈的辦公工位數量。辦公工位隔斷考慮到辦公人員之間的行為活動對健康的影響,建議對辦公工位進行隔斷,宜注意以下幾點:為滿足辦公人員的身體健康需求,在疫情、流感期間,建議采用屏風來分隔相鄰的兩個辦公工位和面對面的兩排辦公工位,可在辦公人員呼吸氣流方向放置抗菌材料的屏風,以降低病毒的正向傳播風險;為滿足辦公人員的心理健康需求,對于工作內容保密性較高的辦公區域,利用屏風分隔空間可增加辦公空間的隱私性,建議屏風的高度考慮視覺劃分功能,以目光非接觸為基礎,具體GB/T22792.1—2009;為滿足個人對辦公工位微環境的健康要求,建議在相鄰和面對面的辦公工位之間加上屏風,;建議利用可靈活拆卸、輕質的隔斷(如桌面屏風)來分隔辦公工位,平衡辦公工位的開放與封閉程度,使得開放空間滿足開放式辦公、半開放辦公等多元化辦公模式的空間需求。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空氣環境空氣環境需考慮的因素22~28℃,0.2m/s;30/h);2 10 C2PPMTVOCO限值為100pp,PM限值為150g/PM限值為75u/m80u/mTVOC限值為500g/m2 10 空氣環境支撐設施空氣環境支撐設施宜滿足以下條件:具備空氣環境傳感器,傳感器位于人員所處區域內,實現辦公空間的空氣環境狀態感知,傳WELL具備能夠調節空氣環境的設施,如采暖、通風和空調設施,根據空氣環境狀態及時優化空氣C2具備能夠向辦公人員實時展示空氣質量狀態的終端;盡可能讓辦公人員擁有對熱環境的控制能力,交互方式盡可能方便簡單。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光環境光環境需考慮的因素光環境是智慧健康辦公空間不可忽略的因素。辦公空間光環境宜滿足:323lx;108lx;45500lx200lx。光環境支撐設施光環境支撐設施宜滿足以下條件:具備能夠感知人員所在辦公空間中光環境狀態的傳感器;具備能夠支撐光環境調節的照明設施,照明設施的安裝宜考慮眩光、照明水平要求,盡量減GB/T26189—2010;當同一空間中存在不同功能區域時,建議不同區域的照明設施可按照健康需求的差異進行分布式控制;開窗位置建議具備可手動或自動調節自然光光線強度的窗簾;提供可讓辦公人員自行控制照明設施、窗簾等設施的途徑,交互方式盡可能方便簡單;建議智慧健康辦公空間具備自動控制光環境狀態的照明設施、窗簾等影響光環境的設施。其中,多人辦公空間中的光環境調節建議權衡多位辦公人員的照明偏好及容忍度以設定照明參數。通常,較低容忍度辦公人員的可接受的照明范圍會更小。智慧健康辦公空間的聲環境聲環境需考慮的因素辦公空間聲環境宜滿足以下條件:單人辦公室的噪聲級≤40dB,多人辦公室的噪聲級≤45dB,會議室的噪聲級≤45dB;提高言語私密性,即降低兩個毗鄰工作區之間的語言可懂度。聲環境支撐設施工作區用屏障分隔開。屏風的材料需要考慮吸聲性能,還要兼顧防火、防潮等功能,可以選擇以強化玻纖為主要組成材料。建議屏風組件可以混合、堆疊和移動,從而為動態協作的工作場所提供多樣化組合方案;8mm0.5設計吸聲頂棚,可以采用把頂棚直接做成強吸聲構造的方法,如采用玻纖吸聲板、穿孔吸聲鋁板或聚砂無縫吸聲飾面材料,這類構造由于吸聲材料后面有較大的空腔,通常構成寬頻帶0.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