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陽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質量監測

八年級語文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春節是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中國最豐厚的文化遺產之一,它

以祈()福迎祥與和mfi()喜慶的節日文化特質,呈現出人

類文明共通的形態,②春節禮儀是文明中國最顯著的,是中國人日常

生活文明的集中體現。③人們通過辭年禮,團年守歲禮與拜年慶賀迎

春禮三大儀禮,融入人文關懷與生命意識,以及對未來生產、生活的

期待,將天地自然、國家社會,倫理秩序、人情事故在年節禮俗整體

中相互關聯,渾然一體。④正是這些嚴肅與豐富的春節禮儀,保障了

中國社會的生機與活力,讓中國人在充滿希冀與愉悅中,走過了一年

又一年。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填寫漢字。

(1)祈()福(2)和mCi()

2.句②是病句,請將修改后句子寫下來。

3.句③中有個錯別字,請找出所在詞語并改正。

有錯別字的詞語是,改正

4.句④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A.記敘或敘述B.議論C.描寫D.說明

5.古詩文默寫填空。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

山難阻”的情景,境界宏大,情感樂觀的詩句是:,O

(4)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老人和孩子的神情來表現桃

源生活安居樂業,自由快樂的句子是:,O

二、閱讀(45分)

(一)(7分)

閱讀下面的課內文言文,完成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伐

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

紙,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

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

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

恕巳,日奉壹,

6.解釋加點詞在文中意思。

(1)水尤清冽()(2)俶爾遠逝()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記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時的所見所思所感,是比較典

型的游記。

B.作者抒發情感時,既有借景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C.作者游覽小潭過程中的心情變化是先憂后樂。

D.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來記敘發現小石潭的經過。

8.文章第2段寫景有怎樣的妙處?請簡要分析。

(二)(8分)

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柳宗元,字于厚,其先蓋河東人。后登進士第,為監察御史,順

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

中③,與之圖事,轉尚書吏部外郎,叔文奇其才,欲大用之。會居位

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哪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既罹竄逐④,涉履蠻瘴⑤,崎嶇埋厄⑥,蘊⑦騷人之郁悼⑧,寫情敘

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有刪改)

【注釋]①用事:執掌政權。②奇待:器重禮遇,③禁中:帝王

住處。④罹竄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蠻瘴:經歷蠻地瘴疣之苦。⑥理

厄:道路艱難。⑦蘊:積聚。⑧郁悼:抑郁憂傷。

9.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限斷2處)

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1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11.結合兩文內容,分條概括作者游覽小石潭感到“凄神寒骨”

的原因。

(三)(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微雕是一種微小精細的雕刻技法。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

出現過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皇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王叔

遠的核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早期受觀看和雕刻設

備的限制,微觀雕刻較少,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能夠用于觀看

更微小物體的儀器和極精細又堅韌的工具出現,致使微雕作品越來越

小,雕刻難度也越夾越大。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放大鏡等先進

科學儀.器在微雕領域的運用,微雕藝術便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

術。很多微雕作品畫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詩詞或文章,此時人們也越來

越認識到微刻文字書法效果的重要性。那些雖刻得細微的某些作品無

非蟻足一堆,在放大鏡下觀察,波磔點劃,不成樣子,字形或呆板,

或歪斜,或扭曲,實不足取,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如何,也成了評

判微雕作品成敗的標準。

【材料二】

好的工具在制造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

進入信息時代,由機床制造的,具有宏觀結構的器件已無法滿足人們

對高信息容量的需求,納米制造能力的光刻機成為新時代的制造之王,

顧名思義,所謂光刻機,以光為媒介,刻畫微納于方寸之間,實現各

種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圖形加工。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能夠加上的

最細線條已經達到13納米。光刻機如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

面面:我們用的電腦、電視顯示屏之所以能夠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各種

圖形,得益于光刻機在面板上加工的一個個像素圖形;家用LED燈等

產品之所以能夠發光,正是源于其上通過光刻手段加工出來的正負極

結構;在電腦里面的CPU能夠實現各種快速運算,依靠的是其內部由

光刻機加工出來的各種傳感器,信息時代,光刻機不僅能夠完成電腦

CPU、FPGA(現場可編程門列陣)等傳統意義上的芯片制造,而且是

平板顯示,LED、傳感器等具有一定功能和一定集成度的“廣義芯片”

的主要加工手段??梢赃@樣說,作為信息時代的制造之王,光刻機所

加工的各類“芯片”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材料三】

根據色彩,葉雕作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原色葉雕,即體現

原葉色形的作品;第二種是變色葉雕,是對原色葉雕進行創新后形成

的新品種;第三種是拼色葉雕,利用不同植物葉片的多種色彩,根據

作品要求刻成各種圖案進行拼色處理。拼色葉雕運用了多種樹葉,是

一種新型的葉雕創作形式,比較適合用來表現復雜的主題和較大的場

景。

【材料四】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

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

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

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

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而豎其

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一一珠可歷歷數也。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以上四則材料介紹了微雕歷史、微雕工具、微雕類型和微雕

作品。

B.隨著科技的發展,更精巧的工具出現了,微雕對雕刻人的技

藝要求越來越低。

C.電腦的CPU能夠實現各種快速運算,依靠的是內部由光刻機

加工出來的各種傳感器。

D.葉雕作品《風穿牡丹》屬于拼色葉雕。

13.下列對材料語言特點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材料一】加點的詞語“常?!眲h掉后,句意沒有改變。

B.【材料二】的語言具有準確、嚴密的特點。

C.【材料三]]的語言具有條理清晰的特點。

D.【材料四】的語言既簡潔又生動。

14.【材料四】說明了微雕作品核舟的①____部分,按照②

順序來介紹,運用③—的說明方法表現王叔遠雕刻技藝的

高超。

(四)(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門縫里看戲

卞毓方

①閑來重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格

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開朗,我沒有跟他

“舍船,從口入”,而是折回頭,走進另一條時間隧道,

②那年頭,我五歲半。此前不久,祖父帶我看過一出京戲《失空

斬》,幾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國演義》的《失街亭》《空城計》《斬

馬謖》。當時卻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戲”,三國人物

為啥長成、穿成那人模樣,講話為啥是那個腔調,平常為啥在街上看

不見他們,難道是單獨住在一個叫三國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霧里,稀

里糊涂。心頭癢癢,覺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

個世界,燈光燦亮,景色輝煌,人物相貌齊楚,器字軒昂,一動一靜、

一言一語都像是在天國,決不是我們所在的人間一一正因此,要看就

得付費;正因此,票再貴也有人爭著買。平日瞅那些看過戲的,逢人

就得意揚揚地炫耀,似乎打劇場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臺人物。祖父

啥時再看戲呢,天曉得。我是小孩子脾氣,上午栽樹,下午就想吃果

子。戲票分三等,我記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錢。對于窮人,五分錢

是什么概念?不清楚,我也不覺得我們家特別窮,左鄰右舍,看上去

都差不多,

③是日午前,天朗氣清,母親在屋后小河的碼頭洗衣服。我站在

后面哼:“我要五分錢,我想看戲?!蹦赣H摸摸口袋,又縮回手,不同

意,洗完衣服,頭也不回地徑自走了。斷念,我知道這戲票是買不成

了。

④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個人跑去劇場。劇場在小鎮的中心,

正門朝北,有人查票。大人可以免票帶一個小孩,所以已經有一幫小

孩在門口混,訣竅是見人就堵,一個勁地喊“爺爺”“伯伯”,然后扯

著人家的胳膊,大搖大擺闖進去,瞅著眼熱,但學不來,南門,即后

臺,也有人把守,剛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當頭棒喝。轉來轉去,

轉到西南門。那是扇木門,右側有道堅形的裂縫,約一柞長,中間像

被小刀挖過,有拇指寬,狀如一只狹長的細眼,我踮起腳,還是夠不

著,看來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⑤劇場南邊臨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撿得幾塊半截移頭。轉

回去,門眼已被一個大孩子占領,也許那河就是他挖的。無奈,只得

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讓他講講怎么好看,他說,

兩個女的站在臺上,穿的衣服好看,頭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擺好

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他沒文化,我已經在私塾讀了一年,剛才在

正門,看到海報上寫的是《西廂記》。好不容易等到他大發慈悲,把

門眼讓給我,我墊好磚頭,站上去,勉強夠到,閉上左眼,拿右眼對

著,卻是一片漆黑-門里有人擋著,難怪那大孩子放棄,他看不到了。

⑥過了一段時光,中秋節,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劇場,

老地方,仍是西南門。謝天謝地,門眼還在,也沒有旁人,我隨身帶

了兩塊泥磚,墊著正好。這回劇目是《秦香蓮》。因為縫隙太窄,角

度又偏,只能看到半個戲臺,人物面對觀眾,于我僅是個側影。俗話

說“門縫里看人一一把人瞧扁了”,是說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

我倒不這么認為,反而覺得更聚焦,更詭秘。往小了說,有點像把兩

掌并攏,從掌縫里瞧風景;往大了說,仿佛從兩壁夾峙的縫隙覷探藍

天,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視角,你要是沒經歷過,

就很難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讓人嘆為觀止的“一

線天”。

⑦是日我看完全場,盡興而歸。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C我

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掙了錢,要買頭排的票,把他們劇場

的戲挨個看完;如果錢有富余,就買好多張票,送給那些窮人的孩子。

⑧半個世紀后,我歷盡滄桑,風塵仆仆還鄉。像武陵人重訪桃花

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劇場。是它,就是它。它還屹立在那里。外形雖

然蒼老,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時還有演出。我大喜過望,

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場淮戲。這是鄉愁,這是鹽阜大地的文化結

晶,另一種生命的鹽分。朋友積極安排,錢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掬

的是熱淚一一沒有人知道,此刻,我又變回了那個從門舞里看戲的小

男孩。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2月24日,有刪改)

15.【梳理排序】通讀全文,按照文意思路,給作者下面的心理

或感受排序。

①大失所望,無可奈何②大喜過望,熱淚盈眶

③心頭癢癢,玄妙神秘④盡興而歸,心花怒放

排序:_________

16.【理解含義】結合語境,理解第⑥段加點成語“嘆為觀止”

的含義。

17.【賞析語言】自選角度,分析第⑧段劃線句子的妙處。

是它,就是它C它還屹立在那里。

18.【分析作用】文中多次寫到“桃花源”,你認為作者的意圖

是什么?

19.【感受情思】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文中祖父筆墨雖少卻不可或缺,他帶“我”進入戲曲文化的

天地,使我陶醉其中。

B.第③段母親不同意看戲,和《五猖會》里父親要求背《鑒略》

都是對孩子天性的壓制。

C.第⑤段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寫出“我”透過門縫看戲的不易,

表現“我”的迫切渴望。

D.第⑦段“我”想買好多票送給窮人的孩子,表現“我”窮困中

能推己及人,有善良品性。

(五)名著閱讀(8分)

20.下列關于《經典常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朱自清沿著新文化運動開辟的道路,用現代的、科學的

學術觀念研究傳統經典。

B.這是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既有學術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普及

性和通俗性。

C.它還可以看作是精彩的學術散文集,展現了一個時代、一個

群體或一類作品的風貌,

D.書里提到的關于戰國時期說客的內容都在《戰國策第八》中。

21.“選擇性閱讀”是閱讀《經典常談》的好方法,就是先選擇

感興趣的內容重點閱讀,然后再去尋找新的興趣點擴展到其他部分,

進而閱讀整本書,請你根據《經典常談》目錄和下面的文章篇目以及

自己的學習體驗,提出推薦意見。

《經典常談》目錄:《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

第三;《詩經》第四;“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四書”第七;

《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諸子第十;辭賦第十一;詩

第十二;文第十三C

①學習《十二章》和《三章》后,可去選讀______;

②學習《穿井得一人》《杞人憂天》和《愚公移山》后,可去選

讀;

③學習《觀滄海》《飲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后,可

去選讀;

④學習《周亞夫軍細柳》后可去選讀_________O

22.閱讀《經典常談》選文內容,回答問題。

賦比興的意義,說數最多。大約這三個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

的意味,賦本是唱詩給人聽,但在《大序》里,也許是“直鋪陳今之

政教善惡”的意思。比興都是《大序》所謂“主文而謫諫“;不直陳而

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諷刺叫“謫諫說的人無罪;聽的人卻可警

誡自己?!对娊洝防镌S多譬喻就在比興的看法下,斷章斷句地硬派作

政教的意義了。比興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詩篇發端的叫做興?!睹?/p>

傳》只在有興的地方標出,不標賦比;想未賦義是易見的,比興雖都

是曲折成義,但興在發端,往往關系全詩,比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

別標出了?!睹珎鳌窐顺龅呐d詩,共一百十六篇,《國風》中最多,《小

雅》第二;按現在說,這兩部分搜集的歌謠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

多了。

根據上文內容,選出下列詩句沒有使用“興”這種手法的一項()

A.兼葭蒼蒼,白露為霜。B.參差苓菜,左右采之。

C.式微式微,胡不歸?D.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三、綜合實踐(10分)

23.為了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簡

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學校開展“倡導低碳生活”的綜合性

活動,請你也來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1)【仿寫】李華在網上搜到2024年4月22日第55個世界地

球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你模仿這個

句式,為本次活動擬寫一條宣傳標語。

(2)【輯詩】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歌尤其源遠流長,

佳作如林。李華在分門別類編輯的過程中發現,古詩中不但有風花雪

月,湖光山色和名勝古跡,更是處處閃耀著古代先賢的生態智慧。請

你概括他輯錄的詩句分別體現什么生態理念。

①居易: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

②王建: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p>

③蘇軾:我昔少年時,種松滿東崗。—

④葛天民: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3)【應對】李華的父母沒有隨手關燈的習慣,家里所有燈總是

開著。李華提醒父母要低碳環保,節約用電,爸爸卻笑著說:“我們

小家小戶開個燈不至于影響全人類!再說電費也不貴,沒必要!”如

果你是李華,你會怎樣有禮有節說服爸爸?50字左右。

四、作文(50分)

以下作文,任選其一。

24.作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處不有,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

天都在體驗文化:它是少年迅哥在船頭看戲,是兒時卞毓方在門縫看

戲,是挑著燈籠的吳伯簫村邊看戲;它是你牙牙學語時吟誦的唐詩宋

詞,是你揮毫潑墨后創作的書法國畫,它在貼春聯、吃湯圓、掃墓踏

青、登高祈福的民俗里,在品茗對弈、調琴閱經的閑雅里;它在觀覽

亭臺樓閣、山水風光的旅途上,在弘揚善良誠信、謙讓友愛的品行里:

還在看春節晚會、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的時光中……

請以“我的文化之旅”為題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表達要有真情

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5.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3年,中國舉辦了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

合作高峰論壇,開展了中西文化和旅游年活動,舉辦了首屆良渚論壇、

藝匯絲路中阿知名藝術家采風作品展,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

年演出,成立了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實施“文化絲路”計劃,舉

辦“歡樂春節”茶和天下?雅集”等一系列活動,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12月28日)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表達要有真情

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人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質量監測

八年級語文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春節是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中國最豐厚的文化遺產之一,它

以祈()福迎祥與和()喜慶的節日文化特質,呈現出人

類文明共通的形態,②春節禮儀是文明中國最顯著的,是中國人日常

生活文明的集中體現。③人們通過辭年禮,團年守歲禮與拜年慶賀迎

春禮三大儀禮,融入人文關懷與生命意識,以及對未來生產、生活的

期待,將天地自然、國家社會,倫理秩序、人情事故在年節禮俗整體

中相互關聯,渾然一體。④正是這些嚴肅與豐富的春節禮儀,保障了

中國社會的生機與活力,讓中國人在充滿希冀與愉悅中,走過了一年

又一年。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填寫漢字。

(1)祈()福(2)和m£i()

2.句②是病句,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下來。

3.句③中有個錯別字,請找出所在詞語并改正。

有錯別字的詞語是,改正

4.句④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A.記敘或敘述B.議論C.描寫D.說明

【答案】1.①.qi②.睦

2.春節禮儀是文明中國最顯著的禮儀,是中國人日常生活文明

的集中體現。

3.①.人情事故②.人情世故4.B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祈福(qi):祈求上天賜予福祉。

和睦(mU):相處融洽,沒有爭吵。

【2題詳解】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句②成分殘缺,“最顯著的”后面缺少一個賓語中心詞,應該加上

“禮儀”,以指明春節禮儀在文明中國中的具休她位.因此,修改后

的句子是:春節禮儀是文明中國最顯著的禮儀,是中國人日常生活文

明的集中體現。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字形.

人情事故一一人情世故:指為人處世的方法、道理和經驗。

【4題詳解】

本題考查表達方式。

根據句④“正是這些嚴肅與豐富的春節禮儀,保障了中國社會的

生機與活力,讓中國人在充滿希冀與愉悅中,走過了一年又一年”可

知,運用的表達方式是議論。在這句話中,作者對春節禮儀的作用進

行了評價,指出它們保障了中國社會的生機與活力,讓中國人在充滿

希冀與愉悅中度過每年,這是對春節禮儀意義的議論分析;

故選Bo

5.古詩文默寫填空。

(1)關關雎旭,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

山難阻”的情景,境界宏大,情感樂觀的詩句是:,______O

(4)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老人和孩子的神情來表現桃

源生活安居樂業,自由快樂的句子是:,O

【答案】①.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氣蒸云夢

澤④.海內存知己⑤.天涯若比鄰⑥.黃發垂髯

⑦.并怡然自樂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

易錯字:窈窕、逑、髻、怡。

二、閱讀(45分)

(一)(7分)

閱讀下面的課內文言文,完成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伐

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

紙,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

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

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

恕已,日奉壹,

6.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2)俶爾遠逝()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記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時的所見所思所感,是比較典

型的游記。

B.作者抒發情感時,既有借景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C.作者游覽小潭過程中的心情變化是先憂后樂。

D.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來記敘發現小石潭的經過。

8.文章第2段寫景有怎樣妙處?請簡要分析。

【答案】6.①.格外②.忽然7.C

8.示例:①這段文字通過正面描寫魚的數量、姿態清晰可見,

來側面突出潭水清澈;②這段文字運用夸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既形

象寫出了魚兒的歡快活潑,又突出了潭水的清澈;③這段文字運用動

靜結合(或定點觀察或定點特寫)的寫法,表現魚兒活潑歡快,折射

出作者此時心情的愉快。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1)句意:潭水格外清涼。尤,格外、特別。

(2)句意: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俶爾:突然。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

C.根據“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和“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可知,作者心情是“先樂后憂”,

故本項“作者游覽小潭過程中的心情變化是先憂后樂”的表述錯誤;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章的寫法。

表現手法看,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怡然不動”是從靜態上描寫,

“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

捷)”呈現的是游魚的動態美,勾畫出了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似

與游者相樂”寫出了魚之樂,體現作者欣賞清澈潭水的愉悅心情。

修辭手法上看,“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使用夸張

手法,“似與游者相樂(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運用擬人手法,

賦予游魚以人的情態動作,寫出游魚的閑適輕快活潑,表現了水之清、

魚之樂給作者帶來的愉悅心情。

句式角度看:“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以四字句主,雜用六字句,參差錯落,并且把游魚寫得生動形象,讀

來如在眼前。

寫作手法角度:“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潭中的魚

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正面寫魚

的清晰可見,側面描繪水的清澈。

【點睛】參考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

身上佩帶的瓊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车怪褡樱?/p>

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

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

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

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

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

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

游玩的人互相取樂C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

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

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匹面環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

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

姓崔的兩個年輕人c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二)(8分)

閱讀下面的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柳宗元,字于厚,其先蓋河東人。后登進士第,為監察御史,順

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

中③,與之圖事,轉尚書吏部外郎,叔文奇其才,欲大用之。會居位

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即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既罹竄逐④,涉履蠻瘴⑤,崎嶇理厄⑥,蘊⑦騷人之郁悼⑧,寫情敘

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選自《舊唐書?柳宗元傳》,有刪改)

【注釋]①用事:執掌政權。②奇待:器重禮遇,③禁中:帝王

住處。④罹竄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蠻瘴:經歷蠻地瘴疣之苦。⑥理

厄:道路艱難。⑦蘊:積聚。⑧郁悼:抑郁憂傷。

9.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限斷2處)

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1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11.結合兩文內容,分條概括作者游覽小石潭感到“凄神寒骨”

的原因。

【答案】9.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

10.(他/柳宗元)寫了十多篇詩文,讀過的人都為他哀痛(悲

傷)。

11.從文(一:)可知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改革運動失敗后被貶,

心情因此“郁悼”(抑郁憂傷)從文(一)可知小石潭環境“過清”,

因而觸發他被貶后憂傷悲涼的心情。從文(二)可知,柳宗元被貶之

地永州蠻荒偏僻,道路艱難(湮厄),令人愁苦悲傷。

【解析】

【9題詳解】

本題考查斷句,根據句子的結構、句意及虛詞斷開停頓。

“宗元為邵州劉史”是一個獨立的句子,“在道”指的是被貶的路

途中,“再貶永州司馬”是敘述遭遇的另外一件事情。再根據這幾句

的意思: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寶慶)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

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故正確斷句為:宗元為邵州刺史/在

道/再貶永州司馬。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重點詞語:為,作;騷文,詩文;數,幾;覽,觀看;之,的。

為之,替他;凄惻,悲傷、難過。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內容。

閱讀語段內容,從“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眨c宗

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可知,因受王叔文革新失敗牽

連,被一貶再貶;從“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理厄”可知,被貶

之地偏遠荒涼,遠離京城,遠離家鄉,這不免激發心中的悲痛凄涼之

情;《小石潭記》為柳宗元被貶時所作。柳宗元借游山玩水排遣苦悶,

結果小石潭的“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又觸發了柳宗元

憂傷悲涼、凄苦難耐的心情,感到“凄神寒骨二

【點睛】參考譯文:

柳宗元,字子厚,他的先祖大約是河東人。后來參加科舉考試中

進士第,任監察御史。唐順宗即帝位后,王叔文、書執誼掌權,特別

看重禮遇柳宗元,將他和監察御史呂溫悄悄地引入禁宮之中,和他們

商議大事。柳宗元又特為尚書禮部員外郎。王叔文對他的才能感到出

奇,準備重用他。但恰逢在位時間不長,王叔文就失敗了,柳宗元便

和七名同輩一起都被貶謫了。柳宗元被貶為邵州(今湖南寶慶)刺史。

在赴任途中,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柳宗元遭貶逐后,

經歷蠻地的瘴歷之苦,身處崎嶇阻塞的環境,這更激起了失意文人的

抑郁悲憤,他抒情敘事,把一切都寄寓在詩文中。作騷體文章十多篇。

閱覽的人都為之傷感。

(三)(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微雕是一種微小精細的雕刻技法。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

出現過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皇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王叔

遠的核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早期受觀看和雕刻設

備的限制,微觀雕刻較少,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能夠用于觀看

更微小物體的儀器和極精細又堅韌的工具出現,致使微雕作品越來越

小,雕刻難度也越夾越大。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放大鏡等先進

科學儀器在微雕領域的運用,微雕藝術便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

術。很多微雕作品畫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詩詞或文章,此時人們也越來

越認識到微刻文字書法效果的重要性。那些雖刻得細微的某些作品無

非蟻足一堆,在放大鏡下觀察,波磔點劃,不成樣子,字形或呆板,

或歪斜,或扭曲,實不足取,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如何,也成了評

判微雕作品成敗的標準。

【材料二】

好的工具在制造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

進入信息時代,由機床制造的,具有宏觀結構的器件已無法滿足人們

對高信息容量的需求,納米制造能力的光刻機成為新時代的制造之王,

顧名思義,所謂光刻機,以光為媒介,刻畫微納于方寸之間,實現各

種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圖形加工。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能夠加上的

最細線條已經達到13納米。光刻機如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

面面:我們用的電腦、電視顯示屏之所以能夠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各種

圖形,得益于光刻機在面板上加工的一個個像素圖形;家用LED燈等

產品之所以能夠發光,正是源于其上通過若刻手段加工出來的正負極

結構;在電腦里面的CPU能夠實現各種快速運算,依靠的是其內部由

光刻機加工出來的各種傳感器,信息時代,光刻機不僅能夠完成電腦

CPU、FPGA(現場可編程門列陣)等傳統意義上的芯片制造,而且是

平板顯示,LED、傳感器等具有一定功能和一定集成度的“廣義芯片”

的主要加工手段??梢赃@樣說,作為信息時代的制造之王,光刻機所

加工的各類“芯片”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材料三】

根據色彩,葉雕作品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原色葉雕,即體現

原葉色形的作品;第二種是變色葉雕,是對原色葉雕進行創新后形成

的新品種;第三種是拼色葉雕,利用不同植物葉片的多種色彩,根據

作品要求刻成各種圖案進行拼色處理。拼色葉雕運用了多種樹葉,是

一種新型的葉雕創作形式,比較適合用來表現復雜的主題和較大的場

景。

【材料四】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

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

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

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

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訕右臂支船,而豎其

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一一珠可歷歷數也。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以上四則材料介紹了微雕歷史、微雕工具、微雕類型和微雕

作品。

B.隨著科技的發展,更精巧的工具出現了,微雕對雕刻人的技

藝要求越來越低。

C.電腦的CPU能夠實現各種快速運算,依靠的是內部由光刻機

加工出來的各種傳感器。

D.葉雕作品《風穿牡丹》屬于拼色葉雕。

13.下列對材料語言特點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材料一】加點的詞語“常?!眲h掉后,句意沒有改變。

B.【材料二】的語言具有準確、嚴密的特點。

C.【材料三]]的語言具有條理清晰的特點。

D.【材料四】的語言既簡潔又生動。

14.【材料四】說明了微雕作品核丹的①部分,按照②

順序來介紹,運用③—的說明方法表現王叔遠雕刻技藝的

高超。

【答案】12.B13.A

14.①.船頭②.邏輯(或從主到次或從中間到兩邊)

③.摹狀貌或作比較

【解析】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

B.有誤,根據材料一“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能夠用于觀看

更微小物體的儀器和極精細又堅韌的工具出現,致使微雕作品越來越

小,雕刻難度也越來越大”“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如何,也成了評

判微雕作品成敗的標準”等可知,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微雕技術的進步,

但并沒有降低對雕刻者技藝的要求;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A.有誤,【材料一】中“常常”一詞表示頻率,說明微雕作品上

兼有微刻詩詞或文章的情況很常見,但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有。如果刪

掉“常?!?,句子變成“微雕作品畫面上兼有微刻詩詞或文章“,則變

成了所有作品都兼有微刻,這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刪掉“常?!本?/p>

意發生了變化;

故選Ao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說明對象、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

根據【材料四】“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

右,魯直居左”可知,這里介紹的是核舟船頭的布局和人物設置c再

根據“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珠可歷

歷數也”可知,描述了人物動作、神態,星現了從人物主要動作到次

要細節的順序,這是一種邏輯順序,也符合人們觀察事物時的常規順

序,即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局部。通過詳細描繪人物的外貌、動

作和表情,如“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佛印絕類彌勒,

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等,可知運用了摹狀貌和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顯出雕刻的精細。

【點睛】參考譯文

【材料四】

船頭上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須的人是

蘇東坡,佛印在右邊,魯直在左邊。蘇東坡黃魯直一同在看一軸字畫

手卷。東坡右手拿著畫卷的右側,左手搭在魯直的肩背上。

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末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么。東坡

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兩膝互相靠近,

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勒佛,袒胸露乳抬頭仰望,

神情跟蘇、黃不一樣。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

他的左膝,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四)(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門縫里看戲

卞毓方

①閑來重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傲直M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開朗,我沒有跟他

“舍船,從口入”,而是折回頭,走進另一條時間隧道,

②那年頭,我五歲半。此前不久,祖父帶我看過一出京戲《失空

斬》,幾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國演義》的《失街亭》《空城計》《斬

馬謖》。當時卻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戲”,三國人物

為啥長成、穿成那人模樣,講話為啥是那個腔調,平常為啥在街上看

不見他們,難道是單獨住在一個叫三國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霧里,稀

里糊涂。心頭癢癢,覺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

個世界,燈光燦亮,景色輝煌,人物相貌齊楚,器字軒昂,一動一靜、

一言一語都像是在天國,決不是我們所在的人間一一正因此,要看就

得付費;正因此,票再貴也有人爭著買“平日瞅那些看過戲的,逢人

就得意揚揚地炫耀,似乎打劇場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臺人物。祖父

啥時再看戲呢,天曉得。我是小孩子脾氣,上午栽樹,下午就想吃果

子。戲票分三等,我記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錢。對于窮人,五分錢

是什么概念?不清楚,我也不覺得我們家特別窮,左鄰右舍,看上去

都差不多,

③是日午前,天朗氣清,母親在屋后小河的碼頭洗衣服。我站在

后面哼:“我要五分錢,我想看戲?!澳赣H摸摸口袋,又縮回手,不同

意,洗完衣服,頭也不回地徑自走了。斷念,我知道這戲票是買不成

To

④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個人跑去劇場。劇場在小鎮的中心,

正門朝北,有人查票。大人可以免票帶一個小孩,所以已經有一幫小

孩在門口混,訣竅是見人就堵,一個勁地喊“爺爺”伯伯”,然后扯著

人家的胳膊,大搖大擺闖進去,瞅著眼熱,但學不來,南門,即后臺,

也有人把守,剛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當頭棒喝。轉來轉去,轉到

西南門。那是扇木門,右側有道堅形的裂縫,約一掛長,中間像被小

刀挖過,有拇指寬,狀如一只狹長的細眼,我踮起腳,還是夠不著,

看來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⑤劇場南邊臨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撿得幾塊半截磚頭。轉

回去,門眼已被一個大孩子占領,也許那詞就是他挖的。無奈,只得

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讓他講講怎么好看,他說,

兩個女的站在臺上,穿的衣服好看,頭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擺好

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他沒文化,我已經在私塾讀了一年,剛才在

正門,看到海報上寫的是《西廂記》。好不容易等到他大發慈悲,把

門眼讓給我,我墊好磚頭,站上去,勉強夠到,閉上左眼,拿右眼對

著,卻是一片漆黑-門里格人擋著,難怪那大孩子放棄,他看不到了。

⑥過了一段時光,中秋節,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劇場,

老地方,仍是西南門。謝天謝地,門眼還在,也沒有旁人,我隨身帶

了兩塊泥磚,墊著正好。這回劇目是《秦香蓮》。因為縫隙太窄,角

度又偏,只能看到半個戲臺,人物面對觀眾,于我僅是個側影。俗話

說“門縫里看人一一把人瞧扁了“,是說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

我倒不這么認為,反而覺得更聚焦,更詭秘。往小了說,有點像把兩

掌并攏,從掌縫里瞧風景;往大了說,仿佛從兩壁夾峙的縫隙覷探藍

天,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視角,你要是沒經歷過,

就很難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讓人嘆為觀止的“一

線天”。

⑦是日我看完全場,盡興而歸。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c我

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掙了錢,要買頭排的票,把他們劇場

的戲挨個看完;如果錢有富余,就買好多張票,送給那些窮人的孩子。

⑧半個世紀后,我歷盡滄桑,風塵仆仆還鄉。像武陵人重訪桃花

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劇場。是它,就是它。它還屹立在那里。外形雖

然蒼老,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時還有演出。我大喜過望,

向陪同的朋友提出總看一場淮戲。這是鄉愁,這是鹽阜大地的文化結

晶,另一種生命的鹽分。朋友積極安排,錢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掬

的是熱淚一一沒有人知道,此刻,我又變回了那個從門縫里看戲的小

男孩。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2月24日,有刪改)

15.【梳理排序】通讀全文,按照文宣思路,給作者下面的心理

或感受排序。

①大失所望,無可奈何②大喜過望,熱淚盈眶

③心頭癢癢,玄妙神秘④盡興而歸,心花怒放

排序:_________

16.【理解含義】結合語境,理解第⑥段加點成語“嘆為觀止”

的含義。

17.【賞析語言】自選角度,分析第⑧段劃線句子的妙處。

是它,就是它C它還屹立在那里。

18.【分析作用】文中多次寫到“桃花源”,你認為作者的意圖

是什么?

19.【感受情思】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文中祖父筆墨雖少卻不可或缺,他帶“我”進入戲曲文化的天

地,使我陶醉其中C

B.第③段母親不同意看戲,和《五猖會》里父親要求背《鑒略》

都是對孩子天性的壓制。

C.第⑤段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寫出“我”透過門縫看戲的不易,

表現“我”的迫切渴望。

D.第⑦段“我”想買好多票送給窮人的孩子,表現“我”窮困中

能推己及人,有善良品性。

【答案】15.③①④②

16.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文中贊嘆門縫看戲這

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視角,表達作者對戲?。ā肚叵闵彙罚┑陌V迷、喜

愛。

17.示例一:這句話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兩次寫“是它“,突

出(或強調)“我”發現老劇場歷經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后仍然屹立不

倒,可見其堅固,表達驚喜(激動)之情:

示例二:這句話連用兩個“是它”,突出(或強調)“我”發現老

刷場歷經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后仍然屹立不倒,可見其堅固,表達驚

喜(激動)之情:

示例三:這句話運用“屹立”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老劇場歷經

歲月洗禮仍然堅固巍然且功能完好,表現出它在“我”的心中十分莊

重威嚴,代表著戲曲文化在家鄉經久不衰,流露感動(自豪)之情或

表達“我”對鄉土文化的重視。

18.“桃花源”在文中共出現三次:

(1)開篇用入口狹小、神秘美好的“桃花源”引出下文對兒時

門縫看戲的回憶,為后文表達對戲曲的熱愛和抒發鄉愁作鋪墊,或用

桃花源設置懸念,吸弓I讀者的閱讀興趣。

(2)第⑥段把門縫里的戲臺(劇場)類比(比喻成)“世外桃源

";桃花源美好神秘,富足快樂,與當時社會對立,是陶淵明心中的

凈土(理想社會);而劇場(舞臺)也是不同于所在人間的另一個世

界;燈光燦亮,景色輝煌,人物相貌齊楚,器宇軒昂,一動一靜、一

言一語都像是在天國,是窮苦的“我”所向往的地方;或第閱段用“世

外桃源”形象寫出戲劇的獨特魅力和對“我”的吸引力;或第⑥段用

“世外桃源”表達“我”對戲劇和戲劇生活的向往、追求;或與開頭

和結尾相互照應,使文章結構緊湊。

(3)結尾寫自己像武陵人重返桃花源一樣重返老場,表現“我”

對鄉土文化的追求熱愛如同世人對桃源的渴望,或表現老劇場是“我”

的精神寄托;或表現“我”對童年看戲的回憶、懷念,或突出兒時門

縫看戲的經歷對我影響之深;或結尾用桃花源比喻家鄉,把對戲由的

熱愛上升到對家鄉文化對戲曲文化的摯愛、珍惜、傳承,表現“我”

濃郁的鄉愁,升華主旨;或用“桃花源”貫穿全文,首尾呼應(或照

應開頭),充當線索,使文章行文嚴密,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圓滿)。

19.B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概括。

根據第②段“那年頭,我五歲半。此前不久,祖父帶我看過一出

京戲《失空斬》,幾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國演義》的《失街亭》

《空城計》《斬馬謖》。當時卻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戲',

三國人物為啥長成、穿成那個模樣,講話為啥是那個腔調,平常為啥

在街上看不見他們,難道是單獨住在一個叫三國的地方?一切都云里

霧里,稀里糊涂。心頭癢癢,覺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

可知,祖父帶“我”看京劇《失空斬》,“我”感覺玄妙神奇。

根據第⑤段“好不容易等到他大發慈悲,把門眼讓給我,我墊好

磚頭,站上去,勉強夠到,閉上左眼,拿右眼對著,卻是一片漆黑一

一門里有人擋著,難怪那大孩子放棄,他看不到了”可知,從木門縫

隙里等著看戲卻被擋住了,“我”很無奈。

根據第⑥段“過了一段時光,中秋節,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

又去了劇場,老地方,仍是西南門。謝天謝地,門眼還在,也沒有旁

人,我隨身帶了兩塊泥磚,墊著正好”是日我看完全場,盡興而歸。

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可知,中秋節,從門健里看了完整的淮

戲《秦香蓮》,“我”盡興而歸。

根據第⑧段“半個世紀后,我歷盡滄桑,風塵仆仆還鄉。像武陵

人重訪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劇場”“我掬的是熱淚一一沒有人知

道,此刻,我又變回了那個從門縫里看戲的小男孩”可知,半個世紀

后,再次去老劇場看戲,“我”熱淚盈眶。故排序應是:③①④②。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重點詞語的理解。

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根據第⑥段“因為縫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個戲臺,人

物面對觀眾,于我僅是個側影。俗話說‘門縫里看人一一把人瞧扁了',

是說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這么認為,反而覺得更聚焦,

更詭秘。往小了說,有點像把兩掌并攏,從掌縫里瞧風景;往大了說,

仿佛從兩壁夾峙的縫隙覷探藍天,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特殊的與眾不

同的視角”可知,文中贊嘆門縫看戲這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視角,表

達作者對戲劇的癡迷、喜愛。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句子賞析。

第⑧段中,半個世紀后,“我”飽經滄桑后重回故鄉,看到了老

劇場,“是它,就是它。它還屹立在那里“,用了三個短句,連用三個

“它二可知作者見到劇院依然屹立的驚喜之情,還表現出“我"對故

鄉老劇場的無比懷戀與親切之情。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分析。

根據第①段“我沒有跟他'舍船,從口入',而是折回頭,走進

另一條時間隧道“可知,本文由重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寫起,既

是為了借此“走進另一條時間隧道”,自然引出下文,也為后文抒發

情感張本。第①段“舍船,從口入”分析,狹窄的門縫如漁人進入的

桃花源洞口,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根據第②段“心頭癢癢,覺得太玄妙,太神秘”分析,“我”所見

的戲里世界猶如桃花源般神秘美好;根據第⑹段“往小了說,格點像

把兩掌并攏,從掌縫里瞧風景;往大了說,仿佛從兩壁夾峙的縫隙覷

探藍天,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視角,你要是沒經歷

過,就很難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可知,作者把從門縫中

看戲比作“世外桃源”,足以表達“我”對戲劇和戲劇生活的向往、追

求;或與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使文章結構緊湊。

根據第⑧段“像武陵人重訪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劇場”分析,

借武陵人重訪桃花源,表達了“我"對鄉土文化的執著追尋猶如漁人

對桃花源的向往。并與開頭照應,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

B.有誤,根據③段文章“母親摸摸口袋,又縮回手,不同意,洗

完衣服,頭也不回地徑自走了。斷念,我知道這戲票是買不成了”可

知,這里是因為家庭條件而不讓“我”去看戲。

故選B。

(五)名著閱讀(8分)

20.下列關于《經典常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朱自清沿著新文化運動開辟的道路,用現代的、科學的

學術觀念研究傳統經典。

B.這是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既有學術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普及

性和通俗性。

C.它還可以看作是精彩的學術散文集,展現了一個時代、一個

群體或一類作品的風貌,

D.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