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第13章 利水滲濕藥課件_第1頁
中藥學第13章 利水滲濕藥課件_第2頁
中藥學第13章 利水滲濕藥課件_第3頁
中藥學第13章 利水滲濕藥課件_第4頁
中藥學第13章 利水滲濕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章利水滲濕藥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一、含義:凡以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利水滲濕藥。因服用這類藥物能使小便通暢,尿量增加,又稱利尿藥。又因本類藥物性多甘淡,主滲濕利尿通小便故又稱淡滲利濕藥。

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二、通性及作用:性味:甘、淡、苦、平。歸腎、膀胱經(肺脾)。主要有利水滲濕,通淋消腫之功,還有清熱、退黃、祛痰、止瀉之效。三、適應證:

用于水濕為患的疾病。1、用于水濕貯留之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小便不利等證。2、用于水濕與熱相并之嘔吐,脹滿,黃疸、口瘡等證。3、用于水濕與寒邪相結之小便不利,淋濁水泄,關節不利之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四、使用注意:

1、注意選擇配伍:多與行氣藥配用。

2、若使用不當,有耗陰之弊,故陰虧津傷者慎用。

3、有的利水滲濕藥能滑利通經墮胎,故孕婦慎用。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第1節利水消腫藥

※茯苓《本經》上品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性能:甘、淡、平,歸心、脾、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味淡能利水滲濕,水濕去則脾胃自健。即祛邪又扶正味甘能健脾補中,中氣復則水濕自除。濕祛脾健,生化充足,心神得養而自寧,故有諸功。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特點:性質平和,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正虛邪勝,必不可缺。應用:

水腫小便不利1、用于脾虛濕盛證用茯苓消化不良食少健脾利水之功而治之,如五苓散(茯苓豬苓白術桂枝澤瀉)治水腫?;蛩木訙ㄜ蜍摺⑷藚ⅰ仔g、甘草)治脾虛食少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若屬寒濕水腫,茯苓、附子、干姜同用,有熱之水腫,茯苓、梔子、黃柏同用。有痰者茯苓、半夏、陳皮、貝母等同用。2、用于心悸失眠證--脾虛化源不足心神失養所致,用茯苓補后天助生化而寧心安神.如朱雀丹(茯苓沉香)交感丹(茯苓香附)同用。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現代研究:茯苓有利尿鎮靜保肝作用,能增強免疫力、增加心血流量等作用。有抗癌及延年益壽作用。赤茯苓--紅色部分偏行血化瘀,治熱淋血尿。白茯苓--白色部分偏健脾止瀉,治泄瀉食少。茯苓茯神--帶松根部分偏寧心安神,治心悸失眠。茯苓皮--黑色外皮,功專利水,主利水腫,小便不利。用量用法:9-15-30g,入湯劑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歌訣:赤白神皮茯苓,利水滲濕有名;健脾補中寧心,安神利尿消腫。豬苓《本經》中品

性能:甘、淡、平,功專利水滲濕,功同茯苓。現多用來抗癌,抗輻射,增強免疫力、保肝等。澤瀉:功同茯苓,性甘、淡、寒,偏清熱。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茯苓――甘平,藥力緩和,偏健脾養心,利水而不傷正,主脾虛濕盛,心悸失眠等。利水滲濕豬苓――性偏涼,利水作用優于茯苓,無補益之功,主水濕停聚證。澤瀉――性偏寒,偏瀉腎經之虛熱,利膀胱之濕,善治濕熱內蘊,腎經虛火及下焦濕熱等。均主水腫小便不利。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豬苓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澤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澤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薏苡仁《本經》中品處方用名:苡米、苡仁、玉米、六谷子。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性能: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膿。特點:功近茯苓,偏于清熱,善治腸癰肺癰是其特點。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應用:小便不利,水腫腳氣1、用于脾虛濕盛證脾虛泄瀉,婦女白帶屬濕邪內侵脾虛不運所致。用苡仁以滲濕健脾。如苡米、蒼術、茯苓、冬瓜皮水煎服治水腫。或苡米、白術、黨參、山藥等治泄瀉白帶。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2、用于風濕痹痛,手足攣急--用苡米以祛濕清熱,如麻杏苡甘湯。若屬寒痹可用薏苡仁湯(苡米桂枝蒼術白芍等)。3、用于肺癰腸癰--用苡米清熱利濕以絕其源,培土生金,以益肺氣。如薏苡附子敗醬散.水煎服治腸癰。或千金葦莖湯(苡米蘆根冬瓜仁桃仁)水煎服治肺癰。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現代研究:有解熱鎮痛,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毒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抗衰老作用。用量:9-30g,入湯劑。注意:孕婦慎用。茯苓與苡米的區別:茯苓--利水補脾作用較強,兼可安神,主驚悸失眠健忘。利濕健脾苡米--利水補脾作用較弱,兼能清熱排膿治濕熱痹證及腸癰肺癰。共主脾虛濕盛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冬瓜皮--功專利水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玉米須-利濕退黃。降血壓。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葫蘆-功專消腫。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香加皮-祛風濕強筋骨。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枳椇子-解酒毒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澤漆-化痰止咳,解毒散結。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螻蛄-功專利水通淋。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薺菜-明目止血。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第2節利尿通淋藥

※車前子《本經》中品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車前子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處方用名:前仁、車前餅前仁性能:甘、淡、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利水通淋,清熱明目,滲濕止瀉,祛痰止咳。歸腎小腸經以導上徹下清利濕熱下行而通淋。以清利為功入肝經能祛肝經之濕熱而明目歸肺經則清化肺熱痰飲而止咳故有諸功。為清肝肺利尿通淋常用之藥。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應用:熱結膀胱,小便不利1.用于濕熱結聚證淋瀝澀痛,暑濕泄瀉用車前子寒滑之品,以利尿通小便清利濕熱,如八正散(梔子、大黃、木通、車前子、扁蓄、滑石、瞿麥.生地)治熱淋血淋。或車前子散(車前子、茯苓、豬苓、黨參、香茹)治暑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2、用于目赤腫痛,視物昏花-用車前子以清利濕熱而明目,如車前子、大黃、蒼術、菊花,水煎服,治目赤?;蜍嚽白?熟地、菟絲子、枸杞子等治視物昏花不清。3、用于肺熱咳嗽痰多--如車前子入肺經清濕熱祛痰如車前子、桔更、杏仁、瓜蔞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單方:1、治高血壓:車前子12g夏枯草15g桑寄生12g菊花12g水煎服。2、治小兒水瀉:鹽炒車前子20g焦白術12g水煎服。用量用法:9-15g入湯劑,布包煎。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現代研究:有利尿作用,并增加尿中尿素,氯化鈉及尿酸的排泄,另有止咳,降壓、抗菌作用。附:車前草,功同車前子、偏清熱涼血解毒,主血熱妄行之衄血,尿血、瘡毒、痢疾等,鮮用30--60g。歌括:車前子草功近,清熱利尿通淋;明目祛痰子好,涼血解毒草順。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滑石《本經》中品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處方用名:西滑石、畫石、飛滑石、性能:甘、淡、寒(滑利)歸膀胱、肺胃經。利水通淋,清熱解暑,祛濕斂瘡。應用:熱淋便赤1、用于膀胱濕熱證用滑石通短澀疼痛利之性以利尿滲濕通淋。如滑石散(滑石、車前草、冬葵子)或八正散水煎服。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2、用于暑熱煩渴、小便短赤、水瀉――用滑石既能導利暑濕之邪,又能清解暑熱之氣,如六一散(滑石6份、甘草1份)研細內服,加石膏為碧玉散,清解暑熱效果更好。3、用于濕疹痱子--用本品以清熱斂瘡,單用或同爐甘石、冰片研細外用治濕疹或痱子粉(滑石白芷薄荷)研細外用。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用量用法:

9-30g入湯劑,布包煎。注意:內無濕熱.脾虛、滑精者、孕婦忌用。現代研究:有保護粘膜、溶解草酸鈣結晶、抑菌等作用,能中和胃酸、對潰瘍面有保護作用,有利尿、解暑、消炎作用。車前子--偏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清熱通淋主目疾咳嗽滑石--偏清解暑熱,又能斂瘡善治煩渴濕疹痱子。均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泄瀉水腫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木通-偏清熱通經下乳,主膀胱濕熱證,心火上炎證及乳汁不下。(附通草-功同木通,偏通乳)瞿麥-偏破血通經,主血淋、熱淋。海金砂-功專清利濕熱止痛,主熱淋利尿通淋石淋,優治尿道疼痛。須包煎。石韋-偏清熱止咳止血,治傷外出血扁蓄-偏殺蟲,止癢,止痢。地膚子-偏祛風止癢,主熱淋,濕瘡。萆解-偏祛風濕止帶,主膏淋、白帶等均主熱淋、血淋等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三葉木通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三葉木通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通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瞿麥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石韋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有柄石韋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扁蓄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海金沙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地膚子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萆解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冬葵子-下乳潤腸通便。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燈心草-清心火。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第3節利濕退黃藥茵陳蒿《本經》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性能: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利濕退黃,解毒療瘡。特點:苦降下行,氣寒清熱,為治黃疸之要藥。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應用:1、用于黃疸――濕熱內蘊,膽道被阻,肝失疏泄所致,膽汁外溢則周身發黃,下注膀胱則小便黃,波及陽明化熱出現陽黃證,波及太陰化寒而出現陰黃證。用本品能清利肝膽濕熱以疏肝利膽,如茵陳湯或茵陳四逆湯(茵陳、柴胡、白芍、枳實、甘草)或茵陳術附湯治陰黃。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2、用于濕瘡瘙癢,常流黃水――茵陳、苦參、蛇床子,水煎服。內服外用均可。此外:茵陳配大棗煎湯久服治慢性肝炎,亦可預防肝炎,還用于膽結石,高脂血,冠心病等證。又用于濕瘟證。用量用法:6-15-30g,入湯劑。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金錢草《本草綱目拾遺》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連錢草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

處方用名:連錢草、過路黃、活血丹、馬蹄。性能:甘、淡、咸、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利濕退黃,通淋排石,解毒消腫。

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應用:濕熱黃疸1、用于濕熱結聚證用金錢草熱淋石淋以清利濕熱,如金錢草合茵陳蒿湯治黃疸。或三金湯(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治熱淋、石淋,亦可單用金錢草配郁金、茵陳、茯苓、青皮等治膽結石。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2、用于惡瘡腫毒、毒蛇咬傷—用金錢草以解毒消腫,如金錢草(鮮)120克洗凈搗爛,取汁內服,藥渣外敷?,F代多用于治療膽管結石,膽囊結石如膽道排石湯(金錢草、茵陳蒿、雞內金、大黃等)治腎結石驗方:金錢草60g、石韋30g、杜仲15g、核桃仁12g、魚腦石12g水煎大量內服。一日一劑。中藥學第13章利水滲濕藥治膽囊炎驗方:金錢草30g、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