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部分第八單元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通史版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部分第八單元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通史版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部分第八單元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通史版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部分第八單元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通史版2024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二部分第八單元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課后作業一、選擇題1.(2024·北京豐臺區模擬)下表為《新青年》中所關注的部分重大事務統計數據。由此可以看出該雜志()歷史事務提及次數辛亥革命47袁世凱稱帝133世界大戰448十月革命287巴黎和會87五四運動45A.關注國內外政治局勢演化B.宣揚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C.成為近代影響最大的報刊D.關注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提及次數比較多的“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袁世凱稱帝”可知《新青年》關注國內外政治局勢,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新青年》關注的重大事務而非詳細思想內容,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與其他刊物比較,不能得出影響最大,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近代重大事務而非社會生活的變遷,故D項錯誤。2.(2024·河北張家口期中)在6月3日之前,五四運動的主力是革命學問分子,之后,無產階級以歷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罷工投入斗爭,一躍成為革命運動的主力,推動五四運動取得初步成功。可見,五四運動()A.是北伐斗爭重要組成部分B.打擊了封建軍閥腐朽統治C.起先了民主革命的新階段D.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答案C解析新舊民主革命的最主要區分是領導階級的改變,材料表明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并成為運動主力,推動五四運動的發展,從而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故C項正確。五四運動發生于1919年,北伐斗爭起先于1926年,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打擊封建軍閥腐朽統治,故B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故D項錯誤。3.蔡和森在《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1926年)》中寫到,“五四運動時,整個說來,國民黨是站在群眾運動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學生雖派代表找過國民黨,他的領導人竟以無力參與拒絕”。這表明()A.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革命客觀發展的要求B.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成立創建了組織條件C.國民黨組織渙散急需改組D.國共合作被提到議事日程答案A解析從題干中國民黨對待學生運動持拒絕的看法中可以看出,作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學生運動危害到了他們的自身利益,說明此時中國革命須要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來領導,故答案為A項。中共誕生的組織條件是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材料并未涉及,解除B項;國民黨對待學生運動拒絕的看法無法體現出國民黨組織渙散,解除C項;1923年,中共三大通過了國共合作的確定,國共合作被提到議事日程,解除D項。4.(2024·安徽滁州期末)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提出:“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殲滅階級差別;采納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殲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歸社會全部。”這一綱領()A.成功指導了國民革命B.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C.基本脫離了中國國情D.得到了廣闊人民擁護答案C解析指導國民革命的是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故A項錯誤;中共“一大”的革命綱領中,“推翻資產階級”與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現象不符,不能體現出理論聯系實際,故B項錯誤;“一大”綱領是否得到群眾擁護,材料沒有涉及,故D項錯誤。故選C項。5.(2024·湖南、江西十四校聯考)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統一更名為國民革命軍,初期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進行政治教化和政治領導,黨代表及政治部的設立()A.使國民革命軍主要接受中共領導B.是學習美英等國軍隊建設的結果C.有利于提高國民革命軍的戰斗力D.使國民革命軍成為工農革命武裝答案C解析黨代表及政治部的設立是出于對軍隊進行政治教化和政治領導的須要,當時中國處于國民革命時期,政治教化就是要教化軍隊中的軍人要反帝反封建,明確斗爭的對象和目標,這對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是有主動作用的,故選C項;A、B、D三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故解除。6.(2024·河北衡水中學摸底)1926年,陳獨秀強調,在國民革命階段,共產黨“應當徹頭徹尾表示獨立的在野黨看法”,要“嚴厲取締黨中機會主義做官熱的傾向”,限令已擔當縣長的共產黨員馬上辭職,否則開除黨籍。這說明陳獨秀()A.主見獨立領導工農群眾運動B.正確分析了當時中國的國情C.忽視了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D.堅持了統一戰線中的獨立性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陳獨秀要求共產黨做在野黨,而不是執政黨。要求共產黨員不能做官,不能駕馭領導權,這是犯了右傾倒戈主義的錯誤,忽視了對民主革命領導權的爭取,故C項正確。陳獨秀主見放棄領導權,而不是獨立領導工人運動,主見共產黨要依附于國民黨,而丟失了獨立性,故A、D兩項錯誤;材料表明陳獨秀沒有認清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認清當時中國社會的現狀和主要沖突,故B項錯誤。7.(2024·河南焦作期中)“八七”會議在黨的歷史上被認為是具有歷史性轉折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它在中國革命的緊急關頭,制定了新的策略路途。這里的“新”是指()A.清算了右傾錯誤B.確定開展土地革命C.創建農村依據地D.以城市革命為中心答案B解析“八七”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抗拒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這里的“新”就是指確定開展土地革命,B項正確。清算右傾錯誤不屬于“新”的策略路途,A項不符合題意,解除;“八七”會議并未說要創建農村依據地以及以城市革命為中心,所以C、D兩項解除。8.(2024·甘肅武威月考)毛澤東同志曾對外國來訪同志說過:“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很多記者也沒有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對“孵出小雞”最精確的理解是()A.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B.長征成功完成C.遵義會議的召開 D.找到井岡山革命道路答案D解析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土地革命斗爭中找到了中國式革命道路,并且通過這條道路取得中國革命的最終成功,故答案為D項。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是在1924年,長征成功完成是在1936年,遵義會議的召開是在1935年,時間均不符,故解除A、B、C三項。9.(2024·寧夏石嘴山三中月考)1931年11月30日蔣介石發表了演講詞:“攘外必先安內,統一方能御辱,未有國不統一而能取勝于外者。故近日之對外,無論用軍事方式解決,或用外交方式解決,皆非先求國內統一,不能為功。”據此推斷蔣介石之后的主要行動是()A.發動四一二事變,屠殺人民B.調動軍事力氣,反抗日本C.圍剿革命依據地,進攻紅軍D.默認偽滿洲國,妥協日本答案C解析從材料“1931年11月30日”“攘外必先安內”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蔣介石在1931年主要圍剿紅軍,故C項正確,B項解除;A項發生在1927年,解除;偽滿洲國是1932年成立的,故D項解除。10.(2024·江西上饒月考)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主見先解決軍事路途,只批判臨時中心在軍事路途上的錯誤,沒有提政治上的錯誤,相反還在決議中對這個時期的政治路途,說了幾句確定的話。其主要目的是()A.維護中共政治路途的肅穆性B.徹底粉碎“左”傾機會主義C.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的分歧D.最大限度地避開黨內的分裂答案D解析遵義會議是長征途中面臨敵人圍追堵截的背景下召開的,“只批判臨時中心在軍事路途上的錯誤”是為了解決最該解決的軍事問題,而防止過多探討其他問題,影響黨內的團結,故選D項。A、B、C三項均與題意不符,故解除。11.(2024·山東濟南一中期中)某學生在網上搜到一段歌詞:“六盤山上紅旗展,摧枯拉朽掃敵騎。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成功到吳起。南北兄弟手攜手,擴大前進依據地。”此歌詞反映了()A.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斗爭B.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西北地區的進攻C.八路軍挺進敵后,開展游擊斗爭D.紅軍克服重重困難,取得長征的成功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六盤山”“陜甘軍民”“征師”“吳起”等信息,反映了紅軍克服重重困難,取得長征的成功,故D項正確。紅軍長征屬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A項是國民革命運動時期,解除;B項是解放斗爭時期,解除;抗戰時期八路軍深化敵后進行武裝斗爭,故C項錯誤。12.(2024·黑龍江哈六中月考)在2015年大閱兵中,“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從天安門門前走過時,電視里的畫外音是:“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最早的抗日武裝。白山黑水、冰天雪地,他們14年周旋苦戰,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一個個英雄的名字永垂史冊。”這份解說詞()A.是中國堅持十四年抗戰最有力的證據B.充分確定了九一八事變后的東北抗戰C.東北抗日聯軍是東北唯一的抗日武裝D.東北戰場是中國長期抗戰的主戰場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他們14年周旋苦戰,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充分確定了九一八事變后包括抗日聯軍在內的東北抗戰的史實,以及對中國抗戰作出的重大貢獻,故答案為B項。“最有力證據”多為一手材料,解說詞不是一手材料,A項解除;當時在東北反抗日軍的還有其他武裝力氣,解除C項;D項不符合史實,解除。二、非選擇題13.(2024·福建福州聯考)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日漸自覺的理性民族主義時代的到來,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巴黎和會前后的愛國運動,遍及海內外全部中國人中間,國人對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國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動起來,“國民外交”成了一個洪亮口號。愛國各階層將帝國主義侵略和對中國主權領土的破壞視為外敵與內奸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表明此時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發展到國民整體主動地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結合起來的新階段。——摘編防衛金桂《論五四時期的中國民族主義》材料二20世紀20年頭的國民革命,在“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共同目標下,工人、農夫、青年學生以及商人、婦女等各個階層的廣闊民眾都被動員起來。當時的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一個重視軍事,一個重視民眾。北伐斗爭的迅猛推動,時論認為“槍與筆聯合起來,所以到處如入無人之境”。——摘編自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1)據材料一,概括五四時期中國民族主義的基本特點。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導致這一時期中國民族主義高漲的國際政治背景。(2)據材料二,歸納國民革命運動促進中國民族主義發展的集中表現。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北伐斗爭的迅猛推動”取得的重大成果。(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本條件有哪些?答案(1)基本特點:愛國階層主動抗爭;國人廣泛參與愛國運動;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相結合。國際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動;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嚴峻損害。(2)集中表現:反帝反封建成為人民的共同目標;國共通過大規模的社會動員推動愛國斗爭。重大成果:動搖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3)基本條件:民族覺醒;民族團結。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只有自己行動起來,‘國民外交’成了一個洪亮的口號”“愛國運動,遍及海內外全部中國人中間”“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結合起來”等概括。其次小問,據材料一“巴黎和會前后”并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影響五四運動發生的重大國際背景。第(2)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二“在‘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共同目標下”“各個階層的廣闊民眾都被動員起來”“當時的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概括。其次小問,結合所學得出,動搖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第(3)問,據材料一“國民整體主動地將反帝反封建斗爭結合起來的新階段”得出民族覺醒,據材料一“愛國運動,遍及海內外全部中國人中間”得出民族團結。14.(2024·湖北四地七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陳誠被任命為湖北省政府主席后,便領導了以“減租”為主要內容的土地改革。1941年4月制定《湖北省減租實施方法》,詳細內容包括:“農夫佃租定為正產物,總收獲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即由總收獲量先提二成五歸佃,所余七成五由主、佃對分;實施減租后,地主不得因減租而撤佃;按年分區推行,其分區推行次序及辦竣期限,由省府以吩咐規定之,期于五年內,次第完成。”這種土地改革總的說來,效果甚微,“減租政令不免有遭遇破壞的地方”,主要有:地主“將一部分田畝匿不陳報,以圖拆補減租損失者”;“佃戶在地主積威之下,仍多方維持地主利益,不敢有短失者”;地主“往往假詞威嚇,使佃戶不敢依照規定減租”。“以上情形,均可見地主勢力之大,竟可迫使無知鄉農自動地放棄其應得的利益”。經過這段“減租”的實踐,陳誠自己也承認:“所可痛心者,就是在‘做’字上太差勁。更重要的,整個改革,并沒有國民黨的中心文件加以確定,都是湖北省的行為,結果收效不大。——《中共黨史探討》材料二針對土地問題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力氣是農夫。遺忘了農夫,就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沒有中國的民主革命,也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沒有一切革命。”在民主革命時期,正確的土地政策閱歷主要是:廣泛發動群眾,進行深化的政治動員,這是打破幾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措施;將農夫的鄉土和族群意識納入到階級意識的體系中去,使農村的土地改革成為階級斗爭的主要組成部分;無償沒收地主土地。這些土地政策,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了廣闊農夫的擁護和支持,也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主要緣由。——摘自《向毛主席學習》(1)根椐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當時陳誠土地改革收效不大的緣由。(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國共產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