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單元測試
一、填空題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確立為基本政策: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
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內涵: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設立自治機關,行使
自治權的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文獻:1949年通過的《》,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后
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載入憲法。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
(4)自治區建立:1947年,成立。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治區,為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
制度的推行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
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5)意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
現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2.共同繁榮發展
(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一系列的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了剝削和壓迫,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邁進了社會主義社會。
(2)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國家重視少數的保護與發展,尊重各民族的
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3)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加快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歷史機遇,極大地帶動
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4)2006年,____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
會發展。
3.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1)“”構想的提出,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開辟了途徑。
(2)香港回歸:中英兩國于1984年12月正式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年7月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
晨,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如期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3)澳門回歸: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也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于—年12月
20日對—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兩國政府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
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4)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意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
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4.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1)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明確提出要—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了用—方式解放臺灣的
思想。
(2)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形成了“、”的對臺基本方針。
(3)從1979年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中央人民政府倡議海峽兩岸直接實
行通郵、通航、—,歡迎臺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游、考察、經商等。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
(4)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政策,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
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5)隨著海峽兩岸交流日趨密切,1990年臺灣成立了一,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6)1992年11月,兩會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
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后被稱為“—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5.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
(1)2015年H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是
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2)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是勢力及其分裂活動。
(3)2022年發布的《—》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明了對臺工作方向。
白皮書強調,我們愿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進一步強調,“—”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我
們堅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
二、選擇題
1.“它既是一般地方國家機關……同時又是自治機關,可以根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自治權。”材料
體現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B.沿海經濟開放區的設立
C.“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D.海峽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
2.民族區域自治實行以來,特別是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以來,民族地區經濟總量由1984年的680.95億元
增加到2013年的6477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63.5億元增加到8436億元,這兩項指標都高于全
國平均水平。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A.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B.保障了少數民族的當家作主
C.加強了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D.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3.下列文件中,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納入法治軌道的是()
A.《陜甘寧邊區綱領》
B.《共同綱領》
C.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4.新中國成立后,為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②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③實行因地
制宜、放寬政策、搞活經濟的方針,從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支援④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⑤實行“長期共
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A.①②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5.2023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迎來了第40個民族團結進步月,在這個節點回望,歷史記錄了寧夏回族自
治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不斷堅持“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總目標。寧
夏回族自治區這么做是為了()
A.消除各民族間的差距B.進一步擴大少數民族的權利
C.加強少數民族自主權D.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
6.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
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這一規定()
A.直接促成了港澳臺勝利回到祖國懷抱B.有利于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行政權D.為“一國兩制”提供了法律依據
7.1995年6月,美國《財富》雜志推出一期封面報道《香港已死》,表示了西方社會對香港回歸后前景的
擔憂。然而,相隔12年,《財富》又發表了一篇《香港未死》的文章,開始重新評價香港,認為香港比過
去任何時候都充滿活力。這一轉變的原因是()
A.中西方價值觀念的趨同B.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響
C.中美關系的緩和與發展D.“一國兩制”構想成功實踐
8.于建芳回憶道:“我們的態度很堅決,必須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奏響中國國歌。我
們己經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鐘都不能再等了。”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踐行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B.“求同存異”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一國兩制”構想
9.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表1中體現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時間政策名稱
1947年5月設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3月設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
1997年7月設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
A.獨立自主,主權至上B.改革開放,因地制宜
C.實事求是,與時俱進D.民族平等,共同繁榮
10.澳門回歸的近25年是其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2024年3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
施封關運行,又為澳門的發展注入新力量。以上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求同存異原則的提出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C.“一國兩制”的貫徹D.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11.數據顯示,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正朝著建成國際
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既定目標加速前進。這主要得益于中國政府()
A.經濟全球化的推動B.一帶一路的實施C.一國兩制的保障D.九二共識的
達成
12.如題20表。這反映出,中華人民共和國()
時間法律名稱
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部分法律
A.促進民族地區繁榮穩定B.重視與港澳臺地區教育交流
C.維護國家統一決心堅定D.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成效顯著
13.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
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許多臺灣有識之士也提出“中華文化應是兩岸溝通的共同語言”。這說明
A.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B.“一國兩制'’獲得了廣泛認同
C.海峽兩岸有著高度的文化認同D.海峽兩岸民眾渴望祖國統一
1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這首《望大陸》,表達了作者對大陸故
鄉的濃濃思念。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使祖國大陸獲得統一,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B.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C.“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
D.“九二共識”的達成,海峽兩岸近40年隔絕狀態被打破
15.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講道:“70年來,我們順應兩岸同胞共同愿望,
推動打破兩岸隔絕狀態……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A.踐行民族區域自治B.必須“和平統一”
C.堅持社會主義制度D.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16.熱門歌曲《2035去臺灣》被廣泛傳唱:“坐上那動車去臺灣,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灣,
還有那腳印兩對半……坐上那動車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門上太陽升,還有那雄偉的
萬里長城……”簡單親切的歌詞表明了()
A.實現祖國統一是民心所愿B.推動西部大開發共同發展
C.實施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促進臺灣旅游業欣欣向榮
17.當前臺灣政局發生顯著變化,兩岸關系面臨嚴峻挑戰,兩岸關系怎么走是當下各方關注的焦點。人民
日報海外版發文稱:沒有“九二共識”何以“點亮臺灣”。“九二共識”是指()
A.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加強兩岸合作交流D.反對“臺獨”分子和國際反華勢力
18.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變遷,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下面
郵票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六十周年
A.近代經濟與教育文化B.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C.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D.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
三'綜合題
1.新中國已經走過了幾十載春秋,回首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引發我們深深的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保家衛國】
材料一
新中國誕生剛剛一年,卻和朝鮮人民一道,經過兩年零九個
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
中國
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犯新
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
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是什么事件?這一事件中我國派出的指揮者是
誰?
【歷史轉折】
材料二我們應該把1978年看作21世紀開始的標志。1978年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1978年是鄧小平
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年份,這開啟了一個長達1/4個世紀之久、年均兩位數經濟增長率的年代,中國經
濟也得以轉型。當然,1978年純粹是中國時刻。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把1978年看作21世紀開始的標志”的理由。
【對外開放】
材料三
時
1980年1984年1985年
間
事建立深圳、廈門等4個經開放廣州、福州等14個沿開放長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等沿海經
件濟特區海城市濟開放區
(3)根據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對外開放的特點。
【統一大業】
材料四“九二共識”的緣起是為兩岸協商尋求與奠定政治基礎。兩岸授權民間團體事務性協商開啟
后,需要雙方為協商奠定明確的政治基礎。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香港舉行會談,
會談后又通過數次函電往來,最終形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共識,
后被稱為“九二共識”。
——摘編自《形勢與政策》
(4)根據材料四、概括“九二共識”的核心。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鄧小平提出的對臺基本方針。
2.五千年的生死不離,五千年的唇齒相依,五十六個民族共造錦繡中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實行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部
團結。
——摘編自《再觀“邊疆中國”:近年國內邊疆研究的前沿述評》
⑴根據材料一,指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律依據。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影響;
材料二:西部地區少數民族聚居比較集中,又地處邊疆。加快西部地區發展,對于保持西部地區政治
和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和保障邊疆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各民族共同富
裕了保持民族地區穩定和鞏固祖國邊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思想政治基礎。
——摘自江澤民主持西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央為“加快西部地區發展”而實施的戰略部署,并列出一項具體措施;
材料三: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
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
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摘自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3)綜合以上材料及問題,談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
3.某歷史社團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歷程”研學活動,搜集了豐富多樣的資料。
【聽史】人物采訪
人物采訪內容歷史時期
我是1949年出生的。出生不久后,我的父親就作為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參
張爺爺
向社會主
加了朝鮮戰爭。
義過渡時
我的父親是北京電子管廠的工人,他們廠是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
期
趙奶奶
之一。
我家住在黃土崗,1958年我們這兒成立了“上游人民公社”,后改名為“黃
孫姥姥上崗人民公社”,下設4個大隊39個生產隊,所有社員均直接參加所在生產隊的
分配,實行“工分制”。
我是比較早在中關村賣電子產品的商戶。1980年開始,北京相繼出現各種類
李爺爺型的科技企業和公司,1988年政府正式在中關村建立了第一個新技術產業開發試
驗區。
【證史】史料研習
①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照片②1954年出臺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③毛主席參加開國大典時
的禮服④中國代表簽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照片
【悟史】認識提升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
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被譽為“社
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2020年,面對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達成建設“健康絲綢之路”共識,
形成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良好勢頭。
(1)請將A、B所代表的歷史時期填到上表相應的位置。(只填寫字母)
A.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B.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
⑵將①?④的史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陜西省西安市電子科技大學附中化學高一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梅州柚子活動方案
- 匯豐超市活動方案
- 愛家主題班會課件圖片
- 數字經濟背景下皮具企業營銷創新策略
- 殼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備、結構與功能研究
- 汽車工業中陶瓷材料的應用現狀及前景分析
- 金融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 職業本科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研究與實踐探索
- 自動氣象站數據同化對WRF模式降水預測的影響研究
- GB/T 32063-2015城鎮供水服務
- GB/T 27818-2011化學品皮膚吸收體外試驗方法
- 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 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政策解讀(統計培訓課件)
- 播下種子守護生命-基于種植活動的大班幼兒生命教育實踐研究
- 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二期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
- 2021年云南技師學院教師招聘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2年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校園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 第三章 土地適宜性評價
- 002TD-SCDMA 無線網絡關鍵技術
- 廣西融水良基礦業有限公司汪洞江可金高嶺土礦新增資源儲量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