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擬題歷史歷史(海南卷)(考試版A3)_第1頁
2024中考模擬題歷史歷史(海南卷)(考試版A3)_第2頁
2024中考模擬題歷史歷史(海南卷)(考試版A3)_第3頁
2024中考模擬題歷史歷史(海南卷)(考試版A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海南卷)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每小題3分,共60分)1.文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史料。下列關于出土于河南的三件文物(見如圖)的歷史價值的表述,最準確的是(

)圖一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青銅爵

圖二商青釉瓷尊

圖三玉柄鐵劍A.圖一表明商代已經基本掌握青銅冶煉技術 B.圖二說明了中國的瓷器起源于商朝C.圖三預示著我國的青銅時代行將過去 D.上列三件文物是我們研究夏商文化的第二手資料2.春秋時期有眾多的諸侯國,其中比較強大的有十幾個,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間展開激烈的爭斗。當時,民族間的矛盾也有所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進行征戰。下列對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認識正確的是(

)A.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B.有利于文化的繁榮C.維護了周王的權威 D.促進了經濟的發展3.圖片史料、文字史料是我們了解和學習歷史的重要來源。下面的圖文材料說明(

)《宋書》記載南朝“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A.江南地區得到開發 B.文學藝術繁榮發展C.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D.南方經濟超過北方4.從先秦的“雅言”、秦漢的“通語”到隋唐的“漢音”,通行語都是以現今河南洛陽、陜西關中地區一帶的方言為基礎的。從隋朝開始,江南的“吳音”(蘇州白話)也成為一種通行語。這表明(

)A.政治中心決定官方語言 B.文化發展促進國家統一C.南方地區的影響力上升 D.經濟重心完成南移5.文獻是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三部文獻反映的歷史信息,解讀正確的一項是(

)A.都記載了古代中外交往的場景 B.都是古代的地理學專著C.都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D.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6.1900年6月16日《倫敦新聞畫報》第3191期報道:中國的武圣廟在和平年代門可羅雀,戰時卻熙熙攘攘。士兵紛紛前來進貢、祈禱。廟門前掛著許多串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他們相信喧鬧與火藥的氣味能取悅武圣,使其庇佑信眾,幫助他們取得勝利。此項儀式,和清朝的其他儀式一樣隆重,然而民眾并不虔敬。不久,成千上萬的義和團成員涌入天津和北京,圍使館,燒教堂,滅洋教,殺教民,最終爆發了與西方列強的全面戰爭,即(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日本學者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一書中就社會轉型的問題說:“汲取歐洲文明,必須先其難者而后其易者,首先變革人心,然后改變政令,最后達到有形的物質。”按照以上說法,如此推理,中國近代化進程應該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C.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 D.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8.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這一論斷的依據是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

)A.反圍剿勝利 B.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C.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戰略轉移 D.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9.遵義會議前,中共無力辨別抵御共產國際的指導,連續犯了一次右傾和三次左傾錯誤;但在遵義會議上,卻明確提出并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這表明遵義會議是(

)A.共產國際衰落的轉折點 B.馬克思主義路線的轉折點C.中共獨立自主的轉折點 D.開辟中國式道路的轉折點10.馮白駒曾說:“她是海南革命的搖籃……革命火種在這里得到掩護,又從這里掀起革命的狂瀾,一直沖擊著敵人的反動統治中心海口市。”這里的搖籃指(

)A.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B.瓊崖革命根據地C.六連嶺革命根據地 D.瓊東革命根據地11.張老師在講授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時,按發展階段設計了四個標題:“千呼萬喚始出來”“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風來”“無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風來”是指中國民族工業出現過“短暫的春天”。“短暫的春天”出現在(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時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2.下面對歷史事件和對其論述組合正確的一項是(

)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設立深圳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C.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完成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D.三大改造完成→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3.2023年4月27日,旅美20年的大熊貓“丫丫”乘坐專機回到祖國,“丫丫”的回國之旅受到了國人的廣泛關注,也讓很多人想起了新中國首次赴美的大熊貓“玲玲”和“興興”。“玲玲”“興興”1972年4月從中國啟程,后入住美國國家動物園,迅速掀起了美國的一股“熊貓熱”。“玲玲”和“興興”赴美的外交因素是(

)“玲玲”和“興興”在美國國家動物園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14.有學者認為,在伯里克利以前,雅典的政客們主要依靠政治盟友或政治小集團的合作來取得公民大會的多數票。但從伯里克利開始,政客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直接面向民眾,或巧言令色,說服他們;或向他們妥協,滿足其愿望,以換取政治上的支持。這說明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A.體現了民眾的訴求 B.協調政客和民眾利益C.相比之前有所倒退 D.完全被政客們所操縱15.西歐封建主義的實質是明確規定各等級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那種領主剝削壓迫農奴的階級對立,最基本的是權利和義務的對等:享受權利就得盡義務,盡義務就應享有相應的權利,西歐的議會制就是根據此原則建立的。下列對西歐封建主義的看法錯誤的是(

)A.西歐封建主義有它的積極的一方面;而古代中國之所以長期處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時代,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西歐的這種封建主義。B.西歐封建主義對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C.西歐封建主義為社會留下了相當充裕的空間,使得新生力量有生存和發展的條件。D.西歐式的封建主義在中國“大一統”的國家和社會中同樣大量存在。16.觀察下圖,圖中這一歷史現象起源于(

)A.亞歷山大東征 B.大學的興起C.英國工業革命 D.“發現”新大陸17.英軍統帥羅斯將軍在回憶錄中寫道:“章西女王出眾的美貌、智慧和頑強精神,使她成為所有叛軍領袖中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人物。”章西女王成為英軍“威脅最大的人物”,是由于她領導了(

)A.印度民族大起義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C.美國南北戰爭 D.不結盟運動18.團結起來力量大,世界反法西斯國家聯合起來,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26個國家聯合簽署的文件是(

)A.《波茨坦公告》 B.《聯合國家宣言》C.《聯合國憲章》 D.《人權宣言》19.2022年,俄烏戰爭焦灼之際,美國“出手”開啟了“天然氣馬歇爾計劃”。由此可知這一計劃的實質是(

)A.以能源手段控制歐洲 B.幫助歐洲經濟復興C.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 D.結束戰爭恢復和平20.目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部署了8.8萬多名來自124個會員國的軍警人員,連同近1.3萬名文職人員和1300名聯合國志愿人員,在四大洲分別參與14項維和行動。這段材料說明聯合國(

)A.成為了當今世界最大的軍事集團 B.帶有明顯的大國霸權主義色彩C.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D.是世界最大的國際性政治組織第Ⅱ卷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21題13分,22題9分,23題18分,共40分)21.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大一統”的情懷成為維系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1)根據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3分)材料二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國家偉業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翦伯贊《中國史十五講》(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漢武帝為實現“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三中國邊疆最早確立于秦漢之際……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周平、李大龍《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與創新》(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元朝和清朝前期為例,分別說明“中國逐漸形成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有哪些。(4分)(4)綜合上述內容,歸納歷代政府是從哪些角度鞏固和發展“大一統”國家的。(2分)22.俄烏戰爭仍在繼續,現在的世界處于動蕩多變的年代,國際政治形勢在變局中深刻發展。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關系之一,當今中美之間關系發展如何。將會對世界產生重要的影響。(9分)【一戰后的中美】材料一1921年11月美國發起召開了華盛頓會議。華盛頓會議的實質是巴黎會議的繼續;主要目的是解決《凡爾賽條約》未能解決彼此間關于海軍力量對比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美國成為華盛頓會議的最大贏家,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使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戰中的中美】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文件。保證全力對法西斯國家作戰,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中、美成為戰時的伙伴。【二戰后的中美】材料三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旗幟武裝干涉朝鮮。并公然入侵臺灣海峽,把戰火燒到了中國東北邊境……材料四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在北京首都機場著陸,中美領導人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尼克松隨后在中國逗留的日子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周”。尼克松動情地說“當我們握手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認識與提升】(1)依據材料一,請你說出哪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分)(2)依據材料二,說出26國共同簽署的文件是什么。此文件的簽署標志著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戰爭前的背景?美國侵略中國由來已久,1900年美國參與了哪次侵華戰爭?(2分)(4)材料四中尼克松所說的“另一個時代開始了”是指什么?其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5)你認為未來中美兩國關系怎樣才能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2分)23.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各國都力求在變局中謀發展,某班同學以“變”為主題探究東西方大國崛起的因素,設計了以下問題。(18分)【思想之變】圖一:但丁圖二:伏爾泰1848年,兩個德國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誕生。此后,這一理論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東方兩個半球的無產階級運動”,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1)圖中兩位人物分別是哪場思想解放運動的代表人物?以圖一人物為代表的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宣揚了怎樣的時代思潮?材料中提到“兩個德國人”宣告的“新的社會主義理論誕生”“哺育了世界西方和東方兩個半球的無產階級運動”,請用一例具體史實來證明。(4分)【制度之變】材料一:“在歐洲,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它們都通過革命頒布了法律文獻,確立了新的制度,反映了時代的趨勢,并以強有力的姿態展露在世界的前面。”——《全球通史》材料二:“日本的新統治者致力于日本社會的轉型,以獲得同外國勢力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平等地位。……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杰里、齊格勒《新全球史》(2)對比兩則材料,分析17—19世紀,東西方主要國家社會轉型的方式有何不同?材料一歐美通過革命確立的“新的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中日本通過哪一事件實現了社會轉型?(4分)【科技之變】(3)下面是某同學搜集的不同時期的科技成果,請你幫他進行分類,填寫ABCD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