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_第1頁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_第2頁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_第3頁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_第4頁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一、指導思想

以《全II制義務教育數(shù)字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為依據(jù),努力體現(xiàn)新的教學觀和教

材觀,在教學中體現(xiàn)互動教學,創(chuàng)造性教學。情景教學類教學模式,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

教學方式。自動探究為主的學習觀,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動性、自主性、生活性和開

放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

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

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200個;生字表(二),要求會寫

的字300;詞語表的詞語325個。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

護周圍環(huán)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

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

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nèi)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nèi)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3人。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由于年齡較小,頑皮的較多,作業(yè)基本上

都能做完。但全班有兒人認識能力停留在一年級,甚至不如一年級的孩子。書寫能力不強。

全班大部分學生分析能力不夠靈活,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是打基礎的一年,不管在寫鋼筆字,還是在寫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學其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其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

提高。

四、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及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

5、積極參與,通過各種方法,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

動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個性品質,做學習的主人。

總體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鄉(xiāng)的可愛;了解周圍環(huán)境,為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

出謀獻計;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理解親情、友情的可貴,

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增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

意識;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閱讀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

了解傳統(tǒng)文化,豐富想象能力。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留心

觀察、善于思考、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

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

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愛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

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

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

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采用“三精帶一略”的形式構建,選編了精讀

課文《燕子》《古詩兩首》《荷花》,略讀課文《珍珠泉》,一個語文園地。自然景物旖

旎絢麗,四篇課文視角迥異,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絲、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和如珍珠般的泉水,這些美景在作者的筆端涓涓流淌,點點入胸的鮮活文字更激發(fā)了學生

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學習本組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揣摩語言文字在表情

達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賞析之余還可以從中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積累優(yōu)美的句段。通過

說、寫及課外搜集活動,擴大對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鄉(xiāng)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從內(nèi)容上說,這組文章從動物、植物、景物幾個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主題,

自然是美好的。

從形式上說,本單元有名家散文經(jīng)典.、古詩,不同的形式也蘊含著共同的語言特點,

那就是語言準確、優(yōu)美。在呈現(xiàn)文本的同時,教材輔之以生動形象的插圖,圖文并茂,增

加了形式上的美感。

教學建議:

基于這樣一些特點,教學本單元時,有如下建議:

1.整體感知單元主題。充分發(fā)揮教材主題組元的特點,在課堂上留出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整

體感知本組教材,要求會通讀課文,初步知道每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在通讀的基礎上讓學

生發(fā)表意見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或印象,老師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本單元文章內(nèi)容和形式

上的特點,使學生學得明白,學得有興趣。

這是一種新的課型,老師們可以大膽嘗試,如果有效,可以繼續(xù)探索完善。

2.美文美讀。利用本組教材的內(nèi)容及語言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與文本、與語言親密

接觸,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感受能力。

3.語言積累。積累的形式有讀、背、抄,可以分層要求,重在效果檢查。如果有可能,還

可與自主八分鐘結合搞一次小小的朗讀展示會。

4.資源拓展。關于春天,有很多美文、美詩、美畫、美歌,教學時,可以有意識地加以拓

展。對本單元出現(xiàn)的鄭振鐸、葉圣陶等文學家老師應該做必要的介紹,幫助學生積累一些

文學常識。

5.讀寫結合。這是語文學習的?條基本規(guī)律,這條規(guī)律在教材編寫中體現(xiàn)得很充分,教學

時,要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遷移綜合起來考慮,時時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

畫心中的美景,提倡平時的小練筆,這樣劃整體為部分、劃難為易,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

興趣,繼而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3個字,積累優(yōu)美句段。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觀察身邊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觀察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

作用。

單元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默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梳理文章結構,總結作者觀察的順序,體會作者如何仔細觀察、細致描寫的。

5.體會文章描寫中豐富的想象,感受作者是怎樣借助事物描寫來表達內(nèi)心感受的。

單元難點:(對應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要求分析)

狀物的片段練習,重在指導寫好重點段,觀察要仔細,著重抓特點:描寫(敘述)清楚、

有順序;想象合理又方法;感情表達到位。

課前準備

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前,教師可布置學生走入自然去觀察身邊的景物,一方面激發(fā)學生

學文讀文的熱情,同時也為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做好鋪墊。

基本策略

1、初讀感知。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采用指名讀、同桌檢查讀、比賽讀、評讀等多種形

式,悟讀思考,做到文通字順,讀得正確、流利。

2、精讀品析。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想象,

抓住關鍵詞句了解課文的觀察方法及其表情達意的作用。

3、延伸拓展。引導學生交流學習體會,積累優(yōu)美句段。

曲燕子

L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積累好詞佳

教學

句。

要求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

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1.體會燕子的可愛。

難點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教學

兩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2.學會木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篇關于春天的課文,有的描寫春天的小草,有的描寫春天的雨,

有的描寫春天的河水。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春天里的小燕子。(板書課文題目)

二指導預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

2.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3.思考:課文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通順。

2.出示生字、新詞卡片,糾正讀音。

燕yan子聚村攏增zeng添掠1U4過稻ddo田尾尖jiGn偶6u

沾zhan水一圈quan蕩漾yang音符fu演ydn奏贊zan歌俊jim俏

qiao吹拂fti五線譜pu

3.指導書寫。

燕:上部是“甘”,不要寫成。聚:下面是“永”。

演:右部中間有一橫,不要漏寫。漾:右下部是“永”,不是“水”。

4.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詞。

四粗知大意,學習觀察方法

1.課文配有幅優(yōu)美的插圖,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那么怎樣觀察這幅圖

呢?首先要按一定的順序看清圖上的內(nèi)容,其次要抓住圖上的重點來觀察。

(1)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景物,都能看到些什么?(遠山——稻田——湖面)

(2)按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燕子的樣子。(近處,幾只小燕子在飛翔;遠處,幾對燕子落在

電線上。)

(3)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兒看出來的?(從翠柳、碧綠的稻田、草地上的野

花看出圖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

(4)燕子和春天有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燕子使春天顯得更富有生機,富有活力。)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說說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1自然段:寫燕子的外形特點。

第2自然段:寫燕子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

第3自然段:寫燕子飛行中的各種姿態(tài)。

第4自然段:寫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電線上,譜成春天的贊歌。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五線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課文寫了燕子的外形和飛行的特點。)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投影出示填空題。

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加上()的尾巴,()活

潑機靈的小燕子。

(2)請同學填空。(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湊成了)

(3)這段話寫了燕子的外形,都寫了它的哪些部位?(寫了羽毛、翅膀和尾巴。)

“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燕子活潑機靈的特

點。)

⑷課文為什么用“湊成”,而不用“組成”?(“湊成”能體現(xiàn)出燕子身形靈巧、搭配

和諧的外形特點。)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小燕子很可愛。)

2.指名讀第3自然段。

(1)如果你是文中的燕子,你會有什么感覺?(飛行中的心情很歡快。)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燕子“斜著身子”飛行說明它飛行時身體輕快靈活,且因為

心情歡快而唧唧地叫著。)

(2)作為讀者,你讀了這段內(nèi)容有什么樣的感受?(仿佛看到眾多的燕子在早春的陽光中,

迎著拂面的微風飛行的情景。這些自由飛翔的燕子為春天增添了活力,真令人神往!)

課文中哪個詞讓你有這樣的感受?(有的……有的……)

(3)仿照課文用“有的……有的……”練習造句。

3.課文題目是《燕子》,第1、3自然段分別寫了燕子的外形和飛行的特點。那么,另外

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呢?(第2、4自然段都寫了燕子和春天構成的美景。)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①這段話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按順序畫出來。(細雨、微風、柳絲、草、花、燕子。)

②為什么寫它們“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里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

景象。)

③你能想象“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嗎?

④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2)指名讀第4自然段。

①畫出文中的比喻句,投影出示:

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②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燕子停在電線上的情景比作五線譜。)

③教師出示五線譜讓學生了解。

④作者為什么要用五線譜來比喻?(電線的樣子很像樂譜中的五條線,燕子停在電線上很

像音符。這個比喻與最后一句話相呼應,更好地體現(xiàn)了歌頌春天這一主題內(nèi)容。)

三練習背誦

1.課文描繪了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文中詞句優(yōu)美,讓我們一起背誦。

2.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燕子——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的脈絡

來背誦。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隨作者感受了春天那生機勃勃的景象,并學習了作者觀察細致的方法,

希望同學們成為學習的有心人,隨時記錄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感。

舊板書設計會

1燕子

(羽毛——烏黑光亮燕子趕來——增添生機

外形(翅膀——俊俏輕快

飛行—斜著身子、快

(尾巴——剪刀似的

停歇——五線譜、音符

課后反思

古詩兩首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教學2.背誦這兩首古詩。

要求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

然的美好。

重占

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

教學

兩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1.學習《詠柳》,理解詩句意思。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字、新詞卡片,掛圖或投影。

-朗讀引入課文題昆了解作者

1.我們以前學過不少古詩,回憶一下,把你最喜歡的一首古詩背給大家聽。(學生背誦古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

3.教師范讀古詩《詠柳》,板書題目。

4.解題:詠,用詩詞的形式描述。這里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同學們觀察過春天的柳樹嗎?(教師出示圖片或掛圖。)

5.介紹作者。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他少年就以文辭而出名。晚年與李白交友,善酒后

作詩文。

二自讀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這首古詩。

(2)認讀生字。

(3)邊讀邊看圖思考:這首古詩主要講的是什么?

三交流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一,認讀生字。

詠y6ng碧bi妝zhudng裁cdi剪jidn

2.練習讀詩,檢查讀得是否準確。

3.理解重點詞語。

碧玉:綠色的玉,這里用來比喻嫩綠的柳樹枝葉。妝:打扮。

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絳:用絲編成的帶

子。

細葉:柳樹新萌發(fā)出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似:好像。

四逐句理解

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碧玉妝成一樹高”(句意: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碧玉般翠綠的新葉。)

“萬條垂下綠絲絳”(句意: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像綠色絲帶?樣的柳條來。)

“不知細葉誰裁出”(句意:不知道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句意:原來是似“剪刀”的二月春風裁出來的。)

五欣賞詩句,體會詩的意境

1.全詩共有四句,哪兩句寫的是作者看到的實景?(前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

絲絳。)

2.作者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比喻)怎樣比喻的?(把柳葉比作碧玉,把柳枝條比作絲

絳?)

作者為什么這樣描寫?(用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整棵柳樹的顏色、形狀及樹上的柳條多,

使人感到柳樹內(nèi)在的生命力。)

3.詩的后兩句寫的是什么?(作者的想象)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合理的想象,把詩人對

柳樹的贊美引向對春天的贊美,表達了他對春天的熱愛。)

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注意把握節(jié)奏、停頓,讀出詩的韻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根據(jù)詩句的描寫,結合自己的想象,把詩中的景物畫下來。

六背誦古詩

自由背,分行背,同桌背。

七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古詩的?(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板書設計

2古詩兩首

'碧玉妝成)、

綠絲絳}寫實

詠柳]),贊美春天

、春誰風裁似剪出刀卜[相3芻'

學習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春日》這首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插圖投影。

教學過程

一指導預習

1.自讀古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春「I》這首古詩,根據(jù)課文中的注音,同學們自讀這首古詩。要求讀

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卡片,訂正讀音。

泗si水濱bln紫zi

(2)指名朗讀《春日》。

3.簡介作者。(朱熹,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4.解詩題。(“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逐句學習,理解詩意

1.“勝日尋芳泗水濱”。

勝日:好日子。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河流名,在山東省中部。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jīng)待過的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2.“無邊光景■?時新”。

光景:風光景物。一時: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風光無限,剎那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3.“等閑識得東風面”。

等閑:隨意。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天的面貌。我國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領略到春風的氣息。

4.“萬紫千紅總是春”。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總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開,姓紫嫣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賞詩句,體會意境

1.詩中哪一句描寫了作者看到的景色?(“萬紫千紅總是春。”)

你能想象出作者當忖看到的景致嗎?(在春風的吹拂下,百花盛開,萬紫千紅。)

2.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描繪春天的景色。虛實

結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僅把春天描繪得生機勃勃,而且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四練習背誦

自由背,同桌背。

2古詩兩首

'尋芳泗水濱光景一時新}虛寫

春日贊美春天

,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實寫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教學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

要求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1.理解描寫荷花開放的詞句,把句與句聯(lián)系起來想象荷花的美。

難點2.理解“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那一段文字。

兩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木課的生字、新聞。

教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荷花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從圖入手,導入新課

1.出示掛圖。

在蔚藍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圓盤。雪白的荷花,

就從這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了出來。蜻蜓不時地飛來飛去。偶爾,一條小魚在水面頑皮地吐

個泡泡。遠看,有青山、小橋、游船。多美的一幅畫呀!

2.下面,我們一起欣賞這幅畫。

請同學們按從近到遠,或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圖畫,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

物說具體。這樣一幅幽美的荷花圖,作者是怎樣用文字來描寫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荷花》。(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讀音,出示字詞卡片。

挨di挨擠擠翩pidn翩起舞飽脹zhang荷h6花

蓮lidn蓬peng仿Mng佛fd衣裳shang舞蹈ddo蜻qing蜓ting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荷花開過以后的花托叫,里面的果實

叫。剛開的白荷花。全開的白荷

花o將要開的花骨朵兒。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

一?朵的。

5.朗讀感悟。

同學之間進行朗讀比賽。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看誰讀得最流利、最有感情。

三趣味識字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荷花蓮蓬飽脹仿佛衣裳舞蹈蜻蜓挨挨擠擠翩翩起舞隨風飄動

2.小組“開火車”練讀。

3.做游戲,鞏固字詞。

抽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朗讀。

4.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鞏固生字。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小組討論,哪些字在書寫時容易出錯,老師重點指導。

蓮:上下結構,草字頭蓋住下部。翩:左部稍高,寫緊湊。

裳:上部寫扁寬,下部寫舒展。蜓:中間是“紅”。

2.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

2.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荷花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

1.讓我們隨葉圣陶先生一起去觀賞一池美麗的荷花。

2.請幾位同學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板書課文題目,出示掛圖)

二圖文結合,抓住詞語,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板書:聞到清香)

(2)你能讀出作者聞到清香之后的心情嗎?(學生練習朗讀。)

(3)作者來到荷花池邊看到了什么?(板書:看到荷花)

2.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已經(jīng)開了不少”是什么意思?

(2)理解詞語“挨挨擠擠”。

①這個詞中“挨”和“擠”是一組同義詞。查字典,看看這兩個字的意思一樣嗎?(兩個

字都表示“挨著”,但詞義程度不同。)

②看圖,請同學們說說哪些荷葉是“挨”著,哪些荷葉是“擠”著。

③請同學們再回憶一下,你們還在什么時候或什么地方看到過“挨挨擠擠”的情景?(商

場、超市購物時人們挨挨擠擠;觀看演出出入場時……)

④“挨挨擠擠”說明人多,那么,這里說荷葉“挨挨擠擠”,說明荷葉怎樣?(荷葉長得生

機勃勃,非常茂盛。)

(3)剛才我們通過比較、想象,體會到了“挨挨擠擠”的作用。下面,請大家自學后半句,

看看還有哪些詞語也用得很好,好在哪里。(“碧綠”“一個個”“像……大圓盤”等詞語

突出了荷葉的色彩美、形狀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4)這一自然段的后三句話說了什么意思?用什么詞語連接起來的?(這三句話描寫了不

同開放程度的荷花的樣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連接。)

“有的……有的……有的……”在句中說明了什么?(在句子里含有“多”的意思。)

領讀第2自然段。背誦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對照掛圖,想象一下,都有哪些姿勢。先

同桌說說,再全班交流。

⑶第3自然段連用了幾個“一朵”,有什么作用?(連用四個“一朵”,說明荷花多,每

朵的姿勢又各不相同,美不勝收。)

(4)指名讀最后?句。

①看圖,圖上的景物與課文的描述有什么不同?(圖上只畫了荷塘的一角,不是全部。)

代果把-池的荷花看作一幅畫……

Guz—如果把眼前的.?池荷花看作一幅畫……

②比較句子《

]如果把眼前的?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畫……

I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

③讀這四句話,第四句話好在哪里?(“眼前的”指出了作者看到的,與文末“我是在看

荷花呢”相呼應;“大”指明了“一池”的整體,與前文的描寫相呼應;“活”字最富表現(xiàn)力,

表現(xiàn)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與前文“挨挨擠擠”“碧綠”“冒出來”“飽脹得馬上要破

裂似的”相呼應。)

(5)用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各種姿態(tài)的優(yōu)美句子或換用自己的話,擴寫第3自然段

的內(nèi)容。

出示填空: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

還有的。

看著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作者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情?又是怎么表達的?

4.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

(2)“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是一朵荷花?那為什么“我”忽然覺得自己仿

佛就是一朵荷花?(“翩翩起舞”中的“翩”是形聲字,羽字表形,字義一般和鳥有關;“翩翩”

也就是像鳥兒一樣輕盈;“起舞”就是“跳起舞來”。面對這一池美麗的荷花,“我”沉浸

在這一美景當中不能自拔,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

(3)作者覺得他忽然變成了一朵荷花,他這時候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的?(他的心情是高興和喜悅的。從“翩翩起舞、快樂、好夢”等詞語中看出來。)

(4)“好夢”后面的省略號包含什么內(nèi)容?(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不寫行嗎?為什么?(不行。因為在看荷花的時候,

“我”把自己不自覺地當作一池美麗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

忘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說明荷花的美麗所產(chǎn)生的巨大魅力。)

6.總結全文,齊讀全文。

?板書設計會

3荷花

荷葉:挨挨擠擠、碧綠

聞到——清香看到?一大幅

.荷花:千姿百態(tài)

活的畫想到:“我”仿佛是荷花

翩翩起舞

課后反思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教學

2.體會抓住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要求

3.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重點L了解珍珠泉的美麗、可愛,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難點2.了解課文記敘的順序。

¥¥

一課時。

課時

課時

教學目標

1.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麗、可愛,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2.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

教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珍珠泉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題目,初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

1.今天,我們要跟隨作家吳然去認識一眼美麗的清泉——珍珠泉。(教師板書,學生齊

讀。)

2.誰能給大家簡略地介紹一下珍珠泉?(學生依據(jù)預習,用簡略的語言介紹珍珠泉。)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詞

1.借助拼音讀準詞語。

鑲xidng嵌qiiin青苔tdi蕨ju?草青褐he色緣yudn故

一嘟du嚕lu綻zhan開撲哧chT篩shai下干涸h6

2.自讀課文,讀準字詞句。

三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珍珠泉的

位置一珍珠泉的特點一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之情。)

2.那么,文章寫得最詳細的是什么內(nèi)容?(珍珠泉的特點。)

3.文章寫了珍珠泉的什么特點呢?(珍珠泉美麗而有趣。)

四閱讀課文,對比學習

1.分小組討論:珍珠泉的美麗和有趣各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小組內(nèi)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2.請各組的代表發(fā)言,全班交流互評。

3.你認為珍珠泉最美的是哪里?為什么?

(D泉水的“綠、深、清”。

①老師有感情地領讀,學生口頭填空:

水是那樣,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水是那樣,又那

樣,清得能看見潭底的青褐色的石頭,能看見沉積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經(jīng)發(fā)黑的樹

葉。

②學生再讀,體會泉水的“綠、深、清”。

(2)水泡的“色彩斑斕”。

大家能用朗讀的方式來表現(xiàn)水泡的美嗎?

(3)其他地方。如泉池周圍的花朵,學生提到時,可以略讀。

(4)有感情地朗讀“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從這句話里,你還

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4.珍珠泉的有趣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它有趣?

(1)水泡從池底冒出來很有趣。

①請同學們讀一讀,重點讀好“一嘟嚕、撲哧”等這些擬聲詞。

②怎樣讀能體現(xiàn)有趣呢?(讀得歡快一點。)

(2)作者的想法也很有趣。

讀句子,體會有趣:

我很想知道,它哪來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

難道是有許多快樂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兒嗎?他們一定玩得很高興吧?

(3)假如身臨其境,你會怎樣做呢?(戲水、捧水泡、拍照留念。)

五自由朗讀,摘抄詞句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語句和段落。

2.從本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積累詞句。

六總結,拓展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綠、多么美呀!我們被這美妙

的景象所陶醉。其實我們的祖國和家鄉(xiāng)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神奇的地方,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希望同學們向本文的作者學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用手中的筆來描繪祖國、

家鄉(xiāng)的景色。

出板書設計會

4*珍珠泉

位置

[清、綠、深

特點

'I水泡色彩斑斕

有趣:冒水泡

喜愛之情

課后反思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以家鄉(xiāng)景物為內(nèi)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fā)現(xiàn)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jié)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學重難點:

1、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2、能自己發(fā)現(xiàn)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jié)詞組成的詞語。

3、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課前準備:

1、搜集家鄉(xiāng)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我門祖國歷來以風景優(yōu)美著稱,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

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著無數(shù)的中外游客。我們的家鄉(xiāng)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占一點點

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互相交流,共同贊美自己的家鄉(xiāng)吧:

二、明確說與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如有小

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小組同學互相介紹,并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際。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xiāng)景物。

第二、三課時習作

-、激發(fā)興趣,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家鄉(xiāng)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

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xiāng)。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qū)在最初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說

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xiāng)成為著名的風景區(qū)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

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

鄉(xiāng)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四課時修改習作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

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扣寫得比較清楚的,想象較豐富的,并加上傳說的,或

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

三、老師范讀優(yōu)秀習作。

四、寬帶網(wǎng)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jīng)常做摘錄,養(yǎng)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說,還發(fā)現(xiàn)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多少東西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兒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姓、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

(3)引導發(fā)現(xiàn):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第二行:寫日月的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愛護周圍環(huán)境”進行安排,選編了精讀課文《翠鳥》《燕子專列》

《一個村莊的故事》,略讀課文《路旁的橡樹》,一個綜合性學習,-個語文園地。這個

單元的主題內(nèi)容比較寬泛,有很強的社會意義,以前一、二年級教材對這方面內(nèi)容有所涉

及,不同的是本單元增加了綜合學習的內(nèi)容,目的是增強J'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其中《翠鳥》《燕子專列》講的是人與動物的故事,《一個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

反映的是人們對動植物的不同態(tài)度引發(fā)的思考。四篇課文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

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感受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以及他人為保護環(huán)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

在內(nèi)心深處、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有所觸動。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課文,

領會關鍵詞語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同時通過布置學生開展環(huán)境調查,

進一步體會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學生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這一專題的內(nèi)容并不陌生,因為在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上冊分別接觸

過“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為專題的內(nèi)容。環(huán)境保護是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環(huán)境污

染、水資源匱乏、藏羚羊被捕殺等現(xiàn)實,這些學生在生活中、課外書和影視媒體上都有過

一定的體驗。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與文本對話,還要進行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

加強學科融合,關注現(xiàn)實,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自覺性。

教學建議:

1.加強學科融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拓寬視野,讓學生關注生活,了解自然,

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意識。

2.師生共同搜集生活中有關人類與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開展環(huán)境調查,增強學生語文實踐

能力,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3.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反復誦讀中加深感悟,培養(yǎng)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逐步提升語文

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寫40個字,體會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2.朗讀課文,學習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領會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3.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體會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學習本組課文之前,可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開展環(huán)境調查,感受人類對自然的有效利用

和隨意破壞造成的嚴重危害。生活中的切身體驗,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

課文的欲望。也可以讓學生上網(wǎng)或從課外書中搜集相關資料,為本單元的“綜合性學

習”“口語交際”和“習作”訓I練奠定基礎。

基本策略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體會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2、學生開展的調查活動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導學生圍繞專題和此次

活動,開展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等學習活動。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摘抄詞語和句子。

教學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

要求描寫和說明的。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1.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重點

2.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通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

難點

喜愛之情。

教學

兩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粗知課文內(nèi)容。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教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翠鳥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鳥,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翠鳥。(出示翠鳥圖片)

3.你想知道有關翠鳥的什么內(nèi)容?(翠鳥的樣子,它有什么特點,它的生活習性。)

4.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一課。(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引導自學

1.引導學生自學,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運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

⑶標出自然段,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4)找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按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3.交流自學情況。

(1)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翠cui鳥葦稈gdn腹f£i部襯chVn衫shdn透tbu亮泡pGo泡

pao

飼si養(yǎng)漁翁weng石壁bi泛fdn著赤chi褐h6色陡dou峭qiao

(2)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

第1自然段:翠鳥顏色鮮艷、小巧玲瓏。第2自然段: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

飛。

第3自然段:翠鳥捕魚時動作迅速、敏捷。第4自然段: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第5自然段:“我們”把翠鳥當成朋友。

4.練習朗讀課文。

三趣味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齊讀、個別讀的形式掌握生字。

2.重點指導。

翠:上下結構,上窄下寬。“羽”字注意沒有鉤,“卒”字豎不要把“從”分開。

翁: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襯:部首為“衣字部”。

衫:部首為“衣字部”。

壁:上下結構。“土”要扁寬,最后一橫要長?些。

3.練習用生字組詞。

四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L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

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初讀了課文,在學習中許多同學還對翠鳥產(chǎn)生了很大興

趣,提出了許多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深入學習課文。

二理解內(nèi)容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并思考: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的是什么意思?

①理解第一句。

指名讀,思考:通過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小爪鮮紅)

②理解第二至第五句。

a.指名讀,思考:課文中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翠鳥羽毛鮮艷?什么是“鮮艷”?(橄欖色、翠綠

色、淺綠色、赤褐色體現(xiàn)了翠鳥羽毛鮮艷。)

b.出示文字及翠鳥外形的彩圖。

C.作者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作者先寫了翠鳥的頭部,又寫了背部,

最后寫了腹部。)

d.作者寫出了羽毛顏色鮮艷,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

e.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頭上的羽毛比作頭巾,背上的羽毛比作外衣,腹部的羽毛

比作襯衫。)

f.讀一讀這四句話,你有什么感受?(翠鳥很美麗,像位漂亮的姑娘。)

③理解第六句。

a.指名讀,思考:這句話寫了翠鳥的什么?(眼睛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b.文中用了一個詞概括了翠鳥的外形特點,是哪個詞?(小巧玲瓏)

(2)總結第1自然段。

①作者在第1自然段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觀察,描寫了翠鳥的外形,突出了它美的

特點。

②這么優(yōu)美的詞句,讓我們試著背一背。

2.學習第2、3自然段。

(1)作者是怎樣描寫翠鳥的活動的?找出相關的動詞。(貼、疾飛……)

指名讀第2自然段。

誰給大家演示“貼”的動作?“貼”說明了什么?(“貼”說明翠鳥飛得低。)

什么是“疾飛”?(快速地飛。)

翠鳥快速地飛,又能輕輕地停在葦稈上,這說明了什么?(翠鳥飛行很快,動作又十分輕

盈。)

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重點詞。

(2)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翠鳥捕魚的?

指名讀第3自然段。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翠鳥捕魚的?(捕魚前f捕魚時一捕魚后)

①理解第一、二句(捕魚前)。

a.哪些詞說明小魚很機靈?(悄悄地、露、吹)翠鳥和小魚相比,誰更機靈?(翠鳥)

b.你能用朗讀的方式體現(xiàn)翠鳥的機靈和目光特別銳利嗎?(讀好重點詞:難以逃脫、銳利、

盡管……還是……)

②理解第三句(捕魚時)。

a.出示對比句,思考: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翠鳥離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第二句好。“蹬”“像箭一樣”說明翠鳥捕魚的動作迅速敏捷。

b.齊讀第二句,體會翠鳥的動作迅速。

③理解第四句話。

指名讀,思考: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為什么?(“葦稈搖晃”“水波蕩漾”的時間都

不可能太長。就在這極短的時間里,翠鳥早已叼著小魚飛得無影無蹤了。翠鳥捕魚就在這眨

眼之間,更襯托出翠鳥捕魚的迅速敏捷。)

(3)翠鳥捕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正是由于翠鳥外形上的小巧玲瓏,爪尖嘴

長眼銳,它在捕魚時才會如此迅速敏捷。)

作者為什么能將翠鳥的特點寫得如此細致呢?(與作者日常的認真觀察分不開。)

3.學習第4、5自然段。

“我們”的臉為什么有些發(fā)紅?(“我們”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漁翁告訴“我們”翠

鳥從很遠的地方飛來這里,是想和“我們”做朋友。“我們”聽了為自己想捉翠鳥的想法感

到慚愧。)

三老師小結

1.是啊,鳥類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地生活。它們?yōu)榇笞匀辉鎏砹藷o限生機,而且許

多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才對。

2.有感情地朗讀第4、5自然段。

R板書設計會

外形美{然卜護

5翠鳥

,動作特點:貼、疾飛)

課后反思

燕子專列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環(huán)境保護、

要求愛護鳥類的意識。

3.體會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重點L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難點2.體會文中惡劣的氣候和環(huán)境描寫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教學

兩課時。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數(shù)具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1.板書課文題目,依據(jù)題目質疑:看到課文題目,你們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么

意思?什么人為燕子開專列?為什么為燕子開專列?)

2.誰能解答這些疑問?(“專列”就是專門的列車。“燕子專列”就是專門為燕子而開

的列車。)

3.還有一些疑問,我們深入學習時逐個解答。

二自學自悟

出示自學提示。

(1)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讀準字音。

(2)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的敘述順序是怎樣的?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認讀生字、新詞,糾正讀音。

歐6u洲zh6u瑞rui士舒shU適空調tido啟qi程特殊

shu

驟zh6u降疲pi勞政zheng府救jiti護踏t<h著載zdi著

3.理解詞語。

啟程:出發(fā)上路。跋涉:爬山踵水,形容旅途艱苦。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

回北方的燕子經(jīng)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

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并用帶有空調的專列將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

地方。)

5.文章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先寫人們給乘

坐專列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還介紹小姑娘貝蒂不怕寒冷救助凍僵的燕子

的典型事例;最后再回到開頭送行的一幕,首尾呼應。)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歸類觀察,發(fā)現(xiàn)特點。

左右結構:歐洲瑞舒殊驟涉政半包圍結構:啟疲載獨體字:士

2.重點指導。

舒:右部是“予”,不是“矛”。涉:右部的“步”不要多寫一點。

驟:右部筆畫是14筆,不要少寫一撇。

3.齊讀,小組讀,自由認讀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a

1.理解重點詞句,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重點語句的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一個關于燕子的故事,你們的感受是什么?(瑞士人富有愛心,

那些燕子真幸運。)

2.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這個動人的故事。

二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你們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2.分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1)課文題目就已經(jīng)反映出人們對燕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