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地藥材第22部分:川姜黃Daodiherbs—Part22:Chuanjianghuang2019-08-13發布2019-08-13實施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T/CACM1020《道地藥材》標準分為157個部分:——第1部分:標準編制通則;——第21部分:川黃柏;——第22部分:川姜黃;——第23部分:川楝子;——第157部分:漢射干。本部分為T/CACM1020的第22部分。本部分起草單位: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道地藥材系統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檢測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趙軍寧、李青苗、吳萍、黃璐琦、郭蘭萍、郭俊霞、王曉宇、華樺、方清茂、道地藥材第22部分:川姜黃1范圍T/CACM1020的本部分規定了道地藥材川姜黃的來源及形態、歷史沿革、道地產區及生境特征、質量特征。本部分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道地藥材川姜黃的生產、銷售、鑒定及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T/CACM1020.1—2016道地藥材第1部分:標準編制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3術語和定義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產于四川犍為、沐川、宜賓等川南一帶,以及崇州、雙流等金馬河和羊馬河流域一帶平地、丘陵、低山霜雪較少地區的姜黃。4來源及形態4.1來源4.2形態特征株高1m~1.5m,根莖很發達,成叢,分枝很多,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每株5片~7片,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0cm~45cm(~90cm),寬15cm~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漸狹,綠色,兩面均無毛;葉柄長20cm~45cm。花葶由葉鞘內抽出,總花梗長12cm~20cm;穗狀花序圓柱狀,長12cm~18cm,直徑4cm~9cm;苞片卵形或長圓形,長3cm~5cm,淡綠色,先端鈍,上部無花的較狹,先端尖,開展,白色,邊緣染淡紅暈;花萼長8mm~12mm,白色,具不等的鈍3齒,被微柔毛;花冠淡黃色,管長達3cm,上部膨大,裂片三角形,長1cm~1.5cm,后方的1片稍較大,具細尖頭;側生退化雄蕊比唇瓣短,與花絲及唇瓣的基部相連成管狀;唇瓣倒卵形,長1.2cm~2cm,淡黃色,中部深黃,花藥無毛,藥室基部具2角狀的距;子房被微毛。5歷史沿革5.1品種沿革姜黃之名,始載于唐代《新修本草》,書中記載:“葉、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與苗并出。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與郁金同爾。西戎人謂之速藥,其味辛少、苦多,與郁金同,惟花生異爾。”由此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春季花先葉而生,發于根而非莖心,從而排除了是姜黃CurcumalongaL.的可能性;二是從“根有黃、青、白三色”和“西戎人謂之速藥”來看,其原植物為姜黃屬多種植物,包括了溫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根斷面黃色)、莪術CurcumaaeruginoseRoxb.(根斷面灰綠色或墨綠色)以及廣西莪術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根莖斷面白色,干時淺棕色)。這與現今姜黃的情況完全不同,說明當時姜黃與莪術相混稱。宋代《本草圖經》記載:“姜黃,舊不載所出州郡,今江廣蜀川多有之。葉青綠,長一二尺許,闊三四寸,有斜紋,如紅蕉葉而小;花紅白色,至中秋漸凋,春末方生;其花先生,次方生葉,不結實,根盤屈,黃色,類生姜而圓,有節。”說明宋代姜黃的主流品種為溫郁金。參考《本草圖經》中姜黃的附圖以及藥材使用,廣西莪術及川郁金CurcumachuanyujinC.K.HsiehetH.Zhang也可能包括在內。唐代《本草拾遺》云:“姜黃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姜,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蓑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可見其所謂姜黃,實為姜之老者。蘇頌在《本草圖經》中也指出:“近年卞都多種姜,往往有姜黃生賣,乃是老姜。”說明在唐宋時期有以老姜作為姜黃偽品的情況。明代李時珍曰:“近時以扁如干姜形者,為片子姜黃;圓如蟬腹形者,為蟬腹郁金,并可浸水染色。”其中“如蟬腹,并可浸水染色”,說明其為CurcumalongaL.的根莖,而“為蟬腹郁金”則說明當時CurcumalongaL.尚未作姜黃使用。《本草品匯精要》記載:“〔圖經曰〕舊不載所處州郡,今江廣蜀川多有之。”明代《本草蒙笙》記載為:“亦產蜀川。”《本草乘雅半偈》描述為:“出西番,及海南,今江廣川蜀亦有。”說明在明代四川已為姜黃的產地之一。清代《本草備要》記載:“出川廣。”《本草求真》記載:“蜀川產者色黃質嫩。有須。折之中空有眼。切之分為兩片者為片子姜黃。廣生者質粗形扁如干姜。僅可染色。”清代吳其潛《植物名實圖考》記載:“姜黃,唐本草始著錄……以販他處染黃。其形狀全似美人蕉而根如姜,色極黃,氣亦微L.逐漸發展為姜黃的主流品種且質量較好。綜上所述,在明末以前姜黃的原植物為溫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莪術Curcu-maaeruginoseRoxb.、廣西莪術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也可能包括川郁金CurcumachuanyujinC.K.HsiehetH.Zhang,清以后CurcumalongaL.的根莖才發展作為姜黃使用。“川姜黃”之名最早來自宋代陳自明所著《婦人大全良方》:“川姜黃(成片者,四兩)、蓬莪術、紅花、桂心、川芎(各一兩)、延胡索、牡丹皮、當歸(酒洗。各二兩)、白芍藥(三兩)。”此后,元代《世醫得效方》、明代《玉機微義》《赤水玄珠》均有處方使用川姜黃。藥材市場中姜黃均按產地劃分,將產于四川的姜黃稱為川姜黃,鑒于川姜黃早在宋代已被醫家所認可,且質優價貴,因此,本標準將姜黃的道地藥材定為川姜黃。姜黃歷代產地記載較廣,主要分布于四川、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明代以后產地主要集中在川廣地區,具體詳見品種沿革。川姜黃產地沿革見表1。出處宋明〔圖經曰〕舊不載所處州郡,今江廣蜀川多有之亦產蜀川清出川廣四川犍為、沐川、宜賓、崇州及雙流等一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約為17.5℃,無霜期長達333d,年平均降水量1141.3mm,年平均日照時數957.9h。種植姜黃應選擇微酸性至中性,土層深度大于40cm,耕層不低于20cm,且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輕壤土至重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對姜黃的相關質量規定。3cm。表面深黃色,粗糙,有皺縮紋理和明顯環節,并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川姜黃多呈不規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形似姜而分叉少,多彎曲,有的具短叉狀分枝,長2cm~5cm,直徑1cm~3cm。表面深黃色,粗糙,有縱皺紋理及明顯環節,并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而重,難折斷,斷面棕黃色或黃色,角質樣,具蠟樣光澤,內皮層環明顯,并有點狀維管束散川姜黃與其他產地姜黃性狀鑒別要點見表2。比較項目比較項目斷面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1]蘇敬等.新修本草(輯復本)[M].尚志鈞輯校.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244.[2]蘇頌.本草圖經[M].尚志鈞輯校.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221-222.[3]尚志鈞.《本草拾遺》輯釋[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58.[4]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9.[5]劉文泰等.本草品匯精要[M].陸拯,黃輝,方紅,等校點.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410-411.[6]陳嘉謨.本草蒙笙[M].張印生,韓學杰,趙慧玲校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145.[7]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M].冷方南,王齊南校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病護理課件
- 福清市數學試卷
- 廣安市高二數學試卷
- 高中生在家做數學試卷
- 廚房清理知識培訓課件
- 肌腱斷裂的護理課件
- 高一入學分班考數學試卷
- 2025年04月云南寧洱縣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第二輪急需緊缺人才招聘3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大閘蟹養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年文山州麻栗坡縣縣級衛生健康單位選調筆試真題
- GB/T 19096-2003技術制圖圖樣畫法未定義形狀邊的術語和注法
- GB/T 13808-1992銅及銅合金擠制棒
- 項目安全體系圖
-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的項目結題審計指引講解文課件
- 醫院就診告知書
- 職業暴露(銳器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首屆全國報刊編校技能大賽決賽試卷(一)及答案
- 材料出入庫表格范本
- DB14∕T 2442-2022 政務數據分類分級要求
- 醫務人員行為規范以及服務禮儀
- 醫用手套的研究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