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救援技術介紹_第1頁
坑道救援技術介紹_第2頁
坑道救援技術介紹_第3頁
坑道救援技術介紹_第4頁
坑道救援技術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坑道救援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各種種類繁多的坑道隨處可見,坑道事故發生的頻率直線上升,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愈來愈大,我國每年有約350余人死亡,5000余人致傷(殘),財產損失難以估量!2014年5月26日,湖北省安陸市發展二路北延工程在建工地坑道突然塌方,造成1名被困民工遇難和實施救援的3名消防官兵犧牲,令人扼腕。坑道救援

國內迄今沒有可以借鑒的范本和成熟的經驗

高度專業化的多學科應急處置行動要求擁有專業設備、專業技術和高素質專業人員國內救援難題!坑道救援為全力攻克坑道事故救援這一消防難題,今年以來,湖北總隊按照部局“普通中隊特勤化、特勤中隊專業化”總體部署,在孝感建立坑道救援訓練基地,并組建救援專業隊,研究探討坑道救援技術,規程。初步形成了坑道事故救援技術體系、專業隊建設標準和標準化處置。坑道的基本知識一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二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三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本部分的重點是認識土壤和坑道。首先介紹土壤的分類及穩定性,以及土壤穩定性與坑道救援的關系;再從消防救援的角度對常見坑道類型進行定義和分級,分析坑道的危險性,并將結合消防救援工作闡述坑道的坍塌危險性和救援事故的特點。一、坑道的基本知識(一)土壤所有的坑道都是在土壤被開挖后形成的,土壤的穩定性直接影響到坑道救援的成功與否,因此,認識和了解土壤是開展坑道救援的基礎與前提。1、分類在坑道救援研究中,我們根據土粒間有無粘聚力將土壤分為無粘性土和粘性土兩類來進行研究。《土的工程分類標準》(GB/T50145-2007)一、坑道的基本知識(1)無粘性土。無粘性土包含巨粒土和粗粒土,根據粒徑大小的不同可分為漂石、卵石、礫石土和砂石土。(2)粘性土。粘性土主要為細粒土,根據粒徑大小的不同可分為粉土和粘土。漂石(>200mm)卵石(60-200mm)礫石土(2-60mm)砂石土(0.075-2mm)粉土(0.005-0.075mm)粘土(<0.005mm)一、坑道的基本知識2、土壤穩定性靜態的土壤是相對穩定的,研究多種不同類型的坑道事故救援發現,幾乎所有的事故都是由于坑道開挖后土壤失去穩定性發生坍塌而造成的。1773年,法國物理學家庫倫(C.A.Coulomb)提出造成土壤失去穩定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發生剪切破壞,而土體抵抗剪切破壞的極限能力稱為土的抗剪強度,是衡量土體穩定性的一項重要指標。并給出了計算公式:τf=c+σtanφ其中τf為土的抗剪強度,c為粘聚力(內聚力),σ為剪切面法向正應力,φ為內摩擦角,σtanφ為內摩擦力。下面我們介紹影響無粘性土和粘性土穩定因素一、坑道的基本知識密實程度土的骨架和填充物穩定性密實骨架顆粒交錯緊貼連續,空隙填滿密實。穩定,不易發生坍塌中密骨架顆粒疏密不勻,部分不連續,空隙填滿但不密實。較穩定,可能發生坍塌稍密多數骨架顆粒疏密不接觸,填充物較多,但較松散。不穩定,易發生坍塌松散骨架顆粒有較大空隙,填充物少。不穩定,易發生坍塌無粘性土穩定性類型性質穩定程度干強度判別土在干燥狀態下的一種定性指標干強度越高,穩定程度越好塑性在外力作用下,土能穩定發生永久變形而不破壞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越高,穩定程度越好韌性土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高,穩定程度越好抗滲性土吸收水的難易程度抗滲性越高,穩定程度越好粘性土穩定性

土壤穩定性與坑道救援的關系——在坑道開挖后,土體的密實度、含水量發生變化會導致其穩定性降低,在坑道開挖后,土體的密實度、含水量發生變化會導致其穩定性降低。因此,所有開挖過的土壤都應視為不穩定,在救援時必須采取最高級別的防護措施。《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一、坑道的基本知識(二)坑道定義:坑道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最基本的作用是為了給地下工程敞開開挖創造條件。1、分類《危險性較大的部分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深坑道:開挖深度超過5米(含5米)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米,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構筑)物安全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淺坑道:開挖深度不超過5米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消防部隊所研究的坑道救援主要是指淺坑道的救援一、坑道的基本知識2、結構坑道壁外角坑道邊內角坑道趾坑道底坑道頂棄土堆一、坑道的基本知識3、常見類型直(狹縫)坑道L形坑道T形坑道X形坑道箱式坑道豎井一、坑道的基本知識(三)坑道的危險性1、易坍塌2、易泄漏3、易滲水4、易中毒5、易觸電(四)造成坑道發生破壞的危險因素1、土質強度抗剪強度小的土易坍塌抗剪強度大的土不易坍塌一、坑道的基本知識2、坑道自身穩定性坑道的內角已開裂,隨時可能發生坍塌3、水坑道中有水時必須采取排水措施4、震動振動可能導致棄土滑入坑道5、設計缺陷失去支撐的坑道發生坍塌6、地下設施暴露的公用設施管線必須進行支撐7、違章施工8、周邊環境10、土的冰凍解凍9、時間因素一、坑道的基本知識(五)坑道救援特點坑道救援1、突發性強難以防范2、危險性大易發生次生災害3、專業性強,救援難度大坑道的基本知識一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二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三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

坑道事故救援中常會發生次生災害,因此救援隊員在進入坑道實施救援前,必須設置防護系統,并在防護系統的保護區域內實施救援作業。本部分我們介紹三類基本防護系統——支護系統、遮護系統和放坡降險系統。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定義:防護系統是指當發生塌方、物料從開挖面掉落或滾落至開挖處以及相鄰結構坍塌時,為坑道內人員提供安全防護和緊急避險的系統。防護系統支護系統遮護系統放坡降險系統原則:以支護系統為主、遮護系統為輔、放坡降險系統為備用手段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一)支護系統

支護系統是對坑道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撐、加固與保護措施,從而保證坑道周邊環境的安全。適用于深度1.5m—5m的坑道,動用資源較少,機動性強,適應性好,是坑道事故救援現場采用最多的一類防護系統。1、系統組成壁板(擋土板+立桿)擋土板:支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輔助構件搭配使用,直接作用于坑道壁,防止坑道壁坍塌。立桿:用于加固擋土板,一般用模釘將其釘在擋土板上,作為加壓時的主要承重構件壁板:擋土板與立桿的組合構成壁板,可在坑道外預制或就地安裝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木質支桿液壓支桿氣動支桿機械支桿支桿:支護系統加壓的基礎構件。主要分木質支桿、機械支桿、液壓支桿和氣動支桿橫撐:橫跨坑道壁無防護區域的橫向構件,用于連接坑道坍塌形成的空隙或交叉坑道之間的空隙。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跨橋與爬梯:跨橋由跨過坑道頂部的木板組成,主要是為爬梯提供支撐,同時為救援人員跨越坑道提供通道。跨橋的橫截面一般為50×300毫米,通常將跨橋固定在邊板上。爬梯由于強度高,質量輕,常用作救援人員進出坑道實施作業的通道,在放置爬梯的過程中,應避免對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爬梯設置完畢后,利用卷結固定在跨橋上。

跨橋與爬梯羊角:羊角為長度較短的50mm×110mm木質材料,可用于支撐支桿、將輔助擋土板連接至其他壁板和墊片、充填空隙或用于其他裝置。大撐木:大撐木由支桿和羊角組合而成,當雙橫撐連接坑道空隙或延伸至L形坑道邊角時,位于雙橫撐之間作支撐使用。羊角與大撐木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楔:用于為木支桿加壓和回填,或充填支護系統中的其他空隙模釘:使坑道支護中的支護系統和部件采用正接固定的金屬部件鋸制板:根據救援現場需要,所制作的不同型號尺寸的木板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2、系統分類木支護系統氣動支護系統

支桿為木質材料,其特點是造價低、易切割,不需要維護保養,使用完畢后不必拆除,適用范廣。

支桿為氣動裝置,其特點是重量輕、強度高,安裝快,也可以通過增設延長桿增加支護寬度,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坑道支護。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液壓支護系統機械支護系統(管式螺旋)

支桿為液壓裝置,其特點是安裝和拆除速度較快,支撐時間一般在30分鐘以內,常配合液壓機動泵或手動泵組合使用,通過增加液壓軟管長度,可實現遠程操作。

支桿為螺桿式千斤頂或管式螺旋千斤頂。其特點是攜行方便、適用于狹窄坑道,一般與木支護系統搭配使用。機械支護系統(螺桿式)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3、設置要求在搭建支護系統時,為確保支護系統各部位受力均勻,并滿足救援人員作業空間,應根據坑道的深度不同,結合不同地域的土質情況,科學設置支護系統主要承重構件的分布。深度小于3米的坑道支護系統設置分布圖砂質土類最大深度(m)立桿(截面尺寸cmxcm)支桿最大豎向間距(m)支桿最大橫向間距(m)橫桿最大豎向間距(m坑道允許寬度(m)支桿(截面尺寸cmxcm)7x711x115x11+11x1114x145x11+14x142.05x301.21.2-2.03.0-3.5-2.55x301.21.2-1.53.0-3.5-35x301.21.2-1.52.5-3.5-3.55x301.21.21.21.0-3.0-3.54.5x300.91.21.2--2.5-3.04.55x300.91.21.2--2.5-3.055x300.61.20.9--2.0-2.5支護系統主要承重構件設置分布要求表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4、使用方法(1)測量坑道尺寸。(2)科學選擇合理的支護系統。(3)安裝:按照安裝壁板、跨橋爬梯、支桿、橫撐、回填、增補系統的順序進行安裝。安裝壁板安裝跨橋爬梯安裝支桿安裝橫撐回填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二)遮護系統

遮護系統一般為預制結構,其防護構件由高強度的金屬或合金組成,可承受坑道壁坍塌產生的橫向力,為坑道內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緊急情況下也可作為救援人員的避難設施,適用于深度大于2.2米的坑道,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防護系統配合使用。(1)坑道遮護物(2)坑道槽遮護物

救援人員作業時,必須在遮護系統保護范圍內,當需要移動遮護系統時,救援人員必須撤出坑道。二、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三)放坡降險系統放坡降險系統是對坑道壁或坑道邊進行開挖,形成坡面或臺階,從而減小坍塌危害的一種防護系統。1、放坡原則根據《建筑工程消耗量標準》規定:(1)坑道深度在1米以內,不考慮放坡;(2)坑道深度在1米-2米內,按照1:0.5放坡;(3)坑道深度在2米-4米內,按照1:0.7放坡;(4)坑道深度在4米-5米內,按照1:1放坡;2、放坡降險系統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

放坡降險系統適用于較開闊的坑道救援現場。當救援人員走近坡底或坑底時會有危險,需再次搭建支護。由于放坡降險系統操作復雜,且對受困人員產生的風險更大,因此救援人員不應將其作為首選救援方式。坑道的基本知識一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二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三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

這一節我們主要從坑道救援專業隊的人員編配、應急響應等級、作戰編成、裝備配備標準等四個方面給大家進行介紹。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一)專業隊人員編配標準人員編配指揮組偵察警戒組切割安裝組支護救援組單位人數崗位指揮組支護救援組切割保障組偵查警戒組坑道救援隊12—20人2人6—10人2—5人2—3人人員配備標準(二)應急救援響應等級響應等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隊應急聯動力量一級中隊指揮員轄區救援隊公安、醫療二級支隊全勤指揮部指揮長支隊調集臨近一個救援隊及特勤救援隊增援公安、醫療、工程專家、安監三級支隊首長支隊調集多個救援隊及特勤救援隊增援公安、醫療、工程專家、安監、環保、供電、供水四級總隊全勤指揮部指揮長調集多個支隊特勤救援隊增援公安、醫療、工程專家、安監、環保、供電、供水、礦山救援隊備注坑道事故為深坑道時(深度超過),處置所需要調集的資源已遠遠超出消防部隊救援能力,調度應以相關專業救援隊伍為主,轄區和特勤坑道救援隊作為輔助力量,協助開展救援工作。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三)作戰編成車輛分類編隊人員分組定位器材分塊集成思路一級災情:責任區中隊、3車、15人;二級災情:3個中隊、6-8車、30-35人;三級災情:3個以上中隊、8-15車、35-50人;四級災情:3個以上中隊且含2個以上特勤中隊,50人以上。前場指揮員后場指揮員作戰行動、現場安全外圍警戒、戰勤保障及聯動力量的組織協調。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

救援隊

指揮組

人員施救組

支護安裝組

偵察警戒組2X車輛編隊搶險救援車坑道事故救援車防化洗消車……水罐車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響應等級調集車輛調集人員參與救援中隊數量一級坑道事故救援車1輛、搶險救援車1輛、水罐車1輛指揮組:

2人偵查警戒組:

3人支護救援組:

5人切割保障組:2人滅火戰斗班1個1個轄區中隊二級坑道事故救援車1輛、搶險救援車3輛、水罐車2輛、洗消車1輛、皮卡車1輛指揮組:

4人偵查警戒組:

3人支護救援組:

12人切割保障組:5人滅火戰斗班2個2個普通中隊、1個特勤中隊三級皮卡車3輛以上、搶險救援車3輛以上、水罐車2輛以上、洗消車1輛、戰勤保障車1輛、坑道事故救援車1輛、照明車1輛、充氣車1輛指揮組:

6人偵查警戒組:8人以上支護救援組:15人切割保障組:10人滅火戰斗班2個2個以上普通中隊、1個特勤中隊四級皮卡車3輛以上、搶險救援車3輛以上、水罐車2輛、洗消車1輛以上、照明車1輛以上、坑道事故救援車1輛以上、戰勤保障車1輛以上、指揮組:

6人以上偵查警戒組:8人以上支護救援組:20人切割保障組:16人滅火戰斗班2個1個以上普通中隊、2個以上特勤中隊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四)裝備配備標準1、個人防護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比1搶險救援頭盔保護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頭部免受墜落物沖擊及側向擠壓1頂/人4︰12搶險救援服為救援人員提供對體液接觸的防護。具備透氣、防靜電、抗油拒水、耐磨、輕便、抗拉力強等性能2套/人4︰13搶險救援靴防止救援人員腳部被尖銳物體刺傷。2雙/人4︰14搶險救援手套保護救援人員手部不被木頭、金屬等劃傷2雙/人4︰15護目鏡防止灰塵、碎屑影響救援人員視線,避免受困人員體液對眼部傷害1個/人4︰16安全帶用于救援人員在坑道爬梯上進行支護時的保護,防止墜落到坑道內,也可以用于解救被困人員1條/人4︰17繩索、掛鉤在坑道救援中,使用繩索和掛鉤。它有助于為救援人員提供墜落防護,并在解救受困人員時使用1套/人4︰18防爆頭燈用于在坑道中作業的救援人員提供照明1個/人5︰19口罩用于坑道中有大量灰塵時對救援人員呼吸道的保護1副/人5︰110空氣呼吸器當坑道里及周圍大氣被污染時使用,保護救援人員呼吸道不被侵害1具/人5︰111移動供氣源當坑道里及周圍大氣被污染且坑道空間狹窄,不能使用空氣呼吸器時使用1套—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2、偵察檢測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比1雷達生命探測儀坑道內搜尋被埋人員的一種儀器,當人員被完全埋在土里面后,方便救援人員快速確定搜尋范圍,提高救援效率1套1套2可燃氣體探測儀用于偵查監測坑道內是否有可燃氣體以及可燃氣體濃度,避免出現二次事故1部1部3有毒氣體探測儀用于偵查監測坑道內是否有有毒氣體以及有毒氣體濃度,避免出現二次事故1部1部4電動測距儀用于測量坑道的尺寸1部—5熱成像儀用于搜索被埋壓的被困人員1部—3、警戒標識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警戒帶用于現場警戒,劃定安全區域,將無關人員隔離開10盤—2警戒桶與警戒帶組合使用15個—3危險標識牌對救援現場危險源進行標識1套—4紅綠旗對救援現場危險源進行標識20副—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4、破拆排險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鏟子用于坑道內狹小空間內開挖4個4個2鐵鍬用于坑道現場鏟除棄土5把2把3機動鏈鋸是切割小組的主要工具,用于切割木材,制作支護所需的支桿和壁板1部—4無齒鋸切割鋼制擋土板及破拆坑道內金屬阻攔物1具—5電動鋸木機用于快速切割木材,制作各種尺寸的支桿、楔,精準度較高1部—6電動切管機用于切割各種尺寸的金屬鋼管制作管式螺旋千斤頂1部—7鋼筋速斷器快速破拆坑道內鋼筋,提高救援效率1部—8鐵鋌用于坑道內向下挖掘土壤,特別是在狹窄空間內,方便操作5根—9坑道送風機主要用于對坑道進行通風,排除坑道內的可燃、有毒氣體,確保坑道內救援人員和被困者有一個良好的空氣環境1臺—10抽水泵主要用于對坑道內的水漬進行排除,確保支護系統的穩定以及被困者的安全1臺—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5、支護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爬梯用于坑道內,架設支護系統時使用,也可用作橫撐2部1部2液壓支桿液壓支護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兩壁板之間的支桿,用于對壁板加壓1套1套3氣動支桿氣動支護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兩壁板之間的支桿,用于對壁板加壓1套1套4螺旋千斤頂支護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兩壁板之間的支桿,用于為壁板加壓1套1套5填充氣墊用于填補壁板后側的縫隙,確保壁板后面的坑道壁受力,確保支護系統的穩定2套—6板材用于支護坑道壁。板材分木質、鐵質、鋁質木質10塊、鐵質2塊、鋁質4塊木質10塊7木條用于制作支桿、橫撐10條5條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6、運輸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戰勤保障車運輸救援現場所需要的物資1輛—2皮卡車運輸救援現場所需要的物資1輛—3器材運輸車運輸救援現場所需要的物資1輛—7、照明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移動照明燈組用于夜間照明車輛無法靠近坑道時,對救援現場進行照明使用1套—2手持強光燈用于坑道內照明使用3具6具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8、救生類配備標準9、通訊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救援三腳架架設在坑道上,用于吊升坑道內的土壤以及被困人員1部—2多功能擔架用于營救狹窄坑道內的被困人員1具—3安全吊帶用于救援人員作業使用以及吊升被困者2個4個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無線手持式電臺用于救援現場前后方、各班組間的通訊8部—2頭骨振動式通信裝置救援人員之間以及與指揮員間的無線通信,距離不低于,可配信號中繼器4個—3圖像傳輸設備用于將現場情況轉變成影像資料實時傳輸到后方指揮部1套—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10、輔助類配備標準序號裝備名稱主要用途或技術性能坑道救援隊配備數量備份1卷尺用于測量坑道的尺寸2個1個2三角尺用于精確測量木板的尺寸2把1把3彈墨用于快速在木材上標注直線,方便切割3支2支4電源線盤為救援現場用電設備供電1個1個5發電機為救援現場用電設備供電1臺—6錘子用于固定支護系統各部件3把3把7氣動打釘槍用于快速固定各木構件1把1把三、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五)基礎支護構件選型標準種類材質截面尺寸(mm·mm)\尺寸(mm·mm·mm)支桿松木、槐木截面尺寸:110×110、140×140橫撐松木、槐木截面尺寸:110×110擋土板竹質膠合板尺寸:2400×1200×18立桿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300楔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110、110×110羊角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110大撐木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110跨橋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300木質支架松木、槐木截面尺寸:110×110鋸制板松木、槐木截面尺寸:50×110木條松木、槐木尺寸:50×110×2000、110×110×4000、140×140×4000坑道的基本知識一坑道救援防護技術二坑道救援專業隊建設標準三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

坑道事故救援行動要堅持“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指導思想,進入坑道救援前應搭建防護系統,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協同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土木工程專家等共同開展救援行動。本節我們主要探討開挖深度不超過5米淺坑道的處置規程,開挖深度超過5米的深坑道由專業力量施救,消防部隊作為輔助力量協助救援。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一)接警調度1、警情受理(3)途中詢情。開挖時間、坑道用途、形狀、尺寸,土壤干濕狀況,坍塌位置、原因、面積,人員被困數量、位置。(1)問清情況。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天氣狀況、有無人員被困,坑道用途和內部有無積水、可燃有毒氣體、地下管線等。(2)先期指導。引導報警人迅速停止坑道周邊大型機械作業、疏散周邊人員,在主要路口接應救援隊。2、力量調度就近調度、迅速增援坑道救援專業隊車輛器材裝備社會聯動力量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二)偵查檢測1、詢問知情人(1)內部及周邊有無市政施工管線及類別、其它毒、電、氣、水等危險;坑道開挖的時間、坍塌時間、坍塌方位、坍塌形式,坑道坍塌前深度。(2)人員被困數量、位置2、接近坑道(1)在坑道邊鋪設邊板,進行坑道邊緣防護。(2)偵查人員原則上必須從坑道頂接近坑道。(3)如不能從坑道頂接近坑道,要從側面接近時,要與坑道邊保持0.8~1米的距離。3、現場檢測(1)棄土堆放情況及其穩定性判定(2)標識被困人員(3)測量坑道尺寸數據(4)標識危險源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三)安全警戒1、劃定警戒區。根據《建筑工程消耗量標準》規定,從最不利條件下考慮,按1:1的放坡系數計算:三層警戒:第一層:劃定半徑100米為集結區;第二層:劃定半徑50米為準備區;第三層:以坑道深度半徑劃定核心操作區。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2、安全控制(1)設置安全員(至少2名)安全員1安全員2出入登記控制人員安全觀測緊急避險四、坑道救援實戰處置規程(四)初步排險1、危險源排除(1)停止周邊大型機械作業、管制附近車輛通行等影響坑道穩定性的振動源。(2)通知相關部門關閉周邊供水、供氣、供電等公用設施,防止二次災害。(3)救援人員應站在邊板上,面向坑道,將棄土清理至坑道邊1.5m以外。(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