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金觀濤、劉青峰著)在“歷史的奇觀:超穩定系統”欄目中認為中國史是從秦漢開始到晚清政權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軌跡幾乎始終擺脫不了一個簡單循環的怪圈。你認為其根源在于A.專制體制和封建割據B.大河流域和封閉環境C.儒家傳統和科舉制度D.小農經濟和皇權專制2.巡撫唐景崧在《馬關條約》簽署當日上奏清廷“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紳士代表向英國領事提出:在中國保有主權情況下,將行政權與各種捐稅交予英國以換取英國的保護。上述行動說明官紳A.在保臺策略上分歧嚴重 B.寄希望于國際干預C.放棄了自主保臺的努力 D.主張國際共管3.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官慕久與巴富爾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TheShanghaiLandRegulations),據此設立了上海A.英租界 B.美租界 C.法租界 D.公共租界4.戰國至唐,“通商”一詞幾乎在載籍中消失,在《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篇》等書中其出現的頻率卻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現不少“通商賈”、“通商惠工”、“力穡通商”的記載。這一變化體現了A.重商成為社會共識 B.商業在國家中的地位提升C.抑商政策難以為繼 D.社會轉型推動了經濟發展5.《十二銅表法》有這樣的規定:“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边@體現了A.《十二銅表法》維護了貴族的利益B.《十二銅表法》使平民的權益得到保護C.《十二銅表法》蘊含法治的精神D.《十二銅表法》使貴族不能隨意解釋法律6.宋朝對官員的優待達到了歷史的高峰。除享有穩定的俸祿職田收入外,還可以封妻蔭子,免夫役和二稅。即使犯法,也可用“官當”代替刑罰。宋朝的優待A.激發了文人的創新精神 B.導致官員人數不斷膨脹C.推動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是科舉制度發展的必然7.觀察下圖,體會寓意。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美蘇爭霸 B.蘇聯解體C.德國統一 D.東歐劇變8.羅馬法規定,“在婚姻中出生或者被家父收養的‘家子’要服從于父權,其財產權也被家父吸收……”甚至家父仍然可以對已經擔任行政官并行使公共權力的“家子”行使父權。這表明,羅馬法A.家庭事務影響立法原則 B.明確界定夫婦家庭地位C.注重維護公共行政權力 D.家庭倫理秩序色彩濃厚9.南宋時,一定數量的由士大夫、富戶組成的富裕階層因居于鄉村看病吃藥不大方便,生活飲食難以滿足需要,“自村瞳而遷于邑,自邑而遷于那者亦多矣”。材料所述“地主城居”這一現象A.導致了鄉間土地的荒廢B.推動了坊市界限的瓦解C.促進了市鎮經濟的繁榮D.密切了城鄉經濟的聯系10.《后漢書》記載,東漢安帝永初年間,曾兩次調動江蘇、浙江一帶的糧食,賑濟河南等地。這反映出A.江南農業得到一定發展 B.北方的農業產量持續下滑C.長途貿易取得長足發展 D.南北經濟呈現互補的趨勢11.“當時,尤其是15世紀,絕大多數人口是自由的自耕農,盡管他們的所有權還隱藏在封建招牌的后面?!?7世紀最后十幾年,自耕農即獨立農民還比租地農民階級的人數多?!蠹s在1750年,自耕農消滅了。”在英國發生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光榮革命 B.工業革命 C.圈地運動 D.城市化進程12.1836年,俄國著名戲劇家果戈里發表劇作《欽差大臣》,描寫的是一名小官吏路過某偏僻小城,當地人們誤把他當作欽差大臣而競相巴結、行賄。該作品A.抨擊了資本主義政治腐敗B.揭露了專制體制的腐朽C.體現了浪漫主義文學風格D.諷刺了拜金主義的風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4年2月,日本未經宣戰突然襲擊在旅順口和仁川的俄國艦隊,日俄戰爭正式開始。這是一場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戰爭,清政府卻表示“局外中立”。由于俄國在陸戰和海戰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軍雖然屢戰屢勝,但日本政府卻出人意料地率先求和,由于戰爭損失慘重和戰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物資已山窮水盡,因此日本需要結束戰爭以鞏固戰果。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談以便向中國東北擴張其勢力。在此情況下,由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日俄雙方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后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根據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吞并朝鮮,并將旅順、關東省、庫頁島南部以及中東鐵路.的一段原來俄國的利益讓給日本?!幾浴缎戮幨澜畿娛率贰罚?)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簽訂的原因。(2)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樸茨茅斯和約》的性質及其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39~1640年,鼠疫在西歐曾爆發過60次之多,倫敦是當時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意大利各城市以及法國等先后通過官方法令形式實施了隔離、檢疫、加強公共衛生、組建相關防控機構等防疫措施。笛福在《倫敦大瘟疫親歷記》中描述了1664~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在災難面前,很多人沉湎于預言、占星以及古老巫婆的傳說中;某些狂熱分子沖向街頭傳播預言,假稱自己是被上帝派來告誡這個城市的“先知’。”1665年初,倫敦市市長及市議會及時制定、實施了詳細的防疫措施:組建相關領導機構,明確其具體職能;關于舉報患者、實行隔離、物件消毒、房屋封閉、埋葬死者、禁止公共集會等具體細節要求;對每天打掃街道、及時清理垃圾、流浪動物的捕殺等都做了詳細規定,等等。——摘編自陳凱鵬、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國政府的“防疫”對策》材料二1902年,袁世凱用巨款收回了由八國聯軍把持的檢疫機構,改設天津衛生局,“專司防疫清潔事宜”,又下設“時癥醫院”“婦嬰醫院”“育黎堂”和“官廁”等4個部門,推行清潔道路、施治病癥、防疫檢疫等事項。天津衛生局總局設在天津。后因周邊“迭生疫癥”,又在大沽、北塘、營口、唐山、秦皇島等地添置防疫院,“派員檢疫”。各地衛生局的職責主要有:普及防疫知識;嚴格疫情通報;組織居民進行環境整飭;推廣合乎防疫要求的新式廁所,以及收容流浪乞討人員等。1904年初夏,營口、北塘等地瘟疫流行,震動京畿。清政府恐列強借故插手國內防疫事務進而要挾朝廷,故決定自主實施防疫,諭令袁世凱等立即組織疫區防疫工作。經數月努力,北洋地區“疫氣漸消,全活眾多,津郡亦未流行”,防疫取得成功?!幾怨扔狼濉埡A帧对囌撉迥靶抡敝械男l生防疫事業以北洋地區為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世紀中葉英國防疫對策形成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17世紀中葉的英國和20世紀初的中國防疫對策的異同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末防疫對策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中認為中國從秦漢至清朝滅亡,始終沒有擺脫王朝更迭的簡單循環的怪圈,其主要原因在于,小農經濟的主導地位和建立其上的君主專制統治,對中國社會轉型的巨大阻礙作用,故D項正確;封建割據的根源是小農經濟,故A項排除;儒家傳統和科舉制度僅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之下,在思想與選官制度方面的體現,而并不是根源,故C項排除;B項是地理因素,不是根本原因和決定性因素,排除。2、B【解析】

根據材料“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以換取英國的保護”可得出這是官紳寄希望于國際干預來保衛的主權,看不出國際共同管理,B正確,D排除;的官和紳都主張利用國際力量來保護,A排除;士紳的主張實際上就是自主保臺,C排除。故選B。3、A【解析】

巴富爾是英國領事。依據《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上海英租界,故A項正確;美租界、法租界設立是在英租界之后,而且與“巴富爾”不符,B和C排除;公共租界設立是在1863年,與題干的時間不符,排除D。故選A。4、B【解析】

材料表明,唐代以前“通商”一詞幾乎消失,與長期以來的重農抑商政策有關。唐以后“通商”一詞出現頻率增加,說明隨著經濟發展,商業的地位有所提升,故B正確;古代中國基本經濟政策為重農抑商,故A、C不正確;宋元時期沒有出現明顯的社會轉型,故D不正確。5、C【解析】根據材料“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笨梢钥闯觥妒~表法》蘊含了法治的精神,故C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ABD三項都是《十二銅表法》的意義,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點睛: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式選擇題,做題時一定要注意選項是否符合材料的主旨,即使選項符合史實,與材料主旨無關的也不能選。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對官員的優待大大鼓勵了士子從政為官,這在壯大了統治基礎的同時,還導致了冗官,即官員人數不斷膨脹,故B正確;這一措施對激發文人的創新精神沒有直接關系,故A錯誤;郡縣制是官僚政治建立的標志,故C錯誤;宋朝對官員的優待和科舉制度發展沒有必然關系,故D錯誤。7、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對漫畫的準確解讀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漫畫的寓意,漫畫中的墻是標志德國分裂的柏林墻,而柏林墻的倒塌其寓意是德國的統一,C項符合題意,正確;ABD三項均排除。故選C。8、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羅馬法強調家父的財產權力和利益,說明羅馬法家庭倫理秩序色彩濃厚,故選D;材料體現羅馬法的規定內容,沒有證據證明是家庭事務影響立法原則,A錯誤;材料沒有界定妻子的家庭地位,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注重公共行政權力,C錯誤。9、D【解析】從題干中可知,地主城居的原因是因為追求生活便利,但是并不代表他們拋棄了在農村的土地,從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來看,地主在農村掌握了大量土地,因此,A選項“荒廢”是錯誤的;“坊市界限的瓦解”也是對題干的曲解。,“坊市界限”是指城市里居民區和市場界限的消失,而且進入北宋以來,這一現象即已出現,與題干“南宋”時間不符合,故B項錯誤;市鎮經濟的繁榮是明朝的典型現象,在南宋時期,市鎮經濟還未到繁榮階段,故C項錯誤;地主雖然進入城鎮居住,促進了古代中國城市化的進城(盡管這一進程十分緩慢),而其土地又在鄉間,地主生活的基本物資來源于鄉村的供應,因此,“地主城居”密切了城鄉經濟聯系,這是符合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的,故D項正確。10、A【解析】

材料反映了東漢從江南一帶調糧食賑濟河南地區,說明江南地區農業獲得了發展,因此才能支援河南地區。A正確;賑濟河南等地不代表北方的農業產量持續下滑,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政府調用,不是長途商業貿易,C錯誤;材料只提到南方賑濟北方,沒有涉及經濟的互補,D錯誤。故選A。1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從15-18世紀,英國農村自耕農逐漸減少,最終消失。最直接原因在于圈地運動使自耕農失去了土地,故C項正確。A項,光榮革命是英國代議制建立起了重要推動作用,與材料無關,故排除。B項,此時工業革命尚未開始,故排除。城市化進程是英國工業革命、圈地運動的結果,故D項排除。12、B【解析】1836年的俄國正處于沙皇專制統治時期,俄國還依然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國家,《欽差大臣》里的情節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誤認為是欽差大臣而備受巴結和奉承以至于行賄,這是沙俄腐朽的專制體制的產物,故選B;當時的俄國處于封建制時代,故A中的“資本主義政治”不符合史實,所以排除;劇作表現的是現實主義創作的風格,故C不符合題意,所以排除;題干沒有反映拜金主義,故排除D。名師點睛:這一題以俄國著名戲劇家的作品入題,考查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備一定的俄國時代特征知識才可以準確判斷每個選項的正誤,既要有時間概念,又要有對俄國歷史的總體把握能力,體現了對考生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的考查。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俄國政治危機嚴重;日本戰爭潛力有限;歐美列強試圖向中國東北擴張。(2)性質:帝國主義分贓。影響:俄國在遠東擴張受阻(或俄國得以集中精力鎮壓國內革命運動);日本成為遠東強國(或刺激日本進步擴張欲望);朝鮮被日本吞并;中國東北的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窘馕觥?/p>

(1)據材料“由于俄國在陸戰和海戰中都遭到失敗,引起了國內革命形勢高漲,沙皇政府十分恐慌”可知俄國政治危機嚴重,需要盡快結束對外戰爭;據日本“由于戰爭損失慘重和戰線拉長,日本兵力枯竭,財政來源和作戰物資已山窮水盡”可知,日本戰爭潛力有限,“需要結束戰爭以鞏固戰果”;根據材料“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列強既不希望沙皇政府垮臺,又急欲插手日俄和談以便向中國東北擴張其勢力。在此情況下,由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可知,歐美列強試圖向東北擴張,出面調停使日俄簽訂了《樸茨茅斯條約》。(2)性質:根據“這是一場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戰爭”可知日俄戰爭的性質,根據條約內容“俄國承認日本吞并朝鮮,并將旅順、關東省、庫頁島南部以及中東鐵路的一段原來俄國的利益讓給日本”可知,《樸茨茅斯條約》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條約。影響:結合戰爭的結果從俄國、日本和中國受到的影響來說明。據條約的內容,日本吞并朝鮮,并在中國獲得了諸多權力,使日本成為遠東強國,而俄國受到戰爭影響,在遠東擴張被日本等列強阻得,對于中國來說,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