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劉少奇在1954年的報告中說:“這個憲法草案是我國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產物,是我們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產物。”此“巨大變化”是A.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B.三大改造的大規模開展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 D.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完成2.史料記載,漢代富農和地主在生產力方面擁有著耕牛和鐵犁的巨大優勢,而貧窮的農民無力購買,只能繼續使用木制工具,經營稍有不善便會破產而出賣土地。材料反映了當時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鐵器牛耕技術尚未發展成熟C.土地私有制遭破壞 D.生產技術進步加劇貧富分化3.在由法家思想向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的確立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統治思想是:A.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B.道貴清靜而民自定C.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體共同發起的征集“改革開放30周年10大流行語”揭曉,分別是“下海”“下崗再就業”“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①”,“北京奧運”“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兩條是對其余8條產生決定性影響和準確的概括,它們應該是A.西部開發、解放思想 B.入世、市場經濟C.對外開放、大國崛起 D.改革開放、中國特色5.下表反映的是兩晉南朝入仕類別統計。據此推斷合理的是類別吏部直接任命察舉和學??荚囍菘たh吏積功升遷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太學考試開始出現 B.察舉選官注重才能C.選官權向中央集中 D.州郡縣吏升遷緩慢6.19世紀中后期,美國、德國、日本三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其相同的政治因素是A.制定保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憲法 B.國家統一且政局穩定C.大力推行對外侵略擴張政策 D.重視科技與工業的結合7.在當前的全球化進程中,存在著全球市場的震蕩、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能源危機、糧食問題;在人類生產中也出現了生態問題、氣候問題、環境問題和過度開發帶來的各種問題等許多全球性問題。這表明()A.人類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C.世界形勢動蕩不安 D.經濟全球化進程緩慢8.下面為1952—1958年我國科研成果統計表。據此可知,這一時期時間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數據科研項目100項科研項目400項科研成果3406項A.“左”傾錯誤已經波及科研領域B.“一五”計劃實施激發了科研熱情C.“科教興國”戰略推動了科研騰飛D.新中國逐步邁入了“科技的春天”9.1960年11月初,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規定:人民公社實行三級所有,隊(相當原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基礎,至少7年不變;允許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節約勞動力,加強農業生產第一線等。該文件的發布A.有利于扭轉當時農村的經濟形勢B.配合了工業領域大躍進運動的展開C.保證了農業生產的快速持續發展D.成為當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開端10.下圖是冷戰時期的一副漫畫,雙方核導彈上寫的是:再怎么也用不了,因為對方會報復,這幅漫畫意在說明:()A.原子彈的發明使人類的戰爭更加殘酷B.核威懾使美蘇出現了一定的均勢局面C.對美蘇而言,核彈的研發沒有任何意義D.核競賽加劇了冷戰的對抗性11.朱鳳瀚曾說:“周人克商成功后,不僅占據了殷商舊地,且更擴展了勢力范圍,領土廣袤,僅靠中央王朝難能控制,邊陲之地更是鞭長莫及,然當時危及王朝生存者不僅有中原地區之殷遺民,更有四方所謂戎狄蠻夷。”材料體現西周A.推行分封制的必要性 B.取代商朝的必然性C.加速大一統的合理性 D.疆域擴大的迫切性12.《禮記·中庸》云:“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下列人物的為政理念與該主張最接近的是A.梭倫 B.亞歷山大二世 C.唐太宗 D.明治天皇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宋代士人群體意識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宋初石介極力主張為文必須與倡揚儒家之道結合起來,要文道統一。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泵鎸ι鐣C,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范仲淹上書皇帝,直陳天下危機,呼吁“變通”、“更張”,發起了以澄清吏治為重點的慶歷新政。王安石在上書中告誠“享國日久矣,此誠當惻怛憂天下”,他發起的熙寧變法運動把宋代政治變革推向高潮。——摘編自郭學信《宋代士大夫群體意識研究》材料二甲午戰爭之后,士大夫開始非常自覺而積極地改變,以期回應“西潮”的挑戰。1895年以后,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經“與自強運動時期頗不相同,自強時期的求變求新,尚是相信中國的道統、中國的文化不可變,故其求變求新僅及于器物層面,而他們已經開始相信精神文化層面亦必須同時有所改變”。激進的變法者們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從達爾文、斯賓塞到赫胥黎的進化理論,為自己的政治行為尋找新的正當性依據?!幾酝踅ɡ庶S克武《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士人群體意識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甲午戰爭后“士大夫回應西潮挑戰”的表現并指出其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從唐到宋經歷了很大的改變。拿唐的750年與宋的1050年做一個比較。就會發現:從外交關系上,唐有霸權,在北方唐以外沒有國家,只有少數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國的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另外,唐時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時則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卻變成了--個多元化的地方,有多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多種語言;唐朝首都是一個典型的adminitrativecity,是政治的,而宋則是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這都說明了商業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技術方面,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這三個技術都是非常重要的;從社會方面,唐朝人的社會地位還是要看血統、身份,而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宋朝9%的學生考不上,可這些人還算是士人,仍是國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紀中葉,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有45萬人,但只有500人得到進士。.——摘編自包弼德《唐宋巨大歷史變遷的現代意義:對nation觀念的重新思考》材料二1500年前后,西歐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為一種新的文明開辟了道路,這就是現代化的準備階段。1500年前后,許多事指向農業文明的解體,比如說,農奴制解體解放了人身,文藝復興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發現則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國家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閉起來,使它與外界隔離,致力于自身的發展,而不顧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況如何。事實上,在多數情況下,民族國家總是以犧牲別人為代價的。這樣,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會經濟狀況基本拉平的情況就消失了,代之出現的,是某些地區發展起來,其他地區則相對落后。因此,可以說,民族國家的出現標志著現代化的起點,發展與社會的根本變遷都是從這里開始的?!X乘旦《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宋歷史變遷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唐宋歷史變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述1500年前后西歐社會向現代化轉型所做的準備,并指出唐宋歷史變遷和西方社會變遷的實質差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從1953年起,我國已經按照社會主義的目標進入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逐步開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1954年憲法的頒布奠定了基礎,故B項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在憲法中確立,排除C項;1954年我國工業化并未完成,排除D項。故選B。2、D【解析】
材料表明富農地主有著先進的耕作工具而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反,貧苦百姓因為沒有先進的工具而隨時會出賣土地,表明生產技術進步加劇貧富分化。D正確;自然經濟解體發生在鴉片戰爭后,A排除;鐵犁牛耕在漢代已經普及,B排除;材料反映農民可以出賣土地,表明漢代實行的土地私有制,C排除。故選D。3、B【解析】
漢初推行黃老思想,提出無為而治,即“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確立統治地位,故答案為B項;秦朝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排除A項;C、D項屬于董仲舒新儒學的內容,均排除。4、D【解析】十大流行語以新穎的形式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變?!跋潞!薄ⅰ跋聧徳倬蜆I”、“農民工”、“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上網”,是“改革開放”帶給中國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巨變?!俺垂伞笔侵袊厣鐣髁x道路上“中國特色”的表現。故選D。5、C【解析】
根據材料,兩晉南朝入仕的官員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認命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魏晉時期選官權正向中央集中,C選項符合題意;太學考試“開始”出現是在西漢時期,A選項錯誤;材料只顯示出“察舉”選官在其中占1/4,沒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關信息,B選項錯誤;州郡縣吏積功升遷占的比例較小,不能說明其升遷緩慢,D選項不符合題意。6、B【解析】
由“19世紀中后期”、“相同的政治因素”結合所學可判斷應為國家統一且政局穩定,選B;美國之憲法頒于18世紀,A錯誤;此時日本初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尚未開始大力推行對外侵略擴張,C錯;D項不屬于政治因素,排除。7、A【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類生產全球性問題凸顯,這說明人類需要全球治理,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主要強調經濟領域的全球問題,C項強調政治領域問題,排除;材料主旨強調經濟全球化的諸多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全球化發展迅速,D項排除。故選A。8、A【解析】
科研項目從100項激增到3406項,明顯是體現了大躍進和浮夸風,說明“左”傾錯誤已經波及科研領域,故選A項;科研項目的激增已經突破正常值范圍,不僅僅是激發科研熱情的結果,故排除B項;“科教興國”提出于1995年,與題意時間不符,故排除C項;僅從表格內容無法體現新中國邁入了“科技的春天”,故排除D項。9、A【解析】
由材料信息“1960年11月”“隊(相當原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為基礎,至少7年不變;允許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節約勞動力,加強農業生產第一線等”可知,該文件的發布是為了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帶來的失誤,這有利于扭轉當時農村的經濟形勢,故A正確;大躍進運動的展開是在1958年,故B錯誤;農業生產的快速持續發展不符合史實,故C錯誤;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故D錯誤。10、B【解析】
從材料時間可以看出,此時正處于冷戰時期,根據“再怎么也用不了,因為對方會報復”可以看出,雙方勢均力敵,不敢冒然發動核戰爭,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并不強調戰爭的殘酷性,排除A項;從材料可以看出,核彈的研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戰爭,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雙方的均勢局面,而不是對抗性的加強,排除D項。11、A【解析】
根據材料中“領土廣袤”“僅靠中央王朝難能控制,邊陲之地更是鞭長莫及”可知當時國土廣闊,僅靠中央政府不能實現對全國的統治,因此周采用了分封制,故選A;材料講是周取代商朝以后實行什么樣的統治政策,BD錯誤;西周時期尚未實現大一統,C錯誤。12、A【解析】
材料“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體現的是梭倫改革的中庸思想,A正確;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是對農奴赤裸的剝削,B排除;唐太宗與材料無關,C排除;明治天皇主要是學習西方的近代化歷程,D排除。故選A。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憂國憂民,具有憂患意識;主張改革、變革。原因:受佛道沖擊,儒學面臨危機;儒家知識分子的傳統;宋代長期和少數民族政權對峙,處于劣勢;宋代積貧積弱,面臨嚴重危機。(2)表現:傳播進化論,宣傳物競天擇;提出變法革新,實行君主立憲。影響:傳播了民主思想形成維新思潮;激發起人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促進了民眾覺醒?!窘馕觥?/p>
(1)特點:依據材料一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呼吁‘變通’、‘更張’,發起了以澄清吏治為重點的慶歷新政……他發起的熙寧變法運動把宋代政治變革推向高潮”等信息結合所學從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憂患意識、主張改革等方面概括其特點。原因:依據材料一中“宋初石介極力主張為文必須與倡揚儒家之道結合起來,要文道統一”、“面對社會危機……直陳天下危機”等信息結合所學從儒學面臨危機、儒家知識分子的傳統;長期和少數民族政權對峙并處于劣勢、宋代積貧積弱面臨嚴重危機等方面說明其成因。(2)表現:依據材料二中“引入了從達爾文、斯賓塞到赫胥黎的進化理論”信息結合所學從傳播進化論,宣傳物競天擇、提出變法革新,實行君主立憲等方面概括表現。影響:依據材料二中信息結合所學從傳播了民主思想形成維新思潮、激發起人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促進了民眾覺醒等方面說明其影響。14、(1)表現:外交多元化;經濟重心南移;商品(市場)經濟發達,科技(文化)先進;士人政治。原因:封建經濟發展,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選官、賦稅等制度改革;漢學衰弱(理學興起或新儒學出現);市民階層崛起。(2)準備:解放農奴;解放思想(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新航路開辟(世界連成一體);民族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陽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試卷-解析版含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國窗戶執手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立桿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重點中學2024屆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下載答案
- 2024-2025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網校專用)
- 2025公司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奪分金卷)
- 2025年公司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典型題)
- 2025年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能力提升)
- 2025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必考】
- JTS105-1-2011 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
- 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應用案例分析
- 輸電線路(電纜)工程施工作業票典型模板(2024版)
- 財稅代理公司客服培訓課件
- 船舶安全與可靠性研究
- 國開電大《人文英語3》一平臺機考總題庫珍藏版
- 醫療技術分級與人員準入授權管理制度
- 《撓撓小怪獸》小班韻律課件
- 民宿消防應急預案方案范本
- 廉潔誠信承諾書(模板)
-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 沈志榮公開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