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湖北宜昌市示范高中協作體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學術界都不太重視文獻綜述。近年來隨著學術規范的逐步建立,這種情況有所轉變,但大多數綜述都是羅列式的,報幕似的把相關研究一個一個列出來,絲毫感覺不到這些文獻之間存在任何內在的(),甚至也感覺不到這些文獻與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這樣的綜述機械、突兀,有()之嫌,稱之為“偽綜述”亦不為過。閱讀國際上的頂級學術刊物,有這么幾個發現:一、書評以外的論文都有比較()的文獻綜述;二、專門的文獻綜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該領域的一流學者撰寫的;三、對相關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間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這與國內的情形很不一樣,值得我們思考。為什么必須有文獻綜述?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其實就是一幅學術譜系圖。寫文獻綜述不僅是為了陳述以往的相關研究,也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對前輩、同行或知識產權的尊重,更是為了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定位。通過綜述的寫作,我們就會知道:別人貢獻了什么?我能夠貢獻什么?我是否在重復勞動?從這個意義上講,撰寫文獻綜述。1.依次填入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A.聯結生拼硬湊真實 B.關聯生拼硬湊翔實C.關聯生搬硬套真實 D.聯結生搬硬套翔實2.在選文中橫線處填入句子,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A.首先是為了尊重并真正進入一個學術傳統,其次才是為他人提供文獻檢索的路線圖。B.既是表達對前輩、同行或知識產權的尊重,也是為他人提供文獻檢索的路線圖。C.不是為他人提供文獻檢索的路線圖,而是幫助自己真正進入一個學術傳統。D.首先是為了表達對前輩、同行或知識產權的尊重,其次才是幫助自己真正進入一個學術傳統。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作者相傳為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B.魯迅的《狂人日記》收在短篇小說集《吶喊》中,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C.在中國文學史上,許多文學家針對“秦統一六國”這一歷史事件發表獨到的見解,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文章有賈誼的《六國論》,杜牧的《阿房宮賦》,蘇洵的《過秦論》。D.《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都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958年開工建設的成昆鐵路,所穿越的深谷峻嶺被多國專家斷言為“筑路禁區”,地質災害隱患點位分布之高,世所罕見。然而,筑路大軍不怕苦與累,不懼險和難,在技術裝備落后的情況下,____________打通了這條西南地區交通大動脈,被聯合國列為“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歲月流逝,精神不朽。當今天的人們乘坐列車行進在成昆線上,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建設者身上的耀眼精神印記,那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那是在__________環境下挺直起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脊梁。“先鋒者為成功者奠定了基礎,它們在生命的高度上應該是一致的。”這句植物學家鐘揚的_________,同樣適用于千千萬萬投身國家建設、奉獻社會發展的無私愛國者。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以身許國、陶醉心田的情懷,愛國主義打動靈魂的力量;他們奮斗不息、奉獻不止的身影,激勵我們昂首闊步的前進。萬里功名在實干,_____________。今天的中國,(_________)只要我們以愛國情懷為帆,以實干逐夢為舵,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拼起來就是偉大祖國的絢麗明天。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句,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硬是艱苦卓絕肺腑之言百舸爭流看今朝B.依然艱難竭蹶肺腑之言百萬雄獅創新潮C.硬是艱難竭蹶金玉良言百萬雄獅創新潮D.依然艱苦卓絕金玉良言百舸爭流看今朝2.下列填人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何處不是干事創業的舞臺,大顯身手的機遇?B.何處不是干事創業的機遇?何處不是大顯身手的舞臺?C.何處沒有大顯身手的機遇?干事創業的舞臺?D.何處不是大顯身手的舞臺,何處不是干事創業的機遇?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以身許國的情懷,陶醉心田、打動靈魂的愛國主義的力量。B.他們以身許國、打動靈魂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陶醉心田的愛國主義的情懷。C.讓我們感受到他們以身許國、打動靈魂的情懷,陶醉心田的愛國主義的力量。D.他們以身許國的情懷,讓我們感受到陶醉心田、打動靈魂的愛國主義的力量。3、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動物的“半睡眠”現象(意大利)吉安?加斯通·馬塞帶地球上的生物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那就是它們的生理和行為已經適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大腦的生物鐘與環境信號同步,機體的生理變化也多以24小時為周期,即量夜節律。為了平衡休息和生存,鯨豚動物、一些鳥類演化出了獨特的睡眼方式。它們可以只用一半大腦睡眠,另一半大腦保持警覺,即單半球慢波睡眠(USWS)。半腦大腦睡眠的研究始于1964年。當時,研究員約翰·C·利利觀察到海豚在白天休息時,只閉上了一只眼睛,他因此提出海豚可能只用一邊大腦睡眠。后續所究最終弄明白了鯨目動物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鯨目動物,包括鯨魚、海豚和鼠海豚仍是半腦睡眠的主要研究對象。這些動物保留著祖先在陸地生活時的兩個特征:用肺呼吸和維持恒定體溫(體溫調節)。用單邊大腦睡眠似乎有利于它們在水中保留這些特征。最近,俄羅斯科學院列夫·穆克梅托夫和同事對鯨目動物的大腦開展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對象是瓶鼻海豚。在腦電圖上,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動物的大腦總是一個半球處于慢波睡眼,而一個半球處于清醒的狀態。兩個半球很少同時處于睡眠狀態(即雙半球慢波睡眠,BSWS),同時,他們也沒有記錄到與做夢有關的快速眼動睡眠(REM)。在USWS期間,海豚清醒的大腦半球負責控制游泳和浮上水面呼吸。利利根據粗略的觀察總結出,海豚睜開的那只眼睛與清醒的大腦半球相連,從而讓海豚在另一半大腦休息時,也能防范捕獵者并與同伴一起游動。1999年,美國洪堡州立大學的P?唐思·戈利觀察到,當海豚成群結隊地游泳時,成員身上睜開的那只眼睛會與其他成員保持眼神交流。海豚同時還要面對冰冷海水導致的熱量損失。約輸內斯堡沃特斯蘭德大學的普拉尼什里?皮萊和保羅·R·芒格觀察發現,海豚在休息時保持一邊大腦半球清醒,使得它能夠在水中頻繁擺動鰭和尾巴,并在靠近水面處盤旋游動,以此保持體溫。我們已經知道,在鯨豚類和其他動物身上,“睡眠——醒覺周期”由多個腦部結構的互動控制,包括腦干、下丘腦和基底前腦,我們目前掌握的線索,仍不足以揭示是什么在精確地調控半腦睡眠。2012年,悉尼大學的數維?J·凱季奧拉和同事構建了一個USWS的數學模型,用來代表海豚的睡眠習慣。在模型中,兩個半球位于下丘腦的亞結構——即腹外倒視前核,能夠在單個半球睡眠時交換信息,對睡眠進行調控。從表面上看,在兩個大腦半球之間傳遞的抑制信號會讓一邊半球保持清醒,讓另一半球進入睡眠。位于腦干的后連合等大腦深部結構也參與其中(海豚的后連合非常大,這不禁讓人思考它在管理睡眠中的作用)。凱季奧拉和同事構建的模型讓神經科學家得以研究海豚大腦如何將睡眠精細地分配給兩個半球。環境信息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下丘腦中促進睡眠的神經元具有溫度敏感性,因此大腦溫度的改變就會影響這些神經元的放電水平。事實上,穆克梅托夫和同事在1982年發現,當海豚處于USWS時,睡眠的大腦半球的溫度下降了,而清醒的大腦半球則維持不變。(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科研人員研究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約輸?C·利利最早提出半腦大腦睡眠理論,他發現海豚只用一邊大腦睡眠。B.列夫?穆克梅托夫和同事發現瓶鼻海豚大腦的兩個半球很少同時處于睡眠狀態。C.美國大學教授發現,成群海豚游泳時,睜開的眼睛會與其他成員保持眼神交流D.悉尼大學的教授們構建了一個研究海豚的睡眠習慣的USWS的數學模型。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單半球慢波睡眠是一部分動物因平衡休息和生存的需要演化出的獨特的睡眠方式。B.科學家已經知道腦部結構的互動控制,但尚不知道是什么在精確地調控半腦睡眠。C.鯨目動物用單邊大腦睡眠有利于它們在水中保留祖先在陸地生活時的特征。D.睡眠的大腦半球的溫度下降影響神經元的放電水平,大腦半球進入睡眠。3.請結合全文,概括科學家運用數學模型對大腦半球睡眠的研究成果。4、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時代的到來,閱讀變得越來越方便,數字潮流,但改變的是載體,不變的是閱讀。數字閱讀將促進用戶體驗的進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進一步加速、閱讀服務的進一步,全場景沉浸式的數字閱讀更將帶來更加的精神食糧,使讀者隨時、隨地、隨身、隨心獲取專業優質的閱讀內容。A.勢不可擋精細豐富多彩 B.勢如破竹精致琳瑯滿目C.勢如破竹精細琳瑯滿目 D.勢不可擋精致豐富多彩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冶城①劉克莊②斷鏃遺槍不可求,西風古意滿原頭。孫劉數子如春夢,王謝千年有舊游。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說昔人愁。神州只在闌干北,度度來時怕上樓。【注】①冶城:在今天江蘇南京市內朝天宮一帶,這里是春秋時代冶鑄刀槍劍戟的中心。②劉克莊:南宋末年豪放派詩人。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A.曾是鑄造兵器之地,而今尋斷鏃遺槍都不可得,首句把人帶入沉重孤絕的歷史感中。B.西風蕭瑟,古意悲涼,“滿原頭”凸顯出一片蒼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動變得形象化了。C.作者追慕和冶城有關的孫劉、王謝等歷史人物的英雄業績,表達為國效力的愿望。D.第三聯回到現實,詩人借所見“高塔”、所聞“暮笳”,來抒發自己的感慨愁情。E.作者登臨冶城,思接千載,懷古傷今,總結興亡教訓,意在為南宋統治者提供借鑒。2.詩人為什么“度度來時怕上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仰之彌高,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論語》(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3)______________,不可勝記,______________。(司馬遷《報任安書》)(4)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成各題材料一:當今界處于因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機,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課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方案,其中“堅持對話協商”“堅持共建共享”“堅持合作共贏”“堅持交流互鑒”“堅持綠色低碳”的行動主張直接回應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全球治理難題。目前,中國正通過一系列舉措將理念落實為現實行動,以自己的實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展現中國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摘編自任潔《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譚星宇《開放的世界開放的經濟》)材料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了人類探測器的首次月背著陸和巡視探測,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號”201B車5月21日發射成功目前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過去十年,中國向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提供22萬幅衛星圖像,約8000景衛星圖像在成員國得到應用,促進了亞太區域科研、災難監測與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國利用優勢資源,服務航天領域的博士研究生學位教育,為各成員國培養青年英才;中國提出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的倡議,并在第一屆高峰論壇期間與各成員國共同發布《北京宣言》,以提升各成員國航天基礎能力、共享服務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產業驅動能力和互聯互通能力。(摘編自新華網《“嫦娥四號”月背探索記》、張克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為亞太空間合作頁獻中國力量》等)材料三: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是中國能源開發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每立方米的可冰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規天然氣的1.43倍,明顯高于煤炭、石油,燃燒污染卻又比煤炭、石油小,更加清潔環保。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采攻堅克難獲得成功,依賴于“中國理論”的創新。試采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紹說,我國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兩期三型”成礦理論,創立可燃冰“三相控制”開采理論,應用于試采模擬和實施方案制定,確保了試采過程安全可控。“低滲粉砂質儲層水合物礦藏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廣泛分布,很多國家對可燃冰有強烈需求。我們現在掌握了這一技術,將來可以進行技術輸出,有利于解決一帶一路’沿線資源、能源問題,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經濟發展和融合。”邱海峻說。(摘編自吳濤、攀,張旭東《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材料四:新世紀以來,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問題嚴重制約著全球可持續發展,而中國倡導的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清潔能源國際共享,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目前,我國正加快構建清潔能源低碳體系。在核電研究方面,作為四代核電技術的高溫氣冷堆是一種近乎理想的安全的核反應堆,業內人士將其稱為“固有安全性”。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作義指出:“關于第四代核能技術,國際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建造電站的。2018年10月31右,由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承建的蒸汽發生器通過出廠驗收,標志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關鍵設備的研發制造難題已全面攻克。對此,哈電重裝董事長王守革自豪地說:“這臺高溫氣冷堆核電蒸汽發生器的研制成功,從設計、材料、工藝各個環節都實現了完全的自主創新,為我國核電在‘一帶一路’中順利走出去開辟了一條全新道路。”(摘編自王璐、左翰嫡《全球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已完成》,韓維正《低頭有勇氣抬頭靠實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著力打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國與國關系,內容涵蓋了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B.“鵲橋”中繼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遙控指令通過前向鏈路轉發給著陸器、巡視器,再經由返向鏈路把收到的數據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C.向全世界開放航天數據,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還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D.“可燃冰”開采和高溫氣冷堆研制是我國對“堅持綠色低碳”行動主張的具體落實,其技術輸出有利于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問題。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全球治理難題,要有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的清晰認識,也要有相應的實踐,在這兩方面,中國都量出了表率。B.無論是提出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還是倡導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都說明中國具有全球治理開放合作的大格局和大國擔當的精神品質。C.在航天科技、可燃冰開來和核電站建設等領域,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D.海域可燃冰的開采理論和第四代核能技術的研發成果,都能使我國占領新能源研發技術高地,為推動全球能源消費革命和完善全球治理創造條件。3.未來,我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為全球治理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請根據材料簡要分析。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古代的民心測評儒家將“天命”和“民心”捆綁在一起,一代代學者不斷積累,創建出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要言之,《尚書?泰誓》中所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可以總概儒家的“民心”詮釋之道。以此來證明天命與民心之間的關聯,告誡君王,江山社稷非為個人私產,乃是替天看守,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到天命,失去民心則失去天命。在這樣的邏輯下,很合理地推導出“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孟子?盡心下》)這種理念當然不能等同于現代政治理念中的“主權在民”,但將民心、民意,與終極的仲裁者——天,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掌握最高權力的君王,有著強烈的制約意圖。那么,如何觀測民心漸失、天命將終呢?在沒有現代選舉制度和中立媒體進行民意調研的前提下,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言論自由程度是觀測民心變化的一個比較現實的指標。“民無信不立”是古代中國評價一個政權的公信力最有名的一句話。如果一個政權在民眾中公信力產生危機,甚至說完全破產了,那么就可以說其執政“民心”正在迅速地流逝。古代社會,官府公信力產生危機,甚至破產的一個最顯著的社會現象就是:流言甚至“謗言”肆虐,而官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亦即當一個政府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在沒有現代傳媒業的古代,民間歌謠、段子、流言不失為統治者觀察輿情的重要參照系,因此中國周代天子派采詩官搖著木鐸巡行天下,收集歌謠,以觀執政之得失。到了西周后期,厲王暴虐,國人苦不堪言,于是民怨沸騰。周厲王采取的是掩耳盜鈴的辦法,派人監視百姓,不許散布對其不滿的言論,這下,大家都不說話了,似乎天下太平。可結果是國人暴動,厲王被放逐,凄慘地死在山西霍縣。周厲王的倒行逆施、鉗制言路,也為后世奉獻了另一個成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鉗制言路,必然失去預警機制,統治者容易飄飄然,總覺得自己英明偉大。秦以后,周朝的封建制被廢除,皇帝直接統治的疆域比秦以前廣闊得多,人口也多得多,照理說,其對民心得失的觀測難度更大,可是后世不少帝王,采取的卻是“防民之口”,直到王朝滅亡時才明白民心早就失掉了。孔子、孟子等先賢對民心和天道的論述,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有著相當的價值,可作為執政者的鏡鑒。真實的“民心”“民意”得不到呈現,為官者必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繁榮穩定假象中。如此下去,等承認民心盡失時,為時已晚。就如清末攝政王載灃等滿蒙親貴,到了不得不退位時,才悔不當初,清朝末代皇帝在《退位詔書》中也說道:“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其實就是承認自己已經失去了民心。在中國古代,依照先賢的教導“民心”可以測評得八九不離十。怕就怕,自毀預警機制,失了民心還不承認。(摘編自《歷史的倒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儒家將“天”與“民心”“民意”緊密相連,對封建君王有明顯的制約意圖。B.古代,官府陷入“塔西佗陷阱”意味著這個政權遭遇公信力危機甚至破產。C.靠“鉗制言路”維系的“民心”“民意”只能是虛假的,“民心”早失,覺時已晚。D.孔孟等先賢對民心與天道的論述,如今仍有可作為執政者鏡鑒的重要價值。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在論證儒家“民心”與“天命”相關聯時,將儒家的理念與現代政治理念作比較。B.文章采用先分論后總論的寫作思路,論述了中國古代民心測評的依據、途徑及意義。C.文章運用周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例子,論證了鉗制言路必定會失去民心。D.文章末尾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從反面論證了真實的“民心”“民意”的價值。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這種理念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B.民間歌謠、段子、流言是古代天子觀察輿情的重要參照系,據此可觀執政之得失。C.真實的“民心”“民意”無法呈現,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假象中,不會清醒。D.“民心”可測評得較準,但是有的執政者卻自毀預警機制,失去民心而不自知。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起八代之衰清石如果可以穿越回大唐,在那盛世之初,我們可以見到最流行的文章是這樣的:“……前朱雀,后玄武。左蒼龍,右白虎。環衛匝,羽林周。雷鼓八面,龍旂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三公以位,百寮乃入,鳴佩鏘鏘,高冠岌岌。規矩中,威容翕,無族談,無錯立。若乃山中禪定,樹下經行。菩薩之權現,如來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歡喜充庭。天人儼而同會,龍象寂而無聲。”這是“初唐四杰”之一楊炯的《盂蘭盆賦》中的一段,文中描述了武則天于如意元年(692)將盂蘭盆分送佛寺的情形。“三公”以下,百官靜默并立,武后臨御,舉行盛大法會。當時駢文盛行,多數用來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而楊炯文風號稱“骨氣”“剛健”,這篇文章已是被贊為“詞章瑰麗,由于貫穿典籍,不止涉獵浮華”(《四庫全書總目》)的佳品,當時給皇帝上奏疏便是用這樣的文體。而過了幾十年之后,最為人傳誦的文章變成了這樣:“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這就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中早已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這一次文體的改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東漢以來的浮華文風為之一變。這次文體改革的口號是“文以載道”,倡導上繼三代兩漢的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散文,而與六朝以來流行的“今文”,即駢文相對立。改革的發起者是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又為歐陽修等宋代散文大家所繼承。雖然朝代相隔,他們文章的精神卻是一脈相承,共同構筑了中國古代散文的高峰。這次改革,稱為“古文運動”。它起因于“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賦稅繁重、外族入侵等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當時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此時的文人也不得不思考自身的處境,尋求改革的處方。曉音先生曾在《從詩人之詩到學者之詩——論韓詩之變的社會原因和歷史之變》一文中指出,這一時期科舉也成為寒士的主要出路,但由于憑門蔭勛力而進者猛增,科舉取人數量很小,少部分很快升入朝列,而大多數寒士仍被排擠下來,畢生潦倒困苦,滿腹牢騷不平。韓愈的一位朋友,著名詩人孟郊,參加科舉考試多年,即使在46歲那一年進士登第,仍然一生窮困潦倒,最終悲慘地死去。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說真話,敢于流露出真性情,發出“窮苦愁思之聲”,這是古文成于韓柳的關鍵。曉音先生認為韓愈對古文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使散文在說理記事之中還表現出他自己倔強剛直的個性和憤世嫉俗的激情。《進學解》與《送窮文》,反話正說,是韓愈“以駁雜不經的游戲之筆,抒發其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騷,文外之旨深厚蘊藉,最能見韓愈的性情面目”。體現了韓愈在幽默自嘲之外,明道守志的傲骨。“文起八代之衰”,這句話是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對韓愈的贊譽,贊揚他發起古文運動,重振文風的歷史勛績。(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指出,楊炯的《盂蘭盆賦》具有詞章浮華瑰麗、貫穿典籍、運用駢文句式的特點。B.楊炯文風號稱“骨氣”“剛健”,但與韓愈、柳宗元的文章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進入唐宋八大家。C.韓愈在《進學解》與《送窮文》中,反話正說,抒發他半世坎坷不遇的牢騷,文外之旨深厚蘊藉。D.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說真話,敢于流露出真性情,發出“窮苦愁思之聲”,這是古文成于韓柳的關鍵。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首先從楊炯與韓柳的文章對比中,引出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這個話題。B.文章接著闡釋了古文運動的含義及其背景,政治的改革引起文學的改革。C.文章闡述韓柳文風時,提到唐朝寒士一旦進士及第,便可以享盡榮華富貴。D.文章最后贊揚了韓愈的巨大貢獻,贊揚他發起古文運動,重振文風的功績。3.結合文本概括“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有哪些值得人們贊譽的地方。10、閱讀《鴻門宴》節選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1.《鴻門宴》出自《史記》。魯迅先生對《史記》的評價是“________,無韻之離騷”。今天我們使用“鴻門宴”這個詞通常指___________。2.寫出下列加點詞的句中的意思。(1)素善留侯張良(______________)(2)距關,毋內諸侯(______________)(3)固不如也(______________)(4)籍吏民,封府庫(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因”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A.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 B.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C.不如因善遇之 D.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4.把下列句子解釋成現代漢語。(1)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根據文意,劉邦為了打動項伯,采取的行為是先______,后_______。(均用自己的話概括)11、閱讀下面這篇文言文,完成各題。甘茂者,下蔡人也。事史舉先生,學百家之術。因張儀而求見秦惠王,王見而說之,使佐魏章略定漢中地。蜀侯輝、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還,以甘茂為左丞相。武王三年,王曰:“寡人欲通三川,以窺周室。"甘茂曰:“請之魏,約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茂謂向壽曰:“子歸,言于王曰‘魏聽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茂于息壤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魯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一人又告之,其母尚織自若也;又一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機,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三人疑之,其母懼焉。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卒使甘茂伐宜陽。五月不拔,王欲罷。甘茂曰:“息壤在彼。”因悉起兵擊之,遂拔宜陽。武王卒,昭王立。甘茂言昭王以武遂復歸之韓。向壽、公孫奭爭之,不能得。壽等由此怨,讒甘茂。茂懼,亡去,奔齊,逢蘇代。代為齊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無所容跡。臣聞貧富二女會績,貧女曰:‘我無以買燭,而子之燭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無損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當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代因說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彼以齊約韓、魏反以圖秦,非秦之利也。王不若重其贄,厚其祿以迎之。”秦王即賜之上卿。甘茂不往。蘇代謂齊湣王曰:“夫甘茂,賢人也。今秦賜之上卿。甘茂德王之賜,故辭而不往,今王何以禮之?”齊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處之。(節選自《史記·甘茂列傳》有刪改)1.下列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王迎茂于息壤/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B.王迎茂于息壤/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C.王迎茂于息壤/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D.王迎茂于息壤/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周室,周朝都城,周是中國古代第三個王朝,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B.曾參即曾子,孔子的弟子,相傳《論語》主要由他及其弟子輯錄而成。C.贄,從貝,與財富有關,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后也泛指禮物。D.上卿,春秋時官名,戰國時作為高級爵位,授予有大功于國的大臣或貴族。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甘茂才能出眾,長于兵事。他從師史舉先生,通習百家之學;出仕后在攻取漢中和平定蜀地叛亂的戰爭中建立功勛,被秦王拜為左丞相。B.甘茂善于辭令。他知道宜陽難以攻打,秦王決心容易動搖,因此借“曾參殺人”故事諷喻秦王,贏得秦王的支持,最終取得戰役勝利。C.甘茂因得罪權貴被迫出逃。甘茂將武遂歸還韓國的建議被采納,此事得罪了向壽和公孫奭,被向壽等人詆毀,最后不得不逃離秦國,投奔齊國。D.甘茂被齊秦兩國看重。甘茂在逃往齊國路上遇到蘇代;蘇代巧妙周旋于齊湣王和秦武王之間,最終使兩國君主都任命甘茂為上卿。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因張儀而求見秦惠王,王見而說之,使佐魏章略定漢中地。(2)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當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桑之落矣,其黃而隕。_____,三歲食貧。(《詩經?衛風?氓》)(2)彼于致福者,______。(莊子《逍遙游》)(3)問君西游何時還,______。(李白《蜀道難》)(4)直欄橫檻,____。(杜牧《阿房宮賦》)(5)______,檣傾楫摧。(范仲淹《岳陽樓記》)(6)______,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7)苗而不秀者有矣夫,_____。(《論語?子罕》)(8)好學近乎知,______,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參考答案1、1.B2.A3.C【解析】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或“不正確”的一項,然后把握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境辨析正誤。第一處:“聯結”,多指人或動物等有生命體的連結或者強調有一種中間物質將兩種事物結合、融合在一起。“結”更多是表示一種虛無的精神上的聯結,有聯合、團結的意思。“關聯”,互相貫連;起連接作用的,相互有聯系的。根據語境“絲毫感覺不到這些文獻之間存在任何內在的”“甚至也感覺不到這些文獻與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可知,此處應該指文獻之間互相關聯,并不指兩種物質的融合,所以選“關聯”。第二處:“生拼硬湊”指勉強拼湊。“生搬硬套”指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驗,照抄別人的辦法。根據前文語境“這樣的綜述機械、突兀”“稱之為‘偽綜述’亦不為過”可知,此處應指人綜述時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將他人的文獻資料拼湊成自己的,此處并未涉及到運用被人的經驗辦法,所以選“生拼硬湊”。第三處,“翔實”指詳明而真實;“真實”指與客觀事實相符。“翔實”與“真實”相比,更強調“詳明”。根據語境“書評以外的論文都有比較()的文獻綜述”,此處指有比較詳細的文獻綜述,應該選“翔實”。故選B。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邏輯意脈一致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前后文的照應,以及語意的提示。本題命題者在題干所給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話,然后設計四個內容差不多、但句式各異的句子,要求選出“在選文中橫線處填入句子,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選項都有一定干擾性,難度適中。根據前文語境“寫文獻綜述不僅是為了陳述以往的相關研究,也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對前輩、同行或知識產權的尊重,更是為了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定位”“別人貢獻了什么?我能夠貢獻什么?我是否在重復勞動”可知,寫文獻綜述既是對自己的提升,也是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幫助,所以排除BC。根據前文“不僅僅是為了……更是為了”可知,撰寫文獻綜述的首要任務是對自己的研究進行定位,其次才是涉及到他人,所以排除D。故選A。3.此題考核理解文化常識的能力,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本題中,C項,“賈誼的《六國論》”“蘇洵的《過秦論》”錯,《六國論》的作者是蘇洵,《過秦論》的作者是賈誼。故選C。2、1.A2.B3.D【解析】
1.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題干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句,全都恰當的一項是”具體分析,①硬是:堅決。依然:照往常,依舊。依據所填詞語前面的句子語境“在技術裝備落后的情況下”,可見“打通這條西南地區交通大動脈”需要“堅決”的毅力,故選“硬是”,據此可排除B、D項。②艱苦卓絕:形容十分艱苦,極不平凡。艱難竭蹶:生活困苦,難以自立。前者強調“十分艱苦,極不平凡”,后者側重“難以自立”,此處語境強調的是“十分艱苦,極不平凡”的環境,故選“艱苦卓絕”。③肺腑之言:出于內心的真誠的話。金玉良言: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從后文“今天的中國,何處不是干事創業的機遇”可見,這一段的內容轉為對今天中國建設者的激勵,故選“肺腑之言”。④百舸爭流看今朝:形容很多人都在奮勇前進。百萬雄獅創新潮:側重于軍隊(人)的威猛無比,依據所填文句后面的文句“以實干逐夢為舵,每個人做好一件事”,故所填文句應是“百舸爭流看今朝”,且此句和“萬里功名在實干”銜接更為自然流暢。故選A。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此類型題首先要通讀語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與句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統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要加強對語境的分析與體會。有些題應注意排序句的邏輯順序和句中關聯詞語的運用。具體而言,從語意上理解,四個句子都適合,但從句式表達的效果上,四個選項,A項,一個反問句式,語氣不夠強烈;C項“沒有”語氣不夠強烈,故可排除AC。從符號的應用和語序上考慮,所填的文句應是兩個反問句式構成更加強烈的反問,雙重否定表示更加肯定的表達效果,故可排除D。故選B。3.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語段中的病句可通過以下方法篩選正確答案:一讀,通讀語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認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沒有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三改,針對病因,對癥下藥,進行刪、補、換、移,修改病句;四查,對修改后的句子進行校對閱讀,看是否通順、句意準確。劃線句子語病有語序不當和搭配不當,導致語意不明,句式雜糅。正確的句意應是:他們以身許國的情懷,讓我們感受到陶醉心田、打動靈魂的愛國主義的力量。A項,不合邏輯,陶醉心田的主語不能是句中的“他們”,“陶醉心田”的感受者應是“我們”。B項,語序不當,“以身許國”不能修飾“力量”;“感受到”“情懷”搭配不當,不準確,把“情懷”改為“精神”。C項,結合劃線句子后面的句子“他們奮斗不息、奉獻不止的身影,激勵我們昂首闊步的前進”可以得知,后面“讓我們”與前文銜接不恰當,主語應是“他們”。故選D。【點睛】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3、1.A2.C3.①腹外側視前核在兩個大腦半球之間傳遞抑制信號;②位于腦干的后連合等大腦深部結構也參與其中;③下丘腦中促進睡眠的神經元具有溫度敏感性;④環境信息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A項,“他發現海豚只用一邊大腦睡眠”錯誤,原文是說“提出海豚可能只用一邊大腦睡眠”,只是提出一種可能性,選項曲解文意。故選A。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①解讀標題,確定文體;②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③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觀點態度評價;④細致咀嚼重要語句,總結文章手法技巧;⑥將選項與原文對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C項,“有利于它們在水中保留祖先在陸地生活時的特征”錯誤,原文是說“似乎有利于它們在水中保持這些特征”,只是一種推測,選項說法絕對。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科學家運用數學模型對大腦半球睡眠的研究成果,主要在最后兩段:“兩個半球位于下丘腦的亞結構——即腹外倒視前核,能夠在單個半球睡眠時交換信息,對睡眠進行調控”“位于腦干的后連合等大腦深部結構也參與其中(海豚的后連合非常大,這不禁讓人思考它在管理睡眠中的作用)”“由于下丘腦中促進睡眠的神經元具有溫度敏感性,因此大腦溫度的改變就會影響這些神經元的放電水平”“環境信息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據此分條表述即可。【點睛】客觀選擇題側重對文本內容的把握,每個選項涉及的答題區域往往是一則材料或一則材料的局部,或四個選項的答題區域雖然來自多則材料,但也往往圍繞一個共同大方向。考生要會讀,就是會讀文或圖表,會讀選項。會讀文或圖表指能讀出文本陳述的事實及核心、文本列舉的數據及其差異、材料顯示的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等信息點;會讀選項就是閱讀試題選項時能讀出選項命題者命題的側重點。還要細對,就是精細對點,把讀文或讀圖讀出的信息點與選項的命題點進行細致對照。命題者往往會在細處著手,這就需要考生細心篩選信息點和命題點。接著就要嚴排查,就是在細對的基礎上嚴格排查四個選項,發現選項與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確定答案。4、A【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的關鍵在于兩點:仔細審查該詞語的語言環境;注意對近義詞語的分析辨別。辨析近義詞語的關鍵就是要仔細分辨它們的細微差別。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然后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同時可聯系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第一處,勢不可擋:來勢兇猛,不可阻擋。勢如破竹:形勢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隨著刀刃分開了,比喻節節腔利,毫無阻礙。句中用來形容數字潮流,應選“勢不可擋”;第二處,精細:精密細致。精致:精巧細致。句中用來形容閱讀服務,應選“精細”;第三處,豐富多彩:(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等)種類多或數量大,色彩多樣。琳瑯滿目:比喻各種美好的東西很多(多指書籍工品)。句中用來形容精神食糧,應選“豐富多彩”。故選A。【點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5、1.CE2.因為不忍登樓遠望,害怕看到淪陷的神州。表達了昔盛今衰的感慨,山河破碎、恢復無望的痛心,對南宋王朝命運的擔憂,深摯的愛國之情。【解析】1.試題分析:該題是對詩歌的綜合考查,涉及煉詞煉句,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C項,“孫劉數子如春夢,王謝千年有舊游”兩句的意思是,孫權、劉備,他們不都是當的英雄豪杰嗎?最終還不是歸為一場春夢!王謝風流,盛極一時,如今也只剩下昔人“舊游”之地罷了。并無追慕其英雄業績的意思,此處也并非表達為國效力的愿望。E項,“總結興亡教訓,意在為南宋統治者提供借鑒”說法有誤,屬于無中生有,詩中并不有提及這方面。2.試題分析:該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詩歌的內容。結合詩歌和背景理解,詩人之所以“怕上樓”,并不是個人原因,而是“神州只在闌干北”。北方淪陷已久,詩人擔心登臨遠望,徒增山河破碎的傷感罷了。詩人到冶城來,原本就是要北望河山的;可到了,卻言“怕”;“怕上樓”而終于上樓,詩人的內心,是何等的矛盾、曲折、深婉!原來,劉克莊也和同時的戴復古一樣,“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都是為金甌破碎,恢復無望而痛苦不已,都曲折巧妙地抒發了深摯而強烈的愛國之情。6、鉆之彌堅忽焉在后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古者富貴而名摩滅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本題需要注意以下字詞的寫法:焉、僮、煢煢、孑、倜儻、幽愁、衾。7、1.D2.C3.(理論方面)完善、推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倡議,繼續為解決全球治理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經濟方面)加大對外投資和貿易力度,繼續為全球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中國力量;(科技方面)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共享、輸出力度,繼續促進全球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合語境。A項,“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錯誤。結合文本內容“2014年至2016年……倡議取得的豐碩成果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其中又以貿易投資為工作重心”于文無據。B項,“把收到的數據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錯誤。結合材料二圖片內容分析,“鵲橋”中繼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遙控指令通過前向鏈路轉發給著陸器、巡視器,再經由返向鏈路把收到的數據發送回中繼星,地面站遙控中繼星,以不同的頻段轉發到地面站。C項,“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錯誤。結合“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分析可知,“中國這一舉措不僅能幫助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提升航天科技實力”于文無據。故選D。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C項,“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錯誤。“關于第四代核能技術,國際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建造電站的”“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是中國能源開發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2019年1月3日……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等分析可知,“中國雖然起步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但都能憑借自主創新全面趕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業績”于文無據。故選C。3.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本題答案來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現有材料是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但現有材料的原句絕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讀懂多文本的內涵、聯系社會生活現實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能力。結合“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加大對外投資和貿易力度,繼續為全球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中國力量;結合“當今界處于因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機,實現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課題……以自己的實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展現中國大國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分析可知,完善、推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倡議,繼續為解決全球治理難題提供中國方案;結合“嫦娥四號任務引入了德國、瑞典、沙特等多項國際合作項目,開辟了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合作的新范式”“這些國際合作載荷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數據,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力量”“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目前,我國正加快構建清潔能源低碳體系”分析可知,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共享、輸出力度,繼續促進全球科技發展和環境保護。【點睛】解答實用類文本閱讀可以從如下幾個步驟進行:首先是閱讀,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文體特征意識(如新聞、傳記);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其次是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題區域,暗示答題思路,暗示答題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審題時注意:是否選準題眼(答題重點),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是否選準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最后是答題:“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⑵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即: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就近找答案,盡量來源原文;抓住關鍵詞,短語答題目,分條來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據。8、1.D2.B3.B【解析】1.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D項,曲解文意,“孔孟等先賢對民心與天道的論述,如今仍有可作為執政者鏡鑒的重要價值”錯,據原文“孔子、孟子等先賢對民心和天道的論述,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有著相當的價值,可作為執政者的鏡鑒。”原文說的是是“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可作為……”,而不是選項中說的“如今仍有可作為”。故選D。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B項,“文章采用先分論后總論的寫作思路”錯誤。本文采用的是層進式論證思路。故選B。3.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A項,錯在“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原文,“儒家將‘天命’和‘民心’捆綁在一起,一代代學者不斷積累,創建出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在這樣的邏輯下,很合理地推導出‘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由此可見,該選項曲解文意,“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并不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只是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C項,錯在“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的假象中,不會清醒”。原文,“真實的‘民心’‘民意’得不到呈現,為官者必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繁榮穩定假象中。如此下去,等承認民心盡失時,為時已晚。就如清末攝政王載灃等滿蒙親貴,到了不得不退位時,才悔不當初”。原文說的是為官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假象中,并沒有說“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的假象中,不會清醒”。D項,錯在“民心可測評得較準”。原文“在中國古代,依照先賢的教導,‘民心’可以測評得八九不離十”。原文只是說“測評得八九不離十”,而選項說是“測評得較準”。故選B。【點睛】做論述類文本的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優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系。9、1.B2.C3.①發起古文運動,文以載道,重振文風。②幽默風趣,敢說真話,明道守志,流露真性情。③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對比辨析,判斷正誤。本題要求選出“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但與韓愈、柳宗元的文章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文中無此意,無中生有。韓愈、柳宗元是在楊炯以后過了幾十年后發起了“古文運動”,而這次運動起因于“安史之亂”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賦稅繁重、外族入侵等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當時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此時的文人也不得不思考自身的處境,尋求改革的處方。沒拿他們的作品作比較。故選B。2.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唐朝寒士一旦進士及第,便可以享盡榮華富貴”說法錯誤。原文倒數第三段中“這一時期科舉也成為寒士的主要出路,但由于憑門蔭勛力而進者猛增,科舉取人數量很小,少部分很快升入朝列,而大多數寒士仍被排擠下來,畢生潦倒困苦,滿腹牢騷不平”,并以“孟郊”為例說明了這種情況。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本題要求“結合文本概括‘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有哪些值得人們贊譽的地方”。通讀全文可知,文章的倒數四個自然段提到了與韓愈相關的事情。從倒數第四段“這次文體改革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改革的發起者是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可知,韓愈發起古文運動,文以載道;從倒數第三段“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敢說真話,敢于流露出真性情,發出“窮苦愁思之聲”,這是古文成于韓柳的關鍵”可總結出韓愈敢說真話,敢于流露出真性情;從倒數第二段“曉音先生認為韓愈對古文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可總結出韓愈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從“體現了韓愈在幽默自嘲之外,明道守志的傲骨”可總結出韓愈幽默風趣;由文章最后一段“贊揚他發起古文運動,重振文風的歷史勛績”可得“重振文風”。綜合上述內容可得韓愈值得人們贊譽的地方是①發起古文運動,文以載道,重振文風。②幽默風趣,敢說真話,明道守志,流露真性情。③提高了散文的文學價值。10、1.史家之絕唱敵對雙方政治談判斗爭;也指危險的、不懷好意的約會。2.(1)友好(2)同“納”,接納(3)本來(4)登記3.AC4.(1)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事故。(2)期望項伯詳細地說我不敢背叛恩德。5.聯絡項伯的感情;自我辯解【解析】1.此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文化常識的考查包括作家作品、文學常識、文化習俗等。解答此類題目,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涉及名家對作品評價及作品常識內容的考查。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花費14年時間撰寫的紀傳體史書《史記》,是我國歷史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著共3000多年歷史。《史記》作為二十四史之首,對后世續寫后世史書有很大的影響。夸贊《史記》的人從古至今有很多,可謂是數不勝數,不過只有魯迅的評價最為出名,就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第一句是說,《史記》之后的史書皆難與之相匹;第二句是說,《史記》富于文學性,可與《離騷》相比。《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片斷,司馬遷濃墨重彩,記述了這次宴會全過程(包括會前斗爭和會后余波)。項羽于鴻門設宴請劉邦飲酒,表面上看是一次宴會,實際的核心事件是劉邦赴項營請罪,宴會暗潮涌動,雙方矛盾尖銳,項莊舞劍欲刺殺劉邦,后劉邦在樊噲護衛下得以脫險。所以后人用鴻門宴指暗藏殺機、加害客人的宴會。平時注意積累,解答此題應該比較容易。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可以根據詞語在文言語句中的位置,推斷它的詞性,根據詞性結合語境進行推斷。有的詞可分析結構輔助推斷詞義。同時要考慮詞類活用現象。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在具體環境中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1)善,友善、交好;句意:一向與張良友善。(2)內,同“納”,接納;句意:把守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3)固,本來;句意:本來就比不上。(4)籍,動詞,登記;句意: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3.此題考查文言虛詞,主要是“因”的用法和意義。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明確題目要求;然后翻譯句子,結合句子內容并通過分析句子結構來確定其用法及意義;最后根據要求寫出答案。此外,對于一詞多義的詞語,平時還需注意歸納、積累和記憶,這樣答題時會更得心應手。A項,因,介詞,趁機;句意: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羽。趁機說。B項,因,動詞,沿襲、承襲;句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繼先前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C項,因,介詞,趁機;句意:不如趁此機會好好對待他。D項,因,連詞,于是,就;句意:項羽于是就留下劉邦和(他)一起飲酒。故選AC。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題關鍵詞有:(1)所以,……原因;備,防備;出入,偏義復詞,進入;非常,意外的變故;整句是判斷句,翻譯時加判斷動詞“是”。(2)愿,希望;具,詳盡,詳細;倍,通背,背棄、背叛;背德,忘恩。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要求;然后回歸原文,鎖定答案涉及的內容區間;最后分層梳理,抓住關鍵語句進行概括。本題題干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劉邦為了打動項伯,采取的行為。根據原文內容可知,劉邦在見項伯之前,先通過張良了解了項伯的情況,根據文中語句“吾得兄事之”“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可以看出明顯是有意拉攏項伯。在有了感情基礎之后,然后又和項伯說了一番話“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很明顯是為自己開脫辯解。據此分兩點概括即可。【點睛】參考譯文:楚軍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現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于是張良進去,詳細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驚,說:“這該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說:“一個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并且稱王。’所以就聽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足以比得上項王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不能啊。這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您親自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的?”張良說:“秦朝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在事情危急,幸虧他來告訴我。”劉邦說:“他和你比誰更年長?”張良說:“比我大。”劉邦說:“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侍奉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劉邦。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項伯答應了,告訴劉邦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劉邦說:“好。”于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營里,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么敢進關來呢?現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機好好對待他。”項王答應了。11、1.C2.A3.D4.(1)(甘茂)通過張儀拜見秦惠王。惠王接見后,很喜歡他,就派他幫助魏章奪取漢中地區。(2)現在我處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國,大權在握。我的妻子兒女還在秦國,希望您用一點點余光救濟他們。【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問”的賓語為“其故”,不應該斷開,排除D項。“名曰”是名稱上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微波牛奶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常溫堿性脫脂粉數據監測報告
- 未來出行體驗的革命性變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質量工程師日常工作中的問題解決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封閉型上錠桿懸式錠翼數據監測報告
- 七年級生物下冊 4.10.2 血液循環教學設計 蘇教版
- 2025年中國夾心雪條冰淇淋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焊接工程師考題細節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焊接工程師考試電焊試題及答案
- Unit 6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綠化帶改停車位施工方案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環大羅山聯盟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
- 護理人員崗位績效考核評價標準
- 2024年04月陜西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招考聘用25人筆試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研判與答案解析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真題
- 企業制度-制藥集團新藥研發項目立項管理辦法
- DL/T 5352-2018 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 合作取得更大成功的辯論材料三篇
- 廣東省深圳市2023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試卷(一)(含答案)
- AQ∕T 7009-2013 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
- 地產企業草莓熊主題商業地產活動嘉年華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