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課程標準:理解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材料一:由于帝國主義各國在大戰期間忙于相互廝殺,暫時放松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業得以乘隙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成為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于是,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之下,作為對西方殖民統治和侵略的一種回應,在亞洲大地出現了中國人民繼續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及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與此同時,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也出現了爭取民族獨立和推進民主的進步運動,形成戰后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潮。
--徐藍主編《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結合20世紀2、30年代前后中國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分析帶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民族民主運動的時代因素有哪些?材料二:那些指導成功的獨立斗爭的領袖,是曾就讀于西方大學、體驗過西方制度的運轉,并且也熟悉不同于西方社會模式的蘇聯模式的一流人物,如甘地、尼赫魯、蘇加諾、納賽爾等人。——斯塔夫利阿諾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20世紀20年代,帶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民族民主運動的時代因素有哪些?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經濟危機政治上,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思想上,民族主義思潮的傳播(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決原則);鼓舞了被壓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爭;宗主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轉嫁危機,使矛盾更加激化。經濟上,列強忙于戰爭,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獲得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1919年五四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短暫春天資本主義民主思想的傳播1921年中共成立1935年幣制改革中國對點訓練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主要歷史條件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②十月革命后各國都成立了共產黨組織③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掠奪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世界殖民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拉丁美洲的革命與改革并行非洲獨立覺醒亞洲民族民主的高潮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1930越南反對法國殖民者的斗爭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發動反對荷蘭殖民者的民族起義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爆發反對英國占領的斗爭印度爆發“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對英國統治(一)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1.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概況斗爭典型——印度尼西亞
“我們接受和平的原則,甚至我們接受這樣的原則:和平比武力更好。這是一個原則……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則,如果對方使用武力,我們也有權使用武力。甚至為了從帝國主義手里解放我們的祖國,我們有充分的權利使用武力。這就是原則。”
——蘇加諾“印尼國父”蘇加諾階段領導者方式或政策結果民族大起義(1926-1927年)民族獨立運動(1927年以后)印尼共產黨(1920年成立)印尼民族黨(資產階級政黨)武裝起義遭遇殘酷鎮壓被迫轉入地下不合作政策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握獨立運動的領導權斗爭典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材料一:一戰期間,英國從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戰1215338人,死傷101439人。印度人還向英國政府捐贈了11550萬鎊的“戰時貢獻”,這個數字大大超過大戰期間印度平均每年賦稅收入總額。連總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認,整個印度都被英國作戰部“搜羅一空”。——林承節《印度史》1919年《羅拉特法案》:規定總督有鎮壓之權,殖民當局隨時可宣布戒嚴;不經起訴可逮捕、搜查和監督任何一個印度人;不加審訊就可以判刑;警察有權解散群眾集會和示威游行等。材料二:我承認每個印度人應給予贏帝國以慷慨無私的、毫不含糊的支持一戰,我們期望在不久之后的將來,印度能成為英帝國的自治領地。———《我體驗真理的故事:甘地自傳》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惡,既然邪惡只能靠暴力來維持,那么對邪惡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解除暴力,非暴力的含義,就是指為了不與邪惡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罰。”——《甘地在法庭上的書面聲明》內涵:以愛與正義、和平的方式爭取民族自治與獨立,以非暴力與不合作的手段動員群眾進行斗爭。斗爭典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材料一:這是一位喚醒三億人的反抗精神,動搖了英帝國的基礎,將兩千年強大的宗教動力引入人類政治的人。——羅曼·羅蘭歷史意義: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促進了民族團結,為印度日后獨立奠定基礎。材料二:甘地對“自治”的含義作了新的解釋:如有可能,在英帝國自治;如有必要,就脫離英帝國獨立。——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現代部分》第3分冊斗爭典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時間世界大事英印矛盾階段措施對英沖擊1920-19221930-19341940-1942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性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在印度實行欺騙與鎮壓相結合的策略,印度反英情緒高漲英國殖民當局頒布食鹽專營法,引起印度人民不滿英印商談戰后自治問題“文明不服從”“食鹽進軍”“退出印度”抵制英貨席卷各個城市,一些政府部門癱瘓幾乎所有大型工業企業都發生政治罷工二戰后1947年印度獨立用非暴力來限制群眾運動,防止改良變化革命,把群眾運動控制在資產階級允許的范圍內,具有妥協性,維護資產階級領導地位。2.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思考: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新”在哪里?廣度:涉及國家眾多(廣泛性)深度:①領導階級:共產黨、資產階級政黨(多樣性)②斗爭手段:暴力、和平③斗爭目標:民族獨立、民主要求(雙重性)(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埃及埃塞俄比亞摩洛哥1.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概況(二)非洲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領袖扎格魯爾里夫地區酋長克里姆皇帝塞拉西一世早期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街壘戰和后期護憲運動武裝起義游擊戰爭①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獨立主權國家,但保留在埃及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等特權;②1922年3月,君主立憲國家并頒布第一部憲法;③1923年;護憲運動,未獲完全成功。①多次打敗西班牙和法國侵略軍;②1923年,聯合12個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國;③1926年,里夫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1931年頒布了埃塞俄比亞第一部憲法1941年恢復民族獨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部分(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埃及埃塞俄比亞摩洛哥1882年英國發動侵略埃及的戰爭,之后逐步控制了埃及的政治、經濟、財政大權。一戰期間,埃及被納入英國的戰時軌道,成為英國在近東的重要軍事基地,還為英國提供了150多萬青壯年勞力。英國也曾申明戰后即給予埃及獨立地位。同時戰后英國商品輸入的減少和加工訂貨的增加,也使埃及的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戰爭結束后,英國資本卷土重來,埃及的工商業遭到沉重打擊,埃及人民更加希望盡快實現民族獨立。20世紀30年代的埃塞俄比亞是一個落后的獨立國家,生產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沒有現代工業。海爾·塞拉西一世即位后,頒布憲法,建立君主立憲制度,設參眾兩院,但同時又規定皇權至高無上。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21年初,西班牙殖民軍侵入摩洛哥里夫山區。1.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概況(二)非洲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領袖扎格魯爾里夫地區酋長克里姆皇帝塞拉西一世早期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街壘戰和后期護憲運動武裝起義游擊戰爭①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獨立主權國家,但保留在埃及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等特權;②1922年3月,君主立憲國家并頒布第一部憲法;③1923年;護憲運動,未獲完全成功。①多次打敗西班牙和法國侵略軍;②1923年,聯合12個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國;③1926年,里夫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1931年頒布了埃塞俄比亞第一部憲法1941年恢復民族獨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部分在社會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部落酋長和封建帝王主導民族運動在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的國家,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起主導作用(三)拉丁美洲的雙重革命材料:拉丁美洲不發達的歷史構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我們的失敗總是意味著他人的勝利;我們的財富哺育著帝國和當地首領的繁榮,卻總是給我們帶來貧困。殖民地和新殖民地時期的煉金術使黃金變成了廢銅爛鐵,糧食變成毒藥。
--[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著,王玫等譯《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為什么獨立后的美洲仍然需要進行民族民主運動?外因:英美的政治滲透與經濟侵略(門羅主義、金元外交與大棒政策)內因:政治上的軍事獨裁統治(考迪羅主義)與經濟上的封建大地產制度沒有完全擺脫對殖民國家政治和經濟上的依附地位阿根廷共產黨智利民族陣線聯合政府巴西共產黨工人運動薩爾瓦多共產黨全國起義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拉美廣泛傳播……到1934年,絕大多數拉美國家都有了共產黨組織,并積極領導了反帝反封建國家。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諾抗美斗爭(三)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諾抗美斗爭尼加拉瓜桑地諾“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標志”巴拿馬巴拿馬運河尼加拉瓜是中南美洲除巴拿馬之外另一個開鑿穿越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運河的理想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4年桑地諾被美國扶持的索摩查殺害。1961年,尼加拉瓜民主人士以桑地諾之名建立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1933年美軍撤出尼加拉瓜20世紀20年代,尼加拉瓜實際上淪為了美國的保護國。(手段:扶植親美政權)1979年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推翻長期效忠美國的索摩查家族長期性、持續性,目標明確(三)美洲——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對內: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改組國民革命黨,遏制軍人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發展教育,限制教會對外:捍衛國家主權和本土資源,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謀求民族經濟的獨立與發展。改革大土地所有制遏制軍事獨裁勢力“考迪羅主義”擺脫帝國主義經濟滲透材料:1901-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迪亞斯獨裁政權,頒布了著名的1917年憲法……但是那些掌握政權后的資產階級領袖,無意認真實施1917年憲法……后來成為資產階級右翼保守勢力的政治代表,完全與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勢力合流。因此,墨西哥人民熱仍然受到本國封建勢力和外國壟斷資本主義的雙重壓榨,墨西哥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
——盧文璞《世界現代史(1914-1945)》對點訓練2.“由于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彈的爆炸聲……他建議同伴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衣服。”材料上,他領導的運動()A.表明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B.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立狀態C.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D.使本國走上了現代化之路3.“這里的”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斗爭,是非洲獨立意識覺醒的重要表現,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并鼓舞了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這里的”斗爭指的是()A.埃及的華夫脫黨B.埃及的護憲運動C.摩洛哥里夫地區的抗西、抗法斗爭D.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斗爭20世紀20-40年代的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影響沉重打擊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動搖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第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