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學:緒論 第一章_第1頁
生藥學:緒論 第一章_第2頁
生藥學:緒論 第一章_第3頁
生藥學:緒論 第一章_第4頁
生藥學:緒論 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藥學Pharmacognosy目錄第一篇總論

緒論第一章生藥的分類與記載第二章生藥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第三章生藥的鑒定第四章生藥的采收、產地加工與貯存第五章中藥材的炮制第六章生藥質量控制及質量標準的制訂第七章生藥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二篇各論緒論一、掌握生藥學的概念、任務及意義;

了解新方法、新技術在生藥學科中的應用二、熟悉生藥學的起源及國內外發展狀況;掌握我國重要的本草著作;知識要點:Pharmacognosy一.生藥學中的概念及任務凡具有治療、診斷、預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質(一)藥物(drug)的概念

天然產物及其制品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植物藥PlantDrugs動物藥AnimalDrugs礦物藥MineralDrugs

本草生化藥物生藥熟藥

切造、炮制、制成藥餌

天然來源的,未經加工或只經簡單加工的植物、動物和礦物類

(二)生藥的概念生藥:生貨原藥;亦稱為天然藥物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自家姓盧,人道我一手好醫,都叫賽盧醫,在這山陽縣南門開著生藥局?!端疂G》第二十六回:“武松包了婦人那顆頭,直奔西門慶生藥鋪前來。生藥宋代:市場上有熟藥鋪,也有生藥鋪,《夢梁錄》:南宋臨安“自淳佑有名鋪席相傳者,如…張家生藥鋪……三橋街毛家生藥鋪…”明代:"凡天下解納藥材,俱貯本院生藥庫","凡太醫院所用藥餌,均由……各地解來生藥制造";清朝:太醫院及御藥房的醫事制度中規定"凡遇內藥房取用藥材,俱以生藥材交進,由內藥房醫生切造炮制"生藥生藥的范疇一切來源于天然的中藥材、草藥、民族藥材和提取化學藥物的原料藥材植物類生藥:全草——薄荷、益母草

部分——人參(根)、甘草(根和根莖)

滲出物——蘇合香(樹脂)、阿片動物類生藥:全體——斑蝥、蛤蚧部分——鹿茸、羚羊角分泌物——蟾酥、牛黃礦物類生藥:石膏、龍骨(三)中藥、中藥材、草藥、民族藥的概念

中藥:根據中醫學的理論和臨床經驗應用于醫療保健的藥物。包含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湯劑和中成藥(成方制劑)。

中藥材:既是切制成飲片,供調配中醫煎服,或磨成細粉服用或調敷外用;又是供中藥廠生產中藥成方制劑或制藥工業提取有效化學成分的原料藥。

民族藥: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根據本民族自有的醫療理論和經驗所使用的藥物,如藏醫所用的藏藥、蒙古族所用的蒙藥等。

草藥:一般是指草醫用以治病或地區性口碑相傳的民間藥,其中也有是本草記載的藥物。隨著藥源普查和對草藥的不斷研究,一些療效較好的草藥逐漸被中醫界所應用,或作藥材收購,于是有將中藥和草藥統稱為"中草藥"。(四)“生藥學”的定義

應用本草學、植物學、動物學、化學、藥理學和中醫學、臨床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

來研究生藥(藥材)的名稱、來源、鑒定、生產、采制、化學成分、品質評價和開發利用的科學。

如何研究?(手段和方法)電子顯微鏡觀察生藥的超微結構,色譜法用于生藥中化合物的分離;紫外、紅外、核磁、質譜等鑒定化學成分的結構,HPLC,GC對生藥中的有效成分進行定性定量,組織培養技術培育脫毒苗。研究什么?意義何在?

如何提供滿足臨床需要的品質優良的生藥及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這些生藥以便更好地滿足臨床的需要是生藥學研究的最根本意義所在。生藥學:特點涵蓋學科全研究內容范圍廣1.利用動、植物類群間的親源關系,尋找緊缺藥材的代用品和新資源,同時保持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馬錢子:馬錢科植物馬錢干燥成熟種子,主產于印度、越南、緬甸、泰國,多進口。士的寧含量1.23%(藥典規定1.20-2.20%)。云南馬錢士的寧含量1.34%,功效同馬錢,中國藥典收載.羚羊角:黃羊角,山羊角2.利用生物技術,擴大繁殖瀕危物種、活性成分高含量的物種和轉基因物種。細胞培養產生高含量的次生代謝產物:雷公藤培養細胞中雷公藤內酯(tripdiolide)的含量比天然植物高49倍。毛狀根培養技術利用DNA重組技術分離出目的基因,將其轉移到藥用植物體內,產生性狀優良的轉基因植物.(五)我國近期內生藥學科的研究任務準確識別、鑒定生藥1、藥用植物種類繁多、植物形態相似,不易分辨。2、各地用藥習慣不同,常導致“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現象

“同名異物”東北蓼科蓼藍華東十字花科菘藍華南爵床科植物馬藍江西、湖北等地馬鞭草科路邊青大青葉益母草五花八門——同物異名東北:坤草或益母蒿江蘇:野麻或田芝麻浙江:三角胡麻福建:野故草廣東:紅花艾廣西:益母菜青海:千層塔云南:透骨草天龍蜈蚣性味辛溫壁虎性味咸寒獨活:2科17個品種貫眾:9科50個品種阿膠唐朝-----牛皮宋、明代----牛、驢皮共用清代以后----驢皮,至今沿用“同物異名”古名:鬼蓋、人銜、神草、人微、土精、地精山漆、金不換、血參、春七、冬七、田三七加工方法不同:生曬參、白人參(糖參)、紅參野生和栽培:野參、圓參、籽扒參產地不同:石柱參、東洋參、高麗參、長白參人參:三七:一見喜、欖核蓮、苦草、四方蓮、圓錐須藥草穿心蓮:3、歷代本草對藥用植物的描述不盡詳細,看法也不一致。因此在中藥悠久的使用歷史中,出現了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混亂現象。4.調查考證、合理利用和尋找藥用植物資源

尋找新的藥用植物資源,摸清其近緣種類、分布、生境、資源蘊藏量等。利血平降血壓夾竹桃科蘿芙木喜樹堿及其衍生物抗腫瘤作用長春新堿抗腫瘤作用夾竹桃科植物長春花珙桐科植物喜樹5.加強中藥材質量標準規范化的研究為什么要實現中藥材質量標準規范化?中藥材是生產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因此,保證中藥材質量是保證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的關鍵和基礎。中藥材質量標準的規范化研究是中藥復方藥物標準化研究的基礎和先決條件。質量標準規范化的研究內容:生藥的性狀、顯微特征、理化鑒別,測定生藥的浸出物、指標性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對重金屬、農藥殘留量和黃曲霉素等進行定量和限量檢查,確定藥材合理的采收期等。存在問題:目前中藥材缺乏科學的質量標準,部分雖有一定的質量標準,也未能切實地、全面地反映其臨床功效。加之次生代謝產物的多態性、微量性、不穩定性,致使質量標準化研究進展緩慢,嚴重制約著我國中藥產品的開發和質量水平的提高。6.生藥生產規范化GAP:GoodAgriculturalPractice規范中藥材生產、保證中藥材質量空氣、土壤、灌溉用水、肥料、田間管理、采集、保存、人員素質天士力在商洛建丹參基地山東建有金銀花基地上海建有番紅花基地山東平邑復方丹參滴丸2002年頒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5.研究開發現代中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現代中藥是指來源于傳統中藥的經驗和臨床實踐、依靠現代先進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遵循嚴格的規范指標研制出的優質、高效、安全、穩定、質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現代劑型的新一代中藥。這種新型中藥,科技含量高,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劑量小、毒性小、副作用?。┮约?三便"(便于貯存、攜帶及服用)等特點,符合并達到國際醫藥主流市場對產品的指標和要求,因而有較強的競爭力,可以在國際廣泛流通。二、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簡介我國古代著名本草

《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經史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最早的本草,著于漢代(公元前206-220);著者不詳,原著早已失傳,現在所見均為明清人的輯本;全書3卷,記載動、植、礦物三類藥物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延年益壽,無毒,可久服,如人參、麥冬;中品:防病補虛,無毒或有毒,如黃芪、五味子;下品:治病,多有毒性,不可久服,如烏頭、大戟?!渡褶r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梁代——陶弘景著(公元452-536年);第一本有確切年代和作者的本草;以《神農本草經》為據,增漢魏以后名醫所用藥365種,共記載750種。對原有的性味、功能與主治補充,增加了產地、采集時間、加工方法等;原著失傳,現僅敦煌石窟有序錄和正文四條的殘卷,為現存可靠的最早的本草?!缎滦薇静荨酚址Q《唐本草》,《唐新本草》等;作者為蘇敬等(共22人),因為是當時朝廷指派修訂和頒行(公元659年),是我國最早的藥典。也是世界最早的藥典,較歐美各國認為最早的紐倫堡(Nurnberg)藥典(1542)要早883年。載藥844種,首先出現附圖,是本草中圖文對照的先例?,F在共殘存11卷半。《經史證類本草》北宋——唐慎微編寫,簡稱《證類本草》;現存最早的完整本草,其以前的其它書籍均已缺失或由后人從后來箸作中整理所得。載藥1744種。此后由政府又派人修訂了3次,加上了“大觀”、“政和”、“紹興”的年號,作為官書發行,是現存最早的原著完整的本草?!侗静菥V目》明代李時珍,整理和總結了16世紀以前我國人民的藥物知識,并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類。《本草綱目》共有52卷,收載藥物1892種,方11096條。是我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著作。達爾文將它稱作“中國的百科全書”。世界上已有拉丁、英、法、德、日、俄等多種文字的翻譯本。三.生藥學的發展史中國、印度、埃及、希臘1.

生藥傳統應用-中國《神農本草經》記載藥物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植物藥237種。華佗(145~208A.D.)酒服麻沸散的發明者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李時珍(1518~1593A.D.)《本草綱目》的作者梁代: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載藥730種,將藥物按其自然屬性分類。唐代:李勣、蘇敬等新修本草載藥844種,我國第一部藥典。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載藥1746種,是宋代以前本草發展最完整的文獻。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藥1892種,附方11096條。是我國16世紀以前祖國藥學或中藥學的全面總結。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載藥921種,其中《本草綱目》中未收載的有716種。此外,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是專論植物的著作,附圖精細,考證詳實,很有價值。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世界上最早的區系植物志。明?蘭茂:《滇南本草》我國現存內容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歷27年,明末1578年完成共52卷,190萬字收錄藥物1892種 插圖1160幅記載藥方11000多條被譯成英、日、德、俄、法和拉丁等7種文字《本草綱目》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插圖2.

古埃及(AncientEgypt)重要的本草書EbersPapyrus埃伯斯紙草文稿(1550B.C.)葡萄酒、啤酒、醋、曲、乳香、沒藥、蘆薈、鴉片、薄荷、桂皮、洋茵香、番紅花、石榴皮、蓖麻、牛膽汁、海蔥、龍膽和蜂蜜等。還有許多動物藥和金石類藥。EdwinSmithPapyrus史密斯紙草文(1700B.C.)

HearstPapyrus赫斯特紙草

KahunGynecologicalPapyrus卡夫婦產科醫學紙草2000年前的古印度詩歌集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