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大全附答案
選擇題(經典例題高頻考點-名師出品必屬精品)
1、制造業的空間集聚與擴散會影響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下圖為2019年某市資源密集型企
業、資金密集型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累計數量空間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根據三類企業空間分布特點,推測①②③曲線分別對應的企業是()
A.①一技術密集型②一資源密集型③一資金密集型
B.①一資源密集型②一技術密集型③一資金密集型
C.①一資源密集型②一資金密集型③一技術密集型
D.①一資金密集型②一資源密集型③一技術密集型
(2)距市中心16km以外①類企業分布數量較多,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土地價格B.環境質量C.勞動力數量D.技術水平
答案:
C
A
【提示】
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工業分布的區位因素。
(2)本題考查影響工業分布的區位因素。
【解答】
(1)越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地價越高。技術密集型企業產品的附加值高,且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系密切,
環境污染較輕,因而集中分布在距離市中心較近的區域。③為技術密集型企業。資源和資金密集型企業占地
面積廣,土地租金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環境污染較嚴重,因此布局在遠離市中心的區域,降低土地的
使用成本和環保費用。資源密集型分布在距市中心較遠的地方,①為資源密集型,②為資金密集型。
故選Co
(2)根據題中信息可知,①類企業為資源密集型企業,分布在城市的外圍可以降低土地價格,減少生產成本,
A對。
故選Ao
2、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圖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據此完成
1~3題。
?'級站點
?二級站點
?三級站點
?四級站點
一地鐵線
(1)該城市空間形態的形成最有可能()
A.圍繞一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B.圍繞多個核心向四周擴展
C.沿河流呈條帶狀延展
D.沿交通線呈條帶狀延展
(2)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
A.森林公園B.大型住宅區C.產業園區D.中心商務區
(3)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
A.站點的用地面積B.地區GDP總量
C.站點的信息化水平D.周邊的人流量
答案:
B
2
D
D
【提示】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B
D
D
3、幾千年來,成都市始終在龍泉山脈與龍門山脈之間、在岷江與沱江交匯的沖積平原上延續拓展。"兩山夾一
城"的地理格局是護城的搖籃,卻也成為工業化時代的約束。為了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成都城市布局由原
來的"兩山夾一城"轉變為"一山連兩翼”,龍泉山由原來的生態屏障轉變為城市綠心,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產業
布局,成都迎來千年之變。下圖示意成都市“一山連兩翼”的空間格局。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龍門山脈一帶的"西控",主要控制的是()
A.生態農業的發展規模B.城市交通設施的建設
C.低碳科技產業的引進D.污染型制造業的布局
(2)龍泉山脈以東成為經濟高地的優勢條件是()
A.盛行風下風向,擴散條件好
3
B.地勢平緩,開發空間潛力大
C.與重慶市接壤,交通便利
D.長江流經,淡水資源豐富
答案: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城鄉區位分析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成都市"西控”地區分布有龍門山脈,西北與東南地勢差異顯著,生態環境脆弱,保持綠水青山的生態環
境是重中之重,不適宜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尤其是重型、污染型制造業的布局與建設。
故選D。
(2)龍泉山脈以東為地勢平緩地帶,土地資源豐富,可以規劃布局大型、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是成都市向
外開拓的重點地區。
故選Bo
4、下圖中箭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資金、技術、工業、人口流動方向。據圖,回答下列小題。
(1)該圖表示的含義是()
A.城市化B.郊區城市化C.工業化D.逆城市化
4
(2)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城市中心環境惡化、地價上漲
B.市區失業人口增多
C.郊區比市中心經濟更發達
D.環城公路、地鐵等交通工具的出現
答案:
B
A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2)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答】
(1)觀察圖分析,資金、技術、工業、人口由中心城市向郊區搬遷,郊區快速發展,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故選Bo
(2)郊區城市化出現在城市化發展的中期階段,此階段因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市區出現勞動力過剩、交通
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許多人和企業開始遷往郊區,市中心發達程度高于郊區。A正確。
故選A。
5、下圖為杭州市某區域一公共自行車租借服務點多日平均借車和還車數量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時間段內該服務點自行車數量增多的時間約有()
A.3小時B,5小時C.7小時D.9小時
(2)該服務點最可能位于杭州的()
A.住宅區B.工業區C.風景區D.倉儲區
5
答案:
B
C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讀圖可知,該服務點在11-13時和16-19時兩個時間段還車數量多于借車數量,即自行車數量增多,故
圖示時間段內該服務點自行車數量增多的時間約有5小時。
故選Bo
(2)圖示反映該地區的借車高峰主要在上午10時前后和下午14時前后,與游客的高峰期一致,故判斷可能
為風景區。
故選C。
6、寫字樓是配備現代化設施的商業、辦公用樓的別稱。近年來,我國寫字樓發展迅速,但受供需、新冠疫情
等多種因素影響,2020年多個一線城市寫字樓空置率和租金降幅雙雙創近十年新高。下圖是2020年上半年我
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率、租金和空置率變幅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口空置率O
(1)下列產業中,租用寫字樓占比相對低的可能是()
A.數字新媒體B.金融服務C.零售超市D.咨詢服務
(2)推測2020年四大城市中寫字樓租金降幅最大的可能是()
A.北京B.上海C.廣州D.深圳
6
(3)近幾年,互聯網科技類公司帶來了大面積的寫字樓新增需求,這類新增企業辦公首選城市周邊的產業園
或乙級寫字樓,較少選擇市中心的甲級寫字樓,主要是考慮()
①環境質量②租金成本③集聚效應④交通通達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C
D
B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本題考查服務業區位。寫字樓具商用功能,有強大齊全的綜合配套,一般位于城市交通便捷的中心位置,
租金較高。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推進,新興產業崛起,第三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金融、
科技、專業服務類企業迅猛增加,成為寫字樓市場主要的租賃需求。數字新媒體是依靠信息科技,融合媒體產
品的服務行業,業務范圍廣,服務種類多樣,付租能力強。寫字樓租金相對高,空間有限,常為高層建筑,受
消防要求等限制,傳統零售超市,主要租用在地面臨街開放層,租用占比相對較低,故選擇C項。
(2)本題考查讀圖能力。讀圖可知,2020年上半年深圳的寫字樓空置率25.4%最高,同比空置率增幅為9%,
也是最高的,所以租金下降的幅度有可能最大,D項正確。故選D項。
(3)本題考查產業區位選擇。除了供需總量不平衡以外,北京市場已經出現比較突出的產業發展和甲級寫字
樓需求錯配的問題。大型互聯網科技類公司帶來了大面積的寫字樓新增需求,這類企業辦公首選城市周邊的產
業園或乙級寫字樓,較少選擇市中心的甲級寫字樓,除了較低的租金成本外,追求產業聚集效應也是科技公司
"逃離市中心”的重要動因。選擇B項。寫字樓為高層建筑,環境問題影響不大;此外,環境質量尚不足以成為
追求經濟效益的互聯網公司區位選擇的決定性因素。一般,從交通線路類型、等級、密度、節點以及需求等考
慮,市中心交通通達度更好。
7
7、"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東
北資源的豐富。聯系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小題。
(1)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地表崎嶇C.熱量不足D.土壤貧瘠
(2)以下哪項不是東北的農產品()
A.大豆,甜菜,鹿茸B.春小麥,高粱,人參
C.油菜,冬小麥,柑橘D.玉米,水稻,靈芝
(3)關于城市化動力機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B.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大量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
C.在大多數城市,工業是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并為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D.經濟越繁榮,工業在三大產業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答案:
C
C
D
【提示】
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區域農業發展條件。
(2)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農產品的分布。
(3)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動力機制。
【解答】
(1)我國東北地區所處的緯度較高,積溫低,發展農業的限制因素是熱量。
故選Co
8
(2)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柑橘是我國南方地區亞熱帶的典型水果。
故選C。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大量農業
人口向城市轉移;在大多數城市,工業是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并為服務業提供廣
闊的發展空間;經濟越繁榮,服務業在三大產業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D符合題意。
故選D。
8、下圖為我國華北平原某村落的衛星俯瞰圖,在村落中間有些區域有成片的樹木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推測圖中村落中間成片樹木分布區的規劃用地類型是()
A.耕地B.林地C.住宅用地D.公共設施用地
(2)村落中問成片樹木出現的原因是()
A.美化居住環境B.增加乘涼環境
C.外出打工,種樹增收D.無人居住,農宅廢棄
答案:
C
D
【提示】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略
9
(2)略
9、機械制造企業通過機械搭載控制器、傳感器和無線通訊模塊,收集機械的銷量、工作時長、開機時長、機
械故障、維修等數據,形成的數據痕跡稱為"挖掘機指數”,其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力。下表是
日本小松株式會社發布的"挖掘機指數",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部分區域某時段各季度工程機械平均使用時長
區域季度2015.10—2016.92016.10—2017.9區域季度2015.10—2016.92016.10—2017.9
四178.6小時182小時四268.3“耐241時
—181.9小時184小時—224小時239.4小時
日本to
二153.2小時160.8/W二262.6寸250.1小時
—165.4小時167.1"時三262.84時250.9小時
四217小時216.54時四393.1W422.4的
—205.5小時207.14財—293.5315.3小時
中國
二216.9小時223.54師二406.9440.2小時
—236.9小時242.4—406.8414.4小時
(1)小松公司精準掌握"挖掘機指數”采用的技術有()
①遙感技術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定位系統④互聯網技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小松公司收集"挖掘機指數”的目的不包括()
A.制定市場策略B.完善售后服務C.改進產品性能D.降低生產成本
(3)對比分析日本、北美、歐洲、中國"挖掘機指數”可以得出()
A.H本機械使用頻率最高B.北美經濟增長速度最快
C.中國的基建活力最強D.小松的主打市場是歐洲
答案:
B
D
C
【提示】
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其綜合應用
互聯網等電子傳輸手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解析:
10
(1)本題主要考查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其綜合。
(2)本題主要考查了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3)本題主要考查了工業區位因素。
【解答】
(1)根據材料,機械制造企業通過機械塔載控制器、傳感器和無線通訊模塊,收集相關數據,就需用到地理
信息系統分析處理相關數據,利用全球定位系統來定位,以便確定維修定位,互聯網技術用來信息傳輸,B正
確。
故選Bo
(2)收集"挖掘機指數”的目的包括制定市場策略、完善售后服務、改進產品性能,沒有降低生產成本,信息
數據的收集增加了工作環節,成本會升高,D符合題意。
故選D?
(3)據表格,中國機械平均使用時長普遍高于日本、北美、歐洲。可以看出中國機械使用頻率最高,經濟增
長速度快,基建活力最強,小松的主打市場是以中國為主,C正確。
故選C。
10、讀某大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鐵礦
Q鋼鐵廠
。煤電廠
廣公路
鐵路
個河流
(1)若圖中功能區布局合理,則該城市所在區域及河流的流向正確的是()
A.浙江向北流B.南亞向南流C.西歐向北流D.山東向南流
(2)關于甲、乙、丙、丁四個功能區的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A.住宅區、綠化區、工業區、商業區
B.住宅區、旅游休閑區、工業區、行政區
C.住宅區、商業區、化工區、行政區
11
D.住宅區、行政區、重工業區、商業區
答案:
C
A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據所學知識,水污染較重的企業一般位于城市河流下游。讀圖可知,該城市的鋼鐵廠和煤電廠均布局在
區域北部,若圖中功能區布局合理,則該城市北部為河流下游,河流應由南向北流,B、D錯誤。浙江屬亞熱
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如果該地位于浙江,則冬季風會把北部鋼鐵廠和煤電廠排放的廢氣帶入城區,
污染城區大氣,布局不合理,A錯誤。西歐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全年盛行西風(西南風),如果該城市位
于西歐,則鋼鐵廠、煤電廠位于盛行風和下風地帶,對城市大氣環境影響小,布局合理,C正確。故選C。
故選C?
(2)讀圖可知,甲功能區分布范圍最廣,分布于城市中心的外圍,應為住宅區。
丙功能區分布在城市外緣的交通干線附近,應為工業區,但由于鄰近城區,不宜布局重工業區和化工區。
在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應設置綠化帶,因此乙為綠化區,不宜布局旅游休閑區、商業區和行政區。
丁功能區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占地面積不大,應為商業區。
故選Ao
口、"鬼城"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在我國,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出現了城區人口與建成區面積比值
("鬼城"指數)低于0.5的新城、新區,這些新城、新區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稱為“鬼城"。據此完成下列
各題。
(1)下列關于"鬼城"形成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產業結構過于單一B.片面追求經濟發展
C.城市房價特別高D.嚴重依賴資源開發
12
(2)“鬼城"指數越低表示()
A.逆城市化現象越明顯B.虛假城市化越明顯
C.城市土地擴張相對過快D.城市人口規模越大
(3)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
的"的定位,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土地財政收入B.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C.快速降低住房價格D.減緩大城市地面沉降速度
答案:
C
C
B
【提示】
城市化的利弊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3)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鬼城"指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的城市,"鬼城"主要是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嚴重依賴資源開發,
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資源開發完,城市經濟萎縮;城市的地價、房價不會很高。
故選C。
(2)"鬼城"指數指城區人口與建成區面積的比值,建成區面積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數越低,
13
反映了城市土地擴張速度相對過快,超過了城市人口發展速度:城市人口規模越小;不屬于逆城市化和虛假城
市化。
故選C。
(3)"房住不炒"的定位有利于防止某些人刻意炒作,使房價上漲過快;同時也有利于地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避免“鬼城"出現。
故選Bo
12、山西省舊城區內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頂由外向內單面傾斜,如圖所示。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
為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山西舊城區的屋頂反映了當地()
A.降水豐富B.降水較少C.冬季寒冷D.夏季炎熱
(2)"肥水不流外人田”體現當地文化的()
A.保守性B.自給性C.節儉性D.隨意性
(3)歐美民居幾乎沒有圍墻,體現其文化的()
A.開放、外向B.自閉、獨立C.包容性D.多樣性
答案:
B
C
A
【提示】
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解析:
14
(1)考查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考查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3)考查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
【解答】
(1)山西省位于我國黃土高原,降水較少,水資源不足,屋頂由外向內單面傾斜,是為了收集雨水,反映了
當地降水較小。
故選Bo
(2)“肥水不流外人田”是當地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節約用水,體現了當地文化的節儉性。
故選Co
(3)歐美民居幾乎沒有圍墻,體現其文化的開放、外向、自由度高和獨立性強。
故選Ao
13、某地質考察隊對圖中區域進行地質研究,在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巖,Kl、K4取得相同的砂巖,且石灰
巖的年代比砂巖老。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A處屬于()
A.背斜成谷B.背斜成山C.向斜成谷D.向斜成山
(2)K4處有著名的風景"神女峰"(右上圖所示),若要觀賞該處巖石地貌,觀賞者應該()
A.宜在適當距離仰觀B.乘船沿水路觀看
C.選擇最佳的觀賞位置D.置身其中近觀知奇妙
(3)能夠確定城市公共自行車停靠點車輛數量及調配自行車的運輸車輛位置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①遙感②地理信息系統③數字地球④導航系統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15
答案:
A
C
A
【提示】
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和地質構造
旅游景觀的觀賞方法
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其綜合應用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略
略
略
14、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的單車租賃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通過APP實行無樁借還單車。目前,杭州已有
多種共享單車品牌。在注冊APP并支付押金后,市民便可通過APP搜索、預約、租賃附近的單車。下圖為杭
州市共享單車街景圖和某市民在一天中不同時段查詢到的同一區域的單車分布狀況。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共享單車通過APP進行查詢、預約,主要得益于()
A.RSB.GISC.GPSD.VR
(2)乙圖所示該區域可能位于該城市的()
A.中心商業區B.高檔住宅區C.普通住宅區D.工業區
答案:
16
B
C
【提示】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2)本題主要考查了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答】
(1)GIS能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輸入、管理、查詢、分析、表達。B正確。
故選B?
(2)由圖乙可知,該功能區晚上人多白天人少,排除AD,高級住宅區出行主要靠私家車,該區域最可能為普
通住宅區,B錯C對。
故選Co
15、圖7中,圖a和圖b都表示不同國家城鎮人口比重的變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城鎮人口比重脩)
城鎮人II比無會化fiUI圖
圖7
(1)如圖a所示,在1800年至2000年期間,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城鎮化存在較大差異②巴西的城鎮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③巴西城鎮人口數量高
于美國和印度④發達國家之間的城鎮化水平差異在不斷縮小⑤印度城鎮化進程緩慢、水平低
17
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③⑤
(2)都出現圖b所示現象的國家可能是()
A.英國、巴西B.巴西、印度C.英國、美國D.美國、巴西
答案:
A
C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如圖a所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城鎮化差異較大,而發達國家之間的城鎮化水平差也在不斷縮小,
①④正確。巴西城鎮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發展不一致,有虛假城市化現象,②錯誤。圖示為城鎮人口比重變
化,不是城鎮人口數量變化,故③錯誤。從城鎮人口比重的增長曲線的斜率來看,印度城鎮化速度較緩慢,
發展水平低,故⑤正確。故A項正確。
(2)如圖b中E到F階段,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斷出現逆城鎮化現象。英國和美國屬于發達國
家,城鎮化水平已進入成熟階段,所以可能出現逆城鎮化現象。故C項正確。
16、下圖是廣州市"天河智慧城”園區規劃圖,甲區域最適宜配套布局的是()
A.食品加工廠B.人才居住區
C.長途汽車站D.農產品批發市場
答案:
18
B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答】
甲區域周邊有龍洞智慧社區和智慧新型產業園,可知甲區域最適宜配套布局的是人才居住區,不適宜布局食品
加工廠,長途汽車站和農產品批發市場適宜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城市邊緣地區。
故選B。
17、填充式改造是指在基礎設施配套較完善的城區內,對閑置、廢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進行再開發。下圖示
意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某老舊住宅區,該住宅區建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原住戶比例很高。開發商對其進行
填充式改造,改善原有公寓樓的內部設施,加裝電梯,并在樓頂加建2-3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灌
?喬
?車
皿
(1)填充式改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是()
A.縮小服務范圍B.擴大城市面積C.減少用地類型D.節省建設用地
(2)讓開發商擔心的改造后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實際上并未出現,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住戶老齡化較嚴重B.車輛停放時間短暫
C.常住人口數量很少D.經濟水平低購車少
答案:
D
A
【提示】
19
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考查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2)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答】
(1)由材料可知,填充式改造是對已經發展成熟的城區進行完善式再開發,而不是擴張新的城市用地,因此
可以節約建設用地,避免"攤大餅”式擴張造成的城市問題,故B錯誤,D正確;用地類型并未減少,城市服務
范圍并未縮小,故AC錯誤。
故選D。
(2)由材料可知,該住宅區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且原住戶比重較大,推測該住宅區住戶中老年人口比例
較高,私家車擁有量少,車位使用率較低。
故選Ao
18、城市建設用地增長與人口密度變化之間的關系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重要內容。在一定時期內,城市人
口密度增長越快,人均建設用地減少越多,城市建設用地更加集約。下圖示意2000—2014年倫敦、成都、海
口、唐山四個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年均增長率(該時期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長速度)和城市建設用地年均增長單
(該時期城市建設用地的年均增長速度)。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處于城市化進程后期的是()
A.乙B.丙C.甲D.T
(2)2000—2014年乙城市人均建設用地的變化,表明該城市()
20
A.用地結構優化B.規模快速擴張
C.城市化水平下降D.人口密度增加
答案:
C
B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知識遷移、材料分析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城市化后期的特點是城市化水平高,發展速度緩慢,甚至出現逆城市化現象,據此進行分析,在圖中的
甲乙丙丁四城市中,甲城市人口密度增長率為負值,加上其城市用地增長率最低,說明目前甲城市發展緩慢,
加上城市人口密度的變化,判斷該城市處于城市化的后期。
故選Co
(2)據圖可知,2000—2014年乙城市人均建設用地增長率最高,但是乙城市人口密度增長率下降,說明乙城
市城市規模迅速擴大。
故選B。
19、2020年初,大規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得人們的日常出行行為和城市交通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疫情期間的共享單車承接了公共汽車與軌道交通的部分客運任務,被更多地使用在中長距離出行中,不再只是
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共享單車投放數量最大的布局點主要為:軌道交通車站及主要公共汽車站附近的“公
交點”,大型公共服務設施附近的"公建點”,主要社區和居住小區附近的"居住點"、大中專院校和中學附近的
"校園點"。右圖為疫情前的共享單車投放布局。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21
(1)疫情期間,四個投放站點中應適當減少共享單車投放量的是()
A.居住點B.公交點C.公建點D.校園點
(2)疫情期間,人們的出行范圍相對固定,居民的生活購物主要集中在居住地15min生活圈內,而且共享單
車成為保障日常生活出行需求的主力軍。下列共享單車投放點中,服務范圍最小的為()
A.銀行B.電信C.醫院D.小型超市
答案:
B
D
【提示】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絡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據材料可知,疫情發生前,共享單車的功能定位主要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即主要是"接駁公共交通"
和"服務短距離出行",大多數城市都將"公交點”作為共享單車投放的重點區域。但在疫情期間,防疫措施限制
了公共汽車和軌道交通的載客能力。大部分出行者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會對集約公共交通方式的暴露風險感到
擔憂。因此,共享單車在疫情期間主要用于出行的全過程,而且成為主要的通勤工具之一。故選B。
(2)銀行、電信、醫院一般為地區級中心地,而小型超市為社區級中心地,故小型超市的服務范圍最小。故
選D。
20、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演變表現內部用地功能更替和外部用地擴展。下圖為2006—2015年省會城市某主要功
22
能用地的外部擴展與內部更替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該主要功能用地類型為()
A.工業用地B.商業用地C.居住用地D.綠化用地
(2)2006—2015年該功能用地以外部擴展為主,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區()
①遠離消費市場②環境要求提高③基礎設施落后④地租成本升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2012—2015年該城市功能用地外部擴展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外流嚴重B.交通條件改善C.資源日益匱乏D.產業結構調整
答案:
A
D
D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由圖可知,該功能用地內部更替為負值,即在城市內部面積逐漸減少;外部擴展為正值,即在城市外部
面積逐漸增加。因此,該功能用地的變化趨勢是不斷向市區外圍遷移,符合該特點的應為工業用地?故選A。
(2)2006—2015年該功能用地以外部擴展為主,主要是因為市中心對環境要求提高,地價較高,成本較高,
促使工業用地外遷,②④正確。市中心接近消費市場,基礎設施完善,①③錯誤。故選D。
(3)2012—2015年該城市功能用地外部擴展幅度降低,即工業用地規模增長速度趨緩,主要原因應該是發展
了新的主導工業部門,該工業用地規模較小,D正確。人口外流主要影響住宅區的擴展,A錯誤。交通條件改
23
善不會影響到工業用地規模,B錯誤。資源匱乏也不會影響到工業用地規模,C錯誤。故選D。
21、為防止傳染病大規模傳染擴散,要適度控制城市規模,合理規劃城市功能空間布局,做好傳染病防治體系
規劃,構建健康城市。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大城市內傳染病傳染擴散快的原因,主要是()
A.城市占地面積大B.人口密集且流動快
C.公共綠地面積大D.交通通達度高
(2)最符合健康城市規劃,利于控制疫情的城市形態是()
AC
A.AB.BC.CD.D
(3)規劃建設應急防災避難空間用地中,大面積綠地對防傳染病的主要作用是()
A.分散人員阻隔病毒傳播B.大量吸收分解病毒
C.不斷提升空氣質量D.快速建設臨時醫院
答案:
B
B
A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2)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3)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答】
(1)由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情況可知,傳染病傳播快的原因是人口密集,流動人口多;城市占地面積大、公共
24
綠地面積大,人口不一定稀疏;交通通達度高是指交通設施的完善程度,與疫情傳播快慢沒有直接的關系。
故選B?
(2)最符合健康城市規劃,利于控制疫情的城市布局類型應該是組團式布局,各組團相互獨立,而且每一個
組團之間,都有充足的空間做緩沖,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聚集,減輕了傳播風險。
故選Bo
(3)大面積綠地對傳染病防護的主要作用是分散人員阻隔病毒傳播;可以提供快速建設臨時醫院治療者的場
所,但不是防護的主要作用;綠地不能大量吸收分解病毒;綠地能不斷釋放氧氣吸煙滯塵,提升空氣質量,但
不是防傳染病的主要作用。
故選Ao
22、熱島強度是指中心城區比郊區氣溫高出的數值大小。我國某城市位于黃河河谷,城市建設速度和擴展速度
迅猛,熱島效應逐漸增強。下圖示意該城市某日熱島強度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熱島強度(℃)
A.子夜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強
B.日出前后最弱,正午前后最強
C.夜間較強,白天相對較弱
D.夜間較弱,白天相對較強
(2)導致該日12~14時熱島強度為負值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數量B.氣流運動C.建筑物密度D.交通通達度
答案:
C
B
【提示】
25
熱力環流的成因及過程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
(1)本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
(2)本題考查熱島效應的相關知識。
【解答】
(1)熱島強度的數值越大,說明中心城區的氣溫越高,熱島效應越顯著。結合圖示可知,該日城市的熱島效
應白天相對較弱,夜間較強,子夜前后最強,午后最弱。
故選Co
(2)該日正午前后熱島效應特點是城區氣溫低于郊區氣溫。正午前后,太陽輻射最強,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氣
流,利于散熱,而郊區盛行下沉氣流,不利于散熱,因而引起城區氣溫低于郊區氣溫。
故選Bo
23、2020年7月31日上午,我國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
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斗+5G”的無限前景將帶動眾多產業的發展。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得益于"北斗+5G”,能夠加速發展的產業是()
A.無人駕駛B.人工智能C.精密儀器制造D.大型機械制造
(2)新冠肺炎疫情中,"健康碼”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生成充分利用了用戶數據,如個人日常出行、消費及其
他活動相關數據,進而判斷人員是否出入高危地區。"健康碼”生成過程中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有()
A.GIS+RSB.RSC.GIS+GPSD.GPS
答案:
A
C
【提示】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及影響
互聯網等電子傳輸手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其綜合應用
解析:
26
(1)本題主要考查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及影響和互聯網等電子傳輸手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本題主要考查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其綜合應用。
【解答】
(1)北斗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導航定位,在選項所給四個產業中,對導航定位有需求的只有無人駕駛。
故選Ao
(2)健康碼需要把個人數據與新冠病例的出行軌跡數據進行疊加分析,得出個人與新冠確診病例或者疑似病
例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判斷被感染的可能程度,用不同顏色輸出結論,整個過程是采用GIS的疊加分析等功能;
獲得個人精準的出行軌跡,需用GPS;RS是及時獲取數據,不能分析數據。
故選Co
24、某條城市地鐵線穿越大河,途經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圖示意該地鐵線各站點綜合服務等級。完成下列各
題。
(1)根據所處區位和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推測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為()
A.中心商務區B.森林公園C.大型住宅區D.產業園區
(2)地鐵站點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主要取決于()
A.站點的用地面積B.周邊的人流量
C.站點的信息化水平D.周邊的環境質量
答案:
A
B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27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2)本題主要考查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解答】
(1)由圖可知,甲、乙、丙三個站點位于內環或其附近地區,地價較高;甲、乙、丙站點為一級站點或二級
站點,等級較高;這三個站點分布相對集中,所以人流量較大。綜上可知,甲、乙、丙站點沿線區域應為中心
商務區,A對。其他三項表示的土地利用類型區一般不會位于城市內環附近,B、C、D錯。
故選Ao
(2)地鐵站點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流動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費市場往往越大,地鐵站點的服務功能越全,其等
級也就越高,B對。地鐵站點的用地面積是根據服務等級而定的,A項所述內容存在因果關系錯誤,A錯。地
鐵站點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綜合服務等級不一定高,C錯。地鐵站點周邊的環境質量對其綜合服務等級的高低
影響不大,D錯。
故選Bo
25、讀“某地區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數量變化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城市人口(萬)——鄉村人口(萬)
12251275
912911_
820
6241
488
321373.....一
19781980199020002007年
(1)有關該地圖示時期城市人口與發展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A.1978年鄉村人口比重最低
B.1990年之后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C.2000年城鎮人口比重超50%
D.2000年以來城市化速度加快
(2)針對該地城市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規模興建新城和衛星城②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網③大力發展重化工業④加強城市綠化建設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8
答案:
D
C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讀圖可知,2007年鄉村人口比重最低,A錯。
1990年后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沒有出現逆城市化現象,B錯。
2000年城市人口624萬,農村人口1225萬,比重小于50%,C錯。
2000年城市人口624萬,2007年城市人口820萬,城市人口比重在不斷上升,城市化速度加快,D對、
故選D。
(2)大規模興建新城和衛星城會進一步擴大城市的用地規模,造成土地資源的緊張和浪費,①錯。
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會加劇城市的污染,③錯。
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網有利于緩解城市擁堵,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②④對。
故選C。
26、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水生態環境正發生著變化。下圖為"城市某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
水排放模式比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題。
柚物場”Hit皿momacn
(1)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對區域水循環造成的影響是()
A.蒸發量增加B.降水量增加
C.雨季地表徑流量增加D.地下徑流量增加
(2)圖示小區雨水開發應用排放模式與傳統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優點包括()
①減少土壤侵蝕②補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滲量④根治城市洪災⑥解決城市缺水問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
【提示】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城市化的利弊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27、下圖分別示意1993年之前、2008—2014年間的北京市批發企業空間集聚狀況。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Jd.2008-2614^
-STS
(l)1993年之前的批發企業空間集聚在()
A.城市老城區B.干道沿線C.道路交匯處D.北部城區
30
(2)前后兩圖對比,北京市批發企業空間集聚變化趨勢是()
A.原集聚區集聚度下降B.形成新的集聚中心
C.集聚區狀況整體上升D.集聚范圍整體縮小
答案:
A
B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讀圖可知,1993年之前的批發企業空間集聚在城市老城區。
故選Ao
(2)讀圖可知,城區西北部方向形成新的集聚中心,中心地區的集中程度下降。
故選Bo
28、讀"世界城市人口隨時間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城市人口比收(%)
(1)下列關于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說法,最合理的是()
31
A.在A階段時,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勞動力需求大
B.在B階段后期時,城市出現人口向郊區遷移,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C.在C階段,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密集于市中心
D.在C階段時,城市出現"逆城市化"現象,是城市化倒退的表現
(2)目前影響我國城市化發展和人口增長模式實現現代型轉變的主要因素分布是()
A.國家政策、社會經濟B.社會經濟、國家政策
C.地理位置、國家政策D.地域文化、社會經濟
答案:
B
B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略
略
29、整建制拼合模式是我國部分大城市管轄區域內撤縣設區(被撤縣的行政名稱改變,行政范圍未變)的常見
方式。下圖為整建制拼合模式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因4
1市制區1?縣設區
的南箝區
市柄區3P
;市5K2市柄區2市柄區3
aa?——晝<0區的邊WMS....主城區邊”線
(1)我國部分大城市管轄區域內撤縣設區的最主要目的是。
A.提升原縣的行政等級B.增加原縣的服務種類
C.增加大城市人口數量D.增強大城市競爭能力
32
(2)對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實施初期最可能導致()
A.環境污染加劇B.區域間協調差C.就業壓力增大D.治安環境變差
答案:
D
B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撤縣設區。
(2)本題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解答】
(1)據圖可知,撤縣設區后,主城區的范圍擴大,使大城市競爭能力增強,D正確;撤縣設區并未提升大城
市的等級,所以也不會增加大城市服務種類,AB錯誤;增加大城市人口數量并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
故選D。
(2)撤縣設區后,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壓力減小,C錯誤;原來的縣的經濟發展一般較
市轄區有差別,所以撤縣設區后,區域間水平有高低之分,區域間的協調較差,B正確;結合分析可知,整建
制拼合模式增強大城市競爭能力,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從而促進對基礎設施及環境的投入,對交通的影
響是有利的,環境污染也不一定加劇,AD錯誤。
故選Bo
30、緊湊城市是針對城市無序蔓延發展而提出來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運用該理念指導城市
建設,其主要原則有:明確城市邊界,在交通站點附近實施土地的高密度開發,即在有限的城市范圍內容納更
多的人類活動;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則強調適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即將居住用地與工作、休閑娛樂、公共服務
設施等用地混合布局。目前,該市由多個相互分離的高密度片區組合而成。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哥本哈根市在交通站點附近實施土地的高密度開發,主要目的是()
A.抑制城市地價上漲B.保護郊區開敞空間
C.降低城市建筑高度D.減少生活污染排放
33
(2)哥本哈根市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強調適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可以()
A.促進綠色出行B.增強集聚效應C.擴大服務范圍D.增大通勤距離
(3)針對城市高密度片區相互分離可能帶來的問題,哥本哈根市應()
A.分散中心城市職能B.加強城市熱島治理
C.優先發展公共交通D.鼓勵郊區住宅建設
答案:
B
A
C
【提示】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措施
解析:
(1)本題考查城市空間布局的目的。
(2)本題考查城市空間結構。
(3)本題考查城市化問題及解決措施。
【解答】
(1)根據材料"土地的高密度開發……在有限的城市范圍內容納更多的人類活動”可知,土地的高密度開發明確
了城市邊界,但根據土地的需求與土地供應之間的供需關系,各種經濟活動增加,會促使土地地價上升,所以
高密度開發只是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但不能抑制城市地價上漲,A項錯誤;
土地的高密度開發明確了城市的邊界,人類活動將集中在交通站點附近有限的城市范圍內,其他區域的人口密
度相對較小,所以郊區有更大的開敞空間,B項正確;
高密度開發是在有限的范圍內容納更多的人類活動,只有城市建筑高度向上增加,才能在平面空間固定的情況
下,在垂直的立體空間上創造容納更多人類活動的空間,C項錯誤;
人類活動集中在有限的區域內,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生活污染排放會增加,D項錯誤。
34
故選Bo
(2)根據材料"是將居住用地與工作、休閑娛樂、公共服務設施等用地混合布局“可知,這種混用模式并沒有
形成專門的功能區,而是明顯地將功能區弱化,故這種城市功能混用并沒有增強集聚效應,B項錯誤;
建設的過程中每個社區都是混合布局,其服務范圍大多只在本社區內,因此并沒有擴大服務范圍,C項錯誤;
在城市功能混用后,居民的購物與工作休閑可以在社區內完成,不需要從專門的住宅區趕往工業區或商業區等,
不需要去更遠的職能區,所以這種功能混用并沒有增大通勤距離,D項錯誤;
由于功能混用必將促使出行距離減少,同在一個社區,可步行上下班,既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又益于健康,
所以這種模式有利于促進綠色出行,A項正確。
故選Ao
(3)高密度片區相互分離可能會造成片區彼此之間的經濟文化生活等聯系較少,為了區域整體的發展,片區
之間要加強協作聯系,必須要完善交通線路網,C項正確;
由于片區的相互分離,各功能區間聯系較弱,所以針對分離帶來的問題應加強中心城市職能,才能有利于緊湊
型城市的發展,A項錯誤;
高密度片區相互分離意味著城市空間布局疏密有度,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B項錯誤;
鼓勵郊區住宅建設會擴大片區間的相互分離狀態,D項錯誤。
A.甲B.乙C.丙D.T
(2)丙省城市化水平較高,其主要得益于()
A.原料豐富B.引進外資C.能源充足D.地廣人稀
(3)廣東省城市化過程的特點是()
35
A.城市化速度慢B.外來人口多
C.逆城市化嚴重D.不會帶來環境問題
答案:
B
B
B
【提示】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3)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解答】
(1)遼寧省改革開放前,工業基礎較好,城市化率較高,但改革開放后,工業發展速度較慢,故甲為遼寧省。
貴州省地處我國西部,目前城市化水平較低,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故丁為貴州省。
廣東省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城市化增長率最快,故丙為廣東省。
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城市化率處于適中,故乙為湖北省。
故選Bo
(2)廣東省城市化的發展得益于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大量外資企業進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
故選B?
(3)廣東作為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政策實行早,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進城務工,外來人口比重大。
故選Bo
32、下表為2020年東北地區人口統計資料(單位:%)。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省區。一14歲15-64歲65歲以上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城鎮化率
黑龍江9.9776.2513.780.573-0.10160.90
吉林11.7674.9513.290.605-0.08558.27
遼寧10.2073.8815.920.645-0.08068.11
36
(1)東北地區未來可能會導致()
①人口老齡化嚴重②人地矛盾突出③勞動力不足④城鎮化率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遼寧省的城鎮化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低B.區域經濟發展均衡
C.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D.歷史上以重工業為主
答案:
C
D
【提示】
主要人口問題及其措施
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析:
(1)考查主要人口問題及其措施。
(2)考查城市化進程和特點。
【解答】
(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東北地區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將面臨勞動力不足和人口老齡化嚴重等問題。人口自然
增長率低,人地矛盾有所緩解。經濟向前發展,城鎮化率提高。
故選C。
(2)遼寧省為我國重工業基地,工業化促進了城鎮化。
故選Do
33、牛輾湖是由于河流的變遷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彎取直后留下的舊河道形成的湖泊,因其形狀恰似牛施,
故被稱為牛輾湖。尺八湖(又稱老江河)原系長江荊江河段,屬典型的牛班湖,位于湖北省監利縣,沿河進出
水口共20余個,承雨面積138平方千米。下圖為尺八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3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學自考試試題及答案
- 戲劇獨白面試題及答案
- 模具維修試題及答案
- 車工出師考試題及答案
- 匯編考試題及答案
- 城投面試題目及答案
- 商品流通渠道暢通的關鍵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語真題(解析版)
-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編制與發放
- 地方標準|《養老機構服務操作規范》
- 閱讀社團備課
-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帶公式)20240301更新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正式版)
- GB/T 4074.3-2024繞組線試驗方法第3部分:機械性能
- FZ∕T 74002-2014 運動文胸行業標準
- 乳腺癌分型及治療
- 礦山井架設計規范
- 2024中考復習必背初中英語單詞詞匯表(蘇教譯林版)
-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法律職業倫理》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管道施工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