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92-2024 林下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DB2308T 192-2024 林下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DB2308T 192-2024 林下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DB2308T 192-2024 林下參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308佳木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1DB2308/T19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提出。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本文件起草單位:佳木斯大學、黑龍江省北方本草種業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冬梅、王仲、馬俊瑩、郭英雪、宋曉宇。DB2308/T192—20241林下參栽培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林下參生產過程中的術語和定義、選地、清林、整地、品種選擇、種子預處理、播種、生長期管理、病蟲鼠害防治、采收及生產檔案。本文件適用于佳木斯地區。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6941人參種子GB/T22531-2015野山參人工繁衍護育操作規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林下參林下參是將人參種子播種郁閉度在0.6~0.8的林下環境中,在無人為干預或較少人為干預條件下自然生長的人參。4選地應選擇有蒙古櫟、槭樹、落葉松、紅松等喬木,間生胡枝子、榛等灌木的闊葉林或者針闊混交林,郁閉度在0.6~0.8的林地。土壤環境應符合GB15618-2018的要求;空氣環境應符合GB3095的要求。5清林清除過密小灌木、多余的喬木;清理地表樹枝及過厚的樹葉等雜物。6整地播種前可適度整地,整地深度≤20cm。7品種選擇優選野山參種子,也可采用“大馬牙”、“圓膀圓蘆”等優良農家種作為生產用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6941的規定。8種子預處理應符合GB/T22531-2015的規定。9播種9.1播種時間2DB2308/T192—2024春播、秋播均可。春播以4月下旬土壤解凍后為宜;秋播應選擇在9月中旬~10月中旬土壤封凍前進行。9.2播種方式穴播:行距15cm~20cm、株距6cm~8cm、深度4cm~5cm,每穴播種2粒~3粒。條播:開深4cm~5cm,寬5cm~10cm的溝,溝距20cm~50cm,在溝中均勻播種,100粒/m2~150粒/m2。10生長期管理當年生苗留壯去弱,保苗50株/m2~55株/m2,雜草過高過密時需除草。11病蟲鼠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杜絕使用化學藥劑,病、蟲、鼠害發生時,應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進行防治。11.1主要病害防治立枯病:及時拔出病株,清除發病植株周圍土壤;或用109個/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進行土壤澆灌。黑斑病:及時處理病枝、病葉和病果;秋后收集殘枝敗葉燒毀;或用109個/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于發病初期噴霧。11.2主要蟲害防治螻蛄:可利用黑光燈、白熾燈誘殺成蟲,也可利用生防菌劑進行防治。蠐螬:可利用黑光燈、性誘劑等對蠐螬成蟲進行誘殺;也可利用生防菌劑進行防治。11.3鼠害防治采用捕鼠器捕殺。12采收種植15年后8月末~9月末進行人工挖掘,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