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文獻閱讀及解析測試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史記》的作者?
a.班固
b.王充
c.司馬遷
d.賈誼
2.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漢書》的作者?
a.班固
b.王充
c.司馬光
d.賈誼
3.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資治通鑒》的作者?
a.司馬光
b.王安石
c.沈括
d.賈思勰
4.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三國志》的作者?
a.陳壽
b.王安石
c.司馬光
d.沈括
5.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宋史》的作者?
a.王安石
b.沈括
c.程頤
d.程顥
6.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元史》的作者?
a.脫脫
b.黃宗羲
c.王安石
d.賈思勰
7.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明史》的作者?
a.王安石
b.黃宗羲
c.脫脫
d.賈思勰
8.下列哪個歷史文獻是《清史稿》的作者?
a.蒲松齡
b.洪亮吉
c.趙爾巽
d.王安石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c.司馬遷
解題思路:《史記》是由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答案:a.班固
解題思路:《漢書》是東漢班固所著,是繼《史記》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部紀傳體通史。
3.答案:a.司馬光
解題思路:《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編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4.答案:a.陳壽
解題思路:《三國志》是西晉時期陳壽所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5.答案:d.程顥
解題思路:《宋史》是由元朝的脫脫等人編纂的,程顥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與《宋史》的直接作者無關。
6.答案:a.脫脫
解題思路:《元史》是由元末明初的脫脫等人編纂的,記錄了元朝的歷史。
7.答案:c.脫脫
解題思路:《明史》是由清朝的學者編纂的,而脫脫是明朝末年的歷史編纂者。
8.答案:c.趙爾巽
解題思路:《清史稿》是民國時期的趙爾巽等人編纂的,記錄了清朝的歷史。二、填空題1.《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司馬遷。
2.《漢書》又稱前漢書,是東漢班固所著。
3.《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是司馬光。
4.《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作者是陳壽。
5.《宋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宋太祖趙匡胤至宋理宗趙昚年間歷史。
6.《元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年間歷史。
7.《明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明太祖朱元璋至明思宗朱由檢年間歷史。
8.《清史稿》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愛新覺羅福臨至愛新覺羅溥儀年間歷史。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司馬遷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可知,答案應為《史記》的作者,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司馬遷。
2.答案:前漢書
解題思路:題干中提到《漢書》又稱______,結(jié)合選項可知答案為“前漢書”。
3.答案:編年體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資治通鑒》是一部______體史書”可知,答案應為《資治通鑒》的體裁,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編年體。
4.答案:司馬光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資治通鑒》是一部______體史書,作者是______”可知,答案應為《資治通鑒》的作者,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司馬光。
5.答案:紀傳體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宋史》是一部______體史書,記載了______至______年間歷史”可知,答案應為《宋史》的體裁,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紀傳體。
6.答案:愛新覺羅福臨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清史稿》是一部______體史書,記載了______至______年間歷史”可知,答案應為《清史稿》所記載的開始年份,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愛新覺羅福臨。
7.答案:明思宗朱由檢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明史》是一部______體史書,記載了______至______年間歷史”可知,答案應為《明史》所記載的結(jié)束年份,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明思宗朱由檢。
8.答案:愛新覺羅溥儀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干中“《清史稿》是一部______體史書,記載了______至______年間歷史”可知,答案應為《清史稿》所記載的結(jié)束年份,查閱歷史資料,可知其為愛新覺羅溥儀。三、判斷題1.《史記》和《漢書》的作者都是司馬遷。(×)
解題思路:《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而《漢書》的作者是班固,兩人雖為同代人,但并非同一人。
2.《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解題思路:《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而非紀傳體通史。
3.《三國志》是三國時期陳壽所著。(√)
解題思路:《三國志》確實是三國時期陳壽所著,該書詳細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時期的歷史。
4.《宋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南宋時期歷史。(×)
解題思路:《宋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但它記載的是北宋、南宋兩朝的歷史,而非僅南宋時期。
5.《元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元朝至明朝初期歷史。(×)
解題思路:《元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但它記載的是元朝的歷史,不包括明朝。
6.《明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明朝至清朝初期歷史。(×)
解題思路:《明史》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但它僅記載了明朝的歷史,不包括清朝。
7.《清史稿》是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清朝至民國時期歷史。(×)
解題思路:《清史稿》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但它記載的是清朝的歷史,不包括民國時期。
8.《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解題思路:《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全面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四、簡答題1.簡述《史記》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司馬遷
主要內(nèi)容:《史記》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2.簡述《資治通鑒》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司馬光
主要內(nèi)容:《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錄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末年(公元959年)的歷史,共計294卷。
3.簡述《三國志》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陳壽
主要內(nèi)容:《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主要記載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的歷史,包括魏、蜀、吳三國的興衰。
4.簡述《宋史》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脫脫等
主要內(nèi)容:《宋史》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北宋和南宋的歷史,共計496卷。
5.簡述《元史》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宋濂等
主要內(nèi)容:《元史》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元朝的歷史,共計210卷。
6.簡述《明史》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張廷玉等
主要內(nèi)容:《明史》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明朝的歷史,共計三百三十二卷。
7.簡述《清史稿》的作者及主要內(nèi)容。
作者:趙爾巽等
主要內(nèi)容:《清史稿》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清朝的歷史,共計五百卷。
8.簡述中國古代史書的特點及分類。
特點:中國古代史書具有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多種體裁,內(nèi)容豐富,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
分類:按體裁分為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按內(nèi)容分為通史、斷代史、地方志等。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解題思路:根據(jù)題目要求,首先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體裁。
2.答案:《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司馬光,主要內(nèi)容是記錄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末年的歷史,共計294卷。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卷數(shù)。
3.答案:《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的歷史,包括魏、蜀、吳三國的興衰。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涉及的歷史時期和國家。
4.答案:《宋史》的作者是脫脫等,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北宋和南宋的歷史,共計496卷。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卷數(shù)。
5.答案:《元史》的作者是宋濂等,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元朝的歷史,共計210卷。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卷數(shù)。
6.答案:《明史》的作者是張廷玉等,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明朝的歷史,共計三百三十二卷。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卷數(shù)。
7.答案:《清史稿》的作者是趙爾巽等,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了清朝的歷史,共計五百卷。
解題思路:回答作者,然后回答主要內(nèi)容,最后回答卷數(shù)。
8.答案:中國古代史書的特點包括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多種體裁,內(nèi)容豐富,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分類包括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等;通史、斷代史、地方志等。
解題思路:回答特點,然后回答分類,最后列舉具體的分類。五、論述題1.分析《史記》與《漢書》在歷史價值、寫作風格等方面的異同。
答案:
歷史價值:
《史記》作為中國史學的開山之作,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以其紀傳體的寫作方式記錄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漢書》則是西漢史書的代表作,詳盡地記載了西漢的歷史,其史料價值也相當高,且為后世的正史編撰提供了范本。
寫作風格:
《史記》的敘事靈活,文筆優(yōu)美,多采用傳記形式,善于刻畫人物。《漢書》則更為嚴謹,注重史料核實,寫作風格相對平淡。
解題思路:
對比兩書的編撰背景、內(nèi)容特點。
從史料價值和寫作風格兩方面進行比較。
2.分析《資治通鑒》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地位及影響。
答案:
《資治通鑒》由司馬光主持編撰,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其編撰理念和方法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它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為正史編撰樹立了典范。
其影響表現(xiàn)在:
奠定了我國通史編撰的基礎。
為史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解題思路:
確定其在中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地位。
分析其對后世的影響。
3.分析《三國志》在我國史學史上的意義。
答案:
《三國志》是紀傳體史書,記錄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三國志》在我國史學史上的意義在于:
為研究三國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對后世的歷史編纂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解題思路:
分析其作為紀傳體史書的獨特意義。
分析其歷史價值和影響。
4.分析《宋史》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作用。
答案:
《宋史》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編撰時間長達十年。其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作用表現(xiàn)在:
為研究宋朝歷史提供了豐富資料。
推動了宋代歷史研究的發(fā)展。
解題思路:
確定其在斷代史編撰中的地位。
分析其對歷史研究的推動作用。
5.分析《元史》在我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答案:
《元史》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編撰時間長達三年。其在我國史學史上的地位體現(xiàn)在:
記錄了元朝歷史,填補了元代歷史研究空白。
為后世正史編撰提供了參考。
解題思路:
確定其在我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分析其歷史價值。
6.分析《明史》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意義。
答案:
《明史》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編撰時間長達五年。其在我國歷史學發(fā)展中的意義包括:
記錄了明朝歷史,填補了明代歷史研究空白。
為后世正史編撰提供了范本。
解題思路:
分析其在斷代史編撰中的地位。
分析其對歷史研究的影響。
7.分析《清史稿》在我國史學史上的影響。
答案:
《清史稿》是清代的官修史書,編撰時間長達十八年。其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飯店小額入股協(xié)議書
- 飯店招聘廚師協(xié)議書
- 酒吧卡座外包協(xié)議書
- 2025年員工培訓計劃全攻略
- 農(nóng)家樂入股合同協(xié)議書
- 項目文明施工協(xié)議書
- 養(yǎng)老院老人退養(yǎng)協(xié)議書
- 判決書雙方協(xié)商協(xié)議書
- 酒店轉(zhuǎn)讓居間協(xié)議書
- 設備臨時使用協(xié)議書
- 2024春期國開電大本科《古代小說戲曲》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大學生勞動就業(yè)法律問題解讀-知到答案、智慧樹答案
- MOOC 行政管理學-西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藝術中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
- JGJ7-91網(wǎng)架結(jié)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
-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表
- 【語文】《裝在套子里的人》 同步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太赫茲光纖技術的進展與應用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
- 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多聯(lián)機)改造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