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語文》成人高考模擬試卷:文言文閱讀與翻譯技巧解析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學而時習之D.不亦說乎2.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學3.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不亦說乎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樂乎D.不亦君子乎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學而時習之D.不亦說乎5.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學6.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不亦說乎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樂乎D.不亦君子乎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學而時習之D.不亦說乎8.下列句子中,“曰”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C.人不知而不慍D.吾十有五而志于學9.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不亦說乎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不亦樂乎D.不亦君子乎10.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B.與朋友交而不信乎C.學而時習之D.不亦說乎二、文言文翻譯(每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翻譯是()A.學習并且按時復習,不是很愉快嗎?B.學習并且經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C.學習并且按時復習,不是很快樂嗎?D.學習并且經常復習,不是很快樂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的翻譯是()A.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B.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C.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D.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四、文言文綜合運用(每小題2分,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求!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B.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C.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2.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如或知爾,則何以哉?B.居則曰:“不吾知也。”C.以俟君子D.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3.下列句子中,“也”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B.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C.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D.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B.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C.居則曰:“不吾知也。”D.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B.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C.居則曰:“不吾知也。”D.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五、文言文比較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國?”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2.下列句子中,“乎”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國?”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國?”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孟子見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王曰:“何以利吾國?”D.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六、文言文閱讀理解(每小題2分,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下列句子中,“與”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5.下列句子中,“與”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C.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2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C。2.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曰”字的用法,A項中的“曰”表示引用,B項中的“曰”表示說話,C項中的“曰”表示稱呼,D項中的“曰”表示說明。故選B。3.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乎”字的用法,A項中的“乎”表示疑問,B項中的“乎”表示反問,C項中的“乎”表示感嘆,D項中的“乎”表示疑問。故選C。4.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A。5.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曰”字的用法,A項中的“曰”表示引用,B項中的“曰”表示說話,C項中的“曰”表示稱呼,D項中的“曰”表示說明。故選A。6.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乎”字的用法,A項中的“乎”表示疑問,B項中的“乎”表示反問,C項中的“乎”表示感嘆,D項中的“乎”表示疑問。故選C。7.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A。8.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曰”字的用法,A項中的“曰”表示引用,B項中的“曰”表示說話,C項中的“曰”表示稱呼,D項中的“曰”表示說明。故選A。9.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乎”字的用法,A項中的“乎”表示疑問,B項中的“乎”表示反問,C項中的“乎”表示感嘆,D項中的“乎”表示疑問。故選C。10.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A。二、文言文翻譯(每小題3分,共15分)1.答案:B解析思路:翻譯時注意關鍵詞“學而時習之”表示學習并且經常復習,“說”表示愉快。故翻譯為“學習并且經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2.答案:A解析思路:翻譯時注意關鍵詞“吾日三省吾身”表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表示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故翻譯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三、文言文綜合運用(每小題2分,共1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之”字的用法,A項中的“之”表示所屬,B項中的“之”表示代詞,C項中的“之”表示結構助詞,D項中的“之”表示代詞。故選C。2.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乎”字的用法,A項中的“乎”表示疑問,B項中的“乎”表示反問,C項中的“乎”表示感嘆,D項中的“乎”表示疑問。故選A。3.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也”字的用法,A項中的“也”表示句末語氣詞,B項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頓,C項中的“也”表示句末語氣詞,D項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頓。故選C。4.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D。5.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以”字的用法,A項中的“以”表示目的,B項中的“以”表示原因,C項中的“以”表示手段,D項中的“以”表示方式。故選B。四、文言文比較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C。2.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乎”字的用法,A項中的“乎”表示疑問,B項中的“乎”表示反問,C項中的“乎”表示感嘆,D項中的“乎”表示疑問。故選A。3.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以”字的用法,A項中的“以”表示目的,B項中的“以”表示原因,C項中的“以”表示手段,D項中的“以”表示方式。故選B。4.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之”字的用法,A項中的“之”表示所屬,B項中的“之”表示代詞,C項中的“之”表示結構助詞,D項中的“之”表示代詞。故選C。五、文言文閱讀理解(每小題2分,共10分)1.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而”字的用法,A項中的“而”表示轉折,B項中的“而”表示遞進,C項中的“而”表示順承,D項中的“而”表示結果。故選C。2.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個選項中“之”字的用法,A項中的“之”表示所屬,B項中的“之”表示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危工作安全協議書
- 超市利潤分紅協議書
- 道路遷墳火化協議書
- 金供應商合同協議書
- 銷售生產訂單協議書
- 餐飲供應合同協議書
- 農村自流地換地協議書
- 餐具承包合同協議書
- 買車位只有認購協議書
- 金融物資轉讓協議書
- 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
- 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申請表(個人)
- 內部調撥單表格
- 2023年07月浙江建設技師學院200人筆試歷年常考點試卷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真正丹道理法及工程次第闡真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英語試卷及答案
- 新年春節廉潔過年過廉潔年端午節清廉文化中秋節廉潔過節優秀課件兩篇
- GB/T 10920-2008螺紋量規和光滑極限量規型式與尺寸
- 認知宇宙飛船之星際探索
- 皮膚病理知識學習整理課件整理
- 人工智能課件213產生式表示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