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下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1頁
2024年六下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2頁
2024年六下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3頁
2024年六下第一單元知識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微小世界》重要知識點第1課《放大鏡》一般來說,人的最高視力也只能看清晰1/5mm大小的微小物體。1.放大鏡是人們常用的觀測工具之一。使用放大鏡有兩種觀測措施,物體不動,移動放大鏡;放大鏡不動,移動物體2.放大鏡又叫凸透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中間厚邊緣薄。3.放大鏡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4.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用放大鏡觀測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5.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但放大倍數越大,觀測到的范圍就會越小。6.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培根發明了眼鏡。7.自制放大鏡的措施有:廣口瓶、玻璃杯、燒瓶、燒杯、塑料袋(盒)裝水,冰塊、水滴、透明玻璃球均有放大功能。8.通過觀測我們懂得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綠)(藍)三種顏色構成。9.最早使用的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揣摩而成。10.把放大鏡平放在報紙上,可以看到15個字,當拿起放大到最清晰時,可以看到5個字,闡明這個放大鏡放大倍數為3倍(15除以5)第2課《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1.通過觀測可知:蠅的眼是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翅膀上充斥的彩色小鱗片其實是扁平的細毛。2.科學研究表明昆蟲頭上的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3.蚜蟲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個蚜蟲只有針眼般大小,我們用肉眼只能看見它們是密密碼碼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鏡下我們可以看清它們的肢體.4.蚜蟲的天敵是草蛉。5.蝴蝶的觸角像(一根小棒);蠶蛾的觸角像(兩片羽毛);蝗蟲的觸角像(一串珠子);天牛的觸角像(兩把鐮刀)6.蠶蛾羽毛狀的觸角,蝴蝶棒狀的觸角,天牛鞭狀的觸角,蟋蟀、蝗蟲絲狀的觸角,螞蟻膝狀的觸角。第3課《放大鏡下的晶體》1.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叫做晶體。像維生素C、黃銅礦、雪花、水晶都是晶體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構成,晶體的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3.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4.我們可以用蒸發水分的措施和減少溫度的措施來制作晶體。5.制作濃食鹽溶液,待水份自然蒸發後,在放大鏡下觀測其晶體形狀是立方體6.我們身邊的固體物質中,除了常被我們誤認為是晶體的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之外,幾乎都是晶體。木頭、樹葉不是晶體。7.許多巖石是由礦物晶體構成的,如花崗巖就是由長石、雲母、石英等晶體構成的第4課《怎樣放得更大》1.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屬構造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2.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3.我們自制的顯微鏡是用兩塊放大倍數不一樣的凸透鏡制成的。4.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了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5.(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種(微觀世界)。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測工具。第5課《用顯微鏡觀測身邊的生命世界(一)》1.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最早在顯微鏡下發現了生物的細胞構造。2.光學顯微鏡重要部件有:目鏡、物鏡、反光鏡、載物臺、調整旋鈕等。3.使用顯微鏡的環節可以概括為:安放→對光→上片→調焦→觀測。(詳細見書本13頁)4.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畫出運用顯微鏡觀測到的洋蔥表皮細胞)5.制作洋蔥切片環節:制作洋蔥切片選用的是洋蔥鱗片的下表皮。6.觀測標本的各個部分,注意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裏看到的方向恰好相反。7.假如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上分別標著12.5×、40×,那么物體圖像將被放大12.5×40=500倍第6課《用顯微鏡觀測身邊的生命世界(二)》1.大量的研究事實闡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構造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3.細胞學說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4.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場所.5.氣孔是植物表皮上的兩個保衛細胞之間的開孔,是植物氣體和水汽蒸騰的通道,是植物體與環境間的通道。6.細胞的作用:(1)生命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2)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生命活動都是通過細胞進行的。(3)細胞還能把能量儲存在脂肪中,細胞還能和病毒、細菌作戰,保護我們的健康,像白細胞。(4)綠色植物的某些細胞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第7課《用顯微鏡觀測身邊的生命世界(三)》1.自從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自然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微生物。2.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一樣生物的細胞是不一樣的,生物不一樣器官的細胞也是不一樣的。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性,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4.草履蟲、變形蟲、鼓藻、船形硅藻,這幾種生物的共同特性是:構造簡樸,身體微小,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5.在水中生活著諸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如:變形蟲、草履蟲、鼓澡、硅藻、喇叭蟲、眼蟲、團藻等。變形蟲、草履蟲、眼蟲都只有一種細胞。6.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邊緣吸走多出的水,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蓋玻片下微生物的運動。7.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一大類生物群體。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第8課《微小世界和我們》1.人類觀測工具的改善,使人類觀測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流程圖如下)→→→→→→→→肉眼能看清小昆蟲等不小于1/5毫米的物體。放大鏡能放大幾倍到幾拾倍,觀測到物質的晶體,生物的較小器官或組織光學顯微鏡能放大幾百倍,觀測到生物的細胞、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放大幾百萬倍,觀測到細菌、病毒、物質的極小微粒——原子掃描隧道顯微鏡辨別本領為百分之幾納米,直接操縱原子或分子。3.我們周圍的垃圾處理和污水的處理也要靠微生物,假如沒有微生物,地球就將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