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新高考質量測評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9月聯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新高考質量測評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9月聯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新高考質量測評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9月聯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新高考質量測評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9月聯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新高考質量測評2025屆高三年級上冊9月聯考化學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新高考聯合質量測評9月聯考試題

高三化學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座號填涂在相應位置。

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

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

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0-16Na-23Q-355Fe-56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亞醮鉞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經歷風霜的洗禮、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沉淀,傳承至今,是青銅器

中的瑰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防止青銅器生銹,可將青銅器放在銀盤上

B.青銅表面銅銹不能用食醋擦洗而除去

C.冶煉銅的反應為SCuFeS^+XO?=8Cu+4FeO+2FeQ3+16SO2,每生成O.lmolCu,轉移電子

1.25NA

D.基態銅原子核外電子有15種不同的運動狀態

【答案】C

【解析】

【詳解】A.Cu比Ag活潑,將青銅器放在銀質托盤上,構成原電池時青銅器作負極,青銅器更易被腐

蝕,故A錯誤;

B.食醋中的醋酸會和銅銹發生反應從而除去銅銹,故B錯誤;

C.冶煉銅的反應為8CuFeS2+21O1=8Cu+4FeO+?Fea+l6so2,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為Cu

和°,可知每生成SmolCu,轉移電子100】入,所以每生成O.lmolCu,轉移電子11519,故c正

確;

D.銅是29號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個電子,每個電子都有其特定的空間運動狀態,因此基態銅原子核

外電子共有29種不同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

故選C。

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正確的是

%逐

?笊,.

網丸!!即

叵前

A.甲醛的電子式為H?C匚吐

B.NaCl溶液中的水合離子為

c.NH3分子的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為。□

D.順-2-丁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為

【答案】D

【解析】

Io:

覆反

【詳解】A.甲醛中。和C共用兩對電子,O上還有2個孤電子對,甲醛的電子式為宜:屯:::出,故A

錯誤;

B.NaCl溶液中Na+周圍有5個水分子,CL周圍有6個水分子,則氯化鈉在水中形成能夠自由移動的水合

氯離子和水合鈉離子,故B錯誤;

5-3x1

C.NH3中N的價層電子對數為3+2=4,有1個孤電子對,VSEPR(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為四面

體,其圖為:,故c錯誤;

D.順-2-丁烯分子,兩個甲基位于雙鍵同側,碳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半徑,球棍模型

故D正確;

答案選D。

3.下列實驗操作或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濃硝酸和高鋸酸鉀固體都需要用棕色試劑瓶保存

B.濃硫酸稀釋時不小心濺到皮膚上,先用3%~5%的NnHdO”容液沖洗

C.BaS°4等鋼的化合物均有毒,相關廢棄物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D.使用pH試紙測定KC1O溶液的pH

【答案】A

【解析】

【詳解】A.濃硝酸和高錦酸鉀固體見光都易分解,故都需要用棕色試劑瓶保存,故A正確;

B.濃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

液,故B錯誤;

C.BaSCU屬于難溶于水的物質,是無毒物質,不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故C錯誤;

DoKC1O溶液具有強氧化性,且能漂白pH試紙,不能用pH試紙測定KC1O溶液的pH,故D錯誤;

答案選A。

4.下列有關元素或物質的性質變化趨勢錯誤的是

原子序數B.核電荷數C.相時分子質量D.

質子數

【答案】C

【解析】

【詳解】A.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當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則r(Na)>r(Cl)>

r(N),A錯誤;

B.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半徑增大,第一電離能增大,但VA>VIA,則r(N)>r(O)>r(C),

B錯誤;

C.同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增大,相對分子質量增大,則M(HBr)>M(HCl)>M(HF),C正確;

D.氧化性越強電負性越大,則Cl>N>Na,D錯誤;

故答案為:Co

5.下列有關實驗裝置的使用正確的是

D.排出堿式滴定管尖嘴內的氣

C.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詳解】A.固體的加熱燃燒應在生煙中進行,A錯誤;

B.托盤天平的精確度為0.1g,B錯誤;

C.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會將乙烯氧化為二氧化碳氣體,引入新的雜質,C錯誤;

D.堿式滴定管中排氣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玻璃珠,使溶液從

尖嘴流出,讓溶液充滿尖嘴,排出氣泡,D正確;

故選D。

6.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甘油可用作護膚保濕劑,體現了甘油的吸水性

B.鐵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體現了單質鐵的還原性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能使蛋白質變性

D.檸檬酸可用于去除水垢,體現了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甘油作護膚保濕劑,是利用的其物理性質,體現了甘油的吸水性,故A對應關系正確;

B.鐵粉作食品袋內的脫氧劑,鐵與氧氣反應,鐵的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起到還原作用,故B對應關

系正確;

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膠體中加入電解質發生聚沉這一性質,與難溶性無關,故C

對應關系錯誤;

D.檸檬酸可用于去除水垢,運用強酸制弱酸,體現了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故D對應關系正確;

故答案選Co

7.海帶、紫菜等藻類植物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其中,海帶產量高、價格低,常用作提取碘單質的原料,

其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灼燒帶含「④HR含12溶齊|X「X

慮溶液稀硫酸溶液⑤“⑥晶體碘

A.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

B.操作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QO,+?「+2H+=L+2H[0

c.操作⑤中溶劑x可以選用苯或c’L

D.操作⑥可以是蒸儲

【答案】A

【解析】

【分析】海帶灼燒得到海帶灰,浸泡得到含碘離子的懸濁液,過濾后得到含碘離子的溶液,加入稀硫酸和

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萃取、蒸儲后得到碘單質。

【詳解】A.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①②是攪拌,③是引流,作用不同,A錯誤;

B.稀硫酸和過氧化氫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操作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H2O3+2r+2H=I3+2H3O;B正確;

c.操作⑤為萃取,溶劑x可以選用苯或CC14,c正確;

D.操作⑥蒸儲后得到碘單質,D正確;

故選Ao

8.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通過配位鍵自組裝形成的多孔性高比表面積的超分子材

料。如圖是某種MOFs超分子的結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M=Ti,V,Cr,Mn

A.每個金屬離子形成4個配位鍵B.金屬陽離子M的化合價為+2

C.該MOFs超分子間存在氫鍵D.該分子的有機配體是HCOO-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題干MOFs超分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每個金屬離子周圍均形成4個配位鍵,A正確;

B.由題干MOFs超分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分子的有機配體是HCO。,則該超分子化學式為:

Zn3MO(HCOO)6,根據化學式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金屬陽離子M的化合價為+2,B正確;

C.氫鍵只存在于與電負性大的N、0、F結合的H與另一個電負性大的N、0、F之間,結合題干結構示

意圖可知,該MOFs超分子間不存在氫鍵,C錯誤;

D.由題干MOFs超分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分子的有機配體是HCOO,D正確;

故答案為:Co

9.蜂膠可作抗氧化劑,其主要活性成分咖啡酸苯乙酯(。班七)可通過下面反應得到。下列有關說法錯誤

的是

A.CAPE可作抗氧化劑,可能與羥基有關

B.ImolCAPE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ImolNaOH

c.CAPE存在順反異構

D.產物中x代表的是0°2+口2°

【答案】B

【解析】

【詳解】A.酚羥基具有還原性,CAPE可作抗氧化劑,可能與羥基有關,A正確;

B.CAPE分子中酚羥基和酯基消耗氫氧化鈉,ImolCAPE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

3molNaOH,B錯誤;

c.CAPE含有c=c雙鍵,且雙鍵左右兩邊都是存在一個H原子和一對不同基團,存在順反異構體,c

正確;

D.根據原子守恒結合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結構簡式可知,產物中X代表的是。°2+口2°,D正確;

故答案選B。

10.鈿催化劑(PWG)常用于加氫反應的催化。在鈿催化劑上能將N。加氫還原生成N;和1田3,

其機理及活化能(“?”1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也還原NO總反應可能為步甌+4HQ

B.在Pd/SVG催化劑上,NO更易被還原為N)

c.決定NO生成N:速率的基元反應為NH[N°TNHN0H

D.NO生成】田3的基元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均降低

【答案】B

【解析】

【詳解】A.還原NO,N元素化合價降低、氫元素化合價升高,符合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總反應可

能為4N(H7瓦金=此+?甌+4比0,故人正確;

B.在Pd/SVG催化劑上,生成NH3的活化能更小,所以NO更易被還原為NH3,故B錯誤;

C.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NH)N°TNHNOH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

慢,決定NO生成風速率的基元反應為NHKOTNHNOH,故c正確;

D.反應①②③④⑤,N元素化合價由+2依次降低為-3,NO生成】,田3的基元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均

降低,故D正確;

選B。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

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1.下列實驗操作或現象能達到實驗目的或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實驗操作或現象實驗目的或結論

將銀和AgNQ溶液與銅和Na;O4溶液組成原電池,連通后銀表

ACu的金屬性比Ag強

面有銀白色金屬沉積,銅電極附近溶液逐漸變藍

量取同體積不同濃度的NaClO溶液,分別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

B

Na;)SO3溶液,對比現象影響

分別向濃度均為01moi.L-的FeS°4和CuS04溶液中通入HR溶度積常數:

C

至飽和,前者無明顯現象,后者生成沉淀K,(FeS)>K^(CuS)

加熱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將生成的氣體通入酸性KN111。]溶

D乙醇發生了消去反應

液中,溶液褪色

A.AB.BC.CD.D

【答案】AC

【解析】

【詳解】A.將銀和AgNQ溶液與銅和NaRO,溶液組成原電池,連通后銀表面有銀白色金屬沉積,銅

電極附近溶液逐漸變藍,說明銅發生氧化反應,銀離子在銀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則Cu的金屬性比Ag

強,故A正確;

B.量取同體積不同濃度的NaClO溶液,分別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Na’SOa溶液,該反應無明顯現象,不

能根據現象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故B錯誤;

C.分別向濃度均為°Im。I匚1的FeSO*和溶液中通入HR至飽和,溶液中由硫化氫電離產生

的硫離子濃度較小,前者無明顯現象,后者生成沉淀Cus,則溶度積常數故c正

確;

D.加熱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生成的氣體中還可能含有乙醇或SCh,乙醇、二氧化硫也都能使酸性高

鎰酸鉀溶液褪色,所以酸性Kl,dn°4溶液褪色,不能證明乙醇發生了消去反應生成乙烯,故D錯誤;

選AC。

12.以秸稈為原料合成PEF樹脂的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水解疑化HOOC(CHOH)4COOH蚣望FDCA里&

秸桿*葡萄精—葡萄糖二酸

A.秸稈富含纖維素,纖維素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

B.FDCA的同分異構體中含

c.FDCA中最多有15個原子共平面

D.葡萄糖、FDCA、單體a、PEF都能發生酯化反應

【答案】AB

【解析】

【分析】秸稈中的纖維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二酸,葡萄糖二酸脫水成環生成

HOOCCOOH

FDCA,根據最后PEF樹脂的結構簡式可知,FDCA應該為,其與單體a發

生縮聚反應生成PEF樹脂,故單體a為乙二醇。

【詳解】A.人體不能吸收纖維素,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A錯誤;

B.根據題目流程圖,葡萄糖二酸脫水成環生成FDCA,含有五元環的同分異構體有

等物質,因此符合條件的同

分異構體一定大于3種,B錯誤;

HOOCCOOH

C.根據FDCA結構式,碳碳雙鍵、碳氧雙鍵連接的原子共平面,且羥基的

氫原子可以經過旋轉與其他原子共平面,故最多有15個原子共平面,C正確;

D.根據PEF結構式,單體a應為乙二醇,葡萄糖、FDCA、乙二醇、PEF都含有羥基或竣基,都能發生

酯化反應,D正確;

故選ABo

13.電催化轉化為CO'NH/N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向一定濃度的KN03溶液中通入

C°2至飽和,電解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電解一段時間,左室加入一定濃度的硝酸來補充消耗的電解質溶液

c.當有ISmolH*通過質子交換膜時,可以處理標準狀況下224LC°:

D.若以鉛酸蓄電池作為電源,其工作時負極質量減小

【答案】CD

【解析】

【分析】從電池結構中有電源可知,該電池是電解池,由C°2、Nq轉化為CO(NH》可知,

a電極是

陰極,a電極連接電源的負極,陰極發生得電子反應,,a電極上端通入C02,硝酸根離子轉化為

CO(NH2)2,電極反應:3--2』;b電極是陽極,b電極連接電源

的正極,發生失電子反應,電極反應據此分析;

【詳解】A.從電解池分析中可知,b電極是陽極,連接電源正極,A正確;

+

B.a電極反應:-NO3+16e+CO3+18H=CO(NH3)3+7H2O(消耗品和NC^,電解一段時間,左

室加入一定濃度的硝酸來補充消耗的電解質溶液,B正確;

C.0.1molCO2轉化為尿素就需要1.8molH+,但是從b電極遷移a電極過去的H+的量要大于L8mol,,C

錯誤;

D.若以鉛酸蓄電池作為電源,其工作時負極Pb-*+S°”PbS°J,質量增加,口錯誤;

故選CD。

14.'n。)-TiCL-KLInO4滴定法可用來測定鐵礦石中鐵的含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3nd;;和TiCh將鐵

礦石試樣中F/*還原為Fe",再用KMn°4標準溶液滴定。為探究KMn04標準溶液滴定時,在不

同酸度下對Fe"測定結果的影響,分別向下列溶液中加入1滴°」molL-KMn04溶液,現象如表所

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溶液現象

空白實驗2mL0.3molL_1NaCl溶液+0.5mL試劑?x紫紅色不褪去

實驗I2mL0.3molL-1NaCl溶液+0.5mL0.Imol_1/硫酸紫紅色不褪去

實驗n2mL0.3moi?IfiNaCl溶液+0.5mL6moiL"硫酸紫紅色明顯變淺

A.X是H?°

B.實驗中的硫酸不可以用鹽酸來替代

C.由實驗可知,若滴定在較強酸性下進行,測定結果偏小

D.為消除CT的影響,可改用KiCriO?標準溶液進行滴定

【答案】CD

【解析】

【詳解】A.2mLOanolI/NaCl溶液+05mL試劑x為空白實驗,x是A正確;

B.若用鹽酸則增大了氯離子濃度,故實驗中的硫酸不可以用鹽酸來替代,B正確;

C.由實驗可知,酸性越強,K"In°4溶液氧化性越強,會將氯離子氧化,若滴定在較強酸性下進行,測

定結果偏大,c錯誤;

D.K2c馬溶液也能氧化氯離子,不能消除的影響,D錯誤;

故選CDo

15.向飽和AgQ溶液(有足量AgQ固體)中滴加氨水,發生反應Ag+NH3^[Ag(NH3)]和

[Ag(NHj)J+NHjB[Ag(NH3)j,Pc(M)=4gc(M)與Pc(NHi)=4gc(NH3)的關系如圖所示{其

中M代表Ag'。「、⑻(甌)]或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AgC!的溶度積常數K「c.yCl>[0"

33

C,反應48++阻=[Ag(NH3i]的平衡常數K的值為10*

D.Pc(峭)=2時,溶液中c(阻)+c[[Ag(NH打卜磯Ag(NHM]]=O.Olm。*

【答案】D

【解析】

【分析】氯化銀飽和溶液中銀離子和氯離子的濃度相等,向飽和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中銀離子濃度減

小,氯離子濃度增大、一氨合銀離子增大,繼續滴加氨水,一氨合銀離子增大的幅度小于二氨合銀離子,

則曲線I、n、川、w分別表示二氨合銀離子、一氨合銀離子、銀離子、氯離子與氨氣濃度對數變化的曲

線。

【詳解】A.根據分析,曲線I表示與西3濃度的變化關系,A正確;

B,橫坐標均為1時,c(Agr=10"8mol/L,c(Cr)=10-a33mol/LAgQ的溶度積常數

Ki(Ag.)=l產,B正確;

c,橫坐標均為1時,c(Ag+1=10f/L,c{[Ag(叫)了}=1產mol/L

c(NH3)=10^nol/L>反應Ag+fNli,B[Ag(NHj)]的平衡常數

「}

c([Ag(NHj1031QJ34

1

K=c(Ag;).c(NH3)~10-xl0-",c正確;

DPc(NH3)=2時,c(NH3)=0.01mol/L,溶液中

+1

c(NH,)+c[[Ag(NH3)]'[+2cj[Ag(NH,]+j>001mol.L口儼、口

故選D。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6.I.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氮原子電子排布圖中,能量最高的是(填標號)。

luit^rnrrnrniniiuititi

AIs2s2pN2p>2p:BIs2s2P12p^2Pl

同同rnF[ulfulltHtil

cIS2s2P,2p,2p;DIs2s2px2p(2p,

(2)聯氨(H2N-NH2)與雙氧水都具有較強的極性,兩者分子中鍵角大小比較:ZH-N-N(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NHO-O;標準狀況下,聯氨沸點比氨高147"。,主要原因是①;

②o

(3)CN和1用3易與過渡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已知過渡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時,d軌道電子重排盡可

能成對,空出軌道以接納配體,含有未成對電子的物質具有順磁性,下列配合物具有順磁性的是

(填標號,下同)。

AK3[Fe(CN)6]B[Co(NH;)J

C[CU(NH3)4]CI3D[CU(NH3)2]CI

II.氮和碳可形成多種結構,一種石墨相氨化碳具有和石墨相似的層狀結構,其晶胞結構如圖甲所示;一

(4)石墨相氨化碳晶體含有的作用力有。圖甲中所標原子SP,雜化軌道上有孤電子對的是

(填“m”或"n”)。

A.配位鍵B.兀鍵C.非極性鍵D.范德華力

(5)立方相氮化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數是,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該晶體的密度

g?cm,3(用含NA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1)B(2)①.大于②.聯氨中氫鍵數目多③.聯氨相對分子質量大(3)

AC

(4)①.BD②.m

Mx?

(5)①.4②.a%

【解析】

【小問1詳解】

下列有關氮原子電子排布圖中,B有更多電子處于能量較高的軌道,故能量最高,故選B;

【小問2詳解】

①聯氨33甌.)

與雙氧水都具有較強的極性,聯氨分子中的氮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與氫原子形成鍵,

其中聯氨中N有1對孤電子對,雙氧水中O有2對孤電子對,則聯氨的鍵角較大,兩者分子中鍵角大小

比較:NH-N-N大于NH9-O;

②標準狀況下,聯氨沸點比氨高147'C,主要原因是聯氨中氫鍵數目多,聯氨相對分子質量大;

【小問3詳解】

順磁性的物質由于其未成對電子的自旋運動,其中A中的Fe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5,有5個未成對電

子,C中Cu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9,有1個未成對電子,故K3[F〃CN)6]和[01"可531』。12含有未

成對電子,故配合物具有順磁性的是AC;

【小問4詳解】

①石墨相氨化碳晶體含有的作用力有7i鍵、范德華力故選BD;

②圖甲中所標原子SP,雜化軌道上有孤電子對的是氮原子,故選m;

【小問5詳解】

①晶胞中每個C原子和4個氮原子相連,所以C原子的配位數為4;

②該晶胞的分子式為。3凡,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1久,該晶體的密度

m92gImol9,2xl031.

—=-----------=——----g?cm3

3

gVNA(-^-cm)aNA

P-A10-1D。

17.以鉗鈿精礦(含£e、Te、Au、Pt、Pd等)為原料,提取貴金屬Au、Pt、Pd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濃鹽酸

INaCIO

|NaCO3Cl,

23牒|NH4alNHJCI

鈉把一麻氯化畫)—尾液

精礦

(NH)PdCI(NH).PtCI

濾液金4264A

浸出渣II'

把一?|鉗精煉卜?1

_2-2—

己知:①“氯化浸出”時,Au、Pt、Pd以Au%、PtC1?'PdC1e形式存在;

②(峭%Pt1和(NH4%P網難溶于水,(NHJ2PteL易溶于水,

K」(NHJPdCl,=9.9xl0-8

⑴“焙燒”時,Se、Te轉化為可溶于水的】凡二叫和Na:「匚工轉化等物質的量的Se、Te時,消

耗NaCl°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根據下圖判斷“焙燒”適宜的條件為o

1

00

80

60

40

20

01.01.21.41.60300350400450500

m(Na2cle)3):m(笆鈍精礦)T/K

(2)“還原”得到金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加入過量>°2的目的是。

(3)“煨燒”時還生成1%、NH4cl和一種氣體,該氣體用少量水吸收后可重復用于“”操作單元;

“沉箱”時先通入的氣體X為(填化學式)。

(4)“沉鈿”時,向c(PdQ;)=°°molL"的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m4.L-1的NHQ

溶液,充分反應

_1

后,溶液中"PS:)=molLo

【答案】(1)①3②.m(Na2cQlm(柏耙精礦)=i4,溫度為35。~400K

(2)①.tAuQ,+BSO,+^HiO^Au+gCl+3>0;+1田②.將AuQ,全部轉化為Au;將

PtQ:-7有%PtCl:

6還原為4

⑶①.氯化浸出②.0

(4)1IxlO-6

【解析】

【分析】鉗鈿精礦(含Se、Te>Au、Pt、Pd等)與NaCiCh和Na2cCh焙燒,“焙燒”時,注、Te轉化為

可溶于水的NaReQ和NayTe。,,Au、Pt、Pd不反應,“氯化浸出”時,Au、Pt、Pd以

AuCls、FtCl6,F'dCl;形式存在,通過量so?還原出金,

+

2AUQ4+3SO2+6H2O=2AU+8C1-+3SO;-+12H;將Ptd"原為PtCl]煨燒(NH/PdS可得

金屬Pd,3(甌)/口=2Na+2NH4Cl+16Ha+3Pt;“沉柏”時先通入氯氣將Ptci;氧化為

PtQ:,再通頻4cl沉箱,據此分析;

【小問1詳解】

Se轉化用2比。3,Se由0價升到+4價,Te轉化,Te由0價升到+6價,消耗NaClQ的物質

的量之比為2:3;由圖一可知,mlNaWOjLm(伯鋁精礦)=14時56、Te的脫除率最高,溫度為

350~400K兩者的脫除率高;

【小問2詳解】

+

so2為原劑將AuQ;還原為金屬金,2AuCl4+3SO2+6H3O=2AU+8C1-+3SOJ'+12H;加

入過量S°2的目的是將AuQ;全部轉化為Au,同時將Pt。1「還原為PtCl1;

【小問3詳解】

2N2+2NH4CI+16Hoi+3Pt還生成HCI氣體,可重復用于氯化浸出操作單

元;“沉鉗”時先通入的氣體將Pt'"「氧化為PtCl7,故氣體為

【小問4詳解】

設溶液體積均為體積為1L,則“(Pd01:M'mol需要結合NHQ物質的量為Mmol,溶液中剩余的

NH$Q為0.6mol,因是等體積混合,故

c(NH;)=0,3mol/LK*[(NH.%PdQj=c2(NH;)c(PdCl;j=99xW*=>dPdCl:)=1IxlO-4

?H

18.乳酸亞鐵固體是一種很好的補鐵劑,在空氣中易潮解和氧化,實驗室利用乳酸(CH3cHeOOH)與碳

酸亞鐵(FeCC、)制取乳酸亞鐵晶體,過程如下:

I.制備碳酸亞鐵

.試劑X

A

三通閥

NH4HCO5

/溶液

操作步驟:i.組裝儀器如圖,檢查氣密性,加入試劑;ii.打開K,調節三通閥;iii.啟動電磁攪拌器,

再次調節三通閥,制取碳酸亞鐵;iv.關閉K,將C中物質分離提純,獲得碳酸亞鐵固體。

II.制備乳酸亞鐵晶體

將制得的碳酸亞鐵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在75'0下攪拌使之充分反應,然后再加入適量乳酸

溶液。經系列操作后得到產品。

III.測定樣品中鐵元素的含量

稱取5.0g樣品,灼燒至完全灰化,加鹽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過量KI

溶液充分反應,然后加入1?2滴淀粉溶液,用。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滴定終點時,測得

消耗標準溶液2000mL(己知:1卡%°;=4°:+#)

(1)試劑x的最佳選擇是(填標號)。

A.98%H,S。,B.37%鹽酸c,20%HSO,30%HNO

34d3

(2)裝置C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裝置D可盛適量的水,其作用是。

(3)步驟ii、iii調節三通閥的位置依次為(填標號)。

(4)制備乳酸亞鐵晶體時,加入適量乳酸的目的是。

(5)滴定達終點的現象是;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是;若稱取樣品時間過長,測定結

果會(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⑴C(2)①.F/++2HC5=FeC0N+C0#+HQ②液封,防止空氣進入

裝置C(3)BA

(4)抑制FL水解

(5)①.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溶液時,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不恢復原色②.22.4%③.

偏小

【解析】

【分析】鐵和稀硫酸在B中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反應生成的氫氣把C中空氣排出,調節三通閥,

使B中硫酸亞鐵進入C與碳酸氫錢反應生成碳酸亞鐵沉淀,過濾、洗滌得碳酸亞鐵固體,將制得的碳酸

亞鐵加入乳酸溶液中,充分反應制得乳酸亞鐵。

樣品灼燒至完全灰化,生成氧化鐵,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鐵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碘

單質和硫代硫酸鈉反應,碘單質被還原為碘離子。

【小問1詳解】

A.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鐵在濃硫酸中鈍化,不用98%口":°,,故不選A;

B.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的氯化氫與碳酸氫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不用37%鹽酸,故不選B;

C.稀硫酸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生成的氫氣排出C中的空氣防止碳酸亞鐵氧化,故選C;

D.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與鐵反應生成硝酸鐵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毒,故不選D;

選C。

【小問2詳解】

裝置C中硫酸亞鐵和碳酸氫錢反應生成硫酸鍍、碳酸亞鐵、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

Fe+2HC0;=FeCOjl+CO3?+H30;亞鐵鹽易被氧化,裝置D可盛適量的水,其作用是液封,

防止空氣進入裝置Co

【小問3詳解】

步驟ii是使B中生成的氫氣進入C,三通閥的位置為步驟iii是使B中的硫酸亞鐵進入B,調

節三通閥的位置是7,所以三通閥的位置依次為BA

【小問4詳解】

Fe"易水解,制備乳酸亞鐵晶體時,加入適量乳酸的目的是抑制Fe"水解。

【小問5詳解】

滴定終點,碘單質完全被硫代硫酸鈉還原為碘離子,滴定達終點的現象是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溶液時,溶液

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不恢復原色;根據反應過程,建立關系式2Fe2+~2Fe3+~h二,

”0

2.0.lmolr1X0.02LX—=0.02mol

n(Fe2+)=n(與03)=25

002molx56g/molxl0()%=224%

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是5g;若稱取樣品時間過長,亞鐵被氧化,

測定結果會偏小。

19.腫瘤抑制劑阿伐替尼的中間體⑴的合成路線如下:

O

CCHOHHNNHCH-C—CI

A(C1H,CIO)-5f7i^rB(C.H,ClO,)J?

雁刑

ooOH

KTtgBr、||Prrar\RNtfrJ,,-

yrK

已知:?R—C-NHOCHj-HMiR—C-R.②Ri-H.a?^|—CH—R2

(i)A的名稱為;BIC的反應條件為。

(2)C-?D的反應類型為;D的結構簡式為;DtE反應的目的是。

(3)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含苯環和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個數比

為2:3:4:9),且能發生銀鏡反應,其結構簡式為(寫出一種即可)。

(4)ATI的另一條合成路線設計如下:

/\

CHNNH

A認"汰-MN——?I

H2O/H*CU/A

試劑X的結構簡式為;I,d7N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①.對氯苯甲醛或4-氯苯甲醛②.濃硫酸,加熱

(2)①.取代反應

(3)①.竣基、酰胺基

o

【解析】

【分析】A經催化氧化可以得到B,且A中碳氫個數之比接近一比一,存在苯環,氯原子取代了苯環上的

一個氫原子,又因為有氧原子的存在,根據原子個數關系推測存在醛基,再結合E的結構簡式可知位置關

系,故A為對氯苯甲醛或4-氯苯甲醛;經催化氧化可以將醛基轉化為竣基,故B為對氯苯甲酸或4-氯苯

甲酸,B7C發生了酯化反應,反應條件為在濃和加熱條件下;C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D,而D

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E,通過觀察E,存在苯環與酯基,可以推出CTD與DTE均發生了取代反應,

/"\

HNN—

C-*D反應中,C苯環上的氯原子被\一/取代,D的結構簡式為

HNN—<f7—COOC,H5HNN—

\一/\=/,D->E是D上的\一/上的氫原子被

0

_||_

’一取代,并脫去一分子的〃C7;E在熱堿溶液下發生酯的水解,并經歷酸性環境得到

O

F&C-C.NC0°H,F與陰。N%反應得到

結合已知①推斷G經過取代反應得到

;H在一定條件下得到

F

;由此解答。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A的名稱為對氯苯甲醛或4-氯苯甲醛;B-?C的反應條件為濃硫酸,加熱;故答案為①對氯

苯甲醛或4-氯苯甲醛②濃硫酸,加熱;

【小問2詳解】

HNCOOC.H.

由分析可知C-D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D的結構簡式為;結

合目標產物I的結構簡式可以得出D-*E反應的目的是保護氨基;故答案為①取代反應

HNNCOOC,H5

②③保護氨基;

【小問3詳解】

由分析中F的結構簡式可以得到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我基、酰胺基;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含苯環和4種不

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個數比為2:3:4:9),且能發生銀鏡反應,則說明含有醛基且在苯環上有兩對對稱

位置,可以推斷出存在的官能團為醛基與胺基且均為兩個在苯環的對稱位置,由此得出其結構簡式為

CH.

?9

PyNH?OHC、

OHC'H2NX

人/''飛凡X

OHCX

H2N-H2NNH,

((或

C(CH3h或C(CHJ.故答案為①竣基、酰胺基②CHJ

CH

OHC人丫入CHO

C(CHJ,.

【小問4詳解】

A-I的另一條合成路線中A可以由己知②推斷,A中存在醛基,結合已知與目標產物的結構可

F—VMgBr

以得到試劑X的結構簡式為\=/,M7N將羥基催化氧化為酸基

20.探究CHj°H合成反應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有利于提高CHjOH的產率。以CO]、為原料合成

CH30H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ICO2(g)+3H2(g)BCH30H(§)+為。卷)&AH];

ICO(g)+2H2(g)^CH3OH(g)K2AH2;

mCO2(g)+H2(g)^CO(g)+H2O(g)K3AH3O

回答下列問題:

(i)平衡常數K3=(用K]、K:表示),上述反應的PK-T線性關系如下圖所示,的數值

范圍是(填標號,下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