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復習課件_第1頁
期中復習課件_第2頁
期中復習課件_第3頁
期中復習課件_第4頁
期中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中復習課件期中復習課件期中復習課件2、隋煬帝的暴政P7隋煬帝統治后期,暴虐無道,終于導致隋末農民大起義,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2021/1/422、隋煬帝的暴政P7隋煬帝統治后期,暴虐無道,終于導致隋末農民大起義,隋朝陷于瓦解。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2021/1/423、科舉制度的完善P18(唐朝科舉制,以進士、明經兩科最為重要)1)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2)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3)唐玄宗:將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2021/1/434、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P23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2)唐太宗時,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步輦圖》)意義: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3)8世紀初,唐中宗時,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尺帶珠丹。尺帶珠丹上書唐玄宗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2021/1/445、車書本一家P25靺鞨:女真族、滿族的祖先,生活在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粟末靺鞨統一各部,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從此以渤海為號,有海東盛國勝之稱。歷史見證:渤海都城上京、渤海三彩、《送渤海王子歸國》詩“車書本一家”等2021/1/457、唐朝對外友好往來*P28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把中國人成為唐人的原因)2、唐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1)國家安定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化科技世界領先。2)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3)對外海陸交通發達。2021/1/466、玄奘西游P31——學習外來優秀文化1)時間:唐太宗時期(貞觀初年)2)目的:天竺(印度半島)3)學習寺院:那爛陀寺。4)影響:帶回大量佛經并進行翻譯,對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2021/1/478、鑒真東渡P30——傳播唐朝先進文化時間:唐玄宗時。目的:弘揚佛法,傳播唐朝文化。路線:六渡日本,終獲成功。貢獻:除了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國的醫藥,建筑,雕塑,文學,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他精心設計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2021/1/489、遣唐使P29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遣唐使回國后:①以唐朝的政治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②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還保留著唐人的某些風尚,如建筑、鑄幣、飲茶等2021/1/4910、詩圣P35杜甫: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期;代表作:“三吏”、“三別”,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特點:氣魄雄厚、沉郁悲愴、語言精練凝重、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圣”2021/1/41011、隋唐書法P381、顏真卿:《顏氏家廟碑》;特點:雄渾敦厚;人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2、柳公權:《玄秘塔碑》;特點:方折俊麗、骨力勁健;人稱“柳體”,有“筆諫”的美名。3、后人他們并稱為“顏筋柳骨”。4、由隋入唐的歐陽詢,代表作《九成宮碑》2021/1/41112、莫高窟P40——石窟藝術1)莫高窟位置:甘肅西部的敦煌,又稱“千佛洞”。2)開鑿的時間:隋唐時期。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3)最珍貴的文物: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4)地位: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5)壁畫中的代表:凌空起舞的飛天。2021/1/41213、澶淵之盟P51北宋遼關系:宋真宗時,,先進行澶州之戰(人物:寇準、宋真宗)然后簽訂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內容:遼宋和議,遼朝撤軍,宋給遼歲幣。影響: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了和平局面。評價:1)消極:對北宋來說是屈辱的,歲幣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2)積極:但結束雙方長時間的戰爭,長期出于和平穩定狀態,有利雙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和平更有利于民族交往)2021/1/41314、經濟重心的南移*P56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原因: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北方戰亂頻繁;經濟因素:中原人南遷,帶去先進技術,增加勞動力;自然因素:宋代氣候變化,南方適合農業發展;政策因素: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2021/1/414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表現:二、南方農業的發展:1、從越南引入優良品種占城稻2、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3、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4、棉花種植由福建、兩廣推廣到長江流域5、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2021/1/415三、南方手工業的發展:1、紡織業:①絲織業:蜀地、江浙盛產絲織品②棉織業:從海南島興起,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2、制瓷業:①南宋時,地區江南成為制瓷業的重心②浙江哥窯盛產冰裂紋瓷器③北宋時,景德鎮發展成為瓷都3、造船業:①宋朝的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②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2021/1/41616、南方商業的繁榮(交子)P58

1)商業都市:開封、杭州。杭州成為南宋都城后繁華遠超開封。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業活動不再受區域限制;商業活動時間延長,有夜市和早市;2)海外貿易:?兩大世界商港:廣州、泉州。?海外貿易的范圍:近至朝鮮、日本,遠至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管理海外貿易:政府鼓勵海外貿易,管理機構是市舶司

。3)紙幣的出現:?原因: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②南宋時,紙幣與貨幣并行。影響:紙幣的出現有利于商業的繁榮。2021/1/417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的時間:從唐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完成的標志:國家根本,仰給東南。2021/1/41815、北宋的建立P51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東京(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加強統治事件:杯酒釋兵權,加強中央集權。2021/1/41917、民族政權的并立*P502021/1/42018、衣食住行的變化P611、宋代服飾特點:1)宋初崇尚節儉到宋末奢侈:①宋初,崇尚節儉,對各級官員的服色有嚴格的規定,普通的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②后來,奢侈之風盛行,統治者的衣飾精美華麗。2)守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3)南宋時,婦女開始纏足。2、飲食的主要特點:1)那時飲食豐富:東京城的食品有兩百多種,夜市小吃很多,夏季有冷飲2)南北方飲食差異:宋代時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北方多吃羊肉,南方多吃魚。

3)相同點:都喝臘八粥,都飲茶。2021/1/4213、住房特點:1)農村住房:較簡陋,多為低矮茅房,稍富裕茅瓦結合。2)城市平民:平面為長方形,茅瓦結合,稍講究的為四合院。3)貴族官僚的宅第:相當宏麗,前堂后寢,以穿廊相連,兩側還有耳房和偏房。4、出行特點;1)宋朝的交通工具:宋朝缺馬,人們多用牛車,驢車。2)出行差異:達官貴人出門乘轎,士大夫騎驢、騾。3)住宿條件:邸店如云屯,旅店業非常興旺。2021/1/4225,瓦子的出現:1)

瓦子:東京城內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2)

勾欄: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成為勾欄。3)

出現原因:城市繁榮,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

4)瓦子出現的意義:瓦子存在,增添了城市生氣,豐富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6、節慶風俗:

1)宋流傳至今的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2)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3)元旦活動:大掃除、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畫,貼桃符、守歲、放鞭炮、穿新衣、拜年。2021/1/42321、忽必烈建立元朝P671、滅西夏、金。2、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3、1276年攻占臨安,南宋滅亡(南宋文天祥抗元)。2021/1/42422、元朝的疆域P68元朝鞏固統一措施(行省制度):1、目的: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統治2、內容:①在中央,設立中書省;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②為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立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的行政事物,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③為加強對琉球的管轄,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和澎湖列島。3、作用: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朝2021/1/4252021/1/42625、司馬光和《資治通鑒》P77北宋史學家

司馬光

主持編寫的

《資治通鑒》

是一部

編年

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