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練: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有解析)_第1頁
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練: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有解析)_第2頁
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練: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有解析)_第3頁
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練: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有解析)_第4頁
2025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練: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有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遺傳的分子基礎、變異與進化

1.下列敘述不能說明核酸是遺傳物質的是()

A.T2噬菌體的DNA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后能復制并指導合成T2噬菌體的外殼蛋白

B.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分離S型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在培養基中出現S型

菌的菌落

C.煙草花葉病毒的RNA與霍氏車前草病毒的蛋白質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煙草并增殖出

完整的煙草花葉病毒

D.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活的R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

最終能在小鼠體內分離出活的S型細菌

2.艾弗里將S型肺炎雙球菌的DNA與R型肺炎雙球菌在培養基上混合培養后,S型細菌的

部分DNA片段進入R型細菌內并整合到其DNA分子上,使R型細菌轉化為能合成多糖莢

膜的S型細菌,從而培養基上出現兩種菌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挑取轉化得到的S型細菌單獨培養,可得到S型和R型兩種細菌

B.若將S型細菌的蛋白質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也能得到兩種菌落

C.S型細菌轉錄產生的mRNA上,可由多個核糖體共同合成一條肽鏈

D.進入R型細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個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3.RNA干擾現象是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的進行基因調控和抵御外源基因片段侵襲的作用機

制,其原理是某些短分子RNA可以特異性結合并降解同源RNA,使基因出現沉默現象。以

下分析正確的是()

A.細胞內的RNA通過基因轉錄過程產生,需要DNA聚合酶的參與

B.細胞內的RNA干擾現象使幾乎所有基因均無法表達

C.RNA干擾現象主要影響轉錄過程,從而抑制基因的表達

D.某些短分子RNA可能特異性結合并降解某些mRNA,從而抑制翻譯過程

4.RNA編輯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變遺傳信息的過程。RNA編輯常見于mRNA在編碼區

發生堿基的替換,或增減一定數目的核甘酸。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RNA編輯發生時,mRNA可能會出現堿基由胸腺喀咤替換為腺喋吟的情況

B.mRNA的編碼區內增減一定數目的核甘酸會改變一個密碼子的堿基數量

C.若堿基發生替換,則翻譯時多肽鏈的氨基酸數目不會發生改變

D.RNA編輯可以在不改變基因組的前提下,增加細胞內蛋白質的多樣性

5.以下關于遺傳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伴性遺傳中親本正交和反交的結果可能不同,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B.一對表現正常的雙親生出白化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孩子的概率是1/4

C.遺傳信息是指DNA中的堿基排列順序

D.細胞內任何一個DNA分子都可以發生基因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

6.研究發現,蟠桃扁平果形受位于第6號染色體上S基因的控制,S基因下游長度達1.7Mb

的大片段染色體的位置顛倒是形成蟠桃扁平果形的遺傳基礎。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貓叫綜合征、蟠桃扁平果形都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導致的

B.蟠桃扁平果形的變異類型可為蟠桃種群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C.蟠桃扁平果形的變異可遺傳給下一代,且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D.大片段染色體位置顛倒改變了6號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序,一般未改變基因數量

7.某興趣小組用白眼雌果蠅(Xaxa)和紅眼雄果蠅(XAY)進行雜交,子一代中出現了一只

白眼雌果蠅。(注:XXY型染色體組成為雌果蠅;控制某一性狀的基因都缺失時,胚胎致

死;各類型配子活力相同)下面關于該白眼雌果蠅出現原因的推測,錯誤的是()

A.可通過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的形態和數量判斷是不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

B.親代雄果蠅紅眼基因突變為白眼基因,基因突變是生物所有變異的來源

C.親代紅眼雄果蠅X染色體上的紅眼基因缺失

D.親代白眼雌果蠅產生配子時兩條X染色體未分離

8.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的培養溫度為25℃,將孵化后4-7d的長

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的環境中處理6-24小口寸后,得到了一些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

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后代仍然是長翅采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上述殘翅果蠅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溫度影響了相關酶的活性

B.上述結果表明基因與生物性狀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

C.上述某殘翅果蠅與25℃下形成的長翅果蠅交配,后代果蠅可能全是長翅

D.上述37℃條件下培育形成的殘翅果蠅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9.白水牛的皮膚呈粉紅色,被毛、角和蹄均為白色,而眼睛呈現黑色,是珍貴的畜禽遺傳資

源。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揭示了白水牛白毛色形成的分子機制。白水牛常染色體上

有AS/尸基因,其上游插入了一段長度為2809個核甘酸的特殊DNA片段,使得AS/尸基因

表達量相較于黑水牛提高了近10倍,而大量的AS/尸基因表達產物的積累,會阻礙黑色素

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發育成熟,最終導致白水牛皮膚中缺乏成熟的黑色素細胞及黑色素顆粒。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白水牛的變異類型為染色體結構變異

B.白水牛白毛色與人類白化病的形成機制一樣

C.基因表達水平的高低,會影響生物體的性狀

D.白水牛稀有,據此推測白毛性狀受隱性基因控制

10.雙親正常生出了一個染色體組成為44+XXY的孩子,關于此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該患者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三倍體

B.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現的異常配子一定為父親產生的精子

C.若該孩子長大后能產生配子,則產生僅含Y染色體配子的概率是1/4

D.若孩子患色盲,出現的異常配子一定為母親產生的卵細胞

11.現有甲、乙兩種二倍體純種植物,甲植物的光合產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適宜在鹽

堿地種植(相關性狀均由核基因控制)。現要利用甲、乙兩種植物培育出高產、耐鹽的植株。

下列技術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獲得符合要求的四倍體雜種植株

B.將乙種植物耐鹽基因導入甲種植物的體細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兩種植物雜交后,得到的Fi再利用單倍體育種,可較快獲得所需植株

D.誘導兩種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12.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C.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都可能會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D.生活在神農架的野兔與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

13.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的各種變異均可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B.基因重組只是基因間的重新組合,不會導致生物性狀變異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分子的差異程度可揭示物種親緣關系的遠近

14.生活在美國南部的綠色蜥蜴獵食時,唯一的伎倆就是奔跑。當人類給這一地區引入褐色

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據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盤,把綠色蜥蜴趕到樹上生活。研究發現,僅僅經

過20年的時間,綠色蜥蜴就長出更大、黏性更強的護趾,幫助它們在更高處的領地上定居。

據此推測,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綠色蜥蜴種群基因頻率也會發生改變

B.褐色蜥蜴的引入會促進綠色蜥蜴的進化

C.護趾的變化表明綠色蜥蜴經過20年的進化已經形成新物種

D.綠色蜥蜴出現更大、黏性更強的護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5.果蠅中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同時缺失的個體叫作缺失純合子,只有一條發生缺失

的個體叫作缺失雜合子。已知缺失雜合子可育,而缺失純合子具有致死效應。研究人員用一

只棒眼雌果蠅和正常眼雄果蠅多次雜交,統計Fi的性狀及比例,結果是棒眼雌果蠅:正常

眼雌果蠅:棒眼雄果蠅=1:1:1。在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情況下,下列有關分析錯

誤的是()

A.親本雌果蠅發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且該果蠅是缺失雜合子

B.正常眼是隱性性狀,且缺失發生在X染色體的特有區段上

C.讓Fi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F2雄果蠅中棒眼:正常眼=2:1

D.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能判斷Fi中正常眼雌果蠅的染色體是否缺失了片段

16.現有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水稻品種,通過不同的育種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類型,

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人工誘變可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則B基因的產生來

源于基因突變

B.通過多倍體育種獲得的基因型為AAaaBB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相比具有莖稈

粗壯,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豐富等特點

C.通過雜交育種可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其變異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通過單倍體育種可獲得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變異原理有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7.科學家發現了單鏈DNA的一種四螺旋結構,一般存在于人體快速分裂的活細胞(如癌細

胞)中。形成該結構的DNA單鏈中富含G,每4個G之間通過氫鍵等形成一個正方形的“G-4

平面”,繼而形成立體的“G-四聯體螺旋結構”(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OG(鳥耍吟)

一DNA單鏈

一氫健

A.每個“G-四聯體螺旋結構”中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該結構中富含G—C堿基對

C.該結構中(A+G)/(T+C)的值與雙鏈DNA中不一定相等

D.該“G-四聯體螺旋結構”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分裂

18.豌豆的圓粒和皺粒是由R、r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當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

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r基因。豌豆種子圓粒性狀的產生機制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

是()

淀粉分方糖

淀粉分支

支醐:L吸水脹大

酶基因(R)

圓粒

A.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屬于基因突變

B.圖示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過程①需RNA聚合酶參與,能發生A—U、C—G、T—A配對

D.參與過程②的mRNA上每三個相鄰堿基都能決定一個氨基酸

19.染色體變異是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比較明顯的染色體的變化,甲、乙兩模式

圖分別表示在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的“環形圈”和“十字形結構”現象,圖中字母表示染色

體上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圖中發生的現象均未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和數量,因此,不會改變生物體性狀

B.甲、乙兩圖中的現象均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時

C.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發生甲,乙兩圖所示的染色體結構變異

D.在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一定不能發生基因重組

20.如圖表示人體9號和22號染色體易位之后,產生費城染色體(Ph染色體)以及bcr-abl

融合基因,這種融合基因可以編碼出BCR-ABL融合蛋白,最終導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

發生。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正常9號染色體斷裂

染色體

正常22號發生改變的9號染色體

染色體

?發生改變的22號染

§色體(Ph染色體)

XBCR-/KBL貨白

bcr-abl

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片段發生互換引起的

B.染色體易位可以改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

C.對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以通過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進行治療

D.染色體結構變異是產生新基因的最主要的途徑

21.大腸桿菌DNA呈環狀,下圖表示其復制過程。據圖回答:

(1)環狀DNA分子中每個磷酸基連接個脫氧核糖,其上基因的特異性由____決定。

(2)復制原點是DNA分子中復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該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

復制起始時的解旋,原因是。

(3)酶1作用時需要由_____直接供能,酶2催化子鏈延伸的方向是(填“5'3少或

‘3一5”')o

(4)大腸桿菌DNA的復制屬于。

A.單起點連續復制B.單起點半不連續復制C.多起點連續復制D.多起點半不連續復制

(5)為證明DNA復制的方式為半保留復制而不是全保留復制,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進行

了相關實驗:將大腸桿菌在I5NH4cl培養液中培養若干代,再將其轉移到"NH4cl培養液中

培養,在不同時刻收集大腸桿菌并提取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記錄離心后試管中DNA

帶的位置。下圖表示幾種可能的離心結果,貝心

①大腸桿菌轉移到I4NH4cl培養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為全保留復制,則DNA帶的分

布應如圖中試管所示;如果為半保留復制,則DNA帶的分布應如圖中試管所示。

②在整個實驗中出現了甲、乙、丙三條帶,證明DNA是半保留復制,則大腸桿菌轉移到

1415

NH4C1培養液中增殖三代后,含N的DNA分子占%o

22.心肌細胞不能增殖,ARC基因在心肌細胞中特異性表達,抑制其細胞凋亡,以維持正常

數量。細胞中某些基因轉錄形成的前體RNA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小RNA,如miR-223

(鏈狀),HRCR(環狀)。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以達到清除它們的目的(如圖)。

當心肌細胞缺血、缺氧時,某些基因過度表達會產生過多的miR-223,導致心肌細胞凋亡,

最終引起心力衰竭。請回答:

ARC基因抑制細胞凋亡

某些基因

miR-22、^附一色

某些基因①前體RNA螞-O<一贏雜交分子2

HRCR

(1)過程①的原料是,催化該過程的酶是O過程②是在________上進

行的。

(2)若某HRCR中含有"個堿基,則其中有個磷酸二酯鍵。鏈狀小RNA越短越容

易被HRCR吸附,這是因為其堿基數目少,特異性(填“強”或“弱”),更容易與

HRCR結合。與ARC基因相比,核酸雜交分子1中特有的堿基對是。

(3)缺血、缺氧時,某些基因過度表達產生過多的miR-223,會導致心肌細胞凋亡,最終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是o

(4)科研人員認為,HRCR有望成為減緩心力衰竭的新藥物,其依據是=

23.玉米籽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

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但不致死。回答下列問題。現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

株甲,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所示。

異常染色體

正常染色體

圖一圖二

植株甲的9號染色體示意圖植株乙的9號染色體示意圖

(1)現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株甲,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檢測該變異類型最簡便的方法

是。

②為了確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生Fio如果

Fi表現型及比例為,則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2)以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的植株甲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雜交產生的Fi

中,發現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體及其基因組成如圖二所示。

①該植株出現的原因是(填“父本”或“母本”)減數分裂過程中未分

離。

②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植株乙9號染色體中的任意兩條染色體聯會并均分,另一條染色體隨機

分配。若用植株乙進行單倍體育種,則植株乙產生的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

24.圖1為某地區中某種老鼠原種群被一條河分割成甲、乙兩個種群后的進化過程示意圖,

圖2為在某段時間內,種群甲中的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是由于河流產生_________將原種群分為甲、乙兩個種群,經過長期的過程b

產生品系1和品系2,過程b的實質是,物種1和物種2形成的標志

C是。

(2)假設圖2中種群無基因突變,個體間自由交配,則該種群在______________時間段內發

生了進化,在丫3—丫4時間段內該種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在丫4時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種。

(3)若時間單位為年,在某年時種群甲中的A基因頻率為50%,若種群甲生存環境發生改變,

種群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數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為aa的個體數量減少

20%,則一年后a的基因頻率約為,基因型為aa的個體的比例約為

。(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

(4)已知種群乙中小鼠的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純合時使

胚胎致死(bb、XbX\XbY等均為純合子)。現有一對小鼠雜交,Fi小鼠共98只,其中雄

鼠32只,則Fi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個體中,B基因的頻率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數形式表示)o

25.如圖甲是無籽西瓜育種的流程圖,但無籽西瓜在栽培過程中會出現空心果,科研人員發現

這種現象與P基因有關(以P+表示正常果基因,P-表示空心果基因)。他們利用生物技術對

此基因的變化進行了檢測,結果如下圖乙。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第一年

圖甲

限制陶X識別序列限制醐X識別序列

\I

P基因部分區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290對堿基T-17。對堿基+220對減基T

)S

/'、、

GAACCGGAGG

正常果CTTGGCCTCC

空心果GAACTGGAGG

CTTGACCTCC

圖乙

1.圖甲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的幼苗或時,可誘導四倍體的產生,處理后形成

的四倍體植株體細胞染色體組數可能有=

2.圖甲中培育三倍體無籽西瓜依據的原理是;依據圖甲所示過程培育三倍體西瓜

制種過程很煩瑣,因此可以采取植物細胞工程中技術進行培育。

3.根據圖乙分析,正常果基因成為空心果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己知限制酶X識別

序列為CCGG,若用限制酶X完全切割圖乙中空心果的P一基因部分區域,那么空心果的基

因則被切成長度為對堿基和對堿基的兩種片斷。

4.若從某三倍體無籽西瓜正常果中分離出其中所含的各種尸基因有關區域,經限制酶X完全

切割后,共出現170、220、290和460對堿基的四種片段,那么該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基因型

是O

26.閱讀下列材料,完成1、2題。

材料:水稻(2”=24)是一種熱帶起源的禾本科作物,開兩性花,為雌雄同株。三系雜

交水稻是我國研究應用最早的雜交水稻,具有高產的優良性狀,現階段水稻主產區發展生態

農業一稻田養萍,綠萍覆蓋水面抑制雜草的生長,減少了稻田病蟲害和雜草的發生,減少

了農藥用量和環境污染。

1.三系雜交水稻由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種水稻培育而成:雄性不育系(花粉敗育,但

雌蕊正常)的基因型為S(rr),其中S為細胞質基因,r為細胞核基因;保持系基因型為N

(rr),與雄性不育系雜交后代仍為S(rr);恢復系基因型為N(RR),與雄性不育系雜

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復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問題:

(1)水稻基因組計劃需測定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為,同源染色體對數為。

(2)不育系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細胞核和細胞質都含有決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

其中細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細胞質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

育基因用S表示,則水稻細胞中與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種,R能夠抑制S的表達,

則S(Rr)的表現型為。

(3)基因型為N(RR)的水稻與S(rr)雜交,Fi的基因型是,Fi自交,F2的

表現型及比例為。科研人員發現這種雄性不育性狀個體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又是

雄性可育的,由此說明o

(4)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過自交來延續,無法用于之后的雜交育種。請利用與育性有關

的四個品系水稻N(RR)、S(RR)、N(rr)和S(rr),設計出通過雜交制備雄性不育

系的方案:o

(5)科研人員發現非溫敏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會隨日照的長短而發生變化)ee品系,科

研人員將連鎖的三個基因M、P和H(P是與花粉代謝有關的基因,H為紅色熒光蛋白基因)

與Ti質粒連接,構建,轉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細胞中,獲得轉基因

植株,自交后代中紅色熒光植株占一半,據此推測M、P、H基因在育種過程中的功能為

2.為了解決單作水稻經濟效益低的問題,研究人員根據河蟹屬于雜食動物,可攝食綠萍,且

河蟹喜食底棲動物和雜草,同時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動田泥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長,提

出將稻田養萍和稻田養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稻護蟹、蟹吃萍、萍助稻、蟹(糞)

肥田”的立體農業模式。

(1)在稻一萍一蟹生態系統中,河蟹至少占據了個營養級,其糞便為水稻提供了

(2)研究人員設計了4組實驗來確認稻一萍一蟹立體農業模式在控制雜草作用上的優勢,

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表中B組和C組的處理分別是、o若稻田中雜草豐

富度較高時,調查雜草的種類可采用。

處理雜草量(kg-ha1)雜草種類

A組單稻種植(對照)198三棱草、狼巴草、稻稗

B組9132三棱草、狼巴草、稻稗

C組?81三棱草、狼巴草

D組稻一萍一蟹48三棱草

(3)立體農業模式下,群落中不同種群的不同,使得群落物種豐富度較高,同時種

群間復雜的種間關系有利于形成復雜的營養結構,提高人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o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D

解析:A、T2噬菌體的DNA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后能復制并指導合成T2噬菌體的外殼蛋白,

說明DNA是遺傳物質,并能指導蛋白質合成,A錯誤;

B、將S型菌的DNA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時,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S型菌體,說

明S型菌的DNA能夠指導S型菌蛋白質合成,說明DNA是遺傳物質,B錯誤;

C、由于新病毒的遺傳物質是煙草花葉病毒的RNA,故感染后增殖出新的病毒為煙草花葉病

毒,說明RNA是遺傳物質,C錯誤;

D、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加熱殺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最

終能分離出活的S型菌,這只能說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

型細菌,但不能說明核酸是遺傳物質,D正確。

故選D。

2.答案:D

解析: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穩定性轉化的過程,挑取轉化得到的S型細菌單獨培養,

只可得到S型細菌,A錯誤。若將S型細菌的蛋白質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不能發生轉化,

只能得到R型細菌,即一種菌落,B錯誤。轉錄產生的mRNA可結合多個核糖體,合成多

條相同肽鏈,而不是多個核糖體共同合成一條肽鏈,C錯誤。一個DNA分子中有多個基因,

每個基因都具有RNA聚合酶的結合位點,因此進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個RNA

聚合酶結合位點,D正確。

3.答案:D

解析:通過轉錄過程獲取RNA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A錯誤。RNA干擾現象是進行基

因調控和抵御外源基因片段侵襲的作用機制,其原理是某些短分子RNA可以特異性結合并

降解同源RNA,使基因出現沉默現象,故不會干擾所有基因的表達,B錯誤。短分子RNA

與某些RNA特異性結合,通過降解特定mRNA來抑制翻譯過程,使某些基因無法表達或表

達量顯著降低,C錯誤。根據題干信息可推測,某些短分子RNA可能特異性結合并降解某

些mRNA,從而抑制翻譯過程,D正確。

4.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的表達,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mRNA中沒有

胸腺喀咤,不會出現胸腺嚓咤替換為腺喋吟的情況,A錯誤。mRNA的編碼區內增減一定

數目的核甘酸不會改變一個密碼子的堿基數量,B錯誤。若堿基發生替換,則翻譯時多肽鏈

的氨基酸數目有可能會發生改變,例如,若堿基發生替換后,將原來編碼某氨基酸的密碼子

轉變為終止密碼子,則翻譯就會提前結束,多肽鏈的氨基酸數目會減少,C錯誤。RNA編

輯可以在不改變基因組的前提下,改變mRNA的堿基序列,不同堿基序列編碼不同的氨基

酸,從而增加細胞內蛋白質的多樣性,D正確。

5.答案:C

解析:A、伴性遺傳正交反交的結果不同的原因是這些相關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其

遺傳總是與性別相關聯,而不是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律造成的,A錯誤;

B、若雙親正常,雙親的基因中不含致病基因,所生孩子都是正常人,B錯誤

C、課本58頁基礎題(1)——遺傳信息是指DNA中的堿基排列順序,C正確;

D、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都可以發生基因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D錯誤

6.答案:C

解析:人類貓叫綜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蟠桃扁平果形是染色體部

分片段倒位引起的,兩者都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A正確。蟠桃扁平果形的變異類型屬于染

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正確。蟠桃扁平果形的變

異可遺傳給下一代,但該變異并不一定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也可能發生于有絲分裂過程

中,C錯誤。S基因下游大片段染色體的位置顛倒會改變6號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基

因的數量一般未改變,D正確。

7.答案:B

解析:子代白眼雌果蠅的產生可能是親代紅眼雄果蠅X染色體上的紅眼基因缺失造成的,

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也可能是親代白眼雌果蠅產生配子時兩條X染色體未分離造成的,

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這兩種變異類型都可以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判斷,A、C、D項正確。

生物變異的來源有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本題中后代白眼雌果蠅的出現可能來

自基因突變(親代雄果蠅紅眼基因突變為白眼基因),也可能來自染色體數目變異(親代雄

果蠅兩條X染色體未分開)和染色體結構變異(親代雄果蠅X染色體部分片段缺失)。

8.答案:D

解析:生物的表現型由基因型決定,同時受環境影響,殘翅果蠅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溫度影響

了相關酶的活性而影響表現型,A正確;基因與生物性狀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B正

確;殘翅果蠅與25℃下形成的長翅果蠅基因型可相同,交配后代果蠅可能全是長翅,C正

確;上述37℃條件下培育形成的殘翅果蠅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

材料,D錯誤。

9.答案:C

解析:長度為2809個核甘酸的特殊DNA片段插入在AS/P基因內部,該變化只改變基因中

堿基的數目,沒有改變基因的數量,屬于基因突變,A錯誤。白水牛白毛色的形成機制是突

變基因的表達產物阻礙黑色素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發育成熟,而人類白化病的形成機制是機體

無法合成酪氨酸酶,從而導致相關細胞無法將酪氨酸轉化為黑色素,二者形成機制不同,B

錯誤。據題干信息可知,AS/P基因突變使其表達量相較于黑水牛提高了近10倍,最終影響

了生物體的性狀(毛色),故基因表達水平的高低,會影響生物體的性狀,C正確。根據白

水牛稀有,只能確定控制白毛色基因的基因頻率較低,但無法推測控制毛色基因的顯隱性,

D錯誤。

10.答案:D

解析:該患者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中的“三體”;若孩子不患色盲,則異常的配子

可以來自父親,也可以來自母親;若該孩子長大后能產生配子,則配子類型為X、XY、XX、

Y,且比例為2:2:1:1,故產生僅含Y染色體配子的概率為1/6;若孩子患色盲,則孩子的兩

條X染色體一定都攜帶色盲基因,而由題意可知,其父親正常,無致病基因,因此異常配

子一定來自母親的卵細胞。

11.答案:c

解析: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的雜種植株具有兩個親本的遺傳特性,A正確;將乙

種植物耐鹽基因導入甲種植物的體細胞中,再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培育出所需植株,B正確;

甲、乙為不同物種,不同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一般不能雜交,即使雜交,形成的后代也是

不可育的,C錯誤;誘導兩種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就會得到

符合要求的四倍體純種植株,D正確。

1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

的方向,A正確;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而不是基因突變,B錯誤;人為因素和物種入侵會改變現有生物的生存狀況,都可能會改變

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確;生活在草原的野兔與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長期共同進化的

結果,D正確。

13.答案:D

解析:A、變異包括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只有可遺傳變異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A

錯誤;B、基因重組是在有性生殖的過程,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會導致后代性

狀發生改變,B錯誤;C、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因

此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不僅僅是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C錯誤;D、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

都具有物種特異性,故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差異可揭示物種親緣關系

的遠近,故選D。

14.答案:C

解析:A、移走褐色蜥蜴后綠色蜥蜴又可以回到地面生活,也可以在樹上生活,種群基因頻

率可能會發生改變,A正確;B、褐色蜥蜴的入侵導致綠色變色蜥種群發生了進化,B正確;

C、護趾的變化表明綠色蜥蜴發生了進化,但不一定產生了生殖隔離,可能還是同一個物種,

C錯誤;D、綠色蜥蜴出現更大、黏性更強的護趾,有利于他們在樹上生活,這是自然選擇

的結果,D正確。故選C。

15.答案:C

解析:一只棒眼雌果蠅和正常眼雄果蠅多次雜交,后代雌性出現了兩種表現型,比例為1:

1,雄性只有棒眼一種表現型,說明棒眼對正常眼為顯性性狀,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

色體非同源區段上,且母本的一條X染色體的控制眼型基因所在片段存在缺失現象。依上

述分析,母本發生了X染色體片段缺失,且該果蠅是缺失雜合子,A正確。分析可知,棒

眼對正常眼為顯性性狀,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特有的區段上,且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片段

發生缺失,B正確。R雌果蠅中棒眼為雜合子,正常眼為缺失雜合子,因此其產生的配子中

含棒眼基因與含正常眼基因的比例為1:2,則讓Fi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F2雄果蠅中棒眼:

正常眼=1:2,C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R中正常眼雌果蠅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了缺失,屬

于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D正確。

16.答案:C

解析: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因此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人工誘變可獲得基因

型為aaBb的個體,則B基因的產生來源于基因突變,A正確;多倍體與二倍體相比,具有

莖稈粗壯,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豐富等特點,B正確;雜交育種的原理為基因重組,有性

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若通過雜交育種獲得AAbb,則其變異發

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利用單倍體育種方法獲得AAbb,首先讓aabb與AABB

雜交得AaBb,然后取AaBb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進行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由于單倍

體高度不育,所以要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使其染色體加倍變成可育的二倍體,選擇基因型

為AAbb的個體,在此過程中變異的原理有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D正確。

17.答案:C

解析:

題干信息分析判斷選項判斷

“G-四聯體螺旋結構”只含一

A項錯誤

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G-四聯體螺旋結構”是由一雙鏈DNA中A與T配對、G

條單鏈DNA形成的與C配對,(A+G)/(T+C)

C項正確

的值為1,此結構的單鏈DNA

分子中該比值不一定等于1

形成該結構的DNA單鏈中富

含G,每4個G之間通過氫

該結構中富含G,而不是富含

鍵等形成一個正方形的“G-4B項錯誤

G—C堿基對

平面”,繼而形成立體的“G-

四聯體螺旋結構”

該“G-四聯體螺旋結構”一般推知該結構可以促進癌細胞

D項錯誤

存在于人體快速分裂的活細的分裂

胞(如癌細胞)中

18.答案:D

解析:A、根據題意可知,當R基因插入一段80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時就成為r基因,

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A正確;B、圖示表明,基因能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從而間接控制

生物性狀,B正確;C、①表示轉錄過程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

用下合成RNA,該過程發生A-U、C-G、T-A堿基互補配對,C正確;D、mRNA上三個相

鄰的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共有64種,其中有3種終止密碼子不能編碼氨基酸,因此mRNA

上三個相鄰的堿基不都能決定一個氨基酸,D錯誤。

19.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結構的變異。兩圖中發生的變異均屬于染色體結構變

異,圖甲未改變細胞內基因的種類和數量,圖乙中改變了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和數量,個體

的性狀可能發生改變,A錯誤;甲、乙兩圖中的現象均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

色體兩兩配對,進行聯會時,B正確;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也可能因外界因素等發生染色

體結構變異,只是沒有進行同源染色體的聯會,不會出現“環形圈”和“十字形結構”現象,C

錯誤;在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圖甲中該對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交叉互

換,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可能會發生基因重組,D錯誤。

20.答案:D

解析: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由于9號和22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互換引起的,

A正確;染色體易位可以改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形成bcr-abl融合基因,這種融合

基因可以編碼出BCR-ABL融合蛋白,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B正確;BCR-ABL融合蛋白,

最終導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發生,對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以通過抑制BCR-ABL融合

蛋白的活性進行治療,C正確;基因突變是產生新基因的最主要的途徑,D錯誤。

21.答案:(1)2;脫氧核甘酸(或堿基對)的排列順序

(2)A與T之間的氫鍵數量少,容易打開

(3)ATP;5'—3'

(4)B

(5)①C;D;②25

解析:(1)環狀DNA中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連接形成基本骨架,每一個磷酸均與2個脫

氧核糖相連,DNA具有特異性原因是堿基對的特定排列順序。

(2)DNA中A與T之間氫鍵數目少于C與G,解旋中更容易斷開。

(3)ATP是直接能源物質,DNA子鏈延伸時是脫氧核糖的3,端與下一個脫氧核甘酸的5,

端相連,故子鏈延伸方向是9—31

(4)原核生物的DNA復制時是單起點半不連續復制。

(5)①若DNA為全保留復制,子一代15N5N:14N14N=1:1,含有重帶、輕帶;若DNA為

15141514

半保留復制,子一代全為NN,只有中帶。②增殖三代后,DNA分子中NN:14N14N=2:6O

22.答案:(1)核糖核甘酸;RNA聚合酶;核糖體

(2)n;弱A—U(U—A)

(3)某些基因過度表達產生的過多miR-223會與mRNA結合形成核酸雜交分子1,導致過

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不能產生較多的凋亡抑制因子,從而不能有效抑制心肌細胞的凋亡

(4)HRCR與miR-223堿基互補配對,會導致ARC基因的表達增加,產生更多凋亡抑制因

子,以抑制心肌細胞的凋亡

解析:(1)①是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甘酸,催化該過程的酶是RNA聚

合酶。②是翻譯過程,該過程在核糖體上進行。

(2)HRCR為單鏈環狀RNA分子,其中所含磷酸二酯鍵的數目與堿基的數目相同,因此

若某HRCR中含有〃個堿基,則其中有“個磷酸二酯鍵。鏈狀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

吸附,這是因為其堿基數目少,特異性弱,更容易與HRCR結合。與ARC基因(堿基配對

方式為A—T、C—G、T—A、G—C)相比,核酸雜交分子1(堿基配對方式為A—U、C—G、

U—A、G—C)中特有的堿基對是A—U(U—A)o

(3)缺血、缺氧時,某些基因過度表達產生過多的miR-223,miR-233與mRNA結合形成

核酸雜交分子1,會導致過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不能產生較多的凋亡抑制因子,進而

不能有效抑制心肌細胞的凋亡,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4)科研人員認為,HRCR有望成為減緩心力衰竭的新藥物,其依據是HRCR與miR-223

堿基互補配對,會導致ARC基因的表達增加,產生更多凋亡抑制因子,以抑制心肌細胞的

凋亡。

23.答案:(1)(染色體片段)缺失;顯微鏡觀察;黃色:白色=1:1;

(2)父本;同源染色體;TTtt:tttt:tt:TT=2:1:2:1;

解析:(1)由圖可知,植株甲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片段缺失,用顯微鏡觀察,9號染色體中的一

條短即可證明。若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則精細胞、卵細胞T:t=l:l,精細胞中含T基因的

精子無法參與受精,因此后代的基因型為Tt:tt=l:l,即黃色:白色=1:1。

(2)①子代植株的T基因來自植株甲,即植株甲產生了Tt的精子并參與受精作用,該異常配子

的產生是父本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未分離造成的。

②植株乙產生的花粉為Tt:tt:T:t=2:1:1:2,雖然只含T基因的花粉無法完成受精作用,但由于并

不致死,其基因型及比例為TTtt:tttt:tt:TT=2:1:2:1?

24.答案:(1)地理隔離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生殖隔離

⑵Yi—丫318%不一定

(3)45.45%18.18%

(4)10/11

解析:(1)圖1中3是由于河流產生了地理隔離將原種群分為甲、乙兩個種群,經過長期的

過程b產生品系1和品系2,此時還是同一物種,所以過程b的實質是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

頻率。而物種1和物種2形成的標志c是產生生殖隔離。

⑵分析圖2可知,在Y1—Y3階段A的種群基因頻率在改變,所以在此段時間內發生了生物

的進化。在丫3—丫4時間段內A基因頻率為0.9,則a基因頻率為0.1,推知該種群中Aa的

基因型頻率為2x0.9x0」xl00%=18%,在丫4時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種。

(3)若時間單位為年,在某年時種群甲中的A基因頻率為50%,則可知a基因頻率為50%,

種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25%、50%和25%。假設種群甲個體數量100個,

AA、Aa和aa分別為25、50、25個,若種群甲生存的環境發生改變,使得aa個體每年減

少20%,AA和Aa個體每年增加20%,則下一年時種群中aa為(25-25x20%)=20個,AA為

25+25x20%=30個,Aa為50+50x20%=60個,a基因頻率約為

(20x2+60)^(30x2+20x2+60x2)xl00%=45.45%?基因型為aa的個體的比例約為

20-110xl00%=18.18%o

(4)已知種群乙中小鼠的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純合時使

胚胎致死(bb、XbX\XbY等均為純合子)。現有一對小鼠雜交,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