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歷史教育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下列選項中,屬于春秋時期歷史事件的是:

A.楚漢爭霸

B.齊桓公稱霸

C.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

D.漢武帝開疆拓土

2.中國古代的“五經”包括:

A.《易經》

B.《尚書》

C.《詩經》

D.《春秋》

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三國時期歷史人物的是:

A.曹操

B.諸葛亮

C.關羽

D.張飛

4.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包括:

A.指南針

B.火藥

C.印刷術

D.造紙術

5.下列選項中,屬于唐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安史之亂

B.黃巢起義

C.遼宋夏金并立

D.元朝統(tǒng)一

6.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7.下列選項中,屬于明清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明朝的靖難之役

B.清朝的鴉片戰(zhàn)爭

C.明朝的土木堡之變

D.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

8.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史”是指:

A.《史記》

B.《漢書》

C.《后漢書》

D.《三國志》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辛亥革命時期的歷史人物是:

A.孫中山

B.康有為

C.梁啟超

D.黃興

10.下列選項中,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五四運動

B.國共合作

C.抗日戰(zhàn)爭

D.解放戰(zhàn)爭

11.下列選項中,屬于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事件是:

A.三反五反運動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開放

D.拉薩事件

12.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莊子

13.下列選項中,屬于秦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

B.楚漢爭霸

C.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D.霍去病北擊匈奴

14.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莊子

C.墨子

D.韓非子

15.下列選項中,屬于南宋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宋欽宗靖康之變

B.岳飛抗金

C.秦檜投降

D.金國滅亡

16.中國古代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韓非子

B.商鞅變法

C.李斯

D.荀子

17.下列選項中,屬于明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

B.明朝的土木堡之變

C.明朝的倭寇之亂

D.明朝的海禁政策

18.中國古代的“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墨子

B.韓非子

C.荀子

D.老子

19.下列選項中,屬于清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是:

A.清朝的鴉片戰(zhàn)爭

B.清朝的太平天國運動

C.清朝的戊戌變法

D.清朝的義和團運動

20.中國古代的“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孫武

B.吳起

C.趙武靈王

D.韓信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頻繁,出現(xiàn)了“戰(zhàn)國七雄”的局面。()

2.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3.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4.唐朝時期,科舉制度逐漸完善,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5.宋朝時期,出現(xiàn)了“理學”和“心學”兩大儒家學派。()

6.元朝時期,忽必烈實行“行省制”,加強了對全國的管理。()

7.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國力。()

8.清朝時期,康熙帝推行“攤派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9.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10.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實現(xiàn)了國家工業(yè)化。()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簡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2.解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對儒家思想發(fā)展的作用。

3.描述唐太宗時期“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4.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發(fā)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原因。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結合歷史事實,論述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2.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涵和意義,并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解。

試卷答案如下:

一、多項選擇題

1.B

解析思路:春秋時期,齊桓公通過改革,使齊國國力強盛,成為第一個霸主,故選B。

2.A、B、C、D

解析思路:五經是儒家經典,包括《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故選A、B、C、D。

3.A

解析思路:三國時期指的是魏、蜀、吳三國,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不屬于三國時期人物,故選A。

4.A、B、C、D

解析思路:四大發(fā)明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發(fā)明,包括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和造紙術,故選A、B、C、D。

5.A

解析思路:唐朝時期,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故選A。

6.A

解析思路:科舉制度起源于隋朝,隋煬帝設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故選A。

7.B

解析思路:明清時期,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選B。

8.A、B、C、D

解析思路: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的正史,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等,故選A、B、C、D。

9.B

解析思路:辛亥革命時期,康有為和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不屬于革命派,故選B。

10.A、B、C、D

解析思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國共合作、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都是重要歷史事件,故選A、B、C、D。

11.C

解析思路:新中國成立后,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重大轉折點,故選C。

12.A

解析思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的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故選A。

13.A

解析思路:秦朝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故選A。

14.A

解析思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的《道德經》對后世影響深遠,故選A。

15.B

解析思路:南宋時期,岳飛抗金是民族英雄的事跡,故選B。

16.A

解析思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他的思想強調法治,對秦朝的統(tǒng)一有重要影響,故選A。

17.A

解析思路: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是明朝建立的重要事件,故選A。

18.A

解析思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的思想強調兼愛、非攻,對后世有重要影響,故選A。

19.A

解析思路:清朝時期,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選A。

20.A

解析思路: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孫武,他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故選A。

二、判斷題

1.√

解析思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頻繁,戰(zhàn)國七雄是指戰(zhàn)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國家,故判斷正確。

2.√

解析思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故判斷正確。

3.√

解析思路: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故判斷正確。

4.√

解析思路:唐朝時期,科舉制度逐漸完善,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故判斷正確。

5.√

解析思路:宋朝時期,出現(xiàn)了“理學”和“心學”兩大儒家學派,對后世有重要影響,故判斷正確。

6.√

解析思路:元朝時期,忽必烈實行“行省制”,加強了對全國的管理,故判斷正確。

7.√

解析思路: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國力,故判斷正確。

8.√

解析思路:清朝時期,康熙帝推行“攤派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故判斷正確。

9.√

解析思路: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故判斷正確。

10.√

解析思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實現(xiàn)了國家工業(yè)化,故判斷正確。

三、簡答題

1.答案略。

解析思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論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2.答案略。

解析思路:從政策背景、實施過程和影響等方面分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對儒家思想發(fā)展的作用。

3.答案略。

解析思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描述唐太宗時期“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