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一足文言文翻譯_第1頁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_第2頁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_第3頁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_第4頁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1

《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譯韓非子寓言故事

原文:

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

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于聲。堯曰:'夔一而足

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一

-《韓非子》

注釋:

①夔:我國見諸記載最早的音樂家,以精通音樂著稱

②樂正:古代官名,負責音樂事務(wù)地位的官員

譯文:

魯公問孔子說:“我聽說夔這個人只有一只腳,這是真的

嗎?”孔子回答說:“夔是個人,怎么會一只腳?這個人沒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堯說:'有夔一個人就足夠

了。'指派他當了樂正(官名)。因此對有學識的人的作用給以

很高的評價說:'有像夔這樣一個人就足夠了。’不是只有一

只腳啊。”

啟不: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于人都必須用理進

行檢驗。

2、《世說新語》之《詠雪》原文及翻譯譯文

《世說新語》之《詠雪》原文及翻譯說新語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

日:“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

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

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

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

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

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福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

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福是太傅大哥謝無奕

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3、歐陽修《有美堂記》原文及翻譯譯文

歐陽修《有美堂記》原文及翻譯歐陽修

原文:

嘉祐二年,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

杭c于其行也,天子寵之以詩C于是始作有美之堂c蓋取賜詩

之首章而名之,以為杭人之榮。公之甚愛斯堂也,雖去而不

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師,命予志之。其請至六七而不倦,

予乃為之言曰:

夫舉天下之至美與其樂,有不得兼焉者多矣。故窮山水登

臨之美者,必之乎寬閑之野、寂寞之鄉(xiāng),而后得焉。覽人物之

盛麗,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據(jù)乎四達之沖、舟車之會,而后足

焉。蓋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娛意于繁華,二者各有適焉。然其

為樂,不得而兼也。

獨錢塘,自五代始時,知尊中國,效臣順及其亡也。頓首

請命,不煩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樂。又其俗習工巧。邑屋華

麗,蓋十余萬家。環(huán)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帆浪

舶,出入于江濤浩渺、煙云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而臨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若天子之侍從,四方

游士為之賓客。故喜占形勝,治亭榭。相與極游覽之娛。然其

于所取,有得于此者,必有遺于彼。獨所謂有美堂者,山水登

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盡得之。蓋錢塘兼有天下之

美,而斯堂者,又盡得錢塘之美焉。宜乎公之甚愛而難忘也。

梅公清慎,好學君子也。視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四年八月丁亥,廬陵歐陽修記。

(注)①有美堂:現(xiàn)在位于浙江杭縣吳山最高處。

譯文:

宋仁宗嘉祐二年,龍圖閣的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清慎

先生到錢塘(杭州)去任職。那時由于皇上很愛惜這位人材,在

臨行的時候?qū)懥艘皇自娰浰徒o他。梅清慎先生到了杭州以后,

在吳山上蓋了一座有美堂,并把皇上贈詩的前兩句中的“有美

堂”三個字作為堂名,做了一塊匾,設(shè)法給錢塘的市民帶來榮

耀。梅先生非常喜歡這個“有美堂”,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調(diào)離錢

塘,但是還是不能忘懷這“有美堂”,今生從金陵(南京)派人

來到京城,叫我給有美堂寫一篇序文。派來的人前五、六次都

被我推辭了,但梅先生還不怕失敗,又派人來求我寫序,所以

我就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天底下山水的秀美與人們能從中得到的快樂是往往是不能

兩全的。要能看到登高俯瞰山水的秀美,往往要走到偏僻的鄉(xiāng)

卜,寂寞無聞的村莊里去,要看到相貌好的人物和豐富的物

產(chǎn),有的富人富到擁有連整個城的財富,那光用我們兩只腳走

去尋找是找不到的,只有到車水馬龍的路口,商賈云集的碼頭

去找。前一個是使我們看了風景而忘記了自身,而后一個是想

到事物的繁盛也忘記自身。這兩個的追求是不一樣的,人們從

中所得到的快樂也是不一樣的,這二個東西是很難都難能要到

的啊。現(xiàn)時我們所說的“羅浮”、“天臺”、“衡山”、“洞

庭湖”,還有“三峽”的險要,這些地方是我國東南部最秀麗

的風景,但這些地方都是在小的縣城、小的州治、偏僻少聞的

鄉(xiāng)下。這些風景是給隱士、放逐之人享受的。如果既要是在交

通方便,物產(chǎn)豐富,人口眾多的集市,又要有山水秀美的地

方,它能給于有錢的人的以娛樂,我看只有“金陵”、“錢

塘”這兩個城市了。這二個城市由于幸免于戰(zhàn)亂,保存得比較

好。宋朝皇帝受于天命,統(tǒng)一了中國,由于金陵歸宋較遲,現(xiàn)

在江山雖在,但舊的城墻廟宇被毀壞而埋于荒草的很多,到過

金陵的人幾乎沒有不為看到這些景象而感凄涼與躊躇的。

這么說,中國只有一個錢塘自五代以來聞名于海內(nèi)了。究

其原因,是因為當?shù)厍俺牡胤焦夙樇靶蝿荩虼笏握埫?/p>

動戰(zhàn)爭。現(xiàn)在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富裕安好,幸福快樂。在這個

地方的老百姓又多熟悉工藝技巧,城市中的屋宇非常漂亮。這

樣的房屋約有十萬多座,整個城市掩映在西湖和山林之中,非

常好看。在大江的碼頭上云集有福建來的艘艘商船,這些商船

極其忙碌地進進出出于錢塘江遼擴浩渺的煙波里。

到這個地方來的人,大多是朝庭的公卿大臣,也有是皇上

的待從,還有各地的喜歡旅游的人和外地來的客人。大家都要

尋找個好的地方,筑起了他們亭臺和水榭。朋友們一邊相會,

一邊游覽,一邊享受山水的快樂。在錢塘的其他地方看風景往

往是有得有失,只有這有美堂上看風景,登高望遠,既可以看

到山水之美,又可以看到人居物產(chǎn)之盛,也就是說一聳目而盡

得之啊!人們說錢塘兼有天下之美,而這個堂卻又兼有錢塘之

美,這就是為什么梅清慎先生非常喜歡這個“有美堂”而永遠

忘能忘懷的原因啊!梅清慎先生,是個愛好學習的君子,我們

看他的愛好,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了。

嘉祐四年八月丁亥日,廬陵人歐陽修寫。

歐陽修《有美堂記》

4、王安石《讀《江南錄》》原文及翻譯譯文

王安石《讀《江南錄》》原文及翻譯王安石

原文:

故散騎常侍徐公鉉奉太宗命撰《江南錄》,至李氏亡國之

際,不言其君之過,但以歷數(shù)①存亡論之。雖有愧于實錄,其

于《春秋》之義②,箕子之說③,徐氏錄為得焉。

然吾聞國之將亡必有大惡,惡者無大于殺忠臣。國君無

道,不殺忠臣,雖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紂為君,至暴矣,

武王觀兵于孟津,諸侯請伐紂,武王日:“未可。”及聞其殺

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將亡也,一舉而勝焉。季梁在隨,隨人雖

亂,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宮之奇之言,晉人始有納璧假道

之謀④。然則忠臣國之與也,存與之存,亡與之亡。

予自為兒童時,已聞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見殺,當時京師

因舉兵來伐,數(shù)以殺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諫李氏表觀之,詞

意質(zhì)直,忠臣之言。予諸父中舊多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頗

詳,聞佑所以死則信。然則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觀徐氏錄言佑死,頗以妖妄,與予舊所聞?wù)呱醪活悺2?/p>

止于佑,其它所誅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紂

及隨、虞二君論之,則李氏亡國之君,必有濫誅,吾知佑之死

信為無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毀生于嫉,嫉生于不勝,

此人之情也。吾聞鉉與佑皆李氏臣,而俱稱有文學,十余年爭

名于朝廷間。當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諫,鉉獨無一說,以佑見

誅,鉉又不能力錚,卒使其君有殺忠臣之名,踐亡國之禍,皆

鉉之由也。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

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

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注】①歷數(shù):指帝王繼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說法,認為

帝位相承和天象運行次序相應(yīng)。②《春秋》之義:臣子為君親

諱,禮也。③箕子之說:周武王滅商后,問商紂王的叔叔箕子

商滅亡原因,箕子不講商的惡,只講存亡之理。④晉國向虞國

借道討伐虢國,宮之奇勸諫,虞君不聽,為晉回軍時所滅。

譯文:

已故的散騎常侍徐鉉奉(宋)太宗的命令撰寫《江南錄》,

當寫到李煜亡國的時候,他不談君主的過錯,只按歷代存亡的

舊例來談?wù)撨@件事。這雖然愧于實錄,但在(遵守)《春秋》臣

不言君過之大義上,徐氏的寫法算是恰當?shù)摹?/p>

但我聽說國家將要滅亡時,(國君)一定有大的惡行,惡行

沒有比殺害忠臣更大的。國君即使無道,但如果不殺害忠臣,

(那么)雖然不會得到大治,但也不至于亡國。商紂王做國君,

殘暴到了極點。周武王在孟津巡視軍隊時,諸侯都請他去討伐

紂王,武王說還不行。等到聽說殺了王子比干,然后知道商紂

王要滅亡了,所以一發(fā)兵就取得了勝利。季梁在隨國當政的時

候,隨國雖然十分混亂,但楚國卻不敢攻打它。虞侯因為沒有

采納宮之奇的意見,晉國才有了要得到璧玉而假裝借路的計

策。這樣說來,忠臣和國家命運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忠臣在則國

在,忠臣被殺則國家也跟著滅亡。

我從小時起,就聽說過南唐的臣子潘佑因為直言進諫而被

殺,當時大宋趁機派兵前來征討,歷數(shù)南唐后主殘殺忠臣的罪

過。等得到潘佑上諫李后主的表章,拿來看,言辭和用意都十

分正直坦率,這是忠臣的言論呀。我的諸位伯父叔父以前有很

多做過南唐的官員,他們說到南朝的事情十分詳細,我(從他

們那兒)聽到關(guān)于潘佑的死因應(yīng)該是可信的。既然這樣,那么

李煜的滅亡,就不是平白無故的。

現(xiàn)在看徐鉉的《江南錄》中寫潘佑的死,極像是胡編亂

說,與我過去聽說的很不相同。不止是對潘佑的死,其他被殺

的人,(《江南錄》認為)都是因為犯罪而被處死,為什么呢?

我感到很奇怪。如果用商紂王和隨國國君的舊事來衡量這件

事,那么李煜作為亡國之君,一定有濫殺忠臣之事,由此我確

信潘佑是無罪而被殺的,這一定是徐鉉隱瞞了事實的真相。

憑什么知道它一定是這樣的呢?我是根據(jù)人之常情推知

的。一般說來詆毀是由嫉妒產(chǎn)生,嫉妒是由己不如人產(chǎn)生的,

這是人之常情啊。我聽說,潘佑和徐鉉都是李煜的臣子,并且

都以有文采學問被稱道,十余年間在朝廷爭奪名位。在李氏王

朝危機之時,潘佑直言相諫,徐鉉卻不上一句諫言。在潘佑被

殺時,徐鉉又不能極力勸諫,最終使自己的國君落了個殺忠臣

的罪名,遭到滅國之禍,這都是徐鉉的緣故啊。徐鉉害怕這個

過失被人知道,又為賢能比不上潘佑而羞恥,所以隱瞞了潘佑

的忠臣行為而以其他的罪名誣蔑它。從(對待)潘佑的事來看,

其他被殺的人,也能夠推知(其他原因)了。唉,如果真有這樣

的事的話,我認為徐鉉不只事大大的誣蔑了忠臣,他對我們大

宋君主的欺騙不也是很嚴重嗎?

王安石《讀《江南錄》》

5、《西北有高樓》原文及翻譯譯文

《西北有高樓》原文及翻譯

【原文】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希。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譯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

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

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那音響是何其的悲哀!

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zhàn)死,悲慟之聲竟使杞之

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飄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

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

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

兒的深情呼喚。

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jié)伴高飛,去遨游那無

限廣闊的藍天白云!

6、《昔有長者子》原文及翻譯譯文

《昔有長者子》原文及翻譯百喻經(jīng)寓言故事

原文:

昔有長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積有七載,方③得一車,

持來歸家。詣④市賣之,以⑤其貴故⑥,卒⑦無買者。經(jīng)歷多

日,不能得售⑧。心生疲厭,以為⑨苦惱。見人賣炭,時⑩得

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

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世間愚人亦復(fù)如是(13)。(選

自伽斯那《百喻經(jīng)》)

譯文:

從前,有一位年長有聲望之人的兒子,進入海中打撈沉香

木。累積了很多年,才得到一車(沉香木),把它運回家。他到

集市上去賣沉香木,因為沉香木價格昂貴的原因,最終沒有人

來買。過了許多天,他還不能賣出去。他心中產(chǎn)生疲勞厭煩的

情緒,把這看成是一種苦惱。他看到別人賣木炭,時常能很快

地將木炭賣出去,就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不如把沉香木燒成炭,

這樣就可以很快賣出去了。他于是把沉香木燒成木炭,前往市

場賣木炭,結(jié)果還不能賣到半車木炭的價錢。世界上的愚蠢的

人也正是像這樣。

注釋:

①長者子:年長有聲望之人的兒子。

②沉水:即沉香木,是名貴的木材,香料,中藥。因木質(zhì)

堅硬,能沉于水,故名。

③方:才,剛剛。

④詣:前往,到...去。

⑤以:因為。

⑥故:原因。

⑦卒:最終。

⑧售:賣出去。

⑨為:當做

⑩時:時常。

⑩很快的。

?直:同“值”,價值。

13、是:這樣。

《昔有長者子》

7、《班昭續(xù)《漢書》》原文及翻譯譯文

《班昭續(xù)《漢書》》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班昭續(xù)《漢書》

原文:

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學

高才。世叔早卒,有節(jié)行法度。兄固著《漢書》,其八表及天

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詔昭就東觀藏書閣踵而成之。帝數(shù)召入

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日“大家”。每有貢獻異物,輒

詔大家作賦頌。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

閣下,從昭受讀。(選自《后漢書?曹世叔妻傳》)

譯文:

扶風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兒,名叫昭,字惠班.

班昭學識廣博,才華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潔身自愛,符

合當時社會對婦會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寫《漢書》,其中

的八表及《天文志》還沒寫完就去世了,漢和帝下詔,令班昭

到東觀藏書閣繼續(xù)編纂《漢書》。皇帝還常常把班昭詔進皇宮

去,要皇后和眾貴人把她當作老師,稱她為,大家'o每當有

人貢獻稀奇的東西來,皇帝就下詔命班昭作賦寫頌。當時《漢

書》剛問世,有很多人不大讀得懂,班昭的同鄉(xiāng)馬融就住在藏

書閣下,向她學習《漢書》。

夔一足文言文翻譯8

《夔有一足》原文及翻譯韓非子寓言故事

原文:

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

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于聲。堯曰:'夔一而足

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一

-《韓非子》

注釋:

①夔:我國見諸記載最早的音樂家,以精通音樂著稱

②樂正:古代官名,負責音樂事務(wù)地位的官員

譯文:

魯公問孔子說:“我聽說夔這個人只有一只腳,這是真的

嗎?”孔子回答說:“夔是個人,怎么會一只腳?這個人沒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堯說:'有夔一個人就足夠

了。'指派他當了樂正(官名)。因此對有學識的人的作用給以

很高的評價說:'有像夔這樣一個人就足夠了。'不是只有一

只腳啊。”

啟不:

凡是聽到傳聞,都必須深透審察,對于人都必須用理進

行檢驗。

9、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譯文

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王充《論衡》

原文:

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不也;遇不遇,時也;

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

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眾上;世各自有

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進。進在遇,退在不遇。處尊居顯,未

必賢,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Q故遇,或抱洋行,

尊于桀之朝;不遇,或持潔節(jié),卑于堯之廷。所以遇不遇非一

也:或時賢而輔惡;或以大才從于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濁;

或無道德,而以技合;或無技能,而以色幸。

——《論衡》第一卷逢遇篇

譯文:

操行,有一直賢良的;而做官,卻沒有總是被重用的。人

品好不好,是才能和操行問題;而被不被重用,是時運問題。

才能高超品行高潔,不可能保證憑此一定會尊貴;才能淺薄品

行惡劣,也不可能因此就一定要卑賤。有的人才能高超,品行

高尚,不被賞識,居于低下的地位;而有的人才能薄陋,品行

惡劣,得遇時運,地位在眾人之上。不同時代各自有用來選

“士”的標準,而“士”也各有用來取得功名的辦法。晉升在

于受到賞識,滯黜在于不受賞識。處于尊貴顯赫地位,未必賢

能,只不過受到賞識;地位卑賤低下,未必愚笨,沒被賞識

啊。所以只要被賞識,有的盡管品行惡劣,也會在夏桀的朝廷

上得到尊位;不被賞識,有的盡管持有高潔節(jié)操,在堯的朝廷

上也會處于下位。因此,被重用還是遭貶斥,原因不是一樣

的:有的是賢臣卻輔佐了暴君;有的是有大才干的臣子卻要服

從于才小的君主;有的是君臣都有大才,而道德卻有清濁之分;

有的是雖沒有道德,卻以一技之長投合了君意;有的是沒有任

何技能,而是憑姿色受到寵幸。

王充《論衡》之《逢遇》

10、《閩有帶魚》原文及翻譯譯文

《閩有帶魚》原文及翻譯五雜組

原文:

閩有帶魚,長丈余,無鱗而腥,諸魚中最賤者,獻客不以

登俎(1)。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潔。嘗有一監(jiān)司,

因公事過午歸,餒甚,道傍聞香氣甚烈,問何物,左右以帶魚

對,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⑵之,大稱善,且怒往者之

不市也。自是每代必欲得之,去閩數(shù)載,猶思之不置。人之嗜

好無常如此。吳江顧道行先生亦嗜閩所作帶魚蚱,遇閩人輒

索,而閩人賤視此味,常無以應(yīng)之也。

(選自《五雜組》,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題另

加)

[注](1)不以登俎(z):意為上不了臺面。(2)啖(ddn):

吃。

翻譯:

閩地有一種帶魚,長約一丈多,沒有鱗甲,味道很腥,是

眾多魚類中的價格最便宜的,獻給客人上不了臺面,但是普通

人家,用油煎著吃,也還是芳香撲鼻的。曾經(jīng)有一個監(jiān)司,因

為公事過了中午才回家,餓得很,在道潞邊聞到很濃的香氣,

問是什么東西,旁邊的人回答說是帶魚。監(jiān)司立刻讓人前往百

姓家取來已煎帶魚,送到家里來吃,大稱吠道好,并且惱怒以

前為什么不給他買。從此每頓飯必想著吃煎帶魚,離開閩地許

多年,仍然想著煎帶魚(心中)放不下。一個人對事物的好竟然

像這樣。吳江顧道行先生也喜歡所做的煎帶魚,通過探子前往

去索要,但閩地的人輕視這種味道,常常沒有人來回應(yīng)他。

11、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譯文(二)

王充《論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譯(二)王充《論衡》

原文:

或以賢圣之臣,遭欲為治之君,而終有不遇,孔子、孟軻

是也。孔子絕糧陳、蔡,孟軻困于齊、梁,非時君主不用善

也,才下知淺,不能用大才也。夫能御驥片錄者,必王良也;能

臣禹、稷、皋陶者,必堯、舜也。御百里之手,而以調(diào)千里之

足,必有摧衡折扼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

有閉心塞意之變。故至言棄捐,圣賢距逆,非憎圣賢,不甘至

言也。圣賢務(wù)高,至言難行也。夫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

受,不遇固宜。一一《論衡》第一卷逢遇篇

譯文:

有的賢明圣潔的臣子,也遇上了想把國家治埋好的君主,

然而最終也有不受重用的,孔子、孟軻就是這樣的人。孔子在

陳國與蔡國途中斷糧,孟軻在齊國和魏國受困,不是君主不肯

重任用賢臣,而是他們才能低下智力淺薄,沒有能力任用具有

大德大智之才。能夠駕御千里馬的,一定是王良這樣駕御駿馬

的能手;能夠任用大禹、后稷、皋陶為大臣的,必定是堯、舜

這樣的圣君。只能駕御日跑百里劣馬的人,而要他去駕御千里

良馬,必定有毀壞衡木折斷扼木的災(zāi)難;只具有使用備位庸碌

臣子的才能,卻用他去駕御賢德大臣的大智,大臣一定會有才

智受壓抑遭閉塞的變化。所以,至理箴言被拋棄,圣賢之人遭

拒斥,并非是君主憎惡圣賢,不樂意聽高明意見,而是圣賢追

求的太高遠,高明的意見難以實行。才能大的人去求才能小的

人的任用他,才能小的不可能接受,因此大才不受重用本來就

應(yīng)該這樣啊。

王充《論衡》之《逢遇》

12、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原文及翻譯譯文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原文及翻譯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

原文:

骨董自來多震,而吳巾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

輩,修潔莫如張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轂則全以

此作計然策矣。一日,予過王齋中,適坐近一故敝黑幾,壁掛

敗笠,指謂予日:“此案為吾吳吳匏庵先生初就外傳時所據(jù)

梧。此笠則太祖普賜十高僧,而吾鄉(xiāng)姚少師道衍得之,留至

今,蓋欲以歆予也c予笑曰:“是誠有之,然亦何異洪崖得道

上升。油垢穰頭,李西平破朱訛破綻衲襖也?”王面赧無以

應(yīng)。

時婁江曹孝廉家一仆范姓,居蘇城,變好骨董,曾購一閻

立本醉道士圖,真絕筆也。王以廉值脅得之,索價千金,損之

亦須數(shù)百,好事者日往商評。不知范素狡黠,已先令吳人張元

舉臨摹一本,形模仿佛,幾如桓元子之于劉越石,酬之十金,

王所收者是也,真本別得善價售矣。元舉眇一目,偶為王所

侮,因宣言于外,謂若雙目盲于鑒古,而謂我偏明耶?此語傳

播合城,引為笑端,王遂匿不敢出。真?zhèn)味荆杞砸娭?/p>

董太史玄宰,初以外轉(zhuǎn),予告歸至吳門,移其書畫船至虎

丘,與韓胄君古洲,各出所攜相角。時正盛夏,惟余與董韓。

及董所昵一吳姬四人,披閱竟日,真不減武庫。最后出顏清臣

書朱巨川告身一卷,方嘆詫以為神物,且云:”此吾友陳眉公

所藏,實異寶也。“予心不謂然,周視細楷中一行云:中書侍

郎開播。韓指謂予日:“此吾郡開氏鼻祖耶?”余應(yīng)曰:“唐世

不聞有姓開,自南宋趙開顯于蜀,因以名氏,自析為兩姓。況

中書侍郎,乃執(zhí)政大臣,何不見之《唐書》?此必盧杞所若關(guān)

播,臨摹人不通史冊,偶訛筆為開字耳。魯公與盧關(guān)正同時,

此誤何待言。”董急應(yīng)曰:“子言得之矣。然為眉公所秘愛,

姑勿廣言。”亟卷而篋之。

后聞此卷已入新安富家,其開字之曾改與否,則不得而知

矣。頃韓宦滁陽,偶談顏卷,予深悔當年妄發(fā)。

(取材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注】骨董:古董。

譯文:

骨董從來就多有廉品,而吳中的鷹品骨董尤其特別多,文

人都憑借假骨董來勉強維持生活近些天,前輩品德高尚純潔的

人中,沒有比得上張伯起的,但是也不免向這一行中求取生活.

互于王伯轂就全依靠這件為生財致富的途徑了.一天,我在王

伯做的書房中拜訪他時,正好坐在靠近一張破舊的黑色小桌

旁,墻壁上掛著一個破爛的幅子,王伯轂指著這些東西說:

“這張幾案是我彳〔吳中人吳匏庵先生當時就任外地官職時所使

用的?這頂帽子則是太祖公開賞賜十位高僧時,我的同鄉(xiāng)姚少

師道衍獲得的,保留到現(xiàn)在?”大概是想要憑借這些讓我羨慕.

我笑著說:“如果這些確實存在,但是,也與洪崖得道升天;

一塊油污的頭巾,說是李I(lǐng)西平攻克朱洲時留下的一塊撕裂的

衣襖有什么不同呢?”王伯轂紅著臉沒有話回答。

當時,婁江曹孝廉家一個姓范的仆人,住在蘇州城,也喜

好的骨董,曾經(jīng)買到一幅閻立本的《醉道士圖》,的確是最好

的畫.王伯毅強迫用低廉的價格而得到這幅畫,(而范)卻索要

一千金,減少點兒也一定要數(shù)百金,喜歡多事的人就每天去與

范商量品評。(王伯毅)不知道范的狡猾詭詐,(范)已經(jīng)先讓吳

人張元舉臨笨了一幅,樣子相像,差不多就像桓元子與劉越石

的模樣相近一樣,(戒)給了張元舉十金,王伯轂所收藏的就是

這一幅,真正的畫另外尋到好價格賣了.張元舉瞎了一只眼,

偶然被王伯轂所侮辱,張元舉就對外公開散布言論,說你在鑒

定古物上是瞎了兩只眼,還譏諷我一只眼睛瞎呢?這句話在全

城傳播開來,被人們引為笑話,王伯毅就把那幅畫藏起來不敢

拿出來.真畫與假畫這二幅,我都見過他們.

董太史玄宰,當初因為外調(diào)為官,我告老還鄉(xiāng)回到吳門

時,他把他的書畫裝船運到虎丘,跟韓胄君古洲,各自拿出所

攜帶的藏品相互比試.當時正是盛夏時節(jié),只有我與董太史、

韓胄以及董太史所親近的一個吳地的美女四個人,打開閱讀了

一整天,的確不比庫房中的少.最后董太史拿出顏清臣書寫的

《朱巨川告身》一卷,正為感嘆驚詫把它作為神圣的物品,并

且說:“此是我的朋友陳眉公所收藏的,的確是奇異的寶貝

啊。"我心中不認為是這樣的,我認真觀察,看到一行小楷字

中寫道:“中書侍郎開播韓胄對我說:“這是我們郡開氏的鼻

祖嗎?"我回答說:“唐代沒有聽說有姓開的人,從南宋趙開

在蜀地出名,于是就用名字作為姓氏,自己分為趙、開兩個姓

氏。何況中書侍郎,是執(zhí)政大臣,為什么在《唐書》中看不到

呢?這一定是盧杞所推薦的關(guān)播,臨摹的人不明白史書,偶然

筆誤為開字罷了。顏魯公與盧、關(guān)正好同時代,這樣的筆誤哪

里用說呢董太史急忙說:“您說對了.但是這是被陳眉公私下

珍愛的,姑且不要廣泛地談?wù)撢s緊卷起來裝在箱子中。后來,

我聽說這一卷書法作品已經(jīng)進入新安的富豪家中,那個開字到

底改沒有改,就不得而知了。不久,韓古洲在滁陽為官,偶然

談到顏清臣書卷,我還深深后悔自己當年隨便亂說。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之《假骨董》

13、李漁《閑情偶寄》之《柳貴于垂》原文及翻譯譯文

李漁《閑情偶寄》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