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工程測量》實踐環節教學指導
二、工程測量課程試驗
1、項目名稱
工程測量課程試驗
2、測量試驗的一般規定
(1)試驗前必須閱讀《測量學》的有關章節,試驗向對應項目及實習任務
書。
(2)試驗分小組進行,組長負責組織和協調試驗工作,辦理所用儀器和工
具口勺借領和償還手續。憑組長或組員的學生證借用儀器。
(3)試驗及實習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不得無端缺席或遲到、早退;應
在指定的場地進行,不得私自變化地點。
(4)必須遵守試驗室的《測量儀器工具的借用規則》。學生必須聽從教師的
指導,嚴格按照試驗及實習規定,認真、準時、獨立地完畢任務。
(5)試驗及實習結束時,應把觀測記錄、試驗實習匯報及實習有關資料交
指導教師審閱。經教師承認后,方可收裝儀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潔工作,向試
驗室償還儀器和工具,結束試驗或實習。
3、測量儀器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
測量儀器歷來屬于比較珍貴口勺設備,尤其是目前向精密光學、機械化、電子
化方向發展,使其功能日益先進的同步,其價格也更為昂貴。對測量儀器的對的
使用、精心愛惜和科學保養,是從事測量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的素質和應當掌握
的技能,也是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提高測量工作效率、發揮儀器性能和延長儀
器使用年限日勺必要條件。為此,制定下列測量儀器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在測量
試驗及實習中應嚴格遵守執行。
3-1儀器工具的借用。
(1)以試驗小組為單位共用測量儀器和工具,按試驗小組的編號在指定地
點憑學生證向試驗室人員辦理借用手續。
(2)借用時,按本次試驗的儀器和工具清單當場清點檢查,實物與清單與
否相符,器件與否完好,然后領出。
(3)搬運前,必須檢查儀器箱與否鎖好,搬運時必須輕取輕放,防止劇烈
震動和碰撞。
(4)試驗結束,應及時收裝儀器、工具、清除接觸土地的部件(腳架、尺
墊等)上的泥土,送還借用處檢查驗收。如有遺失或損壞,應寫出書面匯報闡明
狀況,進行登記,并應按有關規定賠償。
3-2儀器的安裝
(1)先將儀器的三腳架在地面安頓穩妥,安頓經緯儀的腳架必須與地面點
大體對中,架頭大體水平。若為泥土地面,應將腳尖踩入土中,若為堅實地面,
應防止腳尖有滑動的也許性,然后開箱取儀器。儀器從箱中取出之前,應看清儀
器在箱中的對的安放位置,以防止裝箱時發生困難。
(2)取出儀器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用雙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輕輕安放
到三腳架頭上,一手握住儀器,一手擰緊連接螺旋,使儀器與三腳架連接牢固。
(3)安裝好儀器后,隨即關閉儀器箱蓋,防止灰塵等進入箱內。嚴禁坐在
儀器箱上。
3-3儀器的使用
(1)儀器安裝在三腳架上后,不管與否在觀測,必須有人守護,嚴禁無關
人員撥弄,防止路過行人、車輛碰撞。
(2)儀器鏡頭上的灰塵,應當用儀器箱中的軟毛刷拂去或用鏡頭紙輕輕擦
去,嚴禁用手指或手帕等擦拭,以免損壞鏡頭.上的藥膜,觀測結束應及時套上物
鏡蓋。
(3)在陽光下觀測,應撐傘防曬,雨天嚴禁觀測;對于電子測量儀器,在
任何狀況下均應撐傘防護。
(4)轉動儀器時,應松開制動螺旋,然后平穩轉動;使用微動螺旋時,應
先旋緊制動螺旋(但切不可擰得過緊);微動螺旋不要旋到頂端,即應使用中間
的一段螺紋。
(5)儀器在使用中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向指導教師匯報,不得私自處理。
3-4儀器的搬遷
(1)在行走不便內地段搬遷測站或遠距離遷站時.,必須將儀器裝箱后再搬。
(2)近距離或在行走以便的地段遷站時,可以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搬遷。
先檢查連接螺旋與否轉緊,松開制動螺旋,如為經緯儀,則將望遠鏡物鏡向著度
盤中心,均勻收攏各三腳架腿,左手托住儀器的支架或基座,右手抱住腳架,穩
步行走。嚴禁斜扛儀器于肩上進行搬遷。
(3)遷站時,應帶走儀器所有附件及工具等,防止遺失。
3-5儀器時裝箱
(1)試驗結束,儀器使用完畢,應清除儀器上的灰塵,套上物鏡蓋,松開
各制動螺旋,將腳螺旋調至中段并使大體同高。一手握住儀器支架或基座,一手
旋松連接螺旋使與腳架脫離,雙手從腳架頭上取下儀器。
(2)儀器放入箱內,使對H勺就位,試關箱蓋,確認放妥(若箱蓋合不上口,
闡明儀器位置未放置對的,應重放,切不可強壓箱蓋,以免損傷儀器),再檸緊
儀器各制動螺旋,然后關箱、搭扣、上鎖。
(3)清除箱外的灰塵和三腳架尖上的泥土。
(4)清點儀器附件和工具。
3-6測量工具的使用
(1)使用鋼尺時,應使尺面平鋪地面,防止扭轉、打圈,防止行人踩踏或
車輪碾壓,盡量防止尺身沾水。量好一尺段再向前量時,必須將尺身提起離地,
攜尺前進,不得沿地面拖尺,以免磨損尺面刻劃甚至折斷鋼尺。鋼尺用畢,應將
其擦凈并涂油防銹。
(2)皮尺的使用錯施基本上與鋼尺的使用楮施相似,但量距時使用的拉力
應不不小于鋼尺,皮尺沾水的危害更甚于鋼尺,皮尺假如受潮,應晾干后再卷入
盒內,卷皮尺時切忌扭轉卷入。
(3)使用水準尺和標桿時,應注意防止受橫向壓力,防止豎立時倒下,防
止尺面分劃受磨損。標桿更不能作棍棒使用。
(4)小件工具(如垂球、測釬、尺墊等)用完即收,防止遺失。
4、記錄、計算注意事項
(1)試驗及試驗所得各項數據的記錄和計算,必須按記錄格式用2H鉛筆
認真填寫。字跡清晰并隨觀測隨記錄。不準先記在草稿紙上,然后譽入登記表中,
更不準偽造數據。
(2)觀測者讀出數字后,記錄者應將所記數字復誦一遍,以防聽錯、記錯。
(3)記錄錯誤時,不準用橡皮擦去,不準在原數字上涂改,應將錯誤時數
字劃去,并把對的的數字記錄在原數字上方。
(4)記錄數字要全,不得省略零位。如水準尺讀數1.30(),度盤讀數
151000W%127。02,06"中時"0"均應填寫。
(5)簡樸的計算及必要的檢查,應在測量進行時完畢。
(6)測量數據運算應根據所取位數,按“四舍六入,五前單進、雙不進”的
規則進行數字湊整。如數字1.2335和1.2345取值均為1.234。
5、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
5-1目日勺規定
(1)理解S3級水準儀的各部件名稱及作用;
(2)練習水準儀的安頓、瞄準、精平與讀數:
(3)測量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5-2儀器工具
S3級水準儀,1;水準尺,1;記錄本,1;傘,1。
5-3試臉措施與環節
(1)安頓儀器;
1)將腳架張開,使其高度合適,架頭大體水平,并將腳架尖踩入土中;
2)用連接螺旋將儀器固連在腳架上;
3)粗略整平:先轉動一對腳螺旋,后轉動另一腳螺旋使圓氣泡居中。注意
氣泡的移動方向與左手拇指運動方向一致(左手拇指法則)。
(2)瞄準水準尺、精平與讀數;
1)甲立水準尺與某地面點上,乙松開水準儀制動螺旋,用準星和照門阻瞄
水準尺,固定制動螺旋,用微動螺旋使目的大體位于視場中央;
2)轉動目鏡進行對光,看清十字絲,再轉動物鏡對光螺旋看清物象。如有
視差,則應仔細進行物鏡對光消除視差;
3)轉動微傾螺旋使符合水準器氣泡兩端日勺影像吻合(即成一圓弧狀),也稱
精平;
4)讀數:用中絲在水準尺上讀取四位讀數,即米、分米、厘米及亳米位。
讀數時應先估出亳米數,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亳米讀出四位數。
(3)測量地面兩點之間的高差。
1)在地面選定A、B兩個較結實的點。
2)在A、B兩點之間安頓水準儀,儀器至A、B兩點時距離大體相等。
3)樹立水準尺于點A上。瞄準水準尺,精平后讀數,即為后視讀數,記入
表中。
4)再將水準尺立于點B。瞄準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前視讀數,并記入表中。
5)計算A、B兩點的高差,并記入表中。
自修后視讀數一前視讀數
5-4記錄格式
表2-1水準測量登記表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編號:觀測:記錄:
測站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m)備注
6、水準測量
6-1目日勺規定
(1)練習室外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與檢核的措施。
(2)測定一閉合水準線路,求得高差閉合差,應滿足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的
規定:/溶=±40>/Znin或〃容=±12^111111。
6-2儀器工具
S3級水準儀,1;水準尺,2;記錄本,1;傘,1。
6-3試驗措施與環節
(1)在地面選定B、C、D三個結實點作為待定高程點,BM.A作為已知高
程點,其高程值由教師提供。安頓儀器于A點和轉點TP.1之間,步測前后距離
大體相等,進行粗略整平和目鏡對光。觀測編號為1。
(2)后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讀取后視讀數,記入手簿;
(3)前視TP.1水準尺,精平,讀取前視讀數,記入手簿;
(4)升高(或減少)儀器高度l()cm以上,反復2、3環節;
(5)計算測量日勺高差,規定兩次測得的高差之差不不小于6mm,滿足則取
其平均值作為該段平均高差;
(6)遷至第二站繼續觀測。沿選定的路線,將儀器遷至TP.1前方,仍用第
一站施測的措施,后視TP.1,前視B點,以此持續設站觀測,最終回至A點;
(7)計算校核:后視讀數之和減前視讀數之和應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
均高差之和日勺二倍,作為計算校核;
(8)高差閉合差H勺計算與調整;
(9)計算各待定點高程:根據已知高程點AH勺高程和改正后的J高差計算B、
C、D、A4點的)高程,最終算得A點的高程應與其已知值相等,以資校核
6-4注意事項
(1)每次讀數值之前,應進行精平并消除視差;
(2)應使前后視距大體相等,且水準尺上讀數位置距離地面不應不不小于
0.3m;
(3)在已知高程點和待定高程點上不能放置尺墊。轉點用尺墊時,應將水
準尺置于尺墊半圓球的頂點上;
(4)尺墊應踏入土中或置于結實地面上,觀測過程中不得碰動儀器或尺墊,
遷站時應保護前視尺墊不得移動。
6-5記錄與計算
表2-2水準測量登記表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編號:觀測:記錄:
測站點號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平均高差高程備注
計算
校核
表2-3水準測量登記表
距離實測高改正數改正后
測段點號測站數高程(m)備注
(m)差(m)(m)高差(m)
?后每測站改正數:二^=
輔助
n
計算
7、DJ(,級光學經緯儀的使用
7-1目。勺規定
(1)理解J6經緯儀各部件的名稱及作用;
(2)練習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數日勺措施,掌握基本操作要領;
(3)規定對中誤差不不小于3mm,整平誤差不不小于一格。
7-2儀器工具
k經緯儀,1;測釬,1;傘,1。
7-3試驗措施與環節
(1)經緯儀安頓
1)在地面打一木樁,樁頂釘一小釘或劃十字作為測站點;
2)松開三腳架,安頓于測站上,使高度合適,架頭大體水平,掛上垂球。
移動三腳架,使垂球尖大體對準測站點,踩緊三腳架;
3)打開儀器箱,雙手握住儀器支架,將儀器從箱中取出,置于架頭上,一
手緊握支架,一手擰緊連接螺旋;
4)略微松開連接螺旋,雙手扶住基座,在架頭上平移儀器,使垂球尖端對
準測站點,再擰緊連接螺旋;
5)松開水平制動螺旋,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任意一對腳螺旋的連
線,兩手以相反方向,同步轉動腳螺旋,使氣泡后中,注意氣泡日勺移動方向與左
手拇指日勺轉動方向一致;
6)將儀潛繞豎軸轉動9()。,使水準管垂直于本來兩腳螺旋的連線,轉動第
三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7)反復上述環節⑤、⑥,直到儀器轉到任何方向,氣泡中心不偏離水準管
零點一格為止。
(2)瞄準目日勺
1)將望遠鏡對向天空,轉動目鏡使十字絲清晰;
2)用望遠鏡上日勺概略瞄準器瞄準目的,再從望遠鏡中觀看,如目的位于視
場內可固定望遠鏡制動螺旋和水平制動螺旋;
3)轉動物鏡對光噱旋使目日勺影像清晰,再調整望遠鏡和照準部微動螺旋,
在靠近十字絲中心位置,使豎絲平分目的(或將目的夾在雙絲中間);
4)眼睛左右微微移動,檢查有忽視差,如有,轉動物鏡對光螺旋消除。
(3)讀數
1)打開反光鏡,調整反光鏡使讀數窗亮度合適,轉動讀數顯微鏡的目鏡,
看清讀數窗分劃,仔細辨別水平度盤讀數窗與豎盤讀數窗及測微尺最小格值;
2)使用分微尺讀數:讀數由位于分微尺中的刻劃線注記讀出;不不小于1。
的數值,以分微尺零刻劃作為指標線,在分微尺上讀出,估讀至01(故秒值為
6秒的整數倍);
3)盤左瞄準一目的,讀出水平度盤讀數,縱轉望遠鏡,盤右再瞄準目的,
讀數,兩次讀數之差約為180。,以此檢核讀數與否對的。每人按上述環節瞄準
三個目的進行三組讀數。
(4)記錄格式
表2-4水平角測量登記表
盤左讀數盤右讀數
目的備注
O/"O1"
7-4注意事項
(1)經緯儀對中時,應使三腳架架頭大體水平,否則會導致儀器平整困難;
(2)經緯儀整平時,應檢查各個方向水準管氣泡口勺居中,其偏差應在規定
范圍以內;
(3)用望遠鏡瞄準目的時必須消除視差;
(4)用分微尺進行讀盤讀數時,可估讀至0.1',估讀必須精確。
8、測回法測量水平角
8-1目日勺規定
1、掌握測回法測量水平角的操作措施、記錄及計算;
2、每人對同一角度觀測一測回以上,上、下兩半測回角值之差不得超過40〃
(或0.7'),各測回角值差不得不小于40〃。
8-2儀器工具
Dk經緯儀,1;測釬,1;記錄本,1;傘,1。
8-3試驗措施與環節
(1)每組選一測站點O,安頓儀潛,對中、整平后,再任選A,B兩個目
陽
(2)盤左位置,先瞄準目的A,后撥度盤變換器,使水平度盤讀數略不小
于零,讀數內,記入手簿;
(3)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B目口勺,讀數歷,盤左測得/AOB角
為:
限=b「K
(4)變換成盤右,分別瞄準B、A,讀數G,歷,盤后測得NA3B角為:
?右=:一。2;
(5)若上下兩個半測回角值之差不不小于40〃,取其平均值作為所測成果:
吟(限+外)、
(6)觀測第二測回時,應將起始方向A的度據安頓90度附近,各測回之
間角值之差不得超過40"。
8-4注意事項
(1)安頓經緯儀時,與地面點的對中誤差應不不小于3mm;
(2)瞄準目的時.應盡量瞄準目的底部,以減少由于目的傾斜引起口勺水平
角觀測口勺誤差。
8-5記錄格式
表2-5測問法觀測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型號觀測記錄
測豎盤水平度盤讀半測回角一測回角各測回平均角
目的備注
站位置數."值°〃值。'"值°〃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9、全圓方向觀測法測量水平角
9-1目日勺規定
(1)練習使用全圓方向觀測法觀測水平角的操作措施、記錄和計算;
(2)在半測回中歸零差不得超過18";
(3)各測回方向值的較差不得超過24〃。
9-2儀器工具
Dk經緯儀,1;測釬,1;記錄木,1;傘,1。
9-3試驗措施與環節
(1)在測站點0安頓儀器,對中、整平后,選定A、B、C、D四個目的;
(2)盤左瞄準起始目MJA,并使水平度盤讀數略不小于零,讀數并記錄;
(3)順指針方向轉動照準部,依次瞄準B、C、D、A各日啊,分別讀取水
平度盤讀數并記錄,歸零差不得超過18";
(4)縱轉望遠鏡變換成盤右,依次瞄準A、D、C、B、A各目的,分別讀
取水平度盤讀數并記錄,歸零差不得超過18”;
(5)計算
1)計算兩倍照準誤差2c值
2C=盤左讀數-(盤右讀數±18()°);
2)計算各方向的平均讀數
平均讀數」[盤左讀數十(盤右讀數±180°)];
3)計算歸零后的方向值
將各方向的平均讀數分別減去起始方向OA口勺平均讀數,即得各方向的歸零
方向值。
(6)第二人觀測時,起始方向的度盤讀數安頓于90°附近,同法觀測第二
測回:
(7)各測回同一方向歸零方向值的互差不得超過24〃,取其平均值,作為
該方向口勺成果。
9-4注意事項
(1)應選擇遠近適中、易于瞄準的清晰目的作為第一目的(起始方向);
(2)測回間應變奧水平度盤位置。
9-5記錄格式
表2-6全圓方向觀測法觀測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編號:觀測:記錄:
歸零后方歸零方向
測回盤左盤右2C平均讀數
測站目的向值平均略圖
數QfftQfftof〃
。/〃值°'〃
10、豎直角測量以及經緯儀豎盤指標差的檢查
10-1目的規定
(1)練習豎直角觀測、記錄及計算的措施;
(2)理解豎盤指標差日勺計算措施;
(3)同一組所測得的豎盤指標差的互差不得超過25%
10-2儀器工具
DJ6經緯儀,1;花桿,1;記錄本,1;傘,1。
10-3試臉措施與環節
(1)在測站點O安頓儀器,對中、整平后,選定A、B兩個目的;
(2)先觀測豎盤注記形式并寫出豎直角歐I計算公式:盤左將望遠鏡大體放
平,觀測豎盤讀數,然后將望遠鏡慢慢上仰,觀測讀數變化狀況,若讀數減小,
則計算豎直角的計算公式等于視線水平時的讀數減去瞄準目日勺時日勺讀數,反之,
則相反;
(3)盤左,用十字絲中橫絲切于A目日勺頂端,轉動豎盤指標水準管微動螺
旋,使氣泡居中,讀取豎盤讀數L,記入手簿并計算出豎直角利;
(4)盤右,同法觀測A目的,讀取盤右讀數R,記入測量手簿并算出豎直
角?/?;
(5)計算豎盤指標差:工二3(。《一%.)或X=T(L+R—360°);
(6)計算豎直角平均值:+或a=-180°);
(7)同法測定B目的的豎直角并計算出豎盤指標差。同組測得指標差口勺互
差不得超過25"。
10-4注意事項
(I)進行豎直角觀測瞄準目的時,橫絲應通過目的的集合中心或切于目的
的頂部;每次豎直度盤讀數前,應使豎盤水準管氣泡居中或確認豎盤傾斜賠償為
開;
(2)計算豎直角和指標差時,應注意正、負號。
10-5記錄格式
表2-7豎直角觀測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代號觀測記錄
半測回豎直指標一測回豎直
豎盤豎盤讀數豎盤注汜形
測站目的角差角
位置0,〃式
O/"r〃of〃
11、距離丈量
11-1目日勺規定
(1)掌握鋼尺量距的一般措施;
(2)規定往、返丈量距離,相對誤差不不小于1/3000。
11-2儀器工具
鋼尺,1;標桿,2;木樁,1;斧,1;測釬,5;記錄本,1。
11-3試驗措施和環節
(1)在地面選擇相距約100m的A、B兩點,打下木樁,樁頂釘一小釘或
畫十字作為點位;
(2)在A、B兩點的外側樹立標桿;
(3)后尺手執尺零端,插一根測釬于起始點A,前尺手持尺盒并攜帶其他
測釬沿AB方向前進,行至一尺段處停下;
(4)一人立于B點后1?2m處定線,指揮持標桿者將標桿左右移動,使其
插在AB方向上;
(5)后尺手將尺零點對準點A,前尺手沿直線拉緊鋼尺,在尺末端插下測
釬,完畢一尺段測量。后尺手拔起A點測釬與前尺手共同舉尺前進。同法繼續
丈量其他各尺段;
(6)最終,局限性一整尺段時,前尺手將某一整數分劃對準B點,后尺手
在尺零端讀出厘米及毫米數,兩數相減求得余長。往測全長:。往二山+4,(〃一
整尺段數,I—鋼尺長度,q——余長);
(7)同法由B至A進行返測,但必須重新進行直線定線;
(8)計算往、返丈量成果的平均值及相對誤差,若超過1/3000須重測。
11-4注意事項
(1)使用鋼尺時,不得讓車輾、人踏,也不準在地面上拖拉。尺身應平直
不得有扭結,用后應及時擦去污垢并涂油防銹;
(2)鋼尺拉出和卷入時不應過快,否則易出現拉不出或卷不進等故障;
(3)不得握住尺盒拉緊鋼尺,以防鋼尺末端從盒內拉出。
表2-8距離丈量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編號:觀測:記錄:
往測長度返測長度來回之差來問測平均值
測線相對誤差
(m)(m)(m)(m)
12、測設水平角與水平距離
12-1目的規定
(1)練習用精確措施測設已知水平角,規定角度誤差不超過±40〃;
(2)練習測設已知水平距離,規定相對誤差不不小于l/5000o
12-2儀器工具
經緯儀,1;鋼尺,I:木樁,5:測釬.6;斧,I:傘,I:記錄本,1:水
準儀,1;水準尺,I;溫度計,1;彈簧秤,1;
12-3試驗措施和環節
(1)測設角值為4的水平角
1)在地面選A、B兩點并打樁,作為已知方向;
2)安頓經緯儀于B點,轉動照準部瞄準A點并使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
(或略不小于0°);
3)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使度盤讀數為£(或A
方向讀數十夕),在此方向距離B點為DBC(略短于1尺段)處打一木樁為C點,
并在樁頂標出視線方向和C點點位;
4)用測回法觀測/ABC兩個測回,若測回之間的J角值互差不超過40",取
其平均值為小;
5)計算改正數
n(夕一4)〃_nM”…
CC=DBC---------;=DBC-"2;
PP
6)過C點作BCH勺垂線,沿垂線向外(夕>用)或向內(夕<以)量取CC
定出C點,則NABC即為要測設日勺£角;
7)檢核:用測回法再重新測量NABC,其角值與已知角£之差應在限差之
內。否則,再進行改正,直到滿足精度為止。
(2)測設長度為D日勺水平距離
運用測設水平角的樁點,沿BC方向測設一段水平距離D=35m歐J線段BE。
1)安頓經緯儀于B點,瞄準C點,用鋼尺自B點沿視線方向丈量概略長度
D,并打樁為E點。然后,在E點樁頂標出直線口勺方向和E點的|概略位置E,;
2)用檢定過時鋼尺按精密量距的措施往、返測定BE田勺距離,并測出丈量
時日勺鋼尺溫度,估讀至().5℃;
3)用水準儀來回測量各樁頂間的高差,當兩次測的高差之差不超過5mHi時,
取其平均值作為成果;
4)將往、返測得日勺BE,時距離分別加尺長、溫度和傾斜改正后,取其平均
值為D\與要測設的長度D相比較求出改正值
5)若D>D,即AD為正值,則應由E向B方向改正△口值得到點E,BE
即為所測設H勺長度D;若為負值,則應以相反的方向改正;
6)再檢測BE時距離,與設計日勺距離之差日勺相對誤差不得超過1/5000。
12-4記錄格式
表2-9測設水平角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編號:觀測:記錄:
設計角值水平度盤讀數
豎盤位置
測站目的。/"0/〃測設略圖
表2/0水平角檢核手簿(測回法)
水平度盤讀數角值平均角值
測站豎盤位置OJftOff/0///備注
13、測設已知高程和坡度線
13-1目日勺規定
(1)練習測設已知高程點的措施,規定高程誤差不不小于-±12mm;
(2)練習測設某設計坡度線。
13-2儀器工具
水準儀,1:水準又,1:木樁,6:斧,1:傘,1:記錄本,1:皮尺,1o
13-3試驗措施和環節
(1)測設已知高理”改
1)設在欲測設已知高程點的附近有一臨時水準點A,其高程為HA(數字由
教師提供),在欲測設高程點B處打一木樁;
2)安頓水準儀于A,B之間,后視A點上的水準尺,讀后視讀數〃,水準
儀視線高程HI=HA+。;
3)計算前視讀數尺設;
4)立尺于B點,緊貼木樁側面,測設者指揮持尺者將標尺上下移動,當視
線水平,橫絲對準尺上讀數b時,在木樁側面用紅鉛筆畫出尺底線,此線即為所
測設的已知高程點的位置:
5)檢核:重新測定上述尺底線的高程,與設計值比較,誤差不超過±12mm。
(2)測設某設計坡度線。欲從A點至B測設距離D為50m,坡度i為-1%
『、J坡度線,規定每隔10m打一木樁
1)從A點開始,沿AB方向量距、打樁并依次編號;
2)設起點A位于坡度線上,其高程為HA,根據已定坡度和AB兩點間的水
平距離D計算出B點的高程:HB=HA-0,0ID,并用測設高程點口勺措施將B點測
設出來;
3)安頓水準儀于A點,使一種腳螺旋位于AB方向上,此外兩個腳螺旋的I
連線與AB垂直,量取儀器高i;
4)用望遠鏡瞄準B點上的水準尺,轉動位于AB方向上的腳螺旋,使視線
對準尺上讀數,處;
5)不變化視線,依次立尺于各樁頂,輕輕打樁,待尺上讀數恰為i時,樁
頂即位于設計歐I坡度線上;
若受地形限制,不許可將樁頂打在坡度線上時,可讀取水準尺上日勺讀數,然
后計算出各中間點日勺填、挖數:填、挖數=,-讀數,為填,為挖。
13-4記錄格式
表2-II測設高程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型號觀測記錄
水準點高程(m)后視讀數(m)視線高程(m)測設高程(m)前視應讀數(m)
表2-12高程檢測
點號后視讀數(m)前視讀數(m)高差(m)高程(m)備注
表2-13測設已知坡度線
坡線全長設計坡度起點高程終點高程
樁號儀器高(m)尺上讀數(m)填、挖數(m)備注
三、工程測量實習
1、項目名稱
小區域控制測量。
2、實習目的1
教學實習是測量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除驗證課堂教學外,是鞏固和深化所
學課堂知識日勺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日勺手
段。通過地形圖測繪和建筑物測設,可增強測定和測設地面點位的概念,提高應
用地形圖的能力,為此后處理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工作的問題打下基礎。
3、任務和規定
(1)測繪圖幅為50x50cm?,比例尺為1:1000(或1:500)日勺地形圖一幅;
(2)在本組所測H勺地形圖上布設一幢民用建筑物,并根據建筑物日勺平面位
置設計一條建筑基線,規定計算出測設建筑基線及建筑物外輪廓軸線交點的數
據,然后將它們測設于實地,并作必要歐I檢核;
(3)理解精密測量儀器日勺構造及其使用措施;
(4)實習結束時,每人交實習匯報一份,通過考核,評估成績。
4、實習組織
實習期間的組織工作應由主講教師全面負責,每班除主講教師外,還應配置
一位輔導教師,共同擔任實習期間的輔導工作;
實習工作按小組進行,每組4?5人,選組長一人,負責組內實習分工和儀
器管理。組員在組長日勺統一安排下,分工協作,搞好實習。分派任務時,應使每
項工作都由組員輪番擔任,不要單獨追求進度。
5、實習注意事項
5-1實習儀器使用與愛惜。
除參照測量試驗須知外,還應注意如下各點:
(1)每次出發前及收工時均應清點儀器和工具;
(2)實習中如發現儀器有故障,應立即匯報輔導教師,不準自行拆卸;
(3)準時領用,交還儀器,并遵守儀器領借制度。
5-2實習前要做好準備,伴隨實習進度閱讀實習指導書及教材的有關章節。
5-3每一項測量工作完畢后,要及時計算、整頓成果并要寫實習工作口志。
原始數據、資料、成果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
5-4遵守作息制度,有事須向輔導教師請假。實習期間應及時整頓當日日勺測
量資料并進行內業計算。
6、實習匯報的編寫
每人寫實習匯報一份,規定在實習期間編寫,實習結束時上交。匯報應反應
學生在實習中所獲得的一切知識,編寫時要認真,力爭完善,參照格式如下:
6-1封面——寫實習名稱、地點、起訖日期、班級、組別、姓名;
6-2目錄;
6-3序言——闡明實習目的、任務及規定;
6-4內容——實習口勺項目、程序、措施、精度、計算成果及示意圖、按實習
次序逐項填寫;
6-5結束語一寫實習的體會、意見和提議。
7、應交作業
實習結束時應交下列作業,否則,不準參與考察。
7-1小組應交成果:
(1)距離丈量及角度觀測記錄計算表;
(2)水準測量記錄及計算表;
(3)地形圖一幅;
(4)測設草圖一嗝。
7-2個人應交作業:
(1)圖根水準或四等水準的計算和成果表;
(2)控制點坐標計算表及控制測量略圖;
(3)實習匯報。
8、實習內容
8-1大比例尺地形匆測繪:
(1)控制測量的外業工作。
1)選點埋樁每組在指定地區選4?6個控制點,構成閉合導線形式(在量距
困難的山區,也可布置小三角鎖)作為平面控制網。控制點應選在土質堅實、便
于保留標志和安頓儀器、視野開闊便于施測碎部之處,相鄰導線點間通視良好,
便于測角量距,邊長約60?100m左右。
2)控制點選定后,立即打樁,樁頂釘一小釘或劃一十字作為標志,并編寫
樁號與組別。例如,第一組的第一點可寫成A1。
3)水平角觀測用測回法觀測導線內角一測回,規定上、下半測回角值之差
不得不小于40%閉合導線的角度閉合差不得不小于±40”J?o
4)丈量邊長用鋼尺往、返丈量導線各邊邊長,其相對誤差不得不小于1:3000。
5)測定控制點的高程為了使導線點的高程納入統一高程系統,首先與測區
附近的已知高程點進行高程連測,以便確定本組任意一導線點的高程。規定用四
等水準測量日勺措施往、返測定,其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6Mmm。
導線其他各點的高程則用圖根水準測量口勺措施測定,構成一閉合水準路線。
每站均用變動儀器高法或雙面尺法進行檢核。規定兩次測得高差之差不得不小于
6mm,高差閉合差不得不小于±12冊mm。
6)連測為了使控制點的坐標納入本校或當地區的統一坐標系統,盡量與測
區附近高級控制點進行連測,否者,用羅盤儀測定導線一邊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
點的坐標作為起算數據。
(2)控制測量內業計算
I)將通過校核附外'也觀測數據及起算數據填入導線坐標計算表中,講行導
線坐標計算,求出導線各點坐標。
2)檢核水準測量手簿,首先計算出連測高程點的高程,再將等外水準測量
的成果一起填入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中,算出各點調整后的高程。
(3)繪制坐標格網和展繪控制點
1)選擇很好口勺測圖紙50x50cn?;
2)用對角線法繪制10x10cm?的坐標格網,珞網邊長10cm,并進行檢查;
3)展繪控制點;
4)檢查:用小鋼板尺量出各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與實地水平距離相比較,
其誤差不得不小于圖上0.3mm,否則,應檢查展點與否有誤。
(4)地形測圖
測圖比例尺為1:1000或1:500,等高距采用1m或0.5m,也可采用高程注記
的措施。采用經緯儀測圖法。
(5)地形圖日勺檢查
自檢是保證測圖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當一幅地形圖測完后,每個實習小
組必須對地形圖進行嚴格自檢,最終交指導教師進行檢查。檢查可分為室內檢查、
巡視檢查和儀器檢查三部分。一般采用設站檢查,在測站上選擇距離較長的導線
邊來進行定向,在用另一導線邊的方向作檢查,經檢查無誤后,在檢測圖板上已
測繪的碎部點區I位置和高程。
一測站檢測完畢,測圖員應對照實地地形檢查有無遺漏和錯誤,發現后應及
時補測和改正。
搬站后,還要對前一站所測定日勺碎部點詵擇幾點講行反冗觀測,或者詵擇明
顯日勺重要地點進行方向照準檢查。
(6)地形圖整飾
整飾則是對圖上所測繪日勺地物、地貌、控制點、坐標格網、圖廓及其內外的
注記,按地形圖圖式所規定的行裝、大小和規格進行描繪,提供一張完美的鉛筆
原圖,有條件的可以著墨。規定圖面整潔,鉛線清晰,質量合格。
整飾次序:先繪內圖廓及坐標格網交叉點(格網定點繪長1cm的交叉線,
圖廓線上則繪5mm的短線);再繪控制點、地形點符號及高程注記,獨立地物和
居民地,多種道路、線路,水系,植被,等高線及多種地貌符號,最終繪外圖廓
并填寫圖廓注記。
8-2地形圖日勺應用
測圖結束后,每組在自繪地形圖上進行設計。
(1)在圖上布設民用建筑物一幢,并注出四面外墻軸線交點的I設計坐標及
室內地坪標高。
(2)為了測設建筑物的平而位置,需要在圖上平行于建筑物B勺重要軸線布
設一條三點一字形日勺建筑基線,用圖解法求出其中一點日勺坐標,此外兩點的I坐標
根據設計距離和坐標方位角推算。
(3)在自繪日勺地形圖或此外選定日勺地形圖上繪縱斷面圖一張,規定水平距
離日勺比例尺與地形圖比例尺相似,高程比例尺可放大5?1()倍。
8-3測設
(1)測設建筑基線
I)根據建筑基線A、O、B三點的設計坐標和控制點坐標算出所需要的測
設數據,并繪測設略圖。
2)安頓經緯儀于控制點上,根據選定的測設措施將A、0、B三點標定在
地面上。
3)檢查:在O點安頓儀器,觀測NAOB,與180。之差不得超過±24〃,再
丈量AO和OB距離,與設計值之差口勺相對誤差不得不小于1/10000,否則,應
進行改正。
(2)測設民用建筑物
1)根據已測設的建筑基線與欲測設的建筑物之間口勺互相關系,即可采用直
角坐標法將建筑物外墻軸線日勺交點測設到地面上。
2)檢查:建筑物日勺邊長相對誤差不得超過1/5000,角度誤差不得不小于±1',
否則,應進行改正。
3)龍門板(樁)測設。
8-4考察。
檢查實習成果,核定實習成績。
水準測量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觀測:記錄:
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
點號高程備注
(m)(m)+——
水準測量手簿
日期:天氣:班級:小組:
儀器:觀測:記錄:
后視讀數前視讀數高差
點號高程備注
(m)(m)+——
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
距離測站觀測高改正數改正后局
點號高程(m)備注
(m)數差(m)(mm)差(m)
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
距離測站觀測高改正數改正后高
點號高程(m)備注
(m)數差(m)(mm)差(m)
鋼尺量距記錄
邊長由__________至___________丈量者_________記錄者_________
鋼尺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丈量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讀數尺讀數
尺段長尺段長
段段
前端后端(前一后)前端后端(前一后)
號號
往返
測測
檢核:
鋼尺量距記錄
邊長由__________至丈量者記錄者
鋼尺號丈量日期
尺讀數尺讀數
尺段長尺段長
段段
前端后端(前一后)前端后端(前一后)
號號
往返
測測
檢核:
水平角觀測手簿
日期:______________天氣:____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____
儀器及編號:______________觀測者:______________記錄者:_______________
豎盤位目水平度盤半測回角一測回角各測回平
測站備注
置讀數值值均角值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水平角觀測手簿
□期:______________天氣:____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____
儀器及編號: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保黨員活動方案
- 班級外部活動方案
- 班組評比表彰活動方案
- 球鞋公司探廠活動方案
- 瓷磚經典活動方案
- 甜品sp活動方案
- 生態魚缸活動方案
- 生日社群活動策劃方案
- 生鮮活動超市活動方案
- 生物公司日常活動方案
- 2024-2030年中國倉庫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規劃研究報告
- 生態綠化修復項目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學生中心”下的化學高效教學策略
- 2024年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能競賽備賽試題庫-上(血吸蟲病、瘧疾)
-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管理
-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2025年小學四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游戲行業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
- DL∕T 1084-2021 風力發電場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 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練習100題及答案
- 護用藥理學知識點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監測醫護協議處方共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