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_第1頁
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_第2頁
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_第3頁
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_第4頁
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方案

全省現有水田面積1732萬畝,8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分布

其中,是我省基本農田中的精華部分,年播種水稻1000萬畝以上,

是我省3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160億斤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的

基礎支撐。

水稻是我省的主要灌溉作物,占全省農業灌溉用水量的70%

以上。隨著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全社會用水總量不斷逼近“天花

板”,工業、居民生活等用水不可避免地擠占農業灌溉用水,用水

矛盾日益突出。同時,灌溉用水粗放、效率不高,農業面源污染

未得到有效遏制。由此,我省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積極推廣水稻

節水防污技術。“十二五”以來,通過農業“兩區”、農田水利標準化

建設等,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612萬畝。但是,工程措施主要以渠

道襯砌為主,管道灌溉只有86萬畝。管道灌溉具有節水高效、省

時省工、便于精細化灌溉管理等突出優點,在美國、日本、英國

等發達國家有替代明渠輸水灌溉的趨勢。因此,省政府辦公廳《關

于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意見》(浙政辦發〔2015〕3

號)明確提出實施“百萬畝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建設的意見》(浙政辦發〔2015〕3號),在各地建設方案的基礎上,

2

提出全省水稻區管道灌溉方案。

1指導思想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和新時期“節

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認真貫徹落

實2015年和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大力開展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

灌溉”的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五水共治”的重大部

署,依據《關于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意見》(浙政辦

〔2015〕3號)要求,大力推進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提高用

水效率,緩解用水矛盾,促進節水減排,保障糧食安全,加快農

業現代化發展。

2基本原則

2.1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加強政府對水稻區管道灌溉工作

的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加強部門合作,整

合各類資源,共同推進水稻區管道灌溉工作。積極引導農戶、農

業企業、經濟合作組織、行業協會等參與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

設。

2.2成片推進、示范推廣。結合糧食生成功能區、高標準農田

建設,分區域成片推進,建一片成一片發揮示范效益一片。優先

建設基礎條件好、見效快、群眾歡迎、示范作用大的水稻區管道

灌溉灌溉工程。

3

2.3技術創新、強化服務。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

效益,積極引進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加強示

范培訓和科研技術攻關,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業科技投入的主導作

用,支持高效節水灌溉科技研究與推廣,加大面向農村的節水灌

溉技術培訓與推廣力度,加快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2.4建管并重、良性運行。建立健全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

制,實行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兩證一書”(產權證、使用權證、

管護責任書)制度,做到管護主體明確、權責清晰、機制完善、

經費落實、管養到位,確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

益。

3建設目標及年度發展計劃

到2020年,全省72個縣(市、區)建成水稻區管道灌溉工

程104.32萬畝,各有關縣(市、區)發展計劃目標詳見附表。

4總體布局與建設內容

在水田新建或改造地下管道灌溉工程,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

重點,結合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提高土地利用率

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建設內容包括:①泵站、小型引水工程等水

源工程;②地下管道灌溉工程,含首部樞紐及管網系統;③田間

配套設施,含墑情監測系統、量水設施、管理房等管護設施、管

護便道等。

4

5建設標準

(1)灌溉保證率:不低于90%。

(2)管道系統水利用系數:不低于0.95。

(3)灌溉水利用系數:不低于0.90。

(4)管道、泵站使用年限:不低于20年。

6建設管理

對于總投資200萬元以下的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積極推行

“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建設管理模式,由農戶或生產經營者自

主建設,組織編制工程設計,縣級水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批后,

自行組織施工隊伍實施,完工后由縣級水利部門會同財政等有關

部門,對照建設標準予以驗收,并按照資金報賬制兌現財政補助

資金。或者,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用水

合作組織等履行項目法人職責,采用“一事一議”、“三議三公示”

等方式履行民主程序,直接委托施工企業、小微型水利工程建造

員建設,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及其水利技術人員做好建設過程中的

技術指導。對于總投資200萬元以上的規模化水稻區管道灌溉工

程,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建設監理制。

以縣(市、區)或鄉鎮為單位打捆編制設計或實施方案的,按單

個工程分別計列總投資比照前述條件執行建設管理程序。

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無論規模大小,均由縣級水利工程質監

5

機構監督工程質量,項目法人(農戶或生產經營者)、監理、設計、

施工等單位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標準和工程質量管理規

定,健全質量檢查和保證體系。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通用的

主要工程材料和設備進行調研分析,列出推薦清單及相應的技術

參數要求,便于項目法人(農戶或生產經營者)、施工單位選用。

7運行管理

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

權制度改革,厘清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產權歸屬,落實管護責任

主體。工程驗收后及時做好產權移交,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

原則,由使用農戶或生產經營者等負責運行管理維護。積極推行

“以大帶小、小小聯合、以點帶片、分片統管”的區域化、專業化、

物業化集中管理模式。管護經費原則上由產權所有者籌集,財政

給予適當補助。

8保障措施

8.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調合作與考核機制

各縣(市、區)政府應立足糧食生產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

設的意見》(浙政辦發〔2015〕3號)要求,成立高效節水灌溉工

程建設領導小組,明確水利、農業、林業、發改、財政、國土等

部門以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調,

6

建立符合當地實際的部門協調合作機制,確保工程建設運作順暢。

建立目標任務考核機制,各縣(市、區)政府要將水稻區管道灌

溉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各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

處“五水共治”、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列入“千人萬項”蹲點指導服務

活動內容。

8.2加大投入力度,落實財政資金支持政策

“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縣)”、“新增1000億斤

糧食田間工程項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等應著力發展管道灌

溉。省水利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對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建設給予

補助。

縣級財政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整合農田水利、農業“兩區”、

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

優勢互補、各計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支持水稻區管道灌溉工

程建設。

8.3明晰工程產權,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依法保護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鼓勵農戶

或生產經營者積極投入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并享

受有關政府補助政策。農戶或生產經營者等投資建設或運營管理

的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可依法繼承、轉讓、轉租、抵押其相關

權益;征收、征用或占用的,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償或者

7

賠償。

8.4培育建設市場,建立技術應用服務體系

積極培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市場。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可

由具備相應工程建設經驗的市政、灌排、建筑類資質的企業設計

或承建;對具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小微型水利工程施工能力的

村民,可由鄉鎮水利服務機構初審、縣水行政主管部門考核認定

具有小微型水利工程建造員資格,并進行登記備案。小微型水利

工程建造員可承攬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用

水合作組織等履行項目法人職責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任務。

依托省水利科技推廣中心、省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工作站、

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基層林業技術推廣

機構等,形成立體高效節水灌溉的科技服務網絡,不斷加大高效

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著力加強對基層水利、農業、林業技術人員

的技術培訓。

8

附表

各有關縣(市、區)水稻區管道灌溉工程

發展計劃目標表

單位:萬畝

地市縣市區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蕭山區(含

0.481.201.802.483.18

大江東)

余杭區0.340.861.341.842.27

臨安市0.190.530.781.131.40

杭州市富陽區0.270.741.101.461.82

桐廬縣0.200.450.741.021.27

建德市0.180.540.821.141.40

淳安縣0.110.270.420.570.72

小計1.774.607.009.6412.06

北侖區0.110.250.430.580.73

鎮海區0.070.200.300.400.46

鄞州區0.270.621.021.421.82

象山縣0.210.500.861.111.36

寧波市寧海縣0.160.400.600.891.09

余姚市0.481.201.802.583.18

慈溪市0.140.200.420.660.91

奉化市0.210.500.801.111.36

小計1.643.876.238.7610.91

樂清市0.210.600.901.301.60

瑞安市0.250.721.091.451.80

永嘉縣0.250.540.761.021.30

溫州市

文成縣0.110.280.440.590.73

平陽縣0.260.520.781.041.30

泰順縣0.140.330.570.781.00

蒼南縣0.210.490.751.031.30

小計1.413.495.287.219.03

南湖區0.770.931.031.131.27

秀洲區0.340.861.561.802.00

嘉善縣0.201.021.421.802.00

平湖市0.981.381.581.802.00

嘉興市

海鹽縣0.350.821.381.832.25

海寧市0.771.472.202.202.20

桐鄉市0.140.421.191.952.75

小計3.546.9010.3612.5214.48

吳興區0.250.470.781.131.64

南潯區0.300.701.101.602.26

德清縣0.300.701.181.822.00

湖州市

安吉縣0.250.681.061.371.64

長興縣0.410.500.991.812.73

小計1.503.045.117.7310.27

柯橋區0.250.490.921.271.64

上虞區0.511.061.562.463.36

諸暨市0.751.883.703.703.70

紹興市

嵊州市0.391.111.672.232.79

新昌縣0.140.210.360.560.91

小計2.034.748.2010.2212.39

婺城區0.270.621.021.421.82

金東區0.140.370.420.700.91

蘭溪市0.320.610.931.251.60

東陽市0.220.300.480.931.46

義烏市0.110.290.450.620.80

金華市

永康市0.210.240.370.941.50

浦江縣0.110.270.440.610.80

武義縣0.531.191.501.501.50

磐安縣0.030.040.050.100.20

小計1.923.935.668.0710.58

椒江區0.110.300.500.650.73

臺州市黃巖區0.110.310.510.660.73

路橋區0.140.400.560.710.91

臨海市0.310.310.311.212.09

溫嶺市0.310.741.141.602.09

玉環縣0.200.230.270.370.55

天臺縣0.220.630.971.301.60

仙居縣0.220.420.891.251.60

三門縣0.140.220.460.730.91

小計1.763.565.608.4711.21

柯城區0.110.320.480.620.73

衢江區0.370.561.031.401.64

江山市0.250.701.041.391.65

衢州市龍游縣0.270.480.691.141.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