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技術投標書_第1頁
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技術投標書_第2頁
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技術投標書_第3頁
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技術投標書_第4頁
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技術投標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信泰富科技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Shanghai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DesignInstituteco.,Ltd.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資格證書:甲測資字3100172ISO注冊編號:00313Q20698R5M2015年06月28日中信泰富科技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1一、項目簡介..........................................................1二、監測工作范圍......................................................2三、設計基本原則......................................................2四、編制依據..........................................................3第二章、周邊環境及基坑監測方案...........................................................5一、基坑工程概況......................................................5二、監測目的與技術要求................................................9三、監測項目內容.....................................................10四、測試方法原理.....................................................11五、監測工作布置.....................................................20六、監測進度計劃.....................................................30七、監測重點、難點分析及合理化建議...................................461、監測重點、難點分析................................................462、合理化建議........................................................47八、附圖.............................................................47第三章建筑物主體結構沉降監測方案..................................................48第四章、項目管理架構...........................................................................51一、本項目領導機構...................................................51二、項目管理部組織架構...............................................51第五章、擬投入本項目主要管理人員情況...............................................54一、擬投入項目主要人員匯總表.........................................54二、擬投入本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基本情況表................................63三、參加本項目的人員資格證書.........................................64第六章、近五年監測工程一覽表.............................................................71一、投標單位近五年監測工程一覽表(部分)................................71二、投標單位近五年類似項目業績相關證明材料............................72中信泰富科技財富廣場項目基坑和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第七章、主要儀器、檢測設備一覽表......................................................98一、主要儀器、檢測設備投入計劃.......................................98二、擬投入主要監測機械、設備一覽表...................................98三、監測儀器及測試元件的先進性.......................................99第八章、質量目標和保證措施..............................................................100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保證措施.......102第十章、監測應急預案與措施..............................................................104第十一章公司資質證明材料..............................................................106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第一章、工程概況一、項目簡介,距離中環線僅一公里,與規劃地鐵15道交通15號線梅嶺北路)。項目屬于非傳統CBD)區域,擬建以辦公為主、商業為輔的綜合體。其中兩棟超高層辦公樓將成為區域新地標。本項目由兩個地塊A2B-1、A2A-5組成塊隔中江路相鄰設計上兩個地塊整體考慮設計保持城市形象的統一和協調A2B-1地塊分三個A區位于地塊東側,由兩棟超高層辦公樓Tl、T2及其,B區由13獨立多層小型商業樓組成商業街區。C區由兩棟高層辦公樓T3、T4及其裙房商業組成,在此區域配建110KV變電站。A2A-5地塊為D區,由一棟商層樓T5、一棟商層商業T6及其裙房商業組成。商業服務業,商務辦公用地。A2B-1地塊:名稱為梅川社區A2B-1地塊,地塊位置,武寧路以南,大渡河路以西,梅嶺北路以北,中江路以東,建設用地而積525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4233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208955平方米下建筑而積133376平方米配建一處110KV變電站筑規劃高度及述筑層數:T1塔樓(超髙層甲級寫字樓)建筑商度180米,地上38層;

T2塔樓(超高層甲級寫字樓)建筑高度171米,地上34層;

T3塔樓(高層辦公)建筑高度74.8米,地上22層;

T4塔樓(高層辦公)建筑髙度105.3米,地上32層;

A區裙房建筑高度18.10米,地3層;C區裙房建筑高度18.10米,地上3層;B區多層商業建筑高度15.10米,地上3層;A2A-5地塊:地塊名稱為梅川社區A2A-5地塊塊位置南江路以西新村

以北,梅川公園以東?建設用地面積:7809.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4787平方米,地上

建筑面積3016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4620平方米。建筑高度及建筑層數;

T5塔樓(高層辦公)建筑高度80米,地上25層;1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T6塔樓(高層商業)建筑高度55.25米,地上12層;D區裙房建筑高度12.15米,地上2層;本項目建設單位為:上海信泰天安置業有限公司,主體建筑設計單位為Gensler,主體結構設計單位為中船第九設計研宄院工程有限公司,基坑支護設計單位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二、監測工作范圍根據本工程招標文件的要求以及初步施工計劃,初步將本次招標范圍內的工作分為兩個階段的監測工作:周邊環境及基坑監測:主要為基礎施工基坑圍護施工各階段期間的周邊環境及基坑監要包括三方面內容:1)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2)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期間的監測3)基坑圍護施工期間周邊環境及基坑監測建筑物長期沉降監測: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1)地下結構(±0.00以下)施工各階段,地下結構的沉降監測2)主體結構(±以上)開始至竣工階段及竣工后使用階段擬建建筑物沉降監測三、設計基本原則1、系統性原則(1)所設計的監測項目有機結并形成有效四維空間試的數據相互能進行校核;(2)運用發揮系統功效對基坑進行全方立體監確保所測數據的準確及時;2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3)在施工工程中進行連續監測,確保數據的連續性;(4)利用系統功效減少監測點布設,節約成本。2、可靠性原則(1)設計中采用的監測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2)監測中使用的監測儀器、元件均通過計量標定且在有效期內;(3)在設計中對布設的測點進行保護設計。3、與結構設計相結合原則(1)對結構設計中使用的關鍵參數進行監測,達到進一步優化設計的目的;(2)依據設計計算情況,確定圍護結構及支撐系統的報警值;(3)依據業主、設計單位提出的具體要求進行針對性布點。4、關鍵部位優先、兼顧全面的原則(1)對圍護體及支撐系統中相當敏感的區域加密測點數和項目,進行重點監測;(2)對勘察工程中發現地質變化起伏較大的位置施工過程中有異常的部位進行重點監測;(3)除關鍵部位優先布設測點外,在系統性的基礎上均勻布設監測點。

5、與施工相結合原則(1)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方法、監測元件的種類、監測點的保護措施;

(2)結合施工實際調整監測點的布設位置,盡量減少對施工質量的影響;

(3)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頻率。6、經濟合理原則(1)監測方法的選擇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結合工程經驗盡可能采用直觀簡單、

有效的方法;(2)監測元件的選擇,在確保可靠的基礎上擇優選擇國產及進口之儀器設備;

(3)監測點的數量在確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理利用監測點之間聯系減少

測點數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四、編制依據(1)國家標準《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2)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3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3)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4)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5)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6)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7)上海標準《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8)上海標準《基坑工程技術規范》(DG/TJ08-61-2010)(9)上海標準《上海市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12)(10)上海標準《基坑工程施工監測規程》(DG/TJ08-2001-2006)(11)《中信泰富科技財富廣場項目基坑監測工程》招標文件招標人:上海信泰天安置業有限公司日期:2015年6月(12)本工程其他相關說明及圖紙(電子版)。4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第二章、周邊環境及基坑監測方案一、基坑工程概況1、基坑圍護設計概況擬建工程兩個地塊內均設置整體地下室在規劃中江路設置地下連接通道相連基坑±0.000m=+4.350m,自然地面絕對標高+3.800m,相對標高-0.550m。根據招標文件內提供的圍護設計相關文件,以及基坑所屬地塊及功能分區,各個基坑圍護設計情況如下:A2B-1地塊基坑:一般區域,底板底相對標高為-15.550m,一般挖深為15.55米;其中T1、T2塔樓區域,底板底相對標高為-17.650m,一般挖深為17.65米,局部深坑底部為20.75米;其中T3T4塔樓底板底相對標高為-16.650m般挖深為16.65米局部深坑底部為20.75臨接地鐵車站的④a④bc基坑底板底相對標高為-15.650m般挖深為15.65米。本基坑規模較大,基坑圍護結構形式根據臨接地鐵的遠近兼顧安全與經濟進行選擇:臨接地鐵端頭井④a④b④c基坑外圍及中隔墻采用地下連續墻圍

護結構,支撐系統采用1道鋼筋砼支撐+3道鋼支撐(自動軸壓伺服系統)的形式。

一般區域基坑外圍采用地下連續墻結構分塊施工的中隔墻采用鉆孔灌注樁支

撐系統采用3道鋼筋砼支撐的形式。A2A-5地塊基坑及通道基坑:一般區域,底板底部相對標高為-11.850m挖深為11.85m中T5T6塔樓區域,

底板底相對標高為-12.950m,一般挖深為12.95米,局部深坑底部為15.55米。

本基坑一般區域基坑采用地下連續墻道鋼筋砼支撐的圍護結構形式,通道基坑

采用鉆孔灌注樁+3道鋼筋砼支撐的支撐圍護結構形式。基坑施工分區籌劃:根據招標文件內提供的圍護設計相關文件,本工程基坑與相鄰地鐵15號線梅嶺北

路站基坑統籌交叉施工基坑施工分區籌劃如(詳見附圖01總平面及分區籌劃

圖):(1)先開挖施工①a區,同步施工相鄰地鐵15號線梅嶺北路站南、北端頭井基5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坑。①a區應在地鐵標準段基坑開挖前完成底板結構。(2)①a區開挖施工階段可同步施工通道基坑待通道基坑地下結構完成后,可開挖施工①b區。(3)待①a區地下B1層完成后,再開挖施工本工程②a和②b區;(4待②a區和②b區地下B1結構完成后再開挖施工③區、④a區和④b區,待④b區底板完成后再開挖施工④c區。如條件允許,④b區和④c區可同步開挖。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環境保護等級為一級。2、周邊環境本項目位于梅川社鄰武寧路,南接梅嶺北路,東鄰大渡河路,周邊環境復雜。北側要西側與滬寧高速相連終點位于擬建場地東北角,部分高速道路位于本工程3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武寧路為市區重要的快速干道,其下分布有較多的地下管線。東側:現為大渡河路,其下為規劃軌道交通15號線的梅嶺北路站,因本工程基坑施工與梅嶺北路站交叉施工,大渡河路下分布的地下管線由地鐵車站施工綜合考慮。南側布有眾多的地下管線,隔路3倍基坑開挖范圍內分布有:新普陀小學要為35層教學川北路1101弄小區的1#3#8~11#住宅樓,6層結構。西側要分布有辦公樓幼兒園居民住宅自北向南要有東方網絡有限公司辦公(2層梅川公(1層金海螺名園幼兒(1~3層梅嶺北路1168弄小區的32~36#號樓47~57#號樓35~號樓12~31#號樓11~19#號樓1~9#號樓,主要為6層結構。根據擬建工程的勘察報告,擬建場地四周環境條件見下圖。6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場地東側大渡河路(圍墻內為擬建場地)場地北側武寧路(圍墻內為擬建場地)西塊場地圍墻南側小區場地南側梅嶺北路(圍墻內為擬建場地)西塊場地圍墻西側梅川公園場地中間中江路(圍墻內為擬建場地)3、工程地質條件本工程的勘察報告所揭示擬建場地130.30m深度(相當于標高-126.37m)范圍內的土層按其時代成因埋藏條件及物理力學性能等因素綜合考慮可分為12層缺失上海市統編第③層,其中第②層、⑤層、⑦層、⑧層、⑨層根據土性和工程性質的差異又可細分為若干亞層。7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5.55?20.75m,擬建場地基坑開挖范圍內主要為第①1層雜填土、第②1層褐黃?灰黃色粉質粘土、第②3層灰色粘質粉土、第④層灰色游泥質粘土,基底位于⑤1-1灰色粘土中。場地內第⑤1-2層灰色粘土、第⑥層暗綠色粉質粘土、第⑦1草黃色砂質粉土、第⑦2層灰黃色粉砂、⑧1層灰色粉質粘土、⑧2-1灰色粉質粘土等地層對基坑開挖亦有一定的影響。基坑工程設計參數如下表所示:4、水文地質條件淺層潛水及承壓水與工程施工密切相關要補給來源均為大氣和地表徑流,隨著季節、氣候、降水量等影響而變化。潛水據上海區域資料潛水水位埋深一般離地表面約0.3?1.5m受降表水的影響有所變化年平均水位埋深0.5?0.7m;由于潛水與大氣降水及地表水關系十分密切,故水位呈季節性波動。擬建場地勘察期間測得部分鉆孔潛水穩定水位埋深約0.90?1.70m(相當于標高2.10?3.20m)。根據上海市工程建設規《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37-2012)第12.1.2條,上海地區地下水潛水水位隨環境而變化故設計時年平均地下水高水位埋深按0.5m計,年平均低水位埋深按1.5m計。場地最髙水位8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勘察期間據向周邊有關部門了解該擬建場地勘察期間最高水位標高為3.85m左右,當擬建場地地坪整平后,該標高會相應變化。承壓水擬建場地分布的承壓水為⑦⑨層承壓水根據上海地區經驗承壓水水位一般低于潛水位,年呈周期性變化,埋深3.0?12.0m。因本工程基坑最大埋深17.4m,第⑨層埋深較深,經驗算,對本工程基坑無影響。本工程勘察期間,對⑦層承壓水布置了3個鉆孔進行觀測,根據本次勘察第⑦層承壓水觀測數據觀測期間擬建場地承壓水頭的最高水位標高為-2.15m,埋深為5.85m。Ky=Pez/Pwy~0.85<1.05(以15-14孔為例)故⑦層中所含承壓水對本工程基坑開挖有影響,若不進行處理將有突涌的可能性。二、監測目的與技術要求在樁基施工、圍護施工及土體加固期間,須周期性對周邊環境進行觀測,及時發現隱患并根據監測成果相應地及時調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周邊建(構)筑物、道路及市政管線的正常使用。在基坑開挖過程由于地質荷載材料性質施工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復雜影響,很難單純從理論上預測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理論預測值還不能全面而準確地反映工程的各種變化。所以,在理論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現場工程監測十分必要,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和實施周密的監測計劃。本工程監測的目的主要有:(1)通過將監測數據與預測值作比較判斷上一步施工工藝和施工參數是否符合或達到預期要求,同時實現對下一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進度控制,從而切實實現信息化施工;(2)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圍護施工過程中的環境變形發展趨勢及時反饋信息達到有效控制施工對周邊道路及管線影響的目的;(3)通過監測及時調整支撐系統的受力均衡問題使得整個基坑開挖過程能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的范疇內;(4)通過監測及早發現基坑止水帷幕的滲漏問題并提請施工單位進行及時有效的堵漏準備工作,防止施工中發生大面積涌砂現象;(5)將現場監測結果反饋設計單使設計能根據現場工況發展進一步優化方9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案,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6)通過跟蹤監在支撐拆除階段施工科學有序保障基坑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的狀態。(7)在本工程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根據要求三、監測項目內容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本次基坑監測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承壓水抽水試驗監測、地鐵側攪拌樁樁試驗土體測斜監測以及基坑圍護施工期間的監測。各階段監測內容如下:A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1)承壓水水頭觀測2)地面沉降觀測B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間的監測1)土體測斜2)地面垂直位移監測C基坑圍護施工期間的監測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周圍環境基坑及建筑物本身的特點及相關工程的經驗按照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測點布置主要選擇在1倍樁長范圍及3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布點,擬設置的各階段監測項目如下:(一)周邊環境監測1、周邊地下綜合管線變形(沉降、位移)監測;2、周邊重大市政設施變形(沉降、位移)監測;3、周邊地表沉降剖面監測(二)圍護結構監測1、圍護頂部垂直、水平位移監測2、圍護結構墻體側向位移監測(測斜)3、坑外土體側向位移監測4、基坑外地下潛水水位監測5、基坑外承壓水水位監測

6、支撐軸力監測10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7、立柱樁垂直位移監測8、圍護墻體鋼筋應力監測9、立柱樁樁身應力監測(三)現場巡視四、測試方法原理1、監測基準為保證所有監測工作的統一,提高監測數據的精度使監測工作有效的指導整個工程施工,監測工作采用整體布設,分級布網的原則。即首先布設統一的監測控制網,再在此基礎上布設監測點(孔)。在遠離施工影響范圍以布置3個以上穩固高程基準點這些高程基準點與施工用高程控制點聯測,沉降變形監測基準網以上述穩固高程基準點作為起算點,組成水準網進行聯測。基準網觀測按照建筑變形測量規范二級水準測量要求執行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參照下表:二級水準觀測的限差(mm)基輔劃基輔劃往返差附和單程測站檢測測測段讀數差所測高差差或環線閉差所測高差差高差差0.50.7≤1.0n≤0.7n≤1.5n注:n為測外業觀測使用WILDNA2+FS1自動安平水準儀往返實施作業。觀測措施:本高程監測基準網使用WILDNA2+FS1自動安平水準儀及配套因瓦尺,外業觀測嚴格按規范要求的二級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執行。為確保觀測精度,觀測措施制定如下。l應在標尺分劃線成像清晰和穩定的條件下進行觀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標尺分劃線的成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陰天可全天觀測。l觀測前半小時應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設站時,應用測傘遮蔽陽光。l每測段往測與返測的測站數均應為偶數否則應加入標尺零點差改正由往測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轉向返測時,兩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在同一測站上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鼓時最后旋轉方向均應為旋進。l對各周期觀測過程中發現的相鄰觀測點高差變動跡象質地貌異常附近建筑基礎和墻體裂縫等情況,應做好記錄,并畫草圖。垂直位移基準網外業測設完成后對外業記錄進行檢查嚴格控制各水準環閉合差,各項參數合格后方可進行內業平差計算。內業計算采用EXCEL進行簡易平差計算,高程成果取位至0.01mm。2、監測點垂直位移測量按建筑變形測量規范二級水準測量規范要求歷次沉降變形監測是通過工作基點間聯測一條水準閉合或附合線路,由線路的工作點來測量各監測點的高程,各監測點高程初始值在監測工程前期三次測定(三次取平均),某監測點本次高程減前次高程的差值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減初始高程的差值為累計垂直位移。3、監測點水平位移測量平面位移觀測采用軸線投影法或小角度法觀測。采用軸線投影法。在某條測線的兩端遠處選定3個穩固基準點A、B、C,經緯儀架設于A點定向B點則AB連線為一條基準線,C點為檢查點觀測前首先對A、BC的相對關系進行檢查確定這三點穩定后再進行觀觀測時在該條測線上的各監測點設置覘板由經緯儀在覘板上讀取各監測點至AB基準線的垂距E某監測點本次E值與初始E值的差即為該點累計位移量,各變形監測點初始E為取三次平均的值。如下圖所示:d1d2d3A23B1小角度法:如下圖所示,如需觀測某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監測區域一定距離以外選定工作基點A,水平位移監測點的布設應盡量與工作基點在一條直線上。沿監測點與基準點連線方向在一定遠處(100~200m)選定一個控制點B,作為零方向。在B點安置覘牌,用測回法觀測水平角BAP,測定一段時間內觀測點與基準點連線與零方向12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間角度變化值根據δ=△β×D/(式中D觀測點P至工作基點A的距離,ρ=206265)計算水平位移。β2β1△β采用經緯儀或全站儀來測試。4、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監測在基坑圍護地下連續墻及鉆孔灌注樁的鋼筋籠上以綁扎方式埋設帶導槽PVC管,測斜管管徑為Φ70mm內壁有二組互成90°的縱向導槽導槽控制了測試方埋設時,應保證讓一組導槽垂直于圍護體,另一組平行于基坑墻體。測試時,測斜儀探頭沿導槽緩緩沉至孔底,在恒溫一段時間后,自下而上(間隔0.5米)逐段測出X方向上的位移。同時用光學儀器測量管頂位移作為控制值。在基坑開挖前,分二次對每一測斜孔測量各深度點的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原始偏移值。“+”值表示向基坑內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儀器采用美國新科測斜儀進行測試,測斜精度±0.1mm/500mm,見下圖:測試原理見下圖:13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測讀設備總位移電纜位移Lsinθ測頭測讀間距原準線鉆孔導管導槽回填導輪測斜儀工作原理示意圖計算公式:Xii??jji=Lα=C(A?Bj=0j=0j)?X=?iXXii0式中:△Xi為i深度的累計位移(計算結果精確至0.1mm)Xi為i深度的本次坐標(mm)Xi0為i深度的初始坐標(mm)Aj為儀器在0方向的讀數Bj為儀器在180方向上的讀數C為探頭標定系數L為探頭長度(mm)αj為傾角5、深層土體側向位移監測A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階段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每組試驗對應布置一個土體測斜孔孔深22m三軸攪拌樁6.0m。具體測試方法同“(4)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監測”。B基坑施工階段土體測斜孔在靠近支護結構的周邊土體以鉆孔方式埋設測斜管,地下二層孔深30m,地下三層區域孔深40m,具體測試方法同“(4)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監測”。14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6、潛水水位及承壓水位觀測A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一般的,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數據主要是為了獲取承壓水含水層的相關水位參數而進行的觀測。常規水位觀測方法所得到的數據只能起到與降水試驗單位的數據部分校核的作用。根據本次招標文件要求,本次監測需對承壓水抽水試驗,若招標要求達到獲取相關承壓水含水層的相關參數的要求,則需采用專業的設備進行,以確保獲得相關水文參數的準確性。我司下屬專業降水單位有能力完成承壓水抽水試驗的水頭觀測工作具體觀測方法、設備介紹如下:為了確保抽水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抽水試驗實時觀測地下水水位采用孔隙水壓力計作為水位探頭,DT數據采集儀全自動采集數據,配備軟件和PC機對所采集的數據及時換算成地下水位,并繪制成實時曲線觀測地下水水位。測量一般地下水位數據間隔監控時間為1~30分鐘。本次抽水數據采集采用DT數據自動采集儀。壓力傳感器采用200~400KPa級別PW系列弦式滲壓計用來測量承壓水壓力PW系列滲壓計安裝在試驗井或觀測井中是為了自動監測水井中的水位,滲壓計置于井動水位以下通過電纜到鉆孔的頂部,然后連接到自動數據采集儀上。數據自動采集系統15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水位觀測要求1)水位和出水量觀測的時間宜在抽水開始后第12346810152025、30、40、50、60、80、100、120min后各觀測一次,以后可每隔30min觀測一次。2)停止抽水后,恢復水位觀測頻率與前述抽水時的觀測頻率一致,并持續觀測到水位穩定為止。地下水位穩定標準為:連續2小時內的水位變幅不大于2.0cm。每次抽水試驗結束,待水位恢復穩定后方可進行下一組抽水試驗。B基坑施工期間潛水及承壓水水位觀測在基坑開挖施工中,須在基坑內進行大面積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內土體相對干燥,以便于土方開挖和土渣運輸,如果止水帷幕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將勢必對周邊環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響,嚴重將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為了使淺層地下水位及承壓水位保持一適當的水平使周邊環境處于相對穩定可控狀態加強對水位的動態觀測和分析,PVC管對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圍護體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內、外地下水的聯系程度具有十分回填泥球重要的意義。對于水位動態變化的量測,可在基坑降水前測得各水位孔孔口標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標高透水段減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標高,初始水位為連續三次測回填黃砂試的平均值每次測得水位標高與初始水位標高的差即為水位累計變化量。本次基坑監測圖紙內布設的水位監測井依據招標文件要求由監測單位獨立完成不得與施工水位孔剖面示意圖單位觀測孔重復。采用SWJ—90電測水位計。7、支撐軸力監測為掌握混凝土支撐的設計軸力與實際受力情況的差異,防止圍護體的失穩破壞,須對支撐結構中受力較大的斷面、應力變幅較大的斷面進行監測。支撐鋼筋制作過程中,在被測斷面的左右兩側埋設鋼筋應力計,支撐受到外力作用后產生微應變。其應16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變量通過振弦式頻率計來測定,測試時,按預先標定的率定曲線,根據應力計頻率推算出混凝土支撐鋼筋所受的力。計算公式:FK(f2f2)g=?i0⑴然后根據支撐中砼與鋼筋應變協調的假定,可得計算公式:F?AEA?√=c+?cs?√AEAè?gggFg⑵式中:F為混凝土支撐受力(kN)計算結果精確至1kN)Fg為鋼筋計受力(kN)計算結果精確至1kN)s為鋼筋截面積(m2)g為鋼筋計截面積(m2)c為支撐混凝土截面積(m2)i為鋼筋計的本次頻率(Hz)0為鋼筋計的初始頻率(Hz)K為鋼筋計的標定系數(kN/Hz2)Ec為混凝土彈性模量(Mpa)Eg為鋼筋彈性模量(Mpa)采用—Ⅱ型振弦式頻率讀數儀作為二次讀數儀,將由公式⑵解得的F作為混凝土支撐軸力。8、立柱樁垂直位移監測由于基坑內土方的開挖坑內土體卸載造成坑底土體回彈帶動立柱上升回彈量的大小關系到圍護結構的穩定性。為保障監測人員人身安全和儀器的安全方需負責在立柱垂直位移監測點所在的支撐上做好防護欄桿等防護措施,否則,立柱垂直位移監測將無法實施。采用瑞士WILDNA2自動安平精密水準儀來測試。9、地墻豎向鋼筋應力監測把電感鋼筋應變計預先安裝在指定方向鋼筋主筋上,以監測該方向的鋼筋應力。安裝方法:地墻鋼筋應變計在鋼筋籠綁扎后,放入基槽前,將應變計焊接在設計深度處的主筋上,并將導線引出地面,同時作好保護措施避免地墻混凝土澆灌或地下結構施工時被破壞。17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用ZXY-Ⅱ型頻率計實測鋼筋應變計頻率變化根據出廠時標定的頻率~應力(應變)率定值,計算鋼筋應變,根據鋼筋應變計算鋼筋應力。計算公式:ε(22s=KF?F0x)σs=εEsS式中:K—率定系數(/Hz2)F0—應變計初始頻率(Hz)Fx—應變計測試頻率(Hz)σs—實測鋼筋計的應力10、立柱樁樁身應力監測由于本工程開挖面積較大,開挖深度較深,立柱樁承擔了垂直荷載的承遞,柱的應力應變情況事關環形支撐體系的穩定,從而關系到整體基坑的安全,因此必須監測立柱的應力狀態。在格構柱插入立柱樁段的角鋼內側焊接布置應力計測試樁身應力變化。測試方法和原理同(9)地下連續墻豎向鋼筋應力監測。11、現場巡視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每天由專人進行巡視檢查,檢查內容見下表:18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巡視檢查記錄表(基坑工程)工程名稱:巡視日期:年月日時分類巡視檢查內容巡視檢查結果備注氣溫雨量自然條件風級水位支護結構成型質量冠梁、支撐、圍檁裂縫支撐、立柱變形支護結構止水帷幕開裂、滲漏墻后土體沉陷、裂縫及滑移基坑涌土、流砂、管涌其他土質情況基坑開挖分段長度及分層厚度地表水、地下水狀況施工工況基坑降水、回灌設施運轉情況基坑周邊地面堆載情況其他管道破損、泄漏情況周邊建筑裂縫周邊環境周邊道路(地面)裂縫、沉陷鄰近施工情況其他基準點、測點完好狀況監測設監測元件完好情況施觀測工作條件巡視員: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19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五、監測工作布置各監測項目的測點布設位置及密度應與樁基施工、圍護施工的區域、圍護結構類型、基坑開挖順序、被保護對象的位置及特性相匹配,同時參照圍護結構位置、附屬結構位置及開挖分段長度等參數,進行測點布置,同時也注意了斷面的布設,主要為了解變形的范圍、幅度、方向,從而對基坑變形信息有一個清楚全面的認識,為圍護結構體系和基坑環境安全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監測信息。本次招標文件提供了基坑監測平面布置圖并對基坑監測工作量進行詳細設定中包括:圍護結構測斜、圍護結構頂部隆沉與位移、坑外土體測斜、地面沉降剖面、支撐軸力監測、坑外潛水水位、坑外承壓水水位、坑內承壓水水位、立柱樁樁身應力監測等內容。本次投標文件根據相關規范及招標文件內容的要求進行布設要包含周邊地下綜合管線變形、周邊重大市政設施變形、周邊建(構)筑物垂直位移,地墻應力監測等內容,各監測項目布點情況如下:1、周邊地下綜合管線變形監測A、監測點設計原則取距基坑開挖最近的管線;取硬管線(如上水,煤氣,下水等);取埋設管徑最大的管線;一條路上盡可能取一條最危險的管線設直接監測點;監測點盡可能設在管線出露點,如閥門、窨井上。B、管線情況根據目前掌握的管線分布情況工程周邊地下管線主要分布在基坑北側的武寧路、東側的大渡河路及南側的梅嶺北路下,其中,東側的大渡河路下為與本工程交錯施工的軌道交通梅林北路站工程,預計該道路下部的管線將在本工程基坑施工期間統一進行切改工作故本次管線監測點集中布設在北側的武寧路,及南側的梅嶺北路上,布設范圍,根據3倍基坑開挖深度進行考慮。擬在南北兩條道路上共布設140個地下管線變形監測點,測點間距約為15~25m。

其中在給水管線上布設變形監測點36個S1~S36煤氣管線上布設變形監測20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點31個M1~M31雨水管線上布設變形監測點42個Y1~Y42污水管線上布設變形監測點17個W1~W17在信息管線上布設變形監測點14個,編號X1~X14。監測點布置詳見附圖02。根據招標文件內容,大渡河路軌道交通15號線梅嶺北路站位置的管線大體上將向東切改故本方案預估大渡河路一側管線監測點32點具體位置將根據管線單位有關專家意見再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測點的數量和位置。所有測點均進行垂直位移觀基坑最近的一排管線同時觀測水平位移它管線施工期間變形情況可相應參照。根據監測點盡可能設在管線出露(如閥門窨井原則采用直接點和間接點相結合的方法布設;有條件開挖或鉆孔的管線,觀測點埋設方式有抱箍式和套筒式兩種,其示意圖如下。觀測時用水準儀測量測桿的高程變化,即是管線的沉降變形。窨井

測桿測桿硬管包箍管線管線抱箍式埋設套筒式埋設監測點固定好后用水準儀測得監測點的標并以兩次測得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初始標高;用經緯儀測得各監測點的初始軸線。2、周邊重大市政設施變形(沉降、位移)監測擬建工程北側武寧路為滬寧高速公路入口上坡道,部分道路位于3倍基坑開挖影響范圍以內,本次基坑監測方案,選擇在高速公路上坡道3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段內布設變形位移監測點10點均勻分布道路坡道兩側編號G1~G10測具布見附圖03。3、周邊建(構)筑物變形監測選擇在基坑周邊主要()物共布垂位監點82點編號F1~F82。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3。每棟房屋臨近基坑的兩個角點布設傾斜監測點,共布設25處傾斜監測點。監測頻21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率不少于1次/月布點時盡可能利用建(構)筑物上原有的測量標志如果沒有測量標志可采用在離墻角或柱腳50cm處的墻面或柱面鉆孔埋入彎“L型的Φ14圓鋼筋用混凝土澆筑固定,或用射釘槍直接打入鋼釘于相應部位,并測得穩定的初始值。點測點磚混及混凝土建(構)筑物監測點布置鋼結構建(構)筑物監測點焊接4、周邊地表沉降剖面監測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在周邊環境及基坑監測三個階段均進行周邊地表沉降剖面監測工作,各階段監測點的布設如下:A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根據《現場承壓水抽水試驗技術要求次承壓水抽水試驗分別進行單井抽水試驗、群井抽水試驗以及回灌試驗。抽水試驗時,以抽水區域為中心,呈輻射線狀布置地表沉降監測剖面,每條射線上布置不少于8個點沉降觀測半徑應盡量遠離抽水區域,沉降觀測點必須牢靠埋設,不得直接布在地表,按抽水試驗要求的間距進行布設(其中不包含中心點,類似工程降水試驗平面布置示意圖,于一組試驗共需布設25點次試驗一共有2組單井試驗、1組群井試驗、1組回灌井,故共需布設4×25=100地表沉降監測點。測點位置將根據抽水試驗方案進行。地面沉降監測點布置剖面圖抽水試驗階段地面沉降監測點布置示意圖如下(供參考,實際現場試驗時,需根據本工程抽水試驗方案詳細布置22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沉降監測點類似工程試驗區域沉降監測點平面布置圖根據規范要求,考慮現場條件,沉降點采用木樁或沉降觀測釘打入地表下不少于0.5m,以確保安裝穩固。試驗位置根據抽水試驗位置進行綜合確定。B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期間的監測《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總說明在進行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期間需進行相鄰區域地表沉降剖面監充分考慮三軸攪拌樁擠土影響的方向剖面長度按影響范圍30.0m進行設置間距為2m2m2m2m2m4m6m10m,每條剖面上共計8個點,組試驗布設一條地表沉降監測剖面,共計布設3組地表沉降剖面監測點,總計24個點。根據規范要求,考慮現場條件,沉降點采用木樁或鋼筋打入地表下不少于1.0m,以確保安裝穩固。試驗位置根據抽水試驗位置進行綜合確定。23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C基坑圍護施工期間的監測為了監控基礎施工對周圍土體的影響范圍在基坑周邊共布置23沉降剖面監測點,其中每組剖面中各點間距3.5米(根據現場情況可適當調整,剖面距離圍護結構外側2.0m剖面布設長度為6×3.5=21m每個剖面由7個點組成161個點,地表沉降點應采用深層(必須破地表硬殼層鋼筋插入原狀土不少于。點位遇到障礙物時可將點位作平行移動,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4。保護測點不受碾壓影響,沉降點可采用窨井形式,采用鉆具成孔方式進行埋設,埋設形式如下圖所示。窨井測點埋設形式圖及實景圖5、圍護頂部垂直、水平位移監測擬在基坑周圈圍護頂面上及隔墻頂部共計布設墻頂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監測點58點(見右圖)。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4。測點利用長8公分帶帽鋼釘直接布置在新澆筑的圍護頂部上,并測得穩定的初始值。6、圍護結構側向位移監測在基坑圍護結構內埋設測斜管監測圍護墻體側向變形。選擇在可能產生較大變形的部位,擬在基坑圍護結構內共計布置結構側向位移監測孔58孔圍護部變形監測孔相對應測孔埋深比地墻或鉆孔樁籠淺0.5m(地墻區域埋深約26.5~30.5m、鉆孔樁區域埋深約26.5~30.5m),地墻測管采用等壁厚測斜管,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測斜管管口采用鋼套管保護,鋼套管長度滿足混凝土地24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下連續墻的長度外,應延伸至地面以上0.5m,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4。地下連續墻內測斜管埋設實景7、深層土體側向位移監測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在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間、基坑圍護施工期間兩個階段均進行土體側向位移監測工作,各階段監測點的布設如下:A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間的監測依據本項目《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總體說明》的相關要求,在進行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間,需采用土體測斜孔的方式對三軸攪拌樁的擠土影響進行監測。根據設計要求,本次監測對應每組三軸攪拌樁試驗,各布設1個測斜孔,三組試驗共計需要布設3個土體測斜孔,測斜孔孔深與三軸攪拌樁長度相同,為22m,測斜孔觀測位坑外土體測斜管埋實景置位于沉降監測剖面上,距離樁中心位置6.0m處。B基坑圍護施工期間的監測在圍護墻體外側土體中,采用鉆孔的方式布設測斜管,埋設中測斜管應保持豎直,并使一對定向槽垂直于基坑邊在基坑周邊圍護結構外側布設10個土體測斜孔地下三層①a、②、③、④區孔深為地面以下40m共布設地下二層①b區及通道基坑區)孔深為地面以下30m,10個土體測斜孔均位于三層區域,故孔深均為40m,見附圖04。25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8、地墻鋼筋應力監測根據招標文件要求,選擇在臨近軌道交通15號線梅嶺北站一側的①a、④a、④b、④c區基坑圍護邊中部地墻內各設置1組豎向鋼筋應力監測斷面進行地墻應力監測,共計布設4組豎向鋼筋應力監測斷面;地墻豎向鋼筋應力監測點分別埋設在各道支撐之間,支撐與底板之間及底板以下3m的位置處;對于①a三道支撐同幅墻體內測點在迎土面迎坑面均對稱布設個測(豎向和水平向各一點),共計埋設鋼筋應力計數量:1×4×4=16只;對于④a、④b、④c區(四道支撐)同幅墻體內測點在迎土面、迎坑面均對稱布設2個測點(豎向和水平向各一點共計埋設鋼筋應力計數量3×5×4=60只共計76個應力計,測點具體布置見04。在地墻鋼筋籠綁扎完成后放入基槽前將鋼筋應變計焊接在設計深度處的墻體豎向主筋上并作好保護措施,避免地墻混凝土澆灌時破壞。地墻中鋼筋應力計埋設實景10、坑外潛水水位及承壓水位觀測水位觀測包括兩個階段的監測內容:A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的監測以上海地區現有施工現狀來看,高水平的降水施工專業單位自身有完備的降水試驗設計、施工、設備能力,其精度完全能夠滿足本工程的使用要求。(1)靜止水位觀測完成所有試驗井成井施工后試抽,確保出水量。洗井和試驗設備安裝完畢后,抽水試驗開始前連續7天觀測抽水井及觀測井內的地下水如果連續幾(6小時間隔觀測水位變化幅度不大于5.0cm認為地下水位處于穩定狀態觀測頻率為人工監26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測,每隔30分鐘測量一次數據。(2)單井抽水試驗分別對不同含水層進行單井試驗,抽水試驗過程中,觀測其余各井的地下水位變化及孔隙水壓力的變化;在單井抽水試驗結束后,進行水位恢復試驗,至水位恢復基本穩定,連續2小時如果觀測水位變化幅度不大于2.0cm認為地下水位處于穩定狀態觀測水位恢復情況;(3)群井抽水試驗單井抽水試驗和恢復試驗結束后,進行群井抽水試驗,群井抽水試驗過程中應產生足夠大水位降深同時觀測降壓井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地面沉降和水位變化直至地面沉降基本穩定,并根據觀測數據預估降壓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群井抽水試驗結束后,進行水位恢復試驗,直至地面沉降回彈基本穩定,觀測水位恢復和地面沉降回彈情況;群井試驗期間觀測井其余各井內水位變化。(4)回灌井根據降水試驗方案,回灌井一般設置在單井試驗或群井試驗內,在試驗期間對回灌井進行相關觀測,以獲取場地評估回灌效果的相關參數。根據招標文件內的《現場承壓水抽水試驗技術要求》,本次承壓水抽水試驗分別進行單井抽水試驗群井抽水試驗以及回灌試驗次各類觀測井抽水井回灌井設計施工均由降水試驗單位進行根據招標文件要求監測單位對承壓水抽水試驗進行相關觀測工作由于抽水試驗方案并未確定監測工作量不能完全確定故暫按招文件《現場承壓水抽水試驗技術要求》預估相關工作量。即2組單井抽水試驗1(3群井抽水試驗1組回灌井抽水試驗各項試驗觀測井數量均按照3口進行工作計算。B基坑圍護施工期間的監測擬在基坑周圍止水帷幕外側2米范圍內布置外潛水水位觀測孔共計布設38孔,井底至開挖面以下6m則對應①a②③④孔深為22.0m孔數量為29孔對應①b區及通道基坑區,孔深為18.0m,孔數量為9孔。擬在②、③、④區基坑周圍止水帷幕外側2米范圍內布置坑外、坑內承壓水位觀27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測孔,共計布設9孔外承壓水觀測孔,3口坑內承壓水觀測孔,孔深約37米。測孔由監測單位施工并進行獨立監測。水位觀測孔布設詳見附圖04,具體位置可能會視地下障礙物分布情況適當調整。測水位管埋設實景11、支撐軸力監測通過在混凝土支撐結構內安裝鋼筋應力計來測定支撐的軸向受力應力計安裝在同支撐一截面的上下左右的主筋上(如右圖),以便能準確確定軸力數值。擬在基坑內設置的各道鋼筋混凝土支撐基本相對應位置處分別布設軸力測點。對于①、②、③區(三道混凝土支撐區域,鋼筋砼支撐軸力42×3×4=172只,在④區(一道混凝土支撐+三道軸壓自動伺服系統鋼支撐區域)布設鋼筋砼支撐軸力6×1×4=24只共計布設132組軸力監測截面(共132×4=528只鋼筋應力計)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4。25mm12、立柱樁垂直位移監測10mm50mm為觀測基坑開挖過程中立柱的垂直位移變化情況掌握基坑支護混凝土支撐系統的穩定性,了解基坑施工對立柱的影響,須在立柱樁的頂部進行立柱樁設點。共計布設立柱樁垂直位移監測點40,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3。28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為保障監測人員人身安全和儀器的安全方需負責在立柱變形監測點所在的支撐上做好防護欄桿等防護措施,否則,立柱樁變形監測將無法實施。13、立柱樁樁身應力監測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擬在基坑內選擇10根立柱樁進行應力監測,從開挖面起向下每4m測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布設4只鋼筋應力計,連續布置8個斷面,故每組布設32只應力計,總共布設320只應力計。測點具體布置見附圖04。綜上所述,三個階段布設的各類監測元件情況及數量如下:承壓水抽水試驗階段監測項目測點數量備注抽水(井)2口自動系連續觀測抽水(井)3口自動系連續觀測回灌井1口自動系連續觀測觀測井6+4+3口按觀井量計計算地表沉降測面100點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監測項目測點數量備注測斜孔3個每組1個22m。按每1剖面計算3組地表沉降測面24點試驗共計布設3條剖面,每條剖面8點。29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基坑施工階段監測項目測點數量備注周邊下線直水位移測130點周邊大市政施變形沉降、位移監測10點高速公路上坡墻趾周邊(構筑垂位監測87點周邊表沉降面測23組共161點圍護部直水位監測58點圍護結構側向移測58孔地下層,27m,孔;地下三層區,31m孔深層體向移測10孔孔深坑外水水位測38孔地下層,18m,9孔;地下三層區,22m孔坑內坑承壓水水位測12孔坑內3孔外9,37m支撐力測132組共528只鋼筋應力計地墻應力測4組剖面①a區,1組,,④區,3,60只立柱垂位監測40點立柱樁樁應力監測10組每組鋼筋應六、監測進度計劃在整個監測工程中,我司將加強與樁基、降水、圍護、土方開挖及地下室結構施工單位和其它業主授權人士等的協調配合,確定具體的施工時間表保證上述工程不會因本工程的原故而延遲完且我司也充分注意到了本工程施工的特點在整個工期計劃安排及監測費用也作了相應的考慮。對于周邊環境與基坑監測,依據不同的階段,初步的工作安排如下,具體的時間節點進度需根據現場施工進度予以落實:1、監測初始值測定為取得基準數據,各階段各觀測點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隨施工進度及時設置,并及時測得初始值,觀測次數不少于3次,直至穩定后作為動態觀測的初始測值。測量基準點在施工前埋設經觀測確定其已穩定時方才投入使用穩定標準為兩次觀測值不超過2倍觀測點精度。基準點不少于3個,并設在施工影響范圍外。監測期間定期聯測以檢驗其穩定性。并采用有效保護措施,保證其在整個監測期間的正常使用。30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2、監測點保護基坑工程監測中,由于測試傳感器一般埋設于混凝土構件或土體中,使得大部分監測(孔具“唯一性必須加強保護措施各測孔及傳感器的保護措施如下:(1)測斜管在測斜管埋設時,將Φ100長1.5米的鋼套管套在測斜管的頂端,并保持鋼套管外露0.5m,以便將來施工壓頂梁時對測斜管進行保護,;管口用磚砌成窨井,上加鐵蓋來保護測斜管頂部不被破壞;測斜管管口用塑料蓋封住以防垃圾進入。(2)水位管在坑內、外的水位管口用磚砌成窨井,上加保護蓋來保護水位管。(3)支撐軸力監測將鋼筋應力計導線綁扎牢固后引出支撐上,每根導線分別標號,分組收集到不宜施工觸碰區域,并做好醒目標識,加強巡視。(4)監測點的巡視每天加強對監測點(孔)的巡視,有破損或毀壞的情況應及時對監測點(孔)進

行修復并做好前后斷點記錄保證監測孔成活有效能夠切反映周邊環境和

基坑自身的安全狀態。(5)測點破壞補救措施對于水準點,若發生被掩埋或破壞情況,及時進行點位恢復,并請相關部門迅速

完成高程值的重新測定,確保監測基準的完整;對于被破壞的監測點創造條件按原監測點布置要求進行補設并及時測定初值,

并做好原變形值的移植工作。加強與施工單位的溝通配合,做好對現場作業人員宣傳教育,同時請建設單位也

要督促施工單位積極配合、協助我公司共同做好監測點、孔的保護。3、施工監測頻率根據工況合理安排監測時間間隔做到既經濟又安全根據以往同類工程的經驗,擬定監測頻率為下(最終監測頻率須與有關部門協商后確定)。A承壓水抽水試驗期間若監測數據只為校核降水試驗期間校核數據所使用,則在施工期間監測頻率1次31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1天可滿足要求。若需用監測數據獲取水文地質參數,則監測次數需滿足承壓水抽水試驗要求,一般承壓水水頭采用自動數據采集連續采集數據,沉降監測滿足1次/1天的要求。B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期間根據設計要求進行,一般試驗周期內1次/1天即可滿足要求。C基坑施工階段監測頻率監測內容樁基、圍護施工坑內降水基坑開挖到底板澆筑完成后15d結構回填支撐拆除期間及拆除后1周施工置30m周邊下線直水位移監測內:1次/1天其余1次/5天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施工置30m周邊構筑物圍垂位移監測內:1次/1天其余1次/5天施工置30m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周邊表沉降面測內:1次/1天其余1次/5天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圍護部變形測//1次/1天1次/3天1次/1天樁基固施工施位置圍護結構側向移測30m:1次/1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其余1次/5天施工置30m坑外體向移測內:1次/1天其余1次/5天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地墻應力測/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基底起測/1次/2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支撐力測//1次/1天1次/3天結束立柱垂位監測//1次/1天1次/3天結束坑外下位測/1次/1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天說明1、現場監測將采用定時觀測與跟蹤觀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2、監測頻率可根據監測數據變化大小進行適當調整。32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3、監測數據有突變時,監測頻率加密到每天二~三次。4、各監測項目的開展、監測范圍的擴展,隨基坑施工進度不斷推進。5、特殊緊急階段視情況另定。4、報警指標(基坑施工階段)(a)圍護結構測斜和坑外土體測斜:①區東側(大渡河路側②區西側和北(中江路和武寧路側35mm,2mm/天;②區西側和南側(中江路及梅嶺北路房屋側③區西側(中江路房屋側20mm,1mm/天;②a區和②b區東側(鄰地鐵側):20mm,1mm/天;①b區南側和西南側(房屋側):15mm,1mm/天;①b區其余側和通道基坑:30mm,2mm/天;④a~④c區鄰地鐵側:10mm,1mm/天;基坑其余側中隔墻:40mm,3mm/天;(b)圍護結構頂部隆沉與位移:①區東側(大渡河路側②區西側和北(中江路和武寧路側20mm,1mm/天;②區西側和南側(中江路及梅嶺北路房屋側③區西側(中江路房屋側10mm,1mm/天;②區和②區東側(鄰地鐵側):10mm,1mm/天;

①b區南側和西南側(房屋側):8mm,1mm/天;

①b區其余側和通道基坑:15mm,1mm/天;

④a~④c區鄰地鐵側:5mm,1mm/天;基坑其佘側中隔墻:20mm,3mm/天;(c)坑外地表沉降:①區東側(大渡河路側②區西側和北(中江路和武寧路側30mm,2mm/天;②區西側和南側(中江路及梅嶺北路房屋側③區西側(中江路房屋側20mm,1mm/天;33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①b區南側和西南側(房屋側):15mm,1mm/天;①b區其余側和通道基坑:25mm,1mm/天;④a~④c區鄰地鐵側:8mm,1mm/天;(e)立柱樁隆沉:30mm,2mm/天(f)相鄰立柱樁間及圍護結構與立柱樁間的差異沉降:15mm,2mm/天;(g)坑外水位變化:地鐵及居民建筑側350mm,100mm/天;其余側1000mm,200mm/天;(h)混凝土支撐軸力:主撐(ZC):第一道砼撐4000kN,第二~三道砼撐8000kN;(i)管線沉降:10mm,2mm/天;管線沉降報警值具體以管線管理部門意見為準;(h)其他監測項,例如:地墻應力、樁身應力監測項目:遵循設計要求。5、監測工作程序為達到監測的目的和落實監測工作內容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與管理的有效銜接,并考慮實際的可操作性,在實施中著重落實以下具體的程序:1)在項目開工時及時進場,具體了解周圍環境的條件、建(構)筑物、市政道路及地下管線的具體情況、基坑圍護設計特點以及本區域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2)及時索取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計劃,加強與現場建設方代表、監理、設計及施工單位溝通,合理安排監測進度計劃和人員、儀器的進場組織;3)監測過程中,注意協同施工單位加強對測點的保護。4)對工程中有代表性的重要部位加強巡視和加密監測;5)監測項目或測點如有超過設計報警值,在報表中注明,及時上報項目公司,并分析判斷原因及相應的發展趨勢,信息化指導施工;6)按照業主要求,監測采用施工現場信息化實測方式,實施過程中報告以日報、周報、月報及階段報告形式提交,包括各類監測項目的測點的變化趨勢圖;每次監測成果以報表形式一式兩份及時提交給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并同時以電子文件的報表形式及時提交給業主和設計單位。7)工程結束后,提交完整的監測資料和總結報告,完成資料的整理、歸檔,注重工程經驗的積累,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有用的資料。6、監測報告提交34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1嚴格按照監測方案實施對本工程的監測,定期提交監測結果給業主、設計監理及施工單位等相關部門。2根據設計文件要求每日監測數據采集完成4小時內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報送設計單位,并在次日向設計提供日報表監測數據未達到報警值期間應向設計單每周提交一次書面監測結(包括每天的監測數據及周報監測材料上應注明對應的施工工況及工況平面分布圖等施工信息,便于相關各方分析監測結果所反映的情況。3監測數據如達到或超過報警值應及時通報有關各方并根據近期的監測結果整理出測點的變化曲線,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議期盡快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本工程進展順利,必要時應加密觀測頻率。4監測數據必須做到及時準確和完整發現異常現象加強監對原始數據要進行分析去偽存真后方可進行計算并繪制觀測讀數與時間深度及開挖過程曲線,按施工階段提出簡報。5監測工作貫穿基坑工程始終待全部資料備齊后應提供完整的電子版監測數據、監測時程曲線圖及監測報告給業主、設計及相關管理部門。7、監測報告提交內容7.1承壓水抽水試驗監測報告1)單井抽水試驗監測成果2)群井抽水試驗監測成果3)回灌井抽水試驗監測成果4)相關地表沉降觀測成果5)相關文字報告7.2三軸水泥土攪拌樁擠土影響非原位試驗監測報告1)土體測斜成果2)周邊地表垂直位移觀測成果3)相關文字報告7.3周邊環境與基坑施工監測報告7.3.1監測報表1)周邊道路的變形及沉降監測日報表;2)地下管線變形(沉降、水平位移)監測日報表;35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3)鄰近建構筑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日報表;

4)市政設施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日報表;

5)周邊地表沉降剖面監測日報表6)圍護體頂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日報表;

7)圍護體墻身水平位移監測日報表;

8)土體側向位移監測日報表;9)基坑外地下潛水水位監測日報表;

10)基坑外承壓水位監測日報表;11)基坑內承壓水位監測日報表;12)支撐軸力監測日報表;13)地墻應力監測日報表;14)立柱樁的垂直位移監測日報表;

15)立柱樁樁身應力監測日報表;16)現場巡視日報表。7.3.2監測點隨時間變化曲線圖(不少于監測點總數的20%)

1)周邊道路的變形及沉降監測曲線圖;2)地下管線變形(沉降、水平位移)監測曲線圖;

3)鄰近建構筑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曲線圖;

4)基坑外地下潛水水位監測曲線圖;5)圍護體頂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曲線圖;

6)圍護體墻身水平位移監測曲線圖;7)對應圍護體墻身測斜點外側的土體測斜監測曲線圖;

8)地墻應力監測曲線圖;7.3.3基坑監測階段性報告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內容,提供相關階段的基坑監測中間報告及總結報告。36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8、監測工作流程9、全過程質量管理--基坑監測信息管理平臺擬建基坑工程實施過程中受到基坑開挖、大氣降水以及施工動載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高地下水位的深厚軟土地層中開挖深基坑工程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37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為確保施工過程中基坑本體和周邊環境的安全我司除采取方案所述的技術質量管理措施外還在本項目中應“天安監測監護智能化管理系統進行監測信息的發布與管理。在城市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監測成果的作用,必須做到監測成果的信息化、集成化天安監測監護智能化管理系實現了對工程的地質勘察設計施工進度等資料和測點信息監測儀器監測數據周邊建筑物等有關資料進行全面集成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信息的存儲分析處理查詢及成果顯示輸出自動化以及預測、預警等功能,使該系統成為工程數據平臺、安全管理平臺、工作管理平臺。9.1平臺概述天安信息化遠程監控平臺定位于基坑工程建設過程中,以工程安全管理為出發點,實現監測數據智能化處理及預報警分析提醒及工程建設其他相關資料的數字化管理查閱。平臺由五個子系統組成數據處理系統、工程發布瀏覽系統、遠程自動化監測系統、移動監遠程監控中心平臺提供現場監測數據采集遠程自動化監數據處理及報表生成預報警分析提醒云端數據管理監測成果發布手持移動終端查詢管理及多工程監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9.2人工監測數據處理系統傳統人工監測的數據處理大多通過Excel由人工進行公式編輯完成,計算完成后,人為組織匯總成報表過電子文件或打印紙質文件的方式發布給參建單位。整個過程中容易出現人為誤差,未實現真正的信息化監測。天安平臺提供一整套人工監測原始數據處理分析及生成成果數據并匯總成報表提交發布的處理系統。工程基礎信息手簿數據錄入

設定手簿模版監測項目管理計算分析

設定計算模版測點管理各類數據處理設定報表模版預報警設置校核修改權限設置預報警分析登記工程信息錄入處理

模版設定離線數據處理數據智能同步文檔斷點同步監測次數管理成果數據單次上傳批量統計表數據上傳數據匯總報表校核數據送審文檔報表生成報表文檔歸檔報警信息統計數據同步成果上傳報表生成圖1現場工作方式38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圖2數據處理系統主界面根據工程管理設置監預報警設置點鉆孔剖面以及測時間斷點等信息。圖3數據處理系統主界面計算部分包括沉降斜水支撐軸力水平位移等所有的人工監測類型的計算處理從原始手簿的錄入管理計算到報表的模版化管理與生成解決現場人員數據格式以及處理流程的規范化問題,提高數據準確性及監測成果質量。39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圖4數據處理界面(測斜)系統提供了成果數據直接城上傳的模塊,可以將成果數據批量上傳以及文檔上傳。數據批量包括工況管理點數據斜數據據計算分析成果數據上傳后,系統自動進行報表匯總并輸出發布。圖5監測日報表查看9.3工程發布瀏覽系統工程發布瀏覽系統由網絡數據服務器支持采用WEB方式向施工單單位、設計單位、監測單位等相關各方實時發布監測數據信息系統提供監測數據瀏覽及圖表分析功能是各方項目信息交流的公共平臺用戶可通過遠程登錄根據權限設置詢項目各監測成果及有關工程文檔信息監測報警監測數據圖表分析工程文檔短信發送視頻監管理等等相關各方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查詢自己關心的數據,及時和相關各方溝通。40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系統基于B/S體系,主要實現如下功能:(1)首頁重要信息的匯總顯示,主要為監測總評表,及時了解當前監測信息的匯總情況,另外首頁還包括文檔更新情況、通知公告。點擊快速進入各模塊詳細查看。圖6工程監測信息化發布系統(天安監測)(2點分布展示利用WEBGIS功能可以形象準確的在電子地圖上展示各監測工程的地理位置點分布圖點監測狀態可以通過空間信息進行查詢顯示和分析等功能;圖7動態測點分布圖(3)實時查詢監測信息:可以利用各種手段方便地查詢當前和歷史的監測數據信息。包括各類測點分布、監測報表,監測曲線,工況報告,監測文檔、圖片視頻等等;41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圖8測點曲線圖(4)實時預警:數據服務器實時分析各類監測數據,通過動畫、聲音、短消息等多種方式組成預警報警系統。只要有監測異常發生系統就會進行個性化的報警提示,同時能夠在測點分布圖上清晰地表現各工點、各測點的預警情況;(5)現場工況,實時的了解現場的工況進度以及現場巡視的結果。以時間軸的方式展現工程的進度情況點擊查看現場照片及文字描述作為了解現場情況的重要窗口。圖9現場工況(6)信息交流平臺:可以通過在線公告事務、工程文檔管理、參建單位信息等進行信息交流。9.4移動監測監測成果發布瀏覽系統采用傳統的WEB方式只能在室內進行監測信息的查看達到了隨時查看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結合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可隨時隨地的查看了解并記錄現場監測情況的移動監測系統。系統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開發,兼容Android2.3以上市面基本所有機型,界面部分根據Android觸摸規則進行設計將報表的橫向瀏覽改進為豎向觸摸滾動瀏覽的方式,單曲線、曲線疊加等模塊均根據移動智能系統進行定制化改進。參建各單位通過系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監測數據信息系統提供監測數據報表的查42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看由總評表à分項報表à測點曲線的三層查看模式及其他工程信的查看發布平臺方便用戶了解工程的項目信息監測報警監測數據監測曲工況定位等等信息相關各方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查詢自己關心的數據通過移動監測內置的通訊錄及時和相關各方溝通。系統同時利用智能手機硬件特點了工程地點地圖地位。結合移動終端攝像頭功能實現現場工況的直接拍照采集現場情況過移動網絡上傳至平臺后,可在發布瀏覽系統中直接瀏覽查看。移動監測系統包含五個功能模塊每日動態工況概況數據查看工況巡視和工程定位。每日動態通過移動測系統隨時了解現場監測單位上傳至平臺由平臺智能重組織后的報表數據隨時隨地的了解現場最新的工程監測情況提供了評表分報表、測點曲線的三個層級數據查看方式。圖10每日動態(總評表)查看工程概況描述工程基本概況信息同時內置了工程內各參加單訊錄基本信息,可以直接進行撥號聯系。43上海市新華路商業綜合體項目基坑及周邊環境監測投標文件(技術標)圖11數據曲線查看數據查看提供了所監測數據類型的數據曲線查看方式并提供豐富的曲線疊加分析功能。圖12監測項目目錄樹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