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拆裝技術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五 拆裝電動小車遙控器外殼注射模 知識儲備_第1頁
機械拆裝技術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五 拆裝電動小車遙控器外殼注射模 知識儲備_第2頁
機械拆裝技術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五 拆裝電動小車遙控器外殼注射模 知識儲備_第3頁
機械拆裝技術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五 拆裝電動小車遙控器外殼注射模 知識儲備_第4頁
機械拆裝技術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五 拆裝電動小車遙控器外殼注射模 知識儲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儲備】

一、塑料模裝配的技術要求塑料模的裝配與沖模的裝配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在某些方面其要求更為嚴格,如注射模閉合后要求型面均勻密合,在有些情況下,動模和定模上的型芯也要求在合模后保持緊密接觸。

1.總體裝配技術要求1)模具安裝平面的平行度誤差小于0.05mm。2)模具閉合后型面應均勻密合。3)模具閉合后,動模部分和定模部分的型芯位置正確。4)導柱、導套滑動靈活無阻滯現象。5)推件機構動作靈活可靠。6)裝配后的模具閉合高度、安裝于注塑機上的各配合部位尺寸、推板推出形式、開模距等均應符合圖樣要求及所使用設備條件。7)模具外露的非工作部位棱邊均應倒角。8)大、中型模具均應有起重吊孔、吊環供搬運用。9)模具閉合后,各承壓面(或分型面)之間要閉合嚴密,不得有較大縫隙。10)裝配后的模具應打印標記、編號及合模標記。

2.部件裝配技術要求部件裝配技術要求見表5-8。

1.成型零件的裝配(1)型芯的裝配注射模的結構不同,型芯在固定板上的圖5-4所示的型芯采用過渡配合的固定方式,其裝配過固定方式也不相同,常見的固定方式如圖5-4所示。程與裝配帶臺肩的沖模凸模相類似。裝配時要檢查型芯高度及固定板厚度(裝配后能否達到設計尺寸要求),型芯臺肩平面應與型芯軸線垂直;一般應保證固定板通孔與沉孔平面的相交處為90角,而型芯上與之相應的配合部位往往呈圓角(磨削時由于砂輪損耗形成),裝配前應將固定板的上述部位修出圓角,使之不對裝配產生不良影響。圖5-4b)、c)所示的型芯固定方式,在型芯位置調好并緊固后要用騎縫螺釘定位。防轉螺釘孔應安排在型芯淬火之前加工。圖5—4d)所示為大型芯的固定,裝配時先在加工好的型芯上壓入實心的定位銷套,再根據型芯在固定板上的位置要求固定。二、注射模部件的裝配圖5-4型芯的固定方式

1-型芯

2-固定板

3-定位銷套

4-定位銷

5-螺釘

6-防轉螺釘a)采用過渡配合b)用螺紋固定

c)用螺母固定d)大型芯的固定

1.成型零件的裝配(2)型腔的裝配圖5-5所示為整體圓形型腔凹模的裝配。裝配后型面上要求緊密無縫,因此,壓入端不準修出斜度,應將導入斜度修在模板上。必須保證型腔凹模與模板的相對位置應符合圖樣要求。

裝配方法:在模板的上、下平面上劃出對準線,在型腔凹模的上端面上劃出相應的對準線,并將對準線引向側面;將型腔凹模放在固定板上,以線為基準,定其位置;將型腔壓入模板,壓入極小的一部分時,進行位置調整,也可用百分表調整其直線部分,若發生偏差,可用管子鉗將其旋轉至正確位置;將型腔全部壓入模板并調整其位置;位置合適后,利用型腔銷孔(在熱處理前鉆鉸完成)復鉆固定板的銷孔,打入銷定位,防止轉動。圖5-6所示為拼塊型腔凹模的裝配,裝配后不應存在縫隙。加工模板固定孔時,應注意孔壁與安裝基面的垂直度。圖5-5整體圓形型腔凹模的裝配1-定位銷2-凹模圖5-6拼塊型腔凹模的裝配

2.澆口套的裝配澆口套與定模板的配合一般采用H7/m6。它壓入模板后,其臺肩應和沉孔底面貼緊。裝配的澆口套,其壓入端與配合孔間應無縫隙。所以,澆口套的壓入端不允許有導入斜度,應將導入斜度開在模板上澆口套配合孔的入口處。為了防止在壓入時澆口套將配合孔孔壁切壞,常將澆口套的壓入端倒成小圓角。在澆口套加工時應留有去除圓角的修磨余量Z,壓入后使圓角突出在模板之外,如圖5-7所示。然后在平面磨床上磨平,如圖5-8所示。最后再把修磨后的澆口套稍微退出,將固定板磨去0.02mm,重新壓入后成頭圖5-9所示的形式。臺肩相對于固定模板的高出量0.02mm也可采用修磨的方法來保證。

2.澆口套的裝配圖5-8修磨澆口套圖5-7壓入后的澆口套圖5-9裝配好的澆口套

3.推桿的裝配推桿用于推出制件,其結構如圖5-10所示。推桿應運動靈活,盡量避免磨損。推桿由推桿固定板及推板帶動運動。由導向裝置對推板進行支承和導向。推桿的裝配方法一般為:1)零件檢查與修整。將推桿孔入口處倒出小圓角、斜度(推桿頂端可倒角,在加工時,可將推桿做長一些,裝配后將多余部分磨去)。檢查推桿尾部臺肩厚度及推桿孔臺肩深度,使裝配后留有0.05mm間隙。推桿尾部臺肩太厚時應修磨底部。

2)裝配。將裝有導套4的推桿固定板7套在導柱5上,將推桿8、復位桿2穿入推桿固定板和支承板9及型腔鑲塊11,然后蓋上推板6,將螺釘擰緊。

3)修整。修磨導柱或模腳的臺肩尺寸。推板復位至與墊圈3或模腳臺肩接觸時,若推桿低于型面,則應修磨導柱臺階或模腳的上平面;若推桿高于型面,則可修磨推板6的底面。修磨推桿及復位桿的端面,使復位桿在復位后,復位桿端面低于分型面0.02~0.05mm。在推板復位至終點位置后,測量其中一根高出分型面的尺寸,確定修磨量。其他幾根應修磨成統一尺寸,推桿端面應高出型面0.05~0.10mm。推桿及復位桿的修磨可在平面磨床上用卡盤夾緊進行修磨。

3.推桿的裝配

圖5-10推桿的裝配1-螺母2-復位桿3-墊圈4-導套5-導柱6-推板7-推桿固定板8-推桿9-支承板10-固定板11-型腔鑲塊

4.導柱、導套機構的裝配導柱、導套分別安裝在注射模的動模和定模部分上,是模具合模和開模的導向裝置。導柱、導套采用壓入方式裝入模板的導柱安裝孔和導套安裝孔內。導柱的裝配如圖5-11所示。導向機構應保證動模板在開模和合模時都能靈活滑動,無卡滯現象;保證動、定模板上導柱和導套安裝孔的中心距一致(其誤差不大于0.01mm)。

圖5-11導柱的裝配

1-導柱

2-模板

3-平行墊鐵

5.滑塊抽芯機構的裝配滑塊抽芯機構(圖5-12)裝配后,應保證型芯與凹模達到所要求的配合間隙,裝配方法:1)將型腔鑲塊壓入模板,并磨兩平面至要求尺寸,以型腔為基準,并保證型腔尺寸。2)將型腔鑲塊壓入動模板,精加工兩滑塊槽。3)銑T形槽。4)測定型孔位置及配制型芯固定孔。5)裝滑塊型芯。6)裝配楔緊塊。7)鏜斜銷孔。8)調整。

圖5-12滑塊抽芯機構的裝配

1-型芯

2-型腔鑲塊3-滑塊型芯

4-楔緊塊

5-定模板

三、注射模試模易產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模具裝配完成以后,在交付生產之前,應進行試模,試模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檢查模具在制造上存在的缺陷,并查明原因加以排除;其二是對模具設計的合理性進行評定并對成型工藝條件進行探索,這將有益于模具設計和成型工藝水平的提高。

試模中易產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見表5-10。在試模過程中應盡可能進行詳細記錄,并將試模結果填入試模記錄卡,注明模具是否合格。如需要返修,應提出修改建議,并摘錄試模時的工藝條件及操作要點和注塑成型制品的情況,以供參考。

試模后合格的模具,應打上模具標記,如模具編號、合模標記及組裝基準面等,將各部分清理干凈,涂上防銹油后入庫。

裝配機器人裝配機器人是柔性自動化裝配系統的核心設備(如圖5-12所示),由機器人操作機、控制器、末端執行器和傳感系統組成。其中操作機的結構類型有水平關節型、直角坐標型、多關節型和圓柱坐標型等;控制器一般采用多CPU或多級計算機系統,實現運動控制和運動編程;末端執行器為適應不同的裝配對象而設計成各種手爪和手腕等;傳感系統用來獲取裝配機器人與環境和裝配對象之間相互作用的信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工業機器人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創新型企業大量涌現,部分技術已形成規?;a品,并在某些領域具有明顯優勢。我國的機器人專家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即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職業拓展】圖5-12裝配機器人

裝配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零件的裝配是一件工程量極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曾經的人力裝配因為出錯率高,效率低而逐漸被工業機器人代替。裝配機器人的研發,結合了多種技術,包括通訊技術、自動控制、光學原理、微電子技術等。研發人員根據裝配流程,編寫合適的程序,應用于具體的裝配工作。裝配機器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安裝精度高、靈活性大、耐用程度高。因為裝配工作復雜精細,所以我們選用裝配機器人來進行電子零件,汽車精細部件的安裝。

常用的裝配機器人主要有可編程通用裝配操作手(ProgrammableUniversalManipulatorforAssembly)即PUMA機器人(最早出現于1978年,工業機器人的始祖)和平面雙關節型機器人(SelectiveComplianceAssemblyRobotArm)即SCARA機器人兩種類型。與一般工業機器人相比,裝配機器人具有精度高、柔順性好、工作范圍小、能與其他系統配套使用等特點,裝配機器人主要用于各種電器制造(包括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電冰箱、吸塵器)、小型電機、汽車及其部件、計算機、玩具、機電產品及其組件的裝配等方面。

裝配機器人單擊此處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煉,為了演示發布的良好效果,請言簡意賅的闡述您的觀點。您的內容已經簡明扼要,字字珠璣,但信息卻千絲萬縷、錯綜復雜,需要用更多的文字來表述;但請您盡可能提煉思想的精髓,否則容易造成觀者的閱讀壓力,適得其反。正如我們都希望改變世界,希望給別人帶去光明,但更多時候我們只需要播下一顆種子,自然有微風吹拂,雨露滋養。恰如其分的表達觀點,往往事半功倍。當您的內容到達這個限度時,或許已經不純粹作用于演示,極大可能運用于閱讀領域;無論是傳播觀點、知識分享還是匯報工作,內容的詳盡固然重要,但請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這樣才能使內容層次分明,頁面簡潔易讀。如果您的內容確實非常重要又難以精簡,也請使用分段處理,對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和提煉,這樣會使邏輯框架相對清晰。為了能讓您有更直觀的字數感受,并進一步方便使用,我們設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當您輸入的文字到這里時,已瀕臨頁面容納內容的上限,若還有更多內容,請酌情縮小字號,但我們不建議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