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2.2運動的規律性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2運動的規律性自古以來,人類從未停止對我們頭頂這片星空的探索和思考:世界究竟是上帝創造的,還是自然演化而來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方的還是圓的?地球真的在運動嗎?地球和太陽是誰圍著誰轉?……在千百年的探索和追問中,這些問題我們逐漸有了答案,并且依據這些答案,我們開啟了對星辰之海的探索,開始用腳步丈量宇宙。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行器發射升空,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我國對太空的探索邁出了新的一大步。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回顧中國航天建設成就,看看這條關于星辰大海的征途。第一目規律是客觀的觀看視頻,閱讀教材P21,回答議題議學思考視頻中,我們能看到哪些事物在運動?我們看到的這些運動是哲學上講的運動嗎?二者有何關系?機械運動生物運動精神運動社會運動運動的具體形式

規律的客觀性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運動的具體形式機械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思維運動……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哲學上運動的概念具體、特殊、個性抽象、一般、共性1.哲學的運動概念2.運動具體形式科學概括和總結在我們上課的這段時間里,這個世界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載人航天器正在繞地飛行,空間站中的水稻正在悄悄生長,宇航員的大腦中正在思考著太空的秘密……載人航天器水稻宇航員的大腦繞地飛行生長思考物

質運

動那么,物質和運動有什么關系?有沒有“靜止不動”的物質?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芝諾就曾嘗試過找到“靜止不動”的物質,也就是著名的“飛矢不動”論一支飛行的箭在每個瞬間的體積與其所占的空間總是一樣的,故其相對于該空間而言位置是不動的。既然每個瞬間都不動,所以,飛行的箭總是靜止的,它不可能在運動芝諾ZenoofElea490B.C.-425B.C.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以芝諾悖論著稱你認可芝諾的觀點嗎?從一定意義上講,飛箭在某一瞬間的確是只在一點上。但是,就在這一瞬間,它又包含著離開這一點移到新的一點的趨勢,因此,在同一瞬間,飛矢既在這一點上,又不在這一點上。這一悖論把飛矢在某一點上的相對靜止絕對化,從而陷入形而上學的絕對靜止論。如何反駁芝諾的觀點呢?像“飛矢不動”、“刻舟求劍”這樣脫離運動談物質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的“不變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六祖壇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思考一下,世界上存在不以物質為載體的運動嗎?

按照慧能的說法,運動以什么為載體?心結論:該觀點陷入了唯心主義,世界上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運動是絕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注意

規律的客觀性3.物質與運動的關系區別物質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屬性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固有的根本屬性:運動(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強調的是: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強加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強調物質離不開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運動是物質的運動,強調運動離不開物質,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根本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1.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2.反對兩個錯誤傾向: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及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原理

本課原理一:物質與運動的關系原理方法論物質的運動是雜亂無章的嗎?曾經,你可能思考過這些問題……為什么太陽東升西落?為什么拋出的沙包會落下?為什么養的盆栽會枯萎?為什么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為什么背過的知識點總是會忘?

思考:這些現象背后都是什么在起作用?是規律!實際上,規律無所不在……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規律具有普遍性人可以改變規律嗎?曾經也有人如此樂觀且莽撞……據傳說,在明朝初年,有一個名叫陶成道的萬戶(萬戶為官名,一說是此人名為萬戶),為了實現自己的航天夢想,坐在綁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著風箏,飛向天空。但是火箭在高空爆炸了,后來,人們在遠處的山腳下發現了萬戶的尸體和“飛鳥”的殘骸……這個故事后來被記載為“萬戶飛天”。萬戶被認為是人類的航天鼻祖。在你們看來,萬戶的飛天嘗試有可能成功嗎?萬戶的失敗是必然的:他試圖用自己的努力創造出超越他所處時代生產力水平的“火箭”,嘗試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抗衡萬有引力。“萬戶飛天”規律是客觀的

規律的客觀性4.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①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判斷一下,下列表述屬于規律嗎?1.喜鵲報喜,烏鴉報喪2.蘋果從樹上落下3.守株待兔4.商品的價格變化固有的——不是臆想的本質的——不是現象的必然的——不是偶然的穩定的——不是異變的4.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②特點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普遍性:規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都有其固有的規律

規律的客觀性【方法論要求】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面對規律,難道人們只能束手無策嗎?第二目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后,載人航天工程便被提上日程。但由于當時各種條件制約,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并未實現突破。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史稱“921”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就此拉開大幕。32年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搭建起14大系統,完成了32次飛行任務,先后將20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如今,航天員楊利偉、王亞平、聶海勝等人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但是訓練出這批優秀航天員的“總教頭”黃偉芳和她設計出的航天員系統卻鮮為人知。議學思考黃偉芳總設計師完成“飛天夢”的過程,體現出人的意識活動有哪些特點?意識的特點讓人類能做到什么?黃總設計師的研究成果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充分說明了人的意識有何作用?觀看視頻,閱讀教材P23-24,回答議題將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視為終身奮斗方向,一生追求著延續千年的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從飛機制造專業轉向研究當時國家最空白、最急需的航天員訓練系統。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搭建起科學完備的航天員訓練系統(由現象把握本質/規律),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提供人員保障。目的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議學思考黃偉芳總設計師完成“飛天夢”的過程,體現出人的意識活動有哪些特點?意識的特點讓人類能做到什么?2003年以來,中國航天員隊伍一次次出征太空。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不斷拓寬中國人探索宇宙的邊界,挑戰著人類的生理極限。而這些突破離不開黃偉芬團隊設計的科學訓練體系議學思考黃總設計師的研究成果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充分說明了人的意識有何作用?意識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1.意識的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特點:目的性、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注意“指導”是一個中性詞,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如何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呢?2.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無條件的,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

區分: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主觀能動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想"是人們認識世界的能力與活動,"做"是人們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活動,也包括實踐活動,而且這兩項內容密不可分。"意識的能動性"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二是指意識能動地通過實踐反作用于客觀世界。由此可見,第一,意識能動性不等同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它僅限于"想",不包括"做",屬于意識范疇;第二,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識能動性的表現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識能動性與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來。"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規律是普遍的、客觀的,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可以正確指導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錯誤意識則會導致實踐失敗,阻礙事物的發展。必須尊重規律;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原理

本課原理二: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

本課原理三: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綜合一、二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可以正確指導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錯誤意識則會導致實踐失敗,阻礙事物的發展。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原理方法論第三目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明朝萬戶的“飛天夢”中國載人“航天夢”V.S.思考一下:為什么萬戶的飛天夢注定失敗,而中國載人航天夢卻逐步成為現實?這給了你什么啟發?啟發: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尊重客觀規律,又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主客觀相結合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提示實事求是的內涵:“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①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2.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總結:運動的規律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運動的含義運動的具體形式物質與運動的辯證關系規律(含義、特點)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規律是客觀的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運動的規律性含義要求學以致用1.衛星必須圍繞地球不停地運轉,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這表明()A.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沒有物質就沒有運動B.運動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C.運動就是指物體在位置上的移動D.物質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答案】D【解析】“衛星必須圍繞地球不停地運轉,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表明運動是物質存在的方式,物質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故選D項;A、B兩項與題意不符;運動既包括物體在位置上的移動,也包括物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變化,生命有機體的新陳代謝,社會生產方式的更替,C項說法不準確。2.近代思想家龔自珍說:“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變遷,風氣無不移易。”這說明()A.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B.世界上存在無物質的運動C.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D.物質是運動的內在動力【答案】A【解析】龔自珍的話意思是從古至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的,這說明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A正確。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世界上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B、D本身說法錯誤且不符合題意。C與運動無關,排除。3.在重大災害面前,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空前團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抗災的勝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天災不由人,抗災不由天。”“天災不由人”說明()A.是否發生天災是由天決定的,天的意志決定一切B.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無能為力的C.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D.任何違背天的意志的行為必將遭到失敗【答案】C【解析】“天的意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