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3課件:4-1走向生態文明 人教版_第1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3課件:4-1走向生態文明 人教版_第2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3課件:4-1走向生態文明 人教版_第3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3課件:4-1走向生態文明 人教版_第4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3課件:4-1走向生態文明 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走向生態文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作為貧困縣的浙江省安吉縣,利用當地礦產資源優勢,走上工業六縣之路。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但山禿、氣油、水渾卻成了安吉新的煩惱。1998年,安吉縣開始整治污染企業和礦山,走上生態立縣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現一幅青山綠水、美麗和諧的生態面卷。安吉為什么要從工業立縣轉向生態立縣?安吉這種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個案還是一種時代潮流?前言課程標準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學習目標1.運用圖文資料,說明人類走向生態文明的過程。2.結合實例,解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的內涵,舉例說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途徑。3.聯系實際,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一、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1)采集漁獵時代①生產力低下并且發展緩慢,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微弱,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較強。②人類與環境保持著一種原始的平衡關系,人類對環境既崇拜又依賴。1.

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2)農業社會時期①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術的發展,使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人口開始迅速增長。②人類開始大規模地開發利用土地、水等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環境遭到破壞。③人類對人地關系開始有了樸素的科學認識。(3)工業社會時期①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社會文明程度大幅提升。②大量的資源開發利用和廢棄物排放,使人與自然的矛盾越來越尖銳。③資源、環境問題對國家安全乃至人類生存與發展已構成現實威脅。2.生態文明①改變不可持續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②生態文明意味著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既要開發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規律,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明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3.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二、生態文明下的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①資源、環境安全的本質就是尋求自然環境服務的可持續利用和服務效益最大化的平衡。②應在地球資源、環境所允許的邊界內,避免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③應避免資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區域穩定和國際安全構成威脅。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①資源、環境安全的本質就是尋求自然環境服務的可持續利用和服務效益最大化的平衡。②應在地球資源、環境所允許的邊界內,避免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③應避免資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區域穩定和國際安全構成威脅。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要推進生產方式的綠色化,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的具體措施要推進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加快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2.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資源與環境安全觀的具體措施活動比較被動屋和空調屋和主動屋相比,被動屋主要有哪些減少能耗的途徑?答案:①高性能玻璃、厚隔熱層、石板地板與墻面等外圍結構具有較高的保溫隔熱性能;②連接點具有良好的氣密性,減少熱能損失;③由于房屋氣密性好,屋頂內側安裝了通風換氣系統,室內廢氣可回收轉換為熱能,室外新鮮空氣經過濾后進入室內,保證了室內空氣質量;④考慮窗戶的朝向和大小、屋檐的寬度,以被動合理利用不同季節的太陽能。當堂檢測當堂檢測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據此完成1~2題。1.“建設美麗中國”的基礎是(

)A.經濟可持續發展B.社會可持續發展C.生態可持續發展D.文化可持續發展2.下列人類活動中,符合“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理念的是(

)A.退耕還林還牧,合理利用土地資源B.擴大地下水開采,滿足城市發展需求C.圍湖造田,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D.全面關停重化工業,大力治理環境污染CA讀我國某地生態工業園區的循環經濟模式圖,完成3~4題。3.該循環系統中a、b、c、d依次為(

)A.污水處理廠、服裝生產、棉紡織、創意產業B.棉紡織、創意產業、污水處理廠、服裝生產C.創意產業、棉紡織、服裝生產、污水處理廠D.污水處理廠、棉紡織、創意產業、服裝生產4.關于該生態工業園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產業生產處于工業發展的初期階段B.該工業園區屬于高科技產業園C.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D.生產過程中所有工業產品都能循環利用DC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國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日”是由美國人丹尼斯·海斯等發起并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響應而推廣的活動,主要意圖是倡導可持續消費,選擇綠色生活,善待地球。據此完成5~6題。5.可持續消費意味著(

)①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資源②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保護③綠色建筑、綠色食品、綠色照明④節水節能、垃圾分類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綠色生活可以包括(

)①保護自然,萬物共生②節約資源,減少污染③購買綠顏色的商品④分類回收,循環再生⑤重復使用,多次利用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CD下圖示意我國某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鏈。箭頭表示物質、能量流動過程,其中虛線箭頭表示副產品或廢棄物的流動。讀圖,完成7~9題。7.圖中a、b、c分別代表(

)A.電廠、化工廠、鹽場 B.鹽場、電廠、化工廠C.電廠、鹽場、化工廠 D.鹽場、化工廠、電廠8.該生態工業園區中(

)A.電廠的廢水、廢氣與廢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鹽的副產品得到利用C.建材廠有效利用了鹽場的廢棄物D.化工廠的廢棄物得到利用9.該生態工業園區可能位于(

)A.晉南 B.粵北C.冀東 D.閩西CBC備用工具&資料下圖示意我國某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鏈。箭頭表示物質、能量流動過程,其中虛線箭頭表示副產品或廢棄物的流動。讀圖,完成7~9題。3.該循環系統中a、b、c、d依次為(

)A.污水處理廠、服裝生產、棉紡織、創意產業B.棉紡織、創意產業、污水處理廠、服裝生產C.創意產業、棉紡織、服裝生產、污水處理廠D.污水處理廠、棉紡織、創意產業、服裝生產4.關于該生態工業園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產業生產處于工業發展的初期階段B.該工業園區屬于高科技產業園C.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D.生產過程中所有工業產品都能循環利用DC(2)農業社會時期①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術的發展,使食物供應變得穩定而可靠,人口開始迅速增長。②人類開始大規模地開發利用土地、水等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環境遭到破壞。③人類對人地關系開始有了樸素的科學認識。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作為貧困縣的浙江省安吉縣,利用當地礦產資源優勢,走上工業六縣之路。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但山禿、氣油、水渾卻成了安吉新的煩惱。1998年,安吉縣開始整治污染企業和礦山,走上生態立縣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現一幅青山綠水、美麗和諧的生態面卷。安吉為什么要從工業立縣轉向生態立縣?安吉這種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個案還是一種時代潮流?前言(1)采集漁獵時代①生產力低下并且發展緩慢,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微弱,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較強。②人類與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