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復習復習資料(sbc)題庫-各章練習_第1頁
計算機科學-復習復習資料(sbc)題庫-各章練習_第2頁
計算機科學-復習復習資料(sbc)題庫-各章練習_第3頁
計算機科學-復習復習資料(sbc)題庫-各章練習_第4頁
計算機科學-復習復習資料(sbc)題庫-各章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

一、填空題

1.免疫系統是由、、組成。

2.在體內有兩種免疫應答類型,一種是、另一種是

3.免疫系統三大功能包括:、、c

4.特異性免疫應答有、和三大特點.

二、選擇題

[A型題]

1.免疫的概念是:A.機體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B.機體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細胞的功能C.機體

抗感染的防御功能D.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功能E.機體清除自身突變細胞的功能

2.首先使用人痘預防天花的是:A.法國人B.中國人C.英國人D.希臘人E.印

度人

3.免疫對機體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利也有害D.有利無害E.正常條件

下有利,異常條件下有害

4.免疫監視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生:A.腫瘤B.超敏反應C.移植排斥反應D.免疫

耐受E.自身免疫病

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機體易發生:A.腫瘤B.超敏反應C.移植排斥反應D.反復

感染E.免疫增生病

6.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稱為:A.免疫監視B.免疫目穩C.免疫耐受D.免疫

防御E.免疫識別

7.機體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的功能稱為:A.免疫監視B.免疫自穩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E.免疫識別

[B型題]

A.生理性免疫防御B.生理性免疫自穩C.免疫監視功能失調D.免疫自穩功能失調E.免疫防御作用

紊亂,產生不適合生理需要的應答

1.超敏反應E2.清除病原微生物A3.病毒持續感染C4.自身免疫病D5.清除自身損傷衰老細胞B

[C型題]

A.特異性免疫應答B.非特異性免疫應答C.兩者都是D.兩者都不是

1.先天遺傳而獲得的免疫功能屬于:B2.后天獲得針對某種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屬于A3.皮

膚粘膜的屏障作用屬于B4.補體的溶菌作用屬于B5.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屬于B

[X型題]

1.免疫細胞包括:A.單核吞噬細胞系統B.抗原遞呈細胞C.淋巴細胞D.粒細胞E.造

血干細胞

2.免疫系統的三大功能:A.免疫防御B.免疫自穩C.免疫監視D.免疫調節E.免疫耐

3.免疫防御功能是指:A.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B.抑制病原微生物在體內繁殖、擴散C.清除體內

變性、損傷及衰老的細胞D.從體內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E.識別、殺傷與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

瘤的發生

4.免疫監視功能是指:A.識別、殺傷與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B.防止病毒的持續感染

C.清除體內變性、損傷及衰老的細胞,防止自身免疫病的發生D.從體內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E.阻

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

5.免疫防御功能異常可發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應C.腫瘤D.免疫缺陷E.免疫增生病

6.膜型免疫分子包括A.特異型抗原受體B.CD分子C.黏附分子D.MHC分子E.各種細胞因子受體

一、名詞解釋1.免疫(immunity)2.免疫防御(immunedefence)3.免疫監視(immunesurveillance)

4.免疫自穩(immunehomeostasis)

二、問答題1.簡述固有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2.簡述

免疫系統具有雙重功能(防衛、致病)的理論基礎。3.簡述特異性免疫的特點?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1.免疫組織和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2.固有性免疫應答(非特異性免疫)適應性

免疫應答(特異性免疫)3,抵抗感染(免疫防御)免疫監視自身穩定(免疫穩定)

二、多選題[A型題]1D,2B,3E,4A,5D,6D,7A[B型題]1E,2A,3C,4D,5B[C型題]1B,

2A,3B,4B,5B[X型題]1ABCDE,2ABC,3ABD,4AB,5BD,6ABCDE

四、問答題

1.固有(天然)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指個體在長期種系發育和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經

遺傳而獲得,而并非針對特定抗原,屬天然免疫;具有無特異性、無記憶性、作用快而弱等特點;是機體免

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線,在感染早期(數分鐘至96小時內)執行防衛功能。執行固有性免疫功能的有皮膚、

粘膜物理屏障作用及局部細胞分泌的抑菌和殺菌物質的化學效應;有非特異性效應細胞(中粒、單核/巨噬

細胞、NK細胞等)對病毒感染靶細胞的殺傷作用,及血液和體液中效應分子(補體、溶菌酶、細胞因子等)

的生物學作用。

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是指個體發育過程中接觸特定抗原(決定簇)而產生,僅針對該特定抗原(決

定簇)而發生反應。由后天獲得,具有特異性、記憶性、作用慢而強等特點。其執行者是T及B淋巴細胞。

T及B細胞識別病原體成分后被活化、增殖、分化等免疫應答過程,約4-5天后,才生成效應細胞,殺傷清

除病原體,適應性免疫應答是繼固有性免疫應答之后發揮效應的,在最終清除病原體,促進疾病治愈,及在

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導作用。

2.免疫是指機體對對“自己”或“非己”的識別并排除非己的功能,即免疫系統對“自己”和“非己”抗

原性異物的識別與應答,借以維持機體生理平衡和穩定,從而擔負著機體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這

三大功能C免疫系統在免疫功能正常條件下,對非己抗原產生排異效應,發揮免疫保護作用,如抗感染免疫

和抗腫瘤免疫;對自身抗原成份產生不應答狀態,形成免疫耐受。但在免疫功能失調的情況下,免疫應答可

造成機體組織損傷,引起各種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應答過強造成功能與組織損傷引發超敏反應,或破壞自身

耐受而致自身免疫病;如機體免疫應答低下,使機體失去抗感染、腫瘤能力,導致機體持續或反復感染、或

腫瘤的發生。

3.特異性免疫應答具有特異性、記憶性、耐受性等特點。特異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特定的免疫

細胞克隆僅能識別特定抗原(決定基);另一方面應答過程形成的效應細胞和抗體僅與誘導其產生的抗原(決

定基)發生特異性反應。記憶性是指淋巴細胞初次接觸特定抗原,產生應答,形成特異性記憶細胞,該細胞

以后再次接觸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被激活產生強的再次應答。耐受性是指免疫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可表

現為針對特定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性不應答,即產生免疫耐受。

第二章抗原

一、填空題

1.人類的同種異型抗原主要有,,,0

2.具有而無的物質稱為半抗原。

3.為免疫原性多肽片段,為連續性決定基,必須經_____加工處理為小分子膿,然后與自己的

_分子結合后,才可被_______識別。

4.存在于天然抗原分子表面,又稱為構象決定簇,不須加工處理即可被所識別。

5.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需要T細胞輔助的抗原稱之為,絕大多數蛋白質抗原及細胞抗原屬于此類抗原。

6.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無需要T細胞輔助的抗原稱之為,少數多糖、脂多糖物質屬于此類抗原。

二、選擇題

[A型題]

1.下列哪種物質沒有免疫原性A.異嗜性抗原B.抗體C.補體D.半抗原E.細菌多糖

2.同一種屬不同個體所具有的抗原稱為A.異種抗原B.同種異型抗原C.獨特型抗原

D.Forssman抗原E.合成抗原

3.引起同胞兄弟之間移植排斥反應的抗原屬于A.異種抗原B.同種異型抗原C.自身抗原D.

異嗜性抗原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4.TD-Ag得名,是因為A.在胸腺中產生B.相應抗體在胸腺中產生C.對此抗原不產生體液D.只引起遲發型變

態反應E.相應的抗體產生需T細胞輔助

5.決定抗原特異性的分子基礎是A.抗原決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電荷性質D.載體的性質

E.抗原的物理性狀

6.下列哪種物質不是TD-AgA.血清蛋白B.細菌外毒素C.類毒素D.細菌脂多糖E.IgM

7.用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白(BSA-DNP-0A)免疫過的動物,注射下列哪種物質,產生抗DNP抗體的

量最少?

A.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B.二硝基苯-卵清蛋白C,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苯-卵清蛋白D.雞丙種球蛋

白-二硝基苯E.雞丙種球蛋白-苯胺

8.免疫原性最強的物質是A.蛋白質B.類脂C.多糖D.核酸E.脂肪

9.與蛋白質載體結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是A.完全抗原B.TD抗原C.TI抗原D.半抗原E.超抗

原(微量就能引起最大的免疫反應)

10.存在于不同種屬之間的共同抗原稱為A.異種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異嗜性抗原

E.類屬抗原

11.動物來源的破傷風抗毒素對人而言是A.半抗原B.抗體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

抗體E.超抗原

12.僅有反應原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是A.超抗原B.半抗原C.完全抗原D.異嗜性抗原

E.類屬抗原

13:接種牛痘疫苗后機體產生了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這二種抗原分子的A.特異性B.交叉反應性

C.分子大D.異種性E.化學結構復雜

14.超抗原A.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r細胞或B細胞B.需經抗原提呈細胞加工處理C.與自身免疫病無關

D.有嚴格的MHC限制性E.只能活化一個相應的T細胞克隆

[B型題]

A.B淋巴細胞決定基B.T淋巴細胞決定基C.BCRD.TCRE.CDR

1.需加工處理后方能被免疫細胞識別2.無需經加工處理即能被免疫細胞識別3.能識別半抗原決定基4.能

識別載體決定基

A.異種抗原B.同種異型抗原C.異嗜性抗原D.自身抗原E.腫瘤相關抗原

5.AFP屬于6.HLA-A抗原屬于7.AB0血型抗原屬于8.溶血性鏈球菌的細胞膜與腎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

A.AB0血型物質B.金黃色葡萄球的腸毒素C.二硝基苯酚D.脂多糖E.牛血清白蛋白

9.可用作半抗原載體10.屬于半抗原11.屬于超抗原12.屬于TI抗原

[C型題]

A.TCRa、b兩條鏈B.TCRVb鏈C.二者均是D.二者均否

1.SAg與TCR結合的部位

2.普通抗原與TCR結合的部位不完全佐劑

A.有免疫原性B.有反應原性(抗原性)C.二者均有D.二者均無

3.卵清蛋白

4.青霉素

A.MHC限制性B.需APC加工處理C.兩者均由D.兩者均無

5.T淋巴細胞與超抗原相互作用時

6.T淋巴細胞與普通抗原相互作用時

[X型題]

1.TD-Ag引起免疫應答的特點是

A.需Th輔助B.引起體液免疫應答C.引起再次應答D.有記憶細胞E.引起細胞免疫應答

2.TI-Ag引起免疫應答的特點是A.引起細胞免疫應答B.不引起再次應答C.有記憶細胞D.

只產生IgME.需Th細胞輔助

3.半抗原一載體效應是A.Th識另]載體決定基B.Tc識別半抗原決定基C.B細胞識別半抗原決定

D.B細胞識別載體決定基E.Th識別半抗原決定基

4.抗原抗體發生交叉反應的原因是A.顆粒性抗原間有相同的分子B.可溶性抗原間有相同的決定基C.可

溶性抗原間有相似的決定基D.抗原分子量大E.抗原分子含有芳香族氨基酸

5.使自身成分變為自身抗原的因素,可能有:A.大面積燒傷B.大面積凍傷C.電離輻射D.藥

物E.感染

6.隱蔽抗原包括:A.神經髓鞘蛋白B.眼葡萄膜色素蛋白C.甲狀腺球蛋白D.精子E.卵子

7.與抗原免疫原性有關的因素包括:A.抗原的分子大小B.抗原的化學組成C.抗原的分子構象D.抗原的

異物性E.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

8.來源于馬血清的破傷風的抗毒素對人而言是:A.抗原B.半抗原C.抗體D.異嗜性抗

原E.抗原抗體復合物

三、名詞解釋1.抗原2.半抗原:3.表位(epitope)或抗原決定基4.載體效應5.超抗原(superantigen)

6.TD-Ag7.TI-Ag8.異嗜性抗原3.免疫佐劑10.免疫原性11.抗原性12.T細胞決定基13.B細胞

決定基

四、問答題1.試述決定抗原物質免疫原性的因素?2.試述TD-Ag和TI-Ag引起免疫應答的區別?3.試述

超抗原的概念,特征,種類及生物學意義?4.試述抗原決定基的類型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1.HLA抗原AB0抗原1g的同種異型Rh抗原2.抗原性免疫原性3.T細胞決定基

APCMHC-II類T細胞(TCR)4.B細胞決定基B細胞(BCR)5.胸腺依賴性抗原6.胸腺非依賴性抗

二、多選題

[A型題]

l.D2.B3.B4.E5.A6.D7.E8.A9.D10.Dll.D12.B13.B14.A

LB型題」

1.B2.A3.C4.D5.E6.B7.B8.C9.E10.C11.B12.D

[C型題]

1.B2.C3.C4.B5.D6,C

[X型題]

1.ABCDE2.BD3.AC4.ABC5.ABCDE6.ABD7,ABCDE8.AC

四、問答題

1.影響抗原物質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抗原的異物性,異物性是抗原的核心。非己物質是異物,一

般而言抗原與機體之間的親緣關系越遠,組織結構差異越大,其免疫源性越強;第二是抗原的理化性質,包

括抗原的化學性質、分子量大小、結構的復雜性、分子構象與易接近性、物理狀態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

質是良好抗原,其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結構越復雜,其免疫原性越強;第三是宿主的遺

傳因素、年齡、性別與健康狀態。機體對抗原的應答的強弱受免疫應答基因的調控,青壯年動物比年老或年

幼動物免疫應答強;第四是抗原進入機體的劑量、途徑、次數以及免疫佐劑的選擇都明顯影響抗原的免疫原

性,免疫途徑以皮下免疫最佳。

2.TD-Ag和TbAg引起免疫應答的區別如下:

比較項目TD-AgTI-Ag

產生抗體應答需要T細胞輔助是否

免疫應答的類型體液/細胞體液

產生Ig的類別(或類別轉換)五類IgM

再次應答和記憶有無

抗原物質大多數抗原少數

化學特性蛋白質多糖或脂多糖

結構特點結構復雜(半抗原-載體結構)結構簡單(重復的半抗原結構)

3.某些抗原物質,極低濃度即可激活機體2%-20%T細胞克隆產生極強的免疫應答,此為超抗原。超抗原無須

APC加工,直接與MHC-H類分子非多態區外側結合,僅與TCR

ve片段結合,無MHC限制性。

超抗原主要有兩類:內源性(病毒性)和外源性(細菌性)超抗原,前者如小鼠次要淋巴細胞刺激抗原:后者多

為細菌的外毒素,如金葡菌的腸毒素、鏈球菌致熱外毒素等,都能刺激T細胞增殖。超抗原能短時間內活化

大量的T細胞,一方面導可致體內T細胞耗竭,從而誘導T細胞耐受;另一方面活化大量T細胞,產生大量

CK而致病。如食物中毒、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和某些腫瘤發病有關。

4.抗原決定基的類型分兩類。一類為線性決定基或線性表位;另一類為構象決定基或稱構象表位。前者是

指肽鏈序列上連續的氨基酸殘基所構成,所以也稱為連續性表位,后者是指在空間上位置鄰近,但序列上不

連續的氨基酸殘基所形成的決定基,也稱為非續性表位。

線性表位是蛋白質經酶解加工后而形成的,一般為T細胞所識別,所以又稱為T細胞決定基或T細胞表位;

構象表位為天然蛋白質,可直接B細胞所識別,所以又稱為B細胞決定基或B細胞表位。

第三章免疫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一、填空題

1.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和,二者通過和―互相聯系。

2.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包括和;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_、_______、_______和

3.胸腺是細胞務化、成我的場所,骨髓是細胞分化發育的場所。

4._____是成熟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也是產生_______的場所。

5.淋巴結的淺皮質區稱為,是定居的場所;深皮質區為,是定居的場所

二、多選題

[A型題]

1.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是:A.淋巴結和脾臟B.胸腺和骨髓C.淋巴結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

關淋巴組織E.淋巴結和骨髓

2.人體中體積最大的免疫器官A.胸腺B.法氏囊C.脾臟D.淋巴結E.骨髓

3.免疫細胞產生、發育、分化成熟的場所是:A.淋巴結和脾臟B.胸腺和骨髓C.淋巴結和胸腺D.骨

髓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E.淋巴結和骨髓

4.周圍免疫器官是A.淋巴結、脾臟、胸腺B.胸腺、淋巴結、粘膜組織C.脾臟、淋巴結、粘膜相關

淋巴組織

D.骨髓和粘膜相關淋巴組織E.扁桃體、淋巴結和骨髓

5.周圍免疫器官不包括:A.骨髓B.淋巴結C.粘膜免疫系統D.胸腺E.脾臟

6.T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A.骨髓B.胸腺C.法氏囊D.脾臟E.淋巴結

7.B細胞定主要居于淋巴結的哪個區域

A.皮質區B.副皮質區C.深皮質區D.淺皮質區E.髓竇

8.T細胞和B細胞定居的場所是:A.骨髓B.周圍免疫器官C.中樞免疫器官D.胸腺E.腔

卜囊

9.T細胞和B發生免疫應答的場所是:A.骨髓B.周圍免疫器官C.中樞免疫器官D.胸腺

E.血流

10.切除胸腺的新生鼠的淋巴結中缺乏何種細胞A.巨噬細胞B.B淋巴細胞C.T淋巴細胞D.干

細胞E.粒細胞

11.胸腺細胞是指A.胸腺中未成熟的前T細胞B.胸腺上皮細胞C.巨噬細胞D.胸腺樹突

狀細胞E.成纖維細胞

[B型題]

A.周圍免疫器官B.淋巴結C.骨髓D.胸腺E.法氏囊

1.再次免疫應答發生的場所2.各種免疫細胞的發源地3.B細胞分化成熟的部位4.T細胞分化成熟的部

位5.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發生免疫應答的部位

[X型題]

1.中樞免疫器官包括A.骨髓B.脾臟C.淋巴結D.胸腺E.法氏囊

2.脾臟的免疫功能包括:A.各種免疫細胞定居的場所B.全身血液的濾過器C.免疫應答發生的場

D.產生抗體的場所E.各種免疫細胞發育的場所

3.胸腺基質細胞包括A.胸腺細胞B.胸腺上皮細胞C.巨噬細胞D.胸

腺樹突狀細胞E.成纖維細胞

1.B細胞來源于A.骨髓B.脾臟C.淋巴結D.胸腺E.法氏囊

5.B細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A.淋巴結的淺皮質區B.脾臟白髓的動脈周圍淋巴鞘內的淋巴濾泡C.

扁桃體D.闌尾E.鼻相關淋巴組織

6.T細胞主要位于外周免疫器官中的A.淋巴結的深皮質區B.脾臟動脈周圍淋巴鞘C.淋巴結的髓

質D.扁桃體、闌尾E.鼻相關淋巴組織

三、問答題

1.簡述免疫器官的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2.簡述胸腺微環境的組成及其作用c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1.中樞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血液循環淋巴循環2.骨髓胸腺淋巴結扁桃體脾臟

黏膜免疫系統3.TB4.外周免疫器官免疫應答5.非胸腺依賴區B細胞胸腺依賴區T細胞

二、多選題

[A型題]LB2.C3.B4.C5.D6.B7.D8.B9.B10.C11.A

[B型題]l.C2.C3.C4.D5.A

[X型題]LAD2.ABCD3.BCDE4.AE5.ABCDE6.ABCDE

三、問答題

1免疫器官根據其功能不同,分為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成

熟的場所,哺乳動物的中樞免疫器官包括腦腺和骨髓,在禽類坯包括腔上囊。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細胞

定居的場所,也是這些細胞接受抗原刺激、發生免疫應答的部位。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結、脾臟和黏

膜相關淋巴組織。

2、胸腺微環境由胸腺基質細胞、細胞外基質及局部活性物質(如激素、細胞因子等)組成,其在胸腺細胞

分化發育過程的不同環節均發揮作用。胸腺基質細胞包括胸腺上皮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成纖維細

胞等,主要參與胸腺細胞的陰性選擇和陽性選擇。其中胸腺上皮細胞是胸腺微環境的最重要組分,主要通過

分泌胸腺激素和細胞因子誘導胸腺細胞分化為成熟的T細胞,同時上皮細胞還能與胸腺細胞相互接觸,與其

表面的黏附分子及其配體、細胞因子及其受體、抗原肽-MHC分子復合物與TCR等相互作用誘導胸腺細胞分

化為成熟。細胞外基質可促進上皮細胞與胸腺細胞接觸,并參與胸腺細胞在胸腺內移行和成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一、填空題

1.免疫球蛋白分子是有兩條相同的—和兩條相同的—通過鏈—連接而成的四肽鏈結構。

2.根據免疫球蛋白重鏈抗原性不同,可將其分為IgA、IgM、IgG、IgE、IgD等五類,其相應的重鏈分別

為___、___、___、___、___O

3.免疫球蛋白輕鏈可分為—型和—型。

4.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司得到兩個相同的一片段和一個—片段,前者的抗原結合價為1;用胃蛋白酶

水解IgG則可獲得一個抗原結合價為2的____片段和無生物學活性的一片段。

二、多選題

[A型題]

1.抗體與抗原結合的部位:A.VHB.VLC.CHD.CLE.VH和VL

2.免疫球蛋白的高變區(HVR)位于A.VII和CHB.VL和VHC.Fc段D.VII和CLE.CL

和CH

3.能與肥大細胞表面FcR結合,并介導I型超敏反應的1g是:A.IgAB.IgMC.IgGD.IgD

E.TgE

4.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A.IgAB.IgMC.IgGD.IgDE.IgE

5.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A.IgAB.IgMC.IgGD.IgDE.IgE

6.與抗原結合后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Ig是:A.IgAB.IgMC.IgGD.IgD

E.IgE

7.臍血中哪類Ig增高提示胎兒有宮內感染?A.IgAB.IgMC.IgGD.IgD

E.IgE

8.在免疫應答過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A.TgAB.IgMC.IgGD.TgD

E.IgE

9.下面哪一類Ig參與粘膜局部抗感染:A.IgAB.IgMC.IgGD.IgD

E.IgE

10.分子量最大的Ig是:A.IgAB.IgMC.IgGD.IgDE.IgE

11.ABO血型的天然抗體是:A.IgA類抗體R.IgM類抗體C.IgG類抗體D.IgD

類抗體E.IgE類抗體

12.在種系發育過程中最早出現的Ig是:A.IgA類抗體B.IgM類抗體C.IgG類抗體

D.IgD類抗體E.IgE類抗體

13.新生兒從母乳中獲得的Ig是:A.IgA類抗體B.IgM類抗體C.IgG類抗體D.IgD

類抗體E.IgE類抗體

14.能引起I型超敏反應的Ig是:A.IgA類抗體B.IgM類抗體C.IgG類抗體D.IgD類

抗體E.IgE類抗體

15.3—6個月嬰兒易患呼吸道感染是因為粘膜表面哪一類Ig不足A.IgAB.IgMC.

IgGD.TgDE.TgE

16.免疫接種后首先產生的抗體是:A.IgAB.IgMC.IgGD.IgDE.IgE

17.人IgM合成的最早時間是:A.胎兒早期B.胎兒晚期C.出生后1個月D.出生后3個月

E.出生后6個月

18.產生抗體的細胞是:A.T細胞B.B細胞C.漿細胞D.NK細胞E.肥大細胞

19.合成SIgA分泌片段J鏈的細胞是:A.巨噬細胞B.血管內皮細胞C.漿細胞D.粘膜上皮

細胞E.肥大細胞

20.SIgA為:A.山二個TgA單體與J鏈組成B.山一個IgA單體與J鏈組成C.山二個IgA單體與J

鏈和分泌片組成D.由一個IgA單體與J鏈和分泌片組成E.由五個IgA單體與J鏈組成

21.IgM的抗原結合價為:A.一價B.二價C.五價D.八價E.十價

22.決定Ig類別的抗原決定簇存在于Ig分子的:A.輕鏈恒定區B.重鏈恒定區C.輕鏈可變區D.

重鏈可變區E.交鏈區

23.巨球蛋白是指:A.IgAB.IgMC.IgGD.IgDE.IgE

24.介導派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發揮ADCC效應的Ig主要是:A.IgAB.IgM

C.IgGD.IgDE.IgE

25.CDR即為:A.Fab段B.Fc段C.Fd段D.CD分子的受體E.HVR

26.來自母體能引起新生兒溶血癥的Rh抗體是:A.IgA類抗體B.IgM類抗體C.TgG類抗體

D.IgD類抗體E.IgE類抗體

27.具有J鏈結構的Ig是:A.SIgA、IgGB.IgM>SIgAC.IgG、IgDD.IgD.IgEE.IgE、

SigA

28.能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的Ig是:A.IgGKIgG2>IgG4、IgMB.IgGKIgG2、IgG3>IgMC.IgA.

IgG、IgE、IgM

D.IgG4>IgA、IgE、gDE.凝聚的IgG4、IgA、IgE

29.Tg分子的基本結構是:A.由2條重鏈和2條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B.由1條重鏈和1條輕鏈組成的二

肽鏈結構C.由2條相同的重鏈和2條相同的輕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D.由1條重鏈和2條輕鏈組成的三肽鏈

結構E.由4條相同的肽鏈組成的四肽鏈結構

30.通過自然被動免疫的Ig是:A.IgA、IgGB.IgM.IgAC.IgG、IgDD.IgD、IgEE.

IgE、IgA

31.半壽期最長的Ig類別是:

A.IgAB.IgMC.IgGD.IgDE.IgE

[B型題]

A.IgAB.IgMC.IgGD.IgDE.IgE

1.巨球蛋白是:2.血清含量最高:3.激活補體能力最強:4.初次免疫應答早期產生的抗體類別主要

是:5.再次免疫應答的抗體類別主要是:6.具有早期診斷意義的Ig是:7.防止病原體從粘膜侵入的

Ig是:

A.絞鏈區B.VL、VHC.VHD.CH、CLE.CH

8.Ig分類是依據哪個部位抗原特異性的不同?9.Ig分子重鏈間二硫鍵主要位于:10.發生1g類別轉換

后,Ig分子肽鏈結構上不發生改變的部位是:11.Ig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部位是:

A.多克隆抗體B.單克隆抗體C.基因工程抗體D.嵌合抗體E.生物導彈

12.由多克隆細胞產生的識別多個抗原表位的抗體是13由單克隆細胞產生的識別單個抗原表位的抗體是

[C型題]

A.IgGB.IgMC.兩者均可D.兩者均不可

1.激活補體2.結合前萄球菌A蛋白3.Fc段與肥大細胞結合4.中和病誑5.由漿細胞產生6.通過胎

A.調理吞噬作用B.介導NK細胞發揮ADCCC.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

7.IgA類抗體有8.IgG類抗體有9.IgD類抗體有

[X型題]

1.Ig的生物學功能包括:A.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B.IgGl、IgG2、IgG3、IgM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

體C.IgG、IgA、IgE能與細胞上FcR結合D.IgE介導I型超敏反應E.抗原抗體復合物形

成后,Ig可直接溶解靶細胞

2.關于IgG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介導ADCC作用B.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C.

有3個亞類D.是再次免疫應答產生的主要抗體E.經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獲得一個F(ab,)2片段

3.關于IgM的生物學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在機體早期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B.初次免疫接種后最先產生的抗體C.B淋巴細胞

抗原受體的重要成分D.能激活補體E.大多數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體都屬于IgM

4.SIgA主要存在于:

A.唾液B.初乳C.淚液D.支氣管分泌液E.腦脊液

三、名詞解釋1.單克隆抗體2.多克隆抗體3.基因工程抗體4.1g類別轉換5.1g獨特型6.HVR/CDR

7.抗體8.ADCC9.調理作用

四、問答題1.簡述Ig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2.試述Ig的生物學功能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L重鏈輕鏈間二硫鍵2.a鏈m鏈g鏈e鏈d鏈3.k14.FabFcF(ab,)2

PFc'

二多選題

[A型題]1E,2B,3E,4C,5E,6B,7B,8B,9A,10B,11B,12B,13A,14E,15A,16B,

17B,18C,19C,20C,21E,22B,23B,24C,25E,26C,27B,28B,29C,30A,31C

[B型題]1B,2c,3B,4B,5c,6B,7A,8E,9A,10B,11B,12A,13B

LC型題」IC,2A,3D,4C,5C,6A,7A,8C,9D

[X型題]1.ABCD2.ABD3.ABD4.ABCD

四、問答題

LIg是由兩條相同的重鏈(H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L鏈)通過二硫鍵連接而成的四肽鏈分子。在Ig

分子N端,輕鏈1/2和重鏈1/4或1/5處,其氨基酸組成和排列次序多變,稱該區為可變區(V區),可特

異性結合抗原。在可變區中,某些局部區域的氨基酸組成與排列具有更高變化程度,故稱此部位為高變區(或

互補決定區)其構建了抗體分子和抗原分子發生特異性結合的關鍵部位;而可變區中其它部分的氨基酸組成

變化較小,即為骨架區,它不與抗原分子結合,但對維持高變區的空間構型起重要作用。在Ig分子C端,

輕鏈1/2和重鏈1/4或1/5處;其氨基酸的組成和排列比較恒定,稱為恒定區(C區),C區雖不直接與抗

原表位結合,但可介導Ig的多種生物學功能。在CH1與CH2之間,因含有豐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彎曲,稱

為較鏈區,該區變構有利于IgV區與抗原互補性結合;有利于暴露補體結合點;該區對蛋白酶敏感。

2.Ig的生物學功能主要有①特異性結合抗原,發揮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介導體液免疫免疫效應;②激

活補體③與細胞表面的Fc受體結合,介導吞噬調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應;④IgG可通過胎

盤;slgA可穿過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參與粘膜局部免疫。⑤抗體對免疫應答有正

第五章補體系統

一、填空題

1.補體系統由、和組成。

2.補體三條激活途徑為、和,它們的C3轉化酶分別為

3.補體固有成分對熱不穩定,通常加熱到,作用分鐘即可滅活。

4.C1是由三個亞單位—(識別Ig補體結合位點)、—、____(有酯酶活性)組成。

5.補體的經典激活途徑激活物為—和類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的復合物。

6.參與旁路激活途徑的補體固有成分有—、___、、_____和C5-9。

7.具有免疫粘附和調理作用的補體分子片段有—和o

一、多選題

[A型題]

1.補體經典激活途徑中,補體成分激活順序是:A.C123456789B.C145236789C.C124536789

D.C142356789E.C132456789

2.在經典激活途徑中補體的識別單位是:A.C3B.C2C.ClD.C9E.C5

3.下列補體固有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A.C3B.C4C.ClqD.C2E.C5

4.具有激肽樣作用的補體裂解片段是:A.C2aB.C3aC.C4aD.C3bE.C5a

5.具免疫粘附作用又有調理作用的補體裂解片段是:A.C2bB.C3bC.C4bD.C5b

E.C567

6.三條補體激活途徑的共同點是:A.參與的補體成分相同B.所需離子相同C.C3轉化酶的成

分相同D.激活物相同

E.攻膜復合體的形成及其溶解細胞的作用相同

7.補體系統的三條激活途徑均參與的成分是;A.C2氏B因子C.ClD.C3E.C4

8.補體:A.是一組具有酶活性的脂類物質B.對熱穩定C.具有溶菌作用,但無炎癥介質作用D.參與

免疫病理作用E.C1在血清含量最高

9.可刺激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活性介質的成分是:A.ClqB.C5aC.C3bD.C4b

E.Cis

10.具有過敏毒素作用的補體組分是:A.C3a、C5aB.C3a、C4aC.C3a、C4a、C5aD.C3a、

C5b67E.C3b、C4b

11.不參與C5轉化酶形成的的補體成分是A.C4B.C5C.C3D.C2E.B

因子

12.下列那種成分是C3轉化酶?A.C234B.C567C.C3bBbD.C3bBbpE.Cis

13.激活補體能力最強的Ig是:A.IgGB.IgEC.SIgAD.IgAE.IgM

14.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的Ig是A.IgA.IgGB.IgE、gMC.SigA.IgDD.IgA、IgM

E.IgM、IgG

15.既有趨化作用又有能激活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的補體裂解產物是A.C3a、C2aB.C3b>C4bC.C423、

C567D.C3a>C5aE.C2a、C5a

16.Clq能哪些Ig的補體結合位點結合?A.TgGkIgG2、IgG3、IgMB.IgGbIgG2、IgG4、TgM

C.IgGKIgG3、IgG4、IgM

D.IgG2、IgG3>IgG4、IgME.IgM、IgG、IgA

17.構成攻膜復合體(MAC)的補體成分是:A.C6b-9B.C4b2bC.C3bnBbD.C3bBbE.C5b-9

18.能激活補體旁路途徑的Ig是:A.IgG4和凝聚的IgAB.IgGl-3C.IgMD.IgD

E.IgE

19.能激活MBL途徑的成分是:A.凝聚的IgAB.IgGl-3C.IgMD.MBLE.lgG4

20.可以激活補體旁路途徑的成分:A.內毒素B.抗原抗體復合物C.TgMD.MBLE.單

體IgG

21.補體參與的生物學作用是:A.中和毒素作用B.ADCC作用C.特異性抗體介導紅細胞溶解D.沉

淀作用E.低滲溶解紅細胞

22.抑制C1酯酶活性的補體調節因子是:A.H因子B.I因子C.CHIIND.DAFE.P因子

23.滅活C3bBb的補體調節因子是:A.H因子和I因子B.C4bpC.C1IHND.DAFE.P

因子

24.滅活C3b的補體調節因子是:A.H因子B.1因子C.C4bpD.DAFE.C8bp

[B型題]

A.細胞毒及溶菌、殺菌作用B.調理作用C.免疫粘附作用D.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E.炎

癥介質

1.補體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稱為:2.C3a.C5a具有3.補體清除免疫復合物稱為4.補體攻膜復合

體的膜攻擊作用:

A.ClqB.C3轉化酶C.C5轉化酶0.攻膜復合體E.補體激肽

5.經激活典途徑生成的C4b2b是6.經激活典途徑的識別單位是7.旁路途徑生成的C3bnBb是8.補體激

活的三條途徑的共同末端效應物是

[C型題]

A.C4aB.C5aC.兩者均是D.兩者均不是

1.趨化因子2.過敏毒素3.激肽樣作用

A.B因子B.C4C.兩者均是D.兩者均不是

4.參與補體經典激活途徑

5.參與補體旁路激活途徑

6.參與攻膜復合體的形成

A.H因子B.I因子C.兩者均有關D.兩者均無關

7.直接裂解C3b8.滅活C4b9.滅活旁路激活途徑中的C3轉化酶

[X型題]

1.補體系統的組成包括:A.補體的固有成分C1-9B.參與旁路激活途徑的B因子、D因子、P因子C.補

體受體

D.可溶性補體調節因子E.膜結合形式存在的補體活化調節因子

2.補體的生物學作用包括:A.細胞毒及溶菌、殺菌作用B.調理作用C.免疫粘附作用D.免疫調節

作用E.炎癥介質作用

3.補體旁路途徑的激活物包括A.細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葡聚糖D.凝聚的IgAE.抗

原抗體形成的復合物

4.補體系統的調節因子包括:A.I因子B.H因子C.D因子D.B因子E.哀

變加速因子(DAF)

5.關于補體系統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補體成分大多數是以非活性的酶前體存在于血清中

B.補體系統的激活具有放大效應

C.補體性質不穩定,經56c30分鐘處理即可滅活

D.在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

E.激活的補體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

三、名詞解釋1.補體2.補體旁路激活途徑3.補體經典激活途徑4.MBL激活途徑

四、問答題1.簡述補體系統的組成。2.簡述補體的生物學功能。3.試比較補體系統三條激活途徑的異

同點。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L補體固有成分補體調節蛋白補體受體2.經典途徑旁路途徑MBL途徑C4b2b、

C3bBb、C4b2b。3.56℃30min4.ClqClrCis5.IgGl-3IgM6.C3B因子D因子P因子

7.C3bC4b

二、多選題

[A型題]1D,2c,3A,4A,5B,6E,7D,8D,9B,10A,11B,12D,13E,14E,15D,16A,

17E,18A,19D,20A,21C,22C,23A,24B

[B型題]1B,2E,3c,4A,5B,6A,7C,8D

[C型題]1B,2c,3D,4B,5A,6D,7B,8B,9c

[X型題]1ABCDE,2ABCDE,3ABD,4ABE,5ABCDE

四、問答題

1.補體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動物血清、組織液中的一組球蛋白,經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因是抗體發揮溶細胞

作用的必要補充條件而得名,它包括30余種可溶性蛋白質和膜結合蛋白組成,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將分為三

類:①補體的固有成分,包括經典途徑的Clq、Clr、Cis、C4、C2;

MBL途徑MBL(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和絲氨酸蛋白酶;旁路途徑的B因子、D因子;三條途徑的共同末端通

路C3、C5-C9O②調節蛋白,包括備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結合蛋白等;③補

體受體:CR1-CR5.C3aR、C2aR、C4aR等;

2.補體的生物學功能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補體在細胞表面激活并形成MAC,介導溶細胞效應;另一方面

補體激活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蛋白水解片段介導的各種生物學效應:(D調理作用:C3b、C4b、C5b氨基

端與靶細胞結合,皎基端與表達C3bR的吞噬細胞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殺傷靶細胞。(2)C3b參與

清除循環免疫復合物(IC)補體與Ig結合一抑制新的IC形成;C3b與紅細胞表面C3bR結合,運送至肝臟

清除。(3)引起炎癥反應過敏毒素作用:C3a、C4a、C5a與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發

脫顆粒,釋放組胺,使血管道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趨化因子作用:C3a、C5a促進中性粒細胞浸潤。

3.補體系統三條激活途徑的異同點見下表:

比較項目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

激活物免疫復合物等細菌表面甘露糖細菌脂多糖、酵母多糖等

參與的補體成分Cl-9C2-9、MBL、繪氨酸蛋白酶C3、B因子、D、因子、P因子、C5-9

所需離子Ca2+,Mg2+Mg2+Mg2+

C3轉化酶C4b2bC4b2bC3bBb

C5轉化酶C4b2b3bC4b2b3bC3bBb3b

作用

參與特異性體液免疫效應階段,在疾病的持續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可直接激活,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

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可直接激活,自身放大,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

第六章細胞因子

一、填空題

1.由產生的細胞因子稱為淋巴因子;由產生的細胞因子稱為單核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細胞

或祖細胞分化成熟的細胞因子稱為。

2.TNF分為兩種,即TNF-a和TNF-b。前者主要由產生;后者主要由活化的產生

3.細胞因子通常以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